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生日》教案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统计生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音乐情境,提出问题。(播放生日快乐歌)
师:同学们今天是淘气的生日,我们一起来为他唱首生日歌庆祝庆祝好吗?(学生立即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拍手哼唱起来)淘气说他的生日是在12月,是在冬季出生的。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在哪个月份出生的?属于哪个季节?
生1:我的生日是在6月,是夏季出生。
生2:我的生日是12月,是冬季出生。
生3:我的生日是4月,是冬季出生。
师:到底你们说对了吗?请看大屏幕:三、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师: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在小组里和你的伙伴说说。
师:看来,有的同学生日在春季,有的同学生日在夏季,有的同学生日在秋季或者冬季。到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呢?(教师表情疑惑)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意见)
师: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可难坏了老师,要想准确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学生各抒已见,想法不一,学生体会到需要统计大家的意见。)板书:生日统计
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
1、调查准备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用统计的方法来调查我们每个大组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师:下面我们就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调查。你们想怎样去调查?
生1:可以让在春季过生日的同学站在一排,在夏季过生日的同学站在另一排
生2:让在春季过生日的同学举手,数一数有多少个?再让在夏季过生日的同学举手
生3:让每个同学在什么季节过生日写在纸上,交给组长进行统计。
生4:让在春季过生日的伸出一个手指,在夏季过生日的伸出两个手指,在秋季过生日的伸出三个手指,在冬季过生日的伸出四个手指。
师:看来同学们的方法还有很多。调查前,请小组成员先商量你们打算如何分工调查?
师: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不重复、不遗漏)强调安静。
2、小组合作调查,绘制统计图
教师重点关注需要帮助的或有不同记录方法的学生,并进行评比。
3、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调查完了,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怎样?
师提出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听调查的结果和小组里的人数是否一样。
师:其它小组的同学和他们的这一小组调查的结果一样吗?
大家一起数数统计的人数是否有遗漏。
(各小组依次汇报)生汇报的时候,老师将每个大组的春、夏、秋、冬出生的人数统计在大表格中
三、验证数据
师:这是刚才大家每个大组调查的结果,老师根据你们的统计绘制出这张班级统计图。请小朋友们先来数一数在春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夏季、秋季、冬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呢?
师:那你们算一算,我们一共统计了多少名同学?再看一看,今天来这里上课的同学有多少人?说明在统计时有没有多余的?有没有遗漏的?看来,同学们在统计时非常认真。
四、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
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1:我知道了春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生2:我知道了春季过生日的比夏季过生日的多8人。
师:如果同学也来参加我们的统计活动,同学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出生?为什么?
五、可能性教学渗透
师:这是笑笑给我们二年段春季出生的同学做的统计表,你们能根据这个表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提出最经典的一个问题考考其它小组。
师:在我们二年段中,三班春季出生的人数排名第二多,请你们猜猜三班春季出生的人数可能有几个?为什么?
六、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调查我们班哪个季节出生的人最多的问题解决了吗?是怎么解决的?
生:
师:对,是大家通过亲自调查,得出数据,再整理制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分析得到解决的,也就是统计出来的。
师:在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
生1:要想知道在上次考试中,哪一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生2:要想知道我们小组每个同学每个星期的零花钱是多少,也要用到统计。
生3:要知道全校哪个班级的人数最多,也要进行统计。
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把统计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
点评:今天这一节课,哪个小组表现的突出?
教学反思:
以小朋友们喜欢的"生日快乐歌"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要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将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调查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为后面的调查做好了准备。
在小组合作调查中,教师不停地巡视、指导,与学生一同投入到调查之中,尤其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将传统教学中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结果和调查的人数必须一致。
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组采用的方法,而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教后反思: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但在小组调查时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小组内同学合作得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注意平时的培养与提高。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在我心目中,不理你是什么样的肤色,不理你是什么样的国籍,只要你对公司有贡献,忠诚、肯做事、有归属感,即有长期的打算,我就会帮他慢慢地经过一个时期而成为核心分子,这是我公司一向的政策。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来源于:数学教育教学资源中心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
我们学校马上要开运动会了
在本次运动会上开设了以下几种体育比赛项目(出示表一
贴于左边)
表一
跑步
跳远
跳绳
师:你最想参加什么项目啊?(生自由回答)那么从这张表里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生:“人数”并在表一中板书)那好
现在请小组长统计一下你们小组中各个成员最喜欢的的体育项目
小组活动
组长作好统计
活动完毕后请四个小组长分别汇报参加各项体育比赛的人数
并在表一中板书好
二、自主探索
体会领悟
师:课前项老师也调查了一下202班
他们班参加运动会的情况是这样子的下面呢想请你们帮老师做个统计
看看202班他们参加各项运动的人数到底是多少?请小朋友拿出标有表2的那张纸 将老师报出的情况记录在在表二中
想想我们以前用过的最好的记录方法是什么?(画“正”字)
老师报
学生记录
记录完毕后请一生汇报
师先出示表二(贴于右边)并板书
表二
跑步
跳远
跳绳
师:从这两张表中
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自由回答
师:恩
我们从这两张统计表中能获得很多的信息
但是刚才你们在观察中有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生1:一会儿看左边
一会儿看右边
眼睛都看花了
生2:这样看
很容易出错
很麻烦
师:恩
老师也觉得很不方便
那该怎么办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
并给机会让学生大胆发言
(师引导:那我们能不能把两张合并成一张呢?)方案一:如果学生能说出“复式统计表”的方法 师就直接出示没填数据的复式统计表
方案二:老师出示复式统计表(贴于中间)课前每人发一张
跑步
跳远
跳绳
师:这张表我们该怎么填?
