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4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模板

手拉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完了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加减法及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的。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师:刚才的游戏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我们每天在这样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有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同学们知不知道,在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有的用着破旧的课本,有的用树枝在地上写字,他们眼里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想?

生1:这些山区的孩子太可怜了,条件这么艰苦。

生2: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他们还刻苦努力,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生3: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实在太幸福了,和他们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

生4:老师,我们应该给他们捐钱捐物,让他们用上新的课本和文具。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生活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在一些贫困的地方,还有许多上不了学的孩子,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望他们,我们应该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他们,我们要和他们“手拉手”。

师:老师先带你们去超市选购一些学习用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仔细阅读图上的文字,看图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活动一:小组间互相提数学问题,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谁能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他俩每人要花多少钱?

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如何解答呢?

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列式解答。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有什么好方法?

活动二:解决“买三个书包和三个文具盒要花多少元?”验证小数的乘法分配律。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简单,老师给你们提个难点的“赠送给这3名同学每个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生:列式解题,请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引出乘法分配律律。

活动三:连连看

活动四:学习大闯关

师: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有几道题,请同学们做一做。

× ×+× ××4

师:先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题,看一看这几道题有什么特点。

生1:这些题都可以用简便方法做。

生2:这些题都可以用我们以前学的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师:下面请同学们做这几道题,看哪些同学的方法最简便。

小组汇报交流,说出各自的意见。

×13+×7

×× ×+×

师:要求学生能用简便方法的尽量用简便方法做。做完后同伴两人相互交流。

课本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请学生说说学习这一课的收获和感想。

生1:我学会了在小数乘法中也可以用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生2:这节课我的收获很大,我不仅学到了小数乘法的知识。同时,我也知道还有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努力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看来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去帮助人和关心人。今后,我们也要向实验小学的同学学习,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爱心。

第二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给希望小学买文具和书的情境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解决问题体会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本节课开始,以观察希望小学的学习环境导入,出示一些反映贫困地区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环境的图片,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需要关爱,培养学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美好品德。

2.注重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时,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比较不同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也同样适用,并会运用整数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卡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反映希望小学学习环境的图片。谈话:看到以上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观察图片,畅谈感想。

2.引导:虽然希望小学学习环境艰苦,但是那里的学生对学习却有着强烈的渴望。通过对比,我们学校有多媒体等教学设施,我们好幸福啊!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我们又要做些什么呢?

3.引入:同学们都很有爱心,这节课让我们和希望小学的同学们手拉手,奉献我们的爱心吧!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给希望小学的同学们买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吧。(板书课题:手拉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44页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说一说图上提供了哪些信息。(2)(2)课件出示相关信息:①1本练习本2.8元,一个铅笔盒6.1元。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花多少元?②1本练习本2.8元,1本《数学家的故事》7.2元。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的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①。(1)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检查,请用不同方法解题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算法)(2)指名板演。

方法一:2.8×3=8.4(元)6.1×3=18.3(元)8.4+18.3=26.7(元)方法二: 2.8×3+6.1×3 =8.4+18.3 =26.7(元)方法三:2.8+6.1=8.9(元)8.9×3=26.7(元)方法四:(2.8+6.1)×3 =2.8×3+6.1×3 =8.4+18.3 =26.7(元)(3)观察这四种方法,其中两种是分步计算,两种是列综合算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提出思考问题: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想一想:整数中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律?刚才的计算过程中有没有用到运算律?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然后全班交流。4.引导学生小结:

(1)从运算顺序上看,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

(2)从运算过程上看,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5.出示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统计表。运算律 字母公式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小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一致,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知识的构建。6.自主学习,解决问题②。(1)自主解决问题。(2)指名板演。方法一: 2.8×5+7.2×5 =14+36 =50(元)方法二: 2.8×5+7.2×5 =(2.8+7.2)×5 =10×5 =50(元)(3)思考:每种算法的依据是什么?对这个问题而言,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强化练习,拓展提高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6.7+4.95+3.3=6.7+□+4.95(2)(1.36+1.75)+0.25=□+(□+□)(3)(25+250)×0.4=□×□+□×□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18+5)×0.4

8×9+8×0.25 3.8×15+6.2×15 18×0.4+5×0.4 8×(9+0.25)(3.8+6.2)×15 3.8×2.5×4 3.8×(2.5×4)2.计算下面各题。

0.384+0.36+2.64

1.29+3.7+0.71+6.3(8+0.8)×1.25 3.7×4.5+5.5×3.7 0.25×2.4×4

1.3×101(1)观察这几道题,看一看这几道题有什么特点。(2)学生试做,看一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3)小组汇报交流,说出各自的想法以及分别应用了哪些运算律。设计意图:具有挑战性的层次练习,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全课总结 请学生说一说学习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想。⊙布置作业 教材45页2、3、5题。

