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折纸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主折纸得到的算式,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折纸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利用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三、教材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四、学情分析
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部分——通分和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五、设计思路
通过折纸形象地让学生经历通分的全过程,用学生的动手活动代替枯燥的讲解,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体会通分的必要性。用开放性的学习素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六、教学资源
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若干大小相同的纸片。
七、教学设计
(一)动手操作,明确目标
1.看课件首页,谈话导入,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1)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折纸高手,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通过折纸研究解决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有信心吗?
2.请看要求
①折一折:平均折出你喜欢的份数。
②画一画:用斜线画上你想画的份数。③说一说:画斜线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上述活动要求
3.动手操作
师:老师已经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两张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张,请你拿出其中的一张按照要求动手操作。开始。(学生明确要求后,进行折纸、涂色、交流等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展示。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的,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学生汇报,老师将学生的折纸和涂色情况贴在黑板上并在纸旁板书相应的分数)
5.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把黑板上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加起来你可以列出哪些加法算式?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
想一想你能把这些算式分成几类?你是根据什么分的?(同分母、异分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整理。)
还记得如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吗?谁来说说?(齐读同分母分数加减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将同分母分数加法让学生进行练习,口算出每道题的结果。)
师:从学生汇报的异分母加法算式中任意选择一道问:异分母分数如何加减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折纸与涂色,并在学生的折纸与涂色中不作任何规定性的要求,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复习了分数意义,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根据分母的特点将加法算式分类,适当复习了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算理,又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后继教学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索,理解算理
1、自主探索进行算理探究。
师:出示生自编算式 +,请大家猜猜看,这道题的结果会是几呢?猜想可是伟大创造的先行者哦!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汇报各自的计算过程与结果。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结论1: 结论2:
结论3:
(设计意图:学生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了正确与错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鼓励其它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多让学生说,多给学生说的时间与空间,进而调动大家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交流与讨论比较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想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异分母分数计算方法,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自然地将视点指向新知。)
2、讨论验证
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对谁错呢? 生: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
3、理解算理。
师:刚才有人说结果是,有人说是,还有人说是0.75,到底谁对谁错呢?送给大家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纸折一折,一起来验证一下到底谁对谁错。开始。
(设计意图:教师没有很快就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把质疑的机会让给了学生,让很多学生都来思考,到底谁对谁错,在无意中有效地调动和提醒了全体学生都来思考问题。)
注意通过课件的演示,展示学生的折纸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 的通分过程,明确 + = = 是错误的,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不能将分子分母直接相加减。
师:那么这道题等于 就是错误的了,所以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时…(不能将分子分母直接相加减)
师:在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直接相加或相减呢? 出示小数加法算式“4.21+5.3”,提问:“可不可以将百分位上的1加上十分位上的3”感受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师:可不可以将百分位上的1加上十分位上的3?
生1:不可以。因为相同的数位没有对齐。生2:小数点没对齐。师:小数点没对齐也就是什么没对齐?——数位没对齐 师:数位不同也就是什么不同?(计数单位)师:也就是说当单位不同时不能直接相加减。
师:我们在来看这道分数题,他们的什么不同?(分母)师: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师:单位也不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吗? 生:不可以。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现在大家明白在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减的原因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在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减,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达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师:同学们都认为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先通分后加减是正确的,但为什么要这样做?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安排,着重是组织学生借助折纸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教师在组织与时间安排上给学生提供充足观察、分析、思考、对比的时间,能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4、小结算理
谁来说究竟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呢?
生汇报:先要通分,(也就是统一分数单位),把异分母的分数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迁移应用,巩固提高
1.迁移应用,解决减法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理解,即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子和分母不能直接相加减。在交流与回馈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明确方法。)
2.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 + 与 -,再次为学生提供尝试机会。
(学生练习后全班回馈交流,并规范书写格式。)
(设计意图:做题过程中有的学生出现了没有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通分,教师在小结时明确通分时最好是以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这样可以减少约分的麻烦,而且不容易出错是很有必要的。)
3、数学小医生。
4、计算我能行(选择分母是倍数关系,普通关系,互质关系的加减计算题进行内化迁移)
(四)总结规律,内化提升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怎样计算?
