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质数的求解’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0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0以内质数的求解’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0以内质数的求解’教学设计》。

第一篇:‘100以内质数的求解’教学设计

Qbasic程序设计的综合应用

——‘100以内质数的求解’教学设想

四川省安岳中学

邓 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For-Next计数循环语句和If-Endif分支语句的结构、功能、执行方式和注意事项; 知道Qbasic的常见标准运算符和标准函数:取余运算符(mod)和取整函数(int(x))。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设计算法和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主动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4.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学方法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算法,构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程序。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 点:探究100以内的质数问题的算法;

2.难 点:构建解决100以内的质数问题的数学模型;

3.关键点: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转换为程序设计思想;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运用Qbasic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前面学习过的标准运算符、语句定义符、基本语句等一系列Qbasic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良好素材。目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循环结构的基本语句:For-Next语句、Do while-Loop语句。本节课再用循环结构来解决该问题,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知识产生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的辨证关系,借这个机会进一步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增强学生动手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用计算机知识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学情分析

程序设计的思维过程是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但是探究解决问题的算法和数学模型的构建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很多学生从开始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时就存在这样错误的认识:认为问题的解决完全是依靠计算机,面临问题时,只须将问题原样的输入到计算机上就大功告成。而事实上计算机本身是不能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因此,教师必须向学生明确,计算机解决的问题实质是通过人事先编写的程序来实现的。因此,解决本问题的根本就是采用什么样的算法来编写程序告诉计算机,所以在构建数学模型、确定算法时学生会面对一定困难,从而产生畏难的情绪。

五、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的条理性强,思维严谨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共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同时,结合多媒体电脑、大屏幕进行演示以实现教学的优化组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从课型来看,本节课为探究性的学习课。

六、学法分析

因为本问题算法的设计和数学模型的构建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因此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他们自己去构建数学模型,寻找实现该问题的算法。使学生学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己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简单复习If-Endif分支结构语句和For-Next计数循环语句等Qbasic的基本知识。

a.分别给出上述两种语句的语句格式,结合具体的语句格式简要的回顾复习它们各自的功能、执行方式和注意事项。

b.给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求解100以内的质数。

提问1:什么是质数?质数在数学中是如何定义的?(要求学生回答)

最后由老师给出质数的数学定义:所谓质数,是指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之外,不能被其他任何数整除的数。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算法,构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提问2:质数的数学定义中含有哪些对我们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

提问3:如果我们站在纯数学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那又该怎样去解决?

以上两个问题均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同桌之间可以讨论,然后请同学起来回答他的答案,根据回答的情况再继续分析问题。对于问题3,学生一般都能够回答出“穷举法”这一解决问题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先按数学方法直接把100以内的所有质数全部列举出来,并写在草稿纸上,以备和自己编写的程序所执行出来的结果进行比较。(此时应提醒学生:数学中规定,1不是质数;)

引出“穷举”这一概念之后,问题则变为:如何用Qbasic程序语句来实现从2到100的一一列举。把本问题作为本堂课的提问4,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的办法,然后再由教师给出实现‘从2到100的一一列举’的解决方案:利用计数循环语句For-Next来实现,即For n=2 to 100——①;

接下来,问题则变为:如何在列举的过程中将满足“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之外,不能被其他任何数整除”的数筛选出来。

在数学中,筛选质数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一一列举的过程中判断它是否满足“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之外,不能被其他任何数整除”,若满足,则是质数,否则,就不是质数。该方法在解决提问3时,学生就已经用到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用Qbasic程序语句将该方法描述出来。

提问5:如何将质数的数学定义转换为Qbasic程序语句?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的办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分析、讨论,然后请每个小组选一位同学起来说说他的解决方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再继续分析问题,最后由教师给出解决方案;

方案描述:要判断自然数N是否为质数,我们可以用N与2 至(N-1)之间的所有自然数来进行“取余运算”,即N mod M,且(2≤M≤(N-1));如果取余运算的结果均不为0,即(N mod M)≠0,且(2≤M≤(N-1)),则说明N为质数,否则,N不是质数。

该方案的Qbasic描述如下: For m=2 to(n-1)If(n mod m)=0 then n不是质数 End if ——② Next m 上述两个方案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为这个问题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其中①和②的描述是解决本问题的算法,这也是本堂课的关键点,此时,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这一数学模型和算法来解决该问题,写出解决本问题的完整算法,突破本堂课的重、难点。

3、求解解决问题的算法

根据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写出如下的算法:

For n=2 to 100 //外层循环:一一列举2至100的自然数// Flag //设置标志Flag,Flag的初值为1// For m=2 to(n-1)//内层循环:判断n是否为质数// If(n mod m)=0 then Flag的值为0 End if Next m //结束内层循环// If Flag then //若Flag=1,则打印质数n// 打印质数n End if Next n //结束外层循环// 根据上述算法确定程序中要涉及的变量,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着写出解决本问题的程序代码,然后再由教师给出如下的参考程序代码。

4、程序的实现

Cls For n=2 to 100

Flag=1 For m=2 to(n-1)If(n mod m)=0 then Flag=0 End if Next m If Flag=1 then Print n; End if Next n End

5、在Qbasic环境下调试运行本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八、问题的优化和推广

1、由质数的数学定义可以看出:2至100之间,除了2以外的任意一个偶数都不是质数,所以应该首先排除这些偶数,但是在本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并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而是从2到100一一列举并判断的,因此,根据本方案写出的程序的执行效率并不是最优的。故我们可以这样来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列举自然数2到100的时候先进行奇、偶的判断:若遇偶数,则直接列举该偶数的下一个数;若遇奇数,则再进一步判断是否为质数,从而实现程序的优化。(可以把此优化方案的程序实现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提示学生:‘2’应该首先单独输出,奇、偶数的判断要利用取整函数int(x)来实现)

2、该问题我们是通过IF-ENDIF分支语句和For-Next计数循环语句的结合来解决的,前面我们还学习过DO while-Loop条件循环语句,那么这个问题是否能够通过IF-ENDIF分支语句和DO while-Loop条件循环语句的结合来解决?如果能,程序又该怎样来实现?(这个问题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思考题)

九、课堂小结

本节课讲授了Qbasic循环结构语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其实也是Qbasic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本堂课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分析问题,构建良好的数学模型,寻求最佳的算法,只有这样踏踏实实的完成每一个环节,最终才能得到解决问题的程序。

十、提高训练(本问题的进一步优化)

判断一个数N是否为质数,不必将N与2到(N-1)之间的数一一进行取余运算,只需将N与2到N的算术平方根之间的数一一进行取余运算即可,即N mod M,且(2≤M≤sqr(N));如果取余运算的结果均不为0,即(N mod M)≠0,且(2≤M≤sqr(N)),则说明N为质数,否则,N不是质数。(该方案的算法思想点到为止,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去思考,独立完成该方案的程序实现)3

第二篇:质数教学设计

质数教学设计

质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

2.学具准备: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按因数的个数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新授

1、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1)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学生汇报,教师大屏幕展示。

(2)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类方法,再全班汇报。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类方法,再全班汇报。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成果吧。

学生汇报多种分类方法,再全班讨论交流哪种方法更合理。

师:像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把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教师强调“只有”。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质数和合数。

师:大家觉得这里的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为什么?学生思考并指名回答。师:(1)、说说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2)、20以内的合数有哪些?(3)、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学生思考并指名回答。

师:那么,按照含有的因数个数这个标准把0除外的自然数分成几类?

2、练习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判断回答并说明理由。

3、教学例1

师:如果老师把范围扩大到100,你能找到100以内的质数吗?大屏幕出示例1百数表

学生先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在小组里交流讨论方法。 师:请大家借助教材14页例1的表格,以小组为单位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做一个质数表。

学生独立完成100以内的质数表。再在小组里交流每个学生完成的质数表,查漏补缺。

全班反馈,教师大屏幕展示。

三、习题巩固出示大屏幕。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谁能说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自然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0除外)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前让学生独立写出1-20这20个数的因数,再根据因数个数进行分类,课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通过交流,有的分为两种,奇数和偶数;有的认为分为6种,有6种因数的个数;有的分为因数的个数为单数个和偶数个等等。然后让学生讨论分类方法,并感悟到,最科学的分类是非零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明白含义后这时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数是质数?那些数是合数?最后再次讨论,探究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学生经历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分类、讨论、质疑、释疑、归纳、验证,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最后任意出各种数让学生进行辨析,巩固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最后出示例1中的1~100,让学生找100以内的质数。在找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你想如何来操作,才不会重复和遗漏掉。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学得灵活。但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练习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反馈的速度过快,对于那些中下等的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些都是还有待调整的环节。

质数教学设计2

一、教材依据: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章“找质数”。

二、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而成,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和合数。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继续拼长方形,找出2到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两种或以上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因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将这些数分为两类,以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进而认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熟练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和初步掌握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比较抽象,找质数不象找奇数、偶数和找因数那样规律性强,因此学生接受起来会很困难,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找质数的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本节课我本着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获得一般的解决问题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了解数学的价值,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非0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以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哥德巴赫猜想”吗?其实在老师小的时候就听说有人把“哥德巴赫猜想”比作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你们想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吗?点击课件出示: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师:谁来读一下这句话?(生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大于2的偶数。

师:能举个例子吗?(如4、6、8…)没读懂什么?

生:什么是质数?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质数。

教学反思: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教师要善于设疑,以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本节课以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为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急于学习什么是质数的兴趣,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师: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在第10页,在理解了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下表。并仔细观察、思考,看你能有什么发现?

生:……

教学反思:让学生经历拼一拼,自主、独立完成填表的实践,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新知。

2、合作交流:

师:同桌互相交流你是怎样填表的?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分为两类的?为什么这样分?

生:……

教学反思:小范围的相互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人人参与展示自已成果和取长补短的机会。并能在认识与思维的碰撞中及时、主动地发现和修正自已的不足之处。

3、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表格填写完成了吗?哪一位同学把表格填写的情况给大家讲一讲?

