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麋鹿》课堂简录1911
《麋鹿》课堂简录
师:同学们,我觉得这篇课文的生字挺多,而且很难认。所以这节课,我先要检查检查你们,这篇课文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会读了,你们有信心通过检查吗? 生:有。
师:我把生字结合到这段文字里了(指多媒体),请你自己读一读。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师:能读下来吗?这里有一个字特别难读,它的意思是“超过”。生:这个字念“逾”。
师:你在平时看到过这个字吗? 生:年逾古稀。
师:同学们,年届70就是“古稀之年”,“年逾古稀”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年龄超过了70岁。
师:还有两个字经常“山”和“水”一起用,这两个字念什么? 生:跋涉。
师:“跋山涉水”简缩一下,就是“跋涉”,爬山趟水的意思。
师:这里有一个词,和“漂泊不定”意思相近,但又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的意思,这个词读什么? 生:颠沛流离。师:一起读一遍。生:颠沛流离。
师:我再继续检查,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请一个同学读和这个词相对应的段落。(师板书:外形)生:(读第一段)
师:谁来读和这个词对应的段落。(师板书:传奇经历)生:(读第三段)
师:请你们一起来读和这个词对应的段落。(师板书:生活习性)生:(读第二段)
师:你们觉得整段话和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这段话是整篇课文的浓缩。
生:我觉得这段话概括了整篇课文。
生:我觉得这段话是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从你们的回答来看,你们已经掌握了“主要内容”的概念,那么谁可以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再简洁一点。生:…… 生:……
生: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师:是啊,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蒋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多媒体呈现高兴、悲伤、痛苦、忧虑、愤恨、同情、生气、感动、惊讶等词)
生:(用心读课文)
师: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生:我有点悲伤,因为我从课文中知道,麋鹿这种动物差点灭绝都是因为人类破坏环境以及战争造成的。如果麋鹿真的灭绝了,那也是人类自己若得祸。
生:我有点感动。——因为我发现麋鹿在国外相继死去,而英国的贝福特公爵对生活在自己庄园里的麋鹿精心饲养,所以麋鹿生长良好,迅速繁殖,最为可贵的是,他无私地将麋鹿向各国输出,我很敬佩他。
生:我很高兴,自豪,因为只有祖国富强了,麋鹿才能回归祖国,回归故乡。
生:我也很高兴,因为书上说:“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就有麋鹿”,这足以证明,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物种。生:我很悲伤…… 生:我很生气…… …………
师:看来,你们都读懂了麋鹿,如果,我们的教室里出现一头“鹿”,你能辨别出它是否是麋鹿吗? 生:能(齐声)
(多媒体出现“驯鹿”图)师:你觉得它是麋鹿吗?
生:(有学生说是,有学生说不是)
师:请举手说“是”的同学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认为它是麋鹿? 生:因为图上的这种鹿“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生:……
师:我首先要表扬你们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进行辨析,但是你们认错了,图中的这个动物,人们也称它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但它不是麋鹿。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头
鹿和读一读这篇课文,请你从文章中寻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条,请简要的记录一条。生:(开始读、寻找)。
师:老师建议你们不要讨论,自己独立观察、寻找、辨析。师:可以交流了吗?
生1:书上写着“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而这头鹿的角就是指向前方的,所以我认为它不是麋鹿。
生2:书上写着“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而这头鹿的尾巴像兔子尾巴一样几乎没有,所以它不是麋鹿。
生3:书上说:“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但这头鹿的蹄子好象并不是很大。
师:你能注意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由于麋鹿蹄子宽大,横渡长江,易如反掌。
生4:麋鹿的生活环境是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但是,这幅图里,林不茂,草也不丰。所以,这不是麋鹿。
生5:书上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毛总是偏棕色的,但是图上的这头鹿却是灰色,因此它不是麋鹿。生:…………
师: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理由,都是麋鹿区别于其他鹿的显著特点,作者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来写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头很像麋鹿的鹿叫“驯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吗? 生:想(激动)。
师:可以给你们看,但有一个交换条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个讲解员一样上台来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行吗? 生:行!(跃跃欲试)
师:这就是麋鹿,请你在座位上练一会儿。生:(在座位上练习。)师:谁愿意上来试试。
生: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英国,更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贝福特公园,来贝福特公园,就一定要看看麋鹿,你们看,那就是麋鹿,它的体形很大吧,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呢!它的角也很长,站着的时候,角的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这是它独有的特点哦,因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再次感谢你们来贝福特公园参观,谢谢。
师:掌声鼓励,讲得真是好,但是现在讲解员很难当啊,因为很多参观者要提问,如果面对参观者的各种提问,能从容应对,那这个讲解员算得上是高级讲解员,谁愿意当高级讲解员? 生:纷纷表示愿意。(一男生上台)
师:先生,你贵姓?
生:姓李。
师:李先生,听说麋鹿喜欢生活在湿地环境中,那么它身上哪些身体特征和湿地环境相适应?
