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问题探究和模型构建模式的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探究和模型构建模式的教学设计
摘 要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创设科学史情境、构建问题探究环境、手工模型构建展示,小组讨论归纳”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参与探究、反思质疑、动手构建模型的能力。从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细胞水平了解生物体,建立起“?Y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一观点进行科学推理。
关键词 细胞膜 流动镶嵌模型 结构和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第二节内容,包括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三部分。教材之前介绍了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细胞学说的构建过程,为本节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未涉及细胞膜成分及结构探究的科学史内容,需要在本节课中补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从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细胞水平了解生物体,为之后学习细胞代谢等内容奠定基础。
本节课围绕问题探究和模型构建两点思路,重点利用问题串的设计,启发学生探究细胞膜成分和结构模型,并通过模型制作,加强对细胞膜平面和空间结构的构建。具体教学思路见图1。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简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举例说明细胞膜具有的流动性的特点;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科学家建立细胞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利用教学模具,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平面和空间立体结构。
2.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培养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结构及结构特点;(2)细胞膜的三大功能及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史实验分析。教学过程
4.1 导入新课:类比校园结构和真核细胞结构,寻找系统边界
教师创设情景,抛出问题:“如果把细胞比作我们的校园,校园的围墙、行政楼、教学楼、食堂、公寓楼、学生活动中心分别能代表细胞的哪个结构?”学生激烈讨论,教师通过挂图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真核细胞模式图,并说明围墙充当了校园的边界、细胞膜充当了细胞的边界。
设计意图:采用类比法,将微观抽象的细胞结构转化为熟悉的校园结构,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构建情景顺利导入新课。
4.2 新课环节1:教师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经典实验,为构建模型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发现史为主线,教师提供资料并设置问题,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严谨思考实验设计,自主分析实验,尝试归纳实验结论。
教学过程:教师依次给出以下资料,并设计如下问题:
资料1:1895年,欧文顿用植物细胞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他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溶于脂肪的物质,也很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肪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资料2:1897年,Crij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也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类中的溶解度有关。
资料3: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资料4:1917年,朗姆瓦将磷脂溶于苯和水中,磷脂分子分布散乱,当苯挥发完以后,经过推挤,磷脂分子排列成单层,而且其磷酸基团的极性头部都浸入水中。
资料5:1925年,高梦和格伦德把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使其吸水涨破,反复冲洗后只留细胞膜(血影),把这些破碎的膜铺在水面上,测定出红细胞的表面积为a。再将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抽提出来,在水面铺成单分子层,聚拢后测得总面积为b。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b=2a。
资料6:20世纪40年代,曾有学者推测在细胞膜脂质两边各覆盖一层蛋白质。直到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
资料7:随着技术手段不断用于膜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膜蛋白不是全铺在脂质的表面,有的是镶嵌或贯穿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
资料8:1970年,有两位科学家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蓝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把人的细胞和鼠的细胞融合,融合后一半细胞(人的细胞)发红色荧光,另一半细胞(鼠的细胞)发绿色荧光。细胞在37℃下培养40 min后,两种颜色均匀分布在融合细胞的表面。
问题:(1)资料1中,物质是否容易穿过细胞膜与什么有关?这体现了化学学科中的什么原理?
(2)结合材料1、2,你推测细胞膜的成分包含哪种成分?
(3)资料3说明细胞膜上存在哪种成分?
(4)资料4说明磷脂分子具有什么特性?
(5)资料5说明磷脂分子在构成细胞膜时,呈几层排列?如何排列?
(6)资料6和7说明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方式有几种?
(7)请结合以上问题的答案,参阅教材内容,绘制细胞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8)分析资料8,想一想两种颜色均匀分布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什么结构特性?
