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教学设计说明大全

时间:2019-05-13 00:4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撰写教学设计说明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撰写教学设计说明大全》。

第一篇:撰写教学设计说明大全

“四有”课堂教学设计撰写说明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而设计的教学文本,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同时教学设计也是将各种教学要素有序地、优化地进行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的。

二、为什么要写教学设计?

撰写教学设计是教育形势的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犹如舞台,教师学生不知道演什么,怎么演?那这戏肯定是要演砸的。为什么要写教学设计,具体归纳如下:

1、撰写教学设计能使我们明白教什么,怎么教。

2、撰写教学设计能使我们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3、撰写教学设计能使我们清楚重点、难点、考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4、撰写教学设计是我们提高课效基础,是提质的有力保障。

5、撰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组织教学能力。

三、怎样撰写教学设计?

写教学设计不同于撰写教案,写教学设计力求简而明,不必把师生的对话都设计到。但是,重点环节必须周密设计,确保实用高效。

1、目标设计。目标设计时课堂教学的关键。目标设计必须在了解学情、课标、研读教材、掌握考点的前提下来设计,通常设计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四有”模式课堂要求知识目标必须精准、细化、明确,难度适中,具有可操作性;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是在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它包括各种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目标设计时只要有体现就行了;情感目标包含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生激情的调动,以及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设计时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能牵强。不管是什么目标,课前展示给学生是最好的,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丰收的喜悦走出教室。

2、重难点、考点设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重难点、考点是必须掌握的,否则我们的课就成了没有生机简单说教,空则不空,没有重点、难点、考点就等于处处都是重点、难点、考点,这样学生会学得很累,质量更无法提高。因此,在撰写教学设计时,重难点考点尽量设计准确,该掌握的学,不该掌握的坚决不学。让学生在减负的前提下提质。

3、教具学具的设计。教具学具通常要在活动课、做实验时才使用,既然要上实践课,教具学具自然会准备好,没有必要再教学设计中写明。

4、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它包括引入课堂学习,教师精讲,师生互动,课堂训练等。这些环节在撰写教学设计时也要有侧重点,详略得当。

“四有”模式的精讲不能单独在某个环节中体现,它是贯穿全课堂的,处处都要精讲,只是精讲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如:引入课堂学习也叫导入新课,属于精讲范畴,教师在找准切入点后必须讲得精彩,或是设悬念,或是讲故事,总之要有引领性、启发性、挑逗性,使学生达到灵感大发,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境地。传授学生知识时的精讲则要求教师讲得精、准、正确,讲出情感,讲得栩栩如生,使学生听而不忘。在引领、指导学生操作时更要讲得少,点到为止就行了。在鼓励评价学生时又要讲出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到有一股暖流流进自己的心田。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精讲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撰写教学设计时,只要想好引入话语,找准精讲内容就行了,不可能处处都写。

5、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是重点,它关系到整节课的走势。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是统一的,学生学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不能分开来说,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可动摇。因此,我们把教学方法说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这个大前提下设计了“运用自主探索、实践互动的方式获取知识”、“教师讲解获取知识”与“应用电子白板等其他方式获取知识”三个子项。在这三个子项中,把“互动”单独提出来说一说。“互动”是多元的,他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媒体互动、文本互动等。“互动”的关键是“动”,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参与率大90%以上,那么这个互动就成功了。不要单认为拉桌子合作学习才是互动,否则互动也就很难设计了。课堂教学如果把三个子项都优化了了,那么教师上课就会感到得心应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体现了,课效自然也就提高了。

6、训练设计。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提质的关键,又是能力培养的最好举措,还是检验目标完成情况和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四有”模式要求我们训练面要广,要有梯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好是考点等。因此我们通常设计成三个训练内容,即“基础知识训练”,重在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力训练”,重在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答题能力;“拓展创新训练”,重在训练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只要我们设计好这三个训练点,内容涵盖考点,题型做到多样化,那我们的训练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课外作业设计。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和课堂训练的延伸,也是进一步巩固、记忆知识的办法,还是培养学生独立做事的能量。是教学常规中的主要一环。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少而精,选择有代表性题型布置。