生:这位先生,麋鹿的尾巴比较长,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宽大,因此它可以水中跋涉、游泳和寻找食物,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师:小姐贵姓? 生:蔡。
师:蔡小姐,听说麋鹿身上有许多鹿中之最,你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 生: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是最独特的,它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驯鹿的角尖指向前方。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麋鹿蹄子也可能是鹿中最宽大的,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
师:各位讲解员,如果我现在问你们,麋鹿和驯鹿的区别在哪里?你能说吗?(能)。是啊,读书不能死读书啊,要活学活用。
师:现在,如果教室里出现一头鹿,你能辨别出他是不是麋鹿吗? 生:能(很有信心的样子)
(多媒体出现一个卡通的麋鹿头像。)生:(笑)
师:跟大家开个玩笑,这是一个卡通的麋鹿图象。为什么要画这么一个卡通头像呢?因为有人推荐麋鹿参加奥运吉祥物的竞选。麋鹿的竞争对手不少啊,你们认为它会有哪些竞争对手? 生:孙悟空。生:藏羚羊。生:熊猫。生:中华鲟。生:……
是:所以啊,麋鹿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把竞选报告写好。那么麋鹿身上究竟有哪些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写哪些推荐理由呢?请你们研究课文,参考老师给你们的资料,好好想一想。师:我们一起交流吧?
生:我觉得可以从外形健美(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因为…… 生:我觉得可以从传统文化(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生:我觉得可以从国际合作(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生:我觉得可以从象征意义(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
师:下面请你围绕其中一条迅速写一个片段。生:(写)
生1:麋鹿在汉朝以后逐渐减少,濒临灭绝,甚至销声匿迹了,但在恢复繁殖后,它被当作友好的动物大使向各国输出,小鹿结束了他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祖国繁衍成长,不正是象征了我们伟大祖
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吗?
生2:麋鹿的外形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像驴,而在人们脑海中,鹿性情温和,马善于长跑,牛劳动默默无闻,驴憨厚老实,而麋鹿集中了他们的特点,象征了他们的好处。
生3:麋鹿是世界濒危动物之一,其保护和拯救之急,非常切合奥运环保使命和要求,这对于生态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生4:麋鹿体形奇特,身手敏捷,威仪天成,体现了力与美的结合,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高度和谐。
生5:麋鹿可以告诫人类爱护和平。麋鹿可以说是不幸而又幸运的。它曾经因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而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然而最终它们……历经坎坷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生6:麋鹿有一种像“鸡尾酒”那样的精神——博采众长,而我们奥运会也要吸取别人的优点,向其他举办国好好学习,争取做得更好。
师:同学们,蒋老师,要问你们,把这些片段拼起来,是不是就是一篇好文章,肯定不是,拼好之后,一定要进行调整,或增补或裁减,这件事就请你们的语文课代表来做。课代表整理好后,再请你们的班主任帮忙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大家再一起修改。
师:同学们,我最后要说得是,同样的内容,不同的用途,文章结构是不同的,写说明文,向大家简单介绍麋鹿的基本情况,可以按照这样的结构来写(指板书),为麋鹿写奥运吉祥物的申请报告,可以按这样的结构来写(指板书),明白吗?不明白,自己去慢慢领悟吧:)下课。麋鹿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这是在著名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出现的一幕。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做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雌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鹿两岁时长角分叉,六岁时叉角才发育完全。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
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到1967年,这里的麋鹿已增加到400多头,并向各国输出。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已逾千头。
1986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我国林业部的努力下,39头选自英国7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如今,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下册《麋鹿》教案(通用)
四年级语文下册《麋鹿》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麋鹿》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语文下册《麋鹿》教案1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惜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3.会认“榜、棕、孕、匿、厄、沛、衍”等7个生字,会写“涂、榜、敏、捷、繁、殖、孕、匿、输、基”等10个生字,掌握“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
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麋鹿的传说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出示图片——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三、检查读课文。
指名读文。
1. 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2.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认读:榜、棕、孕、匿、厄、沛、衍
读词: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4.读一读: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5、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
建议大家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
六、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涂、榜、敏、捷、繁、殖、孕、匿、输、基”,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涂”:与“除”、“徐”比较。
“捷”:右边笔顺是横,横折,长横,横,竖,短横,撇,捺。
“繁”:“敏”+绞丝底(敏的第四笔是横折,没有勾)
“殖”:与“值”、“植”比较。
“孕”:“乃”盖住下面的“子”。
“匿”:若+三框,三框的横最后写。
“输”:与“偷”、“喻”比较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然后默写在本子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麋鹿,姿态奇特,命运坎坷。让我们走近它,了解它。
二、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学文:
(一)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跟同桌交流一下麋鹿的生活环境。
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想象黄海滩涂的静谧、美丽,体会大丰自然保护区的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练习读。指名读。
(二)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外形奇特——“四不像”
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角也很长,站着的时候,角的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这是它独有的特点哦,因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作为大丰自然保护区的讲解员,你如何向来宾介绍麋鹿?
