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15.张衡传)

时间:2019-05-13 00:2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15.张衡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15.张衡传)》。

第一篇: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15.张衡传)

张衡传

从容说课

本文记叙了我国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出色的文学、政治才能以及杰出的科学成就,表现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仰。张衡一生依次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然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鲜明。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四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但却注意详略剪裁,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而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而对其他的介绍则较简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文本找出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和效果。此外,教授时还应强调诵读,通过各种诵读的方式品味课文凝练简洁的语言。

拟定两课时。第一课时:简介作者作品,听录音朗读正音正字;组织学生齐读、组读、个读和自由读。依据书下注释疏通课文,重点串讲第四段,教给学生归纳文言知识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地动仪的了解。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堂上文言阅读练习,学会文言知识点的课外迁移。

教学重点 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凝练简洁的语言。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推进新课

【作者与作品简介】 范晔(398~445),我国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他少年勤奋好学,阅读大量经书史籍,善写文章,通晓音律,历任秘书丞、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元嘉初年,彭城太妃卒,范晔夜中酣饮,开北窗听挽歌为乐,被贬为宣城太守。因

不得志,便专心著述。他搜集有关后汉的各种史料,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编写历史名著《后汉书》。他擅长写论赞,《后汉书》的一些传论,被誉为名篇。

师 请大家认真听课文的录音朗读,将生字词注音注在原文上。师 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课文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文言的断句。(提示学生读全文,注意“属”“璇”“罔”“蟾蜍”等字词的读音)(1)衡少善属文(zhǔ).(2)妙尽璇机之正(xuán).(3)著《灵宪》《算罔论》(wǎnɡ).(4)下有蟾蜍(chán chú)..(依据书下注解,学生同桌间互译,教师予以及时指点)(要求学生口译下列句子)(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5)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6)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明确:(1)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俗人结交。(虽„„而)

(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华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注意“奇”的意动用法)

(3)张衡不趋附当朝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4)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注意宾语前置)

(5)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6)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情。【整体感知课文】

师 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生 “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生 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刺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生 其才高于世,表现在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生 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生 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生 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师 同学们都能紧扣课文回答问题。那么,除传中介绍的事迹外,同学们对张衡还有哪些了解?(课前布置预习题:我了解的张衡的情况)生 张衡很有文学天赋,作过《归田赋》《四愁诗》等。

生 候风地动仪比18世纪欧洲人用水银溢流测报地震早1700年。生 小学时候我们学过课文《数星星的孩子》,可见张衡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师 全文共六段,主要介绍了张衡的哪些事迹?

生 文学成就(第1段)。

生 科技成就(第2、3、4段)。生 治国才能(第5、6段)。(学生归纳,教师板书)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精读课文】

师 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 生 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原因之一)师 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哪些原因? 生 “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学生查字典疏通难点:“从容淡静”)师 有哪些句子为“从容淡静”作了注解? 生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谦逊持重,鄙视名利。(原因之二)生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尤致思于„„”“研核阴阳,妙尽„„”“言甚详明”。——执著专一,治学严谨。(原因之三)师 东汉书法家崔瑗给张衡写的墓碑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应闲》里说“约己博艺,无坚不钻”。又说“君子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可以看出他的治学态度和做人品格,也印证了以上分析的三方面原因。

(引导学生自读第4段,给“员”“尊”“饰”“形”“首”“隐”“际”“所在”等词语作注)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翻译)

明确译文: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酒樽,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刻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有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那些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都隐藏在“酒樽”中,覆盖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了地震,“酒樽”就震动着铜龙,机件拨动,(龙头)吐出铜球,蛤蟆衔住它。震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符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曾有一次,一个龙头机件拨动了,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使来到,果然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内容分析】

师 本小节不到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请概括要点。生 第1句介绍了地动仪的制造时间。生 第2句写了地动仪的外形。生 还有地动仪的制造材料。生 介绍了地动仪的构造。生 写了地动仪的作用。

生 地动仪预测地震的精确度。生 交代地动仪正式使用。

明确: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①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1句);②材料、尺寸、形状、装饰(2句);③机件、内外构造(3、4、5句);④功能和作用(6、7、8句);⑤精确程度及效果(9、10句);⑥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11、12句);⑦交代仪器正式使用(13句)。

师 史书载从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北方共发生大地震26次,张衡研制地动仪,测报地震,正说明了不计名利、为民造福的品格是他在科研上成功的因素之一。

(自读第5、6段,注释文言词语:“出”“共为不轨”“整法度”“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师 为了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作者写了哪两件事?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生 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赋》的由来,突出了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生 另一件是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师 “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说明什么? 生 说明张衡很懂得政治手腕。

师 评价非奸非恶的人请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学生笑)生 说明张衡很聪明,很有政治才干。

师 正是,张衡并非书呆子,这一句恰恰证明了张衡的政治智慧。师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 说明张衡政绩显著,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知识提升——归纳字词】 1.通假字(1)员径八尺(通“圆”).(2)形似酒尊(通“樽”).2.古今异义(1)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2)衡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指从车上下来)..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4.文言句式(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课堂小结

师 学习文言文必须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又反过来帮助我们识记文言字词。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课下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 本文是一篇典型而又精彩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作者是如何将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展示给读者的。

推进新课

【总结要领,引导思维】

师 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两个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

(1)人物传记的写作要领。(2)品味课文凝练平实的语言。

师 从传记中可看出张衡一生经历了几位皇帝? 生 经历了三位皇帝:和帝、安帝、顺帝。生 应该是四位,还包括章帝。板 书:

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和帝→安帝→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师 由此不难看出写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本文在介绍人物时正是以时间为经线,时间虽长,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

师 对于张衡的博学多才,传记中是如何反映的? 生 突出科技成就,详写候风地动仪,文学成就较略。

师(小结人物传记写法)①以时间为序组材,概括人物一生;②突出人物重点活动,详略安排得当。

多媒体课件展示: 人物传记特点:

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课文属评传,既记叙了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师 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然后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学生品读圈画)

师 同学们都已经准备就绪摩拳擦掌了,谁先谈谈?

