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利息》教学设计 安图三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利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125页的内容,练习三十三的第1~7题.
教学目的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4.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
储蓄的有关课件、视频展示台、银行存款凭证(复印,每生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你们到银行或信用社去存钱或取过钱吗?(学生回答)这里有一段银行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录像,想看一看吗?
(通过播放录像,强化了对本课涉及内容的感知,因为很多同学不了解或不注意有关存款的情景,录像中,通过画面和声音,突出存入时间、金额、取款的本金、利息等,利于新课的学习。)
教师:看了这段录像,你能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围绕录像内容自由提问,最后教师指出: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系.
板书课题:利息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质疑.
学生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38~39页,不理解的内容可在小组内讨论或注上“?”.
学生看书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2.合作交流.
教师:通过看书学习和讨论,你知道了储蓄中的哪些知识?能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吗?
屏幕上显示如下信息:
2004年12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21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9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3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6711亿元。
(重点突出,强化名词,加强感知)
教师:你们知道银行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银行的贷款主要*人们的存款.据统计,到2005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额已突破14万亿元.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
学生说到存款的方式时,教师板书:
存款方式
活期
定期
零存整取
整存整取
提问:你对活期、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这些存款中的专用术语的意思理解吗?举例说给大家听一听.
结合学生的举例,教师提问: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利息、本金.
提问: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本金、利率、时间)
板书:利率、时间.
教师:什么叫利率?你知道利率中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利率由银行决定,在我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利率的高低反映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和消费状况.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也会有所调整.例如:1998年至2002年,我国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调整后的利率如下:(屏幕显示)
(和银行相同的方式,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纳与深入解析)
教师:从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教师:请说一说你对这个公式的理解.
教师:你能根据这个公式计算一下,如果你把100元钱以整存整取的方式在银行存3年,能得到多少利息吗?
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
100×2.52%×3=7.56(元)
教师:三年后取款时,你能得到7.56元的利息吗?为什么?
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1999年国家规定存款时,要按利息的20%缴纳利息税,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后实际能得多少利息吗?”
学生计算后回答,教师板书:
7.56×(1-20%)=6.05(元)
教师:6.05元是纳税后利息,也是你应实得的利息.
3.观察交流.
教师:请拿出你们手中的存款凭证(复印),你看了后能发现哪些问题?(注意让学生观察正面和反面.)
学生观察后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教师:你还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识或常识?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小结. 4.深化学习① 情境创设
今天早上,老师拿着积攒下来的2000元钱走进了农业银行,打算存上两年,没想到,营业员的一番问话把我给难住了,大家想知道她是怎么说的吗?(播放录像)
营业员:你好,小姐,我们这儿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是存两年期,年利率是2.25%;另一种是先存一年,年利率是1.98%,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请问,你选择哪一种?
② 导入:我当然是想选择利息多一点的那种存款,老师把这个问题带进了今天的课堂,请大家帮着参谋参谋。(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促动措施,真实版的情境,活化课堂氛围,提问有引力,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三十三的第1~6题.
第1题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小华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长?”然后再由学生解答,最后订正.
第2题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存期是多长?半年用多少年计算?”最后学生独立完成.
第3、4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后再订正.
第5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后再集体订正.
2.开放性练习.
完成练习三十三的第7题,学生先分小组讨论,探索选择哪种方式,再在全班交流.
3.实际应用.
学生拿出手中的中国工商银行储蓄存款凭证(复印件),先想一想自己准备存入多少钱?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存?存期多长?再填写凭证.
学生填后请几名同学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交流填写的情况.
(视频展台展示,形象直观快捷,优缺点一目了然,方便同学快速获知学友的学习情况,以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影响。)
学生再各自计算一下到期时,能取到本金和纳税后利息一共多少元?(屏幕上显示利率表)(见前表)
四、实践调查
以“存款、贷款与消费”为主题,拟定一个小题目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注意有关数据的收集,然后写一篇简短的调查报告(或调查情况说明).
第二篇:人教六年级《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穷人们受苦受难却能互相关心、相濡以沫。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归纳文章中心。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抓重点词“忐忑不安”,引读课文。
1、板书:忐忑不安。读,今天我们抓住这个重点词语来读懂24课--穷人。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9-11节。
①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
他会怎么说?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生边说师边贴纸条)
②你能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还(想到)...”来概括地说一说?
③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这么多的事情,你能把这些事情有顺序有条理地排一排吗?(一生到黑板上排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他会说什么呢?
