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能通过阅读和想象,感情诗的意境、背诵古诗。教学重点::
朗读、感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教学难点:
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知作者
1、今天,余老师和大家学习一首古诗,相信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得到进步和提高。
2、这首诗就是——(板书:舟夜书所见)请同学们齐读诗题,感谢同学们嘹亮的嗓童,请看看余老师的手势再读一遍诗题。(手势突出“舟夜“和”书“,以及”书“和”所见“之间的停顿。)
3、读了诗题,聪明的小朋友能不能从中了解到一些诗的内容呢?(在教师的手势提醒下,学生回答:一夜晚,诗人在船上把看到的景色写了下来。只有可能学生对“书”的意思产生联系,教师以“书写”一词引导学生理解。)突出“所见”一词,并在课题下的“所见”一词下划横线。
4、那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请大家把书翻到89页,谁来告诉大家?(可以由经常读课外书,识字多的同学说出“棵”、“慎”、“行”的字音。实在不会就查字典)(教师板书:查慎行)诗人棵慎行,同学们认识吗?这样吧,我们这儿有一段关于诗人查慎行的介绍,咱们来看一看。(出示课件,你知道了什么?)[点评:导题快慢,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信心,依照读题情况,用手势点拨,领悟了题意,丰富了语感,进而自主了解作者。]
二、整体感知,读正确读流利。
1、在学习古诗前,让我们回忆一下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对学生学情地及时把握)
2、那咱们就来读读这首古诗吧。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流利,自由读,开始吧!
3、(出示课件)指名读。(评价:感谢学生们地大胆朗读)
4、正音:
1)见:xian。回忆《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an)牛羊。“读字。再读一读这行诗,(指名:多读,再齐读。)
2)萤:(ying)后鼻音,保(cu)平舌音,读字,再分读一读这两行诗。(渗透节奏感。)
5、邀上你的好伙伴读。(评价:感谢好伙伴地友情朗读,善于捕捉诗的节奏美,)
6、读(评价、感谢同学们正确流利地朗读)
7、教师指着“所见”一词,诗人看见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重在对古诗地了解和感受。)(评价学生有自己的感受)
[点评:关注真实地学情,落实“实”字。把新的学习,建立在自己的学习和方法上。不走过场,生字正音。带入每一行诗,再读,教师的角色正确定位于“平等者的首席”,抓住题眼“所见”一词,引导学生整体感情。]
三、精读品味,有方法指导的想象体验。
1、到底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色?为了进一步学习古诗,下一步,我们该干什么?回忆我们在第二组课文学到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抓“理解重点词句”与“理解”的途径,主要有: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结合生活实际等等)
2、小组合作学习,几个同学凑在一块,[先读一行,再找一找重点词,说一说作者看到的景色,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修正。咱们就这样读一行,找一行,说一行,一行一行地学习古诗,(学生小组学习时,教师适时参与,和学生共同感受“漆黑无月”,“闪烁微光”,“层层细浪”,“水里的微光散开,星光跳动”,兼顾每一个学习小组,表扬小组合作学习好的)
3、全班交流
1)(出示课件:前两行及配图)指名读,多指名,说说重点词语,谈谈自己体会,适时出示“孤光”一词,读词,解词,孤零零的感觉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联系第一行诗,轻声读一读,边读边体会。指名说一说,读一读。(评价学生时应与其产生共鸣,并致力于培养语感,景象美韵律美,)而且这点光怎么样?(板画)齐读第二行,出示“萤”字,读字,解字,小朋友平时见过萤火虫吗?什么样的?把你告诉到的读出来,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组织学生评价。(指导学生评价,可以说出自己听读时的感觉,也可以谈自己的朗读建议。)
2)(出示课件,后两行及配图)方法同上。出示“簇”,读字,查字典,解字。(边板书)当微风吹拂河面,泛起层层波浪,怎么样了呢?齐读第四行,出示“散”字,读字,解字。什么散开了?散成什么样儿了?(引导学生依图展开想象)(评价:感谢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给我们带来了富有童趣的体验,)指名读,评价,小组读。
4、在同学们的读书声中,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作者见到的景色,你们呢?想不想身临其境呀?让我们随诗人一起走进如诗的美景。(出示动画课件)
5、交流感受
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评价感谢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理出自己的情感,图画形成的轨迹,即“学习之法”、“语感形成之法”。)
6、,(出示配音课件)范背
7、自由背、作手势、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点评: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回忆,选择阅读方法,小组合作,读一行,找一行,说一行”,讨论学习,全班交流,体会,感受诗意,诗境,让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到了体现,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朗读课文从正确到流利地有感情,情感体验活动逐步加深,体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引”是教学效率的可靠保证。]
四、延伸拓展,自主学习
1、诗美,景美,学生的背诵更美!真是一群会想象,爱学习的小精灵!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选择下面的学习内容。
2、(出示课件)指名说学习内容。“小练笔”、“学古诗”这些内容有难度,看看哪位勇敢的同学愿来尝试。
3、学生分组。
[点评: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延伸拓展以教材、课堂教学为桥梁,向课外语文,生动语文延伸,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内因,鼓励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主动获得更广的知识。] 板书设计;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孤光 萤 簇 散