先师生一起填
再独立填写、汇报
小结:象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吗?
学生分析表格
三、巩固深化
提高能力
师:刚才老师在课前请你们都讨论了一下 现在老师想知道你们请统计什么?
生1:我们学校食堂的菜
比如鸡腿、青菜、鱼
蛋~~~
生2:我们的课外活动
比如看书、看电视、打电脑
跳舞~~~
师:好
现在老师请一、二两组统计一下小朋友喜欢吃的食堂的菜三、四两组统计一下小朋友课外喜欢的活动
学生活动
组长作好记录
活动完毕后
四位组长分别汇报
学生拿出表四作好统计的记录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
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吗?
第三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组:聂华丽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教学准备:投票单,统计表,方格纸,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引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那你们都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呢?(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如果有学生说到《喜羊羊和灰太狼》,老师顺势就说自己也比较喜欢这部动画片,便又提问:你们都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个角色呢?(指名回答)一听到你们的回答呀,有那么三只羊就发生了争吵,为什么呢?(课件出示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的图片)因为他们都说自己是最受小朋友们喜欢的那只羊,于是他们又找到了村长来帮忙解决,你们说村长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于是村长就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这个忙,在这三只羊中,请你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羊。
2、这三只当中,到底哪一只才是你们最喜欢的那只小羊呢?我们应想个什么办法呢?(学生出主意)
揭示课题: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统计的方法
板书:统计
(二)确定方案,收集数据
1、投票环节 每人领到一张选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只羊。(注意,每人只能选一只羊)
2、让小组长收集选票
3、计票 选票收集好了,现在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得票数吗?要知道每只羊的得票数还要把选票进行整理。
(三)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1、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记录他们的票数?
2、教师进行唱票。
3、下面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也可小组合作(抱票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要仔细听,认真地听报出来的结果,不要计错,同时到学生中间去看看,学生采用的不同方法,以便接下来的分析反馈)
4、记录好后,总结每只羊的得票数。
5、让学生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到课前所发的统计表中。
出示统计表
6、学生填完后,投影展示一两位同学的统计情况
预设:学生可能有画勾,画圈,写数字。
教师可以用板演的方式,适时介绍画“正”字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哪种计票方法最合适。最后让学生得出哪种方法最好。介绍正字方法的好处:为什么要选择“正”字呢,因为正字有5笔,我们五,十,十五,二十的算比较方便。“正”字的笔画不是横就是竖,所以用起来比较方便。
小结:画“正“字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并且又方便,在这里哪只羊的数量增加1,就在那只羊的名称下面加一画。合计的时候如果是画正字的话算起来会非常的方便,你们发现了吗?
7、师:在生活中为了更清楚,更美观地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还可以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
8、学生拿出课前所发空白统计图,同时投影空白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1)这张统计图上有多少格?(10格)
2)可是如果他们有的票数超过了10票怎么办呢?(学生分组讨论想出办法)
9、讨论完后,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10、师小结: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我们可以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提问:如果统计的数据更大一些我们可以怎么办?
