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河黄土是咱的根教案
第七课 黄河黄土是咱的根
教学内容
1、聆听《黄河黄土是咱的根》
2、表演《中原,我的家乡》
教学目标
1.从音乐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难点:城市孩子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对乐曲风格上的把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从音乐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2.了解舞蹈的组成常识。
3、学会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中原,我的家乡》并感受民族音调的风格。教学内容:
1、歌曲《中原,我的家乡》
2、聆听《黄河黄土是咱的根》 教学重点:
歌曲《中原,我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中原,我的家乡》
1、.解题: “中原”,河南地区
2、聆听范唱感受民族音调的风格。说出歌曲在歌唱什么?怎样的情绪?集体朗诵一遍歌词。
3、放慢速度学唱歌曲旋律
4、加进歌词,用歌曲应有的情绪演唱歌曲。
5、排练打击乐与人声,然后再加上音高乐器为歌曲伴奏。
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中原,我的家乡》,三、聆听《黄河黄土是咱的根》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 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 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 乐中去。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6.小结:场面是非常热烈的。从中感受欢乐。
四、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 “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 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五、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音乐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2、学会用轻快、和谐的声音演唱合唱歌曲《中原,我的家乡》。
3、初步感受中原族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
1、歌曲《中原,我的家乡》
2、聆听《中原,我的家乡》
教学重点:歌曲《中原,我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中原,我的家乡》
1.引入:通过前边的学习,大家一定对新农村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我们今天要来感受一下中原地区人们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范唱欣赏)
2.在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后,放慢速度学习歌谱与歌词。先慢后快。
3、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 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 “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 鼓舞基本动作)。
9、完整地表演中原人民鼓舞,我的家乡时的欢乐情景。
三、聆听《中原,我的家乡》
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
四、“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 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 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五、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二篇:《勤俭是咱传家宝》教案
《勤俭是咱传家宝》少先队设计
活动依据: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8条:“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活动目的
1.让队员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了解世界上还有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缺水、缺粮食;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意识,懂得勤俭节约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以小队活动为主,通过收集资料、观察、调查、实践、讨论、访问等形式,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培养队员们节水节电、节约纸张、节约粮食、节约零花钱的习惯,探究、总结勤俭节约的方法。
3.将勤俭节约的活动延续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延伸到学校、社会、家庭中去。
活动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艰苦年代先烈们的事迹,了解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儿童缺水、缺粮食的情况。查阅我国水、电、森林资源等方面的资料。
2.观察、调查、实践,讨论,拍摄照片和录像,探究节约方法。3.收集有关勤俭节约的故事和勤俭节约的警句格言。活动环节:
(一)出旗仪式 1.中队长:全体立正,各小队清点人数。(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接受你的报告,请归队。
2.中队长:报告辅导员,四(2)中队应到51人,实到51人.报告完毕。活动准备就绪,请指示。
3.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按中队委计划进行,活动可以开始。预祝队会取得成功!
4.中队长:敬礼,奏出旗曲,出旗,礼毕。中队长:唱队歌。
中队长: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度电、节省每一张纸、不浪费每一粒粮、不乱花每一分钱”的“五个一”活动。为了使活动继续深入,今天,我们四(2)中队开展的主题队会是:勤俭节约是传家宝。有请主持人!
(二)活动过程
一、聆听音乐《勤俭是咱传家宝》,感受歌词内容
二、《勤和俭》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馒头吃两口就扔掉,没过多久,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了。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放在屋内,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每年收获不多。虽然一家省吃俭用,也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分享节俭的故事
1、毛泽东
2、雷锋
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四、节约从小事做起
1、爱惜粮食——光盘行动
2、爱惜物品
3、节约用水
4、节约用电
思考:1度电能做些什么呢? ①25瓦的灯泡连续亮40小时 ②家用冰箱运行一天 ③普通电扇运行15小时 ④电视机连续播放10小时 ⑤电动自行车跑80公里 ⑥将8公斤的水烧开
五、朗读《节俭歌》
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积满箩,一块石,不算多,一块一块修亭阁,一棵树,不算多,一棵一棵绿山坡。细水长流不浪费,人人唱好节俭歌。
六、名言和谚语
七、节俭小窍门
①用鱼缸换出来的水浇花更有营养; ②用淘米水刷洗碗筷更干净; ③喝剩的茶还可以擦洗门窗和家具; ④灯泡换成节能灯用电可以省七八成; ⑤马桶水箱里放块砖最省水合算; ⑥不用电器切断电源能节电10%
八、小结
第三篇:咱是人民警察
咱是人民警察,咱是百姓的守护神,咱能这样做吗??