生1、……

师:这位同学讲的很好。(出示表格)

质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复习质数、合数的特征并利用质数和合数的知识点,把质数和合数知识大胆运用到正方体拼组图形中。

教学目标:

1、复习质数、合数的特征、复习长方体 、正方体的特征。

2、利用质数和合数的知识点,把质数和合数知识大胆运用到小正方体拼组图形中。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正方体的个数是质数个时,只能拼成一种长方体,而小正方体是合数个时,哪种表面积最大或最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把质数和合数的知识运用到拼组图形中,并能归纳出合数个小正方体拼组成的图形,谁的表面积的大、谁的表面积小。

教具准备:

1、每人20个小正方体。

2、题卡每个小组两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

创设问题:

1、师:比一比:老师写出1至20,你们说出1至20,看看谁最快?

课件1出示: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课堂上,我班学生感觉到不太可思议,太简单了,于是高高兴兴的在本子上认真书写,写好后还再高兴中我就提出新的问题!)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这些数的用途吗?

(当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七嘴八舌说出许多这些数在生活中的用途。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让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入数学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于生活中。)

3、问题情境:你能用本学期的知识给这些数分分类吗?

学生很快就把这1至20分好了类:

(1)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

奇数:1、3、5、7、9、11、13、15、17、19

偶数:2、4、6、8、10、12、14、16、18、20

(2)按约数的个数分: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只有一个约数):1

质数(两个约数):2、3、5、7、11、13、17、19

合数(三个约数):4、6、8、9、10、12、14、15、16、18、20

4、让学生给1至20说出它们的因数:

找出质数的所有因数:

2的因数:1、2

3的因数:1、3

5的因数:1、5

7的因数:1、7

11的因数:1、11

13的因数:1、13

17的因数:1、17

19的因数:1、19

小结:质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

找出合数的所有因数:

4的因数:1、2、4

6的因数:1、2、3、6

8的因数:1、2、4、8

9的因数:1、3、9

10的因数:1、2、5、10

12的因数:1、2、3、4、6、12

14的因数:1、2、7、14

15的因数:1、3、5、15

16的因数:1、2、4、8、16

18的因数:1、2、3、6、9、18

20的因数:1、2、4、5、10、20

小结:合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

5、复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

(1)让学生回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

长方体:6个面,面积完全相同;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 面积完全相同8个顶点;12条棱,长度都相等。

二、质疑、探究。

1、问题情境

师:昨天,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在做题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们愿不愿意帮帮他呀?得到了学生肯定的回答,我出示课件:1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组图形,问拼成的立体图形,表面积多少?

学生用练习本完成。

(1)12×1×4+1×1×2=50(平方厘米)

(2)6×2×2+6×1×2+2×1×2=40(平方厘米)

看着学生的答题,我试问学生,还有没有算出与这两位同学不一样的表面积?

学生一口同声的回答:没有!

2、分析与探究。

师:那我们一起用小正方体来拼一拼,算一算!

课件出示:12×1×4+1×1×2=50(平方厘米)

6×2×2+6×1×2+2×1×2=40

4×3×2+4×1×2+3×1×2=38 3×2×4+2×2×2=32

教师小结:通过比较发现,12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四种不同的长方体,体积一样,但表面积各不相同。

3、带问题合作探究。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合作交流,我给每个同学20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看看你能拼出哪些不同的长方体。并以五人小组合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小组合作,并填写下表:

师:同时,谁能结合质数和合数的知识,你能联系质数和合数的知识,熟练拼组出这些图形吗?并把你拼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跟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看看和你的拼组图形一样,特别注意的是看看哪个同学在拼一拼、说一说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质数教学设计4

一、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组数:

1、2、5、8、9、12、17

师:这些数根据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怎么分类?

生: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其中1、5、9、17是奇数,2、8、12是偶数。

师:自然数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来分类的。先请同学说出这些数每个数的约数。

生1:1的约数是1。

生2:2的约数是1,2。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卡片(可移动)并贴在黑板上。

1(1)、2(1,2)……

[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一定数量的具体实例。教师一上课就出示一组自然数,帮助学生复习自然数的奇偶分类后,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的约数,为学生的观察、比较,学习新知,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例1。

1.引导学生自学例1,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师:自然数按照约数的个数怎么分类呢?请同学们带着思考题来学习书上的例1。

出示思考题:

(1)按照一个数约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

(2)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这样的数叫做什么数?

(3)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这样的数叫做什么数?

(4)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2.回答思考题。

(1)回答思考题(1)。

师:按照每个数约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

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只有一个约数的,一种是有两个约数的,还有一种是有两个以上约数的。

师:谁能把以上的数,按照约数的多少进行分类?

学生移动卡片:

2(1,2)、8(1,8,2,4)、1(1)

5(1,5)、9(1,9,3)

17(1,17)、12(1,12,3,4,2,6)

(2)回答思考题(2)。

师:像2、5、17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做什么数?

生:像2、5、17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教师板书:质数(素数)

师:质数有几个约数?

生:质数有两个约数。

师:哪两个约数?

生:1和它本身。(教师板书)

师:自然数中,除了2、5、17外,还有别的质数吗?

生:有。

师:你能举出一个例子来吗?

(三位学生先后回答出:3、7、11,教师板书)

(3)回答思考题(3)。

师:像8、9、12这样,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叫做什么数?

生:像8、9、12这样,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叫做合数。

(教师板书:合数)

师:合数的约数是几个?(两个以上)怎么理解“两个以上”?(至少三个)你能举出一个合数的例子吗?

(三位学生先后回答出:4、6、100,教师板书)

师: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师:自然数中,除了黑板上的这些质数和合数外,还有吗?

生:还有很多。

(教师在质数、合数的例子下面写上省略号)

(4)回答思考题(4)。

师: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只有1一个约数。

师:能不能说,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呢?

生1:能。

生2:不能。因为自然数中的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那么,自然数按照约数的个数来分类,应分成几类?

生:分为三类。一类是质数,一类是合数,还有一类是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质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拼长方形的活动,经历探究质数、合数的过程。

2、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会正确迅速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质数或合数。

培养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会正确迅速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质数或合数。

教学难点:

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12个小正方形、学号卡片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数学的世界中,在我们的周围能找到许多有意义的自然数,那么谁能很快说出一句含有自然数的话?(要求后面的同学不要重复说过的数)

生1:我叫王杰,今年12岁了。板书:12

生2:再过几天,就是第23个教师节了,……板书:23

生3:我们家一共有4口人。板书:4

生4:我们学校一共有14位教师,其中有8位男教师,板书:14

…………

师:老师也说一句行吗?我儿子今年10岁了,板书:10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有趣的自然数,谁能根据前面所学把这些数分类呢?(依据是否是2的倍数)板书:奇数和偶数

师:关于自然数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大家想不想知道,……

2、操作探究

(1)拼长方形,完成如下表格:

要求:分别用1、2、3、……、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能拼多少种?边操作边记录,完成表格。

(2)小组交流,补充完善表格。

(3)观察比较表中各数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记录下来。

(4)全班交流、归纳。

(5)师引出“质数、合数”的概念。板书:自然数(依据因数的个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

上节课大家已经尝试过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这节课继续拼长方形,找出1~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行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

强调“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同桌合做完成课后习题,有困难的教师及时帮助。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6)比较:质数与合数有什么不同?

思考: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说一说 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9、8、0.2、11、13、1.2、15、0、16、10、4、18

(2)议一议 下面的说法对吗?

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质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质数都是奇数;

(3)想一想 在1-20中: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

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是( )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

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4、游戏

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站起来,说一说为什么?

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举起右手,说一说为什么?

学号既不质数也不是合数的同学举起你的双手。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两位同学握一下手。

质数教学设计6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以及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奠定基础。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结合具体活动,认识、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运用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通过教材提供具体的操作材料,实现了学生活动式课堂的学习生活,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有利于教师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学习形式,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感受探索的过程。

首先让学生感觉到有不同类的存在,分类的标准是因数的个数,在活动中感受因数个数不同,把数分为不同种类的数,是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找到因数个数的特征,并把因数个数作为分类的标准,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做了一个前测,调查问卷是这样的:

下面的数学名词,按你知道的程度画符号。

结果显示: 10人根本没听说过“质数”这个词,15人听说过,但不是很明白。其余16人认为自己已经知道质数是怎么回事了,9人认为自己非常理解。

所以在质数合数概念呈现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问题,给出1~20个数,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数,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这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时空,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实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辨析中,明确概念、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因数个数是自然数分类的标准,理解和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通过操作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情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了解质数研究的历史和学生感受多个角度认识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资源】

1、教师

关于数学家探索歌德巴赫猜想的动画课件、拼摆长方形的动画课件。

2、学生:

小正方形卡片、学具袋、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欲望

教师给学生讲一段故事:在二百多年前有一位德国的中学数学教师,他特别热衷研究数学问题,有一次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数学现象,提出了一个猜想(画面1),但不知道对不对,就向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欧拉请教,不能发短信,更不能发伊妹儿,就写信。数学大师冥思苦想后,在回信中写道:说我确信你的论断是对的,但我无法证明它(画面2)。这个猜想轰动了整个数学界,数学家们跃跃欲试,但谁都没证明出来。直到四十二年前,我们中国的一位数学家也进行了研究,他的成果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记录,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也没有完整证明出来。再后来,在20xx年,英美两国曾悬赏100万美元,奖励能证明这个猜想的人,但至今未果。(画面3)这个猜想太神奇了。想知道这个猜想吗?学完这节课我们就能了解它了。

(二)拼长方形比赛,感知因数个数

1、师引领示范拼摆长方形,明确游戏要求

教师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2种长方形,并向学生说明其中拼成的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

2、玩摆长方形游戏,初步感受影响拼长方形种数的因素,并大胆提出猜想

(1)提出任务,小组探索

师:我用4个小正方形最多能拼出2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你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用手里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小正方形,每组的块数不一样,把所有的小正方形都用上,拼成长方形。

问题:比一比,哪个小组拼成长方形的方案最多。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把方案记录在表格里。

(老师在课前给不同的小组发放了不同数量的长方形,分别是3、7、9、10、11、12、18、24。学生活动开始,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①汇报

学生汇报小正方形个数分别是3、7、9、10、11、12、18、24能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填在黑板的表格里。

小正方形的总个数 长摆( )个 宽摆( )个

②引发认知冲突

师在学生汇报完24个小正方形能拼成4种长方形后,认为这组方案最多,是这次比赛的冠军,学生一定会强烈反对。

③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同意?学生可能回答老师给每个组发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不同。

④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黑板表格,你们认为是什么影响到了设计方案的多少?

