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时间:2019-05-13 00:1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一篇: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

1.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2.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思想,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

4.敢于质疑,勇于暴露学习问题,主动与同伴开展合作学习。教学重点: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会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提出数学问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每本笔记本3.4元,每支钢笔8元,每本讲义夹4.75元,每支水彩笔2.65元。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预计学生会提出加减和减法的问题:

(1)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元?(2)买一支钢笔比一本笔记本贵多少元?

(3)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本讲义夹一共需要多少元?(4)买一本讲义夹比买一本笔记本多用多少元? „„

2.你能列式吗?口答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4.75+2.65 3.4+4.75 8+3.4 8+4.75 3.4+2.65 4.75+2.65 4.75-3.4 8-3.4 8-4.75 3.4-2.65 3.揭题: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解决问题,主动探究建构

1、尝试独立探究: 以上这些算式该怎样计算?请自己选择两题试一试.教师加强巡视,及时捕捉发现学生自己的算法。

2、交流引导理解。

(1)请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预计学生会有这样一些算法:

第1页 ①用元角分的知识解答.②列竖式计算时,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对着上面的小数点在差里点上小数点。

但列竖式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前面分析的种种情况。(2)重点讨论: 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①为什么要把小数点(或数位)对齐? ②为什么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如在计算8-3.4时)3.小结时组织讨论: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应用

1、刚才没做的题你能再做一做吗?

2、完成P48练一练第1-2题.做完这组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问题?

3、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有些同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跳高:A同学跳了1.23米,只比第一名少了0.02米。

铅球:B同学得到了冠军,投了8.4米,比第二名多投了0.56米。100米跑:C同学也得了第一名,成绩是13.5秒,第二名与第一名相差0.5秒。请分别计算跳高第一名、铅球第二名、100米跑第二名的成绩。

四、课作:完成P49练一练第1-3题.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第2页

小数的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1页练习八第7-10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一、回忆旧知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二、游戏:我是谁?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我是谁?”的小游戏。2.我是口算小能手。(练习八第7题)

提问:在这些口算中你们觉得哪几题比较难?

小结:这里出现了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一位小数减整数的口算。口算时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一旁列竖式帮助解决。

我是笔算小高手。(第8题)

独立完成,4人板演。

说说每一题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提问:你们觉得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我是看病小专家。(第9题)

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结合折线统计图解决题中的问题。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其他同学回答)我是理财小当家。(第10题)

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说说每道题的思考过程。

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我是纠错小行家。

出示场景:有个小朋友,名叫小力,外号小马虎。一天数学课上他用竖式计算5.1加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小结:以后你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第3页 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8-49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4-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 0.65-0.25 6+0.34 0.83-0.5 9.2-6 2+2.8 3.4-3 17.6+3.9 3.6+2.4 0.45+2.85 0.73-0.2 14+3.9 1.6-0.4 4.5+0.5 0.82-0.42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例2.指名列出算式。

让学生试写竖式,明确相同数位对齐。

思考: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为什么可以看作0。2.完成P49“试一试”

思考:被减数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为什么? 3.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3题

第3题: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第4页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

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练习八的第九题

解决前三个问题后,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加强了对小数的计算能力,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要细心,不犯错误。

第5页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例

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6-9题。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

(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第6页(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

(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

(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

(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

(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4.练习九第9题

(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

(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

(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②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

(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用计算器计算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第7页

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例3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九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二、探究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这里的字母 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第8页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2.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

第9页

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4题。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再次引起兴趣,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小组讨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认为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小组讨论并交流。

3.提问: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法与整理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4.小结。

(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需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

(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因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3)除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之外,还可以口算、估算,或用计算器计算。

二、练习与应用

1.口算大比拼(第1题)(口算卡片出示)

提问:哪几题容易错?为什么?

(1)9.8-4.8=5.0或5时要注意小数的简写。

(2)0.92-0.2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学生容易算成0.9。(3)1.2-0.8注意个位上的0不能不写。2.笔算大比拼(第2题)

(独立完成,9人板演,集体校对)

3.小结:在口算和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4.简算大比拼(第3题)

独立完成,说说每一题分别是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5.脑力大比拼(第4题)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独立完成。

三、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整理复习了小数加、减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在今天的大比拼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第10页

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的“练习与应用”第5-6题,第58页“探索与实践”和“评价与反思”。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有关负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家庭生活中常见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

1.引入: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不信,你们看!2.小黑板出示第5题几种食品每1000克中钙含量的情况统计表。提问:你从这张表中能收获什么信息?(独立解决教科书中的三个问题)

提问:对于这张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延伸:看了这张表,对于你以后的膳食有所启发吗? 3.投影出示第6题。

(独立读题,弄清题意)提问:“水位变化”栏如果是正数说明什么?如果是负数又说明什么? 小结:“水位变化”栏的正、负数都是说明水位在前一天的基础上上升或下降。

提问:“当日水位”怎么计算呢?

