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二册第一专题写作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3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二册第一专题写作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二册第一专题写作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苏教二册第一专题写作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教学设计

苏教二册第一专题写作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苏教版必修二P28页写作观)

【教学设想】新教材所提要求是明确的,但对如何才能养成这方面的能力未有具体指导,本节课力图从多个角度切入,对此写作重点内容作深入分析。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开启学生创新作文征程。【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要求是具体而明确的。《新课标》关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第三条和第五条明确指出要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开放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此课。

本节课主要以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的方法为主线,根据新大纲对作文教学的总体要求,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原则,力图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写作(包括说作文)。在“导”字上下功夫,在“活”字上做文章,力求每一个问题都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同时又富有挑战性,启发性。【教学目的】

1.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2.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3.锻炼学生口头笔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善换角度 抓好联点 【教学难点】说写作文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黑格尔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的。” 的确如此,人类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思考。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渴望思想的中国,呼唤创新的中国。没有思想就没有创新,中华民族的发展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发展的源泉。因此,只有学会思考,才能善于发现;只有勇于思考,才能不断创新。今天这节课,我希望每位同学能充分利用上苍赐给我们的这一个大脑进行思考(打出罗丹《思想者》塑像),来做好我们作文的思路拓展训练,开启我们高中生涯的创新思维培养征程。

二、创设情境,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㈠善换角度:一个圆,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来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多样的思维,多样的答案,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

同一材料,换一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一景象,换一角度欣赏,会得到与众不同的感受。

这当中我们要重点讲一下求异思维: 1.利用媒体展示两首《卜算子咏梅》

教学目标:通过对比阅读,从文中寻找英雄,并从中能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苏洵的《六国论》,看到苏洵啊,我想到了朱德同志的一句话:“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三父子指谁?(苏洵,苏轼,苏辙),这三父子中我们最了解谁?(苏轼),我们在上册书学过他的什么文章?(《赤壁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那千古奇文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二,我们以正常人的心态去思考,当时的苏轼的内心是否很痛苦?(痛苦),在当时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从入仕的角度讲,他渴望能够被世人看重,被朝廷看重,所以他有种中国人都具备的思想(学生当时居然在下面接了一句阿Q精神,的确是这样的),所以他塑造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谁啊?(曹操)还能记得当时是怎样形容曹操的么?(学生开始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呵呵,我们在以前讲过,他到黄州之后共写了三篇比较著名的文章,分别是前后《赤壁赋》和一首祠《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从词中又能发现什么呢?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寻找英雄,那英雄在哪里呢?英雄和苏轼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千古名篇。

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学生朗读文章

A,熟读文章,想,能否用最恰当的语气把词的气势表现出来。(山东大汉,击节而歌)B,能否找出文中的英雄?

(说明,这个过程多放点时间,让他们自由朗读,尽情发挥,注意读音:了liao 三声,还hai 二声)四,刚看到这首词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太熟悉了!想到什么词和它相似的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有什么相似?(学生有点太兴奋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乱七八糟的答案,基本都能提到大江,英雄,只要说出英雄就好了)这一句词可以说是对《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作了一个总体上的评价,都是英雄。但在苏轼的眼里,有个人物更特殊,不用英雄来说,而是用“风流人物”,这是谁啊?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苏轼不把它当作英雄,英雄和风流人物有什么区别?从词中能找出来么?

五,学生从词中找出修饰周瑜的关键词及作者的态度,并讨论这个关键词对周瑜的形象是怎样的作用。⒈周郎 ⒉公瑾 ⒊小乔初嫁 ⒋羽扇纶巾 ⒌谈笑间

总结:这是一个 的周瑜形象。

六,苏轼为何创造了这样一个刚柔并济,文武双全的近乎完美的人物?(历史上的周瑜其实是很难称为英雄的,缺乏英雄最起码的胸怀,不然就不会出现三气周瑜的闹剧)

这个问题学生是很难回答的,放开让学生去闹吧,很多学生会想到和作者自身有关,二者是个对比,表现作者的什么什么等等。这个问题在于去引导和教师的个人看法。这个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趁机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学生缺乏的是一种迁移。七,既然想不出来,我们换一个问题:这首词被称为豪放词的代表,他是豪放词么?老师认为它算不上豪放,特别是最后一句,你们认为呢?

