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的计算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0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PH的计算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PH的计算教学设计》。

第一篇:PH的计算教学设计

溶液PH的计算

教学内容:溶液PH的计算

适用对象:高二级理科

高三级复习(人教版)教学目标:

1.掌握溶液PH的计算方法。

2.总结计算溶液PH的解题思路和规律。教学重点:计算溶液PH的解题思路和规律。教学难点:混合溶液的PH计算解题思路和规律 教学背景: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是溶液性质应用的前提,如果不清楚溶液的酸碱性,对溶液的应用和相关反应很难准确把握,通过溶液的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方法,所以学习溶液PH的计算方法和规律是必须的,能灵活应用这些方法和规律对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帮助。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是在已经学习了溶液PH的定义之后进行总结性的教学,所以直接进入主题,先进行单一溶液的PH计算,再进行混合溶液的PH计算,最后进行稀释溶液时PH的计算,每个计算类型都有对应的例题,通过对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体会公式和规律的应用,便于理解和掌握规律。

第二篇:溶液pH值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溶液的pH计算

高二化学组

2013年12月24日

时间:2013年12月24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高二三楼16班 讲课人: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单一溶液pH求算方法;(2)掌握溶液稀释规律。

(3)掌握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回顾pH的定义、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2)通过不同类型溶液的pH值的计算来巩固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pH值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

二、教学重难点

1.溶液稀释规律

2.混合溶液的pH值计算

三、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回顾溶液pH的定义表达式,求算简单pH,突出抓住c(H+)计算。【投影】pH值表示方法:pH=-lg c(H+),计算原理,方法。【学生计算回答】 1、25℃时,0.01mol/L盐酸的PH、0.5mol/L稀硫酸的pH?

25℃时,10-5mol/L的NaOH的PH? 2、25℃时,0.005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的pH? 【板书】

一、单一溶液PH值计算 【学生计算回答】略

【过渡】溶液浓度改变,pH值怎么变呢? 【板书】

二、酸碱溶液稀释后的PH值计算 【投影】溶液pH值的计算

例1、0.001 mol/L盐酸的pH =____,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倍,pH=___,加水到原来的102倍,pH =___,加水到原来的103 倍pH= _____,加水到原来的106倍,pH______ 例

2、pH=10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倍,则溶液的pH=_____,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2倍,则溶液的pH=_______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3倍,则溶液的pH=___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5倍,则溶液的pH___ 【学生练习并总结】 强酸强碱的稀释规律 【过渡】 弱酸弱碱稀释又是什么情况呢? 【思考】 若在常温下,将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NH3·H2O稀释1000倍,所得溶液PH在什么范围? 【分析归纳】

弱酸弱碱稀释规律

【过渡】 把不同溶液混合在一起,pH有何变化呢? 【板书】

三、混合溶液的PH值计算

1.强酸+强酸

例.PH=2的HCl溶液与PH=5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求溶液的PH值。【分析】 强酸混合的注意事项

2.强碱+强碱

例.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求溶液的PH值。【分析】 强碱混合的注意事项

【过渡】 酸和碱混合的情况是什么样呢?

【例】常温下,100ml 0.6mol/L的HCl和等体积的0.4mol/L的NaOH混合后,溶液的PH。

【过渡】

如果碱过量呢?

常温下100ml 0.4mol/L的HCl和等体积的0.6mol/L的NaOH混合后,溶液的PH。【板书】 3.强酸+强碱

【总结】归纳强酸+强碱的规律 【本节小结】 【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优化探究》

【板书设计】

溶液pH的计算

一、单一溶液的PH

二、酸碱溶液稀释后的PH

三、混合溶液的PH

1.强酸+强酸

2.强碱+强碱

3.强酸+强碱

第三篇:高中化学选修4教学设计有关pH的简单计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2、初步学会计算酸碱的pH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互算

3、掌握pH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

教学重点:有关pH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有关pH的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什么叫水的离子积?影响水的离子积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及pH的关系?溶液pH的计-算?求0.1mol/L盐酸溶液中的[OH]?(25℃)求0.1mol/LnaOH溶液中[H+]?

