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课时
了解物流以及物流管理 物流
1.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流动,包括物资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具体的说物流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活动。
2.物流的产生、发展
物流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直至今天,物流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第二阶段:分销物流学。第三阶段:现代物理学阶段。3.物流的分类
按作用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分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4.包含的各个环节
物流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活动。物流管理
1.概念
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目的 3S1L—7R 以速度、安全、可靠、低费用的原则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在适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数量、合适的质量、合适的成本交付到合适的顾客的手中。
3.特点
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性、应用性 第二课时 仓储管理 仓储 1.概念
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存放、储存物品,并根据需要交付使用之行为。2.分类
按功能分为储备仓库、周转仓库
按用途分为自用仓库、专业经营仓库、公用仓库、报税仓库 按保管形态分为通用仓库、特种仓库
按结构和构造分为平房仓库、多层仓库、高层货架仓库、散装仓库、罐式仓库 3.功能
储存保管、集散货物、衔接供需、客户服务、防范风险、物流中心。4.仓库布局规划设计
选址决策以市场定位仓库、以制造定位仓库、中间定位仓库 布局:辐射型仓库、吸收型仓库、聚集型仓库、扇型仓库 仓库内部布局因素 仓库的主要功能、储存的对象、仓库环境要求、货位是否固定、平面或立体布局、通道与货架占用空间、机械化程度、分拣作业要求。
5.作业流程
货物的入库包括入库前准备、货位的接运、货位的验收、货物入库,货物的保管包括维护保养、盘点与检查,货物的出库包括出库前准备、核对出库凭证、备货、复核、点交。
6.储存合理化
所谓储存合理化就是建立合适的储存条件,对合适的储存品种进行合适的库存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包括储存条件合理化、储存品种结构合理化、储存数量合理化、储存时间合理化。库存管理
1.概念
库存管理是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
2.目的
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3.ABC管理法
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与控制。
4.零库存及其实现方式
所谓零库存是指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按照JIT组织物资供应,使整个过程库存最小化的技术的总称。
主要形式有:准时供应、看板方式、水龙头方式、无库存储备、协作分包、轮动方式、委托保管方式、配送方式。
第三课时
物流中其他的各个环节 运输 1.概念
运输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散、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方式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3.成组运输
是采用一定的办法,把分散的单件货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规格化、标准化的大件运输单位进行运输。
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 4.国际多式联运
它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的交付货物的地点。
包括海空联运、海铁联运、航空-公路联运、陆河联运、微型路桥、路桥、驼背运输。流通加工
1.概念
流通加工是指流通过程中的加工活动,是指为了方便流通、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以及物资充分利用、综合利用而进行的加工活动。2.作用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提高加工率及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改变功能,提高效益。
3.合理化
加工和配送相结合、加工和配套相结合、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包装 1.概念
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总称,也是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得过程中实施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
2.功能
保护、便利、促销 3.种类
销售包装、运输包装、专业包装、通用包装、硬包装、软包装等 装卸搬运 1.概念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者卸下称之为装卸;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称之为搬运。
2.类别
人力、机械、普通货物、散货等 配送 1.概念
配送是指对居于范围内的客户进行的多客户、多品种、按时联合送货的活动。2.作用
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
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降低库存量 简化手续,方便客户 提高供应保障度
3.配送的一般流程:进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4.配送中心
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者组织,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的订货者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质量,进行配送的设施。
职能:储存、分拣、配货、倒装、装卸搬运、加工、送货、情报职能。信息管理 1.概念
狭义讲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在物流活动的管理与决策中,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路线的确定,每次运送批量的确定,货物的跟踪,仓库的有效利用,最佳库存数量的确定,订单管理,顾客服务等都需要详细和准确的物流信息。
广义讲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括与其活动相关的其他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
2.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信息、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射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第四课时
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 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概念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配送中心、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联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模式。
2.供应链管理概念
供应链管理指的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对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供应链管理特点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全程的战略管理 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 第三方物流 1.概念
是由物流业务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承担的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的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
2.产生及发展
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好效益促使第三方物流发展,新技术的发展和竞争加强以及新型的管理理念促进发展。
3.特征
合同导向一系列服务、个性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4.效益原理
规模效益、系统协调、专业化、群体效益、社会效益 第四方物流 1.概念
物流服务提供者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针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者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2.特点
第四方物流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通过对其整个供应链产生的能力来增加价值 3.前提条件
世界水平的供应链策略制定,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在集成供应链技术和外包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业务流程管理和外包的实施方面有一大批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 能够同时管理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关系组织能力 具有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 对组织的变革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管理能力 第五课时 案例分析 海尔的物流运作方式
第三方物流在中国的成功运用(案例内容见参考资料)
近年来,人们提到物流的话题时,常常与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联系在一起,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组成部分,由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近年来,人们提到物流的话题时,常常与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联系在一起,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组成部分,由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四流”互为存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既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是一个组台体。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对待,会产生更大的能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所谓商流,就是一种买卖或者说是一种交易活动过程,通过商流活动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也可以说是后“三流”的前提,没有商流一般不可能发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反过来,没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匹配和支撑,商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四流”之间有时是互为因果关系。比如,A企业与B企业经过商谈,达成了一笔供货协议,确定了商品价格、品种、数量、供货时间、交货地点、运输方式等,并签订了合同,也可以说商流活动开始了。要认真履行这份合同,自然要进入物流过程,将货物进行包装、装卸、保管和运输。同时伴随着信息传递活动。如果商流和物流都顺利进行了,接下来是付款和结算,即进入资金流的过程。无论是买卖交易,还是物流和资金流,这三大过程中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没有及时的信息流,就没有顺畅的商流、物流和资金流。没有资金支付,商流不会成立,物流也不会发生。中华考试网