生 第4段,介绍地动仪的这段说明性的文字就很精简,不到两百字,就详尽介绍了地动仪的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比如在介绍构造特点时(念原文“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了地动仪的构造特点。

生 我想接着补充一点:在描写地动仪的形状时用了一个比喻:“似酒尊”,很形象具体,接着又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

师 这两位同学都着眼于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的文字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品味,评价有材料有观点,回答思路清晰,语言上也做到了简洁有力。

生 在第1段中,作者用“少善属文”四个字就说明了张衡具有先天的文学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而且还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作者只是寥寥几句话就把一个才德兼备的学者形象勾勒出来,如在眼前。

师 这位同学的评述有的放矢,句句精彩。(学生鼓掌)生 课文在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时也是惜墨如金,“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了张衡的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说明张衡政绩显著,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简短的几句话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师 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没有一句赘言。也惟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师 学习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思考后讨论发言)

生 品德和人格是任何人在学业上成功的基础。

生 要跻身世界科技先进行列,必须要有民族自信心。生 学习要注重社会实践。

生 一个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像张衡这样全才的人虽然少有,但若能善于发掘我们自己身上的潜能,我们也能在各种领域中有所建树。

师 张衡上究天文,下穷地理,精于历算,善于机械,又能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真是“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知识拓展、提升】 师 接下来,为了巩固大家对人物传记写作技巧的认识,并且帮助大家将课外的文言知识有效迁移,我们一起完成一道文言阅读题。

多媒体课件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曹植失宠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

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①②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三国志·陈思王植》

注:①驰道:也称御道,专供天子行车之路。②司马门:即宫门,每门有司马主管,故名。③袁氏:指袁绍、袁术。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作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论:评论。.B.每进见难问 .C.饮酒不节

.D.公车令坐死 .

难:诘难。节:节制。坐:判罪。

③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使各为赋.A.

②故遂定为嗣.①应声而对.B.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①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C.

②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①以杨修颇有才策.D.

②于是,以罪诛修.3.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太祖甚异之 ②植既以才见异 ③文帝御之以术 ④宫人左右,并为之说 ....A.两个“异”字意思相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相同。B.两个“异”字意思不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不同。C.两个“异”字意思不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相同。D.两个“异”字意思相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不同。4.太祖诛杀杨修的原因,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杨修辅佐曹植,引起太祖的怀疑。B.太祖担心自己死后会出现祸患。C.杨修很有才华,而且足智多谋。D.杨修又是政敌袁绍、袁术的外甥。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2)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学生做题,教师巡视)【明确答案】 1.A(论:《论语》。)2.C 3.C 4.A(杨修等辅佐曹植,正是曹操当初犹豫不决屡次想立曹植为太子的原因。)5.(1)请父亲当面试试,看是否请人代笔?(2)从此以后加重了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结合课文的写法,总结了人物传记的写法,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以便在今后的人物传记写作中借鉴。

布置作业

师 郭沫若曾经评价张衡是个“全面发展”的人,可随着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发展对人们学业“专”的要求越来越高。请结合我们的现实环境,想一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今是否有必要,并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善属文善机巧 善政事第二课时

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2.剪裁详略得当。

3.语言凝练平实又不乏情致。

活动与探究

1.课外搜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组织学生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的演讲,并评出最佳口才奖。

2.课文在剪裁上,重点写了张衡的科学成就,请学生上网搜寻资料,了解张衡在文学、政治等方面的更多而具体的成就,并思考张衡给我们的启示。下列课题仅供参考:

(1)罕见的科圣——张衡(2)张衡的成才之路(3)张衡若在今天(4)张衡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篇:13《张衡传》学案(新人教 必修第四册)

高中学案

会员交流资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

13《张衡传》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重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3.文史、文化常识。【学习难点】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学习过程】

一、解题 “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二、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1.逐段阅读,把握内容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2)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3)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4)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高中学案

会员交流资料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2.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1)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②③④)(3)写张衡的政治才干(⑤)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 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 二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三、基本知识、1、本文选自,作者 是南朝宋历史学家、文学家。张衡是(朝代)科学家、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⑪衡少善属文(属:)⑫而无骄尚之情(骄尚:)⑬公车特征拜郎中(拜:)⑭衡不慕当世(当世:)

⑮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无征:)⑯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宪:)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高中学案

会员交流资料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4、译句。

⑪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⑫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⑬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5、课文叙述了张衡哪几方面的情况?

