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高敏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单元第一节(P38~40)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请看大屏幕。”
点击鼠标,课件演示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物体中都含有角。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点击,课件演示角的闪烁。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奖给你一颗智慧星。”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学生回答:略。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组长工作。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学生评价并补充。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贴上“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学生写角的名称。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学生回答:略。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学生回答:略。
四、游戏。
师:“请看大屏幕。” 点击,出现长江大桥。
师:“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芜湖长江大桥。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回答:略。
师:“大桥中也蕴含着一些角,你能很快的说出这些角的名称吗?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快速抢答的游戏,准备好了吗?”
学生抢答。
师:“真棒!想去数学王国走一走吗?” 点击,出现数学王国。
师:“要想打开数学王国的大门,必须要得到开启大门的钥匙。只有完成数学王国的五环任务,才能得到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
点击,依次出现任务。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学生合作拼。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2004-10-28 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第二篇: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模板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角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角的形成。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什么叫做角?这些都是那种角?你是怎样判断锐角、直角、钝角的?
2、认识直角
找出三角尺上的直角,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个直角是多少度?
1直角=90°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认识平角:出示折扇活动角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标出折扇展示、活动角展示。
(1)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2)平角是角吗?为什么?平角的角在哪里?
(3)观察平角与直角的联系:
1平角=2直角
平角=180
(4)、学生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
区分平角与直线的不同
强调角的概念:角是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一个角必须满足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两个条件。
2、认识周角:出示折扇活动角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画出周角,标出带箭头的弧线。
(1)学具感知周角形成的过程
(2)画周角并提问:周角的角在哪里?怎么只看到一条边呢?这还是角吗?你能给我们指一指这两条边吗?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最后两条射线重合在一起了。
(3)一个周角多少度?
周角=3603、探究: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
(1)活动:折一折
结论:1周角=2平角=4直角
(2)钝角的再认识
平角和周角是不是钝角?
小组讨论
小结:平角和周角并不是钝角,它们各自单独分为一类。刚上课时我们说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准确吗?应该怎样改一改呢?
(90°<钝角<180°)
用“<”或“>”表示
锐角 直角 钝角平角 周角
(3)全课小结:把五种角的大小编成儿歌
角的分类真容易,可用直角比一比。
九十度角是直角,锐角都比直角小,钝角既比直角大,又比平角小。
一个平角两直角,四个直角一周角。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1.说出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的名称。
2.把以下5种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
角的分类
直角=90
平角=180
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锐角 < 直角 < 钝角 <平角 < 周角
第三篇:《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角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难: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突破方法: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学用具:活动角和自制折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二、学习新课
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书:直角90度
(2)复习题图中哪个角是直角?根据什么?
(3)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板书)
(5)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6)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板书:1平角=2直角
(7)右面图形哪个是平角?
① ②
引导学生明确:图①是一条直线,它没有端点,也就不是平角;图②是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有一个端点,所以它是平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教师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后将角的一条边向右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再将角的一条边向左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过180。
2.学生操作。
利用自己的活动角,同样把角的一条边向左、有移动,观察移动后角的大小。
3.通过操作,移动角的一条边后,这些角的度数与90度角相比,你可以分成几类?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是小于90度的角;一类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教师明确指出并板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问: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
反馈:(1)观察周围哪些平面上的角是锐角或钝角?(三角板上有两个锐角;红领巾有两个锐角,中间的角是钝角)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2)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什么角?
35度96度45度135度90度170度89度
4.认识周角。
(1)教师演示。
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看清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重合了。
(2)教师画图。
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
法。
(3)学生操作。
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
(4)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板书)
让学生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明确周角是两条射线重合。
(5)你能说说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明确: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
(6)你能把学过的几种角按照角的大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吗?
讨论后得出: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1)80角与()角能拼成一个直角.
(2)一个平角与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角.
(3)一个直角与锐角的和,一定是()角.
2.判断正误.
