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流教案
【课题】货船及水路运输 【教材版本】
何华洲.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运作业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目标】
(一)认知领域的目标
1.知道和认识(知识)(1)知道货船及其特性;(2)知道水路运输的方式。2.理解
(1)理解水路运输的特点;(2)理解水路运输的方式。3.迁移
通过水路运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实现配运作业的合理化。
(二)情感领域的目标 1.接受
注意运输工具与装卸设备的配套,运输工具与运输货物的适配。2.反应
参与水路运输作业活动; 3.价值化
通过对水路运输的学习,引起学生能从适宜水路运输方式的物资去思考和组织运输活动。
(三)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1.模仿
水路运输从武汉到上海运送黄沙的模拟; 2.控制
用运输合理化的途径去寻找装运方法及行走路线。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水路运输的方式。
教学难点:班轮运输,租船运输。【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讲授法
研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旧课]
1.铁路运输有优点?
2.最古老最经济的运输什么?答案是:水路运输。
二、新授及课堂练习
2.3货船及水路运输
2.3.1 货船及其特性 货船可分为:干货船油槽船
教师图片展示与说明:
1.干货船(1)杂货船
一般是指定期航行于货运繁忙的航线,以装运零星杂货为主的船舶(2)干散货船
是用以装载无包装的大宗散装货物的船舶(3)冷藏船
专门运输易腐鲜货的船舶。船上设有冷藏系统,能调节多种温度以适应各舱货物对不同温度的需要。
(4)集装箱船
是装载规格统一的标准集装箱的货船(5)滚装船
用来运送汽车和装在拖车上的集装箱的货船(6)载驳船 是指在大船上搭载驳船,驳船内装载货物的船舶 2.油槽船(1)油轮
油轮主要装运液态石油类货物的船只(2)液化天然气船
专门用来装运经过液化的天然气的船舶
学生说明:
2.3.2 水路运输的特点 1.水路运输的优点 ①运输成本低。②运输能力强。③线路投资少。④劳动生产率高。2.公路运输的缺点 ①航速较低。
②船舶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③可达性较差。
④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⑤对货物的载运和搬运有更高的要求。2.3.3 水路运输方式
教师说明:
1.按照船舶航程不同划分 内河运输 水路运输 沿海运输海上运输近海运输 远洋运输学生填图图练习:
水路运输方式
2.按船舶营运方式划分 教师举例说明:
(1)定期船运
是指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从事客货运输业务并按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的运营方式
(2)不定期船运
根据协议,租船人向船舶所有人租赁船用于货物运输,并按商定运价向船舶所有人支付运费或租金的水上运输方式
三、课堂小结
1.货船及其特点 2.水路运输的特点 3.水路运输方式
四、作业
1.定期船运的特点如何?
2.现代内河运输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什么?
第二篇:物流教案
物 流 学 教 案
第四章 集装化与集装单元器具
教学目的:
掌握集装化,集装单元器具 教学重点:
集装化的概念,集装箱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教学难点:
集装箱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关 键 词:
集装箱、集装化、托盘 学
时:
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 引入:
实现集装化的有形手段是集装单元器具。利用集装单元器具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包装件或产品组合一个更大的、具有一定规格和强度的单元货件,这些单元货件就成为集装箱单元,实际上,人们既可以把集装单元器具看作是一种包装形式,又可以将其看作是运输工具的一部分。