3、理解--忐忑不安。
4、练读9-11节,同学们读桑娜想的话,老师读其他的。
5、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桑娜第二次沉思的内容,(板书:沉思2)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懂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来帮助我们读懂课文。
二、抓桑娜的心理活动,串读全文。
㈠1、我们知道桑娜她忐忑不安地想了这样四方面的事,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自己的五处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2、你从课文哪儿具体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3、①学习课文第二节“你从这一节读懂了什么?这是桑娜第一次沉思的内容(板书:沉思1)
②、学习课文第16节,你读懂了什么?
㈡、学习“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1、请同学默读课文3-8节,思考:桑娜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2、完成练习纸第一大题:口答,联系课文补充句子句式训练。
①如果桑娜不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②如果桑娜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③桑娜想:与其(),不如()。宁可(),也要()。
3、我们一起读第8小节,体现出桑娜这种美丽的心灵--指导朗读,齐读第8节。
㈢、1、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2、自由朗读桑娜对渔夫说的话,21节、23节,想:你从桑娜这些话中读懂了什么?
3、此时的桑娜欲言又止,所以这里出现了两次沉默,请大家联系课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这两次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板书:沉默、沉默)
4、学习第一次沉默内容。(板书:沉默)
想象:桑娜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5、学习第二次“沉默”内容。
想象:桑娜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会想什么?
6、自读第24节,你渔夫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笔头训练:
渔夫心里想: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①你从哪些词句中读懂了渔夫在想如果不把他们抱来()
如果把他们抱来()
这种矛盾忧虑的心理?
②你又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他想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的这种决断的心理?--(熬)什么意思?你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
——训练朗读?怎样体现渔夫这种决断的心理?
7、齐读渔夫说的话:24-27节。
8、课文《穷人》的中心--宁可自己受苦受难,也要互相帮助。
三、总结:
板书:
12穷人
(沉思1)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忐忑不安)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沉默1)
(沉思2)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他会说什么呢(沉默2)
练习纸
一、口答:联系课文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桑娜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
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二、想象:
第一次沉默时
桑娜心里想:();
渔夫心里想:();
第二次沉默时
桑娜心里想:();
渔夫心里想:();
三、笔练。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渔夫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
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第三篇: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利息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8页例
8、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00页练习十六第4-6题。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4.分清什么时候需要缴纳利息税,什么时候不需要缴纳利息税。5.会用位数比较多的的小数乘法来计算稍复杂的实得利息。教学重点:
利用计算公式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利息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老师的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2.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我就把这八千元进行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二、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1.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储蓄知识。
2.说得真好,储蓄能支持国家建设,这是储蓄的优点,我们一起看以下的信息:2001年12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363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这些钱都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储蓄。据统计,到2005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10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3.储蓄时要做哪些工作?储蓄分几种类型?
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各整存整取吗?
三、参与实践,内化体验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银行,存款之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些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样一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2.学生展示所填表格,并相应介绍。
3.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八千元存入了银行。假设过了几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去银行把它取出来,同学们都记得当初存入银行的金额是人民币八千元整,现在取出来是不是也只是人民币八千元整?是少了还是多了?这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4.什么是利息?八千元又是什么?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5.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我国2007年整存整取的利率如下: 存期(整存整取)年利率 一 年 3.87% 二 年 4.50% 三 年 5.22% 说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信息?
6.你能帮助老师算出八千元存2年到期时有应得利息多少元吗?
7.根据国家规定,到期时利息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你能帮助老师算一算实得利息吗? 8.同学们真能干,你能再帮助老师算一算老师到期时一共能取出多少元吗?
四、联系例题,升华认识
1.你能帮亮亮算一算,到期时他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吗? 学生计算后看书,与书上校对。
2.存款的利息必须按5%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3.什么时候可以不纳税?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债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
五、自主归纳,实际运用
1.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 2.运用所知识完成练习十六的第4题
第四篇:利息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教案——利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属于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教材中先说明储蓄的意义,再结合实例存5000元,两年以后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5000元钱,而且还能得到银行多付给的一部分钱,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利率。
学情分析
对于储蓄和利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和父母一起经历过,但大部分学生没什么亲身的体验,因此对于利息的计算方法比较模糊,所以在教学此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本金、利率、时间和利息的关系,有关储蓄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只要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就行了。同时要结合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什么是利息税。
2、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存款利息。教学重难点:利息和本息和的计算。课前调查:存款的种类和不同时间内的利率。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春节前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活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活动二
1、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的第一、二自然段
(2)请学生汇报储蓄的种类及 “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和关系,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最后全班一起反馈,教师板书: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内的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强调:什么是单位时间内?