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去结交庸俗之人,也无意出世为官。

B、张衡精于机械方面的巧思,致力于天文、气象的研算,因此被皇帝征召,于是他更精心于钻研这方面的学问。

C、张衡研制成浑天仪后,又研制成了候风地动仪,根据里面设置的机关,可以测定地震的发生及方位。

D、永和初年,张衡出京做河间相前,预先打听到河间的奸邪豪右,上任前将他们一举收擒,河间从此安宁了。

四、读选文,回答问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7、区别下列字的不同含义。

⑪之: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乃知震之所在()

⑫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自此以后()

⑬而: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8、选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地动仪,请分别加以概括。⑪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高中学案

会员交流资料

⑫ ⑬

9、用自己的话说说地动仪的工作原理。

10、通过对地动仪的解说,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

五、知识拓展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④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⑤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⑥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⑦,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⑧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⑨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⑩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注]①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②黧:色黑而黄。③危:高。④墨沈:墨汁。⑤屦: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⑥诮:讥讽。⑦玄圭:黑色的玉。⑧侪:同辈。⑨弸:充满。⑩徼:求。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躬操杵臼(躬:弯腰)

B、人望见,咸异之(异:感到„„怪异)C、所制墨,有定直(直:价钱)D、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效:仿效)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以:而以今墨售于内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B、而: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C、虽:视之虽如玄圭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D、于:则是以古墨号于外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人望见,咸异之 ②客有诮之曰 ③试之则若土炭 ④客闻之曰

A、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高中学案

会员交流资料

①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②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

15、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后汉书》 范晔 东汉

2、⑪连缀,连续 ⑫骄傲自大 ⑬授给官职 ⑭为世所用 ⑮没有应验 ⑯典章制度

3、D

4、⑪(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

⑫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的巧妙,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⑬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

5、记叙了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精神,以及他在文学、科学方面的成就,在政治上的作为。

6、D

7、⑪代词,代铜丸;助词,无实义 ⑫用;与“后”连用,表示时间的限制 ⑬表顺接;表转接

8、⑪地动仪的形状及构成。⑫地动仪的工作原理。⑬地动仪的运用。

9、地动仪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寻找它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地方。

10、衡善机巧

11、A

12、AB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高中学案

会员交流资料

13、C

14、①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②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15、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第三篇: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2.雷雨)

雷 雨

从容说课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戏剧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篇力作,该剧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学习本课,应紧扣故事发生的背景、仔细体味作者是如何通过个性化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从而真正把握剧中人物性格冲突及表现技巧,重点掌握戏剧冲突的独特性及戏剧语言的个性化与表现力。

本文将采取活动式(表演)、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表演课本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在观剧、讨论中不断领略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拟定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想:简介作者,观看第一场的戏剧表演,初步感知剧情,分析第一场戏的矛盾冲突,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总结第一场戏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观看第二场的戏剧表演,分析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把握周朴园的性格发展,并由此进入主题提炼,标题阐释,深

入鉴赏本剧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分析两场戏剧冲突,并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以及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分组编排表演《雷雨》中的两场戏。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戏剧基本常识,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话剧。2.把握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善于分析冲突所折射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理解戏剧的主题。

3.品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排自演,在表演中激发兴趣,体会戏剧艺术的迷人魅力。2.通过冲突中人物的言行分析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戏剧尖锐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假恶丑与真善美,认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灭亡的必然趋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认识了一个善良美丽而又不屈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20世纪30年代名噪一时的话剧名作《雷雨》,这部戏是戏剧大师曹禺的成名之作,为世界文学长廊留下了一位不朽的人物形象——周朴园,这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现在还是先来欣赏几位同学的表演吧。

推进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 课文节选了剧本的第二幕,这一幕又可分为两场,现在就请看第一场的表演。(台上倾情表演,台下凝神观看,表演结束后掌声四起)

师 好,掌声很热烈,说明演员们的课前努力没白费,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 整个过程很流畅,演员的态度也很认真,感情很投入,表演基本到位,特别是周朴园的虚伪奸诈表露无遗,但鲁侍萍内心的复杂心情表现不够,当然,我有点吹毛求疵了。

师 很中肯,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演员们的辛勤付出。好,这一场实际上是两个人之间的戏,是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看看该怎么分?

生 可分为,偶遇——相认——冲突——缓和,四个阶段。师 很准确精练哟!他们是在什么情形下相遇的? 生 鲁侍萍来周家看望女儿四凤,意外发现这家的主人就是周朴园,就这样两个冤家就相遇了。

(学生笑)

师 当时环境怎么样? 生 很压抑。

师 从哪看出来的? 生 课文开始一段话:“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潮湿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使人„„”

师 这段话在戏剧中叫什么? 生 舞台说明。

师 正确。有什么作用呢?

生 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师 不错啊!看来同学们对戏剧常识掌握得很好啊!两个冤家30年没见了,相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鲁侍萍是凭房间布置认出周朴园,那么,周朴园又是怎么认出鲁侍萍的呢?大家讨论两分钟时间。

生 鲁侍萍的动作引起了周朴园的疑心,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一舞台说明文字暗示了她对这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很熟悉,从而引起了周朴园的疑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因而让她“站一站”,并追问她贵姓。

生 鲁侍萍那熟悉的无锡口音,使周朴园陷入对往事的沉思,周朴园就口音把话题引向无锡,转弯抹角有意识地询问30年前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在周朴园的连连追问下,仍然保持语调的平缓;但听到周朴园在有意撒谎,遮盖罪行,于是她悲愤地叙述了自己30多年来的悲愤遭遇,使周朴园惊恐紧张的情绪不断增长;他时而“痛苦”,“汗涔涔地发出‘哦’的叹声”,时而惊愕地问:“你是谁?”;当侍萍巧妙地透露出自己的身份时,周朴园终于意识到眼前的鲁侍萍正是30年前被自己所抛弃的梅侍萍。

师 相认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周朴园在相认前后对鲁侍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相认前他是怎么评价侍萍的?