+②关于pH相同的酸(含强酸和弱酸)(1)溶液中c(H)相等(填“相等”或“不等”)。(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强酸 < 弱酸(填“>”或“<”)。

(3)耗碱规律:pH和溶液体积均相同的HCl、H2SO4、CH3COOH与碱完全反应时,消耗碱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CH3COOH。

+(4)稀释规律:分别加水稀释m倍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 1/m , 强酸中c(H)变为原来的+1/m ,但弱酸中c(H)减小 小于(填“大于”或“小于”)m倍,故稀释后弱酸酸性强于强酸。③pH的有关计算:(1)求酸或碱溶液的pH

a·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求强酸或强碱稀释后的pH b·若为酸性,先求出c(H+)后

+(3)求混合溶液的pH

由pH =-lg{c(H)}求pH

①两种强酸(碱)混合 若为碱性,先求c(OH)后

②强酸与强碱混合 由Kw = c(H+)·c(OH)(4)pH+pOH=14

求c(H+),再求pH 板书:

三、有关溶液pH的计算

(一)强酸、强碱自相或互相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nI(H)nII(H)nI(OH)nII(OH)VIVIIVIVII(1)酸I+酸II

[H+] =

(2)碱I+碱II

[OH-] =

(3)酸I+碱II完全中和:[H+] = [OH-] = 110mol/L

7nI(H)nII(OH)nI(OH)nII(H)VIVIIVIVII酸过量:

[H+]=

碱过量:[OH-] =

(二)溶液酸碱性pH计算经验规律

(1)两强酸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的pH=小的+0.3

(2)两强碱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pH=大的—0.3(3)当按所给反应物质的量之比计算时,酸碱不论强弱,谁大谁过剩,溶液呈谁性。

(4)酸碱等体积混合①pH = 2 某酸与pH = 12 某碱混合pH难定②pH = 4 某酸与pH = 10 NaOH混合 pH≤7③pH = 4 H2SO4与pH = 10 某碱混合pH≥7④0.01mol/L pH = 2 一元酸与0.1mol/L pH = 12一元碱混合pH = 7(5)pH 减小一个单位,[H+]扩大为原来的10倍。

PH增大2个单位,[H+]减为原来的1/100

+(6)稀释规律:分别加水稀释m倍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 1/m , 强酸中c(H)变为原来的+1/m ,但弱酸中c(H)减小 小于m倍,故稀释后弱酸酸性强于强酸。例

1、求下列溶液的pH:(1)某H2SO4溶液的浓度是0·005mol/L

①求此溶液的pH ②用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0倍 ③再继续稀释至104倍

(2)pH=3的盐酸与pH=5的硫酸等体积混合

(3)pH=10和pH=12的两种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4)pH=12的NaOH和pH =4的HCl等体积混合

-2解析:(1)① c(H+)=0·005mol/L×2=0·01 mol/L, pH=-lg10=2

-4-4② c(H+)=0·01mol/L÷100=10 mol/L, pH=-lg10=4 ③ pH=7(强调酸稀释后不会变成碱!)103105-4(2)c(H)==5×10-4,  pH=-lg(5×10)=4-lg5=3·3 2+(强调10-3是10-5的100倍,所以10可以忽略不计)

-51041021014-3+(3)因为溶液呈碱性c(OH)==5×10 c(H)==2×10-12

32510— pH=-lg(2×10-12)=12-lg2=11·7(4)NaOH中c(OH)=10-2 mol/L HCl中c(H+)=10-4 mol/L二者等体积反应,碱过量,反应后溶液呈碱性。—102104所以反应后c(OH)==5×10-3

2—

1014-1

2c(H)==2×10-12 pH=-lg(2×10)=12-lg2=11·7 3510+例

2、某温度下纯水的C(H+)=2.0╳107mol/L,则此时C(OH-)为多少?若温度不变,滴入稀H2SO4,使C(H+)=5.0—╳104mol/L,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多少? 答案:c(OH)2.0107molL;

c(H)水电离81011molL。

3、常温下,将pH8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接近(D)

1(110811010)mol(110811010)molLL A.2B.C.(110145105)molL

D.21010molL

4、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D)A、11:1 B、9:1

C、1:11

D、1:9 例

5、常温时某溶液中,测得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1mol/L,则对此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D)A、一定是酸溶液

