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圆形教案
《认识圆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上海辅读学校实用数学第七册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A类:认识圆形的名称,了解圆形的主要特征。能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圆形。B类:认识圆形,在教师指导下,能指出圆形 C类:了解教学内容,关注课堂 数学思考:
认识并能在生活中找出圆形,使学生能够分辨出圆形,并知道圆形的特征。问题解决: 在教师引导下,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初步认识圆形,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哪些东西像圆形。情感态度: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图形过程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从游戏中获得喜悦。使学生乐于学数学。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一个有心人。
三、教学重点: 认识圆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找出生活中的圆形及类似圆形的事物,学会区分辨认圆形。
四、教学难点:
能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圆形。认识圆形的特征,并区分辨别圆形。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六、教具准备:
绘画纸、彩笔,圆形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拿出提前绘制好的圆形
师:“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老师又能把这个变成什么东西”
生:“是圆圆的纸片”
老师进行拼凑,完成小鸡的图案,并出示PPT图片。2.找朋友
师:“小鸡宝宝的朋友不见了,同学们能不能帮助它找到它的朋友呢” 生:“好”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小鸡宝宝朋友的特点,它有一张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睛,同学们细心观察,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找到的”(播放找朋友的音乐)生:找到小鸡宝宝的朋友啦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形” 揭示课题并板书:认识圆形
学生集体认读、个别读圆形(针对C类学生)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摸一摸(1)出示ppt 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时钟、游泳圈、饼干、红路灯等等,先进行观察。(2)摸一摸
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硬币、光盘、纽扣、盘子等物品,让学生们实物的观察,并摸一摸感受一下。2.认识圆形
(1)每一组发一个圆形的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圆形的特点。(2)圆形的特征:圆圆的、边缘是光滑的、没有角。
(3)教师拿圆形、三角形的一角扎一位同学,问:扎不扎?疼不疼? 讲解:三角形的角很扎人,圆形没有角,所以不疼。3.比一比,排排队(1)出示PPT 有两幅图片,上面都是圆形,比一比谁大谁小,并强调颜色。(2)出示图片
有三个不同大小,颜色也不同的圆形,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巩固练习1.找一找教室里的圆形
2.出示物品的图片,把物品中的圆形找到并画出。
四、趣味游戏 1.PPT上的游戏 有圆形和长方形物品的图片,进行区分和归类。2.吹泡泡游戏
拿出准备好的泡泡水,让 同学们吹泡泡,吹的过程中,让同学们观察泡泡的形状,是什么样子。
五、拓展练习1.画一画
把绘画纸上的太阳,向日葵用蜡笔补充完颜色。
六、小结
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圆形,知道了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物品。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圆形等待大家的发现,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一个有心人。同时也祝愿同学们像画中的小花一样,在太阳的照耀下,茁壮成长。评价:总结课堂表现最好的同学予以奖励---棒棒的贴纸
第二篇:认识圆形教案
认识圆形
活动目标:初步感知圆形的主要特征,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到圆形物品。活动领域:数学
活动准备:歌曲《饼干歌》磁带;圆娃娃头饰一个;圆形玩具若干;
圆苹果、圆橘子、圆西瓜、圆葡萄图片。活动过程:
一、律动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客人,它的名 字叫圆娃娃。
2、教师以“圆娃娃”的口吻说:小朋友们,你们好啊。
3、教师:小朋友们,圆娃娃在向我们问好呢,小朋友应 该怎么回答啊?(引导幼儿向“圆娃娃”问好)
4、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圆娃娃的眼睛是什么样的? 可爱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可爱的脑袋是什么样的?(引导 幼儿说出圆圆的)
三、创设情境,认识圆形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好多的玩具,请你们每人拿 一件玩具在桌上玩一下,说说你们拿了什么玩具?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 导幼儿说出圆圆的)
四、感知圆形的特征
教师:请小朋友们沿着物品的表面和边缘摸一摸,有什么
感觉?(引导幼儿说出表面平平的、圆圆的,边缘光滑的)
教师:它们有角吗?有几条边?(引导幼儿说出没有角,一条边)
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水果有圆的吗?想一想,有哪些?
五、欣赏故事
秋天来了,大森林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有一天,天气
非常好,小熊提着篮子,唱着歌,出门采果子,它发现森
林里好多东西都是圆圆的。小朋友看看都有些什么?有圆
圆的红苹果、圆圆的橘子、圆圆的西瓜、还有圆圆的葡萄。
1、讨论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圆形水果的特征。
小朋友那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圆圆的水果都长什么样子。
六、寻找
请幼儿在教室中寻找圆形的物品。带领幼儿到别的班级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中继续寻找圆形的物品。
第三篇:认识圆形
小班数学:认识圆形
一、目标:
1、教幼儿知道圆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教幼儿把圆形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圆形相似的物体。
二、教学重难点:圆形的特征。
三、活动准备:
1、圆形娃娃一个,用于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景色图片(图中含有圆形)、各种图形图片
3、圆形实物若干(瓶盖、扣子、镜子、蛋糕盘等)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请出神秘客人圆形娃娃,和小朋友打招呼。
圆娃娃:“小朋友们好!”
