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课时《数与形(例1)》名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数与形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上第八单元第107页例1和第108页“做一做”1,2。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中比比皆是。有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比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分数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分配律、完全平方公式等。对小学生来说,虽然难点大一些,但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用形解决数的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
(二)核心能力
感悟数与形结合的妙趣,激发应用数形解决问题的热情,养成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及喜爱数学的感情。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研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侓。2.借助图形问题来用数解析图形,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类比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四)学习重点
沟通“数”“形”之间的联系,发展推理联想能力。
(五)学习难点 体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计算下面各题。① 1+3= ② 1+3+5= ③ 1+3+5+7=(2)观察上面三各算式数据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师: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师:课题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核心,每看到一个课题,我们都会浮想联翩,看到 “数与形”,你想说什么?
师:就让我们带着对数与形的思考和疑惑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板书:数 形)
2.问题探究
(1)构建“以形助数” 1+3=()1+3+5=()1+3+5+7=()1+3+5+7+9=()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计算了前面三个算式的结果,谁来说一下? 生汇报。
师:根据这三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猜测一下第四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生口答,并说明原因。
师:看来大家已经发现这个规律,大家一起说第五个算式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1+3+5+7+9+11=()
师:这样的算式有多少个?(无数个)
师:这样的算式是无穷无尽,但规律是唯一的,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你发现的规律。
生自由发言,学生评价。
小结:连续奇数、和、个数的平方等。(评价)
师:根据你们的叙述我们更改结果,改进版的规律更优化了,整体看,有什么感觉?数学的美就是在这样的规律中体现出来的,但看上去不够完美,谁能看出来? 师添加: 1=()
1=12 1+3=22 1+3+5=32 1+3+5+7=42
师:就算这些算式能呈现出数学的美,但给我们的感觉还是(枯燥),但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些算式也有自己的“长相”,你们相信吗?你们想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吗?请同学再次观察这些算式,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能联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从师:看明白了吗?
引导学生推断:1+3=22„„
小结:数有了形看起来是那么直观,没想到数字长这个样。小练习:
1+3+5+7+9+11+13 =()=102(2)构建“以数解形”
师:直观看这个体现出哪种形?(三角形)
引导学生,看形接着画图,让学生自然的运用数来交流和描述“形”。1+2+3+4+5+6+7+8+9=(1+9)×9÷2 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到借助数字解析,发现数对于形的作用,谈感想体会。(3)归纳小结
1=1²1+3=2²3²1 +3+5 =
数形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对象,实际统一和谐,它们之间是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的,应了一句话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板书结合)
(4)回顾学习历程
数论、分数乘法、数量关系、方位、统计„„,其实数形结合这种数学思想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习,谈感受和收获。
3.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数形结合的奇妙,在网上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趣味数字,像花朵数、巧数、金蝉脱壳数,它们神秘有趣,这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三)课时作业 1.填一填。
(1)1+3+5+7+9=()2=()(2)42=1+3+()+()答案:(1)5,25(2)5,7 解析:第一题中共5个连续奇数,它们的和就是5的平方,即25。
第二题是4的平方,就等于从1开始4个连续奇数的和,所以填5和7。【考查目标1、2】
2.请你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1)1+3+5+7+5+3+1=()
(2)1+3+5+7+9+11+13+11+9+7+5+3+1=()答案:(1)4²+3²=25 或 3²+4²=25(2)7²+6²=49+36=85 或 6²+7²=36+49=85
解析:本题是例1的变式,需要把每道题分成两个连续奇数的和,再运用例1的规律计算结果。【考查目标1、2】
如(1):
1+3+5+7+5+3+1=(1+3+5+7)+(5+3+1)=4²+3²=16+9=25 第二题的方法同上:1+3+5+7+9+11+13+11+9+7+5+3+1=(1+3+5+7+9+11+13)+(11+9+7+5+3+1)=7²+6²=49+36=85 3.第108页“做一做”2 答案:第6个图形有6个红色小正方形和18个蓝色小正方形。第10个图形有10个红色小正方形和26个蓝色小正方形
解析:从图形的特点可以看出,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红色正方形。蓝色正方形的个数第1个图形:上下红色部分各对应1个,左右各1个,加上第二行左右的两个,即(1+2)×2+2=8个;
第2个图形:(2+2)×2+2=10个; 第3个图形:(3+2)×2+2=12个; 第4个图形:(4+2)×2+2=14个; „„
依次类推„„第几个图形就是几加2的和乘2再加2 第6个图形:(6+2)×2+2=18个; 第10个图形:(10+2)×2+2=26个; 【考查目标1、2】
第二篇:数与形例1教学设计
篇一:张方梅数与形例1教学设计[1] 201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例1)金 山 小 学:张 方 梅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与形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
学习重点: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发现算式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小正方形纸片方格6个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探索规律,探究新知
(一)、认真阅读教材107-108页内容,出示 自学提示:
1、观察一下,下面三幅图中分别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用平方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2、观察,从左边图1到图2再到图3,依次增加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如果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
1=()21+3=()2 1+3+5=()2
(二)、师引导完成自学内容
(三)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1、动手用小正方形摆出1+3 和 1+3+5表示的图形,并根据图形和算式讨论,它们有什么关系?
2、对照教材107页图形观察,探究算式左边与图形的关系
3、对照图形观察,探究算式右边与图形的关系
得出结论、小结规律:几的平方就正好是大正方形摆成几行或几列小正方形
4、如果继续这样摆下去,第4个、第5个大正方形各需要几个小正方形?