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再加减。(随着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异分母分数 通分转化 同分母分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后,大胆放手,把尝试、交流、讨论融为一体,使学生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同时利用算法的迁移,数学小医生的纠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补偿作用,使学生的认识逐步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感性走向理性,最后自己总结出计算方法。学生不但获得了内容性知识,而且获得了方法性知识。)
(五)看书质疑,回顾小结
师: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开66页,看一看,把课本中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笔圈划出来。师:现在我们一起回到课前的目标看看你是否解决了。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
(设计意图:质疑环节的安排,让每一个学生在回顾与反思中内化新学的知识,体现了“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教学思想。)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第二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折纸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折纸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主折纸得到的算式,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折纸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利用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三、教学设计
(一)动手操作,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1)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折纸高手,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通过折纸研究解决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有信心吗? 2.请看要求
①折一折:平均折出你喜欢的份数。②画一画:用斜线画上你想画的份数。③说一说:画斜线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3.动手操作
师:老师已经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两张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张,请你拿出其中的一张按照要求动手操作。开始。(学生明确要求后,进行折纸、涂色、交流等活动,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展示。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的,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学生汇报,老师将学生的折纸和涂色情况贴在黑板上并在纸旁板书相应的分数)
5.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把黑板上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加起来你可以列出哪些加法算式?(学生口述算式,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
想一想你能把这些算式分成几类?你是根据什么分的?(同分母、异分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整理。)还记得如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吗?谁来说说?(齐读同分母分数加减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将同分母分数加法让学生进行练习,口算出每道题的结果。)
师:从学生汇报的异分母加法算式中任意选择一道问:异分母分数如何加减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索,理解算理
1、自主探索进行算理探究。
师:出示生自编算式(1/2)+(1/4),请大家猜猜看,这道题的结果会是几呢?独立尝试,汇报各自的计算过程与结果。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结论1:(1/2+1/4=1/6)
结论2:(二分之一加上四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三)结论3:(二分之一加上四分之一等于六分之二)
2、讨论验证
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对谁错呢? 生: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
3、理解算理。
师:刚才有人说结果是(---),有人说是(---),还有人说是0.75,到底谁对谁错呢?送给大家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纸折一折,一起来验证一下到底谁对谁错。开始。注意通过展示学生的折纸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通分过程,明确()+()=()=()是错误的,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不能将分子分母直接相加减。
师:在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直接相加或相减呢?
出示小数加法算式“4.21+5.3”,提问:“可不可以将百分位上的1加上十分位上的3”感受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
师:可不可以将百分位上的1加上十分位上的3?
生1:不可以。因为相同的数位没有对齐。生2:小数点没对齐。师:小数点没对齐也就是什么没对齐?——数位没对齐 师:数位不同也就是什么不同?(计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当单位不同时不能直接相加减。我们在来看这道分数题,他们的什么不同?(分母),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吗?(生:不可以。)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现在大家明白在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减的原因了吗?
4、小结算理
谁来说究竟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呢? 生汇报:先要通分,(也就是统一分数单位),把异分母的分数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迁移应用,巩固提高
1.迁移应用,解决减法问题:1/2-1/4= 2.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 + 与 -,再次为学生提供尝试机会。(学生练习后全班回馈交流,并规范书写格式。)
(四)总结规律,内化提升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怎样计算? 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再加减。(随着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异分母分数 通分转化 同分母分数
(五)作业布置
第三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说课稿
一、说教材
《折纸》一课也就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同时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四、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的的关键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为此,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自主探索法:通过设计学生亲手折纸来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讨论法:通过学生的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练习法:运用抢答、口答、投影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2、说学法
自主探索法:通过学生动手折纸,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归纳能力,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课前计算中,都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铺垫。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动手实践
学生动手进行折纸,发现这张纸的和同一张纸的一共就是。此时,老师可以追问一句:为什么是 呢?学生就自然发现这张纸的也可以看成这张的,为下面算 理的得出做到了铺垫。
2、独立思考
问题设计——你能用算式计算吗?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生经过独立计算后,必有发现,此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甲流自己的算法和总结出计算方法。
4、算法优化
在学生出现了两种解题方法后,(1)画图解决(2)通分计算。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1/2+1/4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练习是口头填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2、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计算题,让学生通过通分,然后计算,通过练习,让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更加熟练。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解决总问题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以服务于生活。为此,我还设计了一道生活实践题,以便学生能把知识运用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课堂总结时,设计问题“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反思本次数学活动的收获,形成数学知识体系。
六、板书设计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板书中,我设计“先通分,再计算。”使学生清晰地知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黑板上示范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过程,旨在规范学生书写,养 成良好习惯。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折纸北师大版
1、折纸
教学内容: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2、3页
折纸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的过程,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体验数学直观模型和“数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解决相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习惯,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折纸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主题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上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1: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3: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探究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
解读问题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让生明确数学信息后,并用纸折出1张纸的1/2和1张纸它的1/4)
列出算式:列出算式:1/2+1/4,并结合情境理解1/2+1/4的意义
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提示: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也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想一想,算一算)
组内交流,整理计算方法
汇报展示
方法一:运用画图法计算(折一折,涂一涂后)。
学生汇报画图计算的过程1/2+1/4=3/4,并引生反思,如果从算式出发,怎么算出答案是1/2+1/4=3/4,3/4的分数单位是1/4,就启发我们把1/2的分数单位转化成1/4,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将
1/2再次平均分成2份的意义。这样就能得到脱离直观背景的算法(方法二),并能够沟通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
方法二:运用通分法计算。
1/2+1/4=2/4+1/4=3/4
启发生思考:运用到我们学过的那些知识?