[点评:这堂课三个主要特点:
“实”是这堂课的第一个特点,体现在1、处处关心学生的学情,关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
2、以读为本,不走过声,层次分明,且一次有一次的目的。
3、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生发问题,又在思考、想象、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这一堂课的又一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标准》)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读、自司、讨论、交流,教师则以学习伙伴的角色,注意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落实语文实践,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
这堂课的第三个特点是:对话过程情真意切,这归功于余老师具备丰富的语文涵养,扎实的语言功底,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她首先自己走进文本,走进学生。其次能根据学生的困惑,巧妙地“点”、“拨”、“引”架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把课上到学生心上。)
注:此堂课荣获市第四届园丁杯竞赛语文学科一等奖
第二篇: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2,学习古诗《舟夜书所见》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巩固练习。
二、教学过程
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谁坐过轮船?轮船夜间行驶在大海上的情景你深吗?想一想,夜间在船上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呢? 2,读古诗,理解诗意。
(1)齐读古诗,说一说怎样理解。(老师适当点拨、引导)
学生甲:“舟”是船的意思;“书“是”写、记的意思;“所见”是见到的东西。
学生乙: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2)齐读第一句,说一说它的意思。分小组讨论。
小组甲:“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渔灯”是渔船上的灯火。“月黑见渔灯”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
小组乙:“孤光”是孤零零的灯光;“萤”是萤火虫的意思。“孤光一点萤”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小组丙: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很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是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3)齐读第二句,说一说你的理解。请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甲:“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微微风簇浪”是说一阵风吹来,河面荡漾起层层细浪。
学生乙:“散”散开;“作”变作、变成。“散作满河星”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学生丙: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老师讲:微风吹来,河面由静变动,泛起层层细浪;那一点点光亮倒映在河里也随着闪动,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我们想像这个画面,会是多么美丽。
(4)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诵读,配上音乐,给人一种美面感和想像空间。)
学生甲:诗人观察景物很仔细,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生乙:诗人描写了夜间美妙的景象,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感。
老师讲:这首诗,第一句写漆黑的夜晚,孤灯闪烁,给人“静”的感觉;第二句是写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荡起层层细浪,灯光的倒影也在闪动,给人由“静”变“动”的感觉;这种变化是在刹那间。说明作者观察景物很仔细,把他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第三篇: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古诗《所见》解释“所见”的意思。
2、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二、观察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交流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第四篇:《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生字“萤”、“微”、“簇”。
2、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3、结合画面和注释,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描绘透过诗句看到的美丽夜景。
4、象诗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能大方地说一说。【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读出情感,说出体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读诗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代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
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
2、师:昕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预习了,你们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
师: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师:对,夜晚诗人坐在船上写下了美景。来,一起读读诗题!