可以讲。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终结和归缩。就是说由于需要或产生购买欲望,才决定购买,购买的原因和理由就是商流的动机和目的;因为想购买或决定购买某种商品,才考虑购买资金的来源或筹措资金问题。不付款商品的所有权就不归你,这就是条件;又因为决定购买,也有了资金,然后才付之行动,这就是买主要向卖主传递一个信息,或去商店向售货员传递购买信息,或电话购物、网上购物,这些都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但这种过程只是一种手段;然而,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产生后,必须有一个物流的过程,否则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都没有意义。举个例子,一个单位搬进新办公地点后要购买几台空调,这个单位可能直接去商店选购,也可能打电话或网上采购,就产生了商流活动。由此也伴生出资金流(如现金支付,支票付款或银行走账)和信息流。可是只完成这“三流”,并不是事物的完结,还必须将空调送至买主,最终还是少不了运输、装卸等物流过程。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将卖出去的空调按买主要求的时间、地点和数量,准确、完全地送货上门呢?首先,出售空调的商店里有库存,或者商店给厂家打电话,让厂家从仓库取货。无论从商店取货,还是从仓库取货,都需要有车将空调送过去,如果销售量过于集中,车子跑不过来,或者司机调整不过来怎么办?如果仓库里缺这种型号的空调又怎么办?看来,这都属于物流的问题。再往复杂一些说,假如空调厂家对空调的销售量预测的不准确,预测的销售大干实际需要,就产生库存积压,浪费仓库保管费,多占压生产资金。假如预测的销售量小于实际需要,则不仅少赚利润,失去市场,而且还可能影响企业声望。怎样才能既不浪费保管费和占压资金,又能保证供货呢?除了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外,还要构筑一个先进、合理的物流系统。首先要进行商品的需求、购买力、市场容量、销售时点、销售数量等基础性调查研究。然后,再制定一个与商流相配套的物流规划。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建几个配适中心,建多大规模,如何构筑配送网络等等。
因为物流是受商流制约,随商流变化而变化,往往为了占领市场、扩大销售而牺牲物流利益的,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社会要加强对物流问题的研究,加强对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手段的充分利用。
商流和资金流是传统性的经济活动,规则性强,已经比较成熟和定型,进一步的科学化管理受时代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信息流主要依赖互联网,由计算机支持,是电子化传输和软件开发问题。这方面的竞争会不断加剧和复杂化,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将来也会彼此接近。前几年兴起的电子商务热,之所以急剧降温,是因 “物流瓶颈”造成的,而不是信息技术自身的问题。而且,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来都可能由计算机和网络通信部分替代,只有物流难以做到这一点。而旦物流又最落后,物流发展的空间比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要大,合理化、科学化管理的余地要大,节约费用的潜力要大。这是因为:
第一,物流是一门新兴科学,很多人对物流基本知识、物流理论、物流的重要作用、重视物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还了解不多,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相比,发展滞后。进度缓慢,如不及时超上,要拖其他“三流”的后腿。同时也说明,物流的发展因过去是一流空白,是“黑暗的大陆”。因此它的发展空间也就更大。
第二,物流在商品总成本中的费用比例大,过去不受重视,这块庞大的成本,只要我们稍加努力,就会有利可图。这块“第三利润源泉”,是新经济时代最有前景的领域,是节约费用最大的空间。第三,物流发展时间尚短,成熟程度差,物流管理科学化较低。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认真对待,大力加强对物流的管理,就能大大提高物流生产效率,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
第四,过去还很少有人将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联系起来考虑。也没有将“四流”做为一个大系统对待。今后如果真正把“四流”统一起来、协调起来,那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目前的主要矛盾表现在物流和信息流两个方面。
在此我们有必要强调,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虽然各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并各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但是,“四流”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伴随、共同支撑流通活动的整体。在认识和研究流通经济,或者在进行物流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这一点,以使我们认识问题全面化、科学化,把物流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第二篇:现代物流基础教案
第1章 物流概述 1.1 物流的概念
1.2 我国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案例分析 香港成为世界市场物流枢纽的八大优势 第2章 物流系统 2.1 物流系统概述 2.2 如何推进物流系统化
案例分析 香港机场货运中心 第3章 物流功能要素
3.1 运输 3.2 仓储 3.3 装卸搬运 3.4 包装 3.5 流通加工 案例分析 联华便利物流中心装卸搬运系统 第4章 企业物流
4.1 企业物流概述
4.2 供应物流
4.3 生产物流 4.4 销售物流 4.5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案例分析 蔡氏物流:让制造业赚物流的钱
第5章 第三方物流
5.1 第三方物流概述
5.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类 5.3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4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选择和实施 案例分析 冠生园的物流外包 第6章 配送与配送中心
6.1 配送 6.2 配送中心
案例分析 沃尔玛利用物流配送节约成本
第7章 国际物流
7.1 国际物流概述
7.2 国际物流系统
7.3 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 7.4 国际物流结点 7.5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
案例分析 中远:物流“旗舰”之七种“舞步” 第8章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8.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8.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与模式 8.3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8.4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 戴尔的供应链之迷 第9章 绿色物流
9.1 绿色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9.2 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9.3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案例分析 夏普的绿色物流 第10章 电子商务与物流
10.1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0.2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10.3 电子商务下物流系统的特性与要求 10.4 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
案例分析 “戴尔”的物流电子商务化
参考文献
1.1 物流的概念 1.1.1 物流概念的起源 1.1.2 物流的定义
在物流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组织和学者都给予其不同的定义。“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商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本书采用的是中国国标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客户要求的过程。1.1.3 物流的分类(1)按照作用分类
1)供应物流 2)销售物流 3)生产物流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物流(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1)地区物流 2)国内物流 3)国际物流(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1)社会物流 2)行业物流 3)企业物流 1.2 我国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2.1 我国物流的现状
(1)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2)一些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
(3)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4)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5)一些企业开始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6)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有了发展(7)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8)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已在物流业务中应用 1.2.2 我国物流的发展阶段
(1)初级发展阶段(2)停滞阶段(1966—1977)(3)较快发展阶段(1978—1990)(4)高速发展阶段
1.2.3 我国物流发展前景 1.2.4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
【本章目的和任务】
【本章要点】 2.1 物流系统概述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各环节所组成,它们也称为物流的子系统。2.1.1 物流系统的定义和构成(1)物流系统的定义2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移动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图2.1 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2.1.3 物流系统的功能
(1)输入
(2)输出
(3)处理(或转化)
(4)限制、干扰
(5)反馈 2.1.4 物流系统的目标
(1)服务性
(2)快捷性
(3)有效利用面积和空间
(4)规模适当化(5)库存控制
2.2 如何推进物流系统化 2.2.1 物流系统化的原则
(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的原则(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2.2 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1)大量化(2)共同化(3)短路化(4)计划化(5)专业化(6)省力化(7)信息化
2.2.3 物流系统中的效益背反关系(1)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
(2)构成物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效益背反关系(3)各子系统的费用之间存在效益背反关系(4)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图 2.4 商品库存量与缺货率的关系
【本章目的和任务】
【本章要点】 3.1 运 输
3.1.1 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物品在物流据点之间的移动。
3.1.2 运输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①运费——高低。②运输时间——到货时间长短。3 ③频度——可以运配送的次数。④运输能力——运量大小。⑤货物的安全性——运输途中的破损及污染。
