第一篇:第十五章 整式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第十五章 整式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可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幂的运算性质,第二单元是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除法,第三单元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除法,第四单元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除法。第一单元包括4个小节,分别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第二单元包括2个小节,分别是“单项式的乘法和单项式的除法”。第三单元包括2个小节,分别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第四单元包括5个小节,分别是“多项式的乘法、乘法公式、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余数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系数”,其中后三小节“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余数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系数”是带双星号的选学内容。
其中,第一单元“幂的运算性质”是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第二单元“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除法”是学习第三、四单元的关键,是通向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多项式乘法的“桥梁”。它们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1、幂的运算性质和整式乘除的运算公式、法则;
2、在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过程中,不断渗透类比、化归、换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人们认识与研究事物的一般方法;
3、正确运用幂的运算性质和整式乘除的运算公式、法则进行计算,注重“通法”,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及合理性。3.本章教材的难点:
正确选择乘法公式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及合理性; 4.本章教材的课时大致安排: 15.1 整式的加减 2课时
15.2 整式的乘法 3课时
15.3 乘法公式 2课时
15.4 整式的除法 2课时
15.5 因式分解 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5.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2)教科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添括号法则、整式的四则运算、乘法公式以及因式分解。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分式、根式运算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
全章共包括五节:
15.1 整式的加减
本节分为2个小节,教科书先讲单项式,后讲多项式,再归纳出整式概念。关于单项式,依次讲了单项式的意义,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关于多项式,依次讲了多项式的意义,多项式的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此后,由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引出同类项,并在对同一个多项式的各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给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在引进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介绍了整式的加减法。
15.2 整式的乘法
本节分为4个小节,主要内容是整式的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整式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中,幂的运算性质,即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是学习整式乘法的前提条件,教科书把它们作为本节的预备知识依次安排在前3个小节中。教学时,应适当复习幂、指数、底数等概念,特别要弄清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在学生掌握了幂的运算性质后,作为它们的一个直接应用,教科书在第4小节的开始安排了单项式乘法。我们知道,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多项式乘法的关键,是熟练地进行单项式乘法,对此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在学生掌握了单项式乘法的基础上,利用分配律等就能进一步引进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及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这样就使得整式乘法的运算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15.3 乘法公式
本节分为2个小节。乘法公式是在学习整式乘法的基础上得到的,在第1小节的开始,教材以“探究”的形式安排了3个题目,这些题目,按照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并不困难。通过总结三个题目结果的共同点,我们选取上述形式的多项式乘法并直接写出结果,把它们作为公式,即平方差公式,今后遇到该形式的多项式乘法时,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用类似的方式,第2小节引进了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在引进完全平方公式后,适时引进添括号法则,以满足整式运算的需要。
15.4 整式的除法
本节也分为2个小节。同底数幂的除法是学习整式除法的基础,因此教科书在第1小节中首先介绍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熟练地进行单项式除法是学好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关键,在第2小节,教科书根据乘、除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并以分配律、同底数幂的除法为依据,由计算具体的实例得到单项式除法的法则。
对于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科书是从计算
来导出运算法则的,根据是乘、除法互为逆运算及分配律。可以看出,法则的基本点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而单项式除法是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的。
15.5 因式分解
本节的内容是多项式因式分解中一部分最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方法,它包括因式分解的有关概念,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区别与联系,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两种方法分别安排在第1和第2小节。
第二篇:整式教学设计
第1课时:整式(1)教学内容:
2.1整式:1.单项式.(单项式及有关概念)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2.理解并掌握单项式的有关概念.3.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二、数学思考:
1.在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感.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三、情感态度:
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2.认识字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的数学工具之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代数式:(投影)
(1)边长为a正方形,面积是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3)若b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 ;(4)若n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
(5)小亮从每月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 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1.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2.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二、讲授新课: 1.单项式:
通过特征的描述,师生共同归纳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然后教师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x、8、3.5、0.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1)x1;(2)xy;(3)b2;(4)-6ab2;(5)y;(6)-ay2;(7)-9。2(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同时利用练习中的单项式转入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教学)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
7.检测反馈:
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232①x+1; ②1; ③πr; ④-ab。2x答:①不是,因为原代数式中出现了加法运算;②不是,因为原代数式是1与x的商;
③是,它的系数是π,次数是2; ④是,它的系数是-
三、课堂小结:
①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②根据反馈信息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结。
(课堂小结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应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应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与运用.采用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适时点拨的课堂小结方式,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堂作业: 课本p59:1,2。教学后记:
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课,它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的基础,因此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性,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同时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借助反例练习,抓住概念易混淆处和判断易出错处,强化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单项式系数、次数,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将以启发为主,同时辅之以讨论、练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同类项打下坚实的基础。
3,次数是3。2-3-
第三篇:整式教学设计
整式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体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更具有一般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体验、运用,让学生体会到运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举世属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实现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梦想与愿望,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高原铁路。
在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时,在飞冻土地段的行驶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能?那t小时呢?