(三)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麋鹿为什么会销声匿迹”令人奇怪,还有同学担心今后这些麋鹿会不会有“销声匿迹”的可能。讨论交流,指导朗读。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研究麋鹿的过去
⑴人为因素:
麋鹿减少甚至到即将消失,关键于人,因为人们没有爱惜它,任意去狩猎,去残杀。
补充:麋鹿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
特大的洪水带来的灾难。
得出研究结论:人类给麋鹿带来了灾难。
⑵人为环境因素:
古时候,人们为了多种庄稼,把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使麋鹿没有了容身之所,所以许多麋鹿被迫远离家乡。
适宜的生活环境:气候、温度、以及沼泽地带的湿地环境。
得出研究结论:适宜的生活环境是麋鹿生长的必要条件。
⑶社会因素:
可恶的是国外侵略——
外国人的发现和撰文介绍是麋鹿从国内移居国外的导火线。也是麋鹿再次遇难的重要原因。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
“导致麋鹿坎坷命运”的原因不但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更有社会因素。
得出研究结论: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麋鹿乃至其他动物以及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总结:
展示大丰麋鹿保护区画面,由于人们的重视和保护,几乎绝迹的麋鹿有了自己的家。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把你知道的珍惜动物介绍给大家。
2.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交流活动。
板书: 麋 鹿
外形奇特 命运坎坷
教学反思:是一篇说明文,旨在让学生了解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让学生从小懂得保护珍稀动物。对于类似于此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也在阶段目标中提到,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样的课文,如果只是一味地由教师引导学习,学生很有可能会索然无味。只有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热情,学生才会真正走进文本,感受方法,提升思想,实现三维目标。
四年级语文下册《麋鹿》教案2教学内容:
第三段和第一段。(传奇经历和大丰自然保护区中的麋鹿生活)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并学习讲解员介绍。
教学准备:
课前补充资料(关于麋鹿)。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
1、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麋鹿的奇特外形和生活习性,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呢。
(1)板书:传奇,齐读。
指名说说传奇的意思。(离奇,不同寻常或令人惊叹)
(2)麋鹿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呢?自读课文。出示投影:
要求: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词或一句话,并在后面加上惊叹号)
2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而在汉代以后竟销声匿迹了。
相机板书: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指导朗读:你的感受是什么?哪个词最有神秘色彩?(销声匿迹),指导理解这个词(隐藏起来,神秘失踪)对麋鹿的销声匿迹我们感到怎样?(神秘、惋惜之类),怎样读出这种体会,自读后指读。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经历之一,还有之二、之三吗?
第二,1865年在北京出现,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夺,麋鹿在国内又一次匿迹。
相机板书:1865出现、1900国内绝迹
(出示投影)指导朗读:侵略者干了哪些勾当?(盗、杀、抢),当你读到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话。(出示挂图)是啊,这么温驯、柔弱的麋鹿竟也逃不过侵略者的魔掌,作为中国人的你读到这段话,你心情怎样?(痛心、气愤等)怎样读出你的感受?自读后重点名读。重点词体会:盗、惨遭厄运、杀戮、几乎绝迹等。让我们记住麋鹿这段血迹斑斑的经历,记住这段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齐读这一部分。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之二,还有吗?
第三,麋鹿在异国他乡漂泊、繁衍,到1986年,才返回故乡。
相机板书:1986回归(出示投影:从此茁壮成长)
在海外的生活书上用了什么词语。指读后齐读: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联系前文,哪些地方写的是麋鹿的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指名读。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麋鹿流落国外近大半个世纪,在新中国的努力下,麋鹿结束了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读了这一部分,作为新中国的少年,你觉得怎样?自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自豪、欣慰等)指读。
(4)旧中国贫穷落后,任人欺凌,以致麋鹿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在新中国国家富强了,经过努力,麋鹿也返回故土,看着这位海外归来的游子,想着他们坎坷的经历,你想说些什么?
(对照挂图说话)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评价:说得真好。齐读这一句。
2、练习讲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指导:上节课同学们学习讲解员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不但课本上有的讲得很精彩,还结合了自己搜集的或老师分发的资料。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不仅会指着麋鹿介绍外形和生活习性,还要能讲出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上节课一样,请同学们对照板书,结合课本和补充资料,自己先练一练。
再讲给同桌听,请同桌指导一二。
指名讲传奇经历。(1-2人)适当鼓励,评议。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刚才这几位同学的讲解非常精彩。是啊,今天,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下面我们就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在看一看。
要求:自由读第一段,你觉得麋鹿回归故土、回归自然后的生活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指名说后重点理解为什么是理想场所(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等),对照挂图,说说:这里真可称得上麋鹿生活的(天堂、乐园、家等)
我们真的为麋鹿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获得新生感到高兴,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三、写话。
今天我们学习了《麋鹿》这篇课文,了解了麋鹿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这种珍异的动物产生了非常亲切的感觉。(出示投影)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在挑选吉祥物,有人就提议用麋鹿,你能帮麋鹿写一份推荐材料吗?写出你的理由。师范说美猴王被推荐的理由。
开头:尊敬的北京奥委会,我建议用麋鹿做北京奥运的吉祥物,学生写话,师巡视指导。指名读自己写的话,师生评议。(或课后完成)
板书:
11、麋鹿
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传奇经历
1865出现、1900绝迹
1986回归
四年级语文下册《麋鹿》教案3【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播放课件)
3.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师:我们先来看一部《动物世界》专题片——麋鹿,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后用一、二句话简要说说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播放课件)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奇特吗?(指导朗读)
师:它还是神话小说中姜子牙的坐骑呢,多神秘呀!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指导朗读)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播放课件)
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引读小游戏:
如:师读“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生读“麋鹿的角型是……”师:蹄似牛……尾似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在冬季是……
4.小结: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
师: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才发育完全。”
师:瞧,麋鹿像我们人一样,也要怀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灵性的动物呀!而且它每胎仅产一仔,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朗读句子)
四、学习第一段。
1.过渡: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故乡,它在我们江苏省盐城市,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播放课件)了解一下为什么这儿会成为麋鹿之乡?
