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音乐教案-小白船1人音(五线谱)(2014秋)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白船》,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3/4拍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以及童谣式流畅、荡漾的音乐形象。
2、学习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白船》。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3、能用声音表现出夜空中月亮摇动的生动形象和美好意境。探讨应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调动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小白船》是一首久在我国流传的朝鲜民谣。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对神奇奥秘的大自然的丰富想象与探求。在他们美丽的幻想中,广袤无际的宇宙空间是那样地充满生气,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歌曲反映了少年儿童热爱美、追求美的审美心理活动。动荡起伏的旋律,宽广舒展的节奏,鲜明的三拍子韵律,塑造了船儿随波漂荡的生动形象和美丽神奇的意境。歌词中巧妙的比喻,更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
教学重点:用悠长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领会歌曲的意境,感受表现歌曲的三拍子韵律和优美的情绪。
教学难点:能用歌声较好地表现歌曲意境。探讨应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调动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音像资料、打击乐器、电子琴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同学们猜个谜语,考考你们的小脑袋瓜。听好了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打一天体:月亮)师:看来同学们真的是很聪明,说的非常正确。
1、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段音乐使你想到什么样的情境?
2、播放德彪西《月光》,学生闭上眼睛,认真聆听。
3、学生谈感受。
4、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美妙的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丰富联想,刚才听到这一段优美宁静的音乐,老师的脑海里也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轮弯弯的月亮在星空中缓缓穿行,皎洁的月光撒满大地。(边说边播放月亮图)大家看,月亮美吗?(生答:美)弯弯的月亮象什么?(生答:小船、香蕉等)从古到今,月亮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赞美它,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传说或歌曲呢?
5、学生自由发言诉说故事。(同学们,你们讲的故事太好听了,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月亮上了)
6、师:人们对月亮寄予了无穷的幻想,你们想不想驾着月亮小船到太空中去游玩呢?(生答:好)好,下面我们就驾着月亮船出发了。大家仔细听,仔细看。二.范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歌曲。听后教师提问思考:歌曲里的小船指的什么?在哪里飘荡?船上有什么?歌曲情绪是怎样的?生答:月亮、在银河里、桂花树和白兔。师:同学们听的真仔细,耳朵可真灵呀!回答的完全正确!
2.师语: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随音乐在心中默默跟唱,一同感受歌曲的情绪。月亮船是什么颜色的?在月亮船上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首什么拍子的歌曲? 播放《小白船》
师总结:情绪:优美抒情,四三拍的
三.学唱歌曲
1.师语:请同学们跟琴轻唱,细听琴音唱准旋律。(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歌词)课件出示歌谱。
2.师语:你觉得歌曲中有哪些地方在演唱时需要注意? 找出难点由学生做小老师教唱。掌握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唱法。如:
①蓝 蓝的 ②银 河里 ③ 船 ④ 西 天 3.请同学们完整演唱
四、感受韵律
1.师: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的意境更是迷人,让我们再次欣赏歌曲同时边听边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晃动身体,感受节拍给我们带来的摇荡感。
2.师:这首歌曲是运用怎样的节拍来表现摇荡的感觉的?
学生发言后小结:歌曲用鲜明的三拍子的韵律生动描绘了月亮在夜空,轻轻摇荡的形象。
3.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三拍子强弱规律:强弱 弱,我们可以用划拍的方法也可用击拍来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师带领学生按强弱击拍,待学生能够表现强弱后师加入夸张的歌声)
4.让我们一起来用三拍子韵律表现歌曲。(教师弹奏,学生演唱)
一点一点深入,一点一点加强,使学生逐步感受3/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带来的韵味)
五、表现歌曲
歌曲处理:你们想不想把这首歌唱得更美?想一想,这首歌应用怎样的速度、力度、声音去表现?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在力度上应有所区别吗?