⑥时间的准确性——到货时间的准确性。⑦适用性——是否适合大型货物运输。⑧伸缩性——是否适合多种运输需要。
⑨网络性——和其他运输机具的衔接。3.1.3 运输方式及特点
(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分为车皮运输和集装箱运输。1)车皮运输 2)集装箱运输
铁路运输的优点有:
①不受天气影响,稳定、安全。②具有定时性。③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④可以大批量运输。⑤可以高速运输。⑥可以按计划运行。⑦网络遍布全国,可以运往各地。⑧节能。
铁路运输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包括 ①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②货车编组,转轨需要时间。③运费没有伸缩性。④不能采取门对门服务。⑤车站固定,不能随处停车。⑥货物滞留时间长。⑦不适宜紧急运输。(2)公路运输
它是最普及的一种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所使用的设施包括公路、公路车站和行使在公路上的车辆。
1)公路运输的优点
①可以直接把货物从发货处送到收货处,实行门对门服务。②适于近距离运输,而且近距离运输费用较低。③容易装车。④适应性强。2)公路运输的不足之处
①不适宜大批量运输。②长距离运输,运费相对昂贵。③易污染环境,发生事故。④消耗能量多。(3)水上运输
水上运输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运输方式,其设施主要包括天然水道(或经过改良的水道)、港口和船舶。
1)水上运输的优点 ①长距离运输,运费低廉。②原材料可以散装上船。③适用于重货物和大批量运输。④节能。2)水上运输的不足之处
①运输速度比较慢。
②港口设施需要高额费用。
③搬运费用偏高。④运输时间难以保证准确。⑤易受天气影响。(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的设施主要包括航空港、飞行器和航空设施。1)航空运输的优点
①运送速度快。②服务质量高、安全可靠。③受地形条件限制小。④包装简单。
2)航空运输的不足之处
①运费偏高。②受重量限制。③地区不能离机场太远。④受天气影响较大。
(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随着石油的生产和运输而发展起来的特殊货运方式,其设施包括管道线路和管道两端的气泵站,货物凭借高压气泵的压力在管道内移动,到达目的地。1)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 2)管道运输的不足之处
③管道建设的初期固定投资成本大。
④管道运输特征鲜明,适用范围极为有限,但是也发展到粉粒体的近距离输送。3.1.4 运输合理化
(1)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3)提高运送效率(4)推进共同运输 3.2 仓储
3.2.1 仓储的概念和功能
(1)储存和保管的功能(2)调节供需的功能(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4)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3.2.2 仓库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
1)自有仓库 自有仓库是指各企业为了保管本公司的物品(原料、半成品、产成品)而建设的仓库。
2)营业仓库 按照仓库管理条例取得营业许可,保管他人物品的仓库称营业仓库。3)公共仓库 国家或公共团体为了公共利益而建设的仓库称公共仓库,即为公共事业配套服务的仓库。
4)保税仓库及保税堆货场 根据有关法律和进出口贸易的规定取得许可,专门保管国外进口而暂未纳税的进出口货物的仓库,称保税仓库。(2)按结构和构造分类
1)平房仓库平房仓库是指仓库建筑物是平房,结构很简单,有效高度一般不超过5~6 m的仓库。
2)多层仓库
多层仓库为两层以上的建筑物,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仓库。3)高层货架仓库(或立体仓库)建筑物本身虽是平房结构,但高层的棚顶很高,内部设施层数很多,具有可以保管10层以上的托盘的仓库棚。4)散装仓库 散装仓库是指专门保管散粒或粉状物资的容器式仓库,如谷物、饲料、水泥等颗粒状、粉状货物。
5)罐式仓库 以各种罐体为储存库的大型容器型仓库,如球罐库、柱罐库等。(3)按技术处理方式及保管方式分类
1)普通仓库 普通仓库一般是指具有常温保管、自然通风、无特殊功能的仓库。2)冷藏仓库 冷藏仓库是指有制冷设备,并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以保持较低温度的仓库,是专门用来储存冷冻物资的仓库。3)恒温仓库
恒温仓库是指具有保持一定温度和保湿功能的仓库。4)危险品仓库
保管危险品并能对危险品起一定防护作用的仓库,称危险品仓库。(4)按仓库功能分类 1)生产仓库
生产仓库是指为企业生产或经营储存原材料、燃料及产品的仓库,也有的称为原料仓库或成品仓库。2)储备仓库
储备仓库是专门长期存放各种储备,以保证完成各项任务的仓库,如战略物资储备、季节物资储备、备荒物资储备、流通调节储备等。3)集配型仓库
集配型仓库是以组织物资集货配送为主要目的的仓库。4)中转分货型仓库
中转分货型仓库以中转储备为主要目的,其中转作用类似配送型仓库中的单品种、大批量型仓库,其储备作用又类似于储备型仓库。5)加工型仓库
以流通加工为主要目的的仓库称为加工型仓库。一般的加工型仓库是集加工厂和仓库的两种职能,将商品的加工业务和仓储业务结合在一起。6)流通仓库(类似配送中心)专门从事中转、代存等流通业务的仓库,称为流通仓库。(5)按仓库选址分类
1)港口仓库 港口仓库是为了保管进出口货物在海港、空港附近建立的仓库。
2)内陆仓库 与港口仓库相对应,在内陆部分地区建造的仓库称为内陆仓库。3)枢纽站仓库 为了发展现代化运输,把货运枢纽站和仓库集中在一起,在流通业务集散地建造的仓库称为枢纽站仓库。广义的枢纽站仓库包括港口仓库。3.2.3 仓储合理化
(1)实行ABC管理(2)应用预测技术(3)科学的库存管理控制 3.3 装卸搬运
3.3.1 装卸搬运的概念及构成(1)装卸搬运的概念
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具体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2)装卸搬运的构成
①装卸:指货物装上或卸下运输工具。②搬运:指货物在短距离移动的作业。③堆码:将物品或包装货物进行码放、堆垛等作业。④取出:从保管场所将物品取出。⑤分类:将物品按品种、发货方向、顾客要求等进行分类。⑥集货:将物品备齐,以便随时装货。
3.3.2 搬运装卸作业合理化的原则
(1)消除无效搬运(2)提高搬运活性(3)减少人体的上下运动,利用重力的影响和作用(4)合理利用机械(5)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
(6)集装单元化原则(7)提高综合效果 3.4 包装
3.4.1 包装的概念
包装是指物品在运输、保管、交易、使用时,为保持物品的价值、性状,使用适当的材料、容器进行保管的技术和保护的状态。(1)单个包装
单个包装也称为小包装,是物品到达使用者手中的最小单位。(2)内包装
内包装是将单个包装的物品归并为1~2个以上的较大单位,放进中间容器里的状态和技术,包括为保护里边的物品在容器里放入其他材料的状态和技术。(3)外包装
从运输作业的角度考虑,为了加以保护并搬运方便,将物品放入箱子、袋子等容器里的状态和技术。
3.4.2 包装的功能
(1)保护功能(2)定量功能(3)便利功能(4)效率功能(5)商品功能(6)促销功能 3.4.3 包装材料
(1)纸和纸板制品(2)塑料制品(3)木制容器(4)金属容器
(5)包装用辅助材料 1)粘合剂 2)黏合带 3)捆扎材料
3.4.4 包装的合理化 3.5 流通加工
3.5.1 流通加工的概念及功能
(1)流通加工的概念 在流通过程中辅助性的加工活动称为流通加工。(2)流通加工的目的
①适应多样化的顾客的需求。②通过流通加工来保持并提高食品的保存机能。③提高商品的附加值。④可以规避风险,推进物流系统化。
(3)流通加工的功能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3.5.2 流通加工的内容(1)食品的流通加工
①鱼和肉类的冷冻。②生奶酪的冷藏。③将冷冻的鱼肉磨碎以及蛋品加工。④生鲜食品的原包装。
⑤大米的自动包装。⑥上市牛奶的灭菌和摇匀。
(2)消费资料的流通加工 ①衣料品的标识和印记商标。
②粘贴标价。③安装做广告用的幕墙。
④家具等的组装。⑤地毯剪接。(3)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 ①钢板的切割。
②使用矫直机将薄板卷材展平。③纵向切割薄板卷,使之成为窄幅(钢管用卷材)。④用气割厚板。⑤切断成型钢材。【本章目的和任务】 【本章要点】 4.1 企业物流概述 物流包括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两方面。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域,研究国民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带有宏观性和广泛性。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这是从企业角度研究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领域。4 4.1.1 生产企业物流 生产企业物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到产成品销售,以及伴随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1)供应物流突出的企业图4.1 企业物流(2)生产物流突出的企业
(3)销售物流突出的企业(4)废弃物物流突出的企业
4.1.2 流通企业物流(1)批发企业物流(2)零售企业物流(3)仓储企业物流(4)配送中心的物流(5)“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
4.2 供应物流 4.2.1 供应物流概述
(1)供应物流的概念 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它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料运输。
(2)供应物流的地位与作用(3)供应物流系统 1)采购 2)供应 3)库存管理 4)仓储管理 4.2.2 合理组织供应物流的基本要求(1)准确预测需求(2)合理控制库存(3)科学采购 1)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掌握市场信息
2)慎重选择供货商 3)制订正确的采购策略
4)科学地进行采购决策(4)强化供应保障 4.3 生产物流 4.3.1 生产物流概述(1)生产物流的概念 生产物流一般是指原材料、燃料、外购件在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仓库)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储存,借助一定的运输装置,在某个点内流转,又从该点流出,始终体现着物料实物形态的流转过程。(2)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 1)生产的类型 2)生产规模 3)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水平
4.3.2 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1)物流过程的连续性
(2)物流过程的平行性(3)物流过程的节奏性
(4)物流过程的比例性(5)物流过程的适应性
4.3.3 生产物流类型与工序类型(1)生产物流类型 1)生产类型 2)生产物流类型(2)工序类型 1)多道连续工序 2)多道合流工序 3)多道分支工序 4)多道复合工序
4.3.4 各生产类型的物流特征分析(1)项目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特征 1)项目型生产的特点 2)项目型生产的物流特征(2)单件小批量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特征 1)单件小批量型生产过程的特点 2)单件小批量型生产的物流特征(3)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特征
1)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过程的特点 2)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的物流特征(4)单一品种大批量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特征 1)单一品种大批量型生产过程的特点 2)单一品种大批量型生产的物流特征(5)多品种大批量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特征 1)多品种大批量型生产过程的特点 2)多品种大批量型生产的物流特征
4.4 销售物流 4.4.1 销售物流系统的功能
(1)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2)开拓市场和制订销售产品的方针和策略(3)编制销售计划(4)组织、管理订货合同
(5)组织产品推销(6)组织对用户的服务工作
(7)成本分析 4.4.2 销售物流合理化(1)产品包装(2)产成品储存(3)销售渠道(4)产成品的发送(5)信息处理 4.5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4.5.1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概述(1)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产生 1)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排泄物 2)流通过程产生的排放物
