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帮助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绪》教案
帮助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绪
教学内容:帮助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绪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家长们掌握正确引导热爱生活、自信开朗的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家长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教育孩子不妨碍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知道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和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教学重点: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案例,《家庭教育》教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和家长共同做深呼吸放松。
设计意图:此活动既可以使学生放松,为教学做准备,也切合本节课调控情绪的主题。
二、出示并分析案例
一)出示案例一:壮壮的故事 二)出示案例二:慧慧的故事 三)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壮壮和慧慧经常情绪失控、爱发脾气,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案例分析:
1、对性生理变化的困惑
2、自我评价容易改变
3、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脱节
4、父母行为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多样的情绪,并且每一种情绪都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成为情绪的“奴隶”,相反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三、我们误以为是事件本身引起了不良情绪,实际上情绪是由我们对事情的认知产生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情绪也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情绪是可以调控的。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方法之一: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
1、制作情绪脸谱
2、制作出气筒不倒翁
3、找一些替代品
4、找人倾诉
5、为别人做点事情
6、暂时逃避
7、进行体育运动
8、写日记
方法之二: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方法之三 :留意孩子的生理变化
方法之四:让孩子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1、榜样的激励
2、诱发新的愉快情绪
3、限时完成作业
4、“适度忽视”孩子
5、教会孩子多角度看问题 方法之五:
以爱的教育平复孩子的情绪
方法之六: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1、家长应避免的错误做法:
1)以暴治暴 2)当孩子情绪的奴隶
3)阻止男孩哭泣 4)为孩子的情绪贴上标签 5)流于说教 6)阻断情绪宣泄
2、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1)为孩子创设轻松的环境 2)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四、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
哭泣宣泄 倾诉宣泄 运动宣泄 书写宣泄
五、各位家长,你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控制别人,但能够掌握自己。一种好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缓解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
第二篇: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
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
*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不要轻易说不,一旦说出就要兑现。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可以适当地忽父母每天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陪孩子玩,听他说话,一起画图,看略孩子的哭闹行为。如前面的琪琪掐自己的手,家长可装着没看见,不要因他的这种行为而心疼、哄劝、妥协,避免今后他一旦犯错就以伤害自己来赢得别人同情的失常行为。
*教孩子宽容待人的同时,也宽容自己的心灵,不对自己和他人过于苛求。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了。
*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愤怒释放出来:找父母老师、知心朋友说说自己的苦恼;或找个无人的地方大哭一场,高声喊叫;或把要说的话写在日记里。
*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当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或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可先放一放再解决。可以参加一会儿体育锻炼,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下下棋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
*创设安静的休息环境,学会放松:在安静的环境下,深深吸气,缓缓呼出,反复5次。
*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如经常对孩子说:“这事还能坏到什么地步?”“坏事结束了,该来好事了。”“他们嘲笑你,别生气,你可以做得更好,让他们看看。”
*培养孩子幽默感:看幽默画、小品,听相声,说一说笑话、趣事,使孩子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三篇:《情绪掌控术》读后感
自从我读了《情绪掌控术》之后,我发现我好像长大了,至少能掌控自己的小情绪了。它是邓峰主编的,是一本很深奥的书。
据研究表明,人可以活到110岁以上。但真正活到100岁的人却很少,读完后我才发现:影响人的寿命的因素除了生活坎坷和劳累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感情损伤”。人如果长时间有负面情绪,就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紧张和焦虑对身体的损害,其关键不在于紧张的程度,而在于紧张持续了多长时间。长期处于紧张情绪中,会对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我在里面看到一篇短文,大概意思是一个叫孙莉的中层领导,在月底发工资时,她发现自己的工资少啦了200多元钱。她去人事部门问明白的时候,对人事部门给出答案哭笑不得“上班表情不佳,影响到部门员工工作情绪的每次扣十元,这是公司的新规定。”正所谓“老板不笑,员工烦恼。”看完这篇短文,我明白了这个大标题为什么是“情绪可以传染”。
人的一生就像一根蜡烛。有的蜡烛长,但它燃得快;有些蜡烛短,但它燃得慢。当最后一滴蜡油燃完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或许……就走到头了。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因此,情绪颠簸起伏是正常的,但是情绪是自己的,我们应该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情绪这东西非常微妙,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我们的影响却超乎我们的想象。这只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一个人只有控制了情绪,才能控制自己,才能征服世界!