生 周朴园极力地美化梅侍萍,说她是“一个年轻的小姐”,而且还说她“很贤慧,也很规矩”。

师 她为什么要这么违背事实地美化梅侍萍呢?(学生热烈讨论)

生 因为侍萍是他的初恋嘛,初恋当然刻骨铭心也是最美好的了。(学生哈哈大笑)师 好直接哟!同学们不要笑,他说的还是有些道理嘛,但分析得还不够深入。

生 老师,我觉得,人类总是有怀旧的心理,常常回忆的过去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他并

不是一开始就很坏很虚伪,他那时对侍萍可能还真是一种美好而纯真的爱情呢,只是到了后来自私地为了攀附富家小姐才残忍地抛弃了她,因此我估计他与侍萍相恋的日子应该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因此,他在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室内布置保持原样不变,而且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甚至连穿衣也要“我的旧雨衣”“旧衬衣”,这样,他后来极力美化他的初恋情人是可以理解的。

师 好,越来越深入了。

生 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周朴园逼死侍萍之后,心里内疚,他所谓“美化”“纪念”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丑恶的灵魂而已,一言以蔽之,虚伪。

生 我不否认周朴园虚伪的本质,但我觉得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嘛,再坏的人也有他可取的一面。

师 好啊,越辩越明了,还有吗? 生 我还有补充的,他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是因为他现在生活的不如意,周朴园的妻子繁漪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新式女人”,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她对周朴园很不驯服。周朴园的儿子则对他敬而远之,尤其是周萍“在家里很不规矩”。周朴园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他始终不能忘怀那曾被他抛弃的“很贤慧”的侍萍。

师 几位同学的分析都精彩极了,鲁侍萍对此评价有什么反应? 生 否定。她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师 她实际上否定了30年前的自己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学生轻声议论,时间1~2分钟)

生 那是后悔自己年轻时做错了事,所以后来她又说“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

生 我觉得她这里更像是反话,表面上在否定自己实际上揭露了周朴园的伪善的本性。生 话里还含有很重的怨气,平淡的语气中却郁集了浓重的悲哀和怨恨。

师 很好,紧接着的谈话中,在鲁侍萍的悲愤控诉下,周朴园的虚伪、自私的本质一点一点暴露出来,那么,周朴园的丑恶嘴脸是什么时候彻底暴露的?

生 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30年前的侍萍“现在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

师 在逐步暴露的过程中,周朴园有什么表现?请阅读课文,用铅笔画出。生 当听说侍萍“现在还活着”时,周朴园惊愕地问道“什么?”,吃惊而发愣,按理说前面那么想侍萍,这时应欣喜若狂才对,但他却因她活着而害怕,虚伪本性已渐显露。

生 当知道那个小孩“也活着”时他忽然立起问道“你是谁?”,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并对鲁侍萍的身份起了疑心。

生 当鲁侍萍告诉他“就在此地”并问他“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时,他却连忙说“不,不,不用”已显露出他薄情寡义的本性。

生 当鲁侍萍介绍了梅侍萍近况处境困难并问他“老爷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竟然无动于衷地说“好,你先下去吧”,毫无帮助侍萍的意思,薄情寡义的丑恶嘴脸至此暴露无遗。

师 他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议论纷纷)

生 这些表现和他在前边所表现出来的对侍萍的怀念、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言一行都暴露虚伪的本性。

生 看得出来周朴园关心的并不是侍萍,而是他个人的私利,他的社会地位和他在家庭的尊严。

生 他害怕自己与侍萍的关系再次暴露,害怕别人从这种关系中看到他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本质,使他身败名裂。

师 至此,鲁侍萍终于认清了周朴园的自私虚伪的本性,“望着周朴园,泪要涌出”。激愤之下,她乘周朴园找衬衣之时以一件绣着一朵梅花和一个萍字的衬衣,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面对着侍萍,周朴园是怎么反应的?采取了什么做法?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扮周朴园,女生扮鲁侍萍,朗读时要把握语气、语调与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绪相一致。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感情很投入,我们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学生掌声热烈响起),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周朴园在认出鲁侍萍之后的反应。

生 态度陡变,终于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忽然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来是不是要敲诈我?”当鲁侍萍说“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又责问“谁指使你来的?”言外之意是“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的,莫非是鲁贵叫你来的吧!”侍萍“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从他的阶级本能出发,“冷冷地”说出“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言外之意是“你认为不公平,找到我这儿来究竟怎么样呢?”

师 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终于露出自己的狰狞面孔,随后,他为了稳住鲁侍萍采取了哪些手段?