11、师生共同把空白统计图的数据填上。
1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统计图作好。
13、展示学生所画的统计图,师生共同进行评判,(特别是单数票时怎样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4、说一说,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15、师小结:经过学生们收集票数、整理票数、统计票数,××羊得的票数最多,它当然也就成了最受小朋友喜欢的羊了。
(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学得非常认真,辛苦了!老师还想在你们班做一个调查,老师这儿给大家提供了三项体育运动项目:跑步、跳绳、游泳,你们最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1、让学生想办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选择举手表决,班长点数,老师记录)。
2、学生翻开课本95页,根据整理得统计表完成“做一做”
3、展示学生所填的统计图。(师生共同订正)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布置作业:97页第二题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生日教案
生日------统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的第一课时第90页“生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四季的划分以及自己的生日在什么季节。
2、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
3、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性。
4、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并能进行合理的推测。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品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性。
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并能进行合理的推测。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验统计必要性。
师生问候略
1、以现实国庆生日情景引入,明确自己生日在几月
师:孩子们,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
生:元旦节
师:哦,1月1日的元旦节
生:春节
师:春节很热闹
生:国庆节
师:(电脑展示国庆图片),那国庆节是几月几日呢?(疑问)
生;国庆节是10月1日。
师:对。10月1日是我们给伟大的祖国庆祝生日,因此到处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祖国的生日在10月,你的生日在几月? 生:我的生日在11月。
师:是吗?马上就到了。
生:我的生日在1月。
师:和我一样啊
生:我的生日在5月
2、学习季节的划分,能判断生日在什么季节
师: 5月你们知道是什么季节吗?
生:是春季,这是我爸爸告诉我的 师:还有见解吗
生:因为一个季节是三个月,一月、二月、三月是春季。。。。
师:他们的说法对吗?请看大屏幕。为了方便,我们约定,(出示四季风景图片)三、四、五月春光明媚,大家可以在郊外放风筝,春天来了;六、七、八月,天气炎热,小朋友在池子里游泳嬉戏,夏天来到了,九、十、十一月,秋风习习,山上的枫叶也红了,美丽丰收的季节秋季到了;十二、一、二月,寒风啸啸,可以堆雪人了,现在也就是冬季了。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全班齐读)
师:谁再来说说你的生日在几月,是什么季节?
生:我的生日在4月是春季
生:我的生日在10月是秋季
师:看来大家都知道了,请将你生日对应的季节填在这个表格里。你写对了吗,请同桌检查检查!(学生独立完成)
3、小结渗透统计的必要性,揭示学习的课题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季节,也知道了自己在哪个季节过生日,那咱们班每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分别有多少人?你们知道吗?(疑惑)想知道的话怎么办?
生:请各个季节的小朋友站起来数数
师:对,我们需要进行调查,进行统计。板书:生日——统计
[评析:明确自己的生日在什么季节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前提,教师首先联系孩子们喜欢的节日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通过电脑展示课件中与季节对应的美丽的图片与时间,了解同学们对有关季节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认识对季节划分的规定;接着说说自己的生日在什么季节,既巩固了季节的知识,也为进一步学习生日统计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设问“要了解咱们班每个季节过生日的有多少人怎么办?”让学生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这个环节的教学思路清晰、知识点找得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二、收集整理数据 亲历统计过程
1、回忆调查方法,为小组活动做铺垫
师:刚刚的那位小朋友是用起立的方法来调查统计的,你想怎么调查呢?(板书:调查方法:起立)
生1:可以让在春季过生日的小朋友站在一排,在夏季过生日的小朋友站在另一排„„
生2:让在春季过生日的小朋友举手,数一数有多少个?再让在夏季过生日的小朋友举手„„生3:让每个小朋友在什么季节过生日写在纸上,交给组长进行统计。
师:调查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就用符号“„„”表示。
(板书:排一排、举手、递纸条、、、、、、)
2、讲清要求,有序的进行小组合作。
师: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小礼物,一个是(统计表),另一个是(统计图)。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参与到有趣的统计活动中来,我们先分小组统计。请组长上来为你们小组选一份礼物。(组长选一份记录纸)现在我们和组长一起来读读小组活动要求:
(多媒体课件出示要求)
① 每组只选择一种调查方法。
② 每组选一个同学做记录。
③ 小组同学共同检查统计结果是否正确。
(集体读活动要求)
师:明白小组合作要求了吗?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地最快,别忘了完成后就回座位静息哟!小组活动开始!
3、小组合作调查,完成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巡视并提供帮助,适当评价激励。(督促选方法,指导快速填,提醒先完成的将记录纸贴上黑板)
4、汇报交流,检验结果
师:第一组谁来说说,先汇报调查方法,再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师将结果记录于黑板的大统计表中。)
师:想知道他们的统计结果是否正确,怎么办呢?
