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主学习的一般教学模式都包括哪些环节
自主学习的一般教学模式都包括哪些环节?
吴智光 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8、修改: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9、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使用效果进行最终评价 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性的教学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教育家杜威最先提出应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科学”,桥梁科学即为教学设计的原意.80年代初,由邬美娜、刘茂森等人引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但那时的教学设计只是原封不动的将教学设计从国外“拿来”,介绍给大家的观点和理论也是零星的、支离破碎的,根本谈不上体系,实践几乎没有.经过这些专家20年的努力,现在教学设计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个别成功的实践应用.但是纵观我国教学设计的理论,我们看到的多数还是国外教学设计的印迹,由此导致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我国的教学实践不适应,表现为:理论反映的是西方教育观念、学习理论、教学模式发展的轨迹和成果,提倡学生创造性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实践是我国千百年形成的“儒家”教育观念、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来揣摩模型所提供的教学设计过程,这样,优秀的教学设计实现规模效益,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评价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过程的一切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探究型学习的基本过程.虽然因为探究的程度不同,探究学习活动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总的来说,探究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包含了一些基本的活动要素.确定问题 探究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问题,分析问题的属性,根据问题的属性,进而可以确定采用哪一种程度的探究活动,有没有必要展开深入的研究,是进行完全的探究还是不完全的探究,还是以调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评价为主.在解决问题之前,不仅要将问题界定清楚,还需要确定问题所处的情境,也就是描述清楚问题空间.形成探究思路 确定问题以后,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分析问题,收集信息材料,形成解决的思路和策略.另外,问题的属性不同,所采取的解决策略也有很大差别,不同的解决策略需要不同程度的探究活动.实施探究 开展探究是整个活动的核心过程,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根据所确定的探究思路,进行调查、实验、资料收集、访问、考察等各种探究活动,最终将问题予以解决,并得出探究结果的过程.所开展的活动类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在进行学习活动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来探究的程度选择相适应的活动类型.结果展示/交流 经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以后,将形成不同形式的探究结果,可以是实验报告、访谈结果、调查报告、作品等.探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实际上也是探究过程的一种活动方式,可以将其看作是探究过程的结束活动.
第二篇:历史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历史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校进行了新一轮的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的口号。校领导及各学课教研领头人多次外地学习并结合我校实际,广泛吸取其他各地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及本校课堂教研的成果,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其中历史教学具有以下环节:
一、情景导入:导入新课是该模式的第一步。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孔子已了解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是历史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任务,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巧思妙想,创设有吸引力的历史情境,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我在讲《大一统的汉朝》时,就用了这样几句开场白:“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先问学生们一个问题,喜欢看电视吗?”学生们虽然很迷惑(吊起了他们的胃口),但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
二、自学探究:它要求教师要提出学习要求,任务要明确在课上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阅读。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学过程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合作探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巩固提高:目的是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拓展升华: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6、总结提升:依据学习目标,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起积极导向作用。
第三篇:自主学习五环节模式简介
“自主学习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前言:自主课堂的各个环节,可根据课堂的具体内容而做相应调整,不能为环节而环节,为模式而模式,为时间而时间。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适用的,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既要走进模式,更要跳出模式。
一、定义: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自主学习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的内趋力,使他们愿学、乐学、合学、善学,最终达到获取新知,提高能力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二、基本程序
1、复习巩固
自主预习(5分钟)
