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一课时
小数的意义
高唐县固河联校
董保华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读写小数。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正方形纸片、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请打开课本48页,仔细观察情境图。谁愿意说一说对图中四种鸟了解的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读一读信息图中前两条信息? 指名读小数,师板书。
师:读小数时小数点前面部分和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后面要依次读出每位数字。
师:下面这两个小数你能写出来吗?试试看。
(让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小数。)师板书,指导学生规范书写。
师:看来同学们既会读小数,又会写小数了,那看到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0.365千克中的0.365表示什么意思?„„
(师细心了解学生介绍的内容,教师可适当补充。)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板书课题)
活动二: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
师: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请用学们运用一张正方形纸,小组合作完成下面两个问题。(1)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怎样用它表示出0.1和0.01?(2)怎样表示0.25呢?
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说出:(1)将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1/10,也就是0.1。将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1/100,也就是0.01。
(2)用这张正方形纸片表示0.25,就是要把它平均分成100个方格,涂满25个方格,表示25/100,也就是0.25。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0.25表示的意义。那么信天翁蛋重0.365千克,0.365表示什么?(出示学具:由10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塑料块组成的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塑料块)小组再次合作探究一下吧。
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摆弄塑料块,弄明白一个小正方体占整个大正方体的1/1000,也就是0.001。365个小正方体占整个大正方体的365/1000,也就是0.365。
活动三:归纳概括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你能找到那些小数?它们都表示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找到刚才研究过的0.1、0.25 0.365,并分别说出它们的意义。师: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小数?它们都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师生共同概括出:像0.1、0.25、0.365„„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意义,那么0.8由几个0.1组成的?0.6、0.9呢?你知道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吗?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认识: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0.1。
师:谁能说一说0.25、0.48是怎样组成的?0.365、0.241是怎样组成的?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分别记作0.1、0.01、0.001„„
活动四: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这道题目主要复习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完成自主练习第二题。(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学具巩固小数的意义)
在课本上填写。
活动五:全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说给同学听听。
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篇: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教案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东疏镇第一小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48~5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举例回答,师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1 1/10;0.4 4/10„„)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提问。)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发言。)
(师板书:0.1——1/10 0.01——1/100)
(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谈话:我们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吗?它表示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板书:0.25 25/100(3)教师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0.05 5/100 0.10 10/100(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
(2)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教材51的图),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3)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4)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4.总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0.25和0.365这样的小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小数吗?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
(2)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三、情境练习,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读题,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限时作业:见练习册21
五、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
小数的意义
方城县古庄店乡一小 郭蓓蕾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下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
2、借助米尺直观图,探索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系统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并会进行整数、十进制分数、小数间的转化,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3、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揭示课题
1、思考讨论: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初步了小数,你能说一个小数吗?关于这些小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小数点、小数读法、位数、意义……)
2、谈话揭题
师:关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小数的产生、计算、意义……)
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小数。(板书课题)
二、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提出问题
1、动手操作,测量黑板的长并汇报结果。(板书黑板的长度)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黑板的长有多少,我们要借助什么工具?
2、提出问题:如果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3、尝试解决,并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和意思。
4、小结:我们不能用整数的时候,可以用其它数来表示。人们很聪明,和我们同学一样,就想到了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就产生了。
5、提出问题:在用米作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有的同学用分数表示,有的同学用小数表示,分数和小数肯定有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先来探索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奥秘。
三、探索小数的意义
1、认识米尺
师: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小数,我们可以借助这把米尺。
2、借助米尺,进一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
(1)独立思考:9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你准备怎么表示?
(2)小组交流:9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该怎么表示?为什么可以这么表示?
(3)练一练:
1分米=()/()米=()米
5分米=()/()米=()米
(4)提出问题:1厘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又该怎么表示?你是怎么知道的?5厘米?12厘米呢?
(5)练一练:
1毫米=()/()米=()米125毫米()/()米=()米
3、借助想象,拓展认识
师:1毫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又该怎么表示?你是怎么知道的?125毫米呢?
4、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1)转换:125/10000=()0.00125=()/()
(2)分组观察:这些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这些可以用小数表示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与它们所表示的小数有怎样的关系?
(3)小结:分数和小数的关系及小数的位数.(4)概括: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板书)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小数的意义,不知道我们同学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做几道练习好吗?
1、分数、小数间的转化:教材55页第2题(连一连)
反馈:为什么6/10可以用0.6表示呢?
2、教材51页做一做。
3、创造小数,并试着用分数表示。
反馈:为什么这个小数可以用这个分数表示呢?
五、总结反思,质疑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告诉全班同学。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
一、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的读写和意义。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教材呈现了四种不同的鸟及鸟蛋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与鸟蛋质量有关的问题引入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自主的读一读、写一写让学生把数据读或者写出来。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订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教师紧接着问学生“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从而引出0.25千克中0.25的意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2、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让学生借助正方形纸片这一学具,通过动手操作理解0.1与1/10 以及0.01与1/100之间的关系。继而引导学生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让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举例练习补充素材。
通过以上素材引导小组讨论,找出一位、两位小数的共同特点。并概括一位、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例如:0.25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25份涂色,则涂色部分表示25/100,用小数表示为0.25,因此0.25就是25/100,由25个1/100组成,也可以说0.25由25个0.01组成)
2.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
学生在学习了两位小数的启发下,自然迁移,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把正方体看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365份涂色,则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365/1000,用小数表示为0.365.因此,0.365就是365/1000,表示365个1/1000,也可以说0.365由365个0.001组成。)
3.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3、展示交流 归纳总结
1.经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学习,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探讨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整数可以按计数单位的大小把数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整理成整数数位顺序表,那么小数是否也可以像整数一样整理出小数数位顺序表呢?
2、举例分析小数的组成0.25、0.365、1.35、12.87都是小数,观察者四个小数会发现它们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3、确定小数部分的数位名称。观察发现:小数本身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各位所表示的计数单位“一”是十进关系,因此,表示十分之几的数要写在整数右边第一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这个数位叫做十分位。一次类推,表示百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这个数位叫做百分位、、、、、、3教师的精讲点拨,用规范严密的数学语言进行总结数位顺序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初步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的积极引导使知识得以提升,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程新理念。
4、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2.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读题,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设计意图]练习重点是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第五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4.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彩带、磁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1米长的彩条,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把1分米改写成 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总结: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分享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每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这样的小数,就称为一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练习:用小数怎么表示?呢?0.5怎样用分数表示?
参考答案:0.9,0.6。
2.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1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小数呢?4厘米呢?8厘米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教师:观察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分数的分母都是100。
学生2:小数点的右面都有2个数字。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正确。类似刚刚学习的一位小数,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2个数字的小数就称为两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小数的意义。
教师:结合我们刚才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自选两位以上的小数进行研究,完成表格。
学生先独立研究,再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教师:通过你的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比如: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一份就是1毫米,也就是米,写成小数就是0.001米。
学生2: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
教师:其他同学还有谁也研究了三位小数的意义?谁愿意也来说一说?
学生预设:我选择的小数是0.023,也是一个三位小数,可用分数表示为千分之二十三。
教师:说得非常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那么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
学生: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
结合板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探讨过程,和同伴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10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2:我知道了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学生3:也就是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结: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4.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大家都知道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呢?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整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第33页做一做。
2.第36页练习九第1题。
3.填空:
0.6里面有6个();再增加()个0.1就等于1。
0.25里面有()个0.01。
32个0.001是();32个0.01是();32个0.1是()。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让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评议。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对小数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两位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