方法:
讲授法 手段:
讲解回顾 时间:
5分钟 讲解:
一、集装化(了解)1.集装化的经济意义
1.1为装卸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 1.2节约包装材料,减少包装费用
1.3便于堆码,提高仓库和货场的单位面积储存能力 1.4便于清点货物
1.5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2.实施集装化的条件 通用化、标准化、系统化 3.集装化的分类
集装箱化、托盘化、网袋化、货捆化、框架化、滑板化、半挂车化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13分钟
二、集装箱(重点掌握)1.集装箱的产生和发展
1.1国外集装箱发展的概况
(1)集装箱的起源:美国:马尔科姆.迈德莱恩(2)英国铁路集装箱应用(3)集装箱运输在铁路和远洋运输中的应用 1.2我国集装箱发展状况:
1955年引入集装箱,1973年开始海上试运,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集装箱生产国。2.集装箱的定义及其分类
2.1集装箱的定义:(ISO)集装箱也称为货柜,货箱,是集装箱单元器具的最主要形式。
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的适于多种运输工具而且容积在1立方米以上(含1立方米)的集装单元器具。
集装箱器具的特点及要求 2.2集装箱的分类
(1)按集装箱的用途分:通用集装箱、专用集装箱
(2)按制作的材质:钢质集装箱、铝合金集装箱、玻璃集装箱(3)按集装箱的箱体构造分类:折叠式、拆解式、台架式、抽屉式、隔板式
(4)按集装箱的规格尺寸分类 一个标准TEU的尺寸
2.3集装箱的结构和标记(掌握)
(1)集装箱的主要结构:框架、端壁、箱门(2)集装箱的重要构件:角件
(3)集装箱的标记:识别系统、尺寸和箱型代码、作业标记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18分钟
三、托盘(掌握)1.托盘的概念
托盘是指在运输、搬运和存储过程中,将物品规整为货物单元时,作为承载面并包括承载面上辅助结构件的装置。
叉车的出现使得托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托盘的优势:自重小、返空容易、装卸简单、装载量适中。缺点:保护性不如集装箱,不宜露天存放,要有仓库设施与之配套(仓库设施必要性不大)2.托盘的分类
2.1按托盘得实际操作和运用进行分类 双向插入托盘、四向插入托盘 2.2按材质进行分类:
木托盘、钢托盘、铝托盘、胶合板托盘、塑料托盘、复合材料盘托等
2.3按托盘的负载重量分类:0.5、1、2吨托盘
2.4安托盘的结构分类:平托盘、箱式托盘、立柱式托盘 3.托盘的规格
1000*1200和1100*1100两种规格 4.托盘的码放形式(1)重叠式(2)纵横交错式(3)正反交错式(4)旋转交错式 5.托盘的流通
5.1对口交流方式 5.2及时交换方式 5.3租赁方式 5.4租赁——交换方式 5.5结算交换方式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33分钟
四、其他形式的集装箱单元器具 1.集装袋
集装袋又称为柔性集装箱,是一种以柔性材料制成的可折叠的袋式集装单元器具。
1.1集装袋的用途(1)盛装食品(2)盛装矿沙
(3)盛装化工原料和产品 1.2集装袋的类型
(1)按袋型分:圆筒型、方型
(2)按吊袋位置和装卸方式分:顶部吊袋、底部吊袋、侧面吊袋、叉车和托盘式
(3)按制造材料分:可分为胶布集装袋、树脂加工布袋、交织布袋。
(4)按有无卸料口分:有卸料口和无卸料口集装袋 1.3集装袋的操作过程 装料、运输、卸料、回收 2.捆货
活捆和死捆两种 3.框架 4.滑板 5.半挂车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16分钟
小结与作业(5分钟);课堂小结: 通过对集装化的学习,要求掌握集装化的特点,集装箱的概念,集装箱的分类,集装箱的使用范围;托盘的特点及使用范围,托盘的摆码方式和方法;集装袋的主要使用场合 本课作业: 1.集装箱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2.集装箱的标志有哪几部分构成,各代表什么意义? 3.说明集装箱的主要结构。
4.托盘的分类及流通方式有哪些?
5.举例所命集装单元器具的用途及其操作方法?
