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30-池上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3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30-池上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30-池上教学设计》。

第一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30-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小组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二篇: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 - 副本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

教学内容:

《池上》是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整首诗一共四行两句话,短小清新。诗人通过描写小娃撑船偷采白莲这件事,通过“偷”“不解”等词语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形象。教学目标:

1.认识诗中的生字“首、浮、萍、踪、迹”,会写“首”“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孩童可爱、纯真的童心之美。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中“偷” “踪迹”等词语的意思。2.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孩童的天真可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多媒体出示荷塘及荷花图片)1.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生:荷叶,荷花。

2.师:是呀,碧绿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荷花,这是夏天独有的景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夏天景色的古诗,它的题目就叫《池上》。(师板书诗题:池上,生跟老师一起写。生齐读诗题)师:池上是什么意思?生:池塘上

3.师: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生:白居易。师:我们以前学过一首他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起背一背吧!师:大家了解白居易吗?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他。(出示课件白居易简介)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字。

1.师:有一天,白居易来到池塘边,他看见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大家想知道吗?请打开课本67页,借助拼音自由读《池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初读情况

师:会读了吗?谁来试一试。(指生读,师指正点评)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指生读,齐读)

3.认识生字

(1)师:大家读的真好听,生字宝宝已经迫不及待想和大家见面了。出示生字课件),你认识它们吗?谁当小老师来领读?

会读了吗?指生读,师纠错点评。继续开火车读。

(2)去掉拼音帽子,能直接读出它们吗?指生读,齐读,教师随机指字读。

师:“萍”字,是什么结构?草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三点水的字和什么有关?(长在水里 的草)。(出示浮萍课件)看,这就是浮萍,师介绍浮萍。浮萍叶子一个挨着一个,长得怎么样?(密集)

(3)学习生字“首”“采”写法。

师:这两个字大家认识吗?读出来。师指导“首”写法,并在田字格板书。

(出示课件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一只手正在摘苹果,“手”就是爪子头,果树就是“木”,手摘东西就是“采”,它是会意字。指导“采”写法,并在田字格板书。

师:翻到课本69页,描红写两个。师巡视指导正确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师:我们把生字宝宝送进诗中,再来读诗。1.师:这首诗一共有几行几句话?生答 2.(课件出示第一句)师:齐读第一句。生读。

师:结合这句诗,观察这幅图片,说一说小娃在干什么?生:撑小船。师:大家撑过小船吗?谁能演示一下?(生演示)用什么去撑? 生:竹竿。师简单介绍。

小娃撑着小船干什么去了?(生答偷采白莲)“偷”不是偷东西的意思,这里的指的是瞒着大人悄悄的做一些事,大家有没有偷偷瞒着爸爸妈妈做过一些事,被发现了还不会被责怪?(生回答,师点评)

师:小娃瞒着爸爸妈妈,也不告诉他们一声,一个人撑着船去摘白莲去了,你感觉小娃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调皮,可爱)读出调皮,可爱。

3.小娃偷采白莲,真的没有被发现了吗?(出示课件第二句)齐读。

师:小娃偷采了白莲,不知道把踪迹藏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偏旁理解“踪迹”)“踪迹”指船行走留下的痕迹。观察图片,让学生指出小船留下的痕迹。

师:是呀,密密麻麻的浮萍铺满了水面,小船前行推开浮萍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水路,也就是(浮萍一道开)。被船推开的浮萍暴露了自己,小娃他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小娃被暴露了,居然不知道,还只顾划着船高高兴兴地往家回。这一幕被岸边的白居易看见了,白居易笑了,你知道他在笑什么?

生:可爱。师:你能读出小娃的可爱吗?生读这一句。师:这么可爱的小娃,大家喜欢吗?带着喜欢,再次齐读。

四、背诵古诗

这首诗会背了吗?(出示图片)看着图片,试着背一背。男女生比赛背。拍手背,指生背。

五、拓展延伸

儿童的天真可爱的,一直是诗人描绘得对象。高鼎笔下曾经就有一群这样的孩童,早早散学归来放起了纸鸢。(出示村居)师领读,齐读。

六、布置作业

1.与伙伴们一起分享《池上》诗中的趣事。2.背诵《村居》。板书设计

池 上

白居易

撑 小艇 偷 白莲 调皮 可爱

第三篇:(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东明小学 孟繁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首、踪、迹、浮、萍。学写:首、采。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天真、调皮的童心之美。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中“偷”“首”的意思。了解“采”的由来。

2、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件“首”,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一个生字,拼读。释字义。

“首”的字义有很多,请看(课件出示),在这里“首”是表示数量的词,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诗?(课件出示)(《池上》《小池》),对,这两首诗都与美丽的荷花池有关。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荷花池照片,想不想看啊?(课件出示)(荷花池照片)荷花池美不美啊?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白居易来到池边,他看到荷花池里一个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他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池上》(课件拖出课题)。知道“池上”是什么意思吗?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大家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首诗。

1、(课件出示要求)(1)自己大声自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2、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读得怎么样了。

(1)课件:撑小艇,再读句子“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课件:踪迹——藏踪迹,读句子“不解藏踪迹,”(刮奖刷逐步刮出)(3)课件:认读:浮萍。(出示图片)这就是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拖出句子“浮萍一道开。”认读。