人民警察为人民,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守护神,在这样的和平年代,和谐社会有我们人民警察不可磨灭的功劳,我们感谢人民警察。
我今天想说的是,有些“假警察”在破坏我们警察的形象,往警察脸上抹黑,让老百姓心寒。下面的这些现象不知道人民的守护神有没有擦觉到:我就举一个例子和一些数字来说明一些问题。
例:内蒙古兴和县大库联乡派出所的一些收费问题:
1.换一个户口本30元
2.分一个户口本80元
3.开一个户籍证明20元
4.一个超生小孩上户1000元
5.旧户口簿补一个300元
6.一个正常出生的小孩有一岁交100元
7.迁一个户100元
8.改个名字50元
9.查身份证号码5元
这些合法吗?????
例:在呼市读大学的一学生反映:
他回大库联派出所开个户籍证明骑单车一周跑了五趟而且还被大骂一顿。难道不送钱就这么难吗???
人民赋予你的权利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让你用它来欺压百姓的!!老百姓靠天吃饭,难道不看到他们的可怜吗?难道你们把当成个体企业吗,也来个自负盈亏吗?我们心寒那!!
这些问题没人出来解决吗???这些问题没有人看到吗???
作为老百姓希望有关部门能把这件事情落实和处理,别让老百姓心寒。解决百姓的问题那才是政绩,老百姓心里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第四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它围绕“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大自然环境。在设计中,我运用默读,朗读等读书方法,让他们自主学习,质疑探究,促进其思考和理解。这是培养自学能力,语感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 图片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叫黄河。
2、你能背诵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千里黄河此一弯,寒风激浪射潼关。——唐太宗
过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亿万中华儿女成长的摇篮,但它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那么黄河又是怎样由“摇篮”变成“祸河”的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黄河,去看看她是怎么变化的。(板书课题: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二、自读质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质疑)
三、探究交流
(一)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谁能用文中的词来说说(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板书: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河沙
(二)全班交流
1、谁能找到文中描写黄河原来样子的句子?愿意读读吗? a:(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 明„„)
b: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觉得课文中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c:生:我感受到原来的黄河就象一位美丽温柔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师: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
师:课文通过与淮河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你们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黄河吗?(想)(出示图片)一边看一边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么样的?(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师:美吗?(美)
2、师: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
a: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b: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再来读这段话 “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师: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板书:祸河)
4、师: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预设:“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
师: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说明了什么?(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5、师: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解释: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板书:自然 社会)。
师: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a:生: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c:因为穷。(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师: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师: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指名读
7、师: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曾经高高屹立的巴比伦城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
8、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 师: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案吗?
(这么多方法 “数管齐下” “管住泥沙”,相信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四、环保拓展:争做环保小卫士
同学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但仅仅靠我们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社会上人人都行动起来,那我们的环境就会焕然一新了,今天我们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为环保出一份力,向社会个各人士发出我们的呼吁。将自己的呼吁写在卡片上,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相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身边的环境在同学们的努力之下,一定会重见笑颜、重放光彩。我们的地球也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母亲河)过去----摇篮(自然环境好)
后来----忧患(变化----含沙量,大水灾,改道)
原因----水土流失(自然:气温转寒,暴雨;保护母亲河
人为:人口增多,砍伐)保护环境
治理---管住河沙(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人人有责
第五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洺州小学
赵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明确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科学治理黄河的方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学习,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激发热爱母亲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增强保护大自然意识。教学难点:理解地上悬河,黄河变化原因。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用具:ppt课件。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咱们先看几幅图片。(幻灯片出示黄河的相关图片)
2、看完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些图片描述的是哪里?(黄河)
3、关于黄河你了解多少?说一说你搜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资料
4、我交流,我展示:同学们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师归纳点评。
5、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6、关于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幻灯片出示本课重点字词,学习生字,师徒互相读一读,小组展示,分男女生齐读。
2、自由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文分层
黄河变化过程——(1——5)黄河变化原因——(6)黄河治理方案——(7)
三、精读课文,品析语句
1、自由读1——5自然段,找到黄河变化之前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找到黄河变化之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1)变化之前的句子:
A、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C、所以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2)变化之后的句子:
A、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列数字)
B、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拟人)
C、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D、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过渡段,承上启下)(3)总结 摇篮变“祸河”
(4)重点阅读第五自然段,找一找为什么黄河总是决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给黄河造成的影响:。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用演示法讲解什么是悬河,结合图片理解。)
3、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1)齐读第六自然段,画出关键词语,小组讨论交流,找到黄河变化的原因。(2)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全班归纳。重点理解人为原因造成的恶性循环。
4、黄河的治理方案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找到治理方案。明确课文中心思想: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四、拓展提升
展望未来,想象未来的黄河会变成什么样?为保护黄河设计一条标语。
五、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变 化:摇篮——祸河 原
因:自然
人为
治理方案:
一、牧林为主 管住泥沙
二、保护森林 恢复植被
三、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