第八章 流通加工
教学目的:
了解流通加工的形式,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内容,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 教学重点:
流通加工的概念,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内容 教学难点: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内容(通过详细讲解与实例应用解决)关 键 词:
流通加工,形式,合理化 学
时:
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 引入: 流通加工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功能要素,一般来说,加工是指改变物资的形状和性质以形成一定的产品的活动,而流通则是改变物资存在的空间状态与实践状态的过程,流通与加工原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但是如果将它们二者联系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全新的物流功能要素——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的延续,它既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加工形式,属于加工的范畴,也可以看成是流通领域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而在职能方面的拓展。方法:
讲授法 手段:
讲解回顾 时间:
5分钟 讲解:
一、流通加工概述 1.流流通加工的概念
1.1流通加工的含义(重点掌握)
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的总称。
1.2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1)加工的对象不同(2)加工的程度不同(3)加工目的不同(4)加工责任人不同 1.3流通加工的内容
消费资料的流通加工,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 2.流通加工的地位和作用
2.1流通加工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1)流通加工能有效完善流通过程(2)流通加工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利润源(3)流通加工也是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加工形式 2.2流通加工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1)弥补生产加工的不足(2)满足需求的多样化要求(3)保护产品的使用价值(4)提高物流的作业效率(5)促进产品的市场销售(6)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7)衔接物流的各个环节(8)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9)促进生产与流通的一体化 2.3信息流与资金流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10分钟
二、流通加工的形式 1.水泥的流通加工
1.1可以节省运力、降低运费
1.2在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更大限度的满足需要 1.3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大批量、高效率的输送 1.4可以大大降低水泥流通过程中的损耗 1.5更好的衔接产需方便用户 2.商品混凝土的加工
(1)将水泥的加工从分散、小规模转变到集中、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行集中搅拌可大幅度降低设备投资,管理费用及相关生产资源。
(3)可提高混凝土物流的合理化程度(4)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 3.钢板的流通加工
(1)有效的保证了加工对象的质量(2)提高精加工的生产效率(3)大幅度提高加工的效率和效益(4)简化用户的生产环节 4.木材流通加工
4.1磨制木屑压缩输送 4.2木材的集中下料 5.煤炭及其他燃料的流通加工
5.1除矸加工
5.2为管道输送煤浆进行的加工 5.3配煤加工
5.4天然气、石油气的液化加工 6.平板玻璃的流通加工
(1)提高平板玻璃的利用率(2)促进平板玻璃包装方式的变革(3)有利于玻璃生产厂家简化产品规格 7.生鲜食品的流通加工
7.1冷冻加工 7.2分选加工 7.3精致加工 7.4分装加工
8.机械产品及其零配件的流通加工
8.1组装加工
8.2石棉橡胶板的开张成型加工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45分钟
三、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1.不合理流通加工的几种主要形式 1.1流通加工地点选择的不合理 1.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1.3流通加工的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1.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2.流通加工合理化的主要措施 2.1加工与配送相结合 2.2加工与配套相结合 2.3加工与运输相结合 2.4加工与商流相结合 2.5加工与节约相结合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25分钟
小结与作业(5分钟);课堂小结:
本章内容主要讲解了流通加工的概念,流通加工的几种主要形式以及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内容,要求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水泥、木材、钢板、煤炭、生鲜等物品的流通加工形式,对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本课作业: 1.结合实例说明流通加工的地位和作用。2.举例说明你所见到的流通加工实例。3.不合理流通加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简要说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主要措施。
第十五章 物流政策
教学目的:
了解物流政策的主体,分类,熟悉发达国家物流政策,我国物流政策体系,我国物流政策的不足迹改进方向
教学重点:
发达国家物流政策,我国物流政策体系
教学难点:
我国物流政策体系
关 键 词:
物流政策、分类、体系 学
时:
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 引入: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物流政策就是政府在物流领域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是政府干预物流活动的具体体现。方法:
讲授法 手段:
讲解回顾 时间:
2分钟 讲解:
一、物流政策概述
物流政策就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全社会物流的高效运行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方针或原则,以及政府对全社会物流活动的干预行为。1.物流政策的性质
1.1物流政策是社会公共机构对全社会物流活动的一种公开介入和干预
1.2物流政策体现的是社会公共机构的价值判断或意志 1.3物流政策内含着自动变迁的机制
1.4物流政策适用领域和对象是全社会的物流活动 2.物流政策的功能
2.1减少物流的外部不经济 2.2扶持与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4分钟
二、物流政策的主体、目标与分类 1.物流政策的主体
1.1 立法机构 1.2 司法机构 1.3行政机构 2.物流政策的目标
2.1 物流政策的一般目标 2.2 物流政策的特定目标 3.物流政策的体系与分类
3.1按物流政策主体分类 3.2按物流政策适用对象分类 3.3按物流政策功能分类 3.4按物流政策性质分类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8分钟
