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元素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19-05-13 00:5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钠元素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钠元素教学设计》。

第一篇:钠元素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论作业

钠元素教学设计

2013-2014第一学期 2011级化学专业(师范)

学生姓名:王清华 学生学号:11306076 指导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指导教师:刘东方

钠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有15%提升至现在的20%,显然加大了考核力度。本次课以钠元素为例,为学生讲解新课。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类思想”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重要化学反应有关的概念和基本规律,初步了解了研究金属单质的一般方法。此外,学生在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实验基本知识、操作及基本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实验探究,研究物质的性质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抽象思维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分析钠与水、酸反应的产物,写出钠与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与盐的水溶液反应的产物和现象;

4、了解钠的存在、用途及制备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创新精神;

2、培养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优良品质和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氧气反应;

2、难点

对钠的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究性学习

五、教学准备:

1、阅读材料、多媒体课件及辅助设备

2、仪器与药品:硬质大试管、小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酒精灯、铁架台、钠、玻璃钠柱、蒸馏水、酚酞试液、盛有CuSO4溶液的小烧杯等.六、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故,作为中学生的你要学会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救。自救前我们首先要学会观察分析,请同学们阅读资料。

炸起千层浪 珠江“水雷”谜团待解

《北京青年报》 2001年7月11日:2001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据悉,其中另有一金属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

珠江水面上尚有五个一触即发的“水雷”漂浮着,消防队员、民警及广州化工集团的化学品专家赶来凑在一起,紧张地调查爆炸物的性质及研究“水雷”的处置对策。经专家进一步研究知道是金属钠。那么钠为什么会出现爆炸呢?那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物质?有哪些性质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设计意图】 这个故事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为学习钠的性质制造了悬念,营造了求知氛围,引导学生进入了“愤”、“徘”的情境。

(一)金属钠的性质

【老师展示实验】展示一段封有钠的玻璃管及实验室保存在煤油中的钠。请同学们观察,钠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实验】请一位同学取出一小块钠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用镊子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将其放臵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归纳]硬度较小。放臵在空气中,钠表面变暗,失去金属光泽,可能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致。

[小结]

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的固体,质软。

2、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常温 4Na + O2 === 2Na2O(白色)[实验2]在球形干燥管中,放入一小块钠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归纳]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干燥管壁上有淡黄色的固体出现。

[小结] 这个淡黄色固体是一种新的物质过氧化钠,它是不同与氧化钠的一种新物质过氧化钠。

(2)与氯气反应

点燃 2Na +O2 === Na2O2(淡黄)

[实验3]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接着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同时检验产生的气体。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1)钠熔成一个光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熔点低、密度比水小。(教师在物理性质中补充板书:熔点低、密度比水小。)(2)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响声――说明有气体放出,推动小球四处游动。

(3)小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4)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NaOH生成。

(5)可用一支小试管收集,靠近火焰,若能产生轻微的爆鸣声则是H2。

[小结](3)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实验4] 将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没有看到金属铜生成。反应现象和钠与水反应相似,同时还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小结] 钠和盐溶液反应时,可以看作钠先和水反应,产物再与盐反应。课后请同学们自己尝试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二)金属钠的用途

【过渡】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存在。同时由于钠很活泼,给钠的制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世界上金属钠的生产多数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课后请同学阅读教材。

(三)金属钠的工业制法

2NaCl(熔融)=== 2Na+Cl2↑

七、板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软,有延展性,导电,导热,熔、沸点低,密度小 2.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常温:4Na + O2 = 2Na2O(白色)

(2)与氯气反应 点燃:2Na+Cl2 === 2NaCl

(3)与水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现象:“浮”、“熔”、“游”、“响”、“红”

二、钠的用途

1.制备钠的化合物

2.钠钾合金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高压钠灯

4.还原贵重金属

三、金属钠的工业制法

2NaCl(熔融)===2Na+Cl2↑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悦 《探究水雷之谜――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下学生课堂自主性学习的实践》 4.高文 《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 原载《教育与发展研究》2001.8

第二篇:钠教学设计正文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

张丽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山东科技出版社《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研究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用到了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但教材没有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进行概括和整合。本节教材编写意图以金属钠的性质为主线,把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贯穿其中,使学生体验应该怎样更科学、更合理的运用这些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为他们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金属钠的性质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它又非常适合用于做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载体。教学时应注意“方法主线”和“知识主线”的融合,即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主线,以金属钠的性质为认识、研究方法的案例,使其成为本节教材的暗线。