在课前利用2分钟的时间复习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利用预习学案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学案完成情况予以简单评价,并检查学生对学案中涉及的新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大约3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在课前3分钟要做充分准备。)
2、导入新课
确定目标(2分钟)
教师导入新课后,要根据授课内容,向学生出示这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10分钟)
教师首先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先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对于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或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组内或组间进行交流探讨(包括老师的点拨),相互印证学习成果,研讨疑难问题。
要求,教师分配任务要明确,具体到组,以免混乱低效。
4、展示点评
精讲点拨(15分钟)
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将预设的典型问题分到每个学习小组,由小组推荐成员展示其研讨成果,其他成员或教师及时予以点评或点拨,以此达到共享学习成果的目的。
5、当堂检测
效果评价(8分钟)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达标检测。如文科可以用复述、背诵的方式,理科可以用当堂解题的方式等。(检测时注意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层检测)
“自主学习五环节”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模式
1、复习巩固
自主预习(5分钟)
(1)课前检查(2分钟)温故而知新,为了巩固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也是为了发现新问题,就是必须在新授课前通过多种形式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检查提问。
(2)在学生完成预习学案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新授内容有所感知,对于学生预习中的共同疑难有所了解和掌握。(3分钟)
2、导入新课
确定目标(2分钟)
(1)导入要新颖、简洁,富有启发性,方式要多样。(2)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可在导学案中呈现,也可在黑板或屏幕是展现。要将学习目标细化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参与课堂学习。
3、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10分钟)自主环节(5分钟)
(1)自学内容: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为突破口进行自学。
(2)自学形式:一般以个体学习为主,二人合作或小组合作学习为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环节(5分钟)
(1)合作前提:自主学习是基础;形成个人问题并对问题有一定程度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
(2)合作时机:自主学习任务完成后,集中时间合作解决共性问题。(3)合作方法: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争论、探究和观点碰撞。每一问题待合作交流结束后,由小组内一位同学予以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答案。
(4)合作评价:对小组内每一同学的动脑思考情况、主动交流情况和发言质量进行评价。
4、展示点评
精讲点拨(15分钟)
(1)展示内容: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成果。每小组代表根据组内合作探究情况,对组内学习任务(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2)展示补充和纠正:各小组代表所讲解和分析的并非完全正确,对疑难问题和不易理解的问题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和纠正。必要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和讲解,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问题,全面掌握知识。
(3)展示要求: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展示要有规范的开头和结尾,展示人要姿势大方、声音宏亮,尽量脱离课本或笔记本,用自己的语言展示;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开动脑筋,注意发现与不同见解和不足;小组代表展示完毕,其他同学,如小组内或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补充和纠正。(4)展示评价:要对展示人的姿势、语量以及展示的成果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
展示环节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完整的答案;意义在于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和点评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精讲点拨要针对共性问题做到“三讲”。即:学生提出疑问要讲,知识难以理解要讲,教师发现缺陷要讲。教师讲解可分两类:
(1)讲个别小组的问题。针对个别小组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或强调,使学生认识更清晰,理解更深刻。
(2)讲整体存在的问题。这是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或讲解,并通过对应性的题例进行巩固,促进学生准确把握知识内涵。
5、当堂检测
效果评价(8分钟)
(1)检测形式:每小组对班内交流中师生共同纠正补充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再巩固掌握,可以是个体背诵和理解,可在小组内相互提问,相互回答。(2)检测内容:检测内容一般以随堂练或测试纸为主;要及时反馈检测情况,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注意:达标检测的内容要有梯度,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自主学习五环节” 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以减少遗忘,并将各个知识点的知识联系建立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二是要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一些,分清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一些相关的概念进行辨别;三是对一些规律的成立条件和规律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使学生通过复习之后,知识能够理解得更透彻,学习能力能够有新发展。
“复习课自主学习五环节”的前提是教师用功于课前:(1)目标要明;(2)择例要精;(3)方法要巧;(4)训练要活;(5)矫正要快。其具体流程为
1、自主复习,唤醒记忆(题组训练)(10分钟)
按照复习板块设计一套简单但有针对性的试题,目的是为了通过做题唤醒记忆,在做题中将知识点聚拢到一块,同时通过做题发现知识的欠缺和暂时不能唤醒的记忆。
2、总结梳理,构建网络(网络构建)(5分钟)