学生发表想法,影响设计方案多少的因素可能会有:①数的大小 ② 奇偶性 ③因数个数

(3)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猜测设计方案的多少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有的认为数大方案多,有的认为偶数比奇数方案多,还有的认为和因数个数有关。是不是像你们猜想的那样,到底什么因素最终决定设计方案的多少呢?我们再试一次,好不好。

3、玩抢数游戏,进一步感受因数个数决定设计方案的多少,验证数学猜想

(1)宣布要求,合作探究

师:刚才是老师分给你们的数,不公平,这次老师这有一些数,你们自己挑,看哪个好要哪个。

活动要求:数比较大,设计方案时可以摆,可以不摆,探究有几种方案后,也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每个小组只挑一个数研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教师贴出几个数:45(2个)、48(2个)、59(2个)、62(2个)下面挂着小正方形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学生自主发表看法,师生多方对话,深入交流

师:刚才每个小组用自己挑的数,设计方案,结合我们刚才的猜想,现在你有什么发现?试着用手里的数据来举例说明。

(学生可能提出数大不一定方案多,偶数不一定方案多,教师相机引导,给学生交流创造的空间,掌握举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猜想的推理方法,逐渐清晰结论。)

师小结:看来和因数个数有关系,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三)研究因数情况,尝试分类,概括质数与合数概念

1、重新梳理,概括质数特征

(1)全班同学看表格,分别说出3、7、9、10、11、12、18、24的因数有哪些?有几个?

其实我们刚才长摆几个,宽摆几个,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2)提出问题:如果这次我们重新选,只给你一次机会,看谁设计方案多,黑板上这些数,你一定不选哪个数?(给学生理性梳理的时空,学生可能回答不选3、7、11、59)

追问:为什么不选这些数,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

(学生可能回答:像3、7、11、59这几个数只能设计出一种长方形,或说这样的数只有2个因数,教师适时提出质数的名词,并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质数。)

(3)小结数形结合,形象感受质数特征

我们用质数摆出的长方形,你有什么体会?(教师分别出示数量是3、7、11、59,摆出长方形的样子,都是细长条的一种长方形。)

2、学生自主归纳,概括合数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黑板上剩下这些数的特点,概括出合数概念。

3、初步运用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问题:刚才学习了质数和合数,说一说51是质数还是合数,你是怎么想的?

(51这个数学生容易引起争议,爱混淆,在辨析中深入理解质数合数概念,学会初步运用概念看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需要看因数的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再找到其他一个,那这个数就是合数。)

(四)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观察与思考,发现规律

1、宣布任务

师:从我们上一年级开始,就在和数打交道,已经是老朋友了,这学期我们又研究了数的特征,结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质数和合数的知识,再来重新认识这些数。

屏幕出示小组学习单:

请你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或结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发现或结论

2、学生汇报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辨析明确每个观点,并以小组的名义写在黑板上,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

在此过程中重点处理:

(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偶数除2以外都是合数

(五)师生共同经历提出歌德巴赫的过程,感受数学的神奇

师:我们学过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们能不能把从4开始的偶数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

师生共同从4开始写:4=2+2 6=3+3 8=3+5 10=3+7 12=5+7 14=7+7

16=5+11 18=7+11 20=7+13 22=17+5

提出问题:观察上面式子,能提出猜想吗?

师介绍哥德巴赫猜想。

有人把歌德巴赫猜想比做数学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到现在还没有被摘取,因为质数太神奇了,是永恒的迷。关于神奇的质数,要知详情,请看这本书(出示图片),这里面讲述的数学故事和数学知识一定会令你着迷,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同学也能加入探索科学之谜的队伍。

(六)全课总结:说说今天的收获。

(七)完成练习题第1、2、4

自我问答:这节课看起来简单,学生学习特轻松。但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五花八门。

质数教学设计7

1、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慨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质数、合数。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同样的事物,依据不问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小*的分类方法。明确:分类的际准很重要。

一、复习旧知

说一说,在我们学习的空间,你可以得到那些数?(要求与同学说的尽也不重复)

给这些自然数分类。根据自然数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

板书对应的集合图。

自然数

(能不能被2整除)

把学生列举的数填写在对应的集合圈里。

问:看了集合图,你想说什么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有关知识)

说明: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

问:想不想学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关于新的分类方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进行新课

今天我们就用找质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

复习:什么叫因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因数?

同桌合作、找出列举的各数的所有的因数。(同时板演)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的数的个数,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自然数

(因数的个数)

(只有两个因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约数)

引导学生思考:只含有两个因数的,这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引出质数的概念。

明确合数的概念、提问:合数至少有几个因数?想一想:1的因数有哪几个?它是质数吗?它是合数吗?

明确:这是一种新的分类方法。看厂集合圈,你想说什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巩固寺数阳台数的知识)

猜一猜:奇数有多少个?合数呢?

明确: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例1 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5 28 31 53 77 89 1ll

学生独立完成。

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明确: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因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来判断;一个数,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约束,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不必找出所有的因数来,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

说明: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可以查表。100以内的质数比较常用,看书本上的100以内的质数表。用质数表检查对例子1的判断是否正确。

完成练一练。

三、练习巩固

1、坚持下面各数的因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再用质数表检查。

22 29 35 49 51 79 83

2、出示2到50的数。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划掉。)

学生操作后,提问:剩下的都是什么数?

告诉学生:古代的数学家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找质数的。

四、全课总结

学到这里,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你掌握了吗?学生回答:揭示课题,质数和合数

讨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之间是这样的关系呢?

五、布置作业(略)。

分析:

教学反思:

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枯燥的,一般不是有教师和学生的重复不断语言就是有很多的练习题训练。而这一节课教学使学生感到特别兴奋。

第一、在概念教学中,师生的这种融洽的、和谐的,而又不失激情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我。它一改概念教学的枯燥与乏味。让学生在做中学,源于课本又超越了课本,学生用本册刚刚学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知识,来动手操作研究这一节课,使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探究、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概念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是这一节课的特色,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精心设计了问题,巧妙地进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索、总结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异质的组合来讨论、探究知识,促进相互的学习,提高合作的能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的有用的。

第三、大数学观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这一片段的教学中不仅体现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强的特点,而且真正的把数学知识的教学、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异质组合讨论、动手拼一拼、相互商议、个别争论等都无不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质数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例1,例2

数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会用质数表判断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熟记20以内的全部质数。

3.知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知道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类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2. 找出1~20奇数,偶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3.分类:

师:自然数可以分为哪两类?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2的倍数分的)

二.探究新知。

a:1.导入课题:

师:自然数可以按照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两类。

那么自然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今天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来研究“质数与合数”(板书课题)

2.提问:

师:看了这一课题后,你们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些什么内容呢?

归纳问题(板书)

1) 怎样的数叫质数,怎样的数叫合数?

2) 自然数除了质数、合数外还有哪一类?

3) 用什么 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b.学习质数,合数。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课件出示,学生完成表格)

1的因数1 6 1,2,3,6, 11 1,11, 16 1,2,4,8,16,

2 1,2, 7 1,7, 12 1,2,3,4,6,12, 17, 1,17,

3 1,3, 8 1,2,4,8, 13 1,13, 18 1,2,3,6,9,18,

4 1,2,4, 9, 1,3,9, 14 1,2,7,14, 19 1,19

5 1,5, 10, 1,2,5,10, 15 1,3,5,10 20 1,2,4,5,10,20

引导学生看因数(边回答,边看)

2.观察思考

师:这些书的因数的个数一样多吗?(生:不一样)

师:你能把这些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吗?

学生讨论,分类 (分为哪几类)

3.学

生12报结果(表格,学生完成)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

1 2,3,5,7,11,13 4.,6,8,10,12

17,19 14,15,16,18,20

4. 观察比较,发现特点。归纳概念

质(1)师:观察2.,3,5,7,11,13,17,19 这几个数的因数有什么

特点?(每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二个)像这样数叫做质数?

生: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板书) (课件出示)

质数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找因数”,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找因数的方法有哪几种?

生:拼长方形和想乘法算式。

师:是的,找因数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拼长方形的方法。第二种是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页,用拼长方形的方法完成课本第10页的“拼一拼”,并把结果写在表格里。

二、讲授新知

活动一、自主探索,理解概念

1、动手拼一拼:

2、汇报交流

3、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预设:有的数的因数就只有两个。(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因数是1和本身),而有的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

师: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真了不起!现在我们就把这些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一分。

第一类: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2、3、5、7、11

第二类: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他因数:4、6、8、9、10、12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数学家把这样的一类数叫做质数,把这样数叫做合数。(师板书)谁能说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同桌交流)

(学生概括)(多请几个学生来概括,加深印象)

板书概念: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提示:质数只有这些吗?(不止)可以用省略号表示。合数只有这些吗?(不止)也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师:刚才大家按因数的个数把数分为质数和合数,那1呢?1该怎么办呢?它是质数还是合数?

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是的,因为1只有本身一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活动二、应用概念,进行判断

师:在认识了质数和合数后。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者合数和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从定义入手思考)

生:因数的个数

师:真棒,那到底应该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呢?有没有具体的方法呢?