二、学情分析

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对金属钠性质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由于高一学生他们往往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存在一定的学习差异,无论知识水平和实验能力都比较有限,探究能力还很欠缺。因此一开始的探究活动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使学生对实验探究有初步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学生的分析、对比、归纳等能力还有待于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氧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⑵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⑶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通过对金属钠性质的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四、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上的重难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钠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上的重难点: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分析、对比、归纳能力的提高

五、设计思想

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提出问题 →

进行实验 → 收集证据 → 解释与结论 → 反思与评价

六、教学方法的选择: 实验法,问题探究法,讲解法

七、课程安排: 1课时

八、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药品的准备:金属钠、水、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过氧化钠、脱脂棉、酚酞试液、镊子、石棉网、培养皿、小刀、滤纸、酒精灯、铁架台等。

教学环境准备:将四个同学分为一组,共用一套实验仪器药品,以便小组开展讨论和实验探究。

九、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问什么是化学? [学生回答]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实验引课] 回答的很好。认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认识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下面就给大家表演一个根据物质性质设计的小魔术。

实验过程:取一个带有铁圈的铁架台,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取一些脱脂棉放在铁圈上,在脱脂棉上放半勺过氧化钠粉末,用镊子将脱脂棉卷好,用细玻璃导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脱脂棉燃烧了。

[教师讲解] 这个反应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和大量的热,过氧化钠的这个性质可以应用在呼吸面具中提供氧气。人们还根据溴化银的性质制成感光胶卷。这都是对物质性质的应用。我们想要科学的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这就是今天要学的知识---—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板书]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提出问题:

1.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认识了哪些物质呢? [学生交流]

我们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认识的物质有: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硫酸、盐酸、氢氧化钠、铁、硫酸铜、氯化钡等。

2.现在让我们以大家熟悉的硫酸、氢氧化钠为例,分小组讨论,说说它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他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 [小组讨论] [成果展示]

学生甲: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大,运用观察法研究硫酸的物理性质;稀硫酸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反应,我们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研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几种酸而总结出酸的通性,这用到了分类法。

学生乙: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易潮解,我们运用观察法研究它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能与指示剂作用,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盐反应,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研究它的化学性质;通过学习几种碱而总结出碱的通性,这用到了分类法。将酸的通性与碱的通性对比,用了比较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生回答不全面的,老师再进行补充。)[阅读理解]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你认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什么叫观察法?观察法包括哪些步骤?观察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讲解分析] 中学阶段重点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观:即“看”,这里的看指广义上的“看”,有两层含义,一是借助人体的感观,如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等;二是借助仪器,如水温升高1℃,人体是很难感觉出来的,但用温度计很容易测定出来,再如测定甲烷分子中含几个氢原子,借助质谱仪等。察:即“想”或“思考”,或者说对你所看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如课本第9页观察记录表中的现象栏属“观”,分析栏属“察”。[板书]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观察法的四个步骤:明确观察目的→在实验中用感官或仪器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分析、思考和综合。

[过渡]今天我们来用这些方法来认识和研究一种新物质——金属钠,就让我们在认识新的物质的过程中来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实验探究:

1.展.示保存钠的试剂瓶,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观察颜色,用刀切开,再观察颜色。

2.将切开的金属钠加入盛有水(滴有酚酞)的烧杯中,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提问]

1.金属钠有什么性质?

2.钠与水反应有哪些重要的现象?

3.在研究钠性质时,你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交流研讨] 根据钠与水探究实验现象和学生记录观察结果,进行分析交流: 1.金属钠的状态—固态

2.金属钠的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放置在空气中,切面颜色会变暗。3.金属钠的密度的相对大小—ρ钠>ρ煤油;ρ水>ρ钠 4.金属钠硬度的相对大小—硬度小,可用小刀切割 5.钠与水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 [问题讨论] 1.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浮、熔、游、响、红)说明钠具有哪些重要性质?

(钠的密度比水的小,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反应剧烈,生成气体,收集此气体2.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 检验为氢气,生成氢氧化钠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2Na+2H2O ====2NaOH + H2↑(置换反应)

3.金属钠用刀切开为什么断口会由银白色变暗?(钠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4.在研究金属钠的性质过程中,你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主要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法)

[实验探究]

将钠用刀切开露置在空气中、将钠放在石棉网上点燃,现象有何不同? [思考讨论] 1.实验中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说明钠有什么性质?

(钠放置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生成氧化钠而失去金属光泽,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发出黄色火焰)。

2.结合我们刚才做的吹火实验,如果金属钠着火了如何灭火?

(金属钠燃烧的产物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应撒沙土扑灭)3.金属钠通常应该怎么保存?

