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 2、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是2、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①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②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
二、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2)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 0,2,4,6,8。)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单数、双数。)
3、练习:(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①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③ 说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练习:
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②(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③(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反馈:、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3、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用 0,7,4,5,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篇:《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
2、初步理解偶数、奇数的意义,能正确辨认偶数和奇数。
3、通过观察、猜测、探索、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正确判断。
难点: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学号是几。
2、准备红牌和蓝牌每生各一张。
3、投影(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下面各数中,哪两个数存在整除关系?并说一说谁是谁的约数?谁是谁的倍数? 2、3、5、15、18、24(指名说。如:18能被2整除,18是2的倍数,2是18的约数.)引入:(师)今天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只要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计算马上能说出能否被2或5整除。
(学生报数,教师板书作答。有疑问的数据可笔算检验老师回答是否正确)(师)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吗?(或学生质疑)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研究探新:
1、探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1)、请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5、10、15、20、25、30、35、40……(2)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各抒已见)初步得出结论: 个位上是0或5 能被5整除
(3)刚才我们观察的都是一两位数。那么是不是任何整数,只要能被5整除,个位上一定是0或5呢?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个位上是0或5的数验证一下。
(4)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板书):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5)练习第4题:〈投影〉
下面哪些数能被5整除?你是怎样想的? 26
2、自主探究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1)谁来说一说2的倍数有哪些?(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2)看数列 2 4 6 8 10 12 14 15 18 四人小组讨论:你觉得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交流得出初步结论;个位是2 4 6 8 0的数
(3)验证:请同学们任意写几个个位上是0 2 4 6 8的数验证一下 分工合作:
第一小组验证个位上是0的数能否被2整除; 第二小组验证个位上是2的数能否被2整除; 第三小组验证个位上是4的数能否被2整除
第四小组验证个位上是6的数能否被2整除 动作快的验证个位上是8的数能否被2整除
(4)小结板书:个位是2、4、6、8、0的数,都能被2整除。(5)练一练第一题:
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你是怎样想的? 28
450
4、学习偶数、奇数
(1)师:根据能否被2整除,我们可以把整数分成两大类,哪两类呢? 根据生答板书:能被2整除数和不能被2整除的数我们大家分别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
生答:偶数(双数)
奇数(单数)等
(2)请学号为偶数号的同学起立,你们的学号有什么特点?(3)请学号为奇数号的同学起立,你们的学号有什么特点?(4)第37页第2、3题试做后反馈(投影出示)(5)讨论:
a)在自然数中有没有既不是偶数,也不是奇数的数?
b)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和偶数各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 c)在自然数中除了1,每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每个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三、巩固练习
1、请学生判断引入时写的数,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2、练习:下面哪些数有约数2?哪些数有约数5,哪些数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5?
有约数2的数有:()有约数5的数有:()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5的数有:()
3、讨论: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5的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板书结论:个位上是0的数,能同时被2和5整除.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拓展练习: 从0---9中任意选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 是2的倍数的有()是5的倍数的有()是奇数的有()是偶数的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练习后还可说说这些数分别有什么特点.板书设计: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5的倍数有:5、10、15、20、25、30、35、40……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有:2、4、6、8、10、12、14、16……(偶数)
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不能被2 整除的数有:1、3、5、7、9、11、13、15……(奇数)个位是0的数,能同时被2和5整除。
第三篇:2和5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5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熟练地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初步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否2、5的倍数,及奇数、偶数。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5的倍数特征,自主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法、学法:
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研究5的倍数特征,而后让学生在100以内的表中圈出5的倍数,并观察所圈数有哪些特点,最后再归纳5的倍数特征。在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倍数与因数的有关知识,老师这里有两个数(出示5、10的数字卡片)你能用学过的倍数、因数说一说吗?
生:10是5的倍数,5是10的因数
师:除了10是5的倍数外,想一想,5的倍数还有那些?
生:5、10、15、20、。。。
师:看来5的倍数有很多,那么,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没有?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2、5的倍数的特征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百数表,在上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100以内5的倍数标记出来。(教师全班巡视)
学生汇报100以内5的倍数
教师出示幻灯片3,和学生一起标出5的倍数。
1、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没有? 生:这些数都有0或5 师:什么地方都有0或5.生:个位上有0或5 师:根据大家的观察,你能猜想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吗?
