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赋获奖教案
《赤壁赋》教学设计(赛课)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课件】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课件】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思路(3分钟)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三、赏“乐”之景【课件】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第一自然段)(1)如诗如画的美景。(2)
(2)有哪些景?
清风、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不仅是“乐”,还是“乐甚”。
(3)你能为我们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 ◆肯定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写,有的思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微波。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徘徊: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情景吧(读第一段)
四、解“悲”之情【课件】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呢?什么叫愀然?(第二段)
(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 ◆“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
„„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美人”还象征什么?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课件】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怎样描述“萧声”的?
◆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苏子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 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
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②悲叹生命的短暂:
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
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
五、悟“乐”之理【课件】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
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
2、小结:
同学们,你看,作者从游之乐,到生悲,到最后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
六、品“苏”之韵【课件】
1、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课件】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1083 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
(1082 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蓝色的词,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3、点拨:
注意《定**》的下阙,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七、总结:【课件】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所以,苏轼是——【课件】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课件】(读)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周国平
第二篇:赤壁赋获奖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课件】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课件】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走进苏轼 三.何为赋
二、情感思路(3分钟)
板书: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乐-------悲--------喜
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观美景而乐。
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夜游赤壁的美景图:
-1-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
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③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
-2-(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1、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一世英豪,也终为过眼云烟,何况吾辈小卒,命运不济、仕途坎坷,谈何理想、只顾泛舟、喝酒,令人可悲。
2、由江水的浩大、无穷想到人生渺小、短暂。
3、由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不可得想到理想的无法实现,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走出了悲情、走向了超脱。问题四:作者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苏子的自解)
(4)学习第4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七、总结:【课件】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所以,苏轼是——【课件】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课件】(读)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周国平
谢谢大家,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第三篇:赤壁赋获奖教案
《赤壁赋》教学设计(赛课)
◆云阳中学 王益均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课件】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课件】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思路(3分钟)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三、赏“乐”之景【课件】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第一自然段)(1)如诗如画的美景。(2)有哪些景?
-1-清风、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不仅是“乐”,还是“乐甚”。
(3)你能为我们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 ◆肯定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写,有的思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微波。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徘徊: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情景吧(读第一段)
四、解“悲”之情【课件】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呢?什么叫愀然?(第二段)
(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 ◆“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
„„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美人”还象征什么?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课件】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
(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怎样描述“萧声”的? ◆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苏子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 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
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
②悲叹生命的短暂:
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
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
五、悟“乐”之理【课件】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
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
2、小结:
同学们,你看,作者从游之乐,到生悲,到最后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
六、品“苏”之韵【课件】
1、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课件】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1083 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
(1082 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蓝色的词,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3、点拨:
注意《定**》的下阙,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七、总结:【课件】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所以,苏轼是——【课件】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课件】(读)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谢谢大家,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周国平
第四篇: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体“赋”的特点与写法,理解谪居黄州的苏东坡乐观旷达的情怀。
2、理解翻译文章重要词句,理解文本,背诵全文。
3、懂得逆境中能以乐观旷达的心态保护调试自己。【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翻译词句,理解文中“变”与“不变”的哲学道理 【教学设想】 文言阅读教学,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背景介绍,研析文段一二
一、教学导入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乌台诗案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苏东坡书信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二、研析文段一二
教学策略:诵读文本---学生质疑---教师提问---讨论归结
☺文段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重要词句:望,兴,属,横,纵,凌,冯,羽化
既,与,之,焉,乎,而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文句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波浪。我端起酒杯劝客人们喝酒,吟颂诗经《月出》篇中描写月亮和美人的美丽诗句【‚窈窕‛篇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濛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泛光和天空连成一片。任凭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处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凌空乘风而行,不知道将要飞向何方;我们轻快地飘起啊,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飞升成仙而登临仙境。●教学设问与内容把握:
诵读文段,体会意境,感受作者夜游赤壁是何种心情?结合文本思考这种情绪何来?
夜游之乐:冯虚御风、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良辰美景:(风水月)淡雅朦胧
☺赏心乐事:
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唱诗文、迎风赏月
【板书设计之一】
☺文段二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重要词句:空明,美人,倚歌,袅袅,舞,泣 不绝如缕
于是,而,之,如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翻译文句
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开清澈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
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遥望)‘美人’啊,她在天边遥远的地方。‛有位吹洞箫的客人,随着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响,象怨恨象思慕,象抽泣象倾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线延绵不断。使得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跳起舞来,使得孤独小船上的寡妇哭泣起来。●教学设问与内容把握:
赤壁之游的人们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联系具体文本,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的情绪?
