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考教学设计 - 上课
送考教学设计(上课)
教学目标:探究文章主题,领会作家创作意图 导入:他是画家,书法家,又在文学音乐领域造诣不凡,中年以后皈依佛教,虽未正式出家,却深得佛教奥义,取法名为“婴行”,这个人就是丰子恺。(学生说说“婴行”的意思)
(展示“婴行”的含义,丰子恺对孩子的向往)
婴儿行:为涅盘经列举菩萨所修五种行法之一,多为天台宗所用。据大乘义章卷十二载,婴儿行有自利、利他二义。就自利而释,菩萨之所行,为远离分别之大行,犹如婴儿之所作,故称婴儿行;就利他而释,则人、天、声闻、缘觉等诸乘,犹如婴儿,菩萨为化度彼等,起大悲心而化度之,故称婴儿行。
“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乌托邦,以为逃避现实之所,但我也可笑他们的屈服于现实,忘却人类的本性”。“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我带了这虚空而寂寥的心,彷徨在十字街头,观看他们所转入的社会,我想象这里面的人,个个是从那天真烂漫、广大自由的儿童世界里转出来的”。
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孩子考试的文章《送考》(展示课题,作家简介)主题解读
教参对本文主题的概括是:“文章记述了作家本人送一群小学生到杭州考初中的经历,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家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之情。” 分解题目,合作探究
(一)孩子是否纯真烂漫?
(二)作者对所送考的儿童有哪些情感?
(一)纯真
1、第9段考前考生拿古怪的题目考“我”,孩子好为人师,难倒别人后沾沾自喜。“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不顾尊敬长者的礼节。(不拘礼节)
2、第14段学生对看榜学生久待不来的咒骂。虽然不善意,却是焦急心情的真情流露。彭英在《丰子恺散文与漫画作品分析》中提到:“丰子恺始终坚持儿童天性第一位的文化自觉,在价值观照上坚持以‘真’为标准,肯定儿童人格构成的天然复杂性,从不刻意刈除儿童天性中夹杂的恶的野草”。(真情流露)
3、发榜后,考生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率性自然。“我胡乱造出些话来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不期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孩子易于哄骗。(率性自然)4、16段“这时候在旅馆听到谈话都是“我们的学校长,我们的学校短”一类的话了。但这些“我们”之中,其亲切的程度有差别。大概考取省立学校的人所说的“我们”是亲切的,而且带些骄傲的。考不取省立学校而只得进他们所谓不好的学校的人的“我们”,大概说得不大亲切些。”考生谈论考取的学校时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或失落。展示名言
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 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 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 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 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丰子恺 《儿女》
不纯真
1、不好奇。好奇是天真烂漫的儿童面对世界最正常的反应,但本文中的孩子们却失却了好奇心。赴考途中,面对运河两岸百年不遇的为抗旱而男女老幼一起踏水车的新奇壮观的景 象,连阅历丰富的作者都感触颇多,可本应对热闹对新奇事物最该好奇的十一二岁的孩子们却两耳不问窗外事,只是一味地埋头苦读那些远离自己生活的乏味枯燥的东西。
2、不快乐。赴考时孩子们 “愁容满面”地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 怜”;考试回来后,大家“沸反盈天”地议论答案,结果“有的脸上表示满足,有的脸上表示失望”;等待放榜的几天,孩子们更是“寝食不安”“茶饭无心”。这样的生活充满的是紧张、忧虑甚至恐惧,哪里有天真烂漫?
3、不真诚。等待发榜的日子里,“嘴上大家都准备不取的”,甚至以“取了要死”这样的血淋淋的话来赌咒发誓。其实所谓的赌咒发誓的“我横竖不取,取了要死”都是为了掩饰自己心中那份憧憬与不取后的失落。发榜时,取了自然高兴,不取那也就有了台阶可下,这是怎样的算计呀。考的得意的,却偷偷地去“探听”省立学校的制服的形式;考的不得意的也屈指计算着发榜的日期,可以窥知他们并不绝望。但在问了“发表还有几天后,立刻接一句不关我的事”。果真不关己事吗?