(预设:这个问题比较难,如果学生无法作答,可以引导学生从定义入手思考)汇报交流

预设:

生: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了,这样的数就是质数

生: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能找到其他的因数,那这个数就是合数

生:一个数除了1和本身外,只要能再找到一个别的因数就足以证明这个数是合数了。

生:一个数只要能找到它的3个因数,就是合数了。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时,只要找到能除了1和本身外,一个别的因数就可以证明这个数是合数了,如果找不到第三个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质数了。

现在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这几个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2、25、29、51、60、216、513

学生思考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方法:如可以结合2、3、5倍数的特征,从判断它是否是2、3、5的倍数入手)

师:真聪明,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发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可以先用2、3、5倍数的特征来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3、5,如果有的话那么这个数就一定是合数。如果用2、3、5还是没有办法判断的话,还可以用7、11这样比较小的质数去除一下,看他们是否具有因数7、11。掌握了这种方法后,我们再来判断几个数。

13、21、30、31、77、83、218、711

师:其实刚才我们用的这种找质数的方法是20xx多前一位希腊的数学家研究出来的,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位聪明的数学家(介绍埃拉托丝特尼),他的这种方法被人们称作“筛法”,具体是怎么做,现在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完成课本11页“探索活动”。

学生动手

汇报交流(1-100的质数:2、3、5、7、11、13、17、19、23、27、29、31、37、41、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三、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质数和合数,也掌握找质数的方法。今天这节课老师感到很开心,因为我们班同学表现都非常好,让我们用掌声结束今天的课。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让学生谈收获)

四、作业

1、p11探索活动

2、猜号码

老师的qq;529a55bc,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猜猜老师的qq号码。

提示:其中①a既是偶数也是质数;②b是最小的合数;③c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

《找质数》教学反思

《找质数》这一部分知识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不多,所以学生十分困难用自己的经验进行知识的建构。因此,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本节课的设计以数学活动为主。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实际的情况,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质数和合数,教学难点是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教学中,在讲解难点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探索,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找到1——12的因数,之后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的特点,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质数和合数。

而在突破难点上,我先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条件:除了1和本身外,是不是有第三个因数,如果有就是合数,如果没有就是质数。在学生认识这一点后,我便出示练习一,在练习一中的大部分数都是2、3、5的倍数,同时在学生汇报答案时,我又引导学生总结出找第三个因数的方法即根据2、3、5倍数的特征去找。在完成这个练习后,学生就掌握了找第三个因数的方法,也等于掌握了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的方法。

本节课的不足: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分析,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用拼长方形”的方法找因数花费了太多时间,这直接导致后面的课有点紧,针对该问题,我觉得可以把这一活动放在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时先完成,然后再在课堂上交流。

质数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分别说出8、11的全部因数。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按照教材第10页的要求完成表格。

2、汇报。

3、思考:

观察所填表格上的数,有什么特点?

(有的能拼一种,有的能拼两种,还有能拼三种的;能拼一种的对应的因数是1和它本身,能拼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对应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

4、根据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根据2~12各数的因数特点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将2、3、5、7、11这些数分为一类,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做质数;

将4、6、8、9、10、12这些数分为一类,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数字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1、尝试判断:2、13、51、37、52、93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交流判断方法。

51、93是3的倍数,所以它们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3,所以是合数;

52是偶数,它的因数还有2,也是合数;

2、13、37这几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找不到第三的因数,所以是质数。

3、归纳总结方法。

只要找到除了1和它本身外的一个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它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四、探索活动。

教材第11页第1题。

请学生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

教师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特尼发明的,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操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

教材第11页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

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第1列和第5列,为什么?

引导观察:第2、4、6列除2外,其它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2,所以不是质数;第3列除了3外其它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因数还有3,也不是质数。

第(3)题,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2、4,那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那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所以余数只能是1或5。

五、小结。

质数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二、教材分析

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而成,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继续拼长方形,找出2—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将这些数分为两类,以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进而认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每个班大约有六十名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学校附近小区居民的孩子,一小部分是借读生。由于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学生思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孩子都能很快理解并掌握。

四、教学设计:

(一)游戏引入新课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愿意吗?下面我先说一说游戏的要求是:每个小组都有一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但是每个小组小正方形的个数都不一样,请你将袋中所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稍微大一点的正方形。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请把你们的设计方案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可能如下:

1 × 9

9

3 × 3

1 × 24

2 × 12

3 × 8 24

4 × 6

师:那这个组就是咱们今天拼图比赛的设计冠军。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有11块小正方形的小组不同意,因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案。教师板书: 1 × 1111)

师:还是这11块小正方形,大家帮助他们想想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师:哪个组也遇到了与他们组同样的困难?

(板书:29、7、13、17。)

师:为什么它们只有一种设计方案呀?(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板书:29、7、13、17的因数。

师:指合数说,为什么它们不是一种设计方案?(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约数)

师:如果重新比赛,让你们自己选择小正方形的个数,你们肯定不会选择哪些数?为什么不选择11、29、7、13、17呢?(因为它们只有两个因数)

师:看来你们选择的标准是根据数的因数的个数,我这还有几袋小正方形,(出示信封1-12),请你马上写下它们的因数。

板书可能的情况:1:1

2:1,2

3:1,3

·······

12:1,2;2,6;3,4;

师:请你仔细观察每个数因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分类。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后学生汇报的情况是:①按数自身奇偶性分类②按因数个数的奇偶性分类③按因数的个数分类。)

师:根据第③种分类的方法,移动1~12这些数,将出现下面的分类。

板书: 1 2 4

3 6

5 8

7 9

11 10

12

师:你能给这两类数取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师提出质数与合数并板书)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合数?

师:你们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分成质数与合数,“1”怎么办呢?

板书:“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吗?

(媒体出示一组数据)

师:组内商量商量,你们组喜欢挑质数就把质数挑出来,喜欢挑合数就把合数挑出来。看哪个组挑的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如下:质数: 2、3、23、31、37、41、47;合数:25、33、49、51、63、74、36、70;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1)

师:你们为什么都不挑1呀?

师:(拿着1)1放在这边行吗?(指质数)放在这边行吗?(指合数)怎么办?为什么?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组在选择合数时判断得非常快,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生: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再找到第三个因数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是合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质数和合数,接下来利用刚学过的知识做一个游戏,高兴吗?

(二) 游戏活动

1、猜电话号码

师:下面我们搞一个猜电话号码的活动,每个同学先听清楚要求,根据老师提示的要求从左到右写数,并认真做好记录。下面活动开始:

⑴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⑵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

⑶10以内最小的质数。

⑷10以内最大的质数。

⑸10以内最小的合数。

⑹这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⑺10以内最大的偶数。

⑻10以内最大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学生汇报:电话号码是83274189)

2、自我介绍

师:下面做的活动是自我介绍。根据自己的学号说说这个数的特性,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如:我是1号,1是奇数,它既不是奇数又不是合数;我是9号,它是自然数,整数,是奇数,又是合数。

(学生开展小组内的自我介绍,然后安排班内的交流)

我是20号。它是偶数,也是合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小结与质疑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四)动脑筋出教室

师:请最特殊的数出教室(1号)请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出教室;请质数出教室;请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出教室。

五、教学反思

“找质数”这一部分知识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不多,所以学生十分困难用自己的经验进行知识的建构。因此,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本节课的设计以数学活动为主。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证明,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及数学结论的确切。

质数教学设计12

一、旧知巩固、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质数和合数。大家能不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质数和合数?什么是奇数和偶数?数的奇偶性有哪些?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回顾质数和合数的相关知识。

2.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一题。

(1)让学生理解题意以后,独立完成。

(2)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二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反馈。

3.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三题。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2)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4.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四题。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

(2)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性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3)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四第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本节课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疑难问题吗?

质数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能力。

3、通过质数与合数两个概念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同样的事物,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明确:分类的标准很重要。

一、复习旧知

说一说,在我们学习的空间,你可以得到哪些数?(要求与同学说的尽量不重复)

给这些自然数分类。根据自然数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

板书对应的集合图。

自然数

(能不能被2整除)

把学生列举的数填写在对应的集合圈里。

问:看了集合图,你想说什么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有关知识)

说明: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

问:想不想学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关于新的分类方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进行新课

今天我们就用找约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

复习:什么叫约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约数?

同桌合作,找出列举的各数的所有的约数。(同时板演)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约数的个数,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自然数

(约数的个数)

(只有两个约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约数)

引导学生思考:只含有两个约数的,这两个约数有什么特点?引出约数的概念。

明确合数的概念,提问:合数至少有几个约数?想一想:1的约数有哪几个?它是质数吗?它是合数吗?

明确:这是一种新的分类方法。看了集合圈,你想说什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巩固奇数和合数的知识)

猜一猜:奇数有多少个?合数呢?

明确: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例1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52831537789111

学生独立完成。

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明确: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约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来判断;一个数,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约数,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不必找出所有的约数来,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

说明: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可以查表。100以内的质数比较常用,看书本上的100以内的质数表。用质数表检查对例1的判断是否正确。

完成练一练。

三、练习巩固

1、检查下面各数的约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再用质数表检查。

22293549517983

2、出示2到50的数。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划掉。)

学生操作后,提问:剩下的都是什么数?

告诉学生:古代的数学家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找质数的。

四、全课总结

学到这里,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你掌握了吗?学生回答;相机揭示课题,质数和合数

讨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五、布置作业(略)。

质数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熟记20以内质数,能准确地辩识一个常见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通过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4.能对现实生活中箱装饮料罐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际生活中箱装牛奶的排列方式,感知生活中有数学。

2.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

CAI课件、题单1张。

【教学过程】

一、生活实例引入

1.观察生活:同学们,我们所喝的液体牛奶通常都是排在长方体的纸箱中。

请你们猜猜看:通常一箱牛奶的总数量会是些什么数?

师:真是这样的吗?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箱装的牛奶,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每箱共有多少盒?是怎样排列的?用算式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的右侧:

24=4×6

15=3×5

12=3×4

2.实际数量的多种排列方法,分析可行性:

这些数量装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还可以怎样排?(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排列方法,老师补充前面板书。)板书:

24=4×6=3×8=2×12=1×24

15=3×5=1×15

12=3×4=2×6=1×12

提问:你觉得哪种排列方式,实际生活中采用的可能性最小?(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勾一勾。)

为什么?(不便携带……)

3.比较质疑,引入新课:

现在老师这儿有13盒牛奶,如果将它们排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要求每排数量相等,可以有哪些排法?17呢?19呢?(学生思考,同桌说一说,教师板书在黑板左侧)板书:

13=1×13

17=1×17

19=1×19

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数吗?