如果学生的整理结果能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完全可以用学生的“作品”进行知识梳理。当学生的“作品”还不能满足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整理结果进行观察,不断补充与完善。教师在备课时也准备一套这样的“作品”,但并不用于让学生去“抄写”,而是在学生整理的结果中作点滴补充,以学生的结果为主(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或复习资料教学以节省时间)。
3、精讲点拨,拓展创新(典型拓展)(10分钟)
陈题新讲,小题大讲,多题一讲,考题精讲。精讲不等于少讲。规律性的知识,常考的内容,热点问题,易于出错的答案等,教师要讲得标准,讲的透彻,讲的淋漓尽致,同时,讲课艺术要火花四溅。
4、以练为主,强化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针对强化)(10分钟)
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总结出的规律性的东西,要让学生试一试。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5、当堂检测,巩固反馈,及时矫正(补漏达标)(10分钟)
经历上一阶段的学习,此时学生信心最足,思维活动也处于最佳状态,学生迫切需要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这时我们适时地安排一些难度适中的几个题给学生当堂检测,巩固了知识,增强了信心。同时,针对学生在检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并加以强调。
总之,复习课应包含“忆、梳、析、练、测”,要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节练习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多练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考场上熟能生巧,巧能升华,临阵不乱,沉着应战,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不应有失分。
“自主学习五环节”讲评课课堂教学模式
一、讲评课的前期准备工作
认真批阅、统计错题、分析错因、做好成绩统计、了解学生。
二、课堂教学流程:
1、分析考试目标,综述得分情况(2分钟)(1)解析三维学习目标,特别强调情感目标,使学生热情洋溢、激情四射、全力以赴投入学习。阐明学习内容、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带着目标听、学、思、练。
(2)老师在批阅试卷的基础上,表扬成绩优秀的小组和同学。并大体概述每题的得分情况。
2、自主学习,自查自纠(10分钟)在多媒体上出示答案,让学生独立自纠5分钟。对“会而不对”的题找出错因并纠正,对不会及有疑问的问题用红笔记出,准备讨论。
3、讨论展示,合作交流(15分钟)(1)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讨论内容:A.重点讨论自改不能解决的问题.B.反馈小组不能解决的典型题目。
讨论方法:先小组一对一分层讨论,再组内集体讨论,先让A对A、B对B、C对C分层讨论,再A教B,B教C,A拓展。
教师要全面掌控,参与到小组内讨论,并巡回指导。每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小组讨论不会的问题由小组长用纸条反馈给老师。
(2)、展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板书展示,展示的同学要求:脱稿展示、过程规范、思路清晰,确保展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点评拓展,举一反三(8分钟)
(1)进行点评时言简意赅、思路清晰、高度概括。
(2)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新生成问题,老师决不能包办,一定先放手让同学们讨论,尽量自己解决。(3)学生点评时其他同学积极参加,大胆站起来提出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出自己的方法、思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拓展思路。
(4)对学生点评不到位的地方,老师适时追问、点评、总结,进一步对其进行变式、拓展、总结规律.5、总结反思,二次检测(10分钟)
(1)课堂总结及学生反思:让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规律方法、学习思想方法的运用进行总结,然后老师再加以总结。
(2)改好满分卷
课堂检测: 老师科学设计检测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公布答案,学生分组讨
第四篇:六环节自主教学模式感悟
数学导学案
“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感悟
魏艳玉
(安定区永定路小学 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随着高效课堂推行,各种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主要针对数学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个人感悟。
关键词:六环节;教学模式;体会
“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生问师答,定向释疑——盘点收获,拓展提升——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小组评价,师生反思”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感悟一: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学生有备而学。
数学课的引入我们用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也可以用知识间的类比或用一些计算题引入新课。抓住数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激发学生迫切要求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任务。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简要复习已有知识,抓住数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迫切要求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以吸引学生高度注意。接着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齐读目标或默记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心中有数。
感悟二: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简化知识结构。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于课前预习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并提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
<一>、编制预习问题:预习问题的编制必须涉及本节课所有重点,可以以填空、选择、叙述、计算等各种形式出现,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的衔接,搭建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2、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采用编制错例法。在学生预习新课时,有好多内容学生往往感觉到会,却做不对。对这种“会而不对”的内容,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身份编制错例:某某同学在解答某某问题时,是这样进行解答的……他的解答正确吗?有什么错误?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种错误?这种做法来源于学生,又返回到学生中间,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课前自主预习:将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对有疑点的地方作一标记,为合作预习作好准备。