(学生热烈讨论)生 先“稳”,缓和气氛。当鲁侍萍怀着满腔“怨愤”哭诉周家给她造成的三十多年的苦难时,周朴园惟恐将事情闹大,则又极力淡化事态的发展,一再说“你可以冷静点”“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生 旧情重提,软化鲁侍萍,当侍萍说“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时,周朴园看到鲁侍萍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时,惟恐事情败露,于是,抓住鲁侍萍心软的弱点,虚伪地谈起旧情,“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生 拿出钞票,封人嘴巴。当稳住鲁侍萍后,周朴园还是怕丑事外露,尤其怕“很不老实的”鲁贵知道,而影响他的荣誉、地位。因此又提“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言外之意是“找出一个双方面都好的办法了结这件事情”。当得到鲁侍萍的许诺“他(鲁贵)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的”“他(大海)不会认你做父亲”时,周朴园想更进一步以金钱来平息侍萍对他的怨愤,了结他的罪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课堂小结

师 周朴园的反应一层层地剥去了虚伪的外皮,在这场戏剧冲突中人性的美和丑产生了激烈碰撞,人物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布置作业

师 今天的作业就是分别概括周朴园与鲁侍萍一场戏中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并准备第二场戏剧表演。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微笑)上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课文的第一场戏,戏剧冲突主要在主人公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产生,人物的性格在冲突中逐渐得到了展现,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总结周朴园与

鲁侍萍在第一场戏中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这也是留给同学们的作业,现在就请几位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推进新课

生 我比较喜欢鲁侍萍,所以我来概括她的性格吧。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备受凌辱和压迫。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欲生,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蔑视。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

师 很好,还有周朴园呢?

生 这个人物比较令人讨厌,他自私、冷酷、虚伪。当自身利益没有威胁时,他就以一付道貌岸然、温情脉脉的面孔出现,而一旦有人侵犯到他的名誉、地位、利益时他可以瞬间暴露出他无情自私的狰狞面目,不惜牺牲别人的幸福甚至生命,鲁侍萍很不幸地成为他的牺牲品。

师 两位同学都总结得很好,在这场戏中,周朴园已经很坏了,仅仅如此吗? 生 还不止呢?这场与他三十年前旧情人的冲突中,他还多少流露出那么一丝温情,到了后面情节中他的表现更是坏到骨子里去了。(学生笑)

师 是吗?我们不如暂停分析,先来观赏第二场的戏剧表演好不好? 生(齐声)好。师 有清我们的演员。(学生热烈鼓掌)

(演员倾情表演,观众凝神观看。表演结束学生热烈鼓掌)师 掌声说明同学们的表演是成功的,但任何事物也很难十全十美。请同学们进行评点。生 戏剧语言必须富有表情性,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短短一句话却充分表现了鲁侍萍眼看着周萍打自己的弟弟的复杂、悲愤、失望的心情,但表演者从语调到表情表演不够到位。表演整体还是很流畅的。

师 很中肯,没有表情的语言是僵化的语言。好,我们来看看这场戏的主要冲突在哪两个人之间产生?

生(齐声)周朴园与鲁大海。师 他们俩是什么关系?

生 鲁大海是周朴园的私生子。师 周朴园知道吗? 生(齐声)知道。

师 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儿子的?

生 冷酷无情、嘲讽打击,周朴园为了自己的利益已丝毫不念骨肉之情。生 老师,周朴园这个人太坏了,俗语说“虎毒不食子”,他比虎还毒呢!(学生大笑)

师 这位同学是义愤填膺了,他们的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生 周朴园是工厂董事长,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鲁大海是罢工工人的代表,两人之间是阶级利益的冲突,不可调和。

师 准确,政治课上得很不错啊!(学生笑)在这次父子俩的较量中谁是胜利者? 生 周朴园。

师 他用了什么手段来对付他的儿子鲁大海?大家不妨讨论一下,两分钟。(学生热烈讨论,老师巡视答疑)生 用金钱收买“少数不要脸的败类”,分化瓦解工人队伍。

生 对态度坚决的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鲁大海毫不留情地予以开除。师 这与他对付鲁侍萍所使用的手段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议论纷纷,讨论热烈)生 都是软硬兼施。生 都想用钱收买人心,只不过鲁侍萍很有骨气,断然拒绝,甚至撕掉周朴园给的支票,而与鲁大海一道的其他工人代表是“软骨头”很轻易就背叛了自己的良心,出卖了工人的利益。

生 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冲突中虽然虚伪、冷酷、无情,但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一点旧情在,而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鲁大海时的做法让人体会不到丝毫的骨肉之情。

师 总的来说,在两场斗争中,老奸巨猾的周朴园都掌控着全局,运用卑鄙、奸诈的手段一一化解损害到他利益的危机,而他灵魂中丑恶狰狞的一面也在他的胜利中一步步突显出来,特别是在与鲁大海的斗争中更是戳穿了其伪君子的面孔,大家看看周朴园做了哪些昧良心的事情。

(学生阅读课文,用笔标注信息点,老师巡视)

生 为镇压工人罢工,命令“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生 “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他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生 老师,我觉得他做的坏事应该不止这些,当鲁大海愤怒地揭露他时,周朴园已经变得恼羞成怒了„„

师 他在与鲁大海的冲突中不是一直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吗,怎么这时候失了态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 他的罪恶发家史一旦被揭穿将威胁他的名誉、地位与利益,他当然感到害怕啦。生 而他的失态正反证了鲁大海说的都是事实,因此他才会不顾仪态脱口而出“你胡说”,厉声说道“下去”,要不是周萍打断鲁大海的话,肯定还有更多的罪恶被揭露出来。

师 好,现在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场戏中周朴园的性格比第一场有了哪些发展?