据学生回答板书,同时说明:像的这样的数还有很多。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质数意义。

1.想一想:为什么右边的数量可以排成多行多列,而左边的数量不能排成多行多列呢?

四人小组讨论(提示:跟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有关。仔细观察左边这些数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CAI整理揭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

强调: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如:13只有1和13两个因数,17只有1和17两个因数:19也只有1和19两个因数;……所以13、17、19……都最质数。

2.再举几个质数,并说明理由。

3.小组合作:找出自然数1—20中有哪些数是质数?

4.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找出来的。(学生汇报后CAI出示)

(二)探究合数。

1.用质数判断合数:右边这些数也是质数吗?(不是)为什么?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它们至少有几个因数?(3个)

CAI揭示: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合数。

强调: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2.请你再举几个合数,并说明理由。

3.巩固意义:你觉得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关键是什么?(因数的个数。)

4.谜底揭晓:日常生活中一箱饮料的总数量通常是些什么数?(板书:合数)很少采用什么数?(板书:质数,揭示课题。)

5.小组合作:找出自然数1—20中的合数。

6.学生汇报,老师用CAI出示。

(三)通过观察自然数1—20中的质数和合数,引出“1”:

1.刚才我们用找因数个数的方法,找到了自然数1—20中的质数有多少个?(8个)合数有多少个?(11个)一共有多少个?(19个)还漏掉了哪个数呢?(1)

2.提问:1是质数吗?是合数吗?为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CAI揭示: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四)指导学生看书,勾画重点句。

三、发展练习:CAI辅助演示指导学生完成题单。

1.是的就在对应的表格中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2.根据1小题填空

(1)最小的奇数是;

(2)最小的质数是();

(3)最小的合数是();

(4)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只有();

(5)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自然数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质数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教材第23、24面、25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歌德巴赫猜想”吗?这是一个著名的数学难题,被称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2、课件显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和。

3、这就是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质数”。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数是质数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学习。下面,我们来一起观察。

二、反馈预习,探索研究

1、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找出1—20各数的因数。看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1)初步观察:

组织学生一个一个地给这些数找因数并请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

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

可分为三种情况:(让学生填)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1

2、3、5、7、11、13、17、19

4、6、8、9、10、12、14、15、16、18、20

(2)观察思考:

只有两个因数的,如:2、3、5、7、11、13、17、19。这几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4、6、8、9、10、12、14、15……这些数的因数与上面的数的因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分成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归纳: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汇报。(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1)完成教材第23面“做一做”,

(课件显示)“做一做”: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2)提问:你是怎样判断的?(找出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

(3)提问: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是不是把所有的因数都找出来呢?(不必要,只要发现这个数除了1和本身以外还有其它的因数,不管有几个,它都是合数)

3、课件显示教材第24面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的制作一张100以内的指数表?

(2)按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也可以用筛选法。

(3)介绍筛选法:首先排除1,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再排除2以外的所有偶数,接着排除3以外的所有3的倍数,再接着排除5以外的所有5的倍数,最后排除7以外的7的倍数。这样剩下的就是100以内的质数。

课件演示筛选过程,并最终显示:100以内的质数。(略)小结: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刚才介绍的方法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判断,如100以内的质数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面第2、3两题

2、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

第3题:质数+质数=10,质数×质数=21,分析:这两个质数一定小于10,10以内的质数有2,3,5,7,通过观察可知,只有3和7。

同样,质数+质数=20,质数×质数=91,只有3+17=20和7+13=20,而积是91的只有7和13。

四、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以下内容: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它们之间最大区别是什么?

2、可以用哪些方法判断质数和合数?

3、你还知道些什么?从中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第26面(练习四)第4、5两题

教学心得

第三篇:质数教学设计

质数教学设计1

一、旧知巩固、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质数和合数。大家能不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质数和合数?什么是奇数和偶数?数的奇偶性有哪些?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回顾质数和合数的相关知识。

2.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一题。

(1)让学生理解题意以后,独立完成。

(2)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二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反馈。

3.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三题。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2)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4.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四题。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

(2)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性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3)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四第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本节课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疑难问题吗?

质数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数和合数第23—26页内容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能灵活的选择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猜想验证,理解感悟质数、合数的含义。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难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的判断一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谈论法。

教学准备:

100各数的方格纸,板书卡片,课件。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口算我最棒!

一、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数的知识,谁来说说你的收获?生:略师:同学有了这么多得收获,那么你能迅速的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吗?生:能。

师:看同学们都这么有信心,我们就一起试一试。

二、探究学习。

(一)合作探究,明晰概念。

1、课件出示要求,并找学生读出要求。

(1)四人小组分工写出1—20的各数的全部因数。

(2)1号同学写出1—5的各数的全部因数,2号同学写出6—10各数的全部因数,3号同学写出11—15各数的全部因数,4号同学写出16—20个数的全部因数。

(3)讨论交流:根据找出的1—20的各数的全部因数,说说你们的发现。

2、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1—20各数的全部因数

(2)说说你的发现。

3、根据1—20个数的全部因数各数进行分类。

(1)引导学生分类

师:那么你能不能根据因数个数的不同,将1—20的这些数分类?你准备怎么分?

(2)根据分类标准填写分类表格。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个数的不同,将1—20的数分为三类: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分类依据完成表格。

4、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和1的特殊性。

(1)质数的概念。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

找学读,说。

(2)合数的概念。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15,49都是合数。

找学读,说。

(3)揭示强调1的特殊性。

师:同门学们,对于“1”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略。

师:1只有一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揭示板书课题。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质数和合数。(板书)

同学么打开书,翻到23页,读一读,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二)分类对比,加深认知。

师:根据昨天的学习,我么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分类的依据是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把自然数怎么分类呢?

生:我们可以将自然数(0除外)分为三类:质数、合数、1。(课件出示)。师:分类的依据是一个数因数的个数。

(三)判断一个数是质数、合数的方法。

师:同门我们学习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怎么样判断一个是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生:略。

择机板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只有1个因数)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的因数。(只有2个因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至少3个因数)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这个数因数的个数。就让我们学以致用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判断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说明理由。

小结: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只要再找出一个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常用的判断方法可以用2,3,5倍数的特征去判断,有时还可以用7,11等数字试除去判断。

三、教学例1: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的还是比较浪费时间的,如我我们做一个质数表,就可以随时查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张100以内数的质数表。

请同学们利用老师发给你的表格,四人小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划去合数,留下质数,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比一比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对!

学生汇报,课件展示。

3、课件演示100以内的质数表的制作过程。 4、展示100以内的质数表。并观察交流发现。

(100以内有25个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只有2是质数也是偶数,其他的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四、巩固练习。(游戏比赛)

相信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都已经掌握了,下面就让我们进行一场团体比赛:找学生读比赛规则:

比赛规则

按座位从中间分成两队。每队有两次机会,第一个人答对奖1分。如果第一个人答错,可以有第二个人再次回答,第二个人答对不扣分不加分,第二个人答错扣一分。

记分人(每队各一人):姚远魏子森。评委团:所有听课老师。 1、判断:25页练习四第1题。页练习四第2题。 3、填空:

(1)质数只有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个因数,()只有1个因数,它既不是()也不是()。

(2)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4、用自己的学号进行介绍。

老师先示范,然后再有学生进行介绍班内交流。

师:我是10号,10是自然数,是偶数,也是合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

5、小小数学家。

(1)25页练习四第3题:猜一猜他们各是多少?

(2)体验哥德巴赫猜想:26页练习四第5题。(限定范围20以内)

6、拓展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及相关质数与合数的研究成果。比赛结束宣布比赛成绩。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熟记20以内的质数。

2、同步练习第11页质数和合数。 3、自学24页你知道吗?(分解质因数)。

板书:

质数和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个因数)

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的因数。(2个因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至少3个因数)

质数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以及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奠定基础。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结合具体活动,认识、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运用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通过教材提供具体的操作材料,实现了学生活动式课堂的学习生活,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有利于教师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学习形式,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感受探索的过程。

首先让学生感觉到有不同类的存在,分类的标准是因数的个数,在活动中感受因数个数不同,把数分为不同种类的数,是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找到因数个数的特征,并把因数个数作为分类的标准,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做了一个前测,调查问卷是这样的:

下面的数学名词,按你知道的程度画符号。

结果显示: 10人根本没听说过“质数”这个词,15人听说过,但不是很明白。其余16人认为自己已经知道质数是怎么回事了,9人认为自己非常理解。

所以在质数合数概念呈现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问题,给出1~20个数,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数,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这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时空,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实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辨析中,明确概念、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因数个数是自然数分类的标准,理解和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通过操作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情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了解质数研究的历史和学生感受多个角度认识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资源】

1、教师

关于数学家探索歌德巴赫猜想的动画课件、拼摆长方形的动画课件。

2、学生:

小正方形卡片、学具袋、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欲望

教师给学生讲一段故事:在二百多年前有一位德国的中学数学教师,他特别热衷研究数学问题,有一次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数学现象,提出了一个猜想(画面1),但不知道对不对,就向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欧拉请教,不能发短信,更不能发伊妹儿,就写信。数学大师冥思苦想后,在回信中写道:说我确信你的论断是对的,但我无法证明它(画面2)。这个猜想轰动了整个数学界,数学家们跃跃欲试,但谁都没证明出来。直到四十二年前,我们中国的一位数学家也进行了研究,他的成果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记录,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也没有完整证明出来。再后来,在20xx年,英美两国曾悬赏100万美元,奖励能证明这个猜想的人,但至今未果。(画面3)这个猜想太神奇了。想知道这个猜想吗?学完这节课我们就能了解它了。

(二)拼长方形比赛,感知因数个数

1、师引领示范拼摆长方形,明确游戏要求

教师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2种长方形,并向学生说明其中拼成的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

2、玩摆长方形游戏,初步感受影响拼长方形种数的因素,并大胆提出猜想

(1)提出任务,小组探索

师:我用4个小正方形最多能拼出2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你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用手里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小正方形,每组的块数不一样,把所有的小正方形都用上,拼成长方形。

问题:比一比,哪个小组拼成长方形的方案最多。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把方案记录在表格里。

(老师在课前给不同的小组发放了不同数量的长方形,分别是3、7、9、10、11、12、18、24。学生活动开始,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①汇报

学生汇报小正方形个数分别是3、7、9、10、11、12、18、24能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填在黑板的表格里。

小正方形的总个数 长摆( )个 宽摆( )个

②引发认知冲突

师在学生汇报完24个小正方形能拼成4种长方形后,认为这组方案最多,是这次比赛的冠军,学生一定会强烈反对。

③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同意?学生可能回答老师给每个组发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不同。

④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黑板表格,你们认为是什么影响到了设计方案的多少?