<三>、合作预习:合作预习是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组员将自己在预习中的疑点提出来,组长对组员所存在的问题整理后,开始帮助组员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因为合作预习时间毕竟有限,而我们的小组都是4人一组,在每组中应有正副组长,如果课前预习存在问题少,那么就由正组长组织小组共同学习,如果问题较多,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不完,组长就应将问题整理后,将小组按所提问题分为两块,一块由正组长负责解决,另一块由副组长负责解决,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可提高效率,真正起到兵教兵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迅速发现各组学生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这样在检测时哪些内容应该强调,教师会心知肚明。
<四>、检测预习效果:教师通过对合作预习的巡视,对简单问题只作检测,而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一定要多加强调,可突破难点。
<五>、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对所研究的这些问题还存在哪些疑惑。在数学中,课本上往往会给出结论,而对结论并不作证明,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探究过程和体验获取知识的喜悦。依据这个法则,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想象,提出问题。
感悟三:生问师答,定向释疑——紧扣课标,重点指引。
数学由于前后知识联系紧密,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根据我的实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不能一问一答,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解决。我的做法是: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根据前后知识的联系,有层次地列出来,对每一问题让其他组的同学先解决,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精讲。
数学课中前后知识的生成不是很明显,因此,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一问一答,解决的办法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组交换解决。还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剖析解题思路,完善规范解题步骤。点拨每一解题步骤应注意的问题,达到知识与方法的升华。
感悟四:盘点收获,拓展提升——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小结,整理本节课所学概念、定理、性质及应注意的问题,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教师适时强调重点,对解题策略、思想方法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对运算过程进行概括。
感悟五:强化训练,当堂达标——重视学法,培养能力。
用有针对性的、典型的题目进行检测,对典型例题进行变式训练,延伸拓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概念、公式、性质应用,解题过程中强化解题方法,规范解题步骤。
感悟六:小组评价,师生反思——吾日三省吾身
学生反思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掌握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还未掌握,学到了哪些学习方法等,学生总结到位的,说的好的教师给口头表扬,学
生总结出来的易错点,教师让学生记在错题本上,便于以后复习。
由于我在教学中能注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多听、多问、多说、多思、大胆质疑、人人参与讨论,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老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把培养学生“会学”的任务落实到教学过程,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第五篇:语文自主学习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自主学习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说明:一些年轻老师走上讲台之初,多倾向于模仿,“比照葫芦画瓢”,或者有一套相对直观易操作的“套路”以便按图索骥。故不揣固陋,多方研究教学“模式”,尝试探索新的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思路,使之“固化”为所谓“模式”,以供有兴趣者施行,并努力用“教育的思想”赋予其魂魄。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学过程服务于学生学习。突出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本原则
1.倡导教育民主精神。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为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体现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有机组合目标、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等基本因素,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作程序,体现出过程上的连续性。
3.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了的和形式化了的教学思想和理论,通过便于理解的教学结构和易于操作的教学程序,把抽象的、纯粹的理论用比较具体的、形象的形式反映出来,为教学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行为框架。
4.具有操作上的灵活性和生成性。教学模式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现有教学条件和师生水平的不同,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各教学环节既依循预设逻辑,又注重随机应变。
三、基本架构
(一)流程图示 1.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A.“自主”阅读模式
整体感知 —→ 目标导学 —→ 问题探究 —→ 反馈拓展 —→ 自测巩固 B.“创新”阅读模式
整体感知 —→ 定向积累 —→ 赏析评读 —→ 创新读写 —→ 拓展反馈 2.文言文阅读课“导读”模式
初读定向 —→ 自主译读 —→ 释疑探究 —→ 积累鉴赏 —→ 巩固拓展
3.复习课“导学”模式 明确目标 —→ 知识梳理 —→ 例题指导 —→ 巩固训练 —→ 查缺补漏
(二)核心要素