8、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依据教学内容而定,力求精简、明了,有系统性、启发性,还有攻克难点的功效。

四、撰写教学设计的数量。

多年来教案撰写已使老师疲惫不堪,90%的教师抄别人的教案,花了很大力气却无可用,抄了多少年仍然不会写教案。据此,本次改写教学设计一定要轻装上阵,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做则罢,要做就做好,出效果;宁可少,不可不好。因此建议撰写教学设计的数量为:语文、数学每周三节,科学每周两节。

五、撰写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杜绝任何照抄教学设计的行为,借鉴教参,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设计,整合、内化成自己的资源来撰写是可以的。

2、撰写时应把握课标尺度,认真解读教材,了解学生,明确考试题型趋势,在此基础上才能写出实用的教学设计。

3、书写一定要认真,讲究结构美和建筑美,便于检查考核量化。

2014年1月10日

第二篇:英语教学设计说明撰写格式参考

《英语教学 设计说明》撰写格式参考

The Easter Bunny 课例标题(写在中间位置)

[ 执教者简介 ]执教者学校、姓名、职称、(附电话、手机、电子邮件)[ 教材依据 ] 教材 出版社 第 册 适合于 年级

(本课阅读材料 见 附件一)[ 适合的授课年级 ] 初 中一 / 二年级 [ 教学内容 ]

话题: 节假日活动 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 语言结构: It occurs on…

Children/ people/ we believe that… 任务活动:

Task 1 : What do we know about Easter? Task 2 : Making an Easter information card Task 3 : Picture talking Task 4 : Holidays in China [ 教学目标 ]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guess and fi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bunny, rebirth, occur, symbol, creature 2.talk about Easter in students’ own words 3.talk about one of the holidays in China [ 媒体使用 ] Computers, An overhead projector [ 教学过程 ](可以 中文行文,例子用英语)A.Warm-up(2’)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holidays ●Students will name the holidays they know.目的 :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话题 —节日 B.Reading(25’)●Pre-reading Task 1 : What do we know about Easter? 1.Prediction: What will be mentioned about Easter in the text? 2.Watching the short play and talk about what people do on Easter.目的 :聚焦复活节;体验阅读预测策略;以视听,讨论方式铺垫学习背景 ●While-reading Task 2 : Making an Easter information card 1.Skimming a.When is Easter celebrated? b.What do people do on Easter? 目的 : 体验阅读策略 : 获取基本信息 2.Scanning a.Read and find the facts(Students’ Sheet A)Easter When Activity Symbols Reason Facts on a Sunday in the spring an Easter egg hunt eggs, rabbits and chickens to welcome spring

How to express

Check the facts Easter is a Christian holyday in March or April when Christians remember the death of Christ and his return to life

目的 : 体验阅读策略 : 获取细节信息

b.Read and learn about the expressions(students may add more expressions)(Students’ Sheet A)Easter When Facts

How to express on a Sunday in the spring It occurs on…

have…;do… Activity an Easter egg hunt

Symbols eggs, rabbits and chickens They represent …(that…)

… is the symbol of…

Reason to welcome spring

Check the expressions 目的 : 语言聚焦 c.Read and guess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tell why you think so.●Cycle the words that are new to you.●Underline the supporting words or sentences that may sh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Check in pairs ●Check in class Check 单词 学生需要对短文中推测词义的依据划线 bunnyBunny is a children's word for rabbit.rebirth Easter is a Christian holiday and a holiday celebrating the re birth of nature(redo, recover, rewrite, ….)

occur Easter is a Christian holiday and a holiday celebrating the rebirth of nature.It occurs on a Sunday in the spring