4、功利思想。这群投考的十一二岁的孩子们却像成人一样将自己的未来规划得如此清楚专一,小小年级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学校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自己一定要考“省”立的学校,即使今年考不取,也预备下年再考。因为考进“省”立学校,将来就可以“爬得更高”,便会“一辈子有无穷的后望,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用不尽”。稚气未脱的孩子们过早地成人化,已逐渐失去了童年的纯真与欢乐,功利思想深深地烙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小结:儿童是纯真烂漫的,但也在逐渐消逝。
(二)作者对所送考的儿童有哪些情感?
1、对儿童天真烂漫的赞美。第9段“我老羞并不成怒,笑着”。
2、对儿童的关爱。这一点在《送考》的字里行间表现得很充分。对孩子们愁容满面地上车赴考,作者觉得“看了真有些可怜”,对轮到自己同去看榜,作者说“奇巧轮到我同去看榜”,“我心情太紧张”,孩子们不愿自己去看,作者也“不愿代他们去看”。这数秒钟的紧张是作者也难以承受的,而结果却要十几岁的孩子们承担,作者对要受此折磨的孩子们无比爱怜。对发榜,作者认为这是“晴天霹雳”,真是“残酷”,并想方设法去安慰落榜伤心的孩子,甚至孩子气地“胡乱造出些话来把学校骂了一通,说它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直到他们破啼为笑。在以后各校发表录取案的时候,作者“有意回避,不愿再尝那种紧张滋味”。由此可见丰子恺先生对孩子的关爱至真至纯。
3、对孩子功利心的忧虑与惋惜。孩子们“明知自己的知识不足,算术做不出;明知省立学校难考取,要十个里头取一个,但宁愿多出一块钱的报名费和一张照片,去碰碰运气看”,而之所以这样,全是因为“在投考者和送考者的观念中,杭州的学校排列着高下等第”,是因为“万一考取,可以爬得更高些”。对孩子们这样的功利心态,作者不禁发出了“省立学校的‘省’字仿佛对他们发散着无限的香气”“似乎能够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记,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用不尽似的”的评论,功利的气味已经深深地诱惑着原本天真的孩子们,功利的想法已经随着成人的教育而烙在了孩子们的心头。作者对孩子们心中所想的“爬得高”“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望”的想法是不认同的,所以他说这一切都是“似乎”;作者对孩子们这种功利化的成长是充满深深的忧虑的,所以他有用“似乎”二字来说明这一切都是不可靠的。
(对比删节,分析牵牛花的象征义)删去的开头与结尾:
开头:今年的早秋,我不待手植的牵牛花开花,就舍弃了它们,送一群孩子到杭州来投考。种牵牛花,扶助它们攀缘,看它们开花,结子;是我过去的秋日的乐事。今秋我虽然依旧手植它们,但对它们的感情不及以前好。因为我看出了它们一种弱点:一味想向上爬,盲目地好高。我在墙上加了一排竹钉,在竹钉上绊了一条绳,让它们爬;过了一二晚,它们早就爬出这排竹钉之上,须得再加竹钉了。后来我搬了梯子加竹钉,加到我离去它们的时候,墙上已有了七八排竹钉,牵牛花的卷蔓比芭蕉更高,与柳梢相齐,离墙顶不过三四尺了。看它们的意思还想爬上去,好像要爬到青云之上方始满足似的。为此我讨嫌它们,不待它们开花结子就离弃它们,伴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来投考。
结尾:我吃不下跑路,被旱灾阻留在杭了。我教我的儿女们也不须回家,托人带信去教家里人把行李送来。行李送来时,带到了关于牵牛花的消息: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因为天时奇旱的缘故。我姊给我的信上说:“你去后我们又加了几排竹钉。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爬得再高也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子的。”
这牵牛花与这群不考虑自己实际情况而盲目报考“省”立中学的孩子们何其相似。这牵牛花的“爬”其实就象征了孩子读书的普遍心态:读书是为求荣华富贵。作者用牵牛花的结局暗示了自己忧虑:失去丰润水土滋养的牵牛花光“爬得再高也没有用”,终不免憔悴;失去了生活滋养,失去了赤子之心,失去了纯真热情的孩子们爬得再高也枉然,终究是不会走得长远,难有绚烂花开的。文章中这一群孩子的世界正在被名利的缰绳愈勒愈小。对此,丰子恺先生感到悲哀,内心的忧虑与惋惜之意显露无遗。展示名言
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
总结创作意图: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来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象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对儿童童心渐泯,走出黄金时代的怜悯、惋惜。
拓展提升:当我们走出黄金时代 十几岁的我们正渐渐走出“黄金时代”,是对童年时代割舍不下,还是对成人世界憧憬万千,每个人思绪各异。请以《当我们走出“黄金时代”》为题,模仿格言的形式写一段感悟。
第二篇:《送考》教学设计(长三角征文一等奖)
《送考》教学设计(长三角征文一等奖)
一“骂”激起千层浪
——我教《送考》
江苏省泗洪中学 王崇风
丰子恺的《送考》一文分别被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和沪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选用。对照原文发现,无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还是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都不约而同地删去了末尾一节(苏教版教材还将原文的第2节也删去了):
