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音乐教案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3、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主要教学内容
1、《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
2、有关民歌的音乐知识。重点和难点
《沂蒙山小调》。理解这三首民歌的地方风格。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醇厚的中原韵》课件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
二、问题探究
1、请学生说说我国中原地区的几个省份。生:中原地区主要有山东、河南、河北等省。
三、作品鉴赏
(一)《沂蒙山小调》
1、先带领大家走进山东,欣赏一首《沂蒙山小调》,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抗日战争时期曾被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后来,有人将歌词做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终于定型。
2、大家边听边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有何特点呢? 生: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师:四个乐句间有何联系吗?
生:除第四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
师:第四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也使其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3、那从旋律线分析,每句的尾部有何特点呢?(唱谱)生: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
师: 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绚丽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还有什么发现吗?
每句的结束音是下句的开始音,这叫鱼咬尾。
4、老师还有一个彭丽媛的演唱版本。大家来比较一下,两位歌唱家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是怎样的?
生:王世慧的演唱采用了方言,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彭丽媛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师:节拍方面有何变化吗?
生:王世慧原来的小调44拍,彭丽媛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34拍。
(二)《王大娘钉缸》
1、接下来请大家仔细聆听这首歌,想一想这首歌的风格是否似曾相识? 生:《好汉歌》
2、我们听的是一首河南的民歌《王大娘钉缸》,这是一首民间歌曲,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这首歌的旋律也成了《好汉歌》的创作素材。
3、那你们觉得歌曲的风格和结构是如何的呢?
生:活泼、风趣的。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上下整体平衡。
4、和普通的歌曲比,歌曲的歌词有何特点啊?
生:唱词短,衬词长。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这一长一短,一呼一应,明显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
(三)《孟姜女哭长城》
1、让学生讲《孟姜女》故事。
2、聆听歌曲。
3、聆听江苏民歌,听后讨论两首歌曲曲调、风格。
4、教师点评。
这首歌源头本在江苏,歌词采用四季体的写法,内容概括简练,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体写,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基础上加花装饰。演唱上,体现了南北风格上的差异,一刚一柔,粗犷与细腻形成了鲜明对比。
5、引导学生分析江苏民歌结构、旋律特点。
此歌也是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并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技法。
四、归纳概括
1、阅读书本31页文字,谈谈民歌的主要音乐特点?(1)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2)与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3)各地民歌在调式、节拍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4)结构一般短小。
五、课堂小结 民歌的歌词、旋律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许多同学或许会认为民歌很土,但是它是人们情感最真挚的表达,就是专业音乐工作者也常常把民歌作为他们创作的素材。很多流行歌曲也都借鉴了民歌的旋律。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仔细聆听,找找还有哪些流行歌曲有民歌的影子。
第二篇:4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第二单元 第4节 醇厚的中原韵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学科:音乐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版)
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如高一开设美术,也适用高二年级)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o、la、sol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源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是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四、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
(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
(3)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4、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1)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密切结合,因而最容易在本地区流传。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不断作反复。
(2)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体裁:小调最丰富;
调式:徴、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
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5、拓展与探究
(1)、第2题、第3题已在前面学习、欣赏中结合完成。(2)在第1题、第4题、第5题中根据自己选择完成其中两道题。(3)一起完成第5题。
(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只完成“鱼咬尾”的创作方法,或采用老师给节奏,学生创作旋律的方式,适当降低难度
第三篇: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高一音乐欣赏 高一音乐欣赏 高一音乐欣赏 高一音乐欣赏 高一音乐欣赏 高一音乐欣赏 高一音乐欣赏
第四篇:高中音乐课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与地方风格。
(二)探究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对比鉴赏《孟姜女哭长城》与《孟姜女》,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三)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认识民歌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感受体味中原民歌的音乐风格,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难点: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三、教学内容
《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好汉歌》
四、教学方法
用好课后的拓展与研究题目,明白课后题的意图,让其为教学有效服务。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演唱、聆听、表演等活动体验音乐,扩大曲目的积累,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探究,增强理性分析与研究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
入
播放《好汉歌》音像,电脑打出课题《醇厚的中原韵》
聆听《好汉歌》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自然地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王
大
娘
钉
缸
︾
播放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引导学生将其旋律与《好汉歌》对比从中发现什么?
聆听―对比―分析-试找出《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在旋律上的联系:《好汉歌》旋律取材于《王大娘钉缸》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认识专业创
作歌曲与民歌之间的关系.民歌乃是作曲家创
作源泉之一。
︽
孟
姜
女
哭
长
城
︾
1、播放《孟姜女哭长城》,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每句结束音。
2、播放《孟姜女》引导学生找出其与《孟姜女哭长城》之间的联系
1、看乐谱聆听音乐,说出歌曲每句结尾音:商-徵-羽-徵.
2、聆听、对比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歌曲旋律是在江苏民歌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绝.)