学生发表想法,影响设计方案多少的因素可能会有:①数的大小 ② 奇偶性 ③因数个数

(3)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猜测设计方案的多少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有的认为数大方案多,有的认为偶数比奇数方案多,还有的认为和因数个数有关。是不是像你们猜想的那样,到底什么因素最终决定设计方案的多少呢?我们再试一次,好不好。

3、玩抢数游戏,进一步感受因数个数决定设计方案的多少,验证数学猜想

(1)宣布要求,合作探究

师:刚才是老师分给你们的数,不公平,这次老师这有一些数,你们自己挑,看哪个好要哪个。

活动要求:数比较大,设计方案时可以摆,可以不摆,探究有几种方案后,也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每个小组只挑一个数研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教师贴出几个数:45(2个)、48(2个)、59(2个)、62(2个)下面挂着小正方形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学生自主发表看法,师生多方对话,深入交流

师:刚才每个小组用自己挑的数,设计方案,结合我们刚才的猜想,现在你有什么发现?试着用手里的数据来举例说明。

(学生可能提出数大不一定方案多,偶数不一定方案多,教师相机引导,给学生交流创造的空间,掌握举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猜想的推理方法,逐渐清晰结论。)

师小结:看来和因数个数有关系,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三)研究因数情况,尝试分类,概括质数与合数概念

1、重新梳理,概括质数特征

(1)全班同学看表格,分别说出3、7、9、10、11、12、18、24的因数有哪些?有几个?

其实我们刚才长摆几个,宽摆几个,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2)提出问题:如果这次我们重新选,只给你一次机会,看谁设计方案多,黑板上这些数,你一定不选哪个数?(给学生理性梳理的时空,学生可能回答不选3、7、11、59)

追问:为什么不选这些数,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

(学生可能回答:像3、7、11、59这几个数只能设计出一种长方形,或说这样的数只有2个因数,教师适时提出质数的名词,并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质数。)

(3)小结数形结合,形象感受质数特征

我们用质数摆出的长方形,你有什么体会?(教师分别出示数量是3、7、11、59,摆出长方形的样子,都是细长条的一种长方形。)

2、学生自主归纳,概括合数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黑板上剩下这些数的特点,概括出合数概念。

3、初步运用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问题:刚才学习了质数和合数,说一说51是质数还是合数,你是怎么想的?

(51这个数学生容易引起争议,爱混淆,在辨析中深入理解质数合数概念,学会初步运用概念看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需要看因数的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再找到其他一个,那这个数就是合数。)

(四)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观察与思考,发现规律

1、宣布任务

师:从我们上一年级开始,就在和数打交道,已经是老朋友了,这学期我们又研究了数的特征,结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质数和合数的知识,再来重新认识这些数。

屏幕出示小组学习单:

请你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或结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发现或结论

2、学生汇报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辨析明确每个观点,并以小组的名义写在黑板上,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

在此过程中重点处理:

(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偶数除2以外都是合数

(五)师生共同经历提出歌德巴赫的过程,感受数学的神奇

师:我们学过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们能不能把从4开始的偶数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

师生共同从4开始写:4=2+2 6=3+3 8=3+5 10=3+7 12=5+7 14=7+7

16=5+11 18=7+11 20=7+13 22=17+5

提出问题:观察上面式子,能提出猜想吗?

师介绍哥德巴赫猜想。

有人把歌德巴赫猜想比做数学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到现在还没有被摘取,因为质数太神奇了,是永恒的迷。关于神奇的质数,要知详情,请看这本书(出示图片),这里面讲述的数学故事和数学知识一定会令你着迷,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同学也能加入探索科学之谜的队伍。

(六)全课总结:说说今天的收获。

(七)完成练习题第1、2、4

自我问答:这节课看起来简单,学生学习特轻松。但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五花八门。

质数教学设计4

一、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组数:

1、2、5、8、9、12、17

师:这些数根据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怎么分类?

生: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其中1、5、9、17是奇数,2、8、12是偶数。

师:自然数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来分类的。先请同学说出这些数每个数的约数。

生1:1的约数是1。

生2:2的约数是1,2。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卡片(可移动)并贴在黑板上。

1(1)、2(1,2)……

[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一定数量的具体实例。教师一上课就出示一组自然数,帮助学生复习自然数的奇偶分类后,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的约数,为学生的观察、比较,学习新知,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例1。

1.引导学生自学例1,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师:自然数按照约数的个数怎么分类呢?请同学们带着思考题来学习书上的例1。

出示思考题:

(1)按照一个数约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

(2)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这样的数叫做什么数?

(3)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这样的数叫做什么数?

(4)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2.回答思考题。

(1)回答思考题(1)。

师:按照每个数约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

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只有一个约数的,一种是有两个约数的,还有一种是有两个以上约数的。

师:谁能把以上的数,按照约数的多少进行分类?

学生移动卡片:

2(1,2)、8(1,8,2,4)、1(1)

5(1,5)、9(1,9,3)

17(1,17)、12(1,12,3,4,2,6)

(2)回答思考题(2)。

师:像2、5、17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做什么数?

生:像2、5、17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教师板书:质数(素数)

师:质数有几个约数?

生:质数有两个约数。

师:哪两个约数?

生:1和它本身。(教师板书)

师:自然数中,除了2、5、17外,还有别的质数吗?

生:有。

师:你能举出一个例子来吗?

(三位学生先后回答出:3、7、11,教师板书)

(3)回答思考题(3)。

师:像8、9、12这样,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叫做什么数?

生:像8、9、12这样,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叫做合数。

(教师板书:合数)

师:合数的约数是几个?(两个以上)怎么理解“两个以上”?(至少三个)你能举出一个合数的例子吗?

(三位学生先后回答出:4、6、100,教师板书)

师: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师:自然数中,除了黑板上的这些质数和合数外,还有吗?

生:还有很多。

(教师在质数、合数的例子下面写上省略号)

(4)回答思考题(4)。

师: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只有1一个约数。

师:能不能说,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呢?

生1:能。

生2:不能。因为自然数中的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那么,自然数按照约数的个数来分类,应分成几类?

生:分为三类。一类是质数,一类是合数,还有一类是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质数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二、教材分析

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而成,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继续拼长方形,找出2—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将这些数分为两类,以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进而认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每个班大约有六十名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学校附近小区居民的孩子,一小部分是借读生。由于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学生思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孩子都能很快理解并掌握。

四、教学设计:

(一)游戏引入新课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愿意吗?下面我先说一说游戏的要求是:每个小组都有一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但是每个小组小正方形的个数都不一样,请你将袋中所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稍微大一点的正方形。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请把你们的设计方案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可能如下:

1 × 9

9

3 × 3

1 × 24

2 × 12

3 × 8 24

4 × 6

师:那这个组就是咱们今天拼图比赛的设计冠军。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有11块小正方形的小组不同意,因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案。教师板书: 1 × 1111)

师:还是这11块小正方形,大家帮助他们想想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师:哪个组也遇到了与他们组同样的困难?

(板书:29、7、13、17。)

师:为什么它们只有一种设计方案呀?(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板书:29、7、13、17的因数。

师:指合数说,为什么它们不是一种设计方案?(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约数)

师:如果重新比赛,让你们自己选择小正方形的个数,你们肯定不会选择哪些数?为什么不选择11、29、7、13、17呢?(因为它们只有两个因数)

师:看来你们选择的标准是根据数的因数的个数,我这还有几袋小正方形,(出示信封1-12),请你马上写下它们的因数。

板书可能的情况:1:1

2:1,2

3:1,3

·······

12:1,2;2,6;3,4;

师:请你仔细观察每个数因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分类。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后学生汇报的情况是:①按数自身奇偶性分类②按因数个数的奇偶性分类③按因数的个数分类。)

师:根据第③种分类的方法,移动1~12这些数,将出现下面的分类。

板书: 1 2 4

3 6

5 8

7 9

11 10

12

师:你能给这两类数取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师提出质数与合数并板书)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合数?

师:你们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分成质数与合数,“1”怎么办呢?

板书:“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吗?

(媒体出示一组数据)

师:组内商量商量,你们组喜欢挑质数就把质数挑出来,喜欢挑合数就把合数挑出来。看哪个组挑的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如下:质数: 2、3、23、31、37、41、47;合数:25、33、49、51、63、74、36、70;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1)

师:你们为什么都不挑1呀?

师:(拿着1)1放在这边行吗?(指质数)放在这边行吗?(指合数)怎么办?为什么?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组在选择合数时判断得非常快,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生: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再找到第三个因数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是合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质数和合数,接下来利用刚学过的知识做一个游戏,高兴吗?