4.教师介绍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提出问题:假设有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提问:“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是什么意思?(先列表,在解答)

二、探索与实践

1.讲述:课前老师让你们每人搜集了上个月家中的电话缴费单,还填写了一些家庭日常开支的统计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问:从电话缴费单中看看每月的电话费都包括哪几个部分,再算一算合计数与缴费单上的情况是否相符。

3.学生各自计算验证。

4.学生交流家庭日常开支的情况。

第11页 5.提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三、评价与反思

1.讲述:这个单元的内容到这儿就结束了,对你自己的学习你有什么评价吗?打开教科书第58页,想想自己每一项各得多少分,和同桌交流交流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

2.学生活动。

3.学生说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三、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整理复习了小数加、减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在今天的大比拼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第12页

第二篇: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1、小数加减法:教材第 47~51 页(例

1、例 2 和练习八)

2、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和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 52~55 页(例

3、例 4 和练习九)

3、整理和复习与探索实践:教材第 56~58 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一位小数简

单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先结合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继续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再把加法运算定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并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学习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突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

3、适时地将加减法运算定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规律具有的普

遍意义。

4、恰当引入用计算器计算,拓展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5、让学生经历简单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

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 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一课时

小数加、减法

(21)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1、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

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

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例 1

二、教学例 1 减法部分和例 2

三、归纳小结

四、练习

五、全课小结

六、课后延伸

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

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 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把学生的想法板演出来)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3、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1)、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

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并列出竖式 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

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

(2)、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

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 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

①你们同桌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计算结果。②你买的两样东西价钱一样吗?哪种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

③谁最会花钱,花了多少?谁用得最少?他们俩相差多少元? ④每个同学如果都有 10 元钱,售货员还应找回你多少元?

4、完成“练一练”的第 1 题

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

5、完成“练一练”的第 2 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6、做 49 页试一试题目

让学生观察与例 2 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 2 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

7、完成 49 页“练一练”的第 1 题

三个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 我想知道你们小组共用了多少元,小组的同学合作一下,把结果告诉我。在这里如果都会,则不必把末尾对齐的错误指出来,以免混淆 鼓励做得较好的同学。

让学生自己说,教师稍作整理。

纠正错误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计算法则。学生说,教师板书

课后感受:

第二课时

小数加、减法

(22)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

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回忆复习

二、基本练习

三、提高练习

四、课后延伸

五、布置作业 自己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内容 47 页的例 1 和 48 页的例 2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

1.6-0.4

0.83-0.5

0.65-0.25

4.5+0.5

9.2-6

6+0.34

0.82-0.42

2+2.8

3.4-3.1

0.45+2.85

17.6+3.9

0.73-0.23

3.6+2.4

14-3.9

2、完成 49 页“"练一练”“的第 3 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

5.26-4.75

0.51-0.37

13-3.9

4-0.82

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习八的第 3 题

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 3 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 4 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

”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 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 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 2.34。再用 5.1 加上 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练习八的第五题

初步向学生渗透综合法的思想。

把学生典型的错误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共同纠正。初步向学生渗透分析法的解决问题的思想。

课后感受:

第三课时 小数加法和减法练习课(23)

教学内容:

小数加法和减法练习课(课本P51第7~10)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完成课本P51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二、坚式计算

完成课P51第8题。

三、提高练习

1、完成课本P51第9题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2、完成课本P51第10题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课后延伸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24)

教学内容: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

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

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的迁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二、探究

三、练习

四、总结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 1 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 3 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3、出示例 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5、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6、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

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这里的字母 a、b、c 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 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7、完成”“练一练”“的第 1、2 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8、完成练习九的第 2 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9、完成练习九的 3~5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 4、5 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课后感受:

第五课时

小数加法和减法(用计算器计算)

(25)

教学内容:

小数加法和减法(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 :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