三、发达国家物流政策 1.发达国家物流政策的变迁
1.1发达国家物流政策的起源
1.2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物流政策 1.3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物流政策 1.4 20世纪 90年代后的物流政策 2.发达国家的物流政策导向
2.1协调政府管理职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2.2 打破行业垄断,减少政府干预,创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2.3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 2.4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保障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 2.5鼓励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创新,加快物流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2.6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3.发达国家物流政策的调整趋势
3.1经济性管制放宽,社会性管制趋严 3.2物流政策体系开始走向综合化和系统化 3.3物流政策的重点日益突出,目标更加明确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18分钟
四、我国物流政策体系(掌握)1.我国现行物流政策主体 1.1立法机构 1.2 司法机构 1.3 政府机构 1.4行业自律组织
2.我国现行物流政策的主要内容 2.1 强制性物流政策 2.2 非强制性物流政策 3.六部委意见主要内容
3.1制定意见的意义 3.2发展现代物流的指导思想 3.3发展现代物流的总体目标 3.4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措施 4.九部委意见的主要内容
4.1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4.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4.3加强基础性工作,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5.我国现行物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5.1物流政策缺乏系统性
5.2物流政策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 5.3物流政策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5.4物流标准化政策严重不足
5.5物流政策体系中存在较多的真空地带 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 手段:
讲解+PPT演示 时间:
8分钟
小结与作业(5分钟)课堂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物流政策的基本内容,对物流政策的分类及目标有一定的认识,对比发达国家及我国的物流政策体系的异同点,从而对我国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本课作业
1.物流政策的功能有哪些? 2.简述物流政策体系的分类。
3.如何看待我国现行物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篇:物流运输教案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教案
科目:教师:班级:时间: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 姚应科
物流管理(1)(2)第二学期 11 2011--2012
周次:一 时间:2012年 月 日 节次: 授课时数:2 专题:1-1 物流与运输 教学方式:理论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1、教学内容
(1)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2)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2、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国际贸易中贸易术语含义和作用的运用,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及其应用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1)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难点:(2)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3)七种实际交货贸易术语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通过讲授的形式来重点分析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及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四、作业:无
五、教师参考资料:
《国际贸易实务》黄海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06 《国际贸易实务》田中宝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8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主任签名:
周次:一
时间:2012年 月 日 节次: 授课时数:2 专题:1-2 运输系统的构成 教学方式:理论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1、教学内容
(1)适应于水上运输方式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2)适应于任何运输方式的三种主要贸易术语
2、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了解和掌握FOB、CFR、CIF、FCA、CPT、CIP六种术语的含义、特点、买卖双方责任划分,各术语的变形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适应于水上运输方式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 难点:适应于任何运输方式的三种主要贸易术语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国际贸易过程中所出现的贸易术语怎样去区别。
四、作业:
1、简述FOB、CFR、CIF买卖双方责任划分
2、简述FCA、CPT、CIP责任费用的划分
五、教师参考资料:
《国际贸易实务》黄海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06 《国际贸易实务》田中宝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8
六、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主任签名:
周次:二 时间:2012年 月 日 节次: 授课时数:2 专题:1-3 运输方式与运输合理化 教学方式:理论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1、教学内容
(1)FOB、CFR、CIF之间的比较(2)FCA、CPT、CIP之间的比较
(3)FOB、CFR、CIF与FCA、CPT、CIP之间的比较
2、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培养学生对本专题的内容更好的理解,正确的区分贸易术语的共同点及不同点。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FOB、CFR、CIF之间的比较
