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食品图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
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
电脑出示配乐动画:
(画外音):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叫聪聪的猴子。
小猴聪聪:大家好,我叫聪聪。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想认识它们吗?瞧,这就是我的朋友们。
新课引入新颖,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了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习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提问。
a.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
b.不知道,没数清,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2.电脑再放动画片。
3.提问。
a.三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
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
4.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a.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b.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
c.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
5.电脑再放动画片。(慢动作的)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b.大家同意吗?
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7.小结。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8.比较。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发挥现代多媒体作用,设计了小猴子过生日的情景,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实,能力得到发展。精心创设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情境,积极地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整理数据方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还十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三、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7、4、6。
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请看!
3.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4.提问:这个同学统计得对吗?你们统计对了吗?
5.你能不能把这些数字填到表中?
6.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统计表。
7.展示学生填的统计表,集体订正。
四、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根据这三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
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问题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了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了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
3.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
a.你涂了几个格子?为什么这样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b.他涂得对吗?
c.我这儿还有几个同学的作品,请看!
d.他们涂得又对又漂亮!你们涂对了吗?
4.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
五、练习应用
1.聪聪明天要过生日了,现在它在干什么?我们去看看。
2.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这么多好朋友来我家,我要买些好吃的食品招待它们。
这么多好吃的,我该买些什么招待它们呢?小朋友,你能帮我选一选吗?
3.大家愿意吗?
4.打开桌上的信封,看看有什么?
5.听清要求:根据聪聪家来的客人和食品的种类以及数量,先小组讨论一下要选哪几种食品,把食品的图片贴在这个表的上面(出示统计表),下面写出所选食品的数量,然后每位同学再根据所选食品的数量,在下图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出示统计图)。
6.展示、评价。
a.,给大家说一说,你选了哪几样?为什么这样选?
b.还有谁愿给大家说一说?
c.这么多同学想说,这样吧,说给同桌听一听。
7.看着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8.同学们帮助了聪聪,聪聪可高兴了。
9.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谢谢小朋友的帮助,欢迎大家明天到我家做客,再见!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帮助聪聪选食品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六、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统计的方法。比如,刚入学时,老师要统计出班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安排好座位;学校要统计出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订做校服,这些都是运用了统计知识。
七、实践活动
课下就请你做个小小统计员。咱们学校有这么多树,你能统计一下有几种,每种各有几棵吗?
现在我们就拿好笔和要填的表到校园里去看一看,统计一下。
教学设计说明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新编实验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就较系统的编写了有关统计的知识,并作为一个单元出现,体现了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让学生初步体验统计的作用、掌握初步的统计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全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合理补充了新的信息资源并改进了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发挥现代多媒体作用,设计了小猴子过生日的情景,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实,能力得到发展。
2.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时为使学生能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获得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a.看完第一段动画片后,教师问: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这时可能由于学生被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所吸引,没有注意去数各种动物的只数,学生回答不上来。
b.教师放第二遍动画,要求学生数仔细。看完后,教师问:它们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由于动画中有三种动物,又是动态的,学生还是数不出来。这时,教师再适时的提出了第3个问题:光靠数还不行,要用笔记一记,怎样记才能又简便又快地记出小动物的只数呢?一下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可不作评价,目的是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c.放第三遍动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很快记下小动物的只数。教师通过集体订正: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同学记录的方式;统计出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填统计表;涂统计图。这样真正让学生亲自经历了统计的过程。
d.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3.体验生活数学,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我们设计了小猴过生日的学习情境,用一个故事,贯穿整节课,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紧联系起来。练习应用时,设计了让同学帮聪聪选食品招待小客人,目的是让学生从熟悉的事情出发进行统计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了一个课外小调查:我们学校有许多树,有几种?各有几棵?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吗?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既巩固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家评析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学时,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创设了小猴过生日的学习情境,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让学生经历了简单的数据统计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有所体验。教学中,教师把统计作为一种让学生获得体验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感到统计有必要,并注重了统计意识的培养。学生在本节课的整个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投入,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体现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构建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还时时处处突出统计知识的应用性,重视学习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
第二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一年级《统计》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3.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应该跟他们说什么?(老师好)
2、这节课,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5个小组来共同学习。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小红花,比比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小红花最多,大家有信心吗?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大象卡通图)小朋友们,瞧,今天谁来到我们班级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它吗?你们应不应该向大象爷爷问声好呢?