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

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 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 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0.80 + 24.00 + 15.40 + 44.70 + 6.00=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完成”练一练“的第 1、2 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 8 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

探索规律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

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2004 1002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 7 题

生和老师相互交流回答问题。说明:

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

用说明书。(同桌交流)学生列式。

告诉学生,在这里可以用 100 减,也可以去减 100,100 减的结果是个正数,是应找回多少元。减 100 的结果是一个负数,是营业员差你的钱数。

四、布置作业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课后感受:

第六课时

回顾与整理(一)

(26)教学内容:

回顾与整理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

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教学难点:

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

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 1 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 0 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 2 题: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 3 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 4 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 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怎样求池水的深度?

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 5 题:

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每 1000 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 6 题:

教师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 ”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增长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四、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

(一)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课后感受:

第七课时

回顾与整理(二)

(27)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

(二)教学目标 :

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 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3、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 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提前收集:

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 100 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3、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 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

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

4、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

二、评价与反思

1、围绕书上的三个方面的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举例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中学

得好的地方和学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组内向组长汇报,自己给自己评几颗星。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谈不上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具备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整理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已具备了初步料理家务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财技巧,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并对家庭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三、总结与教育

四、延伸与拓展

引导学生答出:合法收入,量入为出 课后感受:

第八课时 小数加法和减法练习课(28--29)

一、填空: 1、5.7+9.8=5.7+10()0.2 2、63.8-10.3=63.8-10()0.3

3、比 3.92 多 0.4 的数是()

4、比 4.93 少 1.5 的数是()

5、()的一半是 6.3

6、甲数是 10.9,比乙数多 0.852,甲、乙两数的和是()

7、小于 1 的最大的三位小数减去最小的四位小数是()

8、根据 18.3-9.8=8.5,可以写出两道算式 18.3=(),9.8=()

9、比 10 元少 1.7 元是()元

10、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位小数

二、判断: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3、大于

0.1

0.2 的小

有个„„„„„„„„„„„„„„„„()

4、甲数是 1.45,比乙数少 0.45,乙数是 1„„„„„„„„„„„„„„()

5、用小数计算 8 吨 80 千克-3 吨 800 千克=8.8-3.8=5(吨)„„„„()6、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 0 要去掉,所以等于 9.2„„„„()7、0.78-0.078=0„„„„„„„„„„„„„„„„„„„„„„„„()8、6.43-6.2-0.2=0.03„„„„„„„„„„„„„„„„„„„„„()

三、选择 1、5.7+8.9+8.3=5.7+8.3+8.9 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4 角 6 分+7 元 4 分=()

A、7元 8角 6分 B、12 元 C、7.50 元

3、把 2 米 3 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是()米。

A、2.3 B、2.03 C、2.003

4、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增加 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

A、增加 3.2 B、减少 3.2 C、不变

5、从 10 里面连续减去()个 0.1,结果是 0。

A、100 B、10 C、1000

6、两数相除余 9,除数最小是()

A、9 B、10 C、11

7、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和是()小数。

A、两位

B、三位

C、五位

四、计算:

1、口算

0.7+0.9=

14+0.78=

4-0.04=

0.78+2.2=

0.8+0.6=

14.6-0.34=

1-0.03=

5-0.08=

8.24+3.76=

1.3+8.56=

30.5+3.05=

3.25+0.75=

4.1-3.8=

0.8-0.55=

0.8-0.45=

2、列竖式计算

8.65-6.31=

10-7.64=

13.6+8.46=

0.99+1.1=

3、简便计算

45.55-(6.82+15.55)

23.75-8.64-3.36

8.54-5.96

34.52-17.87-12

.2321.63-(8.5+9.63)

17.83-9.5-7.83-0.5

27.38-5.34+2.62-4.66

4.57+3.17+3.43+5.83

3.45+8.7+16.55+1.3

4、列式计算

①7.07 与 3.45 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得多少? ②比 15.7 少 4.3 的数加上 3.54,结果是多少?

③甲数是 48.3,比乙数多 12.7,两数和是多少?

④9.8 比 2.34 与 4.36 的和多多少?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妈妈买上衣用去了 23 元 5 角,比买裤子多用 8 角 3 分,妈妈一共用去多少钱?

2、班级进行跳高测验,小明跳了 1.24 米,小伟跳的比小明高 0.13 米.小华跳的比小

伟矮 0.02 米,小华跳了多少米?

