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1-2小节,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自主识记课后生字,理解相关词语,会书写“械”,做到正确匀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吗?(学生回答、解释)
诺贝尔奖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冠军的标志,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3.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生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边读边想:课文写了诺贝尔的哪些事迹? 2.检查生字词(出示)。(1)读准词语:
机械 艰苦 威力 劈山筑路
逝世 瑞典 盛会 毫不气馁
(2)说说哪些字难写一点,你认为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指导写“机械”的“械”,“锤”。生字描红练习。
(3)指名读课文。相机理解词语。(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同桌讨论: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 交流:
一是发明了炸药。
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小组讨论分段。交流: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
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定?
3、朗读第1-2小节。
五、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2)2.填空:
为了发明,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整个生命”意味着。
第二篇: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正确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诺贝尔奖的由来。
二、能力发展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逐步养成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思想感情目标:
感悟并欣赏诺贝尔为了人类的幸福而顽强攀登科学高峰,历经磨难却毫不气馁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和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首先询问今天的日期:×年×月×日。教师展示图片,每年的12月10日都有一个大盛会,大家知道吗?
再过10多天,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将在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想不想预先领略一下典礼盛况?
2、PPT展示关于诺贝尔奖有关资料。
颁奖典礼是一个盛大的晚会。参加的众多嘉宾中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瑞典的国王王后。参加典礼的人们必须穿正规的礼服,典礼使用的花朵全部是从意大利逝世的地方空运过来。
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感触呢?
3、导入课题:《诺贝尔》——诺贝尔奖项设立者,简介诺贝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1)、词语展示
瑞典
斯德哥尔摩
世界性盛会 铁锤
砸石头
劈山筑路 炸死
残废
毫不气馁 实验室
爆炸
满身鲜血 逝世
遗嘱
学生读词语(个人读、小组读),教师正音。
教师讲解另两个生字“械、置”,重点讲解“械”的读音,读作“xiè”,不是“jiè”。(2)、读课文,请同学们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正音并交流每一小节的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说说诺贝尔的主要成就。
2、对于诺贝尔的成就,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很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学生朗读)
3、具体描写诺贝尔发明炸药是哪几个自然段?(第3~9自然段)
4、诺贝尔发明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树立理想—发明液体炸药—发明固体炸药—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5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一、(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二、(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三、(10)
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奖。
6、小结:诺贝尔他成功了,你觉得他的成功靠什么?试着用成语或四字词语来概括。
(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
7、PPT展示词语,根据词语复述课文。(小组合作完成)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抄写课后生字。
2、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下列主题的研究:
诺贝尔的一生
诺贝尔的家庭
诺贝尔的发明
诺贝尔的奖学金
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三篇:诺贝尔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诺贝尔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教学方法:
在朗读中感悟,在交流中探索,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教学准备:
1、诺贝尔生平小资料
2、投影仪、挂图和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062
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生字词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2、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 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成就。
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3、朗读第1-2小节。
五、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第四篇: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指题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诺贝尔一生有两大突出贡献,谁来说说(设立诺贝尔奖、发明炸药)
3、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但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炸药。今天我们就走进炸药之父----诺贝尔,齐读课文第3小节。
诺贝尔为什么要一生都致力于发明炸药?生答,齐读第4小节。还记得他发明炸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吗? 板书:(液体炸药、固体炸药、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二、品文析句,感悟“百折不挠”
(一)提出要求:发明炸药的这段历程,是诺贝尔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下面,请大家仔细地读5~9小节,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拨动你的心弦?可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和体会。
(二)品读三~九自然段
1、出示句子:“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什么?
(我觉得炸药太可怕了,它都已经让诺贝尔失去了一个亲人,还让他的爸爸变成了残废,可是诺贝尔还敢去研究它,我觉得诺贝尔实在是太胆大了!)