2.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最大的麋鹿群。”
(引导学生明白:麋鹿生存的环境必须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师:你们看,麋鹿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得多悠闲自在啊!(朗读句子)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板书)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四年级语文下册《麋鹿》教案4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全文共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麋鹿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 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 画。(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生活习性)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四年级语文下册《麋鹿》教案5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了什么?
2、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观察课文中第二幅图,默读课文,想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层,第一层(2)概括介绍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层(3)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第三层(4)介绍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层内容。
a、指名读。
b、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c、“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层内容。
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a、指名读。
b、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c、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d、除了介绍麋鹿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为什么?
f、讨论。
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已经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再写是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第一层是概括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而第二层则是具体的介绍。这样就使读者对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层介绍麋鹿外形的同时也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让读者认识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g、引导体会。
④理解第三层内容。
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比其它鹿类长;二是它每胎仅产一仔)
(2)学习第三段。
①指读课文。
②出示“传奇”,齐读。
理解“传奇”:经历离奇,不同寻常。
③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3、配乐朗读二、三段。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2、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海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4)通过对课文二、三段的学习,我们对麋鹿已经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堂练习
(1)祟课后第5题。
(2)交流复述方法。
①结合插图,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形及生活习性。
②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
③要学习讲解员讲解的神情和语气。
4、练习复述
《麋鹿》
第三篇:小学语文:《麋鹿》教案1(语文S版四年级下)
教案设计1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写动物的精读课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生存环境以及它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麋鹿的可爱、珍贵,进而产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美好愿望。
【设计理念】
本次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自得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和朗读中想象麋鹿外形的奇特,在读书与交流中体会麋鹿的传奇经历,感受麋鹿的可爱、珍贵,并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麋鹿的可爱、珍稀,激发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它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麋鹿奇特的外形、独有的生活习性以及神奇的经历,理解麋鹿的珍贵,进而产生“保护动物,保护家园”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搜集资料,了解麋鹿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在谈话中初步感受麋鹿的奇特
1.出示课文挂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动物,猜猜它是什么。
2.板书课题。通过“麋鹿”的名称和外形特点,想想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想知道什么知识?
二、初读感知,从整体上把握内容
1.轻声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想想怎样记住生字。
2.出示生字词,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并交流记字的好方法。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一评:他们读准了吗?
4.同桌互读,互相检查,互相提醒。
5.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些特点?(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课文除了写麋鹿的特点外,还写到了什么?(生活环境、传奇经历。)找出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三、读书想象,感悟麋鹿的珍贵
1.读第1自然段,想象这是个怎样的画面,说说麋鹿的生活环境以及从中可以看出它的什么特点。(警觉、灵敏、奔跑速度快。)
2.指名读课文2—4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麋鹿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句子。
3.观察课文挂图,运用课文语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
4.指名说说课文写了麋鹿的哪些生活习性,其他同学补充。(草食性哺乳动物、生活在沼泽环境中、冬季脱毛、繁殖能力低等等。)
四、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
2.观察会写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互相提醒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并指导书写部分会写字,如“捷、匿、输、涯”等。
3.完成“词语花篮”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搜集有关麋鹿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生字词:滩 涂 敏捷 销声匿迹 输出 基金会 生涯
2.说说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二、细读课文,体会麋鹿的传奇经历
1.找出课文描写“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部分,默读思考:
(1)画出这部分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看看每一时间段里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情。
(2)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3)读完这部分内容,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想?
2.讨论、交流读书所得。
3.结合自己的读书所得,用自己的话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三、感情朗读,练习表达
1.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自由读、合作读等),读出对麋鹿的喜爱之情,大家评议。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当讲解员,介绍麋鹿的生活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传奇经历。
四、课后练笔,提升认识
1.把你所知道的有关麋鹿的资料介绍给小组的同学。
2.结合课文内容,把自己想象中的麋鹿的样子写下来。
第四篇:小学语文学科答疑简录
小学语文学科答疑简录
问题
一、怎样提高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
学科导师 唐富春
1.课前导入激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导入新课,一般常用的方法有:审题导入、插图导入、活动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实物导入、课外资料导入等等,有条件的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导入、音乐导入等。
2.课中设疑激趣
一种是教师精心设问,把“疑”设到点子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的疑问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好。只要“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会随之迸发出不可遏制的学习兴趣。
另一种是鼓励学生质疑,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及动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3.用语言文字激趣
首先提一下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些老师认为没有多媒体设备,就不能激发语文兴趣。其实计算机、多媒体进入课堂,对于语文教学应该是辅助作用,要用得好,用得适当才行。语文课学习的是语言文字,用语文的方法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用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来吸引学生。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生动、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知识更感兴趣。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课文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形象。因此,充分发挥课文的语言丰富、形象生动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极有利的条件。
例如,大部分学生认为读课文没什么,有的教师配上动作让学生作朗读表演,或者让读得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并录音,录了音就拿到班上放。学生听了自己的录音很高兴,其他同学也会受到激励,一个比一个读得更好,很快,朗读的兴趣就起来了。
有不少古诗语言琅琅上口,诗中有画,情景交融。有的老师鼓励孩子背诵,孩子们在家背,在学校背,上楼也要背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学诗、背诗当作精神上的享受。这对于语文学习是多么大的动力啊!