生 周朴园在第一场戏的自私、冷酷、虚伪基础上又添加了老谋深算、冷酷无情、丧失人性等特征。

师 好,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课文的第二幕戏中通过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的剧烈矛盾冲突集中塑造了一位自私、冷酷、虚伪、老谋深算、丧失人性、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反动资本家形象。而戏剧艺术往往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主题的,现在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本文的主题思想。请同学们讨论两分钟。

(学生热烈讨论,老师巡视答疑)

生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核心人物,他是2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反映出来的丑恶腐朽的特点也应是当时整个资产阶级的本质,因此我认为本剧塑造周朴园这个人物是为了揭露和批判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

师 有道理,不过,当时是资本主义社会吗?这种社会定性有点问题哟!生 当时不属于资本主义社会,应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 对,所以,周朴园虽为资本家,但却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这在与他的妻子繁漪的冲突中反映出来,繁漪具有当时新式女性的特点,而周朴园却要以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去约束她。所以我们在分析主题时还应判断清楚当时的社会背景。请同学们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 周朴园对工人们的态度还反映了剥削阶级的吃人的本质特征,这也应该是作者要批判的内容之一。

生 我觉得还应看到鲁侍萍与鲁大海身上反映出的无产阶级的坚贞而富于反抗的优秀

品质,他们是腐朽社会的掘墓人,也是未来中国的希望所在。

师 精彩,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很强。下面由老师来总结一下:《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最后我们来看看作者为本剧取名“雷雨”有什么用意呢?

(学生轻声议论,时间为1~2分钟)

生 首先,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是和雷雨有关,比如:戏剧情节在一个“天气很阴沉、更郁热,湿潮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的下午趋向高潮,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

生 我认为作者这里是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课堂小结

师 一场雷雨下,周家死的死,疯的疯,旧世界的腐朽造成了人间的巨大悲剧,也毁灭了它自己,曹禺用悲剧《雷雨》控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震撼了当时的文坛。

布置作业

师 今天的作业就是写一篇《雷雨》读后感,谈谈自己阅读这部剧本的感受。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情节发展阶段:偶遇——相认——冲突——缓和

第二课时

活动与探究

一、戏剧语言的主要特点有: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请阅读《雷雨》全剧,研究曹禺戏剧语言的独特魅力,撰写一篇小论文。

二、在《雷雨》中最复杂的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问题,他对鲁侍萍的爱情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到底有没有爱过,仔细阅读《雷雨》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四篇: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1.窦娥冤)

窦娥冤

从容说课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教学要在整体把握全剧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高潮部分第三折,要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对【滚绣球】一段,要反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含义上去理解、把握。

本文将采取活动式、探讨式、鉴赏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定三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背景及元杂剧的相关知识,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了解

主要矛盾冲突,分析悲剧产生的根源。

第二课时:重点欣赏高潮部分第三折的一、二场戏,通过表演带动气氛,鉴赏曲词,分

析人物。

第三课时:分析第三折的第三场戏,解读戏剧主题,品味关汉卿的“本色化”戏剧语言。教学重点 理清戏剧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3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3.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透过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2.实践活动,通过表演激发兴趣。3.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喜欢看连续剧吗? 生(齐声)喜欢。

师 当你看的连续剧中的主人公以悲剧告终,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

生 老师,当我看到心爱的主人公死去时会很痛苦,仿佛世界一夜之间变得灰暗了,心情一下子低落到了极点,甚至会痛哭流涕。

生 老师,我倒不会那么投入,因为我会提醒自己那仅仅是一部戏,但我会思考悲剧后面的原因。

师 看来前一位同学比较感性,感情丰富;后一位同学比较理性,善于思考。悲剧在众多的艺术品中是最具震撼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使欣赏者在感情激荡中得到净化,并更加深刻地认识现实生活,因此,很受艺术家的欢迎,从而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比如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国的十大悲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部由元代戏剧大师关

汉卿创作的经典名剧《窦娥冤》。这是一部元代杂剧,课前让大家上网查找元杂剧和关汉卿的相关资料,现在就请同学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推进新课

生 老师,我来介绍元杂剧。

多媒体课件展示:

元杂剧是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戏剧形式,它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师 非常感谢这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这么详细的资料,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关汉卿堪称一绝。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生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著名的戏曲作家。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在他笔下,被压迫的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和贪婪。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关汉卿剧作之所以有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艺术魅力。他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刻画出人物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朴实自然的本色,又有艺术韵味,也被历代评论家称为本色派之首。

师 好,掌声感谢这位同学。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窦娥冤》。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三折,请大家简要概括每一折的故事情节,五分钟时间。

(学生浏览课文并动笔概括)

师 时间到,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生 楔子部分的情节是,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

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生 第一折的情节是,庸医赛卢医欠蔡婆十两银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撞破,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骂与反对,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

生 第二折的情节是,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

生 第三折的情节是,在被押往法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应验。

师 这几位同学概括得很精练,课前预习效果很好。那么,在剧本中这位受了冤屈的窦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大家用两分钟分析讨论一下。

(学生热烈讨论)

师 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要言之有据哟!生 她很坚贞刚烈,当蔡婆劝她将就嫁给张驴儿时,她不但断然拒绝,“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而且当面指出婆婆不是,“多淫奔,少志气,亏杀前人在那里,更休说百步相随”。

生 窦娥还是一个善良孝顺的女子,她宁愿自己屈死也要保得婆婆不受伤害,“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是我药死公公来”“婆婆也,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而在去往刑场的路上,她要求走后街则是怕婆婆伤心,“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生 她还具有很强的反抗性,在去法场的路上,她指天骂地,行刑前则许下三桩誓愿以示冤屈。

师 总之,窦娥是一位善良、孝顺、坚强的女性形象,但这么美好的人却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是谁之过错呢?