板书设计 手拉手

①方法一:2.8×3=8.4(元)6.1×3=18.3(元)8.4+18.3=26.7(元)方法二: 2.8×3+6.1×3 =8.4+18.3 =26.7(元)方法三:2.8+6.1=8.9(元)8.9×3=26.7(元)方法四:(2.8+6.1)×3 =2.8×3+6.1×3 =8.4+18.3 =26.7(元)②方法一: 2.8×5+7.2×5 =14+36 =50(元)方法二: 28×5+7.2×5 =(2.8+7.2)×5 =10×5 =50(元)小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一致,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第三篇:手拉手教学设计

中班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轻快活泼和优美连贯的两种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歌曲内容,唱准歌词及休止符。

3、创编歌词,体验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的快乐。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创编歌词,体验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的快乐。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CD、《碰一碰》音乐、头饰(太阳、白云、花儿、小草、猫咪、小兔)。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我们来玩一个手拉手的游戏吧!

游戏玩法:播放《碰一碰》的音乐,将歌词改成“找一个朋友手拉手”带领幼儿演唱,并做游戏。“碰哪里”改成“站那里”,“鼻子碰鼻子”改成“手拉手”。然后引导幼儿找到空的地方和好朋友站一起。

2、说一说:和自己手拉手的好朋友是谁?

二、熟悉歌词

1、教师出示挂图,请小朋友观察画面上有谁和好朋友手拉手。教师:你发现画面里还有谁和谁是手拉手的?

2、总结幼儿的回答,将歌词念出来。

3、师幼集体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认真倾听。

师:刚才小朋友们听老师唱歌的时候,声音有什么变化?请你来学一学。

2、教师教唱,幼儿学唱歌曲。

师:你发现这首歌有什么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前半句声音有点“跳”,就像一条线中间断开了。后半句声音就像一条线,从头到尾都连起来了。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创编歌词

1、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歌词演唱歌曲。

师:除了歌曲里唱的那些好朋友会手拉手外,谁也会和好朋友手拉手呢?(幼儿自由发言)

2、整理幼儿的答案,和幼儿一起,共同演唱创编出来的歌曲。

五、结束部分

师:幼儿园里我们都是好朋友,要互相帮助,友爱相处,下面请小朋友手拉手走出教室吧!(播放《好朋友》音乐)

日常生活教育: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将创编的新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家园共育:家长和幼儿一起创编不同的歌词。

第四篇:手拉手教学设计

手拉手

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48页-49页,主要学习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教材呈现了两个小朋友帮助希望小学的同学解决捐书问题的情境。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情境中呈现的数据,提出“一共要花多少元”的问题。在理解情境中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列式计算,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在列式计算时,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在讨论综合算式的计算时,应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教学本节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小数除法以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在整数的运算中可以简便运算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在小数的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而且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与整数的计算顺序是相同的,在教学这节内容时,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进行析疑,贯穿了较多知识点。在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故事后,学生可以列出分步式,也可以列出综合式,但探究问题的过程尤其重要,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乐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时间的付出收获的不仅仅是结论,更是丰富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难点:运算定律的运用、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知道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迁移应用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中,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到小数混合运算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运算定律的简便性,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铺垫新知

【引导语】同学们,这个是什么字(课件出示聪)大家都认识吧?我们观察一下,这个聪字里面有耳朵,有眼睛,有嘴巴,还有一颗心。所以聪明的学生上课时都会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回答,用心学习的。方老师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聪明的学生。接下来,就用你们的表现来证明吧!

1、口算(8道小数乘法口算题)

2、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试一试。

36×34﹢36×66(10﹢4)×25 128×3﹢72×3

3、揭示课题。

教师:把128×3﹢72×3改为12.8×3﹢7.2×3能不能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呢?这是等待我们今天去探索,发现的问题。

(二)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引导语】实验小学的两位同学遇到难题了,咱们班同学那么聪明,大家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吧!