第四篇:帮助孩子学习管理情绪(婴幼儿)
帮助孩子学习管理情绪
原文地址:
情绪管理,是一种通过后天努力可以不断提高的个人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如此——只要爸爸妈妈们不要太心急。配合孩子的成长需要,悉心引导,你和我都能做到。
2岁之前:及时回应孩子的情绪
刚出生的婴儿,生活在一个感受弥漫的世界之中。他们的情绪反应,绝大多数都是伴随着某种身体感受的体验而产生。肚子饿了,屁股湿了,小手小脚碰到冰冷坚硬的东西不舒服了,孩子都会用哭泣和叫喊,来表达自己恐惧和焦虑。因此,处在这一阶段的父母(或其他养育者),需要尽可能敏锐地对孩子的各种不良情绪做出及时回应,以现实的行动去解决孩子的焦虑源。
简单地说,父母在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自身“消化焦虑”的能力(即健康的人格)反复借给孩子使用,帮助孩子及时从每一次的焦虑状态顺利回归到非焦虑状态,并且,在这样互动过程中,促进孩子自我功能的发展,在孩子的内心播种下“焦虑是可以处理的”的基本信念。这种健康的人格基础,正是一个人成年以后发展和完善各种能力,也包括情绪管理能力的必备基础。
这里的关键,是要父母自身首先可以平静地面对孩子的哭闹,而不是急得乱作一团(那样会反过来加剧孩子的焦虑)。举一个理想的情景为例,母亲听到孩子的哭声,发现尿布湿了,就马上熟练地给孩子换尿布,同时温柔地对孩子说:“等妈妈给你换好尿布,你的小屁屁就舒服了……”即使这个时期的孩子还听不懂这些话语,但母亲温柔的声音和逐渐放缓的呼吸,也足以很好地安抚孩子 的情绪。
3-5岁:帮助孩子命名自己的情绪,并体察这些情绪
等到孩子更大一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有一定发展,我们就可以开始借助言语交流,对孩子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情绪管理”教育。这个时期父母的主要工作,是增进孩子对于各种情绪“体验的”和“知识的”的双重理解,让他们领悟到情绪是我们对应外界刺激的一种自然反应。
首先要帮助孩子命名情绪,以便他们可以将某个时刻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感受,作为一种可观察的对象去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在为孩子准备牛奶的同时对他说:“宝宝饿了,所以宝宝着急了。”也可以在孩子被新年的鞭炮声惊吓时对他解释:“宝宝被鞭炮声吓倒了,宝宝害怕了。”
等到孩子对于某种情绪的名称已经十分熟悉,就可以带领他们去更为深层地体察这种情绪,理解它更为广泛的外延。比如“害怕”。我们可以借助孩子亲自经历的事件,或者是故事或图书来告诉他,害怕这种情绪有很多种。遇见大狗、独自在房间里、身边有人吵架、或者是站在高高的小桥上,都可能让不同的人感到害怕。
不要去否定和控制孩子的情绪。要求一个三、五岁的孩子具有和成年人一样自控力是不人道的,甚至可能会让孩子对于情感暴露产生羞耻感。对着哭闹的孩子大喊“不许哭了”可不是个好办法,不如去问问他“如果哭过一会儿之后不那么伤心了,就停下来好吗?”如果还能专心听听孩子为何如此悲伤,那是最好不过了。
5岁以后:让孩子尝试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
这个时期我们可以开始教育孩子做情绪的主人,以及尝试去理解别人的心情。
父母要帮助孩子知晓,我们可以对同一种情绪采取不同的行动反应,其中有些反应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而有一些则会让我们感觉更糟。有些孩子在冲动的时刻会动手打人,另外还有一些则会伤害自己。在这样的时刻,父母首先要制止孩子的伤害性行动,然后告诉他,其实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可以表达愤怒:
你可以大声说出“我生气了!”再找张白纸把内心的愤怒统统画出来,撕个粉碎。的确有一些孩子,需要比其他小朋友更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掌握这种自控能力。父母可以在他激动的时刻握住他的小手、小脚,这样说:“我知道,你经常发现很难管住它们的乱蹦乱跳,但是下一次,请到我们这里来寻找帮助。”任何情绪本身都不应该受到惩罚,需要孩子们去努力控制的,是放纵情绪时做出的错误行为。