游乐至极,扣舷而歌。歌词感伤,箫声泣诉 乐极生悲,文势陡转
【板书设计之二】
三、诵读文段一二,背诵记忆。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研析三四五段,总结全篇
一、教学导入 ◎复习背诵文段一二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苏轼
二、研析文段三四五
☺文段三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
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重要词句:正,危,缭,下,东,渔,樵,侣,友,尊
其,固,而,之,于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翻译文句
我顿时面露忧惧,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从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领荆州,攻占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把麋鹿当做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酒杯互相劝酒。寄寓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短促,羡慕长江无穷无尽。【希望】同(拉着)神仙飞升遨游,(和)怀拥明月永久直到生命的终了。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寄托在洞箫的余音中,在悲凉 的秋风中吹奏出来。●教学设问与内容把握:
概括文段内容,并讨论客人的这种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苏子问客,转叙为议 箫客作答,诠解悲声
●由人物上古代(英雄)与当世(渔樵)的对比生悲 ●由宇宙间无穷与须臾的对比生悲 ●由理想上现实与愿望的对比生悲
【板书设计之三】
☺文段四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重要词句:斯,禁,食
者,盖,将,以,而,之,是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文句
我对客人说:‚您也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吗?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 ,但始终不曾消失。有时圆有时缺的就像那月亮,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
来)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万物的变化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会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各自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音乐(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风景(颜色);取用它们不被禁止,享用它们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教学设问与内容把握:
联系上文,概括文段的内容,并思考苏东坡从哪些角度为客人解析了人生不必如此悲慨? 水月为喻,理智应答
变与不变(哲学角度),豁达乐观 取与不取(生活角度),精神解脱
【板书设计之四】
☺文段五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重要词句:酌,肴核,狼藉,枕藉
而,相与,乎,之 ●翻译文句
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了酒杯,重新斟酒再喝。菜肴和果品都吃完了,空杯、空盘杂乱地放着。我和客人们互相靠着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教学设问与内容把握:
文段叙写夜游之乐,见出夜游者怎样的生活心态? 照应开头,叙写游乐,忘怀得失,超然物外。
【板书设计之五】
三、诵读全文,归结全篇。
◎这篇赋通过对黄州赤壁江山、水、月的描写,歌辞的唱和,主客的对话,展示了作者自己的追求、失望以至旷达乐观的思想历程;另一方面又通过游记,反映了作者对宇宙的看法,表达了旷达乐观的态度。◎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主客问答自然心灵和谐
【板书设计之六】
四、拓展延伸:
课后学习《后赤壁赋》,从体裁、情感内容、艺术表现等角度比较其异同。板书设计见上
【教学反思】
虽是传统篇目,但这一次在文段内容理解概括上还是有了一点收获,特别是二三段的“悲”原委的挖掘和第五段“苏子”阐解角度的变化(见教案)。
对全文的理解似乎也更深入了一步:从全文而言虽见出作者的旷达乐观情怀,但灵魂深处的挫折感与强烈的进取心行文还是不离不弃的。文章首段“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诗句中有“美人”之影,自然段二歌词中更有“望美人兮天一方”的遗憾。“美人”实则隐喻“圣君”,自然段三中有关曹孟德的诗
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恰是极写曹操珍惜人才。凡此种种,均见出作者人生不遇的伤感和强烈的儒家入世情怀。
这些要点在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讨中均获得了共识。
【另附何满子的赏析文章】
此赋作于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因同年另有《后赤壁赋》,故世人习称为《前赤壁赋》。
关于这一次赤壁之游,苏轼在《与范子丰》函中曾有所记述:‚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今日李委秀才来相别,因以小舟载酒饮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可知此赋确是记游的实录。参照同时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更可看出赋中咏及曹操,词中咏及周瑜,两两相当;而词中‚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用‚人道是‛三字传疑;此赋中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句传疑;正可与《与范子丰》函中的‚传云‛、‚或曰‛两句相发明。但一赋一词,已使黄州赤壁的声名压倒了真正的古战场嘉鱼、蒲圻间的赤壁了。
凡是记游的诗文,首先当然要求写景叙事生动有味,更需要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感情,才能神情飞动,诗趣盎然;倘若景与情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即主客观的契合之间生发出哲理的意蕴,那便是上乘之作了。苏轼的许多杰作,大抵能达到这种最高境界。例如人们都熟悉的一首小诗《题西林壁》,全诗只有四句二十八字,就景、情、理三者兼备。头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写景;次句,‚远近高低皆不同‛是对景下评,显示出作者看山的惊喜之情;末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对主客观的关系发
抒哲学的认识论的解悟了。但一首七绝究竟不能细致地写景、充分地抒情和畅遂地宣示哲理,而在一篇赋里却行。《赤壁赋》通常被归为抒情小赋,其实依其内涵的重点说,更是一篇哲理小赋。因此,从‚苏子愀然‛以下主客对答的三个自然段,应是全赋的重心所在。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这篇赋里,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发抒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但这种意蕴都不是藉抽象的灰色的言语表述,而是诉之于月下江游的眼前景物和由景物所引起的感触,因此才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一方是由月夜江上想起曹操的诗句,由诗句联想起曹操兵下江南、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进而产生了‚千古风流人物‛不免‚浪淘尽‛,空留山川遗迹的感慨,转而抱恨于人生须臾,江山无穷,登仙乏术的无可奈何;一方则顺手以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归结到人生应投入大化,方能超脱无谓的苦恼。这两方面的感情,包括人生苦闷和物我参透,当然都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烦恼以及要求摆脱烦恼的旷达态度的表露。