生: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师:大家的猜想在100以内看来是适用的,那么100以外更大的数呢?是否同样适用。
生:适用
师:到底适用不适用要通过验证来说话。
学生自主验证
请学生上黑板演示是如验证的。
师:通过大家的验证,我们知道了5的倍数的特征,那位同学给大家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
板书: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出示幻灯片4)
师:我们知道了5的倍数的特征,能不能用它很快的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来。
生:能
师:请同学们在这些数中圈出5的倍数来。(出示幻灯5)
2、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师: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是怎么来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呢?
生:我们现在百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在观察这些数,然后猜想5的倍数的特征,最后验证,得出结论。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继续在百数表中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要求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自己有价值的发现)
学生先独立探究,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组织全班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板书: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时,充分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借助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独立探究2的倍数特征,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认识奇数、偶数
师:2的倍数在我们数学领域里有个名字教偶数。在自然数中除了偶数还有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板书: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师:老师说一些 数字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很快的判断出是偶数还是奇数。
同桌互相说数。师:刚才大家总结了2的倍数的特征,又认识了奇数、偶数,现在大家一起来看两道题。(出示幻灯7、8)大家共同完成。强调:做此类题注意按顺序进行,既不遗漏,又不重复。
师:大家前边学习知道了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偶数和奇数的个数呢?幻灯片9 生:学生自由回答。
4、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在百数表中分别找出了2和5的倍数,那么大家发现没发现有一些特殊的数字?
生:10、20、30、40.。。。
师:说明这些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又有什么特征呢?
生: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板书: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接下来,我们就用学到的只是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幻灯10,学生经过思考后独立回答。
2、出示幻灯11,请大家根据学过得知识来帮老师看看,这个收费有没有问题?如果有,你又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说说理由。
四、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邱
凯 2013年9月16日
第四篇:《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内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师在表演快速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以后。
[每四人小组有一个计算器,三组卡片,每组形状不同。第一组圆形卡片5个数:1,2,3,4,5。第二组正方形卡片4个数:8,2,0,5。第三组三角形卡片3个数外加一张空白卡片:2,7,5,空。] 师在黑板上写着要求:小组合作。
1.用圆形卡片任意排成5位数,用计算器检查能否被3整除。试图发现什么。
2.用正方形卡片任意组成4位数,用计算器检查能否被3整除。进一步思考发现。
3.用三角形卡片上的数字排成任意3位数,检查能否被3整除,再在空白卡片上填上一个数字,使得排出的数能被3整除。4.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5.验证猜想。6.总结。学生在完成1的时候,发现怎么摆都能被3整除。完成2的时候,学生发现两组数的和都是15。猜想到可能如果和是15就能被3整除。学生在做3的时候,几乎都是在空卡片上填写数字1,使得和等于15。结果“成功了”。学生在做4的时候,多数学生在相互影响下得出了各位数字之和是15的数才能被3整除的结论。此时学生有不再愿意讨论的倾向。不愿意思考5和6。此时,师说:你们保证没有错误吗?你们还记得“从三到万”的笑话吗?不验证的猜测恐怕是靠不住的。
学生继续讨论,发现3、12、6、30等数的数字之和就不是15。最后学生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自己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很了不起,你们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学生。简单分析:
这个教学片断很有特色。
第一,是让学生充分试验、讨论、交流、猜测和验证等,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
第二,注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想方设法让学生发现规律。
第三,这一点设计是独具匠心的:故意误导学生做出错误的猜测然后验证,让学生经历了问题——分析——猜测——验证--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数学教学思想。第四,老师的主导地位在这一节课中体现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问题、情景、学习材料和工具,小组合作形式,老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只有“从三到万”的暗示。
第五,注意面向全体,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问题解决者。”这个教学设计是的价值正在于此,这个设计基于问题解决的心理学理论。问题是学生遇到的新问题,方法和途径也是新的。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素质的物质载体,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志。提高理论素养,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恐怕应该是培养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中心工作。
第五篇:教学设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会填写一个数的某一位上的数,使这个数能被3整除 任务分析: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该数每一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这是一条规则。规则学习的条件是构成规则的有关概念“数位”、“数位上的数”、“求和”、“整除”等已经被学生掌握。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