难点:FOB、CFR、CIF与FCA、CPT、CIP之间的比较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通过比较让学生对本专题的学习内容更加深刻的了解,更好的区分各种贸易术语的含义、特点、作用
四、作业:
简述FOB、CFR、CIF与FCA、CPT、CIP的区别
五、教师参考资料:
《国际贸易实务》黄海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06 《国际贸易实务》田中宝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8
六、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主任签名:
周次:二 时间:2012年 月 日 节次: 授课时数:2 专题:1-4 运输市场与运价 教学方式: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1、教学内容
P34思考与练习5、6、7
2、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对具体术语的实际应用有一个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国际贸易主要术语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要求学生结合案例、先预习所需内容、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分小组完成分析报告
四、作业:无
五、教师参考资料:
《国际贸易实务》黄海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06 《国际贸易实务》田中宝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8
六、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主任签名:
周次:三 时间:2012年 月 日 节次: 授课时数:2 专题:2—1 公路货运概述 教学方式:讲授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1、教学内容(1)商品的名称(2)商品的品质
2、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培养学生对商品商品的名称、商品的品质规范性表示方法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2)商品的品质 难点:(2)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通过讲授、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商品的名称、商品的品质的正确表示方式
四、作业:
简述商品的品质的表示方法
五、教师参考资料:
《国际贸易实务》黄海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06 《国际贸易实务》田中宝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8
六、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主任签名:
周次:三 时间:2012年 月 日 节次: 授课时数:2 专题:2—2 整车货物运输组织 教学方式:讲授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1、教学内容
(1)有关商品数量的规定
(2)度量衡制度、计量单位和重量计算方法(3)合同中的数量条款
2、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有关商品数量的规定,度量衡制度、计量单位和重量计算方法以及合同中的数量条款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1)有关商品数量的规定 难点:(2)合同中的数量条款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通过讲授、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有关商品数量的规定商,度量衡制度、计量单位和重量计算方法以及合同中的数量条款的具体应用
四、作业:无
五、教师参考资料:
《国际贸易实务》黄海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06 《国际贸易实务》田中宝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8
六、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主任签名:
周次:四 时间:2012年 月 日 节次: 授课时数:2 专题:2—3 零担货物运输组织 教学方式:讲授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1、教学内容(1)包装种类(2)包装的要求(3)运输包装标志(4)合同的包装条款
2、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包装种类、包装的要求、运输包装标志的构成、合同的包装条款的具体要求。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1)包装的要求 难点:(2)合同的包装条款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通过举例、讲授、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商品的包装种类、包装要求以及合同的包装条款具体应用。
四、作业:简述合同的包装条款
五、教师参考资料:
《国际贸易实务》黄海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06 《国际贸易实务》田中宝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8
六、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主任签名:
第四篇:物流企业管理教案
《物流企业管理》教案
课题十:物流企业设施与设备管理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设施设备的选择及其经济评价方法;明确设备保养、维护的工作内容掌握设备更新的经济评价方法。目标任务:
1、对某物流企业的设施设备进行调研,包括:设施设备的类型、产地、使用年限、利用情况、维修及保养情况。对该企业欲购建的设施设备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评价,并加以说明。分组汇报形成书面材料。
2、熟悉物流作业常用的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十章 物流企业设施与设备管理 第一节 设施与设备管理概述
一、物流企业设施与设备的概念及其分类(一)概念
物流企业设施与设备是指企业在进行物流作业活动,实现物流功能过程事所使用的各种设施与装备的总称。
(二)物流企业设施与设备的种类
1、物流基础性设施
2、物流功能性设施
3、物流技术装备
(三)我国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现状
1、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2、物流技术设备市场活跃
3、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二、设施与设备管理的任务
1、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正确选择物流设施与设备,为企业物流活动提供最优的技术装备。
2、要针对各种设施与设备的特点,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并建立健全有关正确使用和维护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
3、在节省设施与设备管理费用和维修费用的条件下,保证企业的设施与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4、做好现有设施与的挖潜、革新、改造和更新工作,提高物流设施与的现代化水平
5、认真做好物流企业设施与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设施与设备管理的内容