12、师共同探讨得出处理意见。
1.师:你们觉得用何种情绪和声音才能表现出歌曲意境? 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
第一乐段:深沉、宁静;这首歌应选择中速稍慢的速度、较弱的力度、轻柔的声音表现歌曲安静、飘渺、遐想的意境。
第二乐段:渐入高潮,又很快回到宁静的气氛中。第二乐段到高潮处应用mf的力度表现,结尾应渐弱,表现出小白船渐渐消失在远方。
演唱时,气息悠长、连贯,不可随意换气,特别是一字多音处要圆润,长音时值应唱足,声音不要用嗓子挤,多靠气息支持,用歌声表现出安静、柔美的意境。
2.师:我们来欣赏原唱,细细地感受演唱者演唱声音及方法。
3.师:蓝蓝的天空里有银河、白云、白兔、桂花树,景色真美啊!当你来到这里会有什么样的心情,让我们一起亮开优美的歌喉,用动听的歌声,尽情地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吧!
4.师:我建议,我们分角色演唱,用我们细腻、动听的歌声表现出歌曲令人向往的意境。
第一乐段 独领、女声哼鸣 第一段{ 第二乐段 齐唱 第一乐段 女声领唱 第二段{ 第二乐段 齐唱
5.师:老师觉得单是演唱好像并不尽兴,如果能来点伴奏那就更好了。出示节奏:男生:X oo|x oo|x oo|x oo|x oo|| 女生:o xx|o xx|oxx|oxx|oxx|| 6.师:伴奏更丰富些,是不是能更好听呢!男生:X oo|x oo|x oo|x oo|x oo|| 女生:o xx x |o xxx|oxxx|oxxx|oxx x || 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能把优美的歌曲用真切的情感表达出来
7、小组合作:为歌曲《小白船》伴奏
六:拓展延伸:
七、小结深化
《小白船》这首歌不仅让我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还把我们带入美丽的遐想之中,让我们领略了广袤无际的天空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充满诗情画意。老师愿同学们现在都努力学好本领,将来一定能够坐上飞船去探索宇宙奥秘。
板书设计: 歌曲《小白船》 第一乐段:深沉、宁静。
第二乐段:渐入高潮,又很快回到宁静的气氛中
第二篇:四年级上音乐教案-小白船2人音(五线谱)(2014秋)
教学内容:歌曲《小白船》
教材分析:《小白船》是一首久在我国流传的朝鲜民谣。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对神奇奥秘的大自然的丰富想象与探求。在他们美丽的幻想中,广袤无际的宇宙空间是那样地充满生气,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歌曲反映了少年儿童热爱美、追求美的审美心理活动。动荡起伏的旋律,宽广舒展的节奏,鲜明的三拍子韵律,塑造了船儿随波漂荡的生动形象和美丽神奇的意境。歌词中巧妙的比喻,更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白船》,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3/4拍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以及童谣式流畅、荡漾的音乐形象。
2、通过齐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的对比,以及二声部合唱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3、探讨应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调动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小白船》,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能较好表现歌曲的意境。感受二部合唱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的和谐与音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月亮、星星道具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首先来欣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段音乐使你想到什么样的情境?
2、播放德彪西《月光》,学生闭上眼睛,认真聆听。
3、学生谈感受。
4、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美妙的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丰富联想,刚才听到这一段优美宁静的音乐,老师的脑海里也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轮弯弯的月亮在星空中缓缓穿行,皎洁的月光撒满大地。(边说边播放月亮图)大家看,月亮美吗?(生答:美)弯弯的月亮象什么?(生答:小船、香蕉等)从古到今,月亮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赞美它,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传说或歌曲呢?
5、学生自由发言。
6、师:人们对月亮寄予了无穷的幻想,你们想不想驾着月亮小船到太空中去游 玩呢?(生答:好)好,下面我们就驾着月亮船出发了。大家仔细听,仔细看,月亮船是什么颜色的?在月亮船上你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本课一开始从听觉感受入手,要求学生仔 细聆听《月光曲》,创设悠静甜美的教学氛围。然后通过看月亮、说月亮,调动 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很自然的导入到新课教学之中。)
二、学习歌曲,体验情感。
(一)聆听歌曲,初步感受
1、播放歌曲范唱和画面,引导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摇曳身体,感受歌曲韵律。
2、学生回答问题:月亮船是什么颜色的?在月亮船上你看到什么?我们听到的这首歌美吗?你用身体感受到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3、教师简介歌曲:《小白船》是一首久在我国流传的朝鲜民谣,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歌曲以三拍子摇曳、荡漾的旋律生动地展现了一群天真、稚气的少年驾着小白船在繁星灿烂的银河里穿行,在彩云漂浮的天国里游玩„„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老师也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感受这首歌的魅力吧!