(学生议论纷纷,开始翻资料驳斥我了,调到了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轻松,他们也高兴,呵呵)豪放表现在:⒈景物描写大气 学生特别喜欢举“乱石„„”那句,应该指出,大气的是“穿,拍,卷”这些词展现的是一种无比的力量。而不是“乱石等”

⒉重点是表现出来的情感,把“人间如梦„„”正确解释了,表现了苏轼的一种超脱 八,这首词表现了苏轼的超脱,什么文章还提到了他的超脱呢? 学生马上联系到了《赤壁赋》,最后的劝客表现了苏轼的超脱,于是问题回到第七个。苏轼的超脱是怎么得出来的?

曹操是个英雄人物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寄情于山水中 曹操是个英雄,比曹操还要厉害的人物周瑜不也被“浪淘尽”了么,只留下了“故垒,乱石”,人的一生其实和梦一样,不必计较过多的,还是洒酒酬月吧。所以两篇文章的主旨是一致的。那他羡慕英雄么?

并不羡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人,应该活的旷达一些,超脱一些。九,练习《我的瓦尔登湖》

说明:

1,这首诗歌零零散散上了将近三节课,一周之后嗓子发炎请假后才写出来的,可能有点乱,请见谅

2,我带的普通班,就是传说中的差班,学生的语文水平的确不好,鄙视一下初中的语文老师。从没带过重点班试验班,不知道什么感觉,很伤感。重点试验班效果肯定好。3,请有经验的老教师指点一二,以利于明年高一继续用。

第二篇:苏教二册第一专题写作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教学设计-word文档资料

苏教二册第一专题写作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苏教版必修二P28页写作观)

【教学设想】新教材所提要求是明确的,但对如何才能养成这方面的能力未有具体指导,本节课力图从多个角度切入,对此写作重点内容作深入分析。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开启学生创新作文征程。

【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要求是具体而明确的。《新课标》关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第三条和第五条明确指出要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开放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此课。本节课主要以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的方法为主线,根据新大纲对作文教学的总体要求,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原则,力图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写作(包括说作文)。在“导”字上下功夫,在“活”字上做文章,力求每一个问题都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同时又富有挑战性,启发性。【教学目的】

1.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第 1 页 2.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3.锻炼学生口头笔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善换角度 抓好联点 【教学难点】说写作文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黑格尔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的。” 的确如此,人类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思考。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渴望思想的中国,呼唤创新的中国。没有思想就没有创新,中华民族的发展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发展的源泉。因此,只有学会思考,才能善于发现;只有勇于思考,才能不断创新。今天这节课,我希望每位同学能充分利用上苍赐给我们的这一个大脑进行思考(打出罗丹《思想者》塑像),来做好我们作文的思路拓展训练,开启我们高中生涯的创新思维培养征程。

二、创设情境,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㈠善换角度:一个圆,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来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多样的思维,多样的答案,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同一材料,换一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一景象,换一角度欣赏,会得到与众不同的感受。

第 2 页 这当中我们要重点讲一下求异思维: 1.利用媒体展示两首《卜算子咏梅》

第 3 页

第三篇:苏教二册 《识字7》教学设计

苏教二册 《识字7》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课内悟

(一)导入:

1、认读熟字:木、人、工、心。

2、板书课题。

(二)初次看图,自渎生字词

1、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轻声读,读准字音,想一想课中哪些生字与图有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三)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左图

(一)2、图上画了谁?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走路)

3、他走路的姿势像一个什么字?(出示)人

“二人”是干什么的?

4、左图

(二)(三)教法如上。

5、小结:刚才我们边看图边学习了哪几个生字,新词?想想,这些生字与图有什么关系?