(2)超越文本
如此巨大的伤痛,我们的课本写得比较简略。在《炸药之父——永远的诺贝尔》中有这样的描写: 出示:
弟弟埃米尔经常在实验室里协助哥哥制造硝化甘油,有时诺贝尔不在时他就代替哥哥的工作。他为自己有个发明家的哥哥而感到骄傲,他决心将来也做个像哥哥一样的发明家。„„
好心的人们在废墟里找到了4具烧焦了的尸体,其中就有性情温和、头脑聪明、办事认真的埃米尔。„„
他回到家里,家里一片死寂。父亲躺在床上,两眼失神地盯着天花板,母亲的哭泣声断断续续从厨房传来。„„ ——节选自《炸药之父 永远的诺贝尔》
想象:①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况是最为疼爱的小儿子,此时此刻,面对诺贝尔,白发苍苍的母亲会说什么?
② 面对如此风险,住在周围的居民一定会说——
③ 面对众人的劝解、质疑、甚至责难,诺贝尔也许无法辩解,他也有悲痛、也有犹豫、但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交流)指导朗读:读出这种勇气和决心!
小结:同学们,我们品读课文时,还可以像刚才这样课外收集有关资料,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2、诺贝尔在发明固体炸药的时候,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触最深呢?
出示句子:“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1)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什么?
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几百次、四年)体会到什么?(失败次数多、时间长)
指名朗读:失败了这么多次,他仍然不放弃,读出他的坚持。他成功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终于”一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来之不易)
指导朗读:你能把你对这句话的感受读出来吗?(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2)师: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不懈下来了。
齐读。读出他的坚持不懈与艰辛。
小结:同学们,我们品读课文,也可以像现在这样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析课文,这样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课文。
3、出示8-9小节(1)师引读: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
A、句子“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抓住“亲自”、“双眼紧盯”谈感受。)a/为什么他要亲自点燃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b/从紧盯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是啊,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实验,这是一次投入生命的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板书:投入生命
指导朗读:是啊,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实验,容不得一点马虎!请你再读一读!
B、句子:“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师引读:近了!近了!——生接读:火线已经接近炸药了!这句话用了三个感叹号,你读懂了吗? ——火星接近炸药意味着(危险更近)——火星接近炸药也意味着(成功更近)
师: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紧张,害怕。)
师:这气氛让人大气都不敢喘!谁来读?(指名读反复读“近了!”一句。)
师:千钧一发的时刻,诺贝尔有怎样的表现?
生读“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指名读,采访。诺贝尔:“我感觉到你的心在怦怦直跳,你的心为什么会“怦怦直跳”?(因为紧张,紧张的原因一是因为害怕,二是因为密切关注这实验结果)
师述:是的,在这样的境地里,谁都会紧张、害怕,但是诺贝尔的心中更多的是期待和憧憬。句中有一个字告诉我们----生答:但。“但”有转折的意思,说明诺贝尔的心中更多的不是害怕,一个“但”字让我们知道,是更多的期待和憧憬驱走了他心头的恐惧和害怕,所以他的双眼(引读)——“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这眼神是如此的坚定不移!谁来把这一句读读!指名读,齐读。
师:一个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生齐读。读出诺贝尔忘我的精神。
(2)突然,轰!一声巨响,实验结束了!大声读下面的语段,告诉我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甚至闻到了什么?(3)是啊,巨大的爆炸声、滚滚的浓烟让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人们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你从人们的惊呼中体会到什么?(惋惜、难过、伤心)人们可能还会怎么议论?
(指导朗读整个第8小节)
师过渡:就在人们看到实验室火光冲天的时候,就在人们听到大地传来那巨大的爆炸声的时候,就在人们看到滚滚的浓烟涌出来的时候,就在人们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的时候,突然。。。C、出示句子:(让学生齐读)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师引导:要是你浑身是血第一个反应是怎样?可是诺贝尔是什么反映啊?诺贝尔为什么而欢呼?从中感受到什么?(诺贝尔兴奋异常、欣喜若狂,因为他的实验成功了。)
指导朗读:让我们为诺贝尔的成功而欢呼。人们听到爆炸声,担心的是什么?而诺贝尔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什么上了?