(应该隔绝空气和水,通常保存在煤油和石蜡中)。4.这组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反应的原理也不相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运用实验法、观察法和比较法)

[板书]

二、金属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2)硬度小;

(3)密度小,0.97g·cm-3,ρ水> ρ钠>ρ煤油;(4)熔点低,97.81℃。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2Na+2H2O ====2NaOH + H2↑(2)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 4Na+O2 ==== 2Na2O(白色固体)

加热时:2Na+O2 ==== 2Na2O2(淡黄色固体)

【拓展延伸】

1.我们知道,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那么钠与硫酸铜反应有什么现象呢? 【实验预测】甲:因为钠先和水反应,应该看到蓝色沉淀。

乙:因为钠比铜活泼,应该看到红色的金属析出。【实验探究】金属钠和硫酸铜反应。

【记录现象】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剧烈,放出气体并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得到结论】钠和盐溶液反应时,钠先和水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再和盐反应。【交流研讨】

1.通过比较钠与铁在性质上异同点,归纳金属可能具有哪些共性?运用了哪些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金属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 ①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固体; ②电和热的良导体; ③有延展性。

金属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

② 与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比氢活泼);

[迁移应用]

金属钠有哪些重要的用途?(高压钠灯用做路灯、冶炼钛、锆等金属、钠钾合金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课后作业] 1.预习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 2.课时训练P5的练习题。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学生进入高一学习化学的第二节课,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

2.对于高一学生,如何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教师首先要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对课本中“探究活动”实验和“观察思考”实验的设置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交流·研讨”、“概括·整合”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第三篇:《钠》教学设计_1

《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

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

二、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品

学生实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演示用品: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第二章碱金属

[设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

[过渡]本节我们就来讨论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第一节钠

[学生实验]请用镊子从你们桌上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细观察新切面的颜色(把切下的一小块钠留在玻片上)。

[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

[板书]

一、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熔点密度导电性

[展示]用玻管截取的钠的样品。

[演示]钠的导电性实验。把电极两端插入瓶里的金属钠中,接通电源,可以发现串联在线路上的灯泡发亮,提起电极,灯泡熄灭。(说明钠的导电性很强)

[学生实验]观察留在玻片上钠新切面颜色的变化(钠表面变暗,失去光泽。)

[设问]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内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我们刚才切割的钠却不能呢?

[板书]

二、钠的化学性质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2氧化成Na2,纯净的Na2是一种白色粉末。

[教师]请大家写出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4Na+2====2Na2(白色固体)

[思考]一块钠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师]下面我们改变钠与氧气的反应条,观察现象是否同上。

[学生实验]切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液体,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请一个同学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其他同学补充]

[现象分析]钠融化成球状说明什么?(钠的熔点低)生成淡黄色固体说明在加热时钠与氧气生成了一种与氧化钠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过氧化钠。

2Na+2=△===Na22(淡黄色固体)

[思考]根据Na与2反应生成Na2和Na22的条,分析比较Na2与Na22的稳定性。

[结论]Na22比Na2稳定。

[讲解]钠与氧气反应条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生成了不同的产物。

[设问]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讲解]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过渡]钠在空气里很容易燃烧,如果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火?

[实验]向你们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块钠,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

[教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是水?

[学生讨论及回答]

[教师]通过以上实验及讨论结果,请大家归纳出钠的性质。

[板书]2钠与水反应

[讲解]由Na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可知,Na与H2反应生成了碱,那么,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和带有大头针、漏斗和导管的胶塞做Na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教师]由实验现象可知,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了H2。

[板书]2Na+2H2====2NaH+H2↑

[投影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及分析,你觉得钠的化学活性怎样?并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Na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结论]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设问]通过对钠的性质的讨论,并参阅本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投影]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有哪些用途?

[板书]

二、钠的存在及用途

[学生回答,投影并板书]1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存在于Nal、Na2S4等物质中,由于钠的性质活泼,所以须密闭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的用途

a制过氧化物

bNa—合金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制稀有金属如Ti、Ta、Ni等

d制高压钠灯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布置作业]1钠能否和uS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出理由。

2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火?

3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及现象。

第四篇:《元素》教学设计.doc

学习资 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5.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的,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1.元素。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1由问题、图片、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课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课本73页资料、图片和课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

3由.课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五、教具设计

1.投影1:按照课本49至5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空白)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课题2“元素”。

教学新课

1.设疑:什么是元素呢?

投影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8页表4-2,要求学生思考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它们为什么属于同一种原子?

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观察投影,得出: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因为这些原子的质子数都是8.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阅读本课第一节,了解元素的概念。

讨论:什么是氢元素?什么是碳元素?