(四)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金:前鼻音成:翘舌音,后鼻音

3、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4、读懂儿歌:

“二人从”是什么意思:“三人众”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

回顾刚才的“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

4、背儿歌

三、教学生字

1、认读生字词

2、按笔顺描红

反馈‘变、成、金’的笔顺

5、学新偏旁:“群”:羊字旁

6、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指导书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

众:上面的人要盖住下面的从,从的左边的人的一捺要写成一点。

群:君与羊都要写得瘦长些,羊的一竖还要写得长些。

成: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

金:人字头要写得舒展些,盖住下面的字。

8、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范写。

9、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成: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变: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金是()结构的字,共()笔,第6笔是()。

2、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单独走是什么字?()

二人结伴走是什么字?()

三人成一群是什么字?()

教学后记:“群”“黄”容易写成错别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5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

2、理解第二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诵读短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背诵第一则短文。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点拨,并相机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准生字字音。

三、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3、讨论交流:

这则儿歌你读懂了哪句?说一说。

4、有感情读背短文。

四、教学生字。

1、认识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用“单、丝、线、独”口头组词。

3、在书上描红“单、丝”。

4、在习字册上书写“单、丝”。

五、诵读全文,检测效果

1、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2、多听写本课生字词。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

1.学会本课了本课生字,掌握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合作探究、大胆交流。

第四篇:关于苏教二册《练习7》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

4、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5、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6、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不光要画得好,还要说得好。学生在下面说,其余三人出谋划策。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

(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

(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早——()里——()出——()落——()深——()

粗——()人无()虑,必有()忧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第五篇:苏教二册《识字5》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了解夏季的特点;认识事物和学习词语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看,师语言描述。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柳树发芽了,春天多美呀!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很喜欢春天吧?谁来向大家介绍春天呢?指名说。

二、初读。

1、过渡:

春姑娘忙了一个春天,夏姐姐来接班了。我们一起去红红家的小院看一看吧!(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你喜欢夏姐姐吗?那就先来认识一下和夏姐姐有关的词语朋友吧!

2、出示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再读,要求把词语读连贯。

4、检查:

(1)你能读准哪些词语了,能领大家读一读吗?指名领读。

(2)同桌互读,帮助正音。

(3)去拼音,开火车读。

(4)齐读。

三、感悟。

5、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夏天,更好地认识夏姐姐,和夏姐姐交朋友吧!

6、听音乐(播放台风、雷雨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指名说。

7、交流:你见过台风、雷雨吗?能向大家说说吗?

看,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多厉害的台风、雷雨呀!谁来读一读?齐读。

8、台风、雷雨过后,夏姐姐给我们送来了好多礼物。(多媒体出示三个瓶子)你们看,是什么礼物呢?你想打开哪份看看呢?

9、根据学生的回答打开瓶子出示词语学习。(三组词语的顺序由学生的回答而定)

(1)学习“桃子梅子西瓜”。

(出示图画、词语)你看到了什么呢?回答后出示词语、认读。谁能来给它们和图画配配对呢?指名学生上台连线,评议。

你最喜欢谁?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读,师评议,再请学生评议。齐读。

小结:这是一份什么礼物呢?引导学生说出“水果”

(2)学习“蝈蝈青蛙知了”。

听音乐,说说你听到了谁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画、文字。

青蛙: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知道的青蛙吗?谁来夸夸青蛙?指名读。

蝈蝈:你见过蝈蝈吗?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知了:你知道什么?谁能和它打招呼?开火车读。

齐读一行词。

小结:这份礼物是--动物。

(3)学习“葵花茉莉荷花”。

出示图: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你认识谁呀?

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花。

齐读一行词。

小结:归纳出--花

10、出示全文。

夏姐姐可真好,给我们小朋友送来这么多礼物。谁已经和夏姐姐交上了朋友呢?能读好这些词语了吗?先自己读、同桌读、推荐读、看书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你最先记住了哪个生字?指名说。

3、范写、学生练写。

下载苏教二册第一专题写作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二册第一专题写作观《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二册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二册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蚂蚁和蝈蝈》读课题。二、学习第一段 1、投影图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

    观 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观 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体会“潮来时”的壮美和神奇。 2、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背诵部分语句......

    苏教一下 识字4 教学设计

    《识字4》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

    苏教五下《水》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北京》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 1、 了解课文如何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 2、学习课文写法,练习按方位顺序说话。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苏教《燕子》教学设计配套课件[5篇模版]

    《燕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片文章。这篇散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苏教一下 识字3教学设计(含5篇)

    《识字3》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 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 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

    苏教五语21《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为主线,读中悟情,引领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