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离骚》教案(五)

时间:2019-05-13 01:1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离骚》教案(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离骚》教案(五)》。

第一篇: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离骚》教案(五)

《离骚》教案 一.导语: 大家知道,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向来是风骚并称,风指的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以国风为精华内容的《诗经》,骚则指屈原的离骚。他们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要学习《离骚》,首先要搞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如同李白之于杜甫,《西游记》之于《红楼梦》,现实主义是直接反映现实,浪漫主义不是不反映现实,而是借助很多大胆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等艺术手法曲折的表现现实,比如孙悟空——人猴和一的形象,俩跟头就可以把经取回来,但作品中却让他们历尽磨难,这些情节都是想象的,但他告诉我们的是克服困难才能做成事情,也是反映现实,还有那些妖怪,社会黑暗的反映。所以他们是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方法,殊途同归。《离骚》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可以看作是诗人生活历程的形象纪录,是诗人的自叙诗。作于被放逐以后。含义:遭受忧愤

写作原因:1.社会一片黑暗,遭受忧愤不满

2.对奸邪小人的怨恨 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贤臣、君主,用美好的外物表现美好的内在品德;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二.诵读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2.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第二课时

三.翻译串讲、.理解分析:

(一)《离骚》有372句,分为93节。这里节选的是原诗的1—12节,开头部分。我们通过这部分的讲解分析,感受一下本诗的艺术魅力。前面同学们做过预习了,今天我们先来做个练习。给大家一个结构框架,“他,;他,;”等等,写写你眼中的屈原有怎样的外貌、风度和品德情操,或说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给五分钟时间,一会儿来看看谁评价的精准、深刻。

(如:血统高贵,气宇不凡;勤勉修行,自强不息;赤胆忠心,胸怀炽热;嫉恶如仇,鄙视群小。/又如:高贵 高洁 忧国 忧民 孤独 唯美 理想 执着具体可见参8页)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文章那些地方体现出同学们的这些评价了。

(二)第1-2节:

串讲后提问:作者在《离骚》的开篇都突出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高贵的出身,是楚王同姓之臣,与楚王是同根,楚国是我的祖国,爱国是我的本分,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②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意在标明降生在这一时刻,“生的伟大”,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世,天降大任于斯人。③被赐以美好的名字——无论从哪方面讲,他都应该成就一番大业,都应该是楚国政治舞台上极其重要的人物。3-6节:

提问: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请同学在这几节中找出有内在含义的物象,说说诗人用他们分别比喻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用各种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不是直抒情感想法,而用诗化的物象去表现内在的美,这是今后鉴赏的重要思路。2.找个同学概括一下第二部分的内容,力求简要全面。诗人高唱“来吾道夫先路”可以看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

(屈原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意在表现他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可以看出他坚信真理,崇尚高尚的人格,有着独立的人格)7-12 节:

提问:1.屈原一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却为什么“謇謇之为患”?有哪几个原因?

①佞臣谗害——反信谗而齑怒 ②君王不察——荃不察

③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余固知—忍而不能舍也 2.这段仍有不少有比喻含义的物象,找出来。[明确]“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

3.这部分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明确]还使用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以屈原的显赫出身和他的才干,他在那样的压迫和围攻下可以另有所图,就如现代社会常说的“人才流动”,况且在他的时代,苏秦、张仪、吴起、韩非等等,都是在离开故土之后有所作为的,成为“名人”的,屈原用得着那样的执着?请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高洁的志向和高尚的人格尊严,在漫长的专制的时代,如果没有屈原这类人物,中国的历史将更加黑暗。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

观点一:屈原的爱国思想其实是一种“爱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的矛盾斗争,因为它们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他们都取代周天子而王天下,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合纵”策略,一是为保卫楚的独立,二是进而实现楚“王”天下的企图,这只能说是为争夺全中国领导权而进行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国的侵略,像他在作品中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就带有明显的血统夸耀。“来吾道夫先路”“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则是一种出于“家天下”感情和宗国观念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屈原的种种努力,客观地说,为的是楚王的统治,我们不必人为地拔高理解他。

观点二:不同意否认屈原的爱国意识。上种观点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去看待的。我们现在之于屈原的时代,相距上千年,我们不能苛求那个时代的屈原像我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施行政策,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观点以及胸怀世界的气度,那个时代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的生活,忧心哪焚,奔走呼号,这不就是爱国的表现还能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们能非议他的爱国精神吗?

(三)总结:

1.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2.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3.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4.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补充屈原的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中国的知识分子,更是在屈原精神感召下开始自己的上下求索。鲁迅《自题小像》 自题小像

灵台①无计逃神矢②,风雨如磐暗故园③。寄意寒星荃不察④,我以我血荐轩辕⑤。

注:①[灵台]心灵。②[神矢]古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的神箭。传说丘比特的神箭射到青年男女的心上,就会发生爱情。这里借以表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③[故园]泛指当时正在风雨飘摇中的祖国。④[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汉朝王逸注:“荃,香草,以喻君也。”这里借指祖国和人民。⑤[轩辕]即黄帝。我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

译文:爱国思想犹如爱神丘比特的神箭,我无可逃脱被刺入心窝,爱国之情火日夜燃烧!祖国啊,隔着重洋眺望你——帝国主义的蹂躏,清帝国的腐败,对人民的压榨,你就像压在风雨交加黑暗如漆的磨盘下,抬不起头,喘不过气!仰望遥天寒星,托他转达我一片爱国赤诚,但我的善良的同胞却在深重苦难中沉沉不醒,一点也不理我的召唤。我——轩辕帝的后裔,捧出满腔热血祭献在我们民族始祖灵前,我发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繁荣奋斗终身!