1.强调目标教学思想,提倡自主定向。2.突出自学和导学设计,以“学”为主。3.重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4.努力引导阅读向写作的能力迁移,沟通阅读与写作的思维关联。
四、操作要求和说明
1.现代文阅读课——“自主”阅读模式
(1)整体感知。阅读首先是感知。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所描绘的、塑造的、表现的是完整的形象,所介绍的是完整的事物,所阐述的是完整的事理,文章中的各种因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十分强调阅读的整体性,而对部分的分析只是作为对文章整体认识的一种手段。初读感知时,不急着分层分段,肢解课文,而是要使整篇课文在学生眼里成为一个知觉整体,即: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叶圣陶语)。
操作上,在导入新课之后让学生通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脉络。
(具体操作上,是先“整体感知”还是先“目标定向”,可以灵活处理。)
(2)目标导学。这里其实包含两个环节,一是定向,二是自学,即在目标统领下的自学过程。目标定向,以学生自主定向为主(一般情况下,把“整体感知”环节放在“目标导学”前面,就是为了想让学生先熟悉课文,做整体了解,然后去自定目标,更能水到渠成),最初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和指导,逐渐地多放给学生。导学,是在目标导引下的自学,形式很多,可以是依据目标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可以是问题导学,可以做读书笔记,可以圈点勾画,等等。建议起始阶段要作自学指导,即明确自学内容,提出导引性问题,指导自学方法,明确时间和要达到的要求等。教师重点督查学困生,了解学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的习惯和自学能力。
(3)问题探究。对于文章的重难点,教师要通过一两个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探讨,以更好地落实目标,深入解读文本,汲取更多语言的、文化的、思维的营养。在学生自学、讨论、自练的基础上,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之处教师加以点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应答疑解惑,并指导学生就学习方法、学习感悟等作简要归纳、概括。
(4)反馈拓展。内容上,依据三维目标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反馈校正。对于薄弱环节,要充分地予以反馈落实。注意启发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适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心得进行分析和发言,形成合作交流、深入探究的课堂氛围和思维情绪。拓展上,主要以类文阅读、创新写作等方式出现,有时可以借机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引向更广阔的学习范畴。
(5)自测巩固。这一环节是把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实践巩固,关键要抓好检查落实。操作上,注重巩固训练,以在课内完成为宜,也可以课后落实;形式上,书面为主,口头为辅;师生互动,自我测评。
2.现代文阅读课——“创新”阅读模式(1)整体感知。(同上;略)
(2)定向积累。主要针对“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定向吸收和积累,侧重于语言积累、写法认知、内容把握等。学习方法上,注重圈点勾画、整理学习笔记、小组交流等,特别注意比较式阅读、分类记忆。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感悟规律。
(3)赏析评读。主要是指感受文章的主旨、体味作品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分析人物的形象、把握文章的结构、品味语言的特色、评论作品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赏析文章的美点等。要创设多种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打开学生思路。表现形式一般为先自渎,再交流。
(4)创新读写。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直接目的,既可以从宏观上对文本提出“真知灼见”,鼓励独到的个性化的认知,或者进行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并作书面解读或改写等,也可以从微观上解读语言细节等。这是本模式的关键和灵魂。
(5)拓展反馈。此环节课内课外完成均可,视情况而定。意图是抓巩固落实,并通过延展性练习,达成能力内化。
3.文言文阅读课“导读”模式
(1)初读定向。“初读”要求读通、读对(读音、节奏停顿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理出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方向。教师视学情和课文,可以有选择地作指导。作为文言文,文言知识是最基础性的重点目标,文化传承是它最有魅力和活力之所在。
(2)自主译读。这是主体部分,需要口、手、脑并用,调动多种学习形式,“读”是贯穿始终的学习手段,自学是主导思路。先要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弄明白生字、词的意思,把句子基本译通; 然后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有重点地翻译词句;再次,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等,初步把握文章意旨。
(3)释疑探究。一是学生在自主译读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二是为更好地落实重难点,教师有意识地主动地通过一两个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探讨。这一环节与“自主译读“等环节经常是相互交叉的,有时又是反复的。
(4)积累鉴赏。积累的内容包括重要文言词语的归类整理、特殊句式的把握、名句和篇章的记诵。鉴赏侧重于总结学习收获,含英咀华,玩味文本,培养情操,并多角度吸取借鉴,促进文本阅读与写作的迁移和能力内化。(5)巩固拓展。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检测训练习题,突出重点,强调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考察,并注意及时检查反馈。根据学情可适当拓展,比如类文阅读、材料补充、写作借鉴等。
4.复习课“导学”模式
(1)明确目标。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目标更多地侧重于“知识与能力”层面,且相对要全面些。
(2)归纳积累。依据“目标”,通过提问、练习、展示等方式回顾梳理、整理归纳内容要点。此环节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使之在归纳整理中得到提升,要避免教师多讲,或上成新授课。
(3)例题指导。先简明地告诉学生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命题方式、角度,然后选典型试题为例,讲练结合,重点让学生理解答题的思路、角度和规范。指导中,教师要结合涉及的知识点,把握好题例的疑难点、易错点等,做到知识掌握和做题技巧的双落实。
(4)巩固训练。针对目标和考点,采取多种命题形式,当堂训练,当堂反馈。习题设计应体现分层施教思想,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此环节所占时间接约1/3。
(5)查缺补漏。针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辅导和补缺。重视个别辅导,有的需要延伸到课外。要重点关注“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