(二)、学唱歌曲
1、听琴用Lv轻声哼唱一遍旋律。
2、听琴视唱歌谱,请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每一乐段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3、生自由发言,师小结:第一乐段:深沉、宁静。第二乐段:渐入高潮,又很快回到宁静的气氛中。
4、随伴奏音乐轻声朗读歌词,可请学生领读第一乐段。
5、轻声填唱第一段歌词,找出难点请小老师教唱,掌握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唱法。
6、轻声填唱第二段歌词,学生评价。(设计意图:
《小白船》是一首在我国广泛流传的儿童歌曲,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已经是耳熟能详,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挖掘歌曲意境,体验合唱之美。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画面营造美的意境,使学生视听结合,产生美的感受。)
三、歌曲处理,挖掘情感
1、师:你们想不想把这首歌唱得更美?想一想,这首歌应用怎样的速度、力度、声音去表现?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在力度上应有所区别吗?
2、师生共同探讨得出处理意见。这首歌应选择中速稍慢的速度、较弱的力度、轻柔的声音表现歌曲安静、飘渺、遐想的意境。第二乐段到高潮处应用mf的力度表现,结尾应渐弱,表现出小白船渐渐消失在远方。
3、完整演唱歌曲,学生对自己的歌声进行评价。
4、师:刚才大家一起演唱同一旋律的这种演唱形式是什么?(生答:齐唱)现在大家再听一遍歌曲,听听这一次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5、播放合唱《小白船》,学生认真聆听。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齐唱给人以整齐、流畅、荡漾的感觉。合唱音响更加生动丰富,表现了歌曲畅想、畅游的艺术形象。
7、听琴用Lv轻声哼唱第二声部旋律。
8、学生随琴视唱第二声部曲谱。
9、二声部合练,教师强调声音和谐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处理、二声部合唱表现歌曲宁静、幻想的意境。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从听到说到唱,身体和心理都参与了教学的每个过程,达到了“身动”与“心动”的统一。)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师:我们还可以加入其它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吗?分小组讨论以何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2、各组派学生代表发言,评选出最佳方案。
3、全体起立,学生拿出小星星道具表现星空,领唱学生戴上月亮头饰,教师指挥,在美的意境中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确定演唱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和创造能力。最后通过艺术表演,在美的意境中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五、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白船》,同学们在美的歌声中获得美 的感受,在美的歌声中尽情表现我们的幻想与追求,愿大家把美好的幻想化作理
想,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最后,让我们在《小白船》的音乐中离开教室,把美的旋律留在每个人的心里。
(设计意图:简单扼要的小结,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不断努力。)
第三篇:六年级上音乐教案-京调1人音(五线谱)(2014秋)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并能区分西皮和二黄。
2、通过欣赏《京调》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3、在听、唱的欣赏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我国“国粹”的兴趣与喜爱。教学重点:
1、感受《京调》欢快活泼的情绪,并分辨它的曲式结构。
2、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这两种唱腔。教学难点:
1、通过聆听音乐,分辨《京调》的乐曲结构。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师生问好。师:同学们,好!生:钱老师,好!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听完请你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同学们应该知道我国是一个戏曲大国,有很多的戏曲种类,而这首歌曲中就有戏曲色彩,你觉得它属于哪种戏曲呢?
生:京剧
师:是的,这个蓝脸、红脸、白脸等是京剧当中的脸谱,每个脸谱都代表京剧当中的人物形象。而京剧还是我国的国粹。你对我们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请你说说
生:回答
二、简单介绍京剧:
1、师:看样子你们对于课外的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那么我就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到底有多厉害!