我吃不下跑路,被旱灾阻留在杭了。我教我的儿女们也不须回家,托人带信去教家里人把行李送来。行李送来时,带到了关于牵牛花的消息: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因为天时奇旱的缘故。我姊给我的信上说:“你去后我们又加了几排竹钉。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爬得高也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子的。”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本来就率真、朴素而晓畅,去掉意蕴较为丰富的结尾便更容易理解了。课文结构非常清楚,是按照考试前、考试中和考试后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内容的。学生对其中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几种描写手法也并不陌生。不过,做教师的都有这样一种经验:文章太难了自然不好上,有时太容易了也不好上。因为学生如果觉得好像什么都懂了,没有什么“值得”学的,老师也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教的,那么课堂上学生学起来就不感到费力,自然也就不会太专心。此前听了一节《送考》公开课,也颇能反映这个问题。课堂有问必答,毫无滞碍而又热热闹闹,教师感到流畅自如,学生也显得很是轻松愉快。不过可以看得出来,学生的这种轻松愉快只是浅层次的,因为他“完美”的答案不是经过大脑深度加工而得的,而只是通过眼睛“扫描”轻而易举得来的。
为避免学生出现学得浮浅却显得颇有所获而又充满成功喜悦的虚假繁荣景象,我在上这课前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选择确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尽可能生动、灵活而深入地解读文本。
首先,我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和情节结构,并初步领会语言、神态和心理等描写手法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其次,我重点让学生比较阅读文中老师宣布录取结果这一节内容,因为这里既集中运用了语言、神态和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还深刻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及文章的主题思想,最具解剖价值。先通过比较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
投影显示——
沪教版(丰子恺原文):
“谁取的”,“谁不取”,——从先生的嘴唇上判决下来。他的每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受到这霹雳的人有的脸孔惨白了,有的脸孔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结果是不取的一半,取的一半。我抽了一口大气,开始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我胡乱造出些话来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不期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我在心中暗笑,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教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
苏教版:
“谁取的”,“谁不取”,——从先生的嘴唇上判决下来。他的每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受到这霹雳的人有的脸孔惨白了,有的脸孔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结果是不取的一半,取的一半。我抽了一口大气,开始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我胡乱造出些话来把学校骂了一顿,说它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不期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我在心中暗笑,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教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
然后要求学生找出二者有何不同之处。学生很快找出“我胡乱造出些话来说那学校办
得怎样不好”和“我胡乱造出些话来把学校骂了一顿,说它办得怎样不好”这两句。学生完成这个作业后个个表情都显得异常平静,因为这作业本身就没什么技术含量。接着,我作了简单的分析概括:“这里两种版本的表述略有不同,沪教版是尊重原文,苏教版是为了表意更明确。不过二者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虽然前者在„我胡乱造出些话‟之后并没有明说这是„骂‟,可“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的内涵实质上就是后者所说的„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接着,我又要求学生深入体味这两段文字,并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之后,我发现学生的情绪已经明显受到了感染。这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文中写了„我‟骂学校„办得怎样不好‟,但是并没有写骂的具体请内容,请用你们聪明的大脑思考后告诉老师,„我‟究竟会是怎么骂的,看看大家谁骂得最有水平!” 话音刚落,教室里个个精神为之一振,眼睛闪出亮色,继而群情激愤,跃跃欲试。
很快便听取骂声一片——
生1:靠!这是什么鸟学校!我无语!(话音未落,哄堂大笑。)
师:这位同学骂得好狠,骂得好过瘾。只不过这话不太像出自温文尔雅的江南文士丰子恺之口,倒是很像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的口气。另外,“无语”一词是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在上网跟帖时用得比较多,大多表示情感愤怒到极点,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而用在这里则显得太时尚了,不太合适,因为本文是丰子恺先生于1934年9月10日在西湖的招贤寺完成的,距今已经超过70年了。