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细胞膜成分和功能的科学史实验,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不仅能掌握细胞膜的成分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还能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思维发散和分析实验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帮助。
4.3 新课环节2:学生动手搭建模型,在动手操作中突破本节重难点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废弃纸箱、剪刀、彩笔及双面胶制作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同时指出每一部分的结构特点,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的生物学知识框架。
学生活动:用纸箱剪出磷脂分子的形状,并在圆形的头部写上“亲水基团”,在长长的尾部写上“疏水基团”;再用白色的卡纸剪出大大小小不规则形的蛋白质分子,在最大的蛋白质上??上“贯穿”,在最小的蛋白质上写“排布”,在大小适中的蛋白质上写“嵌入”;最后剪出六边形的“单糖分子”,用细线穿起来,并缝在部分蛋白质上。通过双面胶的粘贴,学生在黑板上贴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同时叙述模型特点。
4.4 新课环节3:利用举例类比法,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细胞膜的功能
教师提出问题:学校围墙都有什么功能?细胞膜相当于校园的围墙,那么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这样来帮助学生类比分析校园围墙的功能,推出细胞膜的功能。围墙让校园与校外环境分割开,使得学校成为独立的单位,那么细胞膜就具有使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并成为独立结构的功能。围墙能使学生、老师及与学校相关的人员出入,但不允许闲杂人等出入校园,这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即选择透过性。围墙上有门卫接待室,可以和外来人员进行信息交流,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构具有识别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教学意图:针对本部分内容,传统教学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细胞膜的3个功能,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且对于知识容易遗忘。本节课上,教师通过类比校园围墙的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帮助学生体会细胞膜的功能,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
4.5 课堂小结(图2)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并没有直接给结论,而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资料和图片,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逐步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构建模型,发挥主体作用,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新知,还获得了探索科学的方法,“像当年科学家发现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那样经历发现过程”,体验了过程的艰辛与快乐,感受到了成功的体验。
(1)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科学家探索细胞膜结构历程的有关资料进行组织,让学生从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着手到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通过对史料一步步的分析、讨论和思考,学生既培养了能力,主动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又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打开了知识的“窗口”,使课堂充满时代气息。
(2)探究式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学习和掌握,不是教师硬性灌输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亲身观察、分析、讨论和探索、总结得出的。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力求设计的问题准确、精练;在讨论时,教师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不包办代替,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充当点拨者的角色,对有关问题加以适当的说明;在形成结论时,教师更应放手让学生进行,必要时予以补充纠正,以达到正确结论。
(3)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学生要进行模型构建过程,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因此需要师生耐心分析经典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终成功搭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这样既达到了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又让学生体会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建立、修正的过程,以及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第二篇: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语文教学来看还存在着一大弊端: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大部分问题都是教师提问,学生答,一问到底,问的问题烦琐或没有多少价值,学生回答常常不加思考,关键性问题议的也少。去年,笔者曾经参加了聊城市新课标教材备课会,听了两节省级优质课获奖者的语文课。我有幸听了与会的江苏省两位专家的点评,其中一位的讲话我仍记忆犹新,他是这样说的:“我在下面数了一下,这位老师这节课一共提问了32位同学,从时间上看,三分之二的时间属于学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节课学生只是疲于完成老师提的每个问题,现在课堂上虽然没有了老师的满堂灌,但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形式实际上是借学生之口完成了教师的满堂灌!教师就像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地雷让学生挖,挖出来一个继续挖下一个,挖不出来大家继续挖!”回来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面对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我大胆的设想既然教师能设计问题让学生答,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呢?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关于合作探究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来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幽径悲剧》一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了“本文作者用„幽径悲剧‟做题目有何用意?”“文章第五自然段能否去掉?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写藤萝毁与愚氓之手的内在含义是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各小组间交叉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用合作探究的形式由记录员记下大家的答案,小组中心发言人公布答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课文内容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反思拓展,让他们依托文本内容,“由内及外”的展开讨论,通过每个小组发言人的发言,最终实现对文本的超越。例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一个小组代表作了这样发言:“保护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可以用布条帮鸽子做窝,但是人类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还可以用布条包扎一下就行的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也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我们把最后一棵树砍掉,当我们把最后一条鱼吃掉,当我们把最后一只藏羚羊的皮剥掉时,人类还剩下什么?醒悟吧,人类!”像这样学生抑或振臂高呼抑或黯然泪下的场面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由此可见,学生作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人,学生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责任心得到增强,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效归根结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不要设置框框,先把学生的手脚绑起来,而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入理想的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于模式
这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虽然已在教学中应用并初见成效,尽管语文教学应该有模式,但是又不能止于模式,限于模式。
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由于它有着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特别是相对教学论中有关过程或“本质”的一般阐释而言,教学模式更易于理解、把握和运用,因而对于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像练习武术,首先得熟悉武术的套路,从一招一式开始,当对这些招式掌握得十分娴熟以后,才会有个性化的东西,渐渐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因此,开发和推广各种各样的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仍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教学模式也是有缺陷的。教学所依存的条件是十分多样和微妙的,因而具体的教学情境千差万别。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尽管任何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或中心领域,而且有具体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模式”只能是“模式”,它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教学模式的天然的局限性依靠什么来超越呢?