师:所以面对这样的危险,他毫不畏惧。
师:他,就是诺贝尔。同学们发现没有,他后面加了个---逗号,起到什么作用?(强调)。
让我们记住他,一个为了发明炸药坚持不懈的人;让我们记住他,一个为了造福人类锲而不舍的人;让我们铭记他,一个为了科学事业投入整个生命的人。
指名读。齐读8、9自然段。读出他毫不畏惧的献身精神。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1、为了科学,为了人类,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但他给予人类的又何止他的生命。临终时,他立下了这样一份遗嘱:
(出示)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临终时,他立下遗嘱,把他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共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过渡:诺贝尔也许遇见到炸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设立了和平奖,以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1)齐读
(2)同学们,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诺贝尔?(无私奉献)你读懂诺贝尔为什么要立这份遗嘱吗?
2、师:诺贝尔奖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献身科学事业,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流。让我们怀着对诺贝尔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好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颁奖致辞
1、师:这样一位老人,一生没有家庭,甚至没有自己的子女,这样的一位科学巨人,说自己不应得到任何荣誉,甚至墓碑上也没有只言片语。但这仍然不能阻止全世界的人们每年用最隆重的方式纪念他。
2、引述第1小节,一个多月后,2012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又要举行了,在会议开始前,照例会有一段写给诺贝尔的致辞,你能联系课文内容代表人们给诺贝尔写一段话吗?
3、指名交流。
4、师:同学们,岁月的长河会带走很多,让我们永远铭记住他——诺贝尔(生齐读),让我们永远记住他心底的声音: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让我们永远的诺贝尔(小诗:永远的诺贝尔)
五、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诺贝尔精神领域和科学成就等方面的资料,为下节课写诺贝尔的自传做好准备。
(“小传”就是简明扼要的人物传记主要写明:人物的生生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与贡献等。)
板书:
液体炸药
诺贝尔 锲而不舍 固体炸药
无私奉献 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第五篇: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七一小学 胡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4、让学生懂得“读写结合,读中学写”,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复习课文梗概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诺贝尔发明炸药分为哪三个阶段?(师引导用“先”、“接着”、“最后”回答。)
三、感受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课件播放诺贝尔名言:“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诺贝尔”,学生齐读。
2、出示阅读提示。
3、学生按阅读提示默读课文。
4、引导学生交流默读感受。
5、再次引导学生朗读诺贝尔名言。
6、在发明了黄色炸药之后,诺贝尔停下了研究炸药的工作了吗? 诺贝尔成功了吗?(相机引导学生朗读“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诺贝尔完了”)
7、朗读比较分析:(课件播放:
1、课文第九自然段内容;
2、突然,一个人走出浓烟。他,就是诺贝尔。)
8、诺贝尔除了发明了炸药外,还有什么成就?
9、师:我们从中又可以看出诺贝尔的哪些品质?