3)消费后产生的排泄物(2)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意义 1)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资源价值意义 2)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合理化的经济意义 3)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合理化的社会意义 4.5.2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技术
(1)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技术的特点 1)小型化、专用化的装运设备 2)简易的储存、包装要求 3)多样化的流通加工 4)低成本的要求(2)回收物流技术分类 1)原厂复用技术流程 2)通用回收复用技术流程
3)外厂代用复用技术流程 4)加工改制复用技术流程
5)综合利用技术流程 6)回炉复用技术流程
【本章目的和任务】 【本章要点】 5.1 第三方物流概述 5.1.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特征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1)从物流服务的提供者角度界定 2)从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功能范围界定5 3)从物流服务的提供者与客户达成物流服务交易的形式界定 4)中国国家标准GB/T 18354—200《物流术语》中的定义(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外部联盟 2)长期契约 3)系统管理 4)个性化服务 5)信息化、科技化 5.1.2 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1)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第三方物流 1)竞争的压力要求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2)市场变化要求物流从功能分散走向系统管理(2)企业形态的变化使物流外包成为节约成本的重要途径 1)规模巨大的企业面对全球市场,物流管理的成本剧增 2)电子商务型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构建配送网络
(3)技术手段的变化使物流外包成为可能 5.1.3 第三方物流的功能(1)为客户提供仓储和运输等基础服务(2)为客户提供仓储和货运管理等增值服务(3)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
5.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类 5.2.1 按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源构成分类(1)传统仓储、运输、货代等企业转型的第三方物流(2)工商企业原有物流服务职能剥离(3)不同企业、部门间物流资源互补式联营 1)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联营设立新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2)能够资源互补的不同部门联手进军物流领域
(4)新创办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5.2.2 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本归属分类(1)中外合资物流企业(2)民营物流企业(3)国有物流企业 5.2.3 按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服务某项功能为主要特征分类(1)运输型物流企业(2)仓储型物流企业(3)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5.2.4 按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占有为标准分类(1)资产基础第三方物流(2)非资产基础第三方物流
5.3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3.1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分析
(1)国有大型企业(2)新兴中小型制造企业(3)中小型服务企业及电子商务企业(4)外资参股、独资企业 5.3.2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存问题(1)以传统型为主,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陈旧(2)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3)缺乏信息系统开发能力,物流技术有待提高(4)服务质量不高(5)缺乏专业经营管理人才 5.3.3 加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措施(1)加强政府部门的规划和指导(2)加大宣传,树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理念(3)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
(4)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5)发展综合物流代理业务
(6)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5.4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选择和实施 5.4.1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层次(1)基本业务
1)仓储
2)装卸 3)运输、配送(2)附加值业务 1)订单处理 2)货物验收 3)仓库再包装/加工 4)代理货物保险 5)送货代收款 6)货物回收/替换(3)高级物流服务 1)库存分析报告 2)库存控制 3)建立分销中心 4)设计供应链
5.4.2 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考虑因素 【本章目的和任务】 【本章要点】 6.1 配送 6.1.1 配送的概念、特征与作用(1)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6(2)配送的特征
1)配送是以终端用户为目的地 2)配送是末端运输 3)配送时效性强 4)配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5)配送是各种业务的有机结合体 6)配送追求综合的合理效用
(3)配送的作用及意义 1)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 2)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3)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
4)简化手续、方便用户 5)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 6)配送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物资的库存水平6.1.2 配送的分类
(1)按实施配送的主体不同分类 1)配送中心配送 2)仓库配送 3)商店配送 4)生产企业配送
(2)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分类 1)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2)多品种、小批量配送 3)配套成套配送
(3)按配送的时间及数量分类 1)定时配送 ①日配(当日配送)。②准时——看板方式。③快递式。2)定量配送 3)定时定量配送 4)定时定路线配送 5)即时配送(4)按经营形式不同的分类 1)销售配送 2)供应配送 3)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 4)代存代供配送(5)按加工程度不同的分类 1)加工配送 2)集疏配送(6)按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分类
1)综合配送 2)专业配送(7)共同配送 6.1.3 配送的合理化(1)实现共同配送(2)实现区域配送(3)推行准时配送(4)推行即时配送(5)实行产地直接配送(6)实现配送的信息化(7)实现配送的自动化(8)实现配送的条码化、数字化以及组合化(9)提倡多种配送方式的最优组合 6.2 配送中心 6.2.1 配送中心的概念及作用
(1)配送中心的概念 配送中心是指作为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接受生产厂家等供货商多品种大量的货物,按照多家需求者的订货要求,迅速、准确、低成本、高效率地将商品配送到需求场所的物流结点设施。(2)配送中心的作用 1)可降低物流成本 2)实现供销方库存集约化和需方零库存 3)实现物流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4)通过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产品销售 5)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 6)减少交易中间环节 7)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6.2.2 配送中心的分类
(1)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 1)制造商型配送中心
2)批发商型配送中心 3)零售商型配送中心
4)专业物流配送中心(2)按服务范围分类 1)城市配送中心 2)区域配送中心(3)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1)储存型配送中心 2)流通型配送中心(1)流通行销的功能(2)仓储保管功能(3)分拣配送功能(4)流通加工功能(5)信息提供功能 6.2.4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1)进货作业
1)搬运
2)储存 3)盘点(2)出货作业 1)时效性 2)可靠性 3)沟通性 4)便利性 5)经济性
6.2.5 配送中心现代化物流技术(1)自动分拣系统(2)自动化立体仓库(3)计算机智能化技术 【本章目的和任务】 【本章要点】 7.1 国际物流概述 7.1.1 国际物流的概念 所谓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简称IL),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7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7.1.2 国际物流的特点
(1)物流环境存在差异(2)物流渠道长、物流环节多(3)国际物流中的标准化要求较高(4)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5)国际物流中的多种运输方式组合(6)国际物流中的风险性 7.1.3 国际物流的发展(1)起步阶段(20世纪的50年代至80年代初)(2)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的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3)一体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7.1.4 国际物流的种类(1)根据货物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向分类(2)根据货物流动的关税区域分类
(3)根据运送货物的特征分类 7.1.5 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比较(1)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经营环境不同(2)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中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不同(3)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作业完成周期的长短不同(4)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作业复杂程度不同
1)语言方面 2)产品数目方面 3)单证数量方面 4)存货的物权和地点方面 5)运输复杂性方面 6)系统一体化方面 7)联盟方面(5)国际物流比国内物流面临的危险大(6)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信息沟通方式不同
(7)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高于国内物流 7.2 国际物流系统
7.2.1 国际物流系统构成(1)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
1)出口货物的国内运输段 2)国际货物运输段(2)仓储子系统(3)商品检验子系统(4)商品包装子系统(5)通关子系统
(6)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7)信息子系统
7.3.3 国际公路货物运输 7.3.4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7.3.5 国际集装箱运输 7.3.6 国际多式联运
7.4 国际物流结点 7.4.1 国际物流结点概述