我们常说“语文不是无情物”,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能够以情激情,用情感熏陶感染学生,也能有力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经常强调的品味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与作用,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等等,也都是能够吸引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
4.通过游戏激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比较差,而游戏又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组织学生参与游戏。学生在这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忘我投入状态中,自然地学习大量的知识。比如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表演童话故事情节,进行成语接龙,谜语猜字等等,学生在玩中学习,手动、口动,脑子也动,兴趣很高,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5.利用活动激趣
这里说的活动,一定是与语文学习有关系的活动。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脑子思考,真正地动起来,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也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开讲故事会;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各抒已见、共同探讨;高年级可以就某些问题进行辩论,开辩论会,演讲会;还可以课内外结合开展活动,如到公共场所寻找错别字等等。总之学生通过“讲一讲”、“说一说”、“试一试”、“做一做”等活动,不但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学习乐趣。
6.运用语言激趣
通过运用,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可以利用课堂上的运用,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语文。通过运用,让学生体会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可多渠道多形式学习语文,如过春节时收集春联,自己写一写春联,开展作文比赛,好的文章出班级的作文选、班级小报等等。教师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并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
7.创设情景激趣
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思考力得以发展,想象力得以驰骋。因此,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景,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又一个方法。
除此以外,老师们在教学中还有很多激发兴趣的方法,比如利用“预习”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利用“读写结合”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等等。再有就是用教师个人的魅力影响学生。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知识广博一些,上课时能旁征博引,就能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如果教师具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语言又幽默、风趣,能举一反三,谈古论今,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亲其师,信其道” 了。
以上种种方法,老师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问题
二、怎样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科导师 唐富春
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事,教师首先要重视这个事,要真的把它当做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的事情去做。不要只流于一般的号召,浮于表面,那样学生也不会重视的。
除了重视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方法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1、针对特点,确定内容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有不同的思想认识水平,教师应根据这些,进行不同的安排、指导。如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有情节、有故事的读物容易产生兴趣,可以读一些简单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等。中年级学生认识的字逐渐多了,可以读一些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等等。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可以读整本的书,可以读些小说、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
对于课外阅读,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读书开始就要有整体的安排。
2、读有目标,体现引导
特别是在开始课外阅读之时,或者说学生还没有形成好的阅读习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学生读书明确目的,每次阅读也就能有更多收获。
这个目标可以是长期的目标,如一年要读几本书,一个学期读多少;也可以是短期目标,每个星期读多少,数量、内容、或者时间都可以有明确的规定。有的老师向学生布置固定的阅读任务,如每天读一篇好文章,每星期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学期看3—5本图书等,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3.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与课文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习《草船借箭》可以翻阅《三国演义》或其他相关读物;学习《猴王出世》可以指导阅读《西游记》,学习《鸟的天堂》可以指导对巴金作品的阅读;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读《安徒生童话》„„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学习指导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促进课内学习,使课内外融为一体,整体提高。
4.创设环境,熏陶感染
营造浓浓的阅读氛围。首先,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让书香的气息时刻熏陶感染着孩子。其次,可以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或全班同学想办法,共同集资购买一些书籍,共同保管,轮流阅读。有条件的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些的图书,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把班级的四个角落都设置成图书角,摆满课外书、报刊等等,让学生在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拿到自己喜欢的书来阅读。
特别使人感动的是,有的老师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课外读物,甚至自己为学生买书,或者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给学生读,老师们为了农村孩子的成长,真是费尽心血。
有了图书一定要安排学生阅读。如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与同学一起阅读讨论,或者交流心得体会。在班级创造出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相信这氛围能感染和带动每一位学生。
5.进行指导,注重效果
学生在阅读时常常存在着盲目性或随意性,所以老师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一些常用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的书籍不同,阅读的方法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应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读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丰富积累。因此做读书笔记和卡片,是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培养学生不动笔不看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在重点处和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并准备笔记本,摘录自己获取的知识或好词佳句,在读到特别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或别有新意的语句时,建议学生大声诵读出来,也可以细细品味。还可以指导学生做卡片,把一些资料以及积累的词语句子,分门别类地放在一起,便于今后运用。高年级学生还可以写内容提要和心得体会