生2:那些学校我久已耳闻,全是要成绩不要命的。学生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老师更是如狼似虎,学生只要犯一点小错误,就会被打得体无完肤。唉,那怎是一个“惨”字了得!(先是微笑,继而笑出声。)
师:这哪里是学校,分明比渣滓洞集中营还厉害。这是在骂学校,更是在恐吓孩子。生3:那些学校啊,不去也罢,虽然出来的个个都是人才,但是后来还有部分变成精神病的。幸亏你们没有考上,要不然你们可就倒霉了。(听到“精神病”时微笑,有的摇头。)
师:这是在骂学校呢,还是在夸学校呢?“出来的个个都是人才”,说明它们教育的成功率高达到百分之百啊。至于“精神病”的出现那是“后来”的事,与人家学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看来“骂”功还需要苦练。
生4:那些个学校呀,且不说它教学设备差得要命,老师也不好,学历都不高,教学经验更不丰富,还经常打骂学生。(反应平淡,似不赞同。)
师:“那些个学校”应该是比较好的学校,把比较好的学校骂得一无是处,一塌糊涂,不符合实际情况。泛泛而骂,只是简单地作全面否定,并未抓住要害,恐怕很难让人认同。
生5:那些什么省立学校好什么好,收费太高,教学死板。到那里学生就没有了自由,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时时刻刻被压得气都喘不过来。考取了的话,你们花钱和受罪哪一样能吃得消?(若有所思,似有共鸣。)
师:好,这位同学骂得好。切中这些学校两个最大的弊端——收费太高和教学死板。这也是小学生们最为关心也最为担心的两方面内容:一是“收费太高”,家庭经济条件不一定能承受得了;二是“教学死板”,与自己渴望自由的天性又格格不入。这话会很对孩子们的心路的,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的。
生6:其实啊,那些学校并没你们想象得那么好,名气都是吹出来的。教学也很平常,就是靠死熬时间。上课从早到晚,作业没完没了。我有几个学生就在那里读书,现在正后悔着呢。所以啊,孩子们,不取倒是件好事,免得耽误了前程。你们不但不要难过,反而应当高兴才是啊!(有人带头鼓起了掌)
师:好极了!这位同学骂得真有水平!“名不符实”是让人失望和讨厌的,可这些学校竟然是“名不符„名‟”——连“名气大都是吹出来的”。更为巧妙的是杜撰正在该校就读的学生现身说法的事例,最具说服力。最后得出“不取倒是件好事,免得耽误了前程。你们不但不要难过,反而应当高兴才是”的结论。语气也显得非常亲切、真挚而得体,极富感染力。想必此言一出,必将很容易达到“哭的人(未考取的)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已考取的)似乎有些怀疑了”的效果。
嬉笑怒骂之后,我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文中那些小学生骂他们的老师和“我”骂学校这两种“骂”有何异同。师生共同讨论之后,得出比较一致的观点:
1.无论小学生的恶毒咒骂,还是“我”看似一时“胡乱造出”的骂,都表明骂者对所骂对象的强烈不满,是当时真情的自然流露。
2.小学生失去理智而不自觉地恶毒咒骂无辜老师的行为,生动而深刻地揭露了这种考试制度给这些天真无邪孩子的性格和灵魂造成严重扭曲和戕害的罪恶。而“我”也在近乎下意识——“胡乱”的情况下就能轻而易举地“造出”产生让“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的效果,也无疑是“我”对这种考试制度强烈不满的情感长期积淀后的必然爆发。
而这两点,也恰恰是文章的主题所在。课上到这里,主要的教学任务也基本上完成了。还有一些时间,我又布置了一个书面作业:我们现在的教育和考试制度有没有应该“骂”的弊端?如果有,不妨一“骂”。不过,我又作了提醒:不要谩骂,要切中弊害,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水平和文字功夫。同时我还指出,做这个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练笔,更主要的是提醒同学们关注自身所处的现实生活,提高认识水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在当今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提高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的情绪又一次被调动起来,直到下课铃响还意犹未尽,下笔有神。
《送考》一文通过这样一种非常规的构想来确定处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既达到了常规的目的,又达到了非常规的效果,感受尤为深刻。
(本文获2010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征文一等奖)
第三篇:春酒上课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016-05-16 教学班级: 中八(7)班 教者:武威十九中刘瑞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自主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意蕴。
2.品味探究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搜集关于思乡之情的作品,查阅有关琦君的生平,课外阅读她的作品。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欣赏作品极富情趣的细节描写和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作品的风俗美和人情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教学难点】欣赏作品极富情趣的细节描写,领悟文章的意蕴。【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法】 点拨法 启发诱导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朗读法 资料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二、自主学习检测
教师出示检测题目,学生展示学习所得,师生共同评价。1.读准字音。2.解释词语字词积累。3.作者介绍。
4.文章以《春酒》为题,那什么是春酒呢?