People believe that… symbol ,Rabbits were symbols of new life in the spring

Now, children eagerly await the arrival of the Easter Bunny, almost as much as Santa Claus at Christmas.creature Later, t hey will understand that the Easter Bunny is a mythical figure, not a real creature.目的 : 体验阅读策略 : 推测词义 ●Post-reading Practice(6’)Task 3 : Picture talking What does Easter occur/ happen?(Calendar…)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Easter?(Colorful eggs, chocolate bunny…)Why do people celebrate Easter?(Spring)目的 : 初步运用语言 C.Outcome(15’)Task 4 : Holidays in China Group work: Example(Students’ Sheet B)The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When Activity Symbols Reason Mid-autumn Watching the moon and eat moon cake, fruits moon cakes

Get together, union and reunion, happiness Some other holidays you may choose from: 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Dragon Boat Festival Laba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1.Choose a Chinese holiday and write down the following facts.2.Make a presentation and each group member should talk.3.The following expression may be used.It occurs on…

People usually do/ make / cook….It represents …(that)… It is the symbol of… People believe(that)….目的 :学生在类似情景中自主应用语言 D.Assessment(3’)Carry out the assessment 1.What holiday do the group members talk about? Please write it down.2.Do they talk about the holiday facts clearly and correctly? Please tick them.(Students’ Sheet C)Group 1 2 3

Holiday

When

Activity

Symbols

Reason 目的 : 评价标准为小组活动和全班交流的质量提出要求,也检查本节课的目标达 成情况 F.Homework Write at least three sentences about a Chinese festival.目的 :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再次实践表达本课所学习的语言内容与语言知识

[ 教学流程 ] The Easter Bunny

Students’ Sheet

A.Easter When Activity Symbols Reason

B.The festival When

Facts

How to express Activity Symbols Reason Some holidays you may choose from: 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Dragon Boat Festival Laba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C.1.What holiday do the group members talk about? Please write it down.2.Do they talk about the holiday facts clearly and correctly? Please tick them.Group Holiday When 1 2 3

附件一:本课阅读材料

The Easter Bunny Easter is a Christian holiday and a holiday celebrating the rebirth of nature.It occurs on a Sunday in the spring.Children enjoy this holiday because on Easter Sunday they have an Easter egg hunt.Parents hide candy eggs, chocolate rabbits and chocolate chickens after children have gone to bed the night before Easter Sunday.In the morning, the children take baskets and hunt for the eggs.Eggs, rabbits and chickens are all symbols of fertility.They represent the new season that begins in the spring.Activity

Symbols

Reason

Children believe that the candy and chocolates they find have been hidden by the Easter Bunny.“Bunny” is a children's word for rabbit.Later, they will understand that the Easter Bunny is a mythical figure, not a real creature.The Easter Bunny has its origin even before Christianity.Rabbits were symbols of new life in the spring.The myth of the Easter Bunny seems to have started in Germany in the 1500s.Now, children eagerly await the arrival of the Easter Bunny, almost as much as Santa Claus at Christmas.(179w)

第三篇:教学设计说明(本站推荐)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及相切时切线具有的性质,并为以后的切线长定理奠定基础。相切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重要的一种,切线的证明与性质尤为重要,对陕西近几年中考题的分析来看,2008——2010第23都是对圆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判定及性质等内容结合三角形进行考察,分值8分,其中第1问都是切线的判定,分值4分。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在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初中几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它是几何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工具。

基于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并能初步解决相关的证明题与计算题。

2.通过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

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圆的切线常用辅助线添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切线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教学重点:

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切线的判定定理

第四篇:教学设计说明

教 案 说 明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3)能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角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 一般”的数学思想.●情感与态度:

(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诊断分析

1.在学习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平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

2.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运用全等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再证明一次,而没有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简化证明过程,因此,在本节课通过例题及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四、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注意通过折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获得用折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

2.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满足所有七年级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又注意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比较优秀),因此,本节课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馈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议练中学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3.本节课在教法上选用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这是基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实践背景,适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了四个活动:①动手活动:通过动手度量、折纸等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②表述活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应用活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拓展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行探索.

