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

时间:2019-05-13 00:2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

第一篇: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

一、依法执教。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树立新的课程观,实施素质教育;自觉参加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学校;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二、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自觉维护学校利益,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时间里不干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不迟到早退;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在职进修,树立优良学风,该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坚持因村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团结协作。弘扬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经常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思想,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讲究沟通艺术,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不搞不正之风,不搞小团伙、小集团;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自觉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

八、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九、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乐于承担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并认真完成。

十、积极参加有益扩大学校影响,有利学校声誉与形象的社会活动。

教师教学技能基本要求

中学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特别是青年教师,都应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的进行系统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能力,以胜任所从事的教学工作。

一、教学设计技能

1、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对自己所授课程在学校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确认识; 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

2、撰写教案的技能

掌握撰写教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点、难点;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会编制电子教案,在课上演示和供学生在校园网上学习。

3、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掌握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掌握教学软件、课件的编制及其使用方法。

4、了解学生的技能

掌握了解学生的一般方法; 熟悉教学对象的总体思想状况和知识基础;了解教学对象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二、课堂教学技能

l、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明确意图,集中注意,创造师生交流环境; 掌握导入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 合理控制导入时间。

2、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

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通俗易懂;简练,逻辑性强;口头表述与体态语言相结合。

3、设疑和提问技能

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措词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分析评价和必要的引导、总结。

4、板书技能

板书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板书设计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 板书布局合理,字迹大小适宜,疏密得当; 板书文字书写规范,并保持适宜的书写速度;

5、讲授的技能

讲授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掌握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应用等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 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6、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 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 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和自学。

三、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 l、布置作业的技能

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能够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作业要求明确,并规定具体完成时间;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及时予以指导。

2、批改作业的技能

选择合理的作业批改方式; 能够正确总结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批与改、批与评相结合。

3、课后辅导的技能

能够及时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质疑; 既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评价技能 l、命题技能

能够准确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 能够根据考试目的和内容确定题目的难度和题型; 掌握试题编制的一般原则。

2、评卷及分析试卷的技能

掌握评卷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合理掌握评分标准,减少评分主观误差; 能够科学地分析每个考试题目的质量和考试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能够撰写客观、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五、教学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选择课题、制订教学研究计划的原则和方法; 掌握经验总结、调查问卷、科学观察、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教育应用 研究的基本方法; 掌握对教学研究资料进行统计、撰写课题总结和研究论文的方法。

2、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 了解本学科和相近学科新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

3、信息检索技能

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文献种类; 掌握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 掌握用微机在因特网上收集资料的技能。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第一讲 教学语言和教态

一、教学语言与教态的概述 1.教学语言的定义

教师的语言形式主要有课堂口语,即口头表达;书面语言,即用书面文字表达,如板书、作业批语等;体态语言,即用示范性或示意性的动作来表达思想。

2、教学语言与教态的基本特征(1)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的特征。(2)教学语言具有学科性的特征。(3)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的特征。(4)教学语言具有简明性的特征。(5)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的特征。(6)教学语言具有可接受性的特征。

3、体态语言的特点:

第一、动作性。体态语言依靠举止、神态传情达意。

第二、微妙性。体态语言的传情达意,多凭面部表情,特别是用眼睛说话,仗眼波传情。第三、感染性。体态语言的传情达意,时而含而不露,时而极富鼓动,这就从两个极端扣动感情的心弦,引发人们积极地去思考。语言的感染力,也就油然而生。

第四、辅助性。体态语言与口头语言往往结合使用,体态语言在人们传情达意的过程中,主要起辅助的作用。它的辅助功能:一是可以提高口头表达的生动性,二是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三是可以提高传情达意的明确性。

4、教学语言与教态的作用:

(1)启发性语言能够帮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常用语主要有: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想探究什么问题? ——谁敢试一试?/谁能试一试,自己来解决?

——你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看谁想出的解法多?(2)赏识性常用语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使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常用语主要有:

——对!/很好!/不错!/OK!/你真行!/了不起!/你的思路很清晰。/真是奇思妙想啊!/你真有胆量,不简单。——我非常赞同你的想法,能把你的想法给同学们讲讲吗?