我们的答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凝聚、融会了教育机智在内的、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的运用,是教师高度驾驭纷繁复杂的教学“变数”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证,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刻板与程式化,就难以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精神生活、自主交往和个性展示就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教师教学艺术创造的能力,取决于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对教学模式驾驭的娴熟程度,更取决于教师的资质和精神修养。让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努力将模式和艺术两重属性合二为一,在教学实践中开辟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第三篇:“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刘建星 重庆市云阳县路阳九年制学校 404528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使知识由外向内转移和传递,知识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真正落实国家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二是根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因而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构建知识,在问题探究中发展,在问题探究中创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那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内容让学生自己感悟,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呢?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钻研,自觉树立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为我所用,融入到实验中。所以教师必须从注重学习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过程上;从注重知识传授、理解、记忆转变到引导、促进以学习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完整个性的和谐与健康发展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学合一》一文中说:“先生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因为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无法教会的。而只有让学生多接触课文,真正做到内容让学生自己感悟,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现在备课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详细地规划好教学流程,只能是设计教师的行为,也就是如何不断激励指导学生质疑、思考、解疑、活用,预设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教师如何适时地点拨、引导,激活学生思维。
二、巧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如果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内部动力,就能展开思维的翅膀,情不自禁地主动探究学习。创设情境一般有问题情境、生活情境、体验角色情境、借助媒体情境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注意巧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那如何找准兴趣点,以点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火花呢?一是在教学中要以激趣为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学生的劲来了,个个都会兴致勃勃地进行探究性阅读。二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对教材的不同理解,设计一些举纲张目,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带有一定争议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研读课文的兴趣。
这样引起了学生认识的冲突、求知的欲望,都会自觉地研读课文,为自己的观点找理由。同时在讨论中要求人人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标新立异,从争辩中寻求答案。老师只在“导”字上下功夫,以促成问题的解决。
三、鼓励质疑,精心设疑
有很多的发明创造就是从问“为什么”开始的,如牛顿的地心引力就是从“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开始的,瓦特的蒸汽机就是从“壶盖为什么会往上窜?”开始的。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因而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有不同于课本的看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还可以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心理,充分利用各种竞赛、评比等激励措施,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生认知规律和教学重难点,把握时机,在关键之处设疑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
四、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所以,课堂教学要变传统的“给知识”为“给方法”,一是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可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和年段特征,让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得到一点收获,使读书方法得到积累。并力求让学生融会贯通,能将课内外获得的知识、技能、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二是要重视学生质疑问题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主要“就课题、重点词句、感兴趣内容、标点符号、插图、课中空白、详略得当、布局谋篇、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内容提出疑问。”三是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可通过读一读、想一想、与他人交流、查找相关的资料、开展某种实验等形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四是小组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尊重,学会交流。
五、激励评价,延伸探究
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让学生自评、互评,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特别是教师评价要以表扬为主。同时,还可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当场编一首热情洋溢的小诗,创作一个精彩的儿童故事,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说说自己的肺腑之言;课后有效地组织学生编排小报、进行辩论、开展一次社会调查,以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
总之,教师要从根本上做到四个转变:即从“知识为核心”观念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观念;从“教师本位”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讲授式教学”的观念转变为“探究式教学”的观念。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四篇:“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宁宝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确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引发问题——组织探究——作出解释——运用深化
该模式实施欲体现的特点:创景激疑,独思共议,解惑识质,实践升华。
模式过程说明:
一、引发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引发问题,就是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易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模拟情景,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杂乱的,有的是已经学习过的,有的是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有的可能是后续学习才能解决的,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组织探究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组织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暂缓评价正误、优缺。
三、作出解释
“会学”是必要的,而“学会”是必须的。作出解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通过感知获取的直观认识条理化,抓住其本质属性,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简单地说,就是源于学生,高于学生,既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又要让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化点、生长点)。
四、运用深化
弄清了知识的本质,不等于真正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必须把理性的认识具体化,在实践中完善认识。运用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获取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深刻体悟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升华认识。这一过程,教师要紧紧围绕所学知识的本质精心设计习题,一题一得,做到对学生学习情况心中有数,莫泛泛练习,事倍功半;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将激发新的问题。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旨在着力体现新课程关于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把现代理念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有所遵循,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好地达成新课程期望的数学教育的目标。
案例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年级数学课本下册第六单元——
加与减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法与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
一、引发问题
1、创设情境:淘气一家人到商场买电器,你们猜猜看,淘气可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⑴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⑵ 1台冰箱比1台电视机贵多少钱?⑶1台洗衣机、1台电冰箱和1台电视机一共多少钱?„„
3、归类整理提出的问题,指明本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⑴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⑵ 1台冰箱比1台电视机贵多少钱?