(1)国际物流结点的概念 物流结点(Nodes)是物流网络中物流线路的连结点或端点,又称物流据点。有两种基本形态,即枢纽型结点和普通结点。(2)国际物流结点的功能 1)衔接功能 2)信息功能 3)管理功能(3)国际物流结点的类型 1)转运型结点 2)储存型结点 3)流通型结点 4)综合型结点 7.4.2 几种主要的国际物流节点
(1)口岸(2)港口(3)自由贸易区(自由港)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条件吸引大量商品、物品聚集 2)多功能的综合物流结点为投资者提供各种经营选择(4)保税仓库与保税区 1)保税仓库 2)保税区(5)出口加工区 7.5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
7.5.1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简介 7.5.2 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 7.5.3 国际货运代理的服务对象(1)为发货人服务(2)为海关服务(3)为承运人服务(4)为航空公司服务(5)为班轮公司服务(6)提供拼箱服务(7)提供多式联运服务 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状结构。美国供应链协会认为:供应链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涉及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努力。简单地说,供应链包含了那些与转移货物从原材料阶段直到最终用户的相关联的所有活动,它包括供应来源与采办、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料处理、订货处理、存货管理、运输、仓储和顾客服务、信息系统等,如图8.1所示。
2)动态性 3)面向用户 4)交叉性 8.1.2 供应链管理概述(1)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2)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3)供应链的战略内涵(4)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
1)信息资源共享 2)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客户需求
3)实现双赢 8.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与模式 8.2.1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8.2.2 供应链管理的模式(1)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3)供应链管理关键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的简单连接 4)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2)供应链管理的三种模式 1)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供应链管理(如图8.4所示)2)以零售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管理(如图8.5所示)3)以3PL(集成物流供应商)为主导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如图8.6所示)8.3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图8.6 以3PL为主导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 8.3.1 生产计划和控制(1)生产计划(2)生产控制 1)进度控制 2)生产节奏控制 3)提前期管理
4)成品、半成品、在制品控制 8.3.2 库存控制
(1)多级库存优化和控制(2)VMI管理系统(3)联合库存管理 8.3.3 绩效评价机制
(1)对企业供应链中业务流程的评价(2)供应链上下节点间关系的评价(3)供应链经济效益评价(4)供应链的创新与学习能力评价 8.3.4 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1)EDI数据交换模式
(2)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 8.4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8.4.2 供应链管理联盟化(1)横向联盟化(2)纵向联盟化(3)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联盟化
8.4.3 供应链管理全球化(1)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选择适宜的物流网络 2)同步全球化
3)国际运输企业之间的联盟(2)全球化供应链的类型
1)国际配送系统 2)国际供应商 3)离岸加工 4)全球性供应链(3)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1)产品开发
2)采购
3)生产 4)需求管理 5)订单履行(4)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作业 1)语言差别 2)产品量差别 3)单证数量差别 4)存货量难以确定 5)运输的复杂性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是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也可称为环保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
9.1.2 绿色物流的内涵(1)绿色物流是共生型物流(2)绿色物流是资源节约型物流(3)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
9.1.3 绿色物流的概念体系(1)绿色交通运输 1)交通源规制 2)限制交通量 3)控制交通流(2)绿色仓储与保管(3)绿色装卸搬运 ①消除无效搬运。②提高搬运活性。
③注意货物集散场地的污染防护工作。(4)绿色包装 1)符合人类工程学 2)有害物质的低排出 3)保护生态环境 4)节约能源资源(5)绿色流通加工(6)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7)绿色标志(8)物流业绿色指标体系(9)企业绿色物流管理(10)绿色物流政策 9.2 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9.2.1 可持续发展理论(1)生态持续(2)经济持续(3)社会持续 9.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所谓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循环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9.2.3 生态伦理学理论 生态伦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9.3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9.3.1 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1)绿色物流是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绿色物流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3)绿色物流还有利于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4)绿色物流的建立,更有利于全面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5)绿色物流是适应国家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 9.3.2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状况(1)观念上的差距(2)政策性的差距(3)技术上的差距 9.3.3 实施绿色物流的策略(1)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2)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3)积极推行ISO 14000环境管理新体系(4)推行绿色物流经营 1)选择绿色运输 2)提倡绿色包装 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 4)搜集和管理绿色信息
(5)大力推行绿色采购(6)实行绿色营销策略
(7)开发绿色物流技术(8)制定绿色物流法规(9)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本章目的和任务】 【本章要点】 10.1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0.1.1 电子商务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10.1.2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1)物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10 1)现代物流——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2)物流是电子商务概念的重要内容 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2)电子商务引导现代物流的发展(3)电子商务促进物流技术的进步(4)电子商务提供现代物流发展的信息处理平台和技术
10.2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10.2.1 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1)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2)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供应链短路化 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3)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1)跨区域物流 2)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重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10.2.2 电子商务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影响(1)采购(2)配送 1)配送业地位强化 2)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 10.2.3 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1)物流网络的变化 1)物流网络信息化 2)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2)运输的变化 1)运输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 2)多式联运大发展 3)物流信息的变化 10.3 电子商务下物流系统的特性与要求 10.3.1 电子商务下物流系统的定义
10.3.2 电子商务下物流系统的特性(1)物流系统具有开放性
(2)物流节点实行信息化管理(3)信息流在物流过程中起引导和整合作用(4)系统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10.3.3 电子商务下物流系统的要求(1)物流的运作方式要信息化、网络化(2)要提高物流运作水平的标准化、信息化
(3)要提高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4)要提高物流动态调配能力,提供个性化、柔性化的物流服务(5)要改变物流的经营区域态势,实现物流经营的社会化和全球化 10.4 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 10.4.1 电子商务下物流网络的建设
(1)电子商务下物流企业的发展原则 1)准确性和正确性是物流企业健康运行的首要前提 2)坚持物流作业的时效性
3)保持物流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安全性 4)要重视物流企业运作成本的经济性(2)编织电子商务物流网络 1)现代电子商务与传统连锁经营相结合的优势 2)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的结合,从虚拟到现实的突破(3)电子商务中物流服务内容设计 1)传统的物流服务 2)增值性物流服务(4)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是构筑电子商务下物流网络的基础(5)构筑电子商务下的全球物流网络 10.4.2 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体系实施策略(1)总体规划物流基地(2)企业自己组建物流中心(3)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4)电子商务和普通商务物流业务共存的双轨体系
第三篇:物流管理基础教案
教 案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 物流管理基础
课 程 编 码: 2108 学院、专业、年
任 课 教 师:
教 师 所 在 单 位:
交通分院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第 1 课题