——你真行,对刚才的问题,不满足于找到结果,而是经过观察思考后,又有了新的发现,如果能说出其中的道理那就更了不起了。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是太有水平了,问题回答得也同样精彩,看来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老师真的是太高兴了。

(3)激励性常用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动力。——你看,你比以前进步多了,如果继续努力还会有更大的进步的,老师相信你!——大有进步,加油!/希望你再接再厉!/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老师和同学们相信你一定能进步。/相信你能自己想起来。/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4)反思性常用语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提炼出学法,而且能使学生对知识得理解更加丰富,更加全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的认知能力。——你觉得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通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概括出什么计算法则?/推导出什么公式?

5、教学语言与教态的设计: 1.导入语言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2.面对“突发情况”,教师要能够用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预定的教学上来。3.结课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6、新课程下的教学语言与教态:

1.教学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提倡生动浅显;

2.声调经常变换,避免重复啰唆。表达善用比喻,体现形象直观;

3.讲话要控制速度,注意节奏变化,教师的语速一般介于每分钟100~200个字之间。4.教师要情绪激昂饱满,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 5.体态语言的运用,必须与口头语言协调、配合。第二讲 板书技能 1.板书的分类: 词语式 提纲式 对比式 关系式 图标式 符号式 范例式 归纳式 回环式 坐标式 阶梯式 单轨式 双轨式 总分式 图示式 相对式 绝句式 2.板书的特点与作用:(1)直观性。(2)简洁性。(3)启发性。(4)趣味性。(5)示范性。(6)审美性。

板书美学的要求是:内容的完善美、语言的精炼美、构图的造型美和字体的俊秀美。3.板书的设计:

1.板书要条理清晰,具有层次性。2.板书要重点突出,具有目的性。3.板书要布局合理,具有计划性。4.板书要确切精当,具有启发性。5.板书要形式多样,具有趣味性。6.板书要公正规范,具有示范性。第三讲 情景创设的技能 1.情景创设的定义:

情景,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另一层含义是指人物、情节,以及由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可适用于多种教学,而实物、图片、动作、幻灯、录音、录像、表演都可作为情景教学的手段。

2.情景设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竞赛活动的形式设计的教学情景。(2)以生活背景展现的教学情景。(3)通过实物构建教学需要的场景。

(实物不仅包括图片、模型、课件等,还包括多媒体的运用。)(4)用音乐等艺术手段渲染场景。(5)以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的情景。3.情景创设的作用:

1)情景教学能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景。(2)情景教学能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景。(3)情景教学能强化学习者的主体意识。

(4)情景教学使教育教学成为学生的主观要求,让学生在已创设的特定情景中担当角色,顺应学生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规律。(5)情景教学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4.情景创设的设计:

(1)在情景教学中同样应该遵循“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2)创设情景的手段很多,有图片、实物、录音、动作、表演等等。①形式服从于内容。

②形式多样化教学中可交替运用多种形式。③从实际出发选择情景还需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5.新课程下的情景创设:

创设情景的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 谜语法(适用于生字教学)歇后语法(适用于词语教学)故事法(适用于导入新课与新课简介)图画法(适用于领会课文主要内容)多媒体操作法(适用于系统理解课文)表演法(适用于对文章思想、人物感情的理解)直观法(适用于作文教学),等等。第四讲 课堂提问技巧 1.提问的主要作用:(1)启发思维,主动学习。(2)引起注意,激发兴趣。(3)反馈信息,教学交流。2.目前提问存在的问题与误区:(1)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2)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3)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4)总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5)控制问题的答案。(6)给予消极的反馈。(7)忽视学生的提问。3.提问的原则:(1)激发兴趣的原则。(2)启发思维的原则。(3)难易适度的原则。第五讲 课堂调控的技能 1.课堂调控的方法与技巧:(1)表情示意法。(2)走动示意法。(3)手动示意法。(4)变音示意法。(5)提问示意法。(6)“借机导航”法。(7)因势利导法。(8)旁敲侧击法。2.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1)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2)摸清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3)精心设计提炼问题,使其更具科学性。(4)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其主体作用。(5)善于把握提问、启发的最佳时机与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反应有: “不,这不对。”

“啊,这是一种想法,还有其他想法吗?” “很好,很正确。”

“非常好,我们能把他的想法扩展开吗?我们能补充点什么?” “很好的想法,但是我们如何解释„„” 3.课堂失控与调控的定义:

教学失控,是指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教学机制不能正常运行,导致课堂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的失控。

(2)度的失控。(即教学速度和训练强度)(3)法的失控(4)情的失控。(5)知的失控。4.避免课堂失控的方法: 为了避免情的失控,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功能,捕捉学生哪怕是一闪即逝的闪光点或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给予及时的鼓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为了避免量的失控,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本课内容认真钻研大纲,抓住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标要求,在合理设计教学结构和选择最佳教法的同时,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数量密度适中,巩固练习题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但不出偏题、怪题、过深或过浅的题。为了避免度的失控,导入新课要快,讲授新课稍慢,在巩固练习的训练阶段,其训练的强度既能达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所能承受的程度,又不至于过分超重。

为了避免法的失控,教师在教学中一旦遇到违纪现象,要及时简短地正面教育或者冷处理——课后解决。

为了避免知的失控,全面掌握教学教材知识的纵横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真正理解每节课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横有广度、纵有深度、成竹在胸,教学中运用自如、不乱分寸,能驾驭教学。

5.课堂调控的类型:(1)教法调控。(2)兴趣调控。(3)语言调控。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准确科学,符合逻辑,遵循语法,通俗流畅,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简明扼要,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才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语言还要语音清晰,音量适度,语速适中,有节奏感,音乐性浓,才能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情绪调控。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能应该情绪饱满,精神抖擞,目光有神,满怀激情。其次,教师在讲解不同的教材内容时,应该表现出不同的神情。(5)反馈调控。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听课情绪、神态等间接的反馈信息,透过学生的眼神、情态去识别他们那丰富的表情语汇,透视出他们那灵活跳跃的思想火花,从中推测和判断他们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是否理解、满意、有兴趣、有疑问,从而迅速调整教学措施,并将教学继续引向深入。(6)机智调控。

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快速作出反应,当机立断,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第六讲 导入新课的技能

1、联系已知,温故导入。

2、解题释义,破题入手。

3、激情启趣,因势导入。

4、布疑设阵,造成悬念。

5、演示实验,直观导入。设计导课方式应注意的三点:

1、要紧扣教材内容进行导课。

2、导课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3、导课时间要短。第七讲 讲授的技能

v 教师上课离不开语言,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v 良好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以下五条标准:

1、准确明晰,具有科学性。

2、简洁练达,具有逻辑性。

3、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

4、通俗易懂,具有大众性。

5、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第八讲 说课的技能 第一节说课的意义

一、说课的意义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三、说课的实质

第三节 说课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一)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理念)

(二)教材的分析

1、本册教材在学段、学年中的地位和作用

2、本节课内容在本册教材、单元中的地位和 作用

3、本节课内容的重点、难点

4、学科的书本知识内在逻辑结构;

5、学科的书本知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智力发 展的内在逻辑结构;

6、学科的书本知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技能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构;

7、学科的书本知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内在逻辑结构;

8、学科的书本知识与相关学科“统整”的结构

9、学科的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环境、经验的联系结构;

10、学科的书本知识与学生自学、探究的联系结构;

11、学科的书本知识与师生、生生互动“生成” 联系结构;

12、学科的书本知识经可能的“增删调并”后出现的更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新结构等等。

13、本节课内容的新课程特点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学生情况的分析:

已有基础知识水平、能力、方法、兴趣的分析 班级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困生情况分析)

(六)教法学法选择

(七)课时划分

(八)课程资源

(九)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及设计的理论依据)

(十)板书设计

(十一)答谢词(说出本设计的亮点及预设的教学效果、今后努力的方向。)第九讲 结课的技能

一、结课的意义

恰到好处的结课,不仅使整堂课结构完整,而且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或强化兴趣,使学生对讲授内容作“难舍难丢”的反思;

(二)或含蓄深远,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或留下悬念,燃起学生对下次课的渴望心理;

(四)或前后勾连,是这节课结束成为下节课的开端,架起沟通新旧课题的桥梁„„

二、结课的方式

(一)总结性结束(形式):

1、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复述讲解要点,强调应掌物的主要概念和原理。

2、重读课文的重点句、段、强化应象。

3、启示学生回忆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等等。(二)回味性结束 “言已尽而已无穷”

(三)以布置作业的方式结课

三、结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紧扣讲授内容,使其成为整个讲授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结课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