4.教材中只给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文字语言叙述,并没有给出符号语言的表述,由于我校的学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学习时,已经接触了符号语言的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说理,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且对性质进行了说理,同时在对性质说理以及例1的解答中,教师都给出了规范的说理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为后面学习证明

(一)、(二)、(三)打下基础.5.评价方式

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指导老师点评

任何数学老师都想上一堂优秀的数学课,优秀的数学老师想自己上的每一堂课都是优秀的,我们都想成为智慧型的数学老师。我们高兴的看到,郭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一、学生的发现

数学家乔治·伯利亚:“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省,也最容易了解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里的发现就是在教师设定的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由学生去发现、去再创造。郭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工具(两个全等的30°的三角板)设置的拼图活动出发,从学生拼出的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好地呈现了探索问题的情景,又为后边的学习新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做好了铺垫,起到了很好地承上启下作用,学生遵循着老师设置的问题,通过测量、折纸等活动去发现去探索,随着七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已基本形成,郭老师的情景和问题串的设置真是匠心独运。

二、知识的产生

发现结论是定理的初级阶段,如何让定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可迁移的印记呢?郭老师通过“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表演的机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引导学生用普通数学语言、几何语言、符号语言进行表述和转换,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产生其实就是数学语言的产生,三种数学语言的互化形成数学知识内化,在这个环节表现的生生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知识就是在这样的交流,试错中完成的,什么叫水到渠成,由此可见一斑。

三、知识的运用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其实就是这个定理(基本模式)在较为复杂的图形中的识别与分离(例题1)、组合与补全(例题2),几何定理的运用就是基本图形的识别与补全,例题的选择是为了学生形成能力、能够迁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郭老师在这两个例题的设置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的深厚功底,这里的精彩是看不见的,但思维的链条在学生头脑中已成雏形,我们从反馈练习的顺利完成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

四、方法的拓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形成知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知识是形成方法的载体,知识的灵魂是方法,学生从前五个环节中学到了知识,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从操作中发现,在特殊中探索),但这种方法需要老师有意识地深化、延伸,探索线段轴对称性以及对称轴上一点到两端距离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设置看似简单,其实把握捉了本节的精华“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方法的模仿发展到思维过程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质量。

数学课从本质上讲是简洁的:设置什么情景,怎样操作检验,讨论什么问题,明确什么结论,形成什么知识和方法。本节从操作中探索,探索中操作,在探索中深化,在操作中明辨,从操作开始到操作中拓展,把握住了核心,使数学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了学生的发展上——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追求的优秀的数学课,也是每一节数学课都是优秀的标准。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陈英

第五篇: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郊游》是二年级四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唱歌课,1课时完成。这是一首台湾儿歌,2/4拍,五声宫调式。由带再现的三部分构成。

一、三部分完全相同,显得朝气蓬勃;第二乐句因演唱景色变得柔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情绪上显得抒情一些,全曲表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春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内容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紧密联系,为学生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1=C 2|4

12|3-|32|1-|13|21|2-|2-|12|3-|32|1-|13|22|1-|1-||

1、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描绘春天(如:背古诗、唱歌、说成语)师:快乐的音乐40分又开始了,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先轻松一下。我听说咱们班有很多同学都是小诗人呢,让我们以春天为主题,用我们美妙的语言来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谁先来试试?