物流与物流管理总论
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物流的概念、功能与分类;
②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关键活动; ③熟悉物流标准化及物流服务知识。
二、教学内容:
1.1、物流概念、范围及分类
1.1.1、概念:物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要点:
1、流通、生产领域一切物料流及相关信息流;
2、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并产生时、空、形质效用;
3、其活动包括运、储、装、加工、配送等;
4、在供应链管理整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1.2、功能:
1、运,空间状态,(位移附加值);
2、储,时间状态,(时差、价差值);
3、包,保护、集中、便利(物品保值);
4、装,分、理、配货(物流速度增值);
5、加工,物理、化学手段(形态变化增值);
6、信息,订、存、配送一体化的基础(整合增值)。1.1.3、作用:
1、形质效用(组装、包装等改变形态方法产生);
2、空间效用(拓展市场边界产生);
3、时间效用(库存战略产生)。1.1.4、分类:
1、按作用:供、销、产、回收、废弃;
2、按范围:地区、国内、国际;
3、按性质:社会(宏观流通领域)、行业(同行竞争协作)、企业(内部生产经营)。
1.2、物流学说与物流管理 1.2.1、物流观念
1、商务分流理论: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独立运动。
2、黑大陆学说: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1956年曾经讲过:“流通是经
济领域里的黑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
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最具潜力的领
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3、物流冰山说: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潜心
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
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
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流冰山”。
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它的一部分。
4、利润中心说:其含义是,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
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
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物流的这一作用,被表述为
“第三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的说法主要出自日本。从经济
发展历程来看,能够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
在这两个利润源潜力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们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利润源”。
5、成本中心说:其含义是,物流在企业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
生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产生点,因而,解决物流问题,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所以,成本
中心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
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述。
6、服务中心说: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学者对物流的认识,他们认为,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
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他们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词汇
上选择了后勤一词,特别强调其服务保障的职能。通过物流的服
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和增加利润。
7、效益背反说:在经济学中,“效益悖反”是指“对同一资源的两个方面处于
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要想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
然使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效益背反说是物流领域 中经常出现的普遍现象,是这一领
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以包装问题为例,包装方面每少
花一分钱,从表面上看这一分钱就必然转到收益上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但是,一旦商品进入流通之后,如果简省的包装降
低了产品的防护效果,造成了大量损失,就会造成储存、装卸、运输功能要素的工作劣化和效益大减。
8、战略学说:当前非常盛行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学术界和产业界越来越多的
人已逐渐认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而不是
一项具体操作性任务。应该说这种看法把物流放在了很高的位
置,企业战略是什么呢?是生存和发展。物流会影响企业总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在哪个环节省下几个钱。
1.2.2、物流关系
1、物流与流通
1)流通内容:A、商流:批发、零售、网购........B、物流:运、保、装、包、加工、配送.......C、资金流:转账、支票、现金支付........D、信息流:收集、传输、分析、应用的.....2)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商流是实施物流的先导。
2、物流与生产
1)物流是生产系统的支柱
加工活动和物流以活动是生产系统的的两大支柱,无物流就无加
工,无加工就无生产,无生产就无满足社会需求的物流。
2)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A、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保障。
B、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C、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秩序有着决定性影响。
3)生产力对物流的制约
生产力大小决定着物流量大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物流的发展。
3、物流与市场营销
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半,物流系统承担着存储、运输的基础职能,与
市场营销共同履行着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从市场营销的4P理论看:
1)产品
产品的物理特性及工业包装、消费包装影响着物流系统对产品的移
动和存储。
2)价格
运量大小影响着运价,托运量和采购量应考虑与运输价格水平及运
输折扣批量相吻合。
3)促销
拉动式策略(通过广告)引起的需求不平衡要求物流系统具有应变
能力,推进式策略(通过合作)则较平衡稳定。
4)渠道
物流系统应满足客户交易渠道和配送渠道的决策。
1.2.3、物流管理的基础原理
1、概念:
物流管理(亦称“软技术”),是指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物料在 企业内外流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等活动。
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对物料经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直至物流信息等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系统的管理,以取得全面的经济效益。
2、目标:
以最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
3、范围:
1)物流战略管理
2)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
1.3、物流标准化
1.3.1、物流标准化的含义
1、物流标准化概念
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
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GB3935)
含义:1)物流标准化是一个制定、贯彻、修订标准的活动过程;
2)物流标准是物流标准化活动的产物;
3)物流标准化效果只在经过实施才能表现出来;
4)物流标准化是一个由单个标准构建标准系统并与系统配套的协
调、发展过程。
2、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点
1)涉及面广
2)属于后标准化系统
3)要体现科学、民主和经济性
4)国际性强
1.3.2、物流标准种类
1、基础标准:1)专业计量单位
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3)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4)物流建筑模数尺寸
5)物流专业术语标准
6)物流核算、统计标准
7)标志、图示识别标准
2、分系统技术标准
3、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
1.3.3、物流标准化的原则
1、市场导向
2、一致性与协调性
3、科学发展
4、推进企业创新
1.3.4、物流标准化的方法
1、物流标准化的形式
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形态,物流标准化形式中运用较多的有:
简化
统一化
系列化
通用化
组合化
2、物流标准化的基础思路
1)基点:集装系统
2)集装与物流系统各环节的配合3、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
1)确定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mmX400mm(SO认定,是适合人体操作
的最高限尺寸)
2)物流模数:即集装箱基础模数尺寸(最小的集装尺寸),以物流基础模
数尺寸按倍数系列推导。
3)以分割及组合方法确定物流系列各环节的系列尺寸。
1.4、物流服务的特性与物流发展 1.4.1、物流服务对象
1、原材料生产企业
2、制造业
3、商业贸易企业
三、思考练习:
第2 课题
物流系统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目标;
②熟悉物流系统的要素;
③掌握物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二、教学内容:
2.1、物流系统概述
2.2、物流系统要素
2.3、物流系统分析
三、思考练习:
第 3课题
物流社会化与物流企业
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物流社会化与物流服务的特点及物流网络构成; ②掌握第三方物流功能特点; ③熟悉物流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
3.1、物流社会化与物流服务
3.2、物流网络与物流结点
3.3、第三方物流
3.4、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三、思考练习:
第4 课题
物流战略与组织
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企业物流战略的环境因素分析及目标; ②掌握企业物流战略的定义及主要的物流战略; ③熟悉主要的物流组织结构类型。
二、教学内容:
4.1、物流战略概述
4.2、物流组织结构
4.3、物流成本管理与绩效管理。
三、思考练习:
第5 课题
采购管理
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采购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②掌握采购管理流程;
③熟悉各种采购管理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
5.1、采购管理概述
5.2、采购管理流程
5.3、采购管理策略与方法
三、思考练习:
第 6课题
库存管理
一、教学目的:
①掌握库存与库存管理的概念、功能及目标; ②了解库存成本的分类及库存成本管理的方法; ③熟悉各种库存管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6.1、库存管理概述
6.2、库存成本管理
6.3、库存管理方法
三、思考练习:
第 7课题