(一)根据设施与设备的生产效率、投资效果及配套性和可靠性,正确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性能、使用要求,并结合企业物流作业计划,合理使用设备与设备,提高物流设施与设备和利用率
(二)根据设施与设备的性能、使用要求,并结合企业物流作业计划,合理使用设备与设备,提高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利用率
(三)及时、经常地做好设施与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施与设备的完好率
(四)制定并认真贯彻执行合理的设备预防修理制度
(五)做好设备的验收、登记、保管、调拨、报废等日常管理工作
(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设备与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工作
第二节 设施与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一、设施与设备选择的原则
1、生产性;
2、配套性;
3、可靠性;
4、维修性;
5、节能性;
6、灵活性;
7、环保性
二、设施与设备选择的经济评价
(一)投资回收期法
(二)费用换算法
三、物流企业设施与设备选择的方法
(一)存储设施的选择
1、存储设施与设备的功能与目标
2、选择存储设施与设备应考虑的因素
(二)搬运输送设备的选择
1、搬运输送功能
2、选择搬运输送设施与设备应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 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修理
一、物流设备的合理使用
1、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2、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3、切实做好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4、建立健全一在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5、创造使用设备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1、日常保养;
2、一级保养;
3、二级保养
三、设备修理
(一)设备的磨损与补偿
1、设备的有形磨损;
2、设备的无形磨损;
3、设备的综合磨损;
4、设备磨损的补偿(二)设备磨损规律
第一阶段,初期磨损阶段;第二阶段,正常磨损阶段;第三阶段,急剧磨损阶段
四、设备的检查与修理(一)设备的检查
1、按检查方式可分为人工检查和状态检查
2、按检查时间间隔可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维修前检查
3、按检查内容可分为功能检查和精度检查(二)设备的修理与维修制度
1、设备修理的种类:小修,中修,大修;
2、设备的维修制度(三)设备大修理经济界限的确定
1、设备大修理的经济界限
某次大修理费用不能超过同种设备的重置价值,设备大修理以后,使用设备完成单位工作的成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过使用新设备完成单位工作的成本,这时,设备大修理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
2、设备大修理周期数的确定(四)设备维修与管理的评价指标
1、反映设备技术状态的指标:设备完好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待修率
2、表示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经济性的指标:维修费用效率、单台设备费用效率、单位工作量维修费用及维修人数等
3、反映设备利用情况的指标:设备台数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率和设备能力利用率
四、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是指对设备进行分类、编号、登录以及调拨、事故处理、报废和日常养护工作
第四节 物流企业的设备改造与更新
一、设备的寿命
(一)物质寿命:从投入使用领域开始到报废退出使用领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二)技术寿命:是指从技术角度确定设备最合理的使用年限。
(三)经济寿命:是指从设备的经济效益角度来确定设备最合理的使用年限(四)折旧寿命:是指使用部门预计提取设备折旧费的时间年限
二、设备更新分析的比较原则
1、不管是购置新设备,还是改造旧设备,在设备经济分析中一律只分析其费用通常更新或改造,其生产能力不变,所产生的收益相同。
2、不同的设备,其服务寿命不同
3、不考虑沉没成本
4、旧设备应以目前可实现的价格与新设备的购置价格相比
三、设备更新决策
(一)设备原型更新的决策
当继续使用旧设备还不如再购置一台原型新设备合算时,就应该及时更新,这就是原型更新问题
1、低劣化数值法
2、面值法
(二)设备新型更新的最佳时机选择
用经济寿命来决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时机,只考虑了物流设备的有形磨损,而未考虑物流设备的无形磨损的磨损。当市上出现同类功能的新型物流设备时,选择旧设备的合理使用年限的原则是:当旧设备再继续使用一年的年费用起过新型设备的最小年费用时,就应该立即更新。
小结:根据讲授的知识完成目标任务,通过实地调研让学生对物流企业的设施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现场有针对性的讲解常用设施设备的保养及维护工作,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学生兴趣浓厚。
第五篇: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课时
了解物流以及物流管理 物流
1.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流动,包括物资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具体的说物流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活动。
2.物流的产生、发展
物流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直至今天,物流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第二阶段:分销物流学。第三阶段:现代物理学阶段。3.物流的分类
按作用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分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4.包含的各个环节
物流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活动。物流管理
1.概念
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目的 3S1L—7R 以速度、安全、可靠、低费用的原则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在适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数量、合适的质量、合适的成本交付到合适的顾客的手中。
3.特点
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性、应用性 第二课时 仓储管理 仓储 1.概念
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存放、储存物品,并根据需要交付使用之行为。2.分类
按功能分为储备仓库、周转仓库
按用途分为自用仓库、专业经营仓库、公用仓库、报税仓库 按保管形态分为通用仓库、特种仓库
按结构和构造分为平房仓库、多层仓库、高层货架仓库、散装仓库、罐式仓库 3.功能
储存保管、集散货物、衔接供需、客户服务、防范风险、物流中心。4.仓库布局规划设计
选址决策以市场定位仓库、以制造定位仓库、中间定位仓库 布局:辐射型仓库、吸收型仓库、聚集型仓库、扇型仓库 仓库内部布局因素 仓库的主要功能、储存的对象、仓库环境要求、货位是否固定、平面或立体布局、通道与货架占用空间、机械化程度、分拣作业要求。
5.作业流程
货物的入库包括入库前准备、货位的接运、货位的验收、货物入库,货物的保管包括维护保养、盘点与检查,货物的出库包括出库前准备、核对出库凭证、备货、复核、点交。
6.储存合理化