(三)注意首位呼应,使结课和导课成为一体,脉络贯通。

(四)结束要严格掌握时间,按时下课。第十讲 指导学习技能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1.以自主学习为主体,大量增加主动学习分量。2.以合作学习为手段,积极尝试小组学习途径。(1)编好学习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2)培养好小组长,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3)每节课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学习。(4)安排好小组学习的基本程序

目标定向——独立学习——小组讨论——组际交流——评议小结——巩固测标(5)小组讨论的形式:A.比较补充式 B.辩论式C.连锁式

3、以探究为目的,培养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1)学会质疑问难(2)学会求异思维(3)珍视独特理解

二、小组学习策略 1.目标明确 2.内容自选 3.动静结合 4.把握时机 5.时间充足 6.评价全面

第二篇:教师招聘考试重点内容总结

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2.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4.完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哪些方面组成? 5.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什么要求?

1.[答案要点](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2)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义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2.[答案要点](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3.[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4.[答案要点]一个比较完整、有序、立体式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应包括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三个基本层次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5.[答案要点]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答案要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首先,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能力表现在它明确区分教育活动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辨别哪些教育观念是正确的、符合人性的;哪些教育观念是错误的、违反人性的;哪些教育行为是有利的、应该做的,哪些教育行为是不利的、不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幸福的,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低级庸俗的等。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在向教师阐明基本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还以系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为教师提供全面、科学认识教育活动的工具。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凭借道德预测,预见教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某种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为此做好道德选择的准备。

此外,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运用一定的师德观念、师德规范和准则去分析、评价自身与他人的教育行为。

1.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3.竞争: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4.为人师表:即在品德学问上给人做出榜样。教师的为人师表,因其职业的特殊要求,往往成为经常化的自觉行为,具有很强的表率性。

5.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活动,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积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加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

2.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3.动机:指激起或维持某种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内部动力。4.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是什么? 2.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3.课堂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简述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意义。5.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某学校一位实习教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

就把该学生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

(1)这位数学实习教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2)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要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即教师要有敬业精神;(2)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3)要处理好与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克制私心。

2.[答案要点]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3.[答案要点](1)目标导向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面向全体的原则;(4)知情并重原则;(5)开放性原则。

4.[答案要点]这条规定标志着我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免费”成为新《义务教育法》最大的一个亮点。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上得起学,不会因贫困辍学,使义务教育更加名副其实。5.[答案要点](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一)坚持“一个为本”

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是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①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②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①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②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信息的单向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③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③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④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⑤要尊重学生的人格;⑥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⑦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⑨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⑩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2.[答案要点](1)①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②分析: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从理想层面上看,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原则层面上看,教师要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从规则层面上看,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的数学实习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对学生的严格并不错,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可是这位教师,对演示不出数学题目就要骂人,甚至对教了几遍还不会的学生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甚至变相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2)严重结果:造成了这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第三篇: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

一、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P55)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已观 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4.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二、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P101)(老师归纳总结的)如何调整高校师生关系?(P104)

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 1.师生对教育目标认识上的差异

2.师生在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的认识上的差异 3.师生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既有条件的差异

4.社会大环境、大气候的影响引发师生关系的矛盾冲突。如何调整高校师生关系 1.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而学生是教师教育活动的承受主体。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己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造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教师的尊重是对学生能力、才华、人品的一种承认。是对其人生的一种肯定。(1)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需要。(2)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3)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1)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 子去接近学生。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1)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

三、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解(P117)(可能出论述题,或从其中的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中出简答题)

(一)关心集体

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来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平: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

真实的集体主义是社会整体的共同进步与每个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正统一。

(二)尊重同事

1.尊重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2.要尊重、看到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不足,全面的看一个人。3.尊重他人的个性。4.倾听他人的意见。5.注意向他人学习6.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三)团结协作

高校教师的团结协作表现为维持性团结协作和发展性团结协作两种样态。

维持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保持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不伤和气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为了保持既有的表面的和谐关系,有问题怕争论,有意见不敢或不愿提出,以至心中的意见和人际矛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除,反而使矛盾日积月累。不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发挥和教师个性的健康发展。

发展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提在当面,“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气氛,促发新的发展契机。