分析比较:
师:观察两种方法,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找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导生理解面积模型中每个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使生理解1/2+1/4表示半个正方形+1个正方形的“一角”即2个正方形的“一角”+1个正方形的“一角”明白只有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才能得到它们的和,从而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的道理)
引导学生明确通分是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一般方法。
(2)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减。(鼓励学生探究直观运算与通分法之间的联系,结合方格图说明各自的思考过程,用于理解异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
独立算一算,组内说一说,全班交流
注意:1、交流计算结果;2引导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用画图法要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
二、尝试计算,展示交流
算一算-,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学生自主尝试。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2、思考质疑。
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优化算法:不特意的强调要求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在计算的过程中,让生尝试“智慧的偷懒”。体会出用最小公倍数通分的方便,达到算法优化的教学。
3、算一算
指名板演,其余生在本子上做。集体讲评。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折
纸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4
1/2-1/4
通分=2/4+1/4
=2/4-1/4
=3/4
=1/4
第五篇:新北师大_小学数学_五年级_下册_《倒数》教学设计
《倒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重难点:
重点: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
难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课型:概念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引 师:请同学们结合语文的学习,猜几个字。中国的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颠倒,变成什么字了?(呆)把“吴”字颠倒呢?(吞)„„那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
师:事实上,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成另一个数,比如
3417倒过来变成,倒过来变成。4371师:你能根据它的特性给它起个名字吗?(倒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今天老师给出一些乘法算式,请你仔细观察并计算,比一比谁能最先发现这组算式的秘密!学生思考、计算后汇报。
生1: 我发现两个乘数分子分母位置颠倒。生2:我发现每个算式的乘积都是1。
二、理解倒数意义
1、理解倒数的意义。
师: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1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板书)22小结: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板书)
1和2互为倒数。(板书)2师:你能说出屏幕上谁和谁互为倒数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你们是怎么样理解“互为“这两个字的?请你举例说一说。
学生举例:互为朋友就是指互相是朋友;互为同学就是指互相是同学„„ 师:请每位同学选一个算式,另一个同学说出()的倒数是(),()的倒数是(),()和()互为倒数。
2、利用倒数的意义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1是倒数。
()29292×=1,所以说和互为倒数。()29295的倒数)21(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4)
三、求倒数的方法。
1、举例观察,讨论。(师:怎样示一个数的倒数呢? 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板书)
2、探究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师:10的倒数怎么求呢? 生:把10就是看作101,然后再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就得到它的倒数了,所以10的倒数是。1103、巩固练习。
课本P33的“试一试”。重点解释1的倒数求法。
生:1可以看作,然后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还是1,因此1的倒数还是1。师:0有倒数吗?
生1:我认为0和1一样都是整数,所以0的倒数应该是0.生2:我觉得你说的不对,0和1虽然都是整数,但是1可以看作,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变为,而0虽然可以看作11111101,但分子和分母不能调换位置变为,因为0不能作分母。10 生3:我也觉得不对,0乘以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写出与0相乘还得1的算式啊!
„„
通过一番交流讨论得出:0和1不一样,0没有倒数,因为(1)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写出与0相乘得1的算式(2)0不能做分母。
小结: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板书)
所以: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就是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补充条件)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33的“练一练”。
2、比一比。
写10个数,然后交给你同桌写出它的倒数,写对一题得10分,写错了不得分,比一比谁的得分高?
3、挑战自我。(1)41×()=×()= 6 ×()。784的倒数是()5(2)a(a是不为0的自然数)的倒数是(),0.2的倒数是(),1五、总结。
师:请大家 来说一说今天这节课的收获。作业布置:同步伴读:P20一(必做)、二(选做)板书设计:
倒数
2×
1=1 2111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2和互为倒数。22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就是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教学反思:
倒数的意义的教学是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的准备,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倒数的方法,内容看似简单但是我却把“小事情做出了大文章”。对倒数的认识,学生印象深的是“分子与分母颠倒了位置”而不是倒数的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所以在课堂学习时,我从分数的倒数引入,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倒数外在表现形式确实是将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然后提问乘积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理解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对“互为”一词的理解,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因为学生在学习“倍数”概念时,已经接触“互为并不是指一个数,而是两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当时花了很多的时间练习谁和谁互为倒数,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进而理解。然后提问:整数没有分子和分母,那么整数是否有倒数呢?如果有的话,你能举例说明吗?在学生掌握总结出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后,再提出两个特殊的整数的倒数的研究,通过集体讨论,加深了学生对“1”和“0”倒数的认识。同时也将倒数的认识引向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
在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让学生讨论过多,求倒数的方法,我只是口述,应该板书,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时间没有掌握好,本打算练习后讲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的求法,但由于时间没有分配好,最后没有提及,课后才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