(二) 游戏活动

1、猜电话号码

师:下面我们搞一个猜电话号码的活动,每个同学先听清楚要求,根据老师提示的`要求从左到右写数,并认真做好记录。下面活动开始:

⑴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⑵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

⑶10以内最小的质数。

⑷10以内最大的质数。

⑸10以内最小的合数。

⑹这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⑺10以内最大的偶数。

⑻10以内最大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学生汇报:电话号码是83274189)

2、自我介绍

师:下面做的活动是自我介绍。根据自己的学号说说这个数的特性,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如:我是1号,1是奇数,它既不是奇数又不是合数;我是9号,它是自然数,整数,是奇数,又是合数。

(学生开展小组内的自我介绍,然后安排班内的交流)

我是20号。它是偶数,也是合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小结与质疑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四)动脑筋出教室

师:请最特殊的数出教室(1号)请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出教室;请质数出教室;请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出教室。

五、教学反思

“找质数”这一部分知识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不多,所以学生十分困难用自己的经验进行知识的建构。因此,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本节课的设计以数学活动为主。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证明,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及数学结论的确切。

质数教学设计6

教学重点: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质数、合数。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同样的事物,依据不问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小*的分类方法。明确:分类的际准很重要。

一、复习旧知

说一说,在我们学习的空间,你可以得到那些数?(要求与同学说的尽也不重复)

给这些自然数分类。根据自然数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

板书对应的集合图。

自然数

(能不能被2整除)

把学生列举的数填写在对应的集合圈里。

问:看了集合图,你想说什么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有关知识)

说明: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

问:想不想学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关于新的分类方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进行新课

今天我们就用找质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

复习:什么叫因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因数?

同桌合作、找出列举的各数的所有的因数。(同时板演)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的数的个数,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自然数

(因数的个数)

(只有两个因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约数)

引导学生思考:只含有两个因数的,这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引出质数的概念。

明确合数的概念、提问:合数至少有几个因数?想一想:1的因数有哪几个?它是质数吗?它是合数吗?

明确:这是一种新的分类方法。看厂集合圈,你想说什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巩固寺数阳台数的知识)

猜一猜:奇数有多少个?合数呢?

明确: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例1 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5 28 31 53 77 89 1ll

学生独立完成。

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明确: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因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来判断;一个数,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约束,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不必找出所有的'因数来,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

说明: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可以查表。100以内的质数比较常用,看书本上的100以内的质数表。用质数表检查对例子1的判断是否正确。

完成练一练。

三、练习巩固

1、坚持下面各数的因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再用质数表检查。

22 29 35 49 51 79 83

2、出示2到50的数。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划掉。)

学生操作后,提问:剩下的都是什么数?

告诉学生:古代的数学家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找质数的。

四、全课总结

学到这里,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你掌握了吗?学生回答:揭示课题,质数和合数

讨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之间是这样的关系呢?

五、布置作业(略)。

分析:

教学反思:

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枯燥的,一般不是有教师和学生的重复不断语言就是有很多的练习题训练。而这一节课教学使学生感到特别兴奋。

第一、在概念教学中,师生的这种融洽的、和谐的,而又不失激情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我。它一改概念教学的枯燥与乏味。让学生在做中学,源于课本又超越了课本,学生用本册刚刚学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知识,来动手操作研究这一节课,使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探究、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概念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是这一节课的特色,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精心设计了问题,巧妙地进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索、总结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异质的组合来讨论、探究知识,促进相互的学习,提高合作的能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的有用的。

第三、大数学观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这一片段的教学中不仅体现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强的特点,而且真正的把数学知识的教学、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异质组合讨论、动手拼一拼、相互商议、个别争论等都无不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质数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数的奇偶性(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2.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复习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做抽奖游戏。其实在抽奖游戏中蕴含着许多数学规律,今天老师就看谁细心观察,在抽奖游戏中获得数学规律。同学们想要奖品吗?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

【新课讲授】

1.探索规律

游戏一: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偶数。

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

(2)总结规律:偶数+偶数=偶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偶数除以2余0,两个偶数相加的和除以2还是余0。所以:偶数+偶数=偶数)

游戏二: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奇数

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

(2)总结规律:奇数+奇数=偶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两个奇数相加的和除以2正好余2。也就是没有余数了,所以:奇数+奇数=偶数)

游戏三:怎样修改游戏规则能得到奖品呢?

(1)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就会中奖。

(2)总结规律:偶数+奇数=奇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余0,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所以:偶数+奇数=奇数)

2.验证规律

这些卡片都是老师设计好的,仅仅靠卡片上的数,我们就下定论似乎还早了些。我们还需要什么呀?对,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那么就请你再自己任意出几个数,验证一下这三种情况吧。验证后把你的结论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并汇报发现的奇偶数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生齐读一遍

练一练: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10389+XX11387+131268+1024

3721+XX22280+10238800-345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只要我们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用眼观察,多用脑去想,更重要的是多用手去做的话。数学知识就非常简单了.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质数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加深前面知识的理解,为新知作铺垫)

下面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偶数,谁是奇数、

3和154和2449和791和13(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学习质数和合数的的概念。

全班分两组探讨并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2、填写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3、师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质数和合数)

4、举例。

你能举一些质数的例子吗?

你能举一些合数的例子吗?

5、小练习: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质数有多少个因数?合数至少有多少个因数?

6、探究“1”是质数还是合数。

刚才我们说了还有一类就是只有一个因数的。想一想: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1还有其它的数吗?(没有了)1是质数吗?为什么?是合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7、小练习: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吗?

三、给自然数分类。

1、想一想

师: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把自然数分为哪几类?

生:质数,合数,0。

2、说一说

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关键看因数的个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有两个以上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四、师生学习教材24页的例1。

老师:除了用找因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

1、师引导学生找出30以内的质数。

提问:这些数里有质数、合数和1,现在要保留30以内的质数,其他的数应该怎么办?(先划去1)再划去什么?(再划去2以外的偶数)最后划去什么?(最后划去3、5的倍数,但3、5本身不划去)剩下的都是什么数?(剩下的就是30以内的质数。)

(特殊记忆20以内的质数,因为它常用。)

2、小组探究100以内的质数。

3、汇报100以内的质数。师生共同整理100以内的质数表。

4、应用100以内质数表:

5、小练习: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吗?(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五、思维训练。

有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小于100的奇数,并且是17的倍数,求这两个数。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你会判断质数和合数吗?判断的关键是什么?

质数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复习质数、合数的特征并利用质数和合数的知识点,把质数和合数知识大胆运用到正方体拼组图形中。

教学目标:

1、复习质数、合数的特征、复习长方体 、正方体的特征。

2、利用质数和合数的知识点,把质数和合数知识大胆运用到小正方体拼组图形中。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正方体的个数是质数个时,只能拼成一种长方体,而小正方体是合数个时,哪种表面积最大或最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把质数和合数的知识运用到拼组图形中,并能归纳出合数个小正方体拼组成的图形,谁的表面积的大、谁的表面积小。

教具准备:

1、每人20个小正方体。

2、题卡每个小组两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

创设问题:

1、师:比一比:老师写出1至20,你们说出1至20,看看谁最快?

课件1出示: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课堂上,我班学生感觉到不太可思议,太简单了,于是高高兴兴的在本子上认真书写,写好后还再高兴中我就提出新的问题!)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这些数的用途吗?

(当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七嘴八舌说出许多这些数在生活中的用途。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让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入数学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于生活中。)

3、问题情境:你能用本学期的知识给这些数分分类吗?

学生很快就把这1至20分好了类:

(1)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

奇数:1、3、5、7、9、11、13、15、17、19

偶数:2、4、6、8、10、12、14、16、18、20

(2)按约数的个数分: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只有一个约数):1

质数(两个约数):2、3、5、7、11、13、17、19

合数(三个约数):4、6、8、9、10、12、14、15、16、18、20

4、让学生给1至20说出它们的因数:

找出质数的所有因数:

2的因数:1、2

3的因数:1、3

5的因数:1、5

7的因数:1、7

11的因数:1、11

13的因数:1、13

17的因数:1、17

19的因数:1、19

小结:质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

找出合数的'所有因数:

4的因数:1、2、4

6的因数:1、2、3、6

8的因数:1、2、4、8

9的因数:1、3、9

10的因数:1、2、5、10

12的因数:1、2、3、4、6、12

14的因数:1、2、7、14

15的因数:1、3、5、15

16的因数:1、2、4、8、16

18的因数:1、2、3、6、9、18

20的因数:1、2、4、5、10、20

小结:合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

5、复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

(1)让学生回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

长方体:6个面,面积完全相同;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 面积完全相同8个顶点;12条棱,长度都相等。

二、质疑、探究。

1、问题情境

师:昨天,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在做题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们愿不愿意帮帮他呀?得到了学生肯定的回答,我出示课件:1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组图形,问拼成的立体图形,表面积多少?

学生用练习本完成。

(1)12×1×4+1×1×2=50(平方厘米)

(2)6×2×2+6×1×2+2×1×2=40(平方厘米)

看着学生的答题,我试问学生,还有没有算出与这两位同学不一样的表面积?

学生一口同声的回答:没有!

2、分析与探究。

师:那我们一起用小正方体来拼一拼,算一算!

课件出示:12×1×4+1×1×2=50(平方厘米)

6×2×2+6×1×2+2×1×2=40

4×3×2+4×1×2+3×1×2=38 3×2×4+2×2×2=32

教师小结:通过比较发现,12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四种不同的长方体,体积一样,但表面积各不相同。

3、带问题合作探究。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合作交流,我给每个同学20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看看你能拼出哪些不同的长方体。并以五人小组合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小组合作,并填写下表:

师:同时,谁能结合质数和合数的知识,你能联系质数和合数的知识,熟练拼组出这些图形吗?并把你拼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跟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看看和你的拼组图形一样,特别注意的是看看哪个同学在拼一拼、说一说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质数教学设计1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数的知识。

(出示数字卡片:把2、13、9、12、7、16、15贴在黑板上。)

师:看到这些数,你想到了什么?