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的表格,并针对每一格适当进行分析。
3、利息计算(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学习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 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75%)。师:引导提问:最后取出的钱包括哪几部分?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板书:
方法一:先计算利息,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5000×3.75%×2=375(元)5000+375=5375(元)方法二:直接计算本金和利息的总和 5000×(1+3.75%×2)=5000×(1+0.075)=5000×1.075 =5375(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师小结:不管用哪种方法,最终的计算结果一样,并且所用到的关系式都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课件出示补充例题
李强把春节的8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备整存整取3年后用这笔钱为自己买一部价值1200元的电子词典。根据第11页的存款利率表,请你帮他算算够不够?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4、完成第11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教师校正。活动
三、实践应用
1、判断
2、练习二第8、9题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第8题是上节课所学知识有关税率的应用,第9题是本节课所学的利率的问题。
活动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实践延伸
请同学们回家与父母商量,把自己过年最开心的压岁钱存入银行,按活期储蓄到学期末看看你从银行取款时的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六、板书设计: 方法一
5000×3.75%×2=375(元)5000+375=5375(元)方法二
5000×(1+3.75%×2)=5000×(1+0.075)=5000×1.075 =5375(元)
答: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第五篇:利息教学设计
《利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日常存款利息的计算。
能力目标:能解决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德育目标:使学生知道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培养合理的理财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息、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计算器、事先安排好几个学生的存取款表演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到银行或信用社去存钱或取过钱吗?请两三位同学模拟存取款的过程.内容是几位小朋友在银行存钱、取钱的情境,在表演中,突出存入时间、金额、取款的本金、利息等.
教师:看了这段表演,你能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围绕表演内容自由提问,老师也提出问题: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最后教师指出: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板书课题:利息
(二)理解意义,探究新知。
学生围绕刚才提出的题,试着解决: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全班交流。教师板
书: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利率。
这时老师出示一张100元真实存单。再让学生结合存单说明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教师出示三张真实存单的复印件,分别为100元,存期2年,年利率2.70%。200元,存期3年,年利率3.24%。200元,存期1年,年利率2.25%。
教师:请同学观察这三张存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明确三张存单的异同点之后,教师再提问: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利息倒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全班讨论、交流、总结,明确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和利率有关,有的学生还会说与时间有关。
教师:结合刚才的猜想,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一张存单,帮储户算一算,这张存单到期后可拿到多少利息?
全班交流,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算。得到三个算式:
①1002.70%2= 5.4(元)②2003.24%3=19.44(元)③2002.25%1=4.5(元)。教师:现在同学们知道怎样计算利息呢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教师出示问题:如果小丽把100元存入银行三年,年利率是2.70%,到期后小丽能拿到多少利息?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后说明小丽能得到8.10元。
教师:小丽真能得到8.10元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从1999年11月1日起我们国家开始征收利息税。(板书:利息税)问题:
什么叫利息税? 利息税的税率是多少? 怎样计算利息税
学生讨论交流。小丽实际最后能得多少利息?
小结计算方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计算存款的税后利息,计算存款税后利息要分几个步骤来算,怎样算?计算税后利息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提示:存款利息的20%要交税,税后利息只占了存款利息的80%,所以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或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80%)(三)解决问题,体验成功
1、反馈习题,可用计算器计算
①李叔叔把8000元存入银行,存活期储蓄,月利率0.0825%,半年后可得税后利息,让学生注意月利率与年利率的区别。
②第二题杨教师购买了三年期的国库券5000元,年利率2.89%。三年后可得利息多少元?提醒学生国债可以不纳税。
③王伯伯做生意,向银行贷款7000元,月利率0.5115%,4个月后应付利息多少元?
2、请同学们设计如何处理1000元压岁钱的方案。适时教育学生合理开支,并按自己的存款方案,填写书上的存款凭条。
3、帮教师解决难题。购买16000元的笔记本电脑,付款方式有两种:一是一次付清现金,九五折优惠;二是一年内分期付款,第一次付5000元,以后每个月付1000元(并按0.5115%的月利率支付利息)。你会采用哪种付款方式?(教师可用资金只有6000元,一下子借不到10000元钱,怎么办?)”(四)归纳总结,深化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吗? 课外延伸,反馈回授。
社会调查:购房时一次性付款与分期付款到底有何区别呢?各自又有何优势呢?房贷、分期付款的利息是如何计算的?
五、板书
利息
本金 利息 利国利民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利率。
2003.24%3=19.44(元)
1002.7%2=5.4(元)2002.25%1=4.5(元)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