四、作业:背诵这首诗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必修2指导教案:离骚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离 骚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离骚》是我国古代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它的内容和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基础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修姱(kuā)羁(jī jī)謇謇(jiǎn)...侘傺(chà chì)溘死(kâ)蕙(xiāng)...揽茝(chǎi)谣诼(zhuï)方圜(yuán)...攘诟(gîu)鸷鸟(zhì)延伫(zhù)...芰荷(jì)岌岌(jíjí)杂糅(rïu)....兰皋(gāo)可惩(chãng)好修姱(hào)...相(xiàng)谇(suì)偭(miǎn)忳(tún)....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词义 1.重点词

太息:叹息。

好:爱慕。

羁:马缰绳和马笼头。喻指束缚。

修姱:修洁而美好。

揽茝:采集芳芷。比喻高尚的德行。

谇:谏诤。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余虽好修姱以羁(羁,马缰绳和马笼头。此处名词用作动词,约束、束缚。)

屈心而抑志兮(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抑。)

伏清白以死直兮(伏,为动用法,为„„而伏;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

长余佩之陆离(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长。)

四、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冠之岌岌”即“岌岌之冠”,“佩之陆离”即“陆离之佩”,“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羁”“替”,此处均为被动词:被约束,遭贬黜。)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被动句,“体解”的主语是“吾”,承后省略,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

五、文学常识

1.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在流放期间,他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不朽的诗章。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2.“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六、名篇名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译文:我长声叹息止不住泪流满面,哀怜着人民的生活多么艰难。

剖析: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和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译文: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剖析: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节选内容每两句一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主旨探讨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诗人自述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2.作者回顾自己从政遭遇的艰难,写了自己与小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也表明了自己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并抒发了自己对楚怀王的怨愤。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血泪凝结成的生命挽歌

——浅析《离骚》中屈原的悲剧形象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强大、富裕的道路。

大家知道,儒家高扬道德大旗,主张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屈原,不仅把“修能”(修饰才能)作为圣人的目标,而且具有浓厚的以圣人自诩的倾向。他在诗中借香草喻内在的美德,用美人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所有的这些都刻画出高洁动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试图以道德理想促成“美政”理想的实现,通过高扬道德理性来整治政治秩序。然而,事实上,他发现现实中的楚王与理想中的圣王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于是,对楚王的怨愤和对“党人”的鄙弃萦绕于怀,诗人最终遭谗见废,导致“美政”理想的幻灭,“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悲剧性的人生结局,令人深思。

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昏庸的君王面前,在奸邪的“党人”面前,既不能改变自己,也不能改变楚国,且又不愿离开自己的祖国(“忍而不能舍也”),只能选择以死明志,去殉他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第三篇: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注音版