三、自主探究,整体感悟,知文意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在作者的家乡,正月里有哪些习俗?其中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习俗是什么?
学生自主朗读、思考、交流归纳,教师点拨。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悟人物
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用以下句式说: 这是一个_____的”我”,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是一位_____的母亲,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群_____的乡亲,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的邻里关系是_____的,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自主探究、朗读交流,教师点拨评价。
五、合作探究,品悟情感
1.多少年后身处异地的琦君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还是以前的春酒吗 ?少了什么呢?
2.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学生合作探究、朗读交流,教师点拨评价。
六、拓展延伸
听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读后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听读,交流展示。
七、小结
八、作业
1.收集积累以思乡之情为主题的诗歌或文章。2.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a.琦君的其他作品
b.琼瑶的<<剪不断的乡愁>> c.萧乾的<<枣核>> d.席慕荣的<<乡愁>>
九、板书设计
过新年
风俗美
喝春酒
春酒 喝会酒
→ 思乡念亲
人情美
乡邻乡亲
热情好客 【教学反思】
第四篇:教学设计 上课
“扫一室”与“扫天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
黄晓燕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意思,理解“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懂得寓意:人既要顶天立地,又要脚踏实地;实现远大的志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科性、教育性)
2.能体会作者如何描写屋子脏乱,学习场面描写;能抓住文中留白,进行想象描写。(学科性、创新性)
3.能读懂拓展阅读《上将与下士》,进一步体会到“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感受到脚踏实地做事,能否受人尊敬不是职位的高低来决定。(创新性、教育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陈蕃资料印发《上将与下士》内容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入手
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他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间小小的书房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
二、切入重点,多元学习
(一)对比朗读,体会反问
过渡:是啊,面对志存高远,却是生活懒散的人,薛勤这样说道:(课件出示)“年轻人,你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1.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引导学生将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2.课件出示:(反问、陈述句)学生朗读: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再读体会。
3.质疑:是什么原因让薛勤如此责问陈蕃呢?
(二)细读课文,探寻内涵 1.出示导学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什么原因让薛勤这样强烈地责问陈蕃?(2)结合摘录笔记中的重点词句,勾画、批注(自己的感受或理解)。2.学生按照提示进行自读自悟。
3.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教给学生交流的方式:我认为薛勤强烈驳斥陈蕃的原因是——;我是从这里知道的——读句子,转关键;我的理解是——。)
4.全班汇报,相机点拨
出示金钥匙,(小组汇报的),一人重点发言,其余学生补充。以下内容为预设:
(1)研读懒散,体会忽略身边小事
“屋子里又脏又乱,桌子上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
A.作者是怎么样描写陈蕃的屋子脏乱的?(作者描写很有顺序的哦)B.教师小结:这是作者正面介绍屋子,先概括说陈蕃屋子给人的感觉,然后,分别从桌上、地上、墙壁上三个方面具体介绍,最后总述“肮脏。”
C.走进这样的屋子,你想说什么?(学生说)指名学生说,读体会,齐读。
E.你还从哪些方面体会到屋子的脏乱?薛勤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从薛勤的表现,你感受到了什么?(屋子的脏乱),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表情:“皱起了眉头”,语言“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像这种,通过薛勤进入屋子以后的表情和语言来突出屋子的脏乱的描写方法,我们成为“侧面描写”,烘托室内脏乱至极。
是啊,陈蕃连自己的屋子都不打扫,难怪薛勤要这样责问,引读——“你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F.设问:陈蕃的屋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很“懒散”,相机理解词语;什么叫懒散?课件出示,解释有二:懒惰散漫;不认真,不放在心上。你认为哪个解释更合适,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2)揣摩心理,感受志向高远
薛勤还因为什么原因责任陈藩?——陈蕃空有远大志向,你是从哪里知道?