所谓储存合理化就是建立合适的储存条件,对合适的储存品种进行合适的库存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包括储存条件合理化、储存品种结构合理化、储存数量合理化、储存时间合理化。库存管理
1.概念
库存管理是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
2.目的
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3.ABC管理法
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与控制。
4.零库存及其实现方式
所谓零库存是指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按照JIT组织物资供应,使整个过程库存最小化的技术的总称。
主要形式有:准时供应、看板方式、水龙头方式、无库存储备、协作分包、轮动方式、委托保管方式、配送方式。
第三课时
物流中其他的各个环节 运输 1.概念
运输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散、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方式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3.成组运输
是采用一定的办法,把分散的单件货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规格化、标准化的大件运输单位进行运输。
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 4.国际多式联运
它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的交付货物的地点。
包括海空联运、海铁联运、航空-公路联运、陆河联运、微型路桥、路桥、驼背运输。流通加工
1.概念
流通加工是指流通过程中的加工活动,是指为了方便流通、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以及物资充分利用、综合利用而进行的加工活动。2.作用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提高加工率及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改变功能,提高效益。
3.合理化
加工和配送相结合、加工和配套相结合、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包装 1.概念
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总称,也是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得过程中实施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
2.功能
保护、便利、促销 3.种类
销售包装、运输包装、专业包装、通用包装、硬包装、软包装等 装卸搬运 1.概念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者卸下称之为装卸;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称之为搬运。
2.类别
人力、机械、普通货物、散货等 配送 1.概念
配送是指对居于范围内的客户进行的多客户、多品种、按时联合送货的活动。2.作用
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
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降低库存量 简化手续,方便客户 提高供应保障度
3.配送的一般流程:进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4.配送中心
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者组织,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的订货者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质量,进行配送的设施。
职能:储存、分拣、配货、倒装、装卸搬运、加工、送货、情报职能。信息管理 1.概念
狭义讲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在物流活动的管理与决策中,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路线的确定,每次运送批量的确定,货物的跟踪,仓库的有效利用,最佳库存数量的确定,订单管理,顾客服务等都需要详细和准确的物流信息。
广义讲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括与其活动相关的其他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
2.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信息、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射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第四课时
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 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概念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配送中心、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联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模式。
2.供应链管理概念
供应链管理指的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对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供应链管理特点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全程的战略管理 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 第三方物流 1.概念
是由物流业务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承担的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的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
2.产生及发展
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好效益促使第三方物流发展,新技术的发展和竞争加强以及新型的管理理念促进发展。
3.特征
合同导向一系列服务、个性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4.效益原理
规模效益、系统协调、专业化、群体效益、社会效益 第四方物流 1.概念
物流服务提供者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针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者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2.特点
第四方物流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通过对其整个供应链产生的能力来增加价值 3.前提条件
世界水平的供应链策略制定,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在集成供应链技术和外包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业务流程管理和外包的实施方面有一大批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 能够同时管理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关系组织能力 具有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 对组织的变革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管理能力 第五课时 案例分析 海尔的物流运作方式