2、小朋友真有礼貌!大象爷爷为了感谢大家,决定带小朋友们去他的神奇果树园摘水果吃。(出示果树)这些果树可真神奇啊!树上长满了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小朋友想吃吗?每人摘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
3、让学生摘自己喜欢的水果。师: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的个数呢?
4、让学生贴水果。通过贴水果的活动,初步感知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体会领悟。
1、师:今天是大象爷爷的生日。(出示图)看,很多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他过生日(动物们头戴面具依次出现),小学数学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你听,他们一起为大象爷爷唱起了生日歌(播放音乐)大家跟着一起唱吧!(学生欢快地唱起了生日歌)
师:看了这张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题。)
2、师:是呀,大象家来了这么多的客人,那么来了哪些客人呢?他们分别有几只呢?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看清楚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呢?
3、小组合作把动物头像整理在卡纸上。指名板演。
4、学生讨论、操作后各组展示作品并汇报整理的过程。
5、比较整理后的图和整理前的图。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狗家来了4只。生2:我知道了小猪家来了3只。生3:我知道了小猴家来了5只。(教师根据口答动画板书4、5、3。)
6、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小猴比小狗多1只。生2:我知道了小猴比小猪多2只。„„„.7、小结。师:小朋友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板书课题:统计)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
四、统计鲜花情况 师:这些客人还给大象带来了好多 五颜六色的鲜花作为生日礼物呢!你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帮他统计一下吗? 可以把这些花按什么来分类理一理? 有哪几种颜色的花?(学生独立操作:把花分颜色整理在线框内,一个框里摆一种花,一人板演。)师:刚才小朋友把花按颜色理一理的过程就是什么?
生:就是统计。
师:看了这张图,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自己填表后集体交流,教师板书如下:)红花 黄花 绿花 紫花(5)朵(4)朵(3)朵(2)朵
师:看了这张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统计学习小组得到“小红花”的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2、学会了统计,课后你们准备统计什么?回家后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统计,然后与同学互相交流。
六、总结评价
1、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想对你的同学、对老师、对自己说些什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第三篇:小学数学《统计》教案(范文)
统
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06-107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教学重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家中一个月支出情况的相关数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座!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六(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的情景。谁来当小记者,采访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
师:同学们你能把刚才获得的信息统计出来吗? 同桌讨论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生1:我制定了统计表。生2:我制成了统计图。师:①你制的是统计表
②你制的是条形统计图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你还想知道哪些信息?
师:能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很清楚地反映出来? 生:不能。
师:揭示课题:统计——扇形统计图
二、对比分析,合作探究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与总量的关系
3、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4、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5、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6、图中30%的含义是什么?(讨论)
7、通过以上的讨论,你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回答: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联系。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百分数。
8、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1)学生具体说出哪些信息,能从条形统计图中清楚地反映出来,而反扇形统计图中却反映不出来;(2)总结各自的特点
从条形统计图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从扇形统计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扇形统计图呢?
四、巩固拓展
1、P107做一做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吗?这是一个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
师: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2、试一试
3、小小统计员
课前收集了家庭每个月生活费支出情况,如何用扇形统计图制作出来?试一试,请学习小组课后研究。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教材与学情分析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 图和扇形统计图。在一至五年级已分别安排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特点和作用。
七、课堂设计说明
1、课前收集数据并制成的相应统计图表。
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数据并制成的相应统计图表,收集能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的生活问题,并在全班中交流,使学生复习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2、充分利用对比学习的方法。
引导他们观察、比较三种统计图的异同点,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讨中初步体会出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使他们的倾听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语文统计教案
1、从带来的红、黄、绿、紫四支水彩笔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
2、老师想知道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是多少该怎么办?一下子看不清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那该怎么办?