(学生议论纷纷)

生 老师,这都是那个无赖张驴儿造的孽。

生 不对,我觉得那个昏官桃杌应该负更大的责任,要不是他昏庸无能,草菅人命,窦娥才不会落得屈打成招,身首两处的下场。

生 我觉得蔡婆也有很大责任,正是他的软弱不贞、引狼入室埋下了祸根。

生 窦娥她父亲也该算上一个,他为了自己的前程,撇下年幼的女儿,也是窦娥悲惨命运的促成者之一。

师 看来是“人人有责”了,(笑)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还没抓住本质,不够全面,再想想„„

(学生沉默做思考状)

生 老师,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吧!

师 有点不够自信哟!非常正确,既然“人人有责”,这“人人”不就构成了一个社会嘛!正是他们形成的合力一步步把善良的窦娥逼入死地。大家再想想看,窦娥所处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学生热烈讨论)生 恶劣。生 荒谬。师 何以见得?

生 首先,窦天章是一介书生,却落魄到卖女还债的地步;其次,一个“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的江湖庸医却成了“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欠人十两银子就想着勒死债主;再者,张驴儿凑巧救了蔡婆,就恃恩耍赖,涎着脸皮硬逼要双双入赘;更荒唐的是,“明镜高悬”的衙门里坐的竟是念叨着“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这一类话的贪官。所以,窦娥很不幸地生活在一个暗无天日、是非颠倒的社会。

师 很好,戏剧一般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而戏剧冲突一般有三类:人物之间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那么,本剧的主要矛盾属于什么类型?

生(齐声)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师 对,正是无赖张驴儿和昏官桃杌所代表的社会黑暗势力无情地毁灭了一位具有美好灵魂的女子。随着剧情发展,眼见着善良美丽的窦娥一步一步被推向死地,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 既痛苦又无奈,特别是看到窦娥指天骂地那一段,让人有撕心裂肺的感觉。师 真情流露,鲁迅先生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窦娥冤》活生生地展示了黑暗社会吞噬人的过程,使观众的情感得到涤荡,激起人们对黑暗社会的痛恨。课堂小结

师 本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戏剧情节,并分析了戏剧的矛盾冲突,初步领略了《窦娥冤》的悲剧美,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欣赏关汉卿笔下的悲剧世界。

布置作业

师 同学们,欣赏戏剧光阅读剧本是不过瘾的,我们应该向关汉卿学习,“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亲自登台演出,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排演第三折戏。下课。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微笑)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欣赏了《窦娥冤》,今天我们来重点品味第三折,在这一折中,剧情走向高潮,窦娥的形象在剧烈的戏剧冲突中被塑造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本折可以分为几个场景?

推进新课

生 可分为三个场景。)赴法场 怨天(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情节结构见蔡婆 遗嘱(窦娥告别婆婆

在型场 誓愿(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师 很准确,我们先朗读第一个场景的两段曲子,读的时候要充分体现窦娥当时的激愤情感。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 好,读得很不错,说明同学们已能体会窦娥当时的心情了。那么这两段曲子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 写了窦娥的愤怒控诉。师 控诉什么? 生 控诉天地不公。师 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现在怎么却成了斥骂的对象呢?

生 善良美丽的窦娥蒙受如此深重的冤情,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难道不该骂?所以当窦娥痛快淋漓地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我心里痛快

极了。

师 说得好,窦娥是真的要骂天地吗?

生 老师,我觉得这里的“天”指的是封建统治者,而“地”则指的是昏庸的官吏,实际上,这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怀疑,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激烈控诉。

师 深刻,那么,你从中读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呢? 生 有一股怨气,“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平白无故地被送上断头台,当然怨了。

生 还有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生 很无奈悲哀,“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有屈无处伸,这种痛苦是无法言喻的。师 看来同学们是用心去读了,这两首曲子感情是如此的激昂,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去营造这种效果的?大家不妨讨论讨论。

师 哪位同学先来发表高见啊? 生 这里用了对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句式整齐,语气连贯,使感情犹如水银泻地酣畅淋漓。

生 还用了对比,“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有寿延”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生 呼告,“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强烈的情感喷薄而出,有极强的感染力。

师 看来讨论很有成效啊,正所谓思想的碰撞会产生火花嘛,几位同学分析得都很有见地,这正反映了关汉卿语言大师的英雄本色。(学生笑)这两个曲牌,十分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残酷压迫人民的反动本质。又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因此,这两个曲牌,就已把剧情推向了高潮。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场景,先请几位同学来表演“诀别婆婆”这幕戏好不好?

生(齐声)好。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学生表演,气氛热烈)

师 从掌声中听出,这几位同学的即兴表演还是很成功的,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生 我来说说吧,首先很难为这几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流畅地演完这一幕戏,基本还是能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情感特点,特别是那个刽子手就演得出神入化,(学生大笑)美中不足的是,窦娥的那种悲彻动人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演员表演有点造作,不是发自内心的。

师 很中肯,那么你认为这一场景写窦娥与婆婆诀别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 生 悲彻痛楚,哀婉凄恻。

师 非常准确,这一场景汇总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点呢? 生(齐声)善良、孝顺。师 很好,作者实际上有意通过这一场景着力刻画窦娥的善良,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帮助?