3、齐读课题
师:诗人看到的怎样的夜景呢?让我为大家吟一吟(音乐)
二、读准读顺,读出韵律
师:好多同学都已跃跃欲试,请打开书60页,轻声读读诗,注意把生字读准。(生自读)
师:读给同桌听听,字没读准帮她纠正过来。(同位互读)
师:谁愿意第一个试试读给我们听听。(指一生读诗)
师:强调 “萤”是后鼻音,“簇”是平舌音,“微”字读得轻而准!大家一起来读读。师:谁再来读一读古诗,不但一丝不苟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师:谁来点评他的朗读!你的朗读让大家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生:(齐读诗歌)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画面、读出来情绪来。
三、营造氛围,体验静之美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迷人的夜色中,诗人正被这河上美景深深吸引,同学们现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河上的美景,你一定能看到一番特别的景致。(她真会读诗,闭着眼睛想;还有他,边读边做动作帮助自己想象)
师:大家都陶醉其中了,来,读一读这两行,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哦,诗中写“月黑”,原来是一个漆黑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呀!
师:你说的好.就请你来读读这句吧!(生读)
师:瞧,连月亮都不忍心打破这夜的寂静呢。你读得真好,还有谁让我体会这是一个寂静的无月的夜晚。(再指名一生读)
师:诗人看到了几盏渔灯?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师:原来诗人看到的只有小船上的一盏渔灯,难怪诗人称它为“孤光”。师:看图,你看到了怎样的光?
师:这就是“孤光”!再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光?
师:听她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原来那盏渔灯的光太弱了,就像萤火虫的光 似的。这就是“孤光”!
师:刚才是你说的,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师:我感受到了。那盏渔灯的光太微弱了。
师:能把这样的景象读出来吗? 谁来试试 指名一生
师:读得真美,那盏渔灯就像小精灵似的,师:老师也想读一读,看看从老师的朗读你能听出什么? 师:读出他的“孤零零”。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师:读出他的暗中显亮!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师:那就读出诗人的欣喜!
师:小小的渔火虽然微弱,但在诗人看来,真是….(美、显眼、惹人喜爱). 师:让我们用诗句来赞美这小小的渔火,这静静的美!(接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板书:静
四、放飞想象,领悟动态美
师: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起风了....那点微弱的余光变魔术啦!师:谁给大家读读吧!看看微风这位魔术师变出了怎样的景象? 师:先读一读,再把你看到的美美的说给大家听听。师:微风泛起的层层波浪,用诗句里的话就是——风簇浪!
师:想看吗?(出示ppt)微风拂过,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点渔火呀,一下子被细浪搅碎了,散向远方,河面的灯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们眨眼呢。再读一读,这是一种动态的美!(板书)眼中的景越美,读得也就更美。师:谁试试?指名一生读
师:我看到浪了,也感觉到风了,只可惜星星太少了,谁让我看到多一点的星星。再指名读
师:他试图让我看到更多的星星。请你再来读读
师:风吹起来了,浪涌起来了,满河的星星在跳动。真美!你可以邀请一个小伙伴读!
师:读得真好。谁跟她一起读?我们一起读。全班齐读
师:那点点像萤火一样的渔灯在风的吹动下,散开成满河的星星。师:是啊,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师:表扬你的想像力,师:一只?两只?是无数只!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如果你们来写,绝对不亚于诗人。来,让我们边想象边吟诵。全班配乐齐读
四、背诵陶冶
师:经过我们的想象,这幅画面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看,夜深了,岸边农户家的灯火熄灭了,只剩下一盏渔灯,起风了,渔火随风摇晃,满河的灯光闪动。来,请一味小诗人读诗助兴吧!指名读诗(配乐,全诗)师:读得真好,谁能看着画面吟诵?(ppt去字幕)指名背诵 师:我们都陶醉了!让我们站起来随着画面一起吟诵吧!全班配乐吟诵 师:一点微弱的孤光就能激起诗人无穷的想象,这是因为诗人有双慧眼,能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美,谁能像诗人一样,去试着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说一说?
五、拓展发现,创造美品
师:现在老师还要给大家推荐一首描写夜景的诗,看看这首《枫桥夜泊》 cAI:出示诗句
师: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描写夜景的诗,让我们一同欣赏。指名两生吟诵。师:今天我们读的这些首诗都特别美,同学们在课下还可以继续分享,美美地读,美美地说!还可以像小诗人一样,美美地写,好吗?下课!
第五篇: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
《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以下是“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舟夜书所见
作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
虽然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