生:算算统计了多少人,他们小组有多少人。
师:很好,我们一起算算看。
生:也可以用举手的方式再调查一次。
师:哦,你来抽查一个季节
生:请1小组秋季生日的起立。
5、汇总。
师:刚才同学们分组统计出了各个小组的生日情况,这是全班生日情况统计图。你们能完成吗?请打开书第90页,用斜线完成我们全班生日情况统计图,比比谁最快!
孩子独立完成在书上,抽1生完成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检查检查他做对了吗?(手势数)板书()人,他表示春季有几人?夏季呢?举手?„„看看和这个统计表相同吗?很好。下面请检查自己画的统计图,正确的静息。(重点检查各个季节的人数是多少,与小组统计结果区分)
[评析:经历统计的过程是这节课的重点,教者通过组织学生回忆调查数据的方法,组织分小组合作完成本小组生日情况的统计,各小组的汇报统计结果,完成本班同学生日情况统计表或统计图一系列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填表或用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组合作的要求明确,利用电脑展示,既清晰又能让孩子随时看看自己完后了吗,同时很好地渗透了学习方法——共同检查统计结果,在小组汇报的时候,重视了检查统计结果的具体方法的反馈。] 童网
三、分析统计结果,提出并解决问题
师: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数学信息,想想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最先来提数学问题?现在咱们比比看谁提得好,谁答得棒!
生;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生:(齐答)
生:春季比夏季过生日的同学少多少人?
生:(抽答)
生;秋冬一共有多少人过生日?
(齐答算式和答案)
师:看来同学们还有很多问题,把你的问题和同桌说说看。
(生生交流)
师:下面有个更有趣的问题想知道吗?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生:可能在冬季。
师:恩,有可能。
其实他在每个季节过生日都是有可能的。那你再看看咱们制成的统计图,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呢?为什么?
(齐答,单独答为什么)
[评析: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数学信息,帮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刻画,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教学环节的主要目标。通过电脑展示重点问题,突出关键词汇,很好突破可能性的教学渗透。“咱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不知道,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对这个问题,从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喜欢把这个同学的生日放在过生日人数最少的那个季节。怎样来突破这个难点呢?教师将这个问题拆成两个小问题:可能在什么季节?最有可能在什么季节?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了可能性和可能性的大小,帮助学生做出了合理的推断,教学难点得到了很好地突破。]
四、归纳学习内容 形成认知结构
师: 这节课,你们学的很好,老师真的很高兴,你们高兴吗?想想,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孩子自己回忆)
生:统计结果不仅可以用统计表表示,还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生:一年分四个季节,季节的划分。
生:我们亲自调查,整理记录,制成了漂亮的统计图表,而且还分析解决了很多问题。
[评析:通过归纳小结帮助学生建立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联系生活 拓展延伸
师:在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你想统计的呢?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生1:要想知道在上次考试中,哪一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生2:要想知道我们小组每个小朋友每个星期的零花钱是多少,也要用到统计。
生3:要知道全校哪个班级的人数最多,也要进行统计。
师:大家下来后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统计,实际上统计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集中评价)师:今天这节课,每个小组都获得了很多笑脸娃娃,非常能干。那哪个小组得到的最多呢?请继续努力!其他组要加油喔!
师:下课!(结束)
[评析:通过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站 ]
第五篇:小学数学二年级《统计》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统计》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统计》说课稿1
说教材:
课程标准强调《统计》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低年级要求: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教材选取的例题给我们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如何去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信息。
说学情: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不会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画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活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
3、初步感知简单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将统计结果填入表内,会在格子纸上画简单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观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填写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看懂图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说教学理念与教法: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将整堂课的设计分成“创设情景------收集、整理资料------操作实践------拓展深化”四个层次,我以教材为基础,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力求从实际出发,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使学生乐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围绕教学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所以“统计”这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引入,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结合本校“播种习惯责任树,人人为树添果实”的活动,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活动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其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所以我设计运用投票表决的活动,来确定最喜欢看的是哪部动画片,从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统计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在经历“动态建构运动”之后,再让他们独立观察教材提供的静止的画面上采集信息、分析、整理数据,进行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说说统计作用。一方面巩固刚刚建构的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进行“间接思维”训练,既锤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统计红、黄、蓝苹果个数的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还让学生感悟到一个方格表示2人,那么1人可以用半格来表示,为后续学习打下能力基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认识了统计及其作用,获得了数学知识,发展了能力。
3、在问题中学数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感受到,要解决老师提的问题必须调查统计,在调查统计后,学会思考,能根据数据回答和提出简单的问题,深化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人人都得到发展
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理解和体验了统计的过程,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同时结合“习惯责任树”,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的学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统计》说课稿2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我的说课分为5步
一、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教材通过购买校服,引出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分段方法,并经历整理、分析的过程,感受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能力目标:经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段整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法
1、探究尝试、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交流反思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1分钟拍球,城市环境等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在迫切完成任务和强烈的探究兴趣驱动下, 对本来枯燥的统计知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形成技能技巧,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
四、教学过程:分为6 步
(一)、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同学们都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觉也很整齐。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很快就
要给你们换新校服了,那么我们在换新校报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由此引出
(测量身高)而我们做的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你们当初的身高记录单,老师还替你们保留着呢。
(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
(二)操作体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在换新服之前,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每一个人都测量一下身高呢?