1、练习:下列各数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13 24 75 100 120 46 33 325 2000 4316 8217
2、说说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学生:(看题自己轻轻说)
3、小结:
教师: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5整除,均有一个共同点:看个位上的数字。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板书):看个位:能被2整除的数的个位是0、2、4、6、8;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位是0、5。
二、新授
(一)设疑引入,引起兴趣
1、引入:回到复习题。
教师:现在,我想马上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你能在几秒钟内一下子找出来么?(教师很快说出来,学生将信将疑,让学生对其中4316和8217进行分组笔算验证)。
学生:自己找,分组笔算。
教师:老师怎么能这么快就找出来呢?你想学这个本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揭示课题: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提出要求:(1)知道怎么判断;(2)会正确判断。
(二)实验操作,做出结论
教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大家先做一个小实验,通过这个实验,看看谁能自己发现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1、教师:第一次实验:拿出6根小棒。请你拿出计数表,动手在表内用6根小棒任意摆一个数,并计算一下自己摆放的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按“我放的是
,被3整除”说。(教师随机板书,6根以及一、二、三位数)
学生:动手摆小棒,四人交流,大组交流。
2、教师:第二次实验:拿出12根小棒。同样动手在表内用12根小棒放一个数,也计算一下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教师随机板书,12根以及一、二、三位数)
学生:同桌轻说。
3、教师:第三次实验:拿出5根小棒。再用5根小棒放一个数,计算一下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
学生:自己说。
4、教师:第四次实验:自由摆小棒。请你任意拿出若干根小棒在表内放一个数,一次使自己放的这个数能够被3整除;另一次使自己摆放的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
学生:同桌互说。
5、教师:从刚才的这个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是怎么想到这个规律的?请同学讨论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能被3整除: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
(三)运用结论,验证结果
1、验证:
教师:回到复习题:(1)请你用这种方法验证一下;(2)将这两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看看能否被3整除?其结果是否相同?
4316
8217
学生:自己验证。
2、教师: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能不能只看个位数?书上是怎么说的?翻到第47页,看看书上讲的与我们发现的规律是否一致?(自己轻声地读两遍)
学生:看书,读框里文字。
(四)运用规律,学会判断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自己发现了规律,完成了第一个学习任务。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用所发现的方法来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1、练一练:圈出能被3整除的数。
96 72 102 480 7204 8115 925
能否被3整除,主要看什么?
学生:自己完成。
2、巩固练习:
教师:按要求填数
在24 75 120 645 888 1990这些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
;
能被2整除的数:
;能被5整除的数:。
能被3整除的判断方法与能被2、5整除的判断方法有什么不同?(板书)
学生:先自己做,再比较不同。
3、教师:如何能较快地判断和能否被3整除对于有些数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1)口算:36 996 73163 18237
(2)手势表示:350 16632 30690 72345 417285
(在回答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只需先去掉3的倍数的数后,再把其他的数相加进行判断的策略可比较快地判别)
学生:口算或手势表示。
4、数字游戏
(1)排数游戏:
教师:用3、4、5三个数排出符合下面条件的三位数,能排出几个就排几个:能被整除;能被5整除;能被3整除。
能被2、5整除,为什么前面两个数可以任意交换?能被3整除,为什么可以排出6个数?
学生:先自己做,边做边记录,再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2)填数游戏
教师: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这个数能被3整除。集体想:714()
学生:自己想,与同桌交流,讲方法
教师:先交流,再讲方法。
小结:一般先找最小的,再依次递增3。
为什么都能+3?
进一步练习:322();52()1;2()9;47()4
学生:自己完成。
三、下课游戏
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总结
教师:课已经结束了,可是教师还想和你们玩最后一个游戏,那就是凡是学号满足我的要求的就可以一个一个下课,否则,判断失误,你只能待在这里,求得别人的帮助。
(1)学号能被3整除的;(2)学号能被2整除的;(3)学号能被5整除的;(4)最小的自然数;(5)所有的奇数。
学生:对号走出教室。
评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发现法教授规则的教学设计实例。本课要学习的原理是“凡能被3整除的数,其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用这条原理来做事,则要把该原理转化成如下规则:
如果
有若干数,要判断它们是否能被3整除的数,那么
将它们各数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能否被3整除;
如果
一个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
那么
可以做出结论:该数是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
对于5年级第二学期的小学生而言,用规-例法教学可以很快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本课教师未采用规-例法,而是采用先让学生操作、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时,教师先让学生拿6根小棒在数位表上摆出数字,如百位上2根,十位上3根,个位上1根,它们构成的数是231,其和是6,能被3整除,然后用12根小棒在数位表上摆数,摆出来的数的各位上之和也总是能被3整除;然后用5根小棒摆出来的数却不能被3整除。这里实际上设计了要学习的规则的正反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所有正例的共同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反例却没有这样的特征。一旦规律被发现之后,应用规则进行判断就不难了。这里的发现都是在教师预先安排的条件下进行的,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不至于花费太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