10、师讲述诺贝尔为人类奉献的一生(播放课件:诺贝尔画像、名言。)再读名言。
四、指导写小传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 诺贝尔》第二课时说课稿
说教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主旋律编排的几篇课文。单元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把文中所蕴涵的道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培养自己的这种精神。《诺贝尔》这篇文章以朴素的语言,感人的笔触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教学本文必须让学生真切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启发学生学习他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深入体会文章步步深入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出于以上考虑,结合学生实际,将教学要点说明如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4、让学生懂得“读写结合,读中学写”,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诺贝尔身上的精神,能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你觉得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请结合课文中关键的词句说说理解。(这是教学的重点部分。)
(1)用笔勾出哪些自然段是具体写诺贝尔的。
(2)细细地读文章,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一写,并圈出或者划出相关的词句。
(3)交流。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老师相机板书学生回答中揭示人物品质的词语以及学生口头表达中的好词。
(板书下揭示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可为后面的总结服务;板书下学生表达中用的好词,一方面可帮助学生直观地积累,另一方面可激励学生积极地表达。交流中,我会安排学生结合理解相机地读书,练习有声有色地朗读,通过读好自己找到的关键词句突出人物品质。另外,我会利用板书展现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理解整体化、条理化。对于学生的回答,说不定会有一些另外的想法,如:为什么诺贝尔的研究要牺牲家人?这个时候可引导学生关注第5自然段,其中有这么一句:“他与父亲、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父亲、哥哥也作研究,那么后面他们发生意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为什么诺贝尔做实验时不能离炸药远一点,而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如果有学生提这样的问题,可先放手让其他同学帮忙解决,解决不了再老师引导:因为他要观察。而从这里,引导学生体会:也更能体现出他为科学的奉献精神。)
在这些目标中,重点是1、2两个目标的达成,难点是读懂课文,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在朗读、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才能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根据这个理念,我对本课时教学作如下设计:
一、情景导入,初知人物形象
课始,通过教师设疑提问: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最离不开什么?是谁发明了的?让学生说说他是谁,引出课文主要人物——诺贝尔,再通过课件图片认识诺贝尔,师板书,生齐声呼唤这位老人的名字,使情景交融,课伊始,情已生。
二、抓主线——研制炸药的过程,品文悟情。
1)课文5至9节集中表现了诺贝尔从事科学研究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这一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潜心自读,找出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认真体会,然后再读读议议,力求读出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从发明出“诺贝尔爆炸油”到“黄色炸药”的成功制造,其中诺贝尔历经的艰辛,要引领学生用心感受。
2)“毫不气馁”是文章中的一个重点词语,也是诺贝尔精神的最好诠释。教学时,在词语朗读的基础上聚焦到“毫不气馁”上,说,谁毫不气馁?干什么毫不气馁?用上“毫不气馁”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把诺贝尔和“毫不气馁”联系在了一起,奠定了初步的感情基础。然后,再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诺贝尔在研究炸药时有哪些感人的画面让你深深感受到了他的毫不气馁?请学生边读边用“——”找到相应的句子。此时,学生走进了文本所设的情景中,读读、划划、批批、注注,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个鲜活的、毫不气馁的诺贝尔走进了学生的视野,走进了他们的心灵。然后,抓住三个最感人的画面,通过读、悟、文本拓展、感情朗读等方法,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在多种教学手段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诺贝尔的精神,感受到他为了发明炸药,投入了“整个生命”
3)小组合作学习
在赏读完课文之后,我选择一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所观点,如:诺贝尔发明炸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也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由此进入最后一段的学习让学生读读议议:透过这份遗嘱,你明白了什么?进一步体会诺贝尔博大的胸怀,奉献的精神何对全人类的热爱,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4)拓展延伸
通过创设话题,让学生交流知道的象诺贝尔一样的科学家。教师也将搜集的人以大屏幕展现伟人的功绩。既锻炼了学生口语,也积累了知识。
三、小练笔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字的小传(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绩和贡献,目的在于熟悉课文,训练写的能力。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课文的3到9节是文章的重点,尤其是8到10节有声有色的朗读感悟应是重点中的重点,而我把握的却不突出。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有时间观念,课后题应当堂解决。
2、毕竟是高年级了嘛,课堂教学除了要培养孩子听、说、读、悟的能力,还要找找读写结合点。像《诺贝尔》课后“为诺贝尔写一百字的小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点,我留有15分钟让学生写在下课前有两三个写出,但没时间展示。如果在这出示范文,是不是会更好。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年上一个台阶。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本着这个理念,我会继续尝试用“自主感悟”型课堂模式指导教学实践,放手让学生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让这种扎实、朴实、平实的教学模式绽放出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