(2)列车在非土地段行驶时,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0小时能?那t小时呢?
设计意图:引入青藏铁路,将问题融入实际背景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师生活动:
(1)老师给出原来学过的“路程=速度×时间”;
(2)学生根据老师给出问题和公式来列式。(3)教师作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称号,通常将称号写做“·”或省略不写。例如100×x,可以写成100·x或100x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以下的数量关系
1.苹果原价是每千克p元,按8折优惠出售,用式子表示现价()元。
2.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n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产量的m倍,用式子表示去年的产量()。
3.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长和宽都是a cm,高是hcm,用式子表示它的体积()。
4.用式子表示数n的相反数是()。
5.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自我尝试
(一)相信你能行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以下的数量关系
1、某种商品每袋4.8元,在一个月内的销售量是m袋,用式子表示在这个月内销售这种商品的收入。
2、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用式子表示圆柱体的体积。
3、棱长为a 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
4、每件a 元的上衣,降价20%后的售价是多少元?
5、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v km/h,t h行驶多少千米?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以下的数量关系
1.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n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产量的m倍,用式子表示两年的总产量
2.一条河的水流速度是2.5km/h,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km/h,用式子表示船在这条河中的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时的速度
3.买一个篮球需要x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 元买一 个足球需要z元,用式子表示买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要的钱数
4.如图三角尺的面积为
5.如图是一所住宅区的建筑平面图,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自我尝试
(二)我真的可以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以下的数量关系 1.有两片棉田,一片有m 公顷,平均每公顷棉花a kg;另一片有n公顷,,平均每公顷产棉花b kg,用式子表示两片棉田上棉花的总产量。
2.在一个大正方形铁片中挖去一个小正方形铁片,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 mm,小正方形的边长是b mm,用式子表示剩余部分的面积。3.长方形绿地的长、宽分别是a m,b m,如果长增加x m,新增加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温度有t℃上升5℃后是多少?
5.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车行驶速度是x km/h,慢车行驶速度是y km/h,3h后两车相距多少米?
6.某班有x名学生,把一批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这批图书共多少本?
小结归纳:
我这节课收获了:
补偿提高: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以下的数量关系
1.三个连续的偶数,最小数是a,则其它的两个数分别是
2.横山中学七年级共有学生m人,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一半多28人,那么该年级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3.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这个两位数字怎么表示?
作业:
必做教材60页5、6 选做教材60页7
第四篇:教学设计整式
大成中学
整式(单项式)教学设计说明
大成中学
吴丹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内容及地位
本节课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整式”的教学内容。从本章来看:主要有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有关概念及整式的加减运算等知识。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也是今后学习一次方程,整式乘除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是学习其他科目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这一章属于代数学,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从本节课来看:单项式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是整式中最基础的知识,单项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课是从用字母表示数出发,利用不同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由数字到字母表示数字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回顾了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另一方面也为下面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做好方法上的引导。
2、教材内容安排及作用
本课内容是“整式的加减”这一章的起始课。本课内容主要是单项式的3个概念,它是代数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具体是:单项式概念、单项式的系数次数概念、单项式的系数的概念。本课的概念认识水平将直接影响整式加减运算的学习。它既复习巩固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又为后续学习提供认知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材的设计意图及目标
本课首先以“世界之最——青藏铁路”引入,列出三个式子,让学生感到对单项式的好奇;然后通过“预习”任务,给出学生问题,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去独立自学,再与小组讨论出结果,发现问题和疑问。
大成中学
老师就学生讨论问题的将结果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再让学生在次去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出单项式、单项式系数、单项式次数判断的时候的注意事项。
本课最后以两个单项式相关练习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课时类型及教法
本节课是新授课,采用的教法是以小组讨论为主,结合实际训练法和讲授法。
(二)教学问题诊断
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在发展之中,概念的抽象能力较差。正是如此,知识的获得过程要依赖于感性经验。这就要求设计教学环节时,应遵循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把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的感性经验上。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存在:
1.对单项式的概念——“数或字母的积”得理解不透彻,需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数或字母”包括:数与数的积,数与字母的积,字母与字母的积。2.对单项式中的“积”理解不清,引导学生发现“积”的
①并非不含除,只是要求把“÷”用分数线表示,但分母不含未知数。
②单项式中通常不做“加法”或“减法”。
3.学生在找单项式的系数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性质符号,和省略的“1”。4.在找单项式的次数的时候可能会忽视字母的指数省略不写的“1”。
5.无法正确判断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的系数和次数。
(三)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大成中学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3)会正确书写单项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单项式相关概念的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单项式相关概念的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作风.