lísāo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注音】

chánɡtàixīyǐyǎntìxī

āimínshēnɡzhīduōjiān

兮,哀

。yúsuīhǎoxiūhùyǐjījīxī

jiǎncháosuìãrxītì

兮,謇

。jìtìyúyǐhuìrǎnɡxī

yîushēnzhīyǐlǎnchǎi

兮,又

。yìyúxīnzhīsuǒshànxī

suījiǔsǐqíyïuwâihuǐ

兮,虽

其犹

。yuànlínɡxiūzhīhàodànɡxī

zhōnɡbùcháfūmínxīn

兮,终

。zhînɡnǚjíyúzhīãmãixī

yáozhuïwâiyúyǐshànyín

兮,谣

。ɡùshísúzhīɡōnɡqiǎoxī

miǎnɡuījuãrɡǎicuî

兮,偭

。bâishãnɡmîyǐzhuīqǔxī

jìnɡzhōurïnɡyǐwãidù

兮,竞

周容

。dùnyùyìyútuïchìxī

wúdúqiïnɡkùnhūcǐshíyě

兮,吾

。nínɡkâsǐyǐliúwánɡxī

yúbùrěnwâicǐtàiyě

兮,余

。zhìniǎozhībùqúnxī

zìqiánshìãrɡùrán

兮,自

然。

hãfānɡhuánzhīnãnɡzhōuxī

fūshúyìdàoãrxiānɡān

周兮,夫

? qūxīnãryìzhìxī

rěnyïuãrrǎnɡɡîu

兮,忍

诟。

fúqīnɡbáiyǐsǐzhíxī

ɡùqiánshânɡzhīsuǒhîu

兮,固

厚。

huǐxiānɡdàozhībùcháxī

yánzhùhūwújiānɡfǎn

兮,延

。huízhânchēyǐfùlùxī

jíxínɡmízhīwâiyuǎn

兮,及

。bùyúmǎyūlánɡāoxī

chíjiāoqiūqiěyānzhǐxī

兮,驰

。jìnbùrùyǐlíyïuxī

tuìjiānɡfùxiūwúchūfú

兮,退

。zhìjìhãyǐwãiyīxī

jífúrïnɡyǐwãishɑnɡ

兮,集

。bùwúzhīqíyìyǐxī

ɡǒuyúqínɡqíxìnfānɡ

其亦

兮,苟

其信

。ɡāoyúɡuànzhījíjíxī

chánɡyúpâizhīlùlí

兮,长

。fānɡyǔzãqízárïuxī

wãizhāozhìqíyïuwâikuī

其杂

兮,唯

其犹

。hūfǎnɡùyǐyïumùxī

jiānɡwǎnɡɡuānhūsìhuānɡ

兮,将

。pâibīnfēnqífánshìxī

fānɡfēifēiqímízhānɡ

其繁

兮,芳

其弥

。mínshēnɡɡâyǒusuǒlâxī

yúdúhǎoxiūyǐwãichánɡ

兮,余

。suītǐjiěwúyïuwâibiànxī

qǐyúxīnzhīkěchãnɡ

兮,岂

惩。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教案1

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高贵的个人品格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含有丰富感情的句子。【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在毛泽东看来,古代帝王缺少“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也有必要补充一些“风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关于作者及《离骚》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

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 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 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 悉,善外交辞令。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 章》。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 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 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 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 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

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 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划分朗读节奏。明确:(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2)“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五篇:必修五专题二总结教学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能素养总结教学案

(二)【构建目标】

1.积累迁移语文基础知识(词语的音、形、义、用),形成语文基础能力。

2.重点句子和语段的赏析感评。

3.专题内涵升华。

【构建重点】

1.基础知能迁移与合类;2.经典语段思考与感悟写作。

【教学方法】自我梳理合作探讨教师点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语文基础知能构建

1.词语读音积累

憧()憬鲜()为人知寡廉鲜()耻数见不鲜()

门衰祚()薄茕茕()孑立洗()马拔擢()优渥()盘桓()病笃()猥()琐修葺()茸()毛垣墙断壁残垣()冥然兀()坐栏楯()庖()丁解牛越俎()代庖先妣()老妪()伛()偻()乳媪()呱呱()而泣象笏()筵()席金钏()余荫()笑靥()玉醅()创()痕妒()忌鲁莽()倔强()()

2.词语书写积累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没精打采兴高采烈喝彩张灯结彩厮守厮杀厮混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杯盘狼藉金榜题名提纲挈领司马青衫劳燕分飞

青鸾淡烟暮霭和蔼拜谒碑碣胸臆黯然失色赔偿矜持作态皎洁佼佼者绞杀慷慨气概浩渺浩淼举案齐眉

二、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1.征召:

察举制:

孝廉:

秀才:

洗马:

2.期功强近之亲:

3.乌鸟私情:

衔环结草:

4.孩提:始龀:豆蔻:束发:

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

花甲:古稀:耄耋:期颐:

5.归:归宁:

6.红泪:伯劳:鱼雁:

青鸾:异乡花草:

三、语段赏析感评

【提示】根据语段内涵特点、修辞特点、抒情特点等,联系人生与社会实际或历史知识,对语段进行赏析,写出简要而独特的个人感悟或评价。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感评】

《晋书·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书曰:“臣以险衅,……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感评】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感评】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感评】

《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老夫人执意在“拷红”后第二日即打发张生上京赴考,“驳落呵休来见我”,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顽固立场。张生原来就是一个打算上朝取应的举子,由于邂逅莺莺才滞留蒲东,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可以说,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只有莺莺是反对张生上京赴考的,但她无力留住张生,内心十分痛苦。这一场三个主人公对科举功名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礼教和爱情的对立以及礼教对妇女的压迫。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感评】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感评】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感评】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感评】

下载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离骚》教案(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离骚》教案(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离骚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锁定重......

    必修二专题五总结

    阳 江 一 中 历 史 科 学 案 必修二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本专题知识结构图】【本专题重要概念】【学习存疑】......

    精品教案--人教必修1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学案例 一、《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

    2016-2017学年 粤教版必修1 《离骚》 教案6

    2016-2017学年 粤教版必修1 《离骚》教案6 第1课时 一、屈原及《离骚》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

    人教新课标必修五unit1重点短语

    人教新课标必修五unit1重点短语、句子 Unit 1 Great scientists I. Phrases 1. put forward 提出 2. draw a conclusion 得出结论 3. be/get under control 在……控制下 be......

    高中必修五英语课文翻译(人教)

    必修5课文翻译 1.约翰·斯洛击败“霍乱王” 约翰·斯洛是伦敦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的确医术精湛,因而成为照料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医生。但他一想到要帮助那些得了霍乱的普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5离骚学案

    5离骚【知识链接】1.题解:《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在文学史上,常以“风”(代表《诗经》),“骚”(代表《楚辞》)并称,成为我国传统诗歌两大源头。“离骚”就是......

    粤教版必修一《离骚》(精选5篇)

    15.离 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