生产运作物流与销售物流
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生产运作物流的含义、分类以及影响要素; ②了解销售物流服务要素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
7.1、生产运作物流
7.2、销售物流
三、思考练习:
第 8课题
装卸与搬运
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装卸搬运的内涵、特点及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了解装卸搬运作业内容及考虑因素;
③掌握集装箱装卸搬运的方式与合理化。
二、教学内容:
8.1、装卸搬运概述
8.2、装卸搬运的工作组织
8.3、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三、思考练习:
第 9课题
运输与配送管理
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运输、配送的概念、特点; ②掌握运输业务的操作程序; ③掌握配送的流程。
二、教学内容:
9.1、运输管理概述
9.2、运输管理实务
9.3、配送管理实务
三、思考练习:
第 10课题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
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物流信息的功能和特征; ②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③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
二、教学内容:
10.1、物流信息
10.2、物流信息系统
10.3、物流信息技术
三、思考练习:
第 11课题
国际物流
一、教学目的:
①理解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含义; ②了解国际物流系统;
③熟悉国际物流中心的作用与特点; ④掌握国际物流运输方式与运作方式。
二、教学内容:
11.1、国际物流概述
11.2、国际物流动作方式
11.3、国际物流中心
三、思考练习:
第 12课题
供应链物流管理
一、教学目的:
①了解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②了解供应链的类型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③了解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④掌握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环境及物流管理的特点; ⑤掌握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战略及供应链管理方法; ⑥掌握基于供应链的第三方物流管理内容及运作。
二、教学内容:
12.1、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12.2、供应链的管理方法 12.3、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三、思考练习:
第四篇:物流管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
题目姓名学号年级专业任课教师
年月日
第三方物流
专业: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122542012141姓名:张瑜玲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采用创新的理念与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熟悉掌握第三方物流概念、内涵、特征、作用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及其经营策略。采用第三方物流策划、管理与运作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第三方物流业务正逐步形成一个巨大市场。
【关键词】: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模式特征经济利益
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物流成本越来越高,资金密集程度也越来越大。公司利用外协物流活动,可以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这种趋势首先在制造业出现。公司将资源集中用于最主要的业务,而将其他活动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这样也促使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出台了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设想与有关产业政策,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流企业予以扶持,地方政府特别是沿海一些省、市也逐步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由于物流引入我国不过十几年,本身起步就比较晚,虽然物流业在我国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可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通常契约物流或物流联盟,是指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通过签订协议或竭诚合作联盟,在特地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像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其具体内容包括商品运输配送,储存保管以及其他附加增值服务等。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信息和实物的快递、准确的协调和传递,提高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以及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
第三方物流越来越受到厂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第三方理论的研究,使其逐步发展完善,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刘凌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提到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专业物流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
期限内提供用户所需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费等直接费用收入,而是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这是我们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根本原因。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文章主要探讨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第三方物流特征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主要有关系合同化、个性服务化、功能专业化、效益规模化、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一)关系合同化:
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外协,外协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服务等。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规范物流经营者和物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另外,第三方物流联盟也是通过合同形式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二)个性服务化: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象一般都比较少,只有一家或数家,但服务的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往往长达几年。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的服务从客户的角度来考虑的,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三)功能专业化:
第三方物流所提供的服务是专业化的服务,对于专门从事的物流服务企业,其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管理都应该是专业化的,物流设备和设施都应该是标准化的。专业化运作可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水平,从而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这一点在工业化时期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证明。
(四)效益规模化:
第三方物流最基本的特征是集多家企业的物流业务于一身,物流服务规模扩大了。物流业务的规模扩大,可以让企业的物流设施、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五)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西方物流理论非常强调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迅速发展光靠自身的资源、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同盟的力量获得竞争优势。
(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与作用
(一)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
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是对物流管理未来发展的判断。掌握好这种趋势,对于把握物流管理发展的前沿,更好地应用物流管理大有裨益。
1物流管理系统化。
物流不是运输、保管等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彼此的内在联系,在共同目标下
形成的一个系统。在考虑物流最优化的时候,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物流功能的最佳组合实现物流整体的最优化,树立系统化观念是搞好物流管理,开展现代物流活动的重要基础。
2物流成本最小化。
物流管理追求的是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在成本管理上体现为要实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物流总成本最小化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传统的管理方法将注意力集中于尽可能使每一项个别物流活动成本最小化,而忽视了物流总成本,忽视了各项成本之间的相互联系。物流要素之间存在二律背反关系,物流管理在控制物流总成本的时候正是基于这种关系的存在。所谓二律背反是指一个部门的高成本会因其他部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增加而相抵消的这种相关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现代物流建立在物流总成本的意识基础之上,利用物流要素之间存在的二律背反关系,通过物流各个功能活动的相互配合和总体协调达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3物流管理信息化。
现代物流可以理解为物资的物理性流通与信息流通的结合,信息在实现物流系统化,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物流的各个功能要素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对物流活动的控制属于事后控制。而将来的第三方物流通过信息将各项物流功能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信息的实时把握,控制物流系统按照预定的目标。准确地掌握信息,如库存信息,需求信息,可以减少非效率、非增值的物流活动,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的可靠性。
4物流管理现代化。
在物流活动中,广泛使用先进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以及流通加工等手段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重要趋势。这种现代化主要是指运输手段的大型化、高速化、专用化、自动化,装卸搬运机械的自动化,包装的单元化,仓库的立体化、自动化以及信息处理和传输的计算机化、电子化、网络化等方面的内容。物流管理现代化为更好地开展物流活动提供了物质保证。