师:有谁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呢? 生:回答(如回答不出,那么由老师介绍)
师:京剧的四大行当就是生、旦、净、丑。(出示图片)
生:男性正面形象。(分别展现老生、小生、武生、文生、娃娃生)
师:同学们,现在请咱们班的男生跟着老师来学学小生的简单动作。
(欣赏小生的简单动作,学生一起来模仿,教师带领做)
师:同学们表现的不错,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旦。旦:女性正面形象。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
师:(分别出示图片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角色)请女同学来学学花旦的动作,我们也来做一回花旦吧!
(教师做简单的花旦动作,女同学一起学着做一做)。
师:同学们的动作真漂亮,像极了真正的花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净和丑。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出示图片)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出示图片)
师: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小曲儿,请大家说说这段小曲儿中的人物是属于哪个行当的?
2、欣赏《苏三起解》
问:这段京剧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生:旦。
师:嗯,完全正确,这首《苏三起解》是选自我国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表演的《玉堂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听一遍,请大家听听他在唱时用的是真嗓子还是假嗓子?
3、再次聆听《苏三起解》
问:他在唱时用的是真嗓子还是假嗓子呢? 生:假嗓子
师:对,京剧唱腔用的都是假嗓子。(如果答不出,那么教师用声音示范真声与假声,再让学生做出判断。)
4、唱一唱
师:请看(出示:《苏三起解》第一句曲谱)这是《苏三起解》的曲谱第一句,咱们也来唱一唱。师先唱,学生再唱(2遍),注意用假嗓子唱。
师:同学们唱的不错,呵呵,在我们的京剧唱腔中主要有两种:西皮和二黄。(出示西皮和二黄的概念)
西皮: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二黄:旋律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于抒发沉郁、悲愤的情绪。师:请问:你觉得《苏三起解》属于哪种唱腔呢? 生:西皮
师:对,这首《苏三起解》属于西皮唱腔,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与《苏三起解》有着相似之处的《京调》,同学们来听听它的第一主题,它们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三、欣赏《京调》
1、聆听《京调》第一主题
师: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情绪是欢快的。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是正确的,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曲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引子过后由笛子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但它到底哪里与刚才我们听的《苏三起解》有联系呢?
生:回答
师:真厉害!原来它们的音调是一样的。(如果答不上,老师唱《京调》的第一主题旋律。)请同学们也来唱唱《京调》的第一主题。
(学生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教师出示:第一句的曲谱,学生随教师的钢琴唱曲谱,教师提示乐曲的情绪)。师:这是《京调》的第一主题,按照曲子的曲式结构,我们把这第一主题叫做(板书:引子 + A)
2、聆听《京调》第二主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它的第二主题。
问:听听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节奏慢下来了,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师:是的,第二主题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师:(出示第二主题旋律:请学生唱唱第二主题旋律,教师提示旋律优美,舒缓的情绪表达)。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这是《京调》的第二主题,我们把第一主题叫做A,那么这个第二主题叫做什么呢?B。
(板书:引子 + A + B)
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耳力,听听在接下来的音乐当中,是否还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呢?如果有,那么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也看看大家听音乐时是否能一起静心的欣赏!
3、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问:这部分音乐当中你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吗? 生: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旋律 问:那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A + B + A 师:太厉害了你们,真不错!完全正确,我们再来听一遍,一起见证你们的完美回答。(再次欣赏这部分音乐)
师:这部分音乐再现了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4、聆听结尾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听听,这样是不是音乐就结束了呢?主题旋律还有再出现吗?(聆听结尾部分音乐)问:是结束了吗? 生:是的。
师:对了,这就是这整首乐曲的结构了。(引子 + A + B + A + B + A 结尾),它是一首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引子 + A + B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再现的 A + B + A,第三部分是结尾。
5、完整欣赏《京调》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京调》,一起听听音乐中除了我们熟悉的笛子外,还有哪
些
乐
器
是
你
知
道的呢?