6、多种形式,展示成果
学生爱读书后,要使爱好成为一种好习惯,教师还要继续做工作。可以广泛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读书中;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使课外阅读更上一层楼。可以每天几分钟或者每周为学生安排一节“读书笔记交流课”;也可以举行诵读会、演讲会、讲故事比赛,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把获奖文章分期分批地在墙报、校报上刊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不断发展进步,增加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自觉性,从而形成课外阅读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7、实施评价,提高效率
为了督促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籍,要实施阅读评价。恰当的评价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可以有各种形式,可以是各种活动,也可以是知识问答等等,总之,目的不在于评价本身,目的还是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学生经历了读好书、爱读书、多读书的过程后,教师要提高要求,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提高阅读速度,可以帮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
学生爱读书之后,教师还要继续引导,提出要求,如平时学习任务重,时间不充足,在课外阅读的时间上就得好好安排,绝不能因为课外阅读兴趣浓厚而忘乎所以,要善于利用零星时间读书,做到课内课外两不误。
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教师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并加以得当指导,学生便能自在、积极地在广阔的知识世界里遨游。
问题
三、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张增甫 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可从很多方面研究。如: 1 教师要深入地解读文本,正确地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2 要制定明确、具体、适度的课时教学目标。3 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4 要了解学生,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5 要重视课堂上的生成,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6 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式的教学模式。
(2010年7月,在全国小语会举办的大连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崔峦老师提出,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今天重点围绕“精心设计,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和大家交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否应该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把握教材特点,抓住教材重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事写一人,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详写董存瑞的动作、神态、语言。课文重点是董存瑞舍身炸堡部分。至于“冲向暗堡”这部分,完全可以以读代讲,略处理。
《草地夜行》:也是一事写一人,也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也是详细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但与《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一是写了“我”(小红军)的心理活动,二是环境描写。
在抓重点内容(老红军身陷泥潭光荣牺牲)的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写描写小红军心理活动的作用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例《狼牙山五壮士》: 要着重抓三点: 一是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语句。
△ 段落:“选择绝路”“英勇歼敌”“壮烈跳崖” △ 语句:描写五壮士动作、语言、神态的重点语句。二是抓住“英勇跳崖”部分,理解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 为什么跳崖? △跳崖前可能想到什么? 三是突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学习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对重点段的朗读。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内心活动。要读出气势,表达出情感。
第二方面,强化引导学生学语言、学表达的意识。例如,《深山风雪路》 :对文章几次写脚印作用的认识。在理解人物特点之后,要引导学生体会几次写脚印的作用。
△第一次:突出了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山之中,大雪之天,是谁留下的脚印?”
△第二次:写的是作者想像的内容:老吕在朝鲜战场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突出了老吕是有功之臣。
△第三次:写老吕去冷风口路上留下的脚印。突出他岁数大了,还在默默奉献。
△最后写“这山间小道上的脚印啊,是这样默默无闻,然而又是这样的放着光彩!”抒发作者对老吕默默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
例:《军神》
学习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本文在写法上与《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的设计,体现了通过两篇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第三方面,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出以下3点,供大家参考:
(一)要精心设计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步骤。
在明确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必须精心设计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步骤。
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知道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缺少解决重难点的恰当的方法、步骤。解决重难点仅仅靠学生的自读、交流。可是,当学生自读、交流了一番仍然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就无计可施了。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两个自然段是比较难理解的,其中的难句——“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小女孩死了,为什么说她“嘴上带着微笑”?文章为什么这样写?老师抓住了这个难点。但处理方法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能讨论清楚吗?讨论不清楚怎么办?没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步骤,这样的安排会有效果吗?
例,课文《白杨》的特点是借物喻人,即借写白杨的特点,赞扬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应抓三个要点有步骤地处理: 1 理解白杨树的特点。(1)高大挺秀。(2)适应性强。
(3)坚强、不动摇。2 理解爸爸那一代建设者的奉献精神。
(1)认真读懂14—15段,了解爸爸那一代建设者的奉献精神。(2)补充相关资料。可补充两方面的资料:
第一,当年支援新疆的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的图片、资料。第二,找反映新疆戈壁变化的资料、图片。
3抓白杨和建设者的共同特点(将白杨和建设者联系在一起)。
即爸爸那一代边疆建设者像白杨。
爸爸那一代建设者在哪些地方和白杨有相同之点?