(1)直角总是90。()
(2)锐角都小于90。()
(3)大于90的角叫钝角。()
(4)钝角都大于90。()
(5)平角是一条直线。()
3.趣味数学。
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在什么特殊时刻形成什么类型的角?(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活实践)。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
直角=90平角=180 锐角<90 90<钝角<180 周角=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第四篇: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1页例1例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 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测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教学用具:各种角 学习方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请看黑板。”(出示主题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物体中都含有角。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奖给你一颗智慧星。”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学生回答:略。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书:直角90度
(2)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
板书: ·
(5)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6)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板书: 1平角=2直角
(7)右面图形哪个是平角?·
引导学生明确:图①是一条直线,它没有端点,也就不是平角;图⑦是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有一个端点,所以它是平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1)教师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后将角的一条边向右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再将角的一条边向左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过180。2.学生操作。
利用自己的活动角,同样把角的一条边向左、有移动,观察移动后角的大小。
3.通过操作,移动角的一条边后,这些角的度数与90度角相比,你可以分成几类?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是小于90度的角;一类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教师明确指出: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问: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
反馈:(1)观察周围哪些平面上的角是锐角或钝角?(三角板上有两个锐角;红领巾有两个锐角,中间的角是钝角……)(2)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什么角?
35度 96度 45度 135度 90度 170度 89度 4.认识周角。(1)教师演示。
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看清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重合了。
(2)教师画图。
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法。(3)学生操作。
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
(4)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板书)
让学生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
(5)你能说说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明确: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
(6)你能把学过的几种角按照角的大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吗?
二人讨论后得出: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贴角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学生回答:略。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学生回答:略。”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五、作业: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角。
六、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第五篇: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直角、锐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将角进行分类。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1、理解角的分类。
2、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教具准备:
量角器,折扇一把,三角尺,活动角、长方形纸。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老师出示两把折扇,做一个展开的动作,让学生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折扇的扇柄相当于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不同,所以角就有 大小之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根据角的度数,角可以分为哪些?
1、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1页的例2、3,并思考:
(1)将准备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来认识直角、平角。(2)利用折扇认识周角,再用活动角来认识锐角、钝角。(3)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检查自学效果,教师解疑
1、尝试汇报。
老师:你了解多少有关角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及时归纳整理。
李佳丽
2、加深认识。
(1)学生动手折纸、演示,认识直角、平角,加深认识它们各自的特点。(2)区分平角与直线
(3)学生利用活动角演示所认识的锐角、钝角,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锐角、钝角的概念。(4)认识周角。a、观察扇面。
讲述:这个角的两条边重合,我们看(老师把折扇慢慢展开,使学生看清扇子把儿转了一圈),这样形成了一个角,叫周角。
b、老师演示周角的画法。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
c、学生操作:用活动角演示一个周角
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
(5)直角、平角、周角有什么样的关系。1周角=2平角=4直角
(6)把学过的几种角按照角的大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7)动手操作。A、学生拿出活动角。
b、老师口述各角,学生按要求摆出。老师观察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8)指出生活中的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9)、利用平角关系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a、出示41页例3下面的图。
b、动手测量其中一个角的度数,回答问题。①∠1是多少度?
②∠1和∠2组成的是什么角? ③平角的度数是多少度?
师:根据∠
1、∠2这两个角的和是180°,其中∠1是130°,能不能求出∠2是多少度?∠
3、∠4呢?
c、学生汇报结果。
五、当堂训练
1、指一指:一副三角板中,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
2、拼一拼:用一副三角板分别拼出直角、锐角、钝角和平角。
3、教材第43页第2题。
4、判断。
⑴1平角=2直角。()⑵钟面上3:00时,时钟和分钟所成的角是锐角。()⑶钝角都大于锐角。()⑷常用的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度”。()⑸所有的锐角都比直角小。()⑹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⑺大于90°的角是钝角。()
5、课本43页练习五第3、4题。
(1)用活动角转出这些度数的角来,让同桌看一看。(2)用量角器测量一下,看自己估得准不准。(3)已知一个角的度数,说出其它角的度数。
6、选做题:钟表上的时间为11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度。钟面上()时,分针和时针成平角;()时时,分针和时针成60度角;()时时,分针和时针成120度角。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