当然,所有的孩子都一定不会长成大人想要他们“被教育”出来的模样,更多的时候,他们会长成从小看到的那个人。在情绪管理的问题上,父母自身对于情绪的掌控能力,实际上恰恰正是孩子无意识参考的模本。
本文见《心理月刊》2010年12月刊,转载请注明
第五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如何掌控好自己的情绪
深圳人事考试网温馨提示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随时掌握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考试时间、报名时间和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时间以及笔试成绩查询、资格审核公告和面试公告等信息,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方法技巧、行测、公基、面试、时事政治等备考资料!面试是各类公职考试中必须经历的考试形式,但是考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怯场、害怕、惊慌等紧张情绪,从而影响考试的发挥。针对于面试时怎么样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发挥出最好的那一面,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简单跟大家谈几点比较有效的技巧。
第一、在面试考场上,我们精神紧张,大家都是很惧怕面试官,觉得考官很严厉,对陌生严肃的考试环境,考场正规,考官多,压力山大,考生自然进入一种紧张状态。对此,建议考生可提前创造一种陌生紧张的环境,使自己加以适应。例如尝试着在一个陌生的场合为众人讲一段课,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找一个跟考场内布置差不多的教室好好感受下,保证有其他人在场有十个人以上,穿上面试的正装,尽量严肃正规,这样的训练对于克服心中的紧张感是比较有效的。
第二、很多考生紧张,是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不自信,所以一定要在考前作充足的积累,也可以进行心理调适。比如我自己一定能行,别人不一定比我强。这不是胜利法式的自我安慰,而是为了稳定发挥说出的自信宣言。考生还要注意,心中不要将考官当做时刻审视自己、严肃刻板的权威,而要将考官当做是自己的老师或者是自己的家人,我们面试就是去交流。
第三、对面试结果的高期待,也会干扰面试发挥。很多人会说,我要考不过,就完了,经常是忧心忡忡的。父母供养读大学那么辛苦,自己十多年寒窗,身边众多亲友的眼光,等等,总之,面试决不能失败。他们经常担心,如果这次面试不能通过,自己就完蛋了。实上,一次面试成功或失败,并不对考生的自我价值产生任何影响。即便没有被录用,那能证明什么?真的是自己没有能力吗?为何不是那个岗位不适合你呢? 最后,一定要明白,面试只有一个目的,是考察考生运用知识贮备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特点。
对于能够进入到面试环节的考生,知识贮备基本是相当的。那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不能运用自如,全靠考生自己。换句话说,在于考生如何地运用自己。
那么,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考生有怎样的感受,站在自己的角度,如何有效解决问题,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的。
如果我们可以能够切实地把自己投入到实际问题中去,切身地去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就会在这个过程中真实地展示自己的特点与实力,给评委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象。但是几乎很少的考生敢于并且能够真实地展示自己。总想用最标准的答案,最完美的回答来讨好评委,而忘记或根本不敢展示真实的自我。我想和学员考生们说的是,如果每个面试考生都答出了标准而完美的答案,评委怎么选择?所以,考生的个性特点,才是最能打动评委的,不要紧张,不要害怕,把自己真实的个性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