(欣赏《京调》)
问:从音乐中还有哪些乐器是你知道的呢? 生:二胡、~~~~~~ 师:同学们有些还是能听出来的,这首《京调》它是由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主要是笛子,乐队指的是民族管弦乐,弦乐有胡琴、二胡等,这首《京调》(笛子与乐队),是顾冠仁于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刚才我们听的《苏三起解》是选自梅兰芳的《玉春堂》,而这个《京调》的第一主题旋律与《苏三起解》相似,所以我们今天聆听欣赏的《京调》就是根据京剧《苏三起解》改编的,属于西皮原板。
四、延伸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京剧中的两大唱腔,西皮和二黄,也欣赏了西皮腔的曲子,《京调》和《苏三起解》,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二黄腔的曲子,一起听听看看二黄腔的京剧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聆听二黄腔的京剧片段)《望江亭》片段
2、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二黄唱腔的京剧片段也欣赏好了,咱一起说说你们今天学习后的感受吧!今天对于京剧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呢?
生:回答。
师: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去搜索关于京剧方面的知识,然后呢能跟同学多多交流,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多关注我们祖国的这门艺术,让我们的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在《京调》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第四篇:四年级上音乐教案-吉祥三宝1人音(五线谱)(2014秋)
教学目标:
1、聆听《吉祥三宝》,并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领悟歌曲内涵,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2、能听辨童声、女声、男声三种人声,能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人声。
3、能准确划分《吉祥三宝》歌曲结构,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
2、3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打击乐
课件:蒙古风情的背景图,如:草原、牛羊成群、蒙古包以及服饰、马头琴等。
与歌词匹配的背景图,即太阳、月亮、星星拟人化的全家福照片;花儿、叶子和果实拟人化全家福照片;蒙古族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全家福照片。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2、律动《我爱我的家》
二、导入
师:孩子们真投入!请坐!我们都爱自己的家,谁愿意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呢?(生介绍家庭成员2个)
师总结:孩子们都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伙伴,她可幸福了,他爸爸创作了一首歌曲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我们来听听。请孩子们思考,这首歌曲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三、新课教学
(一)完整初听歌曲《吉祥三宝》
1、初听《吉祥三宝》(只播放音乐《吉祥三宝》)
(活动:生思考并发言,师评价)
2、师:孩子们有这么多的感受!真了不起!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谁知道这首歌是哪个民族的吗?(生回答师板书课题----吉祥三宝)
师:孩子们知道的可真多!蒙古族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简单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展示课件)师: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成群的羊儿正悠闲的吃着青草,蒙古包和蓝天上的白云相互呼应,成为了草原上特有的风景线!蒙古族人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在每年的那达慕盛会上,他们都要比赛骑马、摔跤、射箭,还会身穿节日的盛装,在马头琴的伴奏下唱歌、跳舞,欢聚一堂。生活得多幸福啊!
师: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美丽的风光,了解了蒙古族风俗习惯,现在我们用心来感受这首歌曲吧!请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前后情绪有没有变化呢?
4、复听音乐(只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第一段和第二部分)
生(随音乐轻轻摆动身体),思考并回答(轻快、抒情)(出现的情况有可能是学生说第二乐段速度慢了,是错的,应该说节奏更舒展了。)师:根据情绪的变化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生回答两个部分)
师:轻快的第一部分选择哪一条旋律线?
抒情的第二部分选择哪一条旋律线呢?(抽生回答并贴旋律线)师: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抽生讲,师总结:第一部分旋律跳跃活泼;第二部分旋律流畅舒展)
5、聆听随音乐划旋律线。
师:请孩子们听音乐,随着这旋律线一起画一画。
6、再次聆听音乐并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放剪辑的音乐)
师:我们用动作来表现这两部分音乐吧,哪个孩子来试一试呢?欢快的音乐用什么动作?抒情的音乐用什么动作呢?(抽2-3个生表现)
师: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两个部分音乐,注意不同的情绪用不同的动作哦!过渡语:孩子们表现得真好!请小声哼唱第一部分,歌曲唱了哪些宝贝?哪些宝贝是一家呢?(2)分部分欣赏(出示曲谱)1.聆听第一部分(1)感受吉祥的一家
了解《吉祥三宝》歌词含义
生思考回答,师边讲解边出示课件
(课件依次展示出:第一次:太阳星星月亮;花儿、果实、叶子;妈妈爸爸宝贝;第二次:整体展示一幅画)了解歌名含义。
师:她们一家三口相亲相爱在一起,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这就是吉祥三宝。
(2)人声分类 A、了解人声分类知识
师:请孩子们再仔细听听,歌曲里有几个人的声音呢?(生回答爸爸妈妈宝贝)
师:你觉得爸爸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那妈妈呢?那孩子的声音呢?