然而,作为全赋重心的主客对答部分,如果没有前两段为之创造环境气氛,培养情绪,那么,主客对答的感情渲泄和哲理发挥,就不能产生出色的效果,乃至缺乏基础了。首段是点题,描写赤壁泛舟的情景,就记游来说,仅此一段,文意就已独立自足。这一段的描写,主客的情绪是愉快的,轻松的,彼此都陶醉在初夜江上的泛游之中。接着,第二段是由轻松到沉重,由愉快到抑郁的过渡,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就转向了莫名的惆
怅。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并且欣然同意这段对话乃是情理之所必有,正如对话结束,愁结解开以后的喜笑重酌也是情理之所必然一样。全赋的构架布局可说是天造地设,无瑕可击的。
抒情小赋自六朝起已代替西汉的大赋成为赋的主流,并且逐渐趋向散文化,成为韵散交织的更为自由的文体。唐以后,散赋已成为赋的基本形式,比四六对仗的骈体文还要自由疏放,但诗味却更为浓郁。散赋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也自由。但它又确实保持着赋的精神,与散文迥乎有别。这篇《赤壁赋》可说是散赋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在形式上,这篇赋既抛弃了通常作赋的架势,捐除了‚若夫‛、‚尔乃‛、‚是以‛等通常赋体中常用的转圜接笋的辞语,使感情的流动转折十分畅遂;用韵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如出天籁,只在每节的结束数句稍加强调。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客曰‛一段的‚鹿‛、‚属‛、‚粟‛与‚穷‛、‚终‛、‚风‛,以及下一段的‚主‛、‚取‛与‚色‛、‚竭‛、‚适‛等。全赋若无韵而有韵,字面上的韵涵藏在全赋的感情节奏和叙述节奏之中,斧凿之痕全泯。先不论其全赋情景哲理的含蕴,即以表现方法而论,无怪于历代文论家的推崇,以至于唐庚称颂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唐子西文录》)了。
(摘引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作者:何满子)
第五篇: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一、导入: 重新认识作者:
苏轼: “三苏 ” 苏询 苏轼 苏辙 “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苏辛” 苏轼 辛弃疾 “苏黄米蔡” 苏轼 黄庭坚米芾蔡襄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欧阳修 曾巩
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二、关于赋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三、解读文本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四、写作背景
苏轼被贬黄州。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悲愤、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五、文章内容:
第一节,写作者和朋友泛游长江,尽情尽兴。(景美——“乐”)第二节,写箫声哀怨,使客人的情感骤转。(由“乐”而“悲”)第三节,吹箫客人论述了曲调哀怨的原因: 第四节,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天地万物变与不变,只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而已。
2、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永存的,对天地没有什么可羡慕的。
3、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无穷无尽的宝藏,共同享用。三层意思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第五节,客人转悲为喜。(由“悲”而“喜”)第一节介绍东坡游赤壁,作者写出了清幽静寂的自然景色和诗一般的境界,不由行沉醉其间,陶然忘忧,幻想羽化而登仙,由自然和谐的意境——心情“乐”甚。
由乐而忘情,不觉“歌”起来,却歌出了屈原的“楚辞”,客和箫哀怨,曲折传递内心仍难以排遣的忧郁情怀,转为抒“悲”情:哀……,羡……,如何解脱呢?接下来议论说理,表达乐观旷达的理性美。
六、分析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先品读,再思考,有所悟后再读,力争课内背诵)思考:(l)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寥寥几笔就简洁明快地描绘出赤壁的秋江月色。哪几句话是景物描写?
明确: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清爽平静)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浩瀚无边)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皎洁澄澈)
(2)“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几个动词最能传达词人泛舟秋江的心情? 明确: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A、“诵”、“歌”: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凌”:任凭一叶扁舟凌越万顷秋江,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豪迈激越。B、主观感受:浩浩乎、飘飘乎
(二)学习第二段 思考:(1)歌词中“美人”指代什么? 明确:“美人”——圣主贤臣、美好理想 “ 渺渺兮”——深沉的情怀 探讨:(2)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
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3)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明确: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承上写乐、启下写悲。
(三)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1)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2)“客”是如何闻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
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四)学习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l)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明确: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1)本段感情色彩为”吕”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c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七、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八.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九、板书设计 诗情 画意 理趣
游赏之乐 江山风月之美
写景 由乐转悲 天各一方;箫声呜咽
抒情 触景伤怀 当世枭雄而今安在
因悲生悟 变与不变;取与不取
议论 悟透而喜 喜笑—更酌—狼籍—枕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