2、谈话揭题

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在这么美丽的春天里,同学们都想做些什么呢?(生:郊游)师:今天孔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郊游!(板书课题)形象的游戏,锻炼学生气息的集中性.PPT图片展示

(我运用精美卡通图画、鲜艳的背景、可爱的字体,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给学生以新颖、形象、生动直观的感受春天的美景,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唤起学生想去郊游的兴趣。)(播放背景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动起来)

师:在郊游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经过一座音乐桥,桥的对岸景色非常美丽,同学们想不想去对岸看一看呢? 生:愿意。

师:好,但是这座音乐桥上排列许多可爱的音符,只要走对这些音符,我们就能顺利的通过这座音乐桥就能欣赏到美丽景色。(出示节奏卡片)

师:去郊游的过程中不但要经过一座音乐桥,还要跨过一条音乐河,这里流淌着非常动听的旋律,我们在一起感受下。在感受过程中,同学们仔细的想一想,用怎样的声音才能跨过这座音乐河。(出示旋律卡片)

(通过故事情境、游戏训练,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将新授的部分节奏的训练,旋律的训练做了一个有效的渗透,我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用于音乐课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们的关注,从而解决歌曲中的难点。)(1)教师范唱歌曲

师: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在这美丽的地方,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吧!(2)出示歌篇

师:老师刚才发现有好多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地跟着老师唱出来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吧!①按节奏读歌词

②再次读歌词,教师弹旋律伴奏 ③小声地演唱 ④歌曲处理

A、第一、第三乐句:歌曲演唱情感坚定有力,声音要有弹性。师:刚才同学们一路随着音乐,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来到了风景如画的目的地,那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演唱歌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呢?

师:请大家起立、踏步走,有力地演唱第一句,好吗? B、第二乐句:感受旋律的轻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师:这一回大家演唱进步多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风吹到我们的脸上,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C、第二乐句:

师:那同学们在演唱第二句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 师:好,让我们用轻柔温暖的声音来演唱第二句吧。

(完整地演唱歌曲欣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速度及情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可是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从而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丰富知识,增强技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作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1、教师出示:废旧物品(易拉罐、塑料瓶、方便筷子等)。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在这美丽的郊外发现了什么? 师:这一定是来这里玩的人留下的,大家说这样的行为好不好? 师: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不仅我们要爱护环境,还要告诉身边的人要爱护环境。我们可以把废旧物品利用起来,使它们变废为宝,这样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能不能使我们手中的废旧物品变成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呢?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打击乐器。

3、分组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制作了这么多的打击乐器,现在就用我们手中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吧。(通过学生动手制作简易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并再次感受歌曲节拍的强弱。)

板书设计

郊 游

四二拍的含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强弱规律:强 弱。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2、检查学生是否有感情的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3、学生是否都能够积极参加歌曲的表演。

4、对歌曲节奏及歌词的理解既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制成表格性质来评价学生,对表现好的学生或者是小组可以有小小的奖励或者是表扬。

教学反思: 在《郊游》的设计与教学中,我利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总体来说课堂气氛比较浓厚,同时我在课堂上多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同时让那些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加强业务学习。

下载撰写教学设计说明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撰写教学设计说明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说明初稿[模版]

    《类比推理》教学设计说明 河北邢台外国语学校王鑫 新课标教材 人教A版《数学2-2》(选修)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类比推理》为新课标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说明 1. 设计理念: 1.1以学为主。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的主线是学生的“学”。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

    教学设计说明(推荐2篇)

    篇1:教学设计说明襄阳姜太公钓鱼一、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情景教学法及分层教学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

    跳绳教学设计说明

    《多功能弹力跳绳》教学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依据郧县“三维互动,五步导学”课堂大改革的思想,坚持“以生为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以学习小组为活动基本方式,以自主、合......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说明)

    课 题:18.1.1勾股定理(1)教案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勾股定理是人们利用图形的拼接,探讨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得到的一种规律.历史上,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经过......

    足球教学设计说明

    篇一:足球教学设计高中体育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1、简介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2、学习脚内侧踢、停球技术。3、教学比赛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

    《正方形》教学教学设计说明

    《正方形》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内容及其地位和作用 《正方形》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

    信息化教学设计说明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信息化教学设计说明 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 李军 教学设计说明:  目标确立  学情分析  教材处理  教学设计  教学实施  资源整合  教学反思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