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的优缺点
教学案的优缺点
所谓教学案,即教案学案一体化,把老师的教案与学生学案连为一体,以达到促进师生良性互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活动事半功倍的目的。
第一、教学案能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预习、练习、笔记、评价等通过一种载体进行优化组合。现在的学生,任务多,时间紧,如何安排他们的学习时间,是一大难题。我们通过学案教学,可以减少学生在这一科中的不少时间因而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进行弱科的复习。
第二、教学案能使学生从繁多的教辅资料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的预习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
第三、教学案能使教师从单兵作战和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加强了师生的共同互动,活跃了课堂。
第四、教学案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这里的主体地位,还要放宽,要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与本学案学关的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他们就能够学得更多。就如学生在问我们问题时,我们首先会让学生去查阅资料,然后再来问。查资料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可能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后,原来问的问题,他自己就解决了。
总的来说,凡事有利有弊,关键看老师如何去用,如何对你的学生有用,如何有利于你的教学和你的思维,当然最后还是对于你的学生来讲,你这样做是否有效。只要有利于有效教学的方法,都可以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另外,我认为做为一个老师,一定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缺点是,学生如果多做几次,印象更加深刻,虽然暂时花的时间多,但这一个知识点将永远在他的脑子里保存。
缺点:要知道,我们很多老师并没有经验,并不是我们教的就是考试会考的,所以有些时间还需要辅导书进行相关的补充。比如我们现在每个学校的学生,应该说都订得有其他的练习册或辅导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点的补充。另外,学生在完成老师的学案时,难道就只是书本上的吗?我看过一些学案,他上面的内容完全抄出了书本,如果学生不用资料,能完成你的学案吗?上课时能与你互动吗?
缺点:老师用学案可以省掉很多的工作,但是我们只是通过学案,是否能真正地起来效果,学生在完成学案的时,是否真实?我认为我们的学生还是要求举一反三,不能少。
缺点:我听过很多老师用学案上课,尤其是公开课,大多老师都给学生发学案,那么学生知道你要上的这一节课一定是学案上的内容,所以他们只是单一去掌握学案的内容,如果你问及与学案上无关的内容时,那学生就不知道了。我记得有一次在听公开课时,老师问了一个与学案无关的问题,学生起来说:“老师,这个内容在你的学案中没有啊?”那这样可不可行呢?
第二篇:导学案的优缺点
导学案试行总结材料
八年级英语组
课改-----“减负增效,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号角吹了已久,导学案备课也风靡一时,一种全新的四环节教学模式“示—导—练—评”应运而生。课改,到底是改形式还是改效率?导学案到底起着什么作用?是减负还是增负?是增效还是降效?以前我们学校推崇的“优秀导学案”到底优势在哪里?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我们学校开始实行导学案教学,老师们纷纷效仿,我们学科当然也不例外,从备课研讨制作学案,我们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都设置成学生填空的形式,这样对学生自学起到了导航作用,然后当堂练习,课后检测,周周测等等均以试卷形式出现,确实方便了学生进行学习。
一.“导学案”的优点:
一).能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因为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二).节节课目标明确,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三).使得课堂更有序,更高效。
四).更好地体现了“学-研-考”这一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它一定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重点、难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完成导学案。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调控教学,将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将个别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结合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形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容量,并可有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导学案”的不足:
一)在导学案设计上,老师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甚至详细的各个环节和步骤,而缺少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二)目前,“学案导学教学法”主要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质量的提高”。但从长远看,其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它将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关,那就是通过围绕“学案式”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会学习,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及自我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三).课堂环节多,不利于自主发挥。尤其是有些课型根本不需要导学案,有了导学案反而是课堂的累赘; 四).优势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过多的展示的过程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如果没有老师的精辟讲解和引导,他们的思维能力很难提高; 五).格式化的导学案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违背了学生成长规律; 六).大量使用导学案,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收效与之不能成正比,有时甚至相反。
总之,导学案的设置,目的是好的:使学生需要在课前自己动脑筋独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收集各种资料,在这一过程中,达到预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恰当的认可,评价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功的体验就会像催化剂一样,让学生兴趣倍增,推动着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课改,不应单单依靠改形式,不是换了一套教材,或者改换一个形式就能解决问题的,要注重效率;导学案优点固然不少,这是毋庸置疑的,可关键是怎么设计?怎么用?内容更重要,收效最关键。
三.拙见
如果要用导学案,我的主张有四个字: “少” “简” “ 精” “多” 一).少
导学案在量上不要泛滥,要精选题,少而精地出导学案。这样才不至于能使学生偏离其他科目而去完成个别科目,尤其是,学生认为作业完成就了事了,所以,像文科类的,非书面的作业,他们几乎不视其为作业。
二).简
在质上下功夫。导学案上不必要写得太多,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不应把思路统统设好,那样学生只能机械地、盲目地跟随着,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和初中生不一样,高中生阶段更有主见,不太喜欢别人给自己设定条条框框。所以我认为要“简”。以“简”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思维方式。三).精
精心设计,精简过程,精化内容,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四).多
即导学案要多样化,格式不应整体划一。因为,一成不变的模式不但给学生,也给老师带来疲倦感。不断地变换形式才能给人以期待,才能产生兴趣,进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再加上一条,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学生做好学习总结,教学效果应该很好。应该符合我们学校提倡的“精--严--细--实”吧?
第三篇:教学案
班2010---2011学第一学期中,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成绩显著,被评为“三好学生”。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灌云县鲁河中学2010.11.18
第四篇:教学案
上饶县石狮小学教师备课单
(共案)
年级 学科 议课时间
课题
课型 课时 上课时间
第五篇:教学案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学习目标:
1、欣赏作品,体验歌曲在节奏、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2、体验牧歌、华尔兹、狐步舞、爵士“布吉-乌吉”、摇滚的不同风格。
3、能通过学习掌握变奏曲的概念,并能初步进行变奏的改编。重难点:
1、聆听中能分辨出作品的变化。
2、在欣赏中体验牧歌、华尔兹、狐步舞、爵士、摇滚的不同风格。
3、掌握变奏曲的特点。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合唱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主题部分。
1、用哼鸣的方式发声练习《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主题部分;
2、用wu方式。发声练习《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主题部分。
二、新课学习
师:回忆刚才唱过的旋律是哪一首乐曲? 生:《铃儿响叮当》
师:原曲是什么样情绪的?你听过哪几种不同的版本?
1、介绍《铃儿响叮当》背景。
《铃儿响叮当》是圣诞歌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从十九世纪的英国开始,后来传入美国。进入二十世纪后,他起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开启神奇的旅行,再次体验这一广为流传的乐曲的历史变迁。
2、聆听乐曲,第一遍 师:你听到了什么?
介绍《铃儿响叮当的变迁》创作背景。《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由美国作曲家彼得彭特所作。1987年杨鸿年听后进行部分的缩编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合唱作品
3、聆听乐曲,第二遍。师:找一找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
生:八次或者九次(引导这八次变化是围绕主题发生的,所以是八次)
4、分小组聆听第三遍
师:注意听自己的部,和主题对比找出三个特征。分组聆听乐曲——讨论总结——分小组说明。
5、分部分聆听,完成游戏:领贴纸。
教师出示不同变奏的对应曲风贴纸,由各小组认领。
6、再次完整,聆听全曲。
由小组将各部分特征在聆听过程中进行展示。
三、了解变奏曲
1、在音乐声中分组讨论变奏曲特点。
2、教师总结变奏特点
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
四、拓展:创编《小星星》
1、出示《小星星》主旋律
2、视课堂时间,改编华尔兹和爵士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