生 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是通过善良被毁灭来揭露社会的黑暗,窦娥越是善良孝顺,揭露的意义就越深刻。

师 真是一语中的。

课堂小结

师 今天,我们重点欣赏了第三折戏的前两个场景,领略了窦娥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美,更进一步体会到黑暗社会吞噬善良的悲剧性。

布置作业

师 关汉卿是以“本色化”著称于世,他所写的人物的唱词,在抒情中蕴涵着鲜明的动作性,切合特定的戏剧情境,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剧本找出例句加以鉴赏点评。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师(微笑)上节课,我们就开始进入《窦娥冤》高潮部分,这节课呢,我们将进入高潮中的高潮了,(学生大笑),第三个场景写了什么?

推进新课

生 写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师 哪三桩?分别说明了她的什么愿望? 生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师 三桩誓愿在程度上„„ 生(抢答)逐步加深。

师 情感也逐步达到高潮,非常好,这三桩誓愿是向谁发下的? 生(齐声)向天地。师 这就奇怪了,在第一个场景中,窦娥不是刚刚把天地骂了个狗血淋头吗?干吗现在又去求人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学生议论纷纷)

生 我认为并不矛盾,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而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则希望上天来主持公道。

生 我不同意,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这说明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师 不错嘛,能够联系作家背景去分析,还会透过作品去分析作家思想,见解深刻。这誓愿在现实世界里能实现吗?

生 不能,是幻想。

师 那为什么它们在剧中还能一一兑现?(学生热烈讨论,老师巡视答疑)

生 这里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想象,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虽然违背常理,却又合乎人情,有力地表现了广大人民要求伸张正义、洗雪天下冤屈的心愿。

师 分析得很好啊,在第四折里,作者又用了同样的手法安排窦娥的鬼魂出现向已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的父亲窦天章伸冤,最后终于真相大白、沉冤得雪,张驴儿和赛卢医得到应有的惩处,张驴儿被砍头,赛卢医被流放。

(学生鼓掌)

师(笑)真是大快人心!关汉卿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自然朴实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被称道为“字字本色”,尊为“本色派”之首。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证明。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将找出的语段画出来,时间2~3分钟)师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例子评点一下。生 我要评的是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那些话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也使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

生 张驴儿俗不可耐,面目可憎,连言语也令人作呕,他对蔡婆说:“你教窦娥随顺了我,叫我三声嫡嫡亲亲的丈夫,我便饶了他。”这虽是三言两语,却活现出一副恶棍无赖的口吻。

师 评得不错啊,戏剧大师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又博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融合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欣赏。

课堂小结

师 在本课中,我们结识了一个善良而美丽的灵魂,也感同身受地体会了遭受丑恶社会势力吞噬的孤独无助的痛苦,这就是悲剧的力量,它让我们憎恶邪恶,向往善良,希望我们在戏剧的艺术世界中沐浴,洗去心灵的尘埃。

布置作业

师 在文学世界里,我们阅读一个人物应该深入他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他的心,然后,我们就能成就一颗善感的心灵,请课后继续揣摩窦娥这个人物,以“窦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赴法场 怨天(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情节结构见蔡婆 遗嘱(窦娥告别婆婆

在型场 誓愿(窦娥发下三桩誓愿)第三课时

血飞白练三桩誓愿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活动与探究

一、阅读剧本第四折,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安排窦娥的父亲为她平冤昭雪?

二、剧本里窦娥三桩誓愿一一实现,这是关汉卿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假设,把这部分情节还原为现实主义,情节应该怎么发展?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第五篇:张衡传翻译 人教版 必修4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往来。(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他不慕高官厚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盖子中央凸起,样子象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的巧妙,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虽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寻找它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地方。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这样的仪器。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惊异地动仪这次怎么不灵验了。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叹服地动仪的巧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大权落到了宦官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提出关于政事的意见。

东汉王朝建立之初,汉光武喜欢符谶,以至后来的显宗、肃宗也就继承效法他。从汉光武复兴汉王朝之后,儒生争相学习图谶和纬书,加上还附以迷惑人的邪说。张衡认为图谶和纬书虚假荒谬,不是圣人的法规,于是给皇帝上疏。

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入宫廷,在自己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用眼睛瞪着他,张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话回答后出来了。这些阉人竖子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而毁谤张衡。张衡也常考虑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知道。于是作《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

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

下载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15.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15.张衡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高中语文《张衡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张衡传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

    新人教必修4精品教案(12.苏武传)(共5篇)

    12 苏武传 从容说课 《苏武传》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是《汉书》中的名篇,此传是最能显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的优秀篇章之一。它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13.廉颇蔺相如列传)

    13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容说课 本文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史传文学,理解字词文句的意义用法,培养文言文阅读语感。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5.柳永词两首)

    5 柳永词两首 从容说课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以先行者角色开启了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柳永的地位是无可代替的。学习宋词从他的两首传世佳作《望海潮》《雨霖铃》开始,最合适......

    《张衡传》教学案

    课堂教学提纲编号:0404-01 张衡传(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达到理解文言文传记作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了解张衡在科学、政治、文学等方......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 ——《后汉书》 范晔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张衡、范晔以及《后汉书》相关文常;掌握本文重要文言知识;掌握古代升迁术语;掌握人物传记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对张衡有深入的认识。 3.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 高一语文组主备人:吕淑艳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