第三方物流在中国的成功运用(案例内容见参考资料)
近年来,人们提到物流的话题时,常常与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联系在一起,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组成部分,由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近年来,人们提到物流的话题时,常常与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联系在一起,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组成部分,由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四流”互为存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既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是一个组台体。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对待,会产生更大的能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所谓商流,就是一种买卖或者说是一种交易活动过程,通过商流活动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也可以说是后“三流”的前提,没有商流一般不可能发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反过来,没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匹配和支撑,商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四流”之间有时是互为因果关系。比如,A企业与B企业经过商谈,达成了一笔供货协议,确定了商品价格、品种、数量、供货时间、交货地点、运输方式等,并签订了合同,也可以说商流活动开始了。要认真履行这份合同,自然要进入物流过程,将货物进行包装、装卸、保管和运输。同时伴随着信息传递活动。如果商流和物流都顺利进行了,接下来是付款和结算,即进入资金流的过程。无论是买卖交易,还是物流和资金流,这三大过程中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没有及时的信息流,就没有顺畅的商流、物流和资金流。没有资金支付,商流不会成立,物流也不会发生。中华考试网
可以讲。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终结和归缩。就是说由于需要或产生购买欲望,才决定购买,购买的原因和理由就是商流的动机和目的;因为想购买或决定购买某种商品,才考虑购买资金的来源或筹措资金问题。不付款商品的所有权就不归你,这就是条件;又因为决定购买,也有了资金,然后才付之行动,这就是买主要向卖主传递一个信息,或去商店向售货员传递购买信息,或电话购物、网上购物,这些都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但这种过程只是一种手段;然而,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产生后,必须有一个物流的过程,否则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都没有意义。举个例子,一个单位搬进新办公地点后要购买几台空调,这个单位可能直接去商店选购,也可能打电话或网上采购,就产生了商流活动。由此也伴生出资金流(如现金支付,支票付款或银行走账)和信息流。可是只完成这“三流”,并不是事物的完结,还必须将空调送至买主,最终还是少不了运输、装卸等物流过程。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将卖出去的空调按买主要求的时间、地点和数量,准确、完全地送货上门呢?首先,出售空调的商店里有库存,或者商店给厂家打电话,让厂家从仓库取货。无论从商店取货,还是从仓库取货,都需要有车将空调送过去,如果销售量过于集中,车子跑不过来,或者司机调整不过来怎么办?如果仓库里缺这种型号的空调又怎么办?看来,这都属于物流的问题。再往复杂一些说,假如空调厂家对空调的销售量预测的不准确,预测的销售大干实际需要,就产生库存积压,浪费仓库保管费,多占压生产资金。假如预测的销售量小于实际需要,则不仅少赚利润,失去市场,而且还可能影响企业声望。怎样才能既不浪费保管费和占压资金,又能保证供货呢?除了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外,还要构筑一个先进、合理的物流系统。首先要进行商品的需求、购买力、市场容量、销售时点、销售数量等基础性调查研究。然后,再制定一个与商流相配套的物流规划。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建几个配适中心,建多大规模,如何构筑配送网络等等。
因为物流是受商流制约,随商流变化而变化,往往为了占领市场、扩大销售而牺牲物流利益的,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社会要加强对物流问题的研究,加强对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手段的充分利用。
商流和资金流是传统性的经济活动,规则性强,已经比较成熟和定型,进一步的科学化管理受时代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信息流主要依赖互联网,由计算机支持,是电子化传输和软件开发问题。这方面的竞争会不断加剧和复杂化,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将来也会彼此接近。前几年兴起的电子商务热,之所以急剧降温,是因 “物流瓶颈”造成的,而不是信息技术自身的问题。而且,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来都可能由计算机和网络通信部分替代,只有物流难以做到这一点。而旦物流又最落后,物流发展的空间比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要大,合理化、科学化管理的余地要大,节约费用的潜力要大。这是因为:
第一,物流是一门新兴科学,很多人对物流基本知识、物流理论、物流的重要作用、重视物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还了解不多,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相比,发展滞后。进度缓慢,如不及时超上,要拖其他“三流”的后腿。同时也说明,物流的发展因过去是一流空白,是“黑暗的大陆”。因此它的发展空间也就更大。
第二,物流在商品总成本中的费用比例大,过去不受重视,这块庞大的成本,只要我们稍加努力,就会有利可图。这块“第三利润源泉”,是新经济时代最有前景的领域,是节约费用最大的空间。第三,物流发展时间尚短,成熟程度差,物流管理科学化较低。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认真对待,大力加强对物流的管理,就能大大提高物流生产效率,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
第四,过去还很少有人将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联系起来考虑。也没有将“四流”做为一个大系统对待。今后如果真正把“四流”统一起来、协调起来,那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目前的主要矛盾表现在物流和信息流两个方面。
在此我们有必要强调,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虽然各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并各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但是,“四流”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伴随、共同支撑流通活动的整体。在认识和研究流通经济,或者在进行物流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这一点,以使我们认识问题全面化、科学化,把物流工作做得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