(根据身高,每一个人就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校服。)如果服装厂给你们做校服,会不会给们每一个人都单纯设计一种型号呢?为什么?
2、质疑:如果你是服装厂的工人师傅,你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身高差不多高的人,统一成一种型号,这样做几个型号就行了。) 那么你准备把全班的校服分成几种型号呢?(大号、中号、小号)
老师和学生把校服的型号统一确定一下,你们认为老师的这样的确定合适 吗?身高120~129cm的适合穿小号,身高130~139cm的适合穿中号,身高140~155cm的适合穿大号。
小组讨论:那么现在你们有办法知道我们班上大、中、小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吗?
汇报:哪个小组已经有办法了愿意来交流一下?其他小组能对他这种方法作一下评价吗?
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就是把我们班所有同学的身高分成几段来统计,
我们可以分成几段?(3段)是哪三段呢?
(小号:120~129cm 中号:130~139cm 大号:140~155cm)
3、同桌合作 提出合作要求: (1)每一段分别有多少人呢?(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每一段的数据呢?(3)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整理每一段的数据,填写在这张记录单中,根据记录单,并完成统计表。(4)同学们在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合理分工,老师建议你们一名同学来报身高,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
身高(cm) 人 数
120~129
130~139
140~149
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交流)
启发:刚才有的小组是用打勾(画竖线、画正字、数数)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的,
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画正字)为什么呢?今后,同学
们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行整理。
质疑:我们能不能把你们这些打勾或是画正字等等的记录单直接交给服装厂呢?还应
该怎么办? (板书:制成统计表)
统计表中的“合计”起了什么作用?
(①反应总人数 ②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4、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合计有多少人,每一段有多少人)
服装厂的工人师傅如果看到了这张统计表后,会明白哪些问题?
(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
谈话:服装的工人师傅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
(板书:分析数据)
(三)回顾交流“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与感受。
1、大家现在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整理出我们班大、中、小号的校服各有多少套的?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2、小结:其实像这样把身高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有助于我们快速而准确的整理数据,从而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数据的分段整理)
(板书:数据的分段的整理)
3、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如何解决购买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
个怎样的统计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
(①收集数据 ②分段整理 ③制成统计表 ④分析数据)
(四)寻找生活中的统计知识
统计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再进行统计分析,是我们解决问题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你能不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 (学生举例)课后,也希望同学们能注意收集生活当中的有关信息,自觉运用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拓展应用,延伸发展
谈话:刚才我们利用解决了定做校服的实际问题,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普遍,下
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例子。
1、课本100页1题 老师还专门对二年级一班1分钟拍球比赛成绩。
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
(1) 让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
(2) 交流分段统计的结果。
(3) 提问:这道题把数据分成了几段?看了统计的结果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师:同学们喜欢拍球说明同学们都想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可是,
人身体素质的了好坏很多时候还跟我们周围的环境有关系,特别是跟我们日常的空气质量有关系,空气质量到底会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课件出示空气污染短片: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谈话:现在同学们已经对空气质量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诸城,它的空
气质量情况又如何呢?上网调查一下我们诸城某一年某一个月的.空气质量记录吗?你能根据污染指数的分级规定,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吗?再根据整理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填写完统计表后,根据统计表说一说你觉得诸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为什么?作为一个诸城的小市民,你觉得能为改善诸城的环境做些什么?
整理好了以后我们明天来汇报交流一下。
(六)反思感悟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是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简缩,简单明了、富有条理性,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清楚地了解到本课所讲的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数据的分段整理
收集数据 分段整理 制成统计表 分析数据
五、设计理念
A、重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课的导入,为了更加贴近每个学生生活经历,我创设学生做校服的情境,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表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同时让学生调查环境污染情况,也是深有教育价值的。
B、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制表,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而学习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优化出画“正”字的方法 。学生的分析是推己及人,符合孩子心理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