教师之间在关系上似乎不是很和谐,教师同侪之间会围绕某个问题发生激烈的争论,但这种教师人际关系具有激烈价值,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这种教师集体中的团结协作气氛一旦形成,就会使教师逐渐养成并习惯于真实的、真诚的、互相激励的教师人际关系。这种发展性团结协作形态,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是富于现代意义和未来意义的。在这种团结协作关系中,教师的教育潜能会得到有效的激发,教师同侪所实际表现出来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效果,会远远超过教师单个人分别做功时所可能发挥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效果。

(四)有益竞争

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激励教师个体的奋发向上。

1.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

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有那些学风不正现象,产生其原因,解决办法?(P169)学风不正现象:

1.抄袭剽窃,就是将他人成果占为己有。2.伪造或是拼凑包装。

3.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4.大搞不正之风。产生原因:

1.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

2.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

3.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的诱惑。遏制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办法:

1.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

2.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3.提高科研人员学术道德、学术规范。4.加强监督、科研惩处。4.从监督和惩罚机制上看,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位也是我国学术腐败未能得

五、说明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有哪些道德要求?(P185)(老师总结内容)1.正确处理好享有的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关系。

追求合法、合理、合乎道德的权利,切实履行应尽义务。2.正确处理好无私奉献和如何索取的关系。

提倡无私奉献,坚持按劳取酬,反对不劳而获,防制违法犯罪。3.正确处理好职业范围内工作主次的关系。

教书育人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4.正确处理好学术无禁区和传播有规范的关系

服务对象是要根据服务对象认识水平的差异性,注意传播的规范性、针对性、适应性。

5.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与功利性期望的关系。保持学术独立,反对急功近利,反对拿原则做交易。

六、师德修养的过程(P199)1.提高师德认识 2.陶冶师德情操 3.磨练师德意识 4.坚定师德信念 5.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总之,师德修养的过程就是师德认识到养成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五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师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师德情感和磨练师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是师德修养的结果。

七、他律和自律的概念,如何做到他律和自律相结合?(P206)他律是指外界对于道德主体的规范和约束。

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

他律和自律是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这种关系表现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经过他律阶段的不断积淀、发展、提升,渐而转向自律。因此,我们强调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他律为基础和前提,以自律为目标和境界,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1.正确认识师德修养过程中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

2.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3.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4.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

八、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P66)

(一)教书育人原则 1.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

(3)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2.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二)为人师表原则 1.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1)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2.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三)教育公正原则 1.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

(1)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2)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3)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2.贯彻教育公正原则的要求

(1)坚持真理(2)办事公道(3)一视同仁

九、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P15)(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答: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 5 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十、道德的特殊本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1.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2.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必须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教师良心:即教师的教育良心,是教育伦理学中的主要范畴,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自己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自我道德判断与评价。

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教师荣誉: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做出的肯定评价和教师本人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意识。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一种政治原则、道德要求,也是一种民族精神。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把他们培育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团结协作:是指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紧密合作。

为人师表:原是对官、师的共同要求,现在主要用于对教师的要求。现代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必须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之“范”。

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财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做出表率。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传授知识以及做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精神。

教师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人生价值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

二,填空

1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

2值导向功能。

5无私奉献精神、热爱学生精神。

6利、热爱、乐教。

善诱(3)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8相互帮助,通力合作(4)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9性、教书育人的示范性。

11行为示范、业务行为示范、日常生活行为示范。

1213、教书育人的关系:教书是育人的条件、途径和手段,只有把书教好,才有可能育好人;育人是教书的最终目的,教好书总是为着育好人。

三,简答

1、(1)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职责,明确将来的职业角色,提高专业发展的意识(2)师德教育可以使师范生更加自主地进行专业学习(3)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专业创新精神的培养(4)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教育职业人生价值的引导。

2、(1)了解基本国情,认清历史责任(2)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3)立足本职工作,实现报国之志,要把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信念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

3、守,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就教育领域而言,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待本职工作的基本品质,是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使命,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且愿意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出贡献。

4、(1)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为人民服务在教师职业规范中的具体化(2)崇高的职业理想信念是师德修养最根本的内在动力(3)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是教师敬业的具体表现。

5、:(1)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强烈的责任感(2)理解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3)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处理好教师的“责”“权”“利”之间的关系(4)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体现“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根本要求(5)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教师在体验中成长。