教师:“圆娃娃真可爱,我们看看圆娃娃可爱的眼睛是怎样的?可爱的嘴巴是怎样的?可爱的脑袋又是怎样的?”(从圆娃娃的设计突出重点)
幼儿:“眼睛圆圆的,嘴巴圆圆的,脑袋也是圆圆的。”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娃娃名字——圆娃娃。
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二)、认识圆形
1、教师出示圆形实物,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感受,初步感知圆形的特征。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漂亮的东西,请每个小朋友自己选一件最喜欢的,拿到手里看一看、摸一摸。”
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圆形圆圆的、光光的特征。
这个环节,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用看、摸、说感受圆形的特征,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师幼一起小结,启发幼儿讲出圆形的特征:
没有角,四周圆圆的,光滑的。”
3、教师再次小结圆形的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游戏活动:
1、给圆形娃娃找朋友:(出示各种图形图片)
目的是幼儿排除干扰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圆形。
2、探索游戏“看谁找得对”
教师出示景色图,导入,请幼儿在图上找出与圆形相似的实物。
导语:“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个故事:„秋天来了,大森林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有一天,天气非常好,小熊提着篮子,唱着歌,出门采果子,它发现森林里好多东西都是圆圆的,小朋友们想不想帮小熊一起找出来?”(2)幼儿在图中找出与圆形相似的实物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像圆形的东西:(活动室内提前放好各种圆形的实物)幼儿通过自己的联想寻找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圆形的特征。活动反思:
1、本节课的亮点:一是从幼儿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知识,让幼儿运用感知经验去主动建构新知识,充分体现出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如活动中的实践操作,让幼儿在操作中用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的不同方式,感知圆形的特征。二是教学活动设计、组织符合小班生活化、自然化、情景化、游戏化的学习特点,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了发展,掌握了圆形特征。
2、本节课的不足:实践教学后发现,课堂上教师的语速有些过快,孩子们跟不上老师,今后在教学中要放慢语速,让幼儿能听懂老师的每一句话。二是对幼儿的讨论结果总结的不够及时、完整,教学中要注意每个环节的小结。
第四篇:认识圆形
2116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最主要的作用对象是操作材料,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技能。一般来说操作活动包括探索性操作和练习性操作两种。探索性操作是围绕某一数学问题,提供操作性较强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探究、体验发现规律。而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可能对图形没有直观的概念。所以我就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堂数学教学活动。
活动之前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圆形的物品如:镜子、硬币、饼干、还有很多不是圆形的物品方便幼儿鉴别。同时我还准备了人手一个呼啦圈等材料。
一、数学活动游戏化
首先我把圆形的物品和不是圆形的物品放在魔术袋里,慢慢的变出各种物品。例如:老师问:“镜子,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孩子就能说出圆形等。“杯子是圆形的吗?”“不是”。这个变魔术的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圆形。
二、数学活动操作化
幼儿初步感知了圆形,可是他们对圆形还没有真正的认识。我把呼啦圈滚给每一位幼儿,孩子们可高兴了,一起玩起了呼啦圈。我问:孩子们呼啦圈是好玩吗?它可以滚,那咱们摸摸它,看它是光滑的还是扎手的?孩子们和我一起摸摸感觉到没有扎手,我们一起说:“不扎手,是光溜溜的。”孩子们可喜欢了。“现在告诉老师呼啦圈摸起来光溜溜的,还可以滚。”那像这样的就是圆形。孩子们又一次摸一摸,滚一滚再次感受圆形的特征。
三、数学活动生活化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身上有没有圆形的东西?刚开始孩子们没有想到,后来我启发幼儿“纽扣”孩子们的思维很快打开了,找出衣服的图形。教室的花、饼干、画的泡泡、开关上面等。孩子们找到的时候感觉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们的孩子一起变圆形结束了这堂课。孩子们通过看、摸、滚、找、变等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圆形的特征。作为教师这堂课主要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主动操作,在游戏中学习。当然课结束了,可是学习圆形的活动任然还在进行。我们还在家里、在生活中不断的找圆形,画圆形等。孩子们不光认识了圆形,还知道圆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孩子们每一次的发现对自己来说都是惊喜,都是成功。当然这堂课还有一些不足,有很多幼儿只是光顾着玩而没有用心去感知,所以没有真正的理解。如何把握好幼儿在玩中学,值得我去更多的思考和学习!
第五篇:《认识圆形》
小班科学《认识圆形》(数学活动)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和情绪的支配。以无意记忆为主,游戏和自主操作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如果还是单纯的让幼儿认识圆形,他们会感到枯燥,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活动中我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并了解圆形及其特征,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研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和想象力。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初步了解圆形的特征
2、能尝试自己找到圆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重点 :认识圆形
活动难点: 了解圆形的特征,并在周围环境中找到圆形 活动准备:纸箱一个、各种圆形的实物(纸箱内摆放若干,活动室周围环境内摆放若干)、画有圆形的画纸、彩笔、各种图形的卡片(人手一份)、白纸人手一张(打好圆形的小点)、小纸盒每张桌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1、教师出示“魔法箱”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个神奇的魔法箱,你们想知道他都能变出什么东西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摸出物品,请幼儿说一说它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它像什么?
3、请幼儿上来摸出物品,并说一说它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它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一)寻找圆形,了解圆形的特征
1、请幼儿自己观察活动室周围环境找出圆形,要求用“我找到的**是圆形”来回答。
教师:现在魔法箱把剩下的圆形物品藏进了我们的教室里,请小朋友快去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找的最快。(完成游戏后请幼儿将找到的圆形物品送回魔法箱)
2、请幼儿自己在图形学具中找出圆形。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在这些图形里面找出圆形放在自己跟前,将其它的图形放进桌上的纸盒里。
(二)观察圆形,总结特征。
1、在逐次的观察中了解圆形的特征:它是圆圆的,没有棱角
2、教师用儿歌小结:小圆形,圆又圆,没有角,围一圈,像皮球,像饼干,小朋友们都喜欢
三、结束部分
(一)、做圆形标记
1、教师示范操作沿标记撕下圆形
教师:现在我们要在这张白纸上找到圆形,把它沿着这些小点把圆形撕下来,然后再撕下的圆形的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做一个标志。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评价幼儿作品,活动结束。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