(二)教学设计要讲求层次性。
一个教学环节常常是由若干个紧密相连的具体步骤构成的。所谓层次性,是指这若干个具体步骤之间要前后有序,呈现出阶梯式上升(或“层层深入”)的状态。
我们发现,有些课之所以效率低,常常与教学设计缺少层次性有关。有的重要教学环节当中没有明确具体的步骤,含混一片;有的具体步骤之间的顺序混乱,不合逻辑,不符合学生认识过程;有的若干具体步骤始终在一个平台上,没有形成上升的梯度。
如,小组讨论中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学生没有形成认识上的碰撞和提升。而接下来的全班交流又是小组内发言的重复。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者之间始终处在同一个层面上,学生的认识没有体现出步步提升的过程。这样的讨论、交流显然就是低效的。
一位老师在执教《梅花魂》时,对课文重点段(第13自然段)做了如下的设计: 1 导入13自然段的学习。
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珍视墨梅图?哪一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2 理解梅花的特点。
① 自读思考:外祖父的话讲了梅花的什么特点?抓住重点词语说说你的理解。② 用自己的话概括梅花的特点。
③ 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你对梅花特点的理解。3 理解“有气节的中国人”。
① 什么叫有气节?结合外祖父的话,说说你的理解。②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些人是有气节的中国人? 4 在外祖父眼里,“有气节的中国人”和梅花有什么关系呢? 5 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珍视墨梅图?说说你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表达出对梅花、对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赞美之情。
上面环节的设计层次性很强。先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特点,再理解什么是“有气节的中国人”,然后抓住两者的联系让学生谈理解,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引导着学生一步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一位教师执教《语言的魅力》时,是这样处理“无动于衷”的“衷”字的:
(课文片段:“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先认读生字“衷”。说说这个字的部首。想想这个字和什么有关系?(衣服)3 根据这个字的字形,猜猜这个字最早的意思是什么?(内衣)4 “衷”后来又有了以下4个意思:
①穿在里面;②恰当;③内心;④善。
“无动于衷”的“衷”字应该是哪个意思?(内心)
这一设计的层次性很强,处理得非常到位。
(三)要增强教学设计的综合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教学中,尤其是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强教学设计的综合性,减少单一性。综合性强的教学设计,可以发挥一个教学环节的多重功能,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语文素养的形成,也是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北京市密云县的一位老师,在《深山风雪路》一课的教学中,安排了这样一个设计:在理解了老吕这个人物的特点之后,让学生仿照中央电视台“2005感动中国”给获奖人物写“颁奖辞”的做法,给课文中的老吕写一段“颁奖辞”。这一设计使课文的学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中人物的评价以及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等几方面融合在了一起,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教学设计。
北京市丰台区一位老师上《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一课,在理解课文内容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当时是少年毛泽东的老师,你给少年毛泽东写一段怎样的评语?”这一设计贴近孩子的生活,激发了学生动笔写的欲望,将理解人物特点和练习书面表达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是个综合性强、实效性强的教学设计。
问题
四、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 江红
写作的兴趣是学生积极写作的先决条件,它能使学生变“苦记”为“乐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使学生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些老师在平常教学中,尝试过以下几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大家都知道,叶先曾说过:“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文字。”可见,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作的起点和源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可否认,现在学生的生活却显得非常的单调,他们几乎每天循环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学生苦于没有写作题材,自然不会有写作兴趣。因此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尽量变换作业形式,启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引导学生主动积累生活、提倡学生随时记录生活。
学生记录的素材,可以是他们参加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后的纪实,可以是选读一篇文章后的读后感,可以是自己的突发奇想,可以是学习范例之后的仿写,可以是自己刚刚遇到的小事,也可以是随笔随想„„至于记录形式,可以是日记,也可以是只言片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比如: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开学了,来了一个新老师,提了一堆要求,不让这,不让那,好像除了提要求他就不会说别的,我听得烦透了”这也是素材,后来老师就引导他根据这个素材,写成了一篇很好的作文。
随时随地记录素材,有什么写什么,于是学生记录下的不再是贫乏的内容,老师读到的也不再是雷同的事件和干瘪的套话。学生有的可写,自然兴趣盎然。学生有话可说,自然不吐不快。因此,便出现了每个学生每学期习作量不少于30篇的现象。
二、发挥评语艺术,激发写作兴趣
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括教师批语的艺术性。艺术性的作文批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1.肯定型批语
学生习作不可能通篇、处处是闪光点。有的可能是在记叙时文通字顺,有的可能结构比较完整,有的在遣词造句上较为优秀,有的可能只有一个较精彩的结尾或开头„„这时可采用肯定型批语。如:“这个词用在这儿很贴切。”“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你巧妙的过渡,使文章更精彩。”等。学生阅读到这样的批语,便会感受到自己在这次周记中某一方面的成功,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2.指导型批语
学生习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应起一个指导作用,不能简单画出句子,然后画个问号或写上一句“这句话不通。”“内容不够具体”等。学生读完这样的批语仍是不知该如何修改。
但是要注意的是,指导型的批语也应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尤其是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指出修改的方向即可。如:“选材不错,要是能把你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写下来那该多好!”;又如游记类文章,学生的过渡常常显得单一,经常是“我们先来到,又来到„„”。批语可这样点拨:“请读一读《记金华的双龙洞》,尤其要关注那些过渡语句,跟作家比一比谁的过渡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3.欣赏型批语
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精彩绝伦的话语,从而对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就经常在学生的评语中送上一句:“你的积累真丰富,老师佩服你。”也有的学生作文通篇文采飞扬、妙语连珠,比其他学生明显高出一筹,老师可以写上这样的批注:“欣赏你的文章是我的荣幸,几年后或许你的名字会家喻户晓。”有些学生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惊人之语,有的甚至不乏哲理,我一定不会吝啬,欣赏地写到:“你真像个小哲人!”„„我想,每一个孩子读到这样的批语都会心花怒放。
4.交流型批语
阅读孩子的习作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但他们会用习作的方式倾诉心声,教师可利用这个机会写上交流型的批语。如班上有一位学生在习作中真实地记叙了自己听到一位好朋友总埋怨老师和他过意不去、认为自己倒霉之后,真心规劝,并倾吐了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我写了这样一段话:“不善言谈的你原来有着如此丰富的情感,老师读完你的文章,深受感动。谢谢你!”短短的几句话,师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和沟通。