(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
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他说得理直气壮,很有些得意的神气。
自由朗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抓住“满不在乎”“理直气壮”分别理解并指导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感受志向高远。)
(3)引读点拨,“大”“小”隐现
A.面对志存高远,喜好读书,却生活懒散,屋子脏乱的陈蕃,薛勤眉头紧皱,关切地说(引读)——“你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B.面对朋友之子,不明事理的陈蕃,薛勤不禁盯着他,语重心长地说——“你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C.面对满不在乎还强词夺理的陈蕃,薛勤盯着他,生气地说——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三)读写结合,挖掘寓意
1.薛勤走后,陈蕃呆在自脏乱的屋子里陷入了沉思,什么叫“沉思”,陈蕃想了些什么呢?动笔写一写。交流
2.从此陈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扫一室”开始,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学生汇报收集到陈蕃的资料;课件展示陈蕃资料,指名读)
3.解决“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殊含义。回至课题,进行解题:读到这里,你能说说“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含义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4.小结:要想实现“扫天下”的远大理想,更要有“扫一室”的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的行动。这也是我们本单元“大与小”在本课给我们的启示。
(四)名言诵读,总结点题 1.总结课堂
“一室”的小与“天下”的大,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其实关于“大与小”的关系,我们圣明的古人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并一代代传承了下来。2.诵读名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国)荀子
孩子们,让我们牢记这些至理名言,并以此为座右铭提醒自己做好身边小事,最后推荐大家阅读一篇和“大”与“小”相关的文章《上将与下士》。(运用对比和换位的方法,解读其中大与小的神奇密码。)
3.作业布置:
推荐阅读:《上将与下士》
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身边的小事情。
板书设计 11.大与小
“扫一室”与“扫天下”
(屋子脏乱)满不在乎(志存高远)
理直气壮 沉思
做好小事 实现理想
第五篇:《上课》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佚名
教学目标:
1、指导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
2、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执笔写字的姿势。
3、会说“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小朋友,你们天天背上书包到学校里来学习,老师天天教你们学本领,教你们识字、写字、读书、做数学题、唱歌、画画。可是有的小朋友学得很好,有的学得不太好,这是为什么?
小结:对!主要是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
二、上课要专心听讲。
1、指导看图。说说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丁丁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
冬冬看见了,她是怎么说的?(仔细看图,看出冬冬的动作,想象会说什么话)
2、学习说话。
上课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这句话要大面积训练,做到人人会讲。
3、学习儿歌。
请小朋友说说怎么样才叫专心听讲呢?(鼓励小朋友大胆、自由地说)
专心听讲:眼睛看老师,耳朵仔细听,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
4、我们班上哪些同学做到了上课专心听讲?(表扬好学生,可发小红花)
三、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
1、看图,学习坐、立、举手的姿势。
(1)坐。
看图学习坐的样子,教师检查哪些小朋友坐得好。(检查)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坐给大家看看。
(2)立。
上课了要起立向老师问好,回答老师问题也要起立。立要直,而且动作要轻快。
练习上课铃响:学生起立,师生问好,坐下的动作。
(3)发言要举手。
发言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站起来说话。听懂老师话的请举手。(检查举手动作)
2、课中操。
叮铃铃,上课了,坐端正,专心听,要发言,先举手,课堂纪律要遵守。
3、看图,学习读书、写字和执笔的姿势。
(1)读书。
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像图上的小朋友一样,把书拿起来,斜放在桌面上,成30——40度角度。
模仿读书的动作,教师巡视检查。
(2)写字。
眼离桌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边一拳。(跟着说,边说边检查自己动作)
(3)执笔。
教师示范执笔姿势,边说边和图对照。
仔细讲解,边讲边带学生执笔。结合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训练,让学生学写丶、一、丨、丿、乀等基本笔画。(教师巡回,逐个纠正)
四、带学生参观高年级同学是怎样上课的,着重看他们的课堂纪律以及正确的读写姿势。《上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