3、粮站收购大豆 2.34 万吨,玉米比大豆多 0.42 万吨,粮站收购大豆和玉米共多少万

吨?

4、李老师买了三本书,价格分别是 7.80 元、5.65 元、6.20 元,他付出 20 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5、食品厂一月份生产饼干 5.8 吨,以后每月都比前一个月多生产 0.2 吨,这个食品厂

四月份生产饼干多少吨?

6、小马虎在计算 4.25 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只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 6.28,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六、思考题:

甲、乙、丙三数的和是 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 6.18.甲、丙两数的和是 6.7 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第三篇: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杨钱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重点:

1、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教学难点:

1、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教学过程: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3)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4)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这里的字母 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3、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4、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5、完成练习九的3~5题

6、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布置作业:

1、完成小测试卷。

第四篇: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48~49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 0.65-0.25 6+0.34 0.83-0.5 9.2-6 2+2.8

3.4-3 17.6+3.9 3.6+2.4 0.45+2.85 0.73-0.2 14+3.9

1.6-0.4 4.5+0.5 0.82-0.42二、新授

1、教学例

2出示例2,指名列出算式。让学生试写竖式,明确相同数位对齐。

思考: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为什么可以看作0。

2、完成P49试一试

思考:被减数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为什么?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3题

第3题: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五篇:五上第四单元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点击鼠标,屏幕出现邓小平的画像]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2、指名学生介绍

3、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师分发给小组资料]

二、揭示课题,解题

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

2、板书课题:

23、在大海中永生

3、解题:

(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2、小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1]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3]班级交流汇报

(2)师归纳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

[未解决的问题:

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3)这节课我们自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了,但这几个问题还未解决,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说一说。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在大海中永生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谈话直入主题,引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通过阅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课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我们运用课前学习的资料,通过读书、讨论已经当堂解决了。有些我们感到还需要在课后带着这些问题,再去寻找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是哪几个问题呢?

指名说说,师相机出示:[共三个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好!让我们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几个个问题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和周围几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查阅资料。

1、教师深入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参与讨论。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点击鼠标,屏幕显示: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结合查阅资料回答)

过渡:是啊,邓爷爷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影响超越国界。他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多了不起的事呢?我们来读读他的这句话,体会体会。

解决第二个问题。

(1)学生自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邓爷爷的这句话,好好体会邓爷爷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

3、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让我们随着课文,再次回到那揪人心腑的1997年3月2日,去送别敬爱的邓爷爷。

4、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

(1)观看录像,代替讲读。[点击鼠标,播放录像片断:邓爷爷的骨灰正撒向大海(第二节内容)]

(2)指导朗读第一节

飞机飞向大海,带着全国人民无限的哀思、缅怀。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爷爷离我们远去了,多么令人悲痛!让我们各自读第一段,想想怎么读才能把我们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学生各自认真读第一段,随意的发挥想象去读,可大声读,可小声读,也可站着读。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师适时指导。

(3)指导朗读第三节

过渡:读了第二节,我们是不是好像也来到了大海,也在目送伟人离去?

此时此刻,我们又会想些什么?你是不是还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各自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好好想想。对“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这句话,你现在又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读一读课文,小组里互相交流。

老师参与小组讨论。

(4)指名说一说。

这一段饱含激情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深远影响。这段话想读读吗?怎么读呢?

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读得真好,老师听了深受感染,也想放声读读这一段,表达对邓爷爷的热爱和怀念,行吗?

师放声读,并渐渐转为背诵。

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让我们把邓爷爷的慈容笑貌、丰功伟绩永远记在心里。

集体朗读。(能背的试着背)

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现在大家都理解了吗?[点击鼠标,屏幕显示: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谁讲给大家听?

学生同桌思考讨论。

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进行小结。

三、回顾全文,加深印象。

本文一定有你最为感动、最觉动情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反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1、学生认真读自己选择的句段。

2、指名朗读,鼓励学生试着诵读。

读得很感人!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读的时候很少看书,看来,他们已经把这些语句记在心里了,课后请大家把全文连起来再读读,试着背诵。在读读背背的过程中,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新的问题,好好想想,并写下来,好吗? 板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低低地

缓缓地 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

呜咽

痛悼

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告别大海:与„„同在 在大海中永生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听写生字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当堂目标测试:

教学后记

艾滋病小斗士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什么叫斗士?