B、一定是碱溶液

C、可能是pH=3的酸溶液

D、可能是pH=11的碱溶液 例

6、将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为(C)A、等于8

B、等于7

C、接近7又小于7

D、大于7而小于8 例

7、有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pH5),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

解析:经分析可知一为强酸(盐酸),强电解质,另一为弱酸(醋酸),弱电解质。利用二者在电离过程中的区别,可用稀释相同倍数后测pH的方法进行鉴别。

答案:取相同体积的两种酸,加水稀释10倍,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稀释后两种酸,点在PH试纸上,稍后与比色卡比较,其中PH较小的为醋酸,另一为盐酸。

练习:1.在250C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CD)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

D.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3 2.250C时,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pH酸+pH碱=15)

3.在800C时,纯水的pH小于7,为什么?(因为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右移,使c——(H+)=c(OH)>107 mol/L,所以pH小于7)

4.pH = 4的盐酸用水稀释100倍、1000倍、10000倍,pH值各为多少?

+5.在0.01mol/LHCl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为多少?

+—106.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1╳10mol/L,则该溶液的pH值可能是?

—x7.某盐酸中1╳10mol/L,某氨水的pH为y,已知:x+y = 14,且y>11,将上述两溶液分别取等体积,充分混合后,所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8.pH = 5的强酸与pH = 11的强碱溶液混合至pH=7,求酸碱的体积比?

课堂练习1:

1.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为()。(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2.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A)12

(B)7

(C)6

(D)2

3.纯水在25℃和80℃时的氢离子浓度,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前者大

(B)相等

(C)前者小

(D)不能肯定

4.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常数为1.6×10-15 若用定义pH一样来规定pD=-lg[D+ ],则在该温度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净的重水中,pD=7

(B)1 L溶解有0.01 mol DC1的重水溶液,其pD=2(C)1 L溶解有0.01 mol 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2

(D)纯净的重水中,[D+ ][OD-]>1.0×10-1 4

5.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 ][OH-]乘积不变

(B)pH增大了

(C)[OH-]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H+ ]增加了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A)pH=4

(B)[H+ ]=1×10-3 mol·L-1

(C)[OH-]=1×10-11 mol·L-1

(D)[H+ ] ·[OH-]= 1×10-1

47.某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说法均欠妥 8.常温下, 某溶液中水的电离度a=10-10/55.5(%), 该溶液的pH可能是()。

(A)12

(B)10

(C)4

(D)3 9.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

(A)pH=3的HNO3跟pH=11的KOH溶液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和10 mL 0.1mol·L-1 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mol·L-1 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不同(B)等体积pH=3的酸溶液pH=11的碱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pH=7(C)体积相等, pH相等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 H+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pH=3的甲酸溶液的[H+]与pH=11的氨水溶液的[OH-]相等 11.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3)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如果取等体积的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酸的序号填写)。

12.在25℃时, 有pH=a的盐酸和pH=b的苛性钠溶液,现取VamL盐酸用该苛性钠溶液中和,需VbmL苛性钠溶液。若a+b=13,则Va/Vb=____________。

13.将pH=3的弱酸溶液稀释100倍,该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1答案:1CD,2AD,3C,4B,5BD,6D,7D,8AC,9D,10CD。11.(1)c>b=a。(2)b>a=c。(3)c>a>b。b>c=a。12.1:10。13.3

—课堂练习2:1.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SO42和c(H+)之比约为()。(A)1:1

(B)1:2

(C)1:10

(D)10:1

2.向VmLBaCl2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5mol/L硫酸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且反应后溶液的pH为3.0。则原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05×10-4 mol·L-1

(B)5.05×10-3 mol·L-1

(C)1.01×10-4 mol·L-1

(D)1.01×10-3 mol·L-1

3.在一定温度下,将pH=3的硫酸溶液与pH=9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在该温度下NH3·H2O的电离度为()。

(A)2%

(B)1%

(C)0.5%

(D)0.01% 4.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A)1×10-1(B)55.6×107

(C)107

(D)55.6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甲基橙试液变黄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C)使甲基橙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D)使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6.下列试纸使用时, 不宜先用水润湿的是()。

(A)pH试纸

(B)红色石蕊试纸

(C)淀粉碘化钾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7.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稀硫酸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a%,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则c1和c2的关系是()。