师出示课件(女声,男声、童声)总结:1.孩子的声音叫童声,听起来明亮清脆,我们小朋友的声音都是童声。2.哈哈哈声音叫女声,听起来柔和清丽,3.爸爸的声音叫男声比较深沉浑厚,B、唱歌表现人声
师:我们一起来模仿男声和女声。(先师指歌词一起读)a、男声
师:请孩子们模仿第一段爸爸的声音?注意要加上动作哦。(师:你们模仿的真像。这就是男声的特点。生模仿并加音乐)(如果模仿的不像,可以请生示范,再来模仿一次。b、女声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模仿第二段哈哈哈声音呢?(同上并加音乐唱)c、童声
下面老师来模仿妈妈爸爸,你们用自己的童声,来唱一唱吧。师总结:孩子们模仿得真像。
2、听赏第二部分(1)初听,了解马头琴
A、师:请看这个乐器叫什么呢?(生:马头琴)这是蒙古族的民族乐器马头琴,第二部分音乐就由马头琴伴奏的。哪个孩子能模仿一下马头琴演奏呢?
B、请生模仿马头琴演奏姿势。(课件马头琴图片)师带生指导模仿演奏姿势(马头琴演奏图片)
师:让我们带着马头琴的琴声去感受蒙古族大草原的美吧!
D、听音乐模仿演奏。(2)复听,用舞蹈动作表现音乐
师:孩子们演奏得真好!请跟着老师一起来感受蒙古舞蹈的优美吧。生起立跟师做动作
(3)打击乐器伴奏(串铃、木鱼、碰钟、响板)
师:这么舒展的音乐,用什么乐器伴奏会更动听呢?(师出示几种打击乐器)
A、师引导生选择打击乐器,生说出理由并请生演示伴奏方法。师总结:抒情的第二部分节奏舒展,选择长音的乐器,串铃这种乐器可以奏短音和长音)(从情绪和音乐节奏上分析,伴奏节奏不能太密集)
B、师:请孩子们拿出身边的乐器为这段优美的音乐伴奏吧。
师总结并过渡语:孩子们的节奏感真好!我们已经感受了歌曲两个部分的不同,现在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吧。
(三)完整聆听歌曲,生用动作表现。(全体起立)
四、拓展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 1.小组讨论表现歌曲的方法
A、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动听的歌曲,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呢?
抽生回答并说出表演的方法。(怎么分的角色?谁唱爸爸,妈妈,孩子;打击乐怎么伴奏?第一部分用什么乐器,第二部分用什么乐器?谁还想到了不同的方式呢?比如怎么歌词创编?可以和学习生活相关的)
C、师:除了刚才你们说的分角色演唱、舞蹈动作、乐器伴奏,我们还可以创编歌词哦!歌词创编可以和学习生活相关的,请孩子们选择最喜欢的方式,现在开始讨论。
(二)四人小组讨论并练习。
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展示,师生共评。
1、创编歌词表演。
2、打击乐和舞蹈。
创编好的组(角色表演,打击乐、创编歌词)组合一起表演。生评价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4)集体展示
师:请每个组用小组练习好的表演方式一起赞美我们幸福快乐的家吧
五、总结:
师:从刚才的表演中,老师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幸福,我们是吉祥的一家,我们都要相亲相爱,让幸福永驻我们温暖的家,伴随我们快乐长大。
六、随《我爱我的家》音乐出教室......