二、组织探究
(一)师生共同探究“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的问题。
1、独立思考:你怎样解决“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的问题?
2、师生提出各自运用的计算方法,交流辨析:
⑴500+800=? 5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加上8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是13张一百元的人民币,13个100元是1300元,所以500+800=1300。
⑵我先想5+8=13,所以500+800=1300。
⑶5个百加上8个百等于13个百,就是1300。
⑷我用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的方法算出的。
(二)师生共同探究“1台冰箱比1台电视机贵多少钱”的问题(简略略处理)
„„
三、作出解释
1、引导归类整理提出的算法:借助直观计算、理解成几个百相加得多少个百、用旧知识类推迁移„„
2、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今天我们是在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要学会运用上面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口算。
3、质疑
四、运用深化
1、解答学生前面提出的可以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的问题。
2、书上P51页习题。
五、课堂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鼓励与肯定。
3、提出今天学习遇到、以后学习要解决的问题:⑴1台洗衣机、1台电冰箱和1台电视机一共多少钱?⑵非整
十、整百数相加减,应该怎样计算呢?
案例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通过亲历长方体特征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发现—概括—应用”的学习方法。
3、通过演示、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再现表象,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表象,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关键:充分感知,适时抽象
教学过程:
一、引发问题
1、直观、初步认识长方体:
讲桌上的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在立体图形中,最基本的形状是长方体。你知道讲桌上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吗?自己课桌上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举起来让大家看看。
2、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3、上面大家谈到的物体的形状是否都是长方体的,当我们明确了长方体的特征之后,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4:认识面、棱、顶点: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我们先结合学具认识几个新的概念:
面:(拿着教具模型,用手掌摸着它的面)大家摸摸手中学具上这平平的部分,我们把它称作“面”。(指着另外的面)这也是它的面„„我们这里所说的“面”都是平面。
棱:(用手指划着模型的棱)这是两个平面相交的边,我们把它称作“棱”。请你用手摸摸自己手中学具上的棱,并说说是哪两个面相交得到的棱。
顶点:(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这三条棱相交的尖尖的部分,也就是一个点,我们把它称作“顶点”。请你把另外的顶点指给同学看。
请你指一指这几个模型(四面体、台体等)的面、棱、顶点。
我们已经认识了面、棱和顶点,现在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5、提出问题:(拿着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非长方体模型)这是长方体吗?这呢?根据什么说这个是长方体,而这个不是呢?
二、组织探究
1、请大家用课桌上的长方体学具与非长方体学具进行对照,从面、棱、顶点三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并把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研讨。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学生共同进行研讨:
大家研讨得挺好,现在来汇报你的研究收获。(你认为有几个特征就说几个特征,老师帮你记录。)谁愿意先汇报?(学生举起学具汇报研究所得,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进行点拨,规范表述语言,特别是数“面”、数“棱”的方法,即“相对的面”、“相对的棱”的认识指导要到位。)
三、作出解释
1、整理获取的结论,使之条理化:
⑴你能把长方体的这些特征有条理地整理一下吗?(结合板书,学生可以从数量、形状、大小和长短几方面整理;也可从面、棱、顶点三方面整理。)
⑵到底长方体的特征有几点?是否都重要呢?我们看看书上是怎样概括的?(通过看书,使学生明晰——长方体的特征就是三点:①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②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⑶师:这就是长方体的三个重要特征,也就是识别一个形体是不是长方体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2、辨析比较,抓住本质:
⑴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学具(指长方体模型与非长方体模型)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为什么它是长方体?而它却不是呢?
⑵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长方体的三个特征中最本质的是“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⑶我们前面列举实例中的电视、冰箱等物体的形状都是在长方体形状基础上的艺术加工。
3、建立表象:
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特征?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4、识图:
⑴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你最多能看到了哪几个面?
⑵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图略)。
5、认识长、宽、高
⑴(示长方体框架教具)请你观察一下: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每相对的四条棱为一组,可以分成三组。)
⑵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⑶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和高。通常,我们把上下垂直的棱长度叫做高,较长棱的长度叫做长,较短棱的长度叫做宽。
⑷以学具任一顶点为例,指出长、宽、高。
⑸(示一斜放着的教具)请你指出它的长、宽、高。(可以有不同说法)
5、看书质疑
四、运用深化
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并量出它的长、宽、高。
五、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而且习得了探究问题的方法——“观察-发现-概括-应用”学习方法。
3、鼓励与评价。
4、你能用今天的学习方法研究其它立体图形的特征吗?