(四)教学流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1、教学流程:
(1)共设计了五个环节,9个教学活动。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2)“学习准备”环节。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世界之最——青藏铁路”,目的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自主学习”环节。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目的是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概念。学习活动分为两个学习步骤,即:1.自学部分,自主看书完成老师所提出的来给你个问题;第2个小组讨论过程;通过小组间提问,答疑,探讨的过程进一步掌握新知。
(4)“新知剖析”环节。共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目的是运用单项式相关概念判别已知系数次数,运用多项式概念判别次数和项的系数。两个学习活动均分为两个学习步骤完成,即先判断后经验小结。
(5)“新知运用”环节。共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在实例中列出单项式,指出其系数和次数,进一步熟悉相关概念;第二个学习活动是应用变式,让学生了解整式的应用,经历符号化过程。
(6)“归纳总结”环节。设计了1个活动,主要内容是回顾知识,结合目标进行自我检测。目的是复习巩固,梳理本课知识。
大成中学
2、学习方式
(1)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每个学习活动之前要求学生都要进行独立思考,自主阅读主要具体体现在第1、2三个个教学活动中。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对进行知识的自我内化,发展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也交流讨论的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让交流真正落到实处。
(2)合作交流、讲解评析。一是体现在自主学习活动1、2和新知运用活动中。具体方式是:先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订正答案、组内讲解,然后提出小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辩析、评价,达成共识;二是在新知运用活动中。具体方式是:个别学生回答,全班交流评价最后进行交流检测。
3、教学方式
(1)教师组织方式。一是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新知,二是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组织学生讨论预习问题,明确判断式子是否是单项式的原因;三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要求,办法是:当学生注意集中后才提要求,并让学生复述要求,全体都明白要求后才开始自主学习。四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多元评价,营造学习氛围,具体有:小组自评,教师鼓励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对提出问题较多,交流热烈,组织较好的组实施考核加分。五是使用各种命令,引起学生注意和维持学习纪律。
(2)教师的指导方式。对个别问题和个别学生进行提示、讲解、启发。比如:数字“”的认识、数字单项式的认识、多项式与单项式的区别与联系采取提示、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学习。对于“单项式的判断”问题,对个别学生进行提示、启发。
第五篇:《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1.教学内容分析
年
级:初中八年级上学期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章
节:第四章 课
时:六课时 内容概述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乐音与噪声和超声波,其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内容,也是贯穿本章的一个核心内容。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
教材力求通过观察、实验和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和它们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学习、研究兴趣。
知识结构图
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原理。
5.知道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及如何去控制噪声.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
通过对乐音与噪声的学习明白声音的一些特性,并且懂得防治噪声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这一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生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2、体会物理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重点
1、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出发,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从实验认识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3、从真空铃的实验出发,认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简介回声测距。
5、认识乐音的三要素,弄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6、噪声是世界四大公害之一,认识噪声的真特点和噪声的防治。
7、初步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
1、回声测距的原理,并应用速度公式计算。
2、真空铃的实验操作。
3、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教学关键
1、让学生知道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了解声音靠介质传播,认识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明白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实验,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际问题的意义,然后逐步把实际问题表示为物理问题 3.教学时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
4.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恰当考查知识与技能。设计思路
3.各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及课时安排 任务设计 教学环境
1.声音的产生 探究+合作+演示 一课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从实验认识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实验室
2.声音的传播 探究+合作+实验 二课时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 普通教室
电子白板
实验室
3.乐音与 噪声
探究+合作 二课时
1.知道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音调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发声体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相同.
4.知道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及如何去控制噪声.普通教室
电子白板
4、回顾与思考
本章知识点,进行小结
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教室
电子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