1、出示情境图投影出来,让学生理解题意,找出要解决的问题。

【提问】先用你们的慧眼观察一下这幅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1)每人一套12.8元的文具和一本单价7.2元的《数学家的故事》。(2)帮助3名希望小学的同学。

【追问】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们能用算式把你们的方法写下来吗? 【师生活动】要求学生汇报列式情况。

让学生明白12.8×3和7.2×3所表示的意义。

【追问】你能说一说12.8×3是什么意思吗?同样的,7.2×3的意思是? 【预设】1,分步算式:12.8×3=38.4(元)7.2×3=21.6(元)38.4﹢21.6=60(元)2,列综合算式:

12.8×3﹢7.2×3 =38.4﹢21.6 =60(元)

3,运用乘法分配律: 12.8×3﹢7.2×3 =(12.8+7.2)×3 =20×3 = 60

【归纳】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板书】小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

【引导】让学生观察综合算式,发现算式有何特点?(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这样一来计算比较简便)【小结】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从而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了简便。【板书】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三)巩固练习,提升新知 1.用简便方法计算: 7.25×43﹢7.25×57 4.7×2.5×4 7.8×99﹢7.8 3.6×5.4﹢3.6×4.6 2练一练的第2题。

(1)500×365=182500(双)

(2)182500÷5000=36.5(棵)(3)36.5÷365=0.1(千克)

0.1×0.1=0.01(千克)0.1×0.75=0.075(千克)

第2题,教材提供的题材是有关环保的内容,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使用一次筷子要浪费很多木材,而大树可以净化环境和美化生活。要使学生在练习小数乘法的同时,受到环保教育。

第3题,让学生结合本班的人数进行计算。

365.25×4=1461(天)(365.25-365)×4=1(天)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生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怎样的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教师及时解答疑惑,抓住要点帮助学生回顾课堂知识。

【布置作业】完成书上练一练第一题的6道计算题,做完交给老师面批,及时检查课堂教学效果。

七、板书设计

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小数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第五篇:《手拉手》教学设计

《手拉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的教学情感。

2、学生运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真诚的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

教学重点:

唱出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的特点 教学难点:

唱准0xx和xxx的切分节奏。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生在《手拉手》音乐中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从文明礼貌习惯导入。

设问:人与人之间表示友好,最常见的动作是什么?(握手)揭示课题

(1)师:从大家的手拉手中,我看到了你们的友谊又增进了一步,友谊的含义非常广泛,友谊可以跨越地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8级大地震,我们全中国所有的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手拉手,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友谊可以跨越国界,后来,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和海啸,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希望他们早日渡过难关,(2)手拉手,我们能创造一个幸福的时代,手拉手,我们能连成一个温暖的世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曲《手拉手》。

二、学唱歌曲

1、听录音,听听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1/2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是啊,我们手拉手,人间有真情,人人献爱心,暖流永常在。

2、看看这两种节奏:xx和xxx听听歌曲中哪一种节奏出现的最多?(1)你能拍一拍吗?看看老师是怎样拍的?(2)有没有这种节奏?“0xx”,一起试一试。

3、仔细聆听,听听歌曲中是怎样表现这种切分节奏的?同时在这些有节奏的地方拍手,(看课件)。

4、同学们挑战一下,随着音乐能不能小声模唱出来?,你觉得哪一句唱得不太好?

5、听听老师是怎样唱得(师范唱),学生伴奏。

教师:我们来练习一下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难点句,(解决难点句)。531︳023︳446︳076︳521︳ 来来来我们手拉手相亲相爱

师:这么难的句子,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学会,你们真了不起,我们随着琴声一起完整的唱一唱吧。

6、歌曲情绪处理。

同学们跟着琴唱得不错,那跟着音乐伴奏来演唱行不行?

7、设问:这首歌曲用什么情绪来演唱?(热情,有朝气地)

教师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情绪演唱,通过比较,指导学生用热情,有朝气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生随音乐伴奏演唱,教师指挥。

8、拓展延伸:

关于友谊的歌曲你还知道哪些?

欣赏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手拉手》,比较两种不同情绪。除了歌曲表现友谊,还有没有其他形式来表现?

三、课堂小结

师生在《手拉手》音乐中走出教室。

2/2

下载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手拉手》教学设计

    《手拉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手拉手》的教学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 二、学情分析 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手拉手》教学设计

    《手拉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

    《手拉手,地球村》教学设计

    《手拉手地球村》教学设计 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张明玉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知识目标:1、 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

    《我们手拉手》教学设计

    我们手拉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理解世界人民相互依存的关系,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 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教材......

    《手拉手》教学设计[推荐5篇]

    11《手拉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48—4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教材创设的情境提出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体会到整数的运算定律......

    《手拉手》教学设计3

    《手拉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手拉手》,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所反映的当地人文背景及特点 2、感受音乐要素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要素所表达的情......

    《我们手拉手》教学设计

    《我们手拉手》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我们手拉手》 活动目标: 1、通过世界各国各地区人们近距离交流、享受着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关注着共同的事务等事例,体会世界经济的发......

    《让我们手拉手》教学设计

    《让我们手拉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让我们手拉手》是辽师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关心与帮助”,本课通过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让学生感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