1、了解歌曲创作方法:起、承、转、合。
2、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
沂
蒙
山
小
调
︾
1、播放《沂蒙山小调》引导学生观察每句旋律头尾的特征。
2、启发学生用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试着创作一首短曲.3、分别播放(1)王世慧、(2)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1、看乐谱聆听音乐(每句的第一个音恰好是前一句的最后一个音)
2、分组讨论、创作
3、对比聆听,说出二人演唱风格的异同:(1)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很浓,采用方言、按小调的四四拍演唱。(2)按四三拍变体演唱,速度有所变化,处理的比较细腻,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1、了解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
2、掌握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
3、通过对比聆听《沂蒙山小调》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唱,进一步体味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
第五篇: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全州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
顺序号:0
4学
科:音乐鉴赏年
级:高一
课
题:醇厚的中原韵学校名称:康乐一中姓
名:张梅红 授课时间:
2016.09.27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1)探究这民歌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3)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了解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和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课前我们观看了维族民歌《阿拉木汗》及我们临夏地区民歌花儿《尕妹妹的大门上浪呀浪三趟》,这也是我们这个单元前两节课的欣赏内容。这节课老师带大家领略中原风韵。有没有同学知道中原指什么地区的呢? 生:河南
师:“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原韵”,就是河南、山东、河北这三个省的音乐了。
二、新课讲授
(一)河南民歌
1、听赏《王大娘钉缸》并简单介绍“地花鼓”。
师:首先,我要带同学去中原的中心,河南省。那说到河南呢,我想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都定都在河南,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北宋就定都在河南开封,晚唐时定都在洛阳……河南还有很多著名的、美丽的景色,像洛阳的龙门石窟,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五岳名山的中岳嵩山,在这样一遍瑰丽的土地上,又孕育着怎样的音乐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王大娘钉缸》是一种流行于河南民间的歌舞——地花鼓的代表作之一。由一旦一丑扮作一对情人或一对夫妻合作表演,丑角表演诙谐、大方、旦角表演含蓄、羞涩。采用对唱形式,演唱内容反映了百姓的平常生活,具有一种特殊的活力和亲切感。从句幅来看,一短(2小节)一长(4小节),局部不对称,但整体前后两部分十分规整(6对6),相互间保持着严密有序的呼应关系。整首民歌明快、诙谐、轻松。
互动
师:听完了这首歌呢,老师想请同学们跟我配合着一起念一下这首歌的歌词,我念词,你们念“呀儿呀儿咿呀儿呦……”
3、聆听《好汉歌》,并与《王大娘钉缸》比较。
师:同学们配合的都非常好,那你们觉得这个歌词很熟悉?似乎在哪里听到过呢? 生:《好汉歌》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啊,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看着图片来聆听着这首《好汉歌》
师:这两首歌曲在旋律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王大娘钉缸》中“担上挑子走四方”和《好汉歌》中“路见不平一声吼啊”在旋律是差不多的;还有歌词中的语气词“咿呀呦”也是差不多的。
4、归纳民歌和创作歌曲的差别。
师:这首《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好汉歌》是一首创作歌曲。
(二)山东民歌
1、简单介绍《沂蒙山小调》并带着问题聆听
师:去过了河南省,接下来我们就要去一下山东了。说到山东民歌,我想有一首肯定是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了,是什么呢?有没有知道? 是《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在20世纪40年代时,我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这时,在山东沂蒙山区出现了一个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这个反动武装不去打击日寇,却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做了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终于定型了。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两种版本的《沂蒙山小调》。
2、欣赏两个版本的《沂蒙山小调》并比较。(彭丽媛和王世慧)师:介绍完这些音乐写作知识,老师要给同学们听一下两个版本的《沂蒙山小调》,请同学们听完了以后分析一下他们的不同之处。(从拍号、速度和风格上做选择题)
3、分析曲谱,教师分句弹奏,学生找规律,简单介绍“鱼咬尾”创作方法。
师:“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4、师:介绍完“鱼咬尾”这种音乐写作手法,那同学们在这首歌曲里还发现了什么其他的创作方法吗? 生:略
师:“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起” :音乐主题的呈式。“承”:对主题的巩固;承上启下。“转”:使音乐内容深化,节奏、调式、调性形成对比。“合”:综合全曲,大团圆。
(三)河北民歌
1、简单讲解孟姜女的故事
师:这是在江南松江府,有姓孟和姓姜的两户人家,种下一棵葫芦,长大变成了一个女孩,叫孟姜女,嫁给了丈夫万喜良,可是在新婚之夜丈夫被抓去修建长城,三年杳无音信,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结果丈夫已被折磨致死,孟姜女悲痛万分,连哭三天三夜,哭倒长城八万里,以身殉夫。这样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有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2、带着问题聆听两个版本歌曲
(1)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师:这首歌曲是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一下这两个不同版本的《孟姜女》,我的问题是: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有何异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听完了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歌词有几段? 生:情绪悲痛、深沉
(2)聆听江苏民歌《孟姜女》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去听江苏民歌《孟姜女》 注意对比歌词、旋律
3、民歌的变异性
师:《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这也说明了民歌是由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并且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它的旋律歌词等会不断地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流传到了哪一个地区或哪一个民族,就会适应本地区或本民族的特征和风格。而《孟姜女哭长城》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四)、民歌和创作歌曲的差别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课件表格
(五)总结中原民歌的音乐特点
1、调式:多为小调
2、节奏:工整
3、旋律:平稳
4、篇幅:较短;较长篇幅也是同曲不同词。
三、总结
总结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2、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鱼咬尾”、“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民歌的变异性
4、民歌与创作歌曲差别;
5、民歌的音乐特点。
四、作业
寻找具有中原民歌风格或元素的通俗或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