生: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3、9、7、15是奇数,2、12、16是偶数……

师:9不仅是奇数,还有一个名字叫合数;2不仅是偶数,还有一个名字叫质数。2是质数,9是合数,那么其他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质数与合数的知识。(板书课题:质数与合数)

[通过复习,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操作,感悟

师:请两个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研究哪个数。

(学生商量研究的数。)

师(出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些小正方形帮助我们理解。

我来提出活动要求:

(1)你们研究哪个数,就从学具袋中取出几个正方形。

(2)用你们选好的正方形来拼摆长方形或正方形。能摆几种,就要摆出几种。

(3)将你摆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同时请你思考问题:

(1)你用几个小正方形拼出了你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2)你是怎样拼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或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两个学生利用学具独立操作、拼摆。)

(学生依次汇报自己拼摆的结果,教师用电脑演示学生汇报的结果,并展示图形。)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事物的特征,明确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他们在相互的探讨中,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发现图形与算式的`关系

师:你们看,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图形消失,出示乘法算式:7=7X1。)

生:长与宽相乘就得到了正方形的个数。

师:用XX个小正方形,可以拼出几个长方形?所以写出了几个乘法算式?

(学生根据自己拼摆的结果作出相应的回答。)

(三)发现算式与因数的关系

质数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拼长方形的活动,经历探究质数、合数的过程。

2、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会正确迅速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质数或合数。

培养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会正确迅速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质数或合数。

教学难点:

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12个小正方形、学号卡片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数学的世界中,在我们的周围能找到许多有意义的自然数,那么谁能很快说出一句含有自然数的话?(要求后面的同学不要重复说过的数)

生1:我叫王杰,今年12岁了。板书:12

生2:再过几天,就是第23个教师节了,……板书:23

生3:我们家一共有4口人。板书:4

生4:我们学校一共有14位教师,其中有8位男教师,板书:14

…………

师:老师也说一句行吗?我儿子今年10岁了,板书:10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有趣的自然数,谁能根据前面所学把这些数分类呢?(依据是否是2的倍数)板书:奇数和偶数

师:关于自然数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大家想不想知道,……

2、操作探究

(1)拼长方形,完成如下表格:

要求:分别用1、2、3、……、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能拼多少种?边操作边记录,完成表格。

(2)小组交流,补充完善表格。

(3)观察比较表中各数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记录下来。

(4)全班交流、归纳。

(5)师引出“质数、合数”的概念。板书:自然数(依据因数的个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

上节课大家已经尝试过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这节课继续拼长方形,找出1~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行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

强调“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同桌合做完成课后习题,有困难的教师及时帮助。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6)比较:质数与合数有什么不同?

思考: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说一说 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9、8、0.2、11、13、1.2、15、0、16、10、4、18

(2)议一议 下面的说法对吗?

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质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质数都是奇数;

(3)想一想 在1-20中: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

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是( )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

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4、游戏

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站起来,说一说为什么?

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举起右手,说一说为什么?

学号既不质数也不是合数的同学举起你的双手。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两位同学握一下手。

质数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分别说出8、11的全部因数。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按照教材第10页的要求完成表格。

2、汇报。

3、思考:

观察所填表格上的数,有什么特点?

(有的能拼一种,有的能拼两种,还有能拼三种的;能拼一种的对应的因数是1和它本身,能拼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对应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

4、根据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根据2~12各数的因数特点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将2、3、5、7、11这些数分为一类,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做质数;

将4、6、8、9、10、12这些数分为一类,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数字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1、尝试判断:2、13、51、37、52、93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交流判断方法。

51、93是3的倍数,所以它们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3,所以是合数;

52是偶数,它的因数还有2,也是合数;

2、13、37这几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找不到第三的因数,所以是质数。

3、归纳总结方法。

只要找到除了1和它本身外的一个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它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四、探索活动。

教材第11页第1题。

请学生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

教师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特尼发明的,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操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

教材第11页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

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第1列和第5列,为什么?

引导观察:第2、4、6列除2外,其它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2,所以不是质数;第3列除了3外其它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因数还有3,也不是质数。

第(3)题,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2、4,那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那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所以余数只能是1或5。

五、小结。

质数教学设计13

一、教材依据: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章“找质数”。

二、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而成,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和合数。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继续拼长方形,找出2到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两种或以上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因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将这些数分为两类,以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进而认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熟练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和初步掌握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比较抽象,找质数不象找奇数、偶数和找因数那样规律性强,因此学生接受起来会很困难,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找质数的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本节课我本着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获得一般的解决问题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了解数学的价值,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非0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以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哥德巴赫猜想”吗?其实在老师小的时候就听说有人把“哥德巴赫猜想”比作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你们想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吗?点击课件出示: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师:谁来读一下这句话?(生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大于2的偶数。

师:能举个例子吗?(如4、6、8…)没读懂什么?

生:什么是质数?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质数。

教学反思: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教师要善于设疑,以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本节课以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为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急于学习什么是质数的'兴趣,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师: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在第10页,在理解了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下表。并仔细观察、思考,看你能有什么发现?

生:……

教学反思:让学生经历拼一拼,自主、独立完成填表的实践,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新知。

2、合作交流:

师:同桌互相交流你是怎样填表的?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分为两类的?为什么这样分?

生:

教学反思:小范围的相互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人人参与展示自已成果和取长补短的机会。并能在认识与思维的碰撞中及时、主动地发现和修正自已的不足之处。

3、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表格填写完成了吗?哪一位同学把表格填写的情况给大家讲一讲?

生1、

师:这位同学讲的很好。(出示表格)

质数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

探究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1、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2、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3、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五、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六、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

有三个或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

2.学具准备: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按因数的个数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新授

1、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1)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学生汇报,教师大屏幕展示。

(2)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类方法,再全班汇报。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类方法,再全班汇报。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成果吧。

学生汇报多种分类方法,再全班讨论交流哪种方法更合理。

师:像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把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教师强调“只有”。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质数和合数。

师:大家觉得这里的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为什么?学生思考并指名回答。师:(1)、说说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2)、20以内的合数有哪些?(3)、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学生思考并指名回答。

师:那么,按照含有的因数个数这个标准把0除外的自然数分成几类?

2、练习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判断回答并说明理由。

3、教学例1

师:如果老师把范围扩大到100,你能找到100以内的质数吗?大屏幕出示例1百数表

学生先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在小组里交流讨论方法。 师:请大家借助教材14页例1的表格,以小组为单位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做一个质数表。

学生独立完成100以内的质数表。再在小组里交流每个学生完成的质数表,查漏补缺。

全班反馈,教师大屏幕展示。

三、习题巩固出示大屏幕。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谁能说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自然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0除外)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前让学生独立写出1-20这20个数的因数,再根据因数个数进行分类,课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通过交流,有的分为两种,奇数和偶数;有的认为分为6种,有6种因数的个数;有的分为因数的个数为单数个和偶数个等等。然后让学生讨论分类方法,并感悟到,最科学的分类是非零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明白含义后这时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数是质数?那些数是合数?最后再次讨论,探究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学生经历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分类、讨论、质疑、释疑、归纳、验证,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最后任意出各种数让学生进行辨析,巩固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最后出示例1中的1~100,让学生找100以内的质数。在找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你想如何来操作,才不会重复和遗漏掉。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学得灵活。但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练习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反馈的速度过快,对于那些中下等的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些都是还有待调整的环节。

第四篇: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师:再看4、6、9、10等这一类的数,它们的因数跟质数的因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命名:我们给这样的数取名为:合数。(板书:合数)(课件)齐读概念

所以质数和合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板书:质数和合数)

再举出几个合数的例子,然后问为什么。问: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合数也有无数个)想一想:最小的合数是几?最大的呢?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分类: 所以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明确用三分法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以及1三类 13号到27号的同学看看你们手中的因数也就这三类

判断你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并告知理由。

二)动手实践,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1、51,是质数还是合数?要想马上知道一个数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过渡)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我们一起制作一个质数表,拿出100以内的数表,想想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

2、刚才,我们有些同学接受任务后,有的马上就去找,有人在思考。要是我,我可不及于去找,而是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去找。说说你们是怎样找的?(把质数留下,其他的数去掉,古代数学家就是用这种筛选的方法制作质数表的。我们都来筛吧!)

3、怎样筛选的更快?……同学们自己发现了规律制成了100以内的质数表。你们真了不起!

4、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四、课堂小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学们善于观察、肯于动脑、敢于提问,真是太好了。关于质数与合数的学问还多着呢!你们听说过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吗?请看大屏幕:

五完成分层测试卡

六、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因数—找规律—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和体会。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 多媒体课件 教具

课前预习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课本,熟悉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因数与倍数相关知识

提问:什么是因数和倍数?怎么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交流自己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同时为学习质数与合数进行有效铺垫。

活动二: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全班分组探讨并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2.根据因数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字分成几类?

3.师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们的数叫做合数。

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先小组交流,再请小组合作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分类方法及依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寻找1~20每个数字因数个数的不同,理解了质数与合数概念的不同。明白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活动三:寻找100以内所有质数。

1小组探究100以内的质数。

2汇报100以内的质数,说说不同的方法。

汇报时让学生充分说说划掉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所学概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学生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四:自然数的分类

1。想一想

2。说一说。

注意两种分类方法的依据不同,所以分类不一样。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习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混同起来,因此通过此项活动帮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相关练习:P16页 1,2

2? 练习:(1)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吗?(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3? 思维训练。

有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小于100的奇数,并且是17的倍数。求这两个数。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下载‘100以内质数的求解’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0以内质数的求解’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9-60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材简析: 《质数与合数》是在学生已学会“因数与倍数”以及“2、5、3......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主讲人:李振东 牛家牌镇青南中心小学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牛家牌镇青南中心小学 李振东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

    质数合数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三友小学张全艳 课前准备板书(0、1、2、3、4、5、6、7、8、9、、、、、、) 师:这节是数学课,请同学们看黑板,这些数字统称为什么数?哪些是偶数(师板书)?哪些......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能力。 3、通过质数与合数两个概念的教学,向......

    找质数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 灵璧县向阳乡王集小学陈方 [教学内容] 找质数 (第39-40页)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

    质数和合数 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案例背景: “质数和合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大兴区滨河小学 李雪艳 2013年3月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理解自然数按其约数个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