6、(1)教师要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2)教师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3)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4)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5)教师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7、(1)要建立法制化时代的新型师生关系(2)要树立素质教育时代教师关爱学生的新理念。

8、(1)用崇高的人格来净化学生心灵(2)用充满爱心的言行来激励学生上进(3)用严格要求自己来让学生信服(4)用丰富的学识和优秀的教法来吸引学生。

9、(1)终身学习是现代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2)终身学习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要求(3)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

10、终身学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1)终身学习有利于铸造教师的崇高品格(2)终身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3)终身学习有利于提

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专业化水平。

11、(1)学习职业道德类课程,形成正确的专业态度(2)学习学科类课程,丰富专业知识(3)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4)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提高专业技能。

12、(1)顺应时代,明确学习的内涵(2)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3)永不满足,更新专业知识(4)多元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3、(1)严谨治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2)严谨治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的需要(3)严谨治学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14、(1)刻苦学习,锲而不舍(2)要将“刻苦”与“严谨”相结合(3)学而不厌,做到“三勤”即勤学、勤思、勤动笔。

15、(1)内省——师德修养的必要方法,所谓“内省”就是自己进行反省。(2)慎独——师德修养的特殊方法,“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作为修养所达到的道德境界,是指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并不会被发现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一定道德要求去行动。

16、2002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7、(1)学校教育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让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3)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4)规范教育行为,在实践中贯彻教育方针。18、1、确立守法意识

2、自觉选择守法行为

(1)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律规定的培养目标(2)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3)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方法符合法律要求(4)依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5)尊重学生合法权益,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6)保护学生合法权利,杜绝教师侵权行为。

19、(一)坚守大义,不取非法之利;第一,要树立明确的义利观。第二,要抵挡住金钱名利的诱惑,坚持崇高的职业信念。第三,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以廉洁从教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大义。

(二)廉洁自律,不坠秽污俗沼之中;第一,要努力培养自律的自觉性。第二,要不舍细小,持之以恒。第三,要名辨美丑,远离秽污俗沼。

(三)公正从教,以廉明维护教育公正;第一,始终保持清廉品格,奠定公正从教的品格基础。第二,要具有正确的教育心理,奠定公正从教的心理基础。第三,要具有正确的教育情感,奠定公正从教的感情基础。

四,论述

1、为什么说课堂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路径?

答:

(一)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在这其中,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意识和研究能力又是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

(二)课堂教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这样,才能不断突破别人和自己的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因材施教。

(三)课堂教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教育工作充满了复杂性和丰富性,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一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都是有条件的,都是根据特定的对象、要求、内容和自身条件创造出来的,所有这些,都是以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自觉的研究活动为基础的。

总之,参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2、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和内涵?

答:

(一)强调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做人,通过素质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把从外部的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成稳定的品德和素养。

(二)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注重人的全面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的提高,因为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明辨是非,清楚个人与集体、社会三者的关系,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时代特征来构建精神支柱。

(四)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重点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宗旨是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案例分析

一、教书育人中的三大误区

一是“分家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

二是“自发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教书代替育人。

三是“代替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从另一个极端混为一谈,同样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育人代替教书。

第五篇: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A)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B.十C.十一D.十二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学费B.杂费C.学费、杂费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A)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D)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B)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相当于B.不低于C.略高于D.略低于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C),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B.沟通和合作C.培训和流动D.交流和互访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D),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C)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B.生活补助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D.特殊奉献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D)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

1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

下载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师职业道德重点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新版教师职业道德(重点)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 何为教师职业道德?其特点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

    1、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内容是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2、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正确理解3、班主任张某以加......

    2013教师职业道德考试

    1、 教育立法是指由特定的立法主体按照一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教育法的活动。 本题答案: 对错 正确答案:对 2、 心理学家认为,动作技能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系列刺激反......

    《教师职业道德》各章重点

    (判断、选择)道德的内涵: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4 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范文大全

    道德行为:广义上是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由行为主体自觉选择而发生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狭义上为专指善的行为,也就是符合伦理要求,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总结

    职业道德 一、名解: 1、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为规范和 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

    教师招聘职业道德问答

    教师招聘面试答辩师德问题 1. 谈论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看法 A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要有甘为人梯,甘做蜡烛的精神,要关心爱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B 教师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

    2012年福建省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概念: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