第五篇:初中英语问题化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问题化教学模式探究
一、相关理论阐述 1.理论背景
传统英语教学一般采用“教单词——教语法——做练习”的模式,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提不出问题,不能有效地开发其创造潜能。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发现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一些旨在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创造能力的“问题解决法”教改试验陆续开展,形成了若干常规教学模式,如布鲁贝克倡导的“问题”课程,奥斯本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五步过程”等。2.概念阐述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在新目标课程标准下中学英语问题教学方法仍然是以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教师围绕目标问题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导演下主动分析、探究、解决问题。
二、模式构成
题化教学模式的重点在“问题” ,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三个步骤不可或缺: 1.课前准备问题
预习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先行学习,自主学习,并提出问题。一篇英语课文之前,我们可以首先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课文的主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先查阅资料,了解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得到的知识和问题都记录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教师讲解也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创设问题化的课堂教学环境.2.造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
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先行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所教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该环节是“阅读教学问题化”的主体,设置问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精心设计既有“坡度”又有深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优秀学生,既培养学生的一般阅读能力又启发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的问题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先设计出本课的一道两个主导问题,即本课要解决的主要教学目标。例如在Starter Unit1中,“How to greet people?”即可作为主导问题,本课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怎样问候他人。然后在依据主导问题分层次设计下行问题,从简单的下行问题上升到主导问题。下行问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不等的问题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机会表现自己,获得成就感,同时有利于学生坚持对英语学习兴趣的持久保持。
问题的设置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在Section B的阅读教学中可设置向导性问题、细节性问题与是非判断型等。向导性问题以培养学生速读能力为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实施浏览性阅读,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或主要事实,着眼于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全貌,建立初步的全文语义图像,使学生形成从文到句、从句到词的“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统。细节性问题是在完成对向导性问题的讨论之后,要求学生用一段时间再去“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及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教师展示系列细节性问题来帮助学生获取较详细的有关主题的信息。题型设计可多种多样,如是非判断型,问题本身包含课文中的细节性信息,只要求学生回答“Yes”或“No”,“True”或“False”。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需要教师科学艺术地组织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可以问教师,学生也可以向自己的同学提问;可以用一般疑问句提问,也可以用特殊疑问句提问;可以用所学句型提问书上的问题,也可以用所学句型提问书外的问题,而所给的答案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简约的。不同能力的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每个学生都会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学会用知识。
3.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
问题情境教学强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在创造性地解决之后,启发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教师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就本节课的知识提出拓展型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去思考联想,培养学生更深人地发现问题的习惯,逐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可以提出有关于下节课所学知识的问题,给学生设个悬念,给他们一些诱惑,诱惑他们去看书,去寻求答案,引导他们做好预习工作,也为下节课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三、现存问题探析
首先,原有中学英语教材、大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存在, 或多或少地束缚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抑止了教师思维发展的进程。
其次,以考试为目的、以灌输为手段、以教师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特点的旧的教育模式造成学生形成已有学习经验,很难彻底改变。
另外,由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有限,不足以充分理解相关问题。特别是初一英语以知识的呈现为主要内容,且学生口语能力有限,很难自主提出并解决问题。
四、问题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这是有效实施问题教学的前提。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习者个体在学习认知活动中, 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困惑、焦虑与主动怀疑、探究的心理倾向。例如, 在“sports”教学中, 可预先让学生通过上网等方式搜集 basketball、table-tennis、badminton、volleyball 等球类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英语 introduce 他了解的知识, 其他同学用英语向他提问, 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提问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意识。2.教师精心组织设问
这是有效实施问题教学的基础。教师必须积极超前准备与目标提问相关的设问因素, 注意提问的策略: 第一, 根据不同层次与特点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提问。第二,提出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学生的特点相适应。第三, 注意提问的程序性。例如, 英语议论文的讲解可采用 what、why、how的思路。第四, 注意问题的可思想性。教师应根据知识的实际和学生主体的现状引导设计出循序渐进而学生又能站着采摘或跳一下就可摘到的问题的果子。3.提供充足时间空间解决问题, 这是有效实施问题教学的保障。教师必须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积极鼓励学生锻炼提问的胆量。首先,必须保证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有时间思考、有时间提问, 不能一灌到底。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认真品尝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英语教学实践, 向实践学习, 在实践中提问。例如,在Unit4“Where is my bag?”中可创设寻找东西等生活情景, 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