(A)c2 =2 c1

(B)c2 >2 c1

(C)c2 <2 c(D)c1 = 2c2

8.从植物花中提取一种有机物,可用简化式HIn表示,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电离平衡,故可作酸碱指示剂:HIn(溶液红色)H+(溶液)+In-(溶液黄色)。在该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指示剂显黄色的是()。(A)盐酸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氢钠溶液

(D)过氧化钠

9.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第二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电离程度„„„今有HA、H2B、H3C三种一元、二元、三元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

2----2---①HA+HC(少量)=A+H2C ②H2B(少量)+2A=B+2HA ③H2B(少量)+H2C=HB+H3C 回答下列问题:(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

-2-3---2-(2)A、B、C、HB、H2C、HC6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的是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3)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填写标号)_______。

-3---2-2---(A)H3C+3A=3HA+C(B)HB+A=HA+B(C)H3C+B=HB+H2C

-3-(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H3C+OH(过量)=_______________。(B)(过量)+C=________________。10.250 mL pH=12的某一元强碱(MOH)溶液与250 mL 0.025 mol·L-1 的硫酸溶液相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体积为500 mL。试求:

(1)混合液的pH;

(2)若原250 mL一元强碱中含溶质0.1 g, 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3)若给混合液中分别滴入几滴甲基橙、无色酚酞、紫色石蕊试液,则溶液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11.在25℃时,有pH为a的盐酸和pH为b的NaOH溶液,取VaL该盐酸,同该NaOH溶液中和,需Vb L NaOH溶液,填空:(1)若a+b=14,则Va:Vb=____________(填数字)。(2)若a+b=13,则Va:Vb=____________(填数字)。

(3)若a+b>14,则Va:Vb=_____________(填表达式),且Va_________ Vb(填:>、<、=)(题中a≤

6、b≥8)。课堂练习2答案:1C,2A,3B,4B,5BC,6A,7B,8B。9.(1)H2B。(2)C3-、HB-。(3)B、C。(4)H3C+3OH-= C3-+3H2O,2HA+C3-=2A-+H2C-。10.(1)pH=1.7;(2)Mr=23;(3)变红色、变无色、变红色。11.(1)1;(2)0.1;(3)10a+b-14,>。

1、常温下,将pH8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接近

1(110811010)mol(110811010)molLL A.B.C.(110145105)molL

D.21010molL

2、pH = 5的强酸与pH = 11的强碱溶液混合至pH=7,求酸碱的体积比?

3、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11:1

B、9:1

C、1:11

D、1:9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和10 mL 0.1mol·L-1 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mol·L-1 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相同 B、中和10 mL Ph=1 醋酸与中和100 mLpH=2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相同

5、在25℃时,有pH为a的盐酸和pH为b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1)若a+b=14,则溶液呈

(2)若a+b=13,则溶液呈

性(3)若a+b>14,则溶液呈

性 6、250C时,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

第四篇:pH值调节计算理论知识培训

pH值调节计算理论知识培训

水的硬度和pH的关系

水的硬度是由水中所溶解的各种盐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数量决定的。阳离子主要是指钙、镁离子,钙离子的含量是最主要的,要比镁离子多3-10倍。阴离子主要是指碳酸氢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虽然水的硬度并不直接决定水的pH值,但在通常情况下软水的pH值低、偏酸性;硬水的pH值高、偏碱性。

水的硬度(KH值)决定了水pH的缓冲能力。水中碳酸硬度(KH)是稳定水pH值的最重要指标,硬度高的水含各种离子的数量非常多,其中碳酸氢根离子在水中和碳酸一起构成了水体最主要的缓冲系统~碳酸氢盐缓冲体系,这个缓冲体系的作用是在一定范围内,抵抗(中和)外来的酸碱对pH值的改变,保持pH值的稳定。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越高、KH值越大,水抗酸碱的能力就越强。调pH会出现反弹是为什么?就是这些缓冲体系在起作用,虽然当时把pH调下来了,但是这些缓冲体系会慢慢地把水的pH值再“拉回”到原来的水平上。