5物流管理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开始全面跨出国境,特别是随着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立足全球化的市场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与之相适应,物流管理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大企业开始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全球化的挑战。
(二)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1)简化交易,很明显,第三方物流的存在大大简化了交易结构和过程。
(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还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3)提高服务水平。第三方物流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减少缺货概率,与营销有效配合,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三)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1)企业内部物流模式
大企业通常都设有材料部,运输部,配送部或物流部,负责企业原材料采购和成品交付的运输,以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管理。有些企业可能拥有自己的车队,有些企业则使用独立的运输公司。当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刚刚出现在舞台时,这些企业就
给予充分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们建立了发达的配送网络和信息系统,以远远高于行业水平的配送速度,成为行业的物流先锋。这些企业看到自己的物流优势,于是将其物流部与母公司分割,成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2)配送模式
配送模式的企业其实最早起源于运输公司,但由于引入了物流管理的理论,所以较早蜕出其初期的运输外壳,进化成为一个提供配送服务的物流管理公司。它的专长在于拥有成熟的技术,先进的信息系统,专业的物流管理队伍。当它进入新的市场,或获得新的物流外包合同时,它往往只是注入自己的专业队伍和信息系统,在客户企业的固有设施和硬件设备的平台上进行配送运作。它会为每一个客户企业成立一个子公司来专门为其服务。
(3)运输企业模式
这一模式大都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型传统运输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有着非常成熟的运输技术,广阔的运输网络,又对客户的物流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它们自然而然地随着客户的物流需求的提高而相应地增加了相关物流服务的设施和技术。虽然运输仍旧占其主导地位,但提供物流服务却逐渐成为其保持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策略之一,同时为公司增加一个新的利润源泉。在过去,运输企业只是提供将货物由一地运送到另一地的单一模式的运输服务。客户要想完成一项完整的交付,必须通过使用几家不同模式的运输公司和仓储公司才能完成。现在有少数运输企业领先一步,通过收购或投资仓储配送企业和其它模式的运输企业而成为一个完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4)货运代理和报关行模式
货运代理和报关行通常没有运输设备,只是作为一个中介为客户提供更优惠的费率以及报关服务,但是当一家货运代理公司发展成为一个跨国大公司时,它雄厚的资本足以支持它在从货运代理公司转型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大笔收购费用。
(5)冷冻仓储模式
大部分仓储企业在物流市场的发展中被运输企业收购,成为运输企业在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中的一个环节。然而冷冻仓储企业却可以逆市而上,成为冷冻供应链中的主导者,同上下游运输公司联手为客户提供全程冷链物流服务。
四、束语: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有助于我国传统运输业和仓储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提高企业效益,优化供应链管理,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多功能、高层次、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企业,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众多在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企业,现在正面临资产重组和企业再造。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体现在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因此,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节约社会资源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健:现代物流概论
第五篇:物流基础名词解释
物流基础名词解释
1)【物流】
“物”泛指一切物质财富,但“物”并不改变自身的性质和形状;“流”泛指一些运动形态。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2)【宏观物流】
又称为社会物流或国民经济物流,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物流活动。具体地说,他又包括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部门物流三种形式。
3)【围观物流】
是局部范围的物流,又叫做企业物流。围观物流是企业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物资资料的流转,它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4)【第三方物流】
又称代理物流,是指有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第三方为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提供外部服务。5)【装卸搬运】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改变物品存放状态和位置为主要内容的活动。6)【物流管理】
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7)【物流服务】
是指物流企业的物流部门从处理客户订货开始,直至商品送交客户过程中,为满足客户的要求,有效地完成商品供应、减轻客户的物流作业负荷,所进行的全部活动。8)【物流成本】
是指在企业物流活动中,物品在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和时间上所耗费各种资源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总和,也即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需求预测、选址、采购、配送、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订单处理、客户服务、返还品处理、废弃物处理以及其他辅助活动等环节中所付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物流成本具体可以表现为企业向外部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企业内部消耗掉的物流费用、企业材料物流费用、销售物流费用等。
9)【绝对成本控制】
是指把成本指出控制在一个绝对金额以内的成本控制法。10)【相对成本控制】
是指通过成本与产值、利润、质量和功能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寻求在一定制约因素下取得经济效益的一种控制方法。11)【物流质量管理】
是指以及物流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为满足物流客户的服务需求,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基本标准,运用经济办法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过程。12)【物流技术】
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13)【供应链管理】
是一种继承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职能是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计划和控制。
14)【物流系统】
是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由多个物流功能单元构成的有机集合体。15)【系统分析】
是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可能采取的方案,并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而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16)【物流系统分析】
是指在一定的实践和空间里,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和方法对所从事的物流活动和过程做整体的分析研究,实现物流系统的实践和空间两方面的经济效益。17)【运输】
是指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18)【仓储】
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19)【仓储管理】
是指对仓库和仓库中储存的货物进行管理。20)【配送中心】
是汇集了生产或零售领域的需求信息,从供应商处购买商品,进行存储报关、分拣、配货、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按照下游客户的需求配齐商品,以令人满意的服务,迅速、即使、准确、安全、低成本地进行配送的机构。21)【装卸搬运】
在同一地域内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撑状态的活动成为装卸,把改变“物”的空间位置活动成为搬运,两者合成装卸搬运。22)【流通加工】
流通和加工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流通是指改变物资空间状态与实践状态的过程,而加工则用来指代改变在流通领域中的延伸。P103 23)【增值指标】
是用来反映经流通加工后单位产品的增值程度。24)【标准化】
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他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划或待定文件。25)【物流标准化】
指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发布和实施有关物流标准,并按有关物流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标准的活动过程。26)【物流企业】
是指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27)【综合物流服务】
是为客户制定整体性的物流方案,并对物流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系统化运作的服务。
28)【物流信息管理】
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完成物流过程中信息的采集、处理、储存、传输和交换,实现物流信息电子化、十字花、网络化。29)【物流信息】
是用来指称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和文件的总称。30)【物流信息系统】
是指由人民、设备和程序组成的、为物流管理着执行计划、实施、控制等职能提供相关信息的交互系统,他与物流作业系统一样都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手机、存数、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优势,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31)【国际物流】
就是在不同国家之间展开的商务活动中,与商品移动相关的运输、配送、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管理的活动。32)【国际物流运输子系统】 是指国际货运运输在国家与国家质检进行(或货运)的运输,分为贸易与非贸易。33)【国际物流中心】
是指国际物流活动中商品、物资等集散的场所。34)【国际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35)【过境贸易】
是指由A国运往B国途中,经过本国,对于奔过来说即为过境贸易。36)【转口贸易】
是指本国从A国进口商品后,再出口至B国的贸易,本国的贸易就成为转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