总之,作文评语不管如何写,千万不要把每个学生作文的批语写得大同小异,如“语言通顺,层次清楚”,“基本还可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好”。这样的批语近似没批,对学生的帮助甚少。
作文批语就是要使学生知道教师是如何评价自己作文的,自己又该怎样改进。好的批语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写作兴趣
对于学生的习作,在教学中总是不断地给予评价和激励,实行“高分政策”、“鼓励表扬政策”,能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很多老师每周都有结合习作进行的多种活动,如:本周星级日记评比、优秀日记展贴、范文宣讲、集体修改等。在众多方法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还是以下两种:
1.例文点评
指导学生习作,应该强调与学生沟通。沟通不是师者居高临下地说一句“你们只要写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就可以了”的,而是要俯下身去,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地位平等的和学生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对写作的认知和接受心理。仔细翻阅学生的习作,发现虽然并不是每一篇文章的语言都非常精炼,构思上都如何的巧妙,有些甚至在思想上也有待商榷,但它向我们展示的是学生活生生的生活,是他们能够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用心感受到的。于是课堂上,把它们推荐给全班同学,在实物投影上打出来时,同学们纷纷寻找作者。习作的作者自然心中一阵阵暗喜。这时同学们一个个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争先恐后地对文章的精彩之处给予了赞誉之词,并像赏析课文一样的去赏析这篇文章中的精彩语段。紧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品评文章的不足之处。别看他们人小,但是很有头脑,从语句到描写,从布局到思想,无不说的颇有道理。最后我把作者请上讲台时,台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记得叶老在《作文论》中说:“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等问题„„”因此,关于例文点评,我不仅着眼于文质兼美,还放眼于学生的立意。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班上的同学对写周记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内容不再是凭空的捏造,而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和体验生活,然后将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以后我们的阅读又多了一项内容,品析同学们自己的文章,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更让学生从这类贴近真实生活的文章中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会了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活源。
2.出版班级作文选
学生平时在写作训练中创作的优秀作文我视为珍品,每次经过学生评析、修改后的文章我都保留着。一个学期下来,竟然收获颇丰,有几十篇。我便突发奇想:我是否也能帮学生出本书呢?于是我精心挑选几十篇学生作品,装订成册,也就成了班上的第一本班级刊物。学生拿着这本书是如获至宝,每一篇文章都细细品读,家长也纷纷传阅,赞赏有加。学生自然是兴趣高涨,积极响应,写作信心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
以上是自己习作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简单做法。近年来,我是越教越深刻的感受到要引导学生放飞心语,只有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融入生活。希望我们都能为学生打开了作文通往生活的大门,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快乐需要。
问题
五、怎样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学科导师 李春旺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识字,便不能读,也不能写。识了字,才能阅读和习作。因此,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
为保证识字教学质量,《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小学各个年级都要重视识字教学。尤其是前三年,要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总之,要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着力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切实打好识字的扎实基础,为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创造条件。
怎样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呢? 首先让学生掌握三套识字工具。
一是教学汉语拼音,使学生掌握读准字音的工具;
二是教给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间架结构和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使学生掌握分析、记忆字形的工具;三是教给查字典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理解字义的工具。其次要逐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比如:①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诸如象形、会意、形声等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②在学生学习了一定数量的独体字、掌握一些偏旁之后,就可以利用偏旁和独体字等较大的部件分析、记忆字形。
③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合体字之后,可以采取“加、减、换”的方法识记新字。识字教学注意什么?
1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2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识字教学中,要尽可
能采用实物、标本、图画、模型、动作及语言描绘等手段,让学生去观察,把字词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东西,让学生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都参与获得新知识的实践。
3把识字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4把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哪种识字方法好?
识字方法很多。诸如字族识字、看图识字、归类识字、韵语识字、对子识字、随文识字、注音识字、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哪种方法好呢?要按教科书的编排、学生的接受能力。
无论运用哪种识字方法,都要注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都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都要注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原则;都要注重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问题
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字?
学科导师 李春旺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明确要求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我国历来都把写字作为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
一、学生练习写字,可以巩固识字;
二、学生写字能力提高了,可以更好地完成各学科书面作业;
三、学生长期认真、严格地
练习写字,可以养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
四、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一种传统文化。学生练习写字,可以受到美的感染,培养审美观点;爱好书法又有前途的学生,将来可能会成为书法家。
当今,电脑比较普及,更应重视写字教学。目前,写字教学主要问题: 1写字时间留的太少; 2指导不到位; 3利用教科书不充分。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字?
1师生都应有“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2指导要到位。
3教师的板书要起榜样的作用。4经常练习。
第五篇:小学语文《麋鹿》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全文共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 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 画。(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麋鹿,麋鹿-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