软水和硬水的缓冲能力差别很大。软水所含离子较少缓冲能力差,水质越软缓冲能力越差,软水KH值过低时(小于4时),会使pH值快速下降,造成酸跌。硬水所含离子较多缓冲能力强,水质越硬缓冲能力越强。硬水KH值高(大于8),高KH值会导致pH值升高,所以一般情况下硬水显碱性。做过化学试验的人应该知道:在软水里加一滴酸,就能引起pH的较大下降;在同体积的硬水里加十滴酸,pH值可能只会轻微下降或者不变。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化学常识,但对我们来说却非常重要,因为pH就是要以它做为理论基础来调整的。

1、基本知识:

1.1酸性pH调节剂:

盐酸:一元无机酸,常用。浓度36%~38%(W/W),1mol=36.46g

0.1mol/L(pH=1.0): 9ml(3.65g)→1000ml

硫酸:二元无机酸。浓度95%~98%,d=1.841mol=98.08g

0.05mol/L(pH=1.0): 3ml(4.9g)→1000ml。仅用于含硫酸盐的制剂中。

磷酸:三元无机酸。仅用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含磷酸盐的制剂中。

枸橼酸、酒石酸:属有机酸。用于在强电解质溶液中不稳定的制剂,如利血平注射液。

1.2碱性pH调节剂:

氢氧化钠:强碱,最常用。1mol=40g常用百分比浓度0.1%~2%(W/W),或采用摩尔浓度:0.1mol/L(pH=13.0): 4.0g→1000ml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氢钠为酸式盐,其碱性较弱,常用于遇强碱发生分解的制剂中调节pH值。

磷酸氢二钠:弱碱性,1%水溶液pH值为8.8~9.2。常与磷酸二氢钠组成缓冲溶液使用。氨水:弱碱性,浓度25%~28%。用于在强电解质中不稳定的制剂调节pH值。

1.3pH调节基本要求

调节pH值时采用与主药酸根离子相同的酸,以不增加其它杂质为原则。如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使用硫酸调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使用磷酸调节。

按照工艺规定的酸碱浓度调节pH,并不得超过规定的酸碱用量。若工艺中未同时标出酸碱2种调节剂,一般不允许随意回调!以免产生的氯化钠引起渗透压改变。

调节pH时必须分次缓缓加入酸碱,防止局部酸性或碱性过强引起分解。越是靠近控制范围越应小心加入,防止调节过头。

若pH 值必须回调,加入量应经过计算,且加入时先要进行小试,观察药液颜色、澄清度等

变化情况。

2、酸性溶液加酸调节pH计算:——仅适用于加入强酸强碱,未考虑药液的缓冲作用。

2.1计算:pH4.97调节至pH4.5,13.2万ml药液应加入0.1mol/L HCl 多少ml?

若在13.2万ml药液中加入0.1mol/L HCl 50ml,其pH=?

2.2碱性溶液加碱调节pH:若药液为碱性,pH在7~14之间,则上述公式中的C0、Cb均为[OH-]浓度。还要将pH转换为pOH,再求其反对数。转换方法为:pOH = 14-pH3、酸性溶液加碱调节pH计算:

3.1计算:pH4.9调节至pH5.2,51.6万ml药液应加入0.1mol/L NaOH 多少ml? 若在51.6万ml药液中加入0.1mol/L NaOH 50ml,其pH=?

3.2加碱过量:当加入70ml时再按上式计算,会出现什么问题?

<0

3.3碱性溶液加酸调节pH:若药液为碱性,pH在7~14之间,则上述公式中的C0为[OH-]浓度、Ca为[H+]浓度同样要将pH转换为pOH,再求其反对数。转换方法为:pOH = 14-pH

附:H+浓度与pH值换算表(反对数表):略

酸性pH调节剂和碱性pH调节剂的使用经验

酸性pH调节剂:

盐酸:一元无机酸,常用。浓度36%~38%(W/W),1mol=36.46g

0.1mol/L(pH=1.0): 9ml(3.65g)→1000ml

硫酸:二元无机酸。浓度95%~98%,d=1.84 1mol=98.08g

0.05mol/L(pH=1.0): 3ml(4.9g)→1000ml。仅用于含硫酸盐的制剂中。

磷酸:三元无机酸。仅用于含磷酸盐的制剂中。

枸橼酸、酒石酸:属有机酸。用于在强电解质溶液中不稳定的制剂。

碱性pH调节剂:

氢氧化钠:为强碱,最常用。1mol=40g 常用百分比浓度0.1%~2%(W/W),或采用摩尔浓度:0.1mol/L(pH=13.0): 4.0g→1000ml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氢钠为酸式盐,其碱性较弱,常用于遇强碱发生分解的制剂中调节pH值。

磷酸氢二钠:弱碱性,1%水溶液pH值为8.8~9.2。常与磷酸二氢钠组成缓冲溶液使用。氨水:弱碱性,浓度25%~28%。用于在强电解质中不稳定的制剂调节pH值。

pH调节基本要求

调节pH值时采用与主药酸根离子相同的酸,以不增加其它杂质为原则。

按照工艺规定的酸碱浓度调节pH,并不得超过规定的酸碱用量。若工艺中未同时标出酸碱2种调节剂,一般不允许随意回调!以免产生的氯化钠引起渗透压改变。(严格来说,pH回调也属于工艺变更)

调节pH时必须分次缓缓加入酸碱,防止局部酸性或碱性过强引起分解。越是靠近控制范围越应小心加入,防止调节过头。

若pH 值必须回调,加入量应经过计算,且加入时先要进行小试,观察药液颜色、澄清度等变化情况。

第五篇:计算教学设计

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 吕彦宁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

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

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

3、知识转换法。如: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这种方法就是“知识转换法”.三、培养学生计算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做完题不回头检查等。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那如何让学生细心呢?

1、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避免将15+5×(1-0.5),错误地算成20×(1-0.5)。

3、加强口算训练。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基本上采用听算和看算训练。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教育学生养成验算习惯。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我们要要求

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如:学生在解好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必要的验算,通过验算,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当然,竖式计算学生也能通过交换律及逆运算的关系来进行验算。

四、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

1、新授之前扫障碍,抓住难点反复练。例如:在不连续进位的加法27+45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5进位得来的1,所以2+4+1这类口算练习,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

再如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像根据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说出3×4=124×3=1212÷3=412÷4=3四个算式。根据3×4=12说出12÷3=412÷4=3这两个除法算式。

2、知识靠日积月累,练习需少食多餐。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天天有“点心”吃,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3、练习形式多样化。为了让学生始终

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举一反三,提高实效。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起来练习。如:学习两位数乘法之后,出示练习题:

15×15=25×25=35×35=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然后思考: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特点?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发现了规律,了解了数据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赛口算55×55=65×65=75×75=85×85=就会迎刃而解了。再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先练习100÷5×4,让学生思考它的运算顺序,接着改为60+100÷5×4,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5、练习题的设计要精心到位。练习的选题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

如:有关0、1试题的练习是首选。口算0÷256=256÷1=256÷256=竖式计算时0的位置不同引发计算要点会相应变化,练习题设计就要到位:110×25=250×50=305×60=360÷90=360÷9=另外,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对比,切忌遗漏知识点,要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下载PH的计算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PH的计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教学设计

    《谁打电话时间长》教学设计 马泉办渭店小学 夏银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7-9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掌握除数是小数的......

    “溶液的酸碱性及PH”教学设计专题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鲁科版教材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第二课时,在上节课探究水的电离和hcl、naoh、nacl在水中的存在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溶液呈酸......

    高二化学 pH的计算复习教学案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化学 pH的计算复习教案 【基本常识】pH定义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③、水的离子积常数 ④、已知PH值求C(H+)和C(OH-)、已知C(H+)或C(OH-)求PH值......

    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2017年春六年级毕业复习研究课 课题:简便运算的复习厚禄乡中心小学 陈阳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能自主总结小学阶段的简便算法,进一步熟练掌握运算定律。 2、进一步理解算法......

    计算数据教学设计

    计算数据 【教材分析】《计算数据》是山东省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教材通过一个家庭收支账目表来让学生学会用excel计算数据,计算所需公式和函数都......

    认识计算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案设计 滦南县长凝镇中心小学崔佳 [课 题]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够了解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计算(全文5篇)

    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

    关于化学计算专题教学设计

    关于化学计算专题教学设计 杨岗中学 冯欣如 [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