让学生体会到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从而得出元素的概念。

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2.投影2。

引导学生讨论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表格内容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共同完成表格内各项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已学概念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元素和原子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讨论71页的讨论题,再放投影1供学生参考图形进行分析

分组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变了,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和分析、比较的能力。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和元素的不可分。

4.投影3。

引导学生完成72页活动与探究。

阅读课本71页二、三两节、图4-

4、72页资料以及其它资料,观察投影3,相互交流,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了解生物细胞和某些食品的元素组成。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引入新课

在我们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过一些符号,如Al,O,H,C.等。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73页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旧引新,设疑引思。

教学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3页表4-3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认真阅读课本73页表4-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提问: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呢?

出示几个错误的元素符号,让学生改正。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法则

提问:元素符号能表示什么呢?

以具体符号为例,说明元素符号的涵义。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了解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加强对与元素有关的知识的理解。

投影4.简介元素周期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74页内容。

阅读。完成活动与探究。活动过程中采用如下形式:符号认位,小组查表抢答竞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课小结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评价。

仍以小组讨论方式对本课题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商议推出代表发言。

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练习: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2.说出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的名称。

3.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2)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元素都改变了。

(4)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4.写出氯、氮、硫、磷、锰、铜、金的元素符号。

5.写出He,F,Si,K,Ag,Hg的元素名称。

6.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CU.锌ZN.银AG.氯cl.钙Cu.七、板书设计

课题2.元素

(一)元素

1.什么叫做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元素不可分.3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2.元素符号的涵义: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第五篇:《元素》教学设计

《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题分析 本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的,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题分两时完成:1元素。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1由问题、图片、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本73页资料、图片和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3由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五、教具设计

1投影1:按照本49至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空白)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题2“元素”。教学新

1设疑:什么是元素呢?

投影1,指导学生阅读本68页表4-2,要求学生思考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它们为什么属于同一种原子? 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观察投影,得出: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因为这些原子的质子数都是8 阅读本第一节,了解元素的概念。讨论:什么是氢元素?什么是碳元素?

让学生体会到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从而得出元素的概念。

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2投影2。

引导学生讨论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表格内容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共同完成表格内各项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已学概念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元素和原子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讨论71页的讨论题,再放投影1供学生参考图形进行分析 分组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变了,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和分析、比较的能力。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和元素的不可分。4投影3。

引导学生完成72页活动与探究。

阅读本71页二、三两节、图4-

4、72页资料以及其它资料,观察投影3,相互交流,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了解生物细胞和某些食品的元素组成。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第二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

在我们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过一些符号,如Al,H, 等。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带着问题阅读本73页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旧引新,设疑引思。教学新

引导学生阅读本73页表4-3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认真阅读本73页表4-3。LNFT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问: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呢? 出示几个错误的元素符号,让学生改正。阅读本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法则 提问:元素符号能表示什么呢?

以具体符号为例,说明元素符号的涵义。

学生阅读本资料,了解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加强对与元素有关的知识的理解。投影4简介元素周期表,指导学生阅读本74页内容。

阅读。完成活动与探究。活动过程中采用如下形式:符号认位,小组查表抢答竞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小结

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评价。

仍以小组讨论方式对本题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商议推出代表发言。加深对本所学知识的理解。练习: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2说出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的名称。3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2)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3)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元素都改变了。

(4)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4写出氯、氮、硫、磷、锰、铜、金的元素符号。写出He,F,Si,Ag,Hg的元素名称。6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U锌ZN银AG氯l钙u

七、板书设计 题2元素

(一)元素 1什么叫做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元素不可分 3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2元素符号的涵义: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载钠元素教学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钠元素教学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化学钠的教学设计

    钠》的教学设计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周德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课堂实验,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进而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

    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钠的化合物 一:找出并记录两节示范课设计的教学板块、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学习活动 (一) 视频一  板块一:钠的重要氧化物及其性质  任务一:认识过氧化钠跟水的反应  活动一:观看滴水......

    教学设计###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学习,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以及产物。 B.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以......

    元素及元素符号教学设计

    课题 元素及元素符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

    元素周期表1教学设计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

    4.2元素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第四单元 课题2《元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

    元素化合价教学设计(精选5篇)

    第二课时 元素化合价 教学目标: 1. 了解元素化合时,其原子数目比是一个一定的值,物质的组成是一定的。 2. 体验物质化合时有个同价交换的性质。 3. 记住一些元素化合价 4. 能用元素......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2

    元素周期表HPS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陈飞(化学二班 4090706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性质的递梯变性和周期性,了解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