2.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勇士。

3.师: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5.学生自由回答。

6.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出示生词,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并思考: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四〉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

1.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这些患病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简要地描绘一下。

2.师:你们了解艾滋病吗?谁来说一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力消耗而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从而导致死亡。)

3.所以说,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遭遇到怎样的不幸呢?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并思考。

5.讨论交流:

(1)“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方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教师导问:“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比喻大纠纷。)

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的家长,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备注:如果学生找不到这句话,教师则提示说:“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细读第5,6,7自然段,感悟“抗争”

过渡:面对巨大的不幸,恩科西是如何抗争的呢?5,6,7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它所做的三件事,你能把它们分别概括出来吗?

讨论交流。

1.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

出示第五自然段。

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词语?并说一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教师抓住“纤弱”这个词语,深入发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身体虚弱。已经不行了。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2.那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

师:那么,此时已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已经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联系全文,大家描绘一下。

师:是啊,我们都很清楚,此时的恩科西,已经骨瘦如柴,身体极其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恩科西仍然坚持发言。那么,哪位同学能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的发言。此时此刻,他心中想到的,依然是——他的心中,永远只有别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他人。有爱心。)的确,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发言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所以,“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

师:当所有与会代表看到骨瘦如柴,已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恩科西站在的面前的时候,当他们听到他那感人肺腑的发言后,各国代表们的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是啊,小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令人感动。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代表所有艾滋病患者,在与社会抗争。这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

3.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1。小恩科西对未来充满希望。2。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

过渡语: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令人感动。可是艾滋病冷酷无情。恩科西的病情开始——(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三)学习第8,9自然段,感悟“关注”

1.教师导读第8自然段: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学生读)6月1日那天,被艾滋病——(学生读)

2.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什么?

3.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怎么说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呢?请大家抓住有感情地读一读。

(安南:感叹。曼德拉:痛切)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2.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过挫折和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请用“不是„„而是„„”练说。

(例:面对挫折,我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要坦然面对,乐观自信。要有爱心,去帮助其他遇到“天灾”的人)板书:

艾滋病小斗士

不幸

小恩科西

小斗士

抗争

(顽强不屈、有爱心)当堂目标检测:

教学后记:

习作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最近在与部分同学的聊天中,老师了解到有的同学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话想对别人说,可是又不方便当面讲,憋在心里却又挺难受。这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帮忙想想主意。(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想办法交给他,进行书面交流)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读读赵洁同学写给老师的这篇文章。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2)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3)想一想,当赵洁写完这篇文章,并把它交给老师后,她的心情如何?(4)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思考问题。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4.大组交流、汇报。

三、指导习作

1.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这些心里话可能是想说给妈妈听的,也可能是想说给老师或好朋友听的。可能是为了某件事表示歉意,可能是传达最真的问候,也可能是诉说委屈或提些建议„„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问一问自己,今天你最想跟谁说说心里话,说点什么呢? 2.学生自己进行心灵独白。

3.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也可以不说给任何人听,直接写下来。4.愿意在大组交流的同学发言,师生共提补充、修改意见。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教师个别指导。3.学生修改草稿。4.学生誊写作文。

教学随笔: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

(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

(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熟记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诫的哲理)(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6)学生练习背诵。2.反馈。(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学生练写。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

(1)创设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2)分组推选“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或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搜集一两条有价值的新闻)(要求“发言”的新闻有一定价值,通顺、流畅)(3)“听众”现场提问,(鼓励学生勇敢地提问题,做到问题有对性,表达清楚,流利)“发言人”当场给予回答。(4)师生评议。3.反馈。(1)评议后,推选—名同学上台作为“发言人”,全班同学提问题,“发言人”回答。(2)评议小结。当堂目标检测

教学后记:

下载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五上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

    公开课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 例1、 “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三个小朋友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5~ 97页例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

    小数加法和减法练习教案

    第三课时 小数加法和减法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51第7~10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进......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分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掌握一般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

    最新苏教版五数上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推荐)

    第四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教材第48~51页(例1、例2和练习八) 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52~54页(例3和练习九) 整理和复习与探索实践:教材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备课教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数的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加减法简便运算。具体的教学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

    最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5篇范文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一般的小数加、减法 总序:执行时间: 执笔人: 教学内容 : 教材第 72 页的内容及第 74 页练习十七的第 1—4 题。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