1+3+5+7=()2 1+3+5+7+9+11+13=()2 ————————-————=92
四、知识运用
1、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 1+3+5+7+5+3+1 =()
1+3+5+7+9+11+13+11+9+7+5+3+1=()
2 3 4 5 6 7 8 9 10 „„
五、总结
2、关于数与形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3、课件展示数学中的一些数形结合实例,边出示数形结合的名人名言: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华罗庚
板书设计:
1=(1)21+3=(2)2 1+3+5=(3)规律:从1 开始的
篇二:数与形例1教学设计[1] 数学广角——数与形(例1)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与形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激发
学习重难点:
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一、口算练习
二、探索规律,导入新知
1=()21+3=()2 1+3+5=()2
三、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1、对照教材107页图形观察,探究算式左边与图形的关系
得出结论:
2、对照图形观察,探究算式右边与图形的关系
得出结论、小结规律:
1+3+5+7+9+11+13=()2 ————————-————=92
四、达标测评 1 2 3 4 5 6 7 8 9 10 „„
2 -1= 8 5 2 -2 3 = 7 2 11 2 -9 2 =
五、达标测评
第109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5 2 = - 篇三:《数与形》教学设计(1)《数与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课本107页《数与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略)
二、创设情境,了解预习效果
学习例1 师(出示下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中图2和图3各有多少个像图1这样的小正方形?
师:观察例1中的这些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生1: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 ”形图形所包含
四、应用拓展,巩固认识
第三篇:道德与法治第1课教学设计
第1课:假期有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夏天带给我们什么?感受暑假生活带来的快乐。并能做到以后有计划的合理安排假期时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假期收获,并比对别人的假期生活,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付出才会有回报。通过自己的精彩的假期生活,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知识,并开阔自己的视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教学难点: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法、观察法、探究发现法 学习方法:互学法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汇报)
夏天给我们的很多很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关于夏天的小诗吧。教师领读: 夏天的礼物,是烈日和蝉鸣,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教师:提到暑假,我们的暑假正好刚刚结束,能告诉我你们的暑假怎么过的吗?在这样的暑假里你收获到了什么吗? 今天我们学习“假期有收获”(板书课题)
二、授新:
(一)故事导入:讲述书下小故事《小强的暑假快乐吗》 大家来讨论:小强的暑假快乐吗?
(学生汇报)
(二)小组讨论: 你认为什么是收获? 1.收取成熟的农产品。2.比喻获得成果或得到的战果。
(三)教师课件出示课文3页彩图 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 你假期里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举例说说你在假期中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例:学钢琴、跳舞,毛笔字等,看书,学做家务,旅游。
三、教师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快乐的暑假一晃就过去了,暑假是快乐的,有收获的。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通过大家的讲述、交流、展示,我们了解了同学们的假期生活真的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层呀!
二、新授:
(一)小调查:你们的假期作业都写了吗? 是什么时候写的?
(学生汇报)
教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到想起了两个小朋友,他们跟你们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暑假的。
出示教材第4到5页插图:对比两个小朋友的暑假安排你觉得他们的暑假安排的好不好? 如果你是他,下个假期你要怎么安排? 如果你是他呢?
三、教师总结
暑假生活忙乱又快乐,要想过个有收获的暑假,你要做一个有打算的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四篇: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工具等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有哪些。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和多媒体了解信息的无处不在和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信息技术工具在现代社会的运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学生分析
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来接受、处理、发布信息的工具很多,有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报纸、信函、计算机等,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这些信息处理工具外,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来展示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这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处理信息打好基础。设计思想
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计算机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教学准备
相关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素材等。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怎样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及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什么是信息 学生做游戏“捉迷藏”。然后回答:
在游戏过程中,当你被蒙住双眼时,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得信息的?
信息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期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计算机展示图片,如:
文字信息 报时信号 天气情况 提问学生:你们还能举出哪些有关信息的例子?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4.信息技术工具 了解了什么是信息,那大家知道怎样获取信息呢?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提问学生:当我们与父母不在同一城市时,你会采取什么工具与他们交流呢? 学生回答后,用计算机展示图片:
电话 QQ 电子邮件 提问学生: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怎样存储、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吗? 学生回答后,用计算机展示图片:
烽火告急 飞鸽传书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常常通过录像、电视、电话等技术来储存、表达、传递信息。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工具称为信息技术工具,如电话、摄像机、电视机等。
用计算机展示图片:
摄像机 传真机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板书设计(略)
电视机 课后总结:
这一节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根据我校教学设备的具体情况,采用了在多媒体电教室上课,展示图片、多媒体演示课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第五篇: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
刘胡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出卖”、“收买”、“叛徒”等21个新词。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用“愤怒”、“光荣”各写一句话。
3、能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4、了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而壮丽牺牲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刘胡兰的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出卖”、“收买”等词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句义。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1、揭题,简介刘胡兰。
2、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生字划出。
3、自学生字词。
(1)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
(2)检查生字的读音。
(3)多音字“血”:鲜血、输血读xue ,血淋淋、流血读xie
(4)指名接读课文,正音。
(5)解释词语:
威胁、牺牲。铸成、挽词
4、质疑问难。(既然有叛徒出卖,敌人为什还要问?)
5、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刘胡兰牺牲的时间、地点。
②刘胡兰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
(2)启发讨论思考题①②。
(3)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间、地点可以调换)
(4)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概括能力较弱,允许话语长一些,不够简洁。)
(5)引导学生将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大概意思: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由于叛徒出卖被捕了,因为她坚决不肯说出村里谁是共产党员被敌人杀害了。先指名说,再每个人自己说。
6、作业。
(1)抄写生字。
(2)辨字组词。
叛()徒()牲(判()陡()姓((3)课堂作业本第1。2题。)挽())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