第五篇:六年级上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1人音(五线谱)(2014秋)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 | ×× × |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 ×× |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教具准备:
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单簧管、吉他。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设计意图: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师示范,生跟唱。4/4 5 - - - | 5 - - - |„„ 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连贯、流畅的声音。] 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WU”。4/4 5 - - - | 5 - - - |„„ 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粗线条)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有力的声音,并意识到歌唱中的气息运用。]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4/4 5 5 5 5 | 5 5 5 5 | „„ 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从而找到歌唱中声音的“高位置”。] 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生分声部练习。
生答:„„像在一起歌唱„„ [设计意图:初步体验合唱的美感。]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2/4(1)5 - | 5 - | 5 - | 5 - | „„ WU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叮叮当,„„(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三声部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合唱的美感,突破歌曲难点。] 生答:„„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师: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生答: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1)xx xx | xx xx |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叮叮当,„„(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师: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起:“嗨!”
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结束。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歌唱的气息支撑,解决歌曲难点。]
三、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师单簧管演奏)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师单簧管演奏《铃儿响叮当》
第一段: 单簧管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单簧管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旋律,尤其是A部分低声部旋律,用身体动作来体验A、B部分的音乐情绪的不同。]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出示课题。(多媒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设计意图: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
3、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设计意图:熟悉旋律,会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歌曲,解决歌曲的难点。]
5、生口琴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并视唱A部分。[设计意图:建立和声的概念,并完成。]
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7、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跟琴视唱。)
8、讲解弱起。(B部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并知道弱起在歌曲中的作用。]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10、跟琴试唱歌词。
11、师吉他弹唱范唱全曲。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作铺垫。]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四、拓展部分:
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要求: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3拍子版本。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师:和刚才我们唱的有什么区别? 生答:拍子不同。
师:节拍的变化它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速度、节拍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设计意图:课程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结,鼓励学生课后开展研究性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铃儿响叮当》设计思路
《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教科书第10册第五课。这首歌曲可以说是脍炙人口。这是一首美国的圣诞歌曲,学生在学这课之前就已经基本会唱了。学习这首歌曲,学生是非常期待的,既然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那么本课的主要目的就不单单是唱会歌曲,而是如何运用我们的声音来完美的,创新的表现这首歌曲了。
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我将发声练习和歌曲的情景设置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在创设情景的同时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解析,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不仅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发声练习,而且体会到了音乐带给大家的审美愉悦,回避了在以前音乐唱歌教学中死板、枯燥的发声练习。另外,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将难点部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克服难点,避免了在学唱过程中的一味机械重复,并克服了部分同学的畏难情绪。对于“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的情景的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于歌曲的音乐形象的理解。
在发声练习中,我运用了音乐线条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声音进行训练与规范。用起伏的粗细不一的线条来表示强弱不一的连音,用粗细不一的线段来表示强弱不一的顿音。让学生形象的体会,掌握不同音的不同唱法,并且体会不同唱法气息运用的不同。避免用一些抽象的概念来讲解,使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先让学生聆听老师的单簧管演奏,对比A部分与B部分在音乐线条上的区别,从而把握A部分与B部分的演唱方法。另外,在聆听的过程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尤其是A部分低声部的旋律,为解决A部分二声部打下基础。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采取了分段,由难到简的教学模式。在一般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往往在进行到最后,也就是最难的地方时,学生就开始感觉困难,老师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于是枯燥的反复„„整堂课就成了“虎头蛇尾”。而对于本课,由于一些难点在最开始就已经解决,因此到这时已经变得相对的简单。加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充分的予以调动,这时老师加以适当的鼓励与引导,让学生产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这么一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课程往后进行时,课程的难度在不断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信心越发增强,在40分钟内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课程的最后,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的音乐素材进行二度创作,鼓励学生课后开展研究性自主学习,变由老师引导的被动学习为由自身兴趣为引导的主动学习。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其塑造的形象相对于文字、绘画而言是非常抽象模糊的。只有通过聆听才能体验到音乐的艺术之美。正如《音乐课程标准》前言所指出的:小学音乐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音乐是体验艺术,而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由此可见,听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对于本课的设计中,我将音乐的聆听贯穿全课,通过不同的音乐形象进行对比,甚至同一段音乐,对其音乐要素进行变化,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学会用音乐来解释音乐;学会用心来感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