3、报出你喜欢的颜色,每个同学在纸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
注意:数数、记录时不多数、不少数,有一定的顺序。(教师同时演示正字记录法)
4、将统计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上。
5、我们还能用涂小方格的方法记录这张统计表。你知道怎样涂色才能记录的又快又准确吗?
6、记录统计图表有什么好处? 7、4人小组讨论从统计图表上你知道了什么?
案例分析。
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数学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理解数学知识。因而可借用课堂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用水彩笔涂色的契机,安排你最喜欢的颜色的统计。
这些内容是有关于学生个人和班级集体的爱好,可以引发学生个人内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好的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创设了一些问题和矛盾的情景,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展思维的空间创设条件。例如:老师想知道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是多少该怎么办?一下子看不清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那该怎么办?利用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涂统计图之前提问:你知道怎样涂色才能记录的又快又准确吗?
类似的问题需要学生积极动脑,不但要解决问题而且要学生往优化的方向去思考。我们不但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不能忘记给学生传输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不同涂色方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那种方法更合适。
低年级学生在早期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在早期教学中培养他们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认真倾听、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好习惯的养成对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会有更大的帮助。一节课在行为习惯培养方面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我们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有意识的往这个方向去培养,相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都会有帮助。
教学片段2: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准备开一个联欢会,需要买一些水果。那么你最喜欢什么水果呢?在纸上有很多种水果,请你在最喜欢的水果上涂上漂亮的颜色。
案例分析:
创设筹备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情景,进行最喜欢的水果的统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尽量采用学生喜欢的方法,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的主动参与就为提高课堂的效率提供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保证。
教学片段3:
你觉得今天谁表现的最出色?出色在那里?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今天谁最出色。
案例分析:
评选表现最出色的学生作为带动学生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以说数学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时时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并不觉得累。
反思:
1、两种统计内容都取材于生活实际,教学反馈内容都有不确定的因素,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对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教学过程没能更多的利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情景的创设上显得不够生动。
第五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1)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统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来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9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怎样才能知道?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统计的知识,来帮助小朋友整理这个盒子。(板书:统计)
二、新授。1.教学例题。
(1)用什么办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
(如果学生说先把三种图形分开,再一种一种数出个数。可以请几名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演示这种方法)。
(2)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指挥学生看书,仔细看图,说说图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中的学生是怎样统计三种图形个数的,其中一名学生做什么事,其他学生做什么事,你也能像图中的学生那样统计吗?
4人一组分组活动,一人报名称,其他三个人记录。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展示和交流学生记录单,说说各种记法的特点,比一比谁记得清楚又方便?(画“√”)老师讲解画“√”表示1个图形.有几个“√”就是几个图形.你会用画“√”的方法记一记吗?(学生再用画“√”的方法记录一遍,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4)提问: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面的表面国吗?统计表里的“一共”这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集体交流时提问:(1)从统计表里能知道点什么?(2)除了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和一共的个数以外,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在统计之前,同学们要想好用什么方法统计,如果是小组统计,要分派好每个同学的任务,一般选用画“√”的记法记录统计结果比较方便,最后完成统计表,从统计中我们不仅可知道统计的结果,还能想到许多问题。
三、完成“想想做做”1 完成“想想做做”1。
1.四人一组,统计小组里的铅笔、橡皮、直尺各有多少,要求学生用画“√”的方法记录,并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表中,老师解释表中的“文具”栏里定的是文具的名称,“数量”里只要把整理的数据填进去就可以了。
2.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看边分、边记。3.集体交流,说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种文具多?哪种最少?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