3、下面我们把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出示整首诗)课件幕布逐句显示

(1)范读(配乐)(2)自由练读(3)指名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了解诗意

1、课件 大家看看这两张图片和这两句诗。谁来给搭配一下?说理由。“采”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这时小娃什么心情?高兴?还有?紧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偷)(课件出示)“偷”有三种字义,你觉得在这里是哪种意思?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你有过偷偷地做一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谁能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读出紧张、高兴的心情。指名读、齐读。

2、小娃偷采白莲,会不会被发现呢?你们从哪儿知道的?(课件出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师读句子。踪迹是什么呢? 大家来看:(课件出示)

《雪地里的小画家》看图说话:---是---留下的踪迹。图中找小娃娃留下的踪迹。

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天真的孩子呀!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

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3、课件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大家明白了吗?我来考考大家(师说大意,生说句子)

四、朗读积累

1、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对读这首诗,行吗?

2、我们再一起来有感情的读读这首诗吧。(配乐)

读得真好,老师增加难度了,看!一些词语不见了!(无限克隆遮盖图片,遮盖生字)

你能读一读吗?(生填空读)又一些词语不见了,你还能读吗?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现在一个字也没有了!谁能看图背诵?

4、配乐背诵古诗。

5、拓展:其实,像这首诗一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课件出示)《所见》《村居》《夜书所见》等,我们来看看这几首诗各写了小孩子在干什么?课后大家可以找来好好读一读。

五、接下来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写得好!(课件出示)

首 采(认读组词说话)1.观察所在位置

2.师范写,强调难点 3.生练写,师指导 4.师生、生生互评。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池上 天真 调皮

(喜爱)

第四篇:(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池上》 教学设计

12古诗两首—— 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会读诗中出现的四个生字“踪、迹、浮、萍”,会写“首、采”。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诗歌音频。

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出示图片,谈感受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惊喜,请欣赏!这是在哪里?看了这些景色,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2、看到这么美丽的池塘,这么美丽的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塘边,还凑巧撞见了有趣的一幕,一个俏皮可爱的小娃吸引了他。于是,他忍不住吟诵了一首诗。(播放诗歌音频)

3、到底这个小娃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池上》(板书课文题目,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一生写了3600多首诗,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2、教师:《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我们一起来试试!

请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自读检查: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齐读。(读准后鼻音)

(2)听见你们读得这么好,藏在诗歌中的几个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要和你们交朋友了。

1教师出示生字,同桌合作读准字音,当小老师教读生字。○2教师重点指导○“踪、迹、浮、萍”的读法。(识字方法的指导,组词,开火车读)

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还有两个生字宝宝也来凑热闹啦!可是要想和它们交朋友,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呢!

3教写“首、采”○(写字三看,三个一)

(采莲蓬游戏:为了奖励你们写字认真,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采莲蓬的游戏。)

(3)指名读古诗。(正音,理清节奏)

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现在我们就来把它们送回古诗中。谁来为大家准确地读一读古诗呢?适时评价,用“/”标出诗的停顿。(字正腔圆,富有节奏感。)

(4)学生齐读古诗,读出节奏。

(5)读完古诗,你知道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小娃偷采白莲。)

三、细读古诗,品味情趣

(一)你是从诗中哪句话发现的?——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前两行,边读边想象画面。

2、(要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正如我们学过的一首汉乐府古诗中写到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田田的莲叶还有星星点点的莲花装扮,树立在莲叶与莲花间的是鲜美可口的莲蓬呢。这么美丽的池塘,你想不想去看一看?这么美味的莲蓬,你想不想去采一个来尝一尝?

(2)是呀,小娃也有跟你们一样的想法呢!他是怎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为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小娃就小心翼翼、悄悄地去采池中莲蓬。

②你们有没有悄悄地做过什么事?

(“偷”,结合自己“悄悄”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可爱、纯真,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③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二)后两行——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自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以为自己小小的个子躲藏在田田的荷叶间,就不会被发现了。他想偷偷地采了莲蓬,偷偷地吃。可是,他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白莲的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

池上发生的这一幕,全被诗人白居易看见了,可小娃他还不知道呢。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练习读后两句,读出情趣。)

师:在诗人眼里也是如此,看着这可爱的小娃,白居易心中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就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池上(齐读课题)。

四、课堂小结

1、短短四句话,居然藏着一个这么有趣的故事,多美的画面,多可爱的小娃呀!再来读读这首古诗吧。(指名上台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师:你的眼前是否出现了那些美丽的画面呢?)

2、学到这儿,我们不知不觉把诗中藏着的故事和画面都读出来了,真了不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天真可爱的孩子,记住这些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吧!齐读古诗(配乐)。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池上 [唐] 白居易

首 采

小娃 天真可爱

第五篇: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么回事。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

1.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2.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个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咕咚》。师板书课题并教读:咕咚

3.认读生字“咕、咚”,师相机讲解: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咕咚”一词,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引导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解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2.组织同桌互读,互相帮助。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价。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5.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引导齐读课文,启发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3.组织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4.组织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拦住、拔腿就跑、可怕极了。

二、整体读文,理解内容。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2)课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一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4.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全班齐读5~7自然段。

(1)指名反馈: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是什么呀?

(3)理解“拦住”。7.分角色读课文。

8.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9.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下载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30-池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30-池上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