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数的加减法(例1)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人教版第六单元)
小数加、减计算(例1)
重庆市丰都县虎威中心校
蒋海燕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运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情境图)孩子们,你们想去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吗? 生:想。
师:想去,那我们必须闯过关才能去,你们敢来挑战吗? 生:敢。
师:孩子们,接招吧!出示第一关:645+429=
恭喜你!答对了。你们还想来挑战吗? 生:想。出示第二关:645-429= 师:你真棒!还敢来挑战吗? 生:敢!
师: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不够减向前一位退1当十。(板书)恭喜!恭喜!恭喜孩子们成功过关,那我们现在一起去逛逛吧!出示情境图,孩子们,仔细观察,从主题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书店里有很多书,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书。
师:孩子们,真是火眼金睛,发现了这么多,看!这两个孩子真爱学习。今天,老师也去这个书店逛了逛,并且买了两本书。请看大屏幕,老师买了哪两本书,观察老师买的两本书,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老师买了《数学家的故事》和《通话选》,《数学家的故事》需要645分,《通话选》429分。
师:孩子们,你们能把这两本书的价格换成“元”吗? 生:能,《数学家的故事》需要6.45元,《通话选》需要4.29元。师:孩子们,你们真棒!
二、探究新知
师:孩子们,你们从老师买的这两本书获取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能。
1、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元?
2、《数学家的故事》比《通话选》贵多少钱? 师:你们真棒,提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吧!在解决它们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圈出关键字。
(一)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孩子们,你们会列式吗? 生:6.45+4.29= 师:孩子们,做一做。在做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出示要求:
1、先独立思考并完成。
2、完成后,两个同学一组,相互看一看,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计算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二
4、小组内推荐一个同学起来汇报展示。
生:小组汇报展示。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板书)师:孩子们,不但做得非常棒,说得也真棒。那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掌握了? 生:是。
师:那我来考考大家。出示练习:2.98+0.56=
孩子们真棒!那我们一起来解决下一个问题吧!
(二)《数学家的故事》比《通话选》贵多少钱? 生:6.45-4.29= 师:做一做,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又是什么?
练一练:5.64-1.78=
三、随堂练习
师:孩子们,我出了两道题都没有难道大家,那我们同桌之间各出一道题考考对方,一个
同学出加法,一个同学出减法。孩子们,行动起来吧!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表现得真不错。很快就要到下课时间,那么请一个同学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645+429=1074
6.45+4.29=10.74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6 4 5 + 4 2 911 0 7 4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6.4 5满十向前一位进1,+ 4.2 91不够减向前一位退1 0.7 4
一当十。
545-429= 216
6.45-4.29=2.16 6 4 5 - 4 2 9 2 1 66.4 5 - 4.2 9
2.1 6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例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小数加减法(例1)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2页例1及做一做。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本课时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例1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境为线索展开教学,自然引入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学习,重点解决的是列竖式时小数点应对齐的问题,突出计算的算理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夯实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的过程,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培养迁移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感。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小数加减法(例1)》名师教学课件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想一想: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出几个一位数加减法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1)口算,并说出口算的方法。
2.5+0.9=1.2-0.5=
7.8+1.6=4.7-2.8=
11.7+2=8.6-5.3=
1.2+0.8=7.5-2.5=
(2)列竖式计算
3685+279=3685-279=
师:你能说一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师:同学们已经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在心了,如果换成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有办法解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通过一位小数的口算复习,对本节课新知进行铺垫。通过对整数加法的练习,用旧知引新知,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2.学习例1。(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法
出示购书情境:
(1)师:两位同学到书店买书,小丽买了这两本书。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小丽买了一本《数学家的故事》6.45元,一本《童话选》4.29元。求一共花了多少元?
生2:小丽买了一本《数学家的故事》6.45元,一本《童话选》4.29元。《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元?
(2)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能先估一估买这两本书小丽要花多少元吗?
预设:
生:
因为两本书的价钱都往小估了,所以小丽买书的钱会比10元多。
【设计意图:估算是重要的运算技能,通过估算可以帮助推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而在精确计算中有效避免出现不合理的错误答案。借估算定精算,实现了估算与精算之间的沟通,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3)师:“小丽一共花了多少钱?”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学生独立尝试,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呈现不同的算法。
预设:
生1:
生2:
生3: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以及在具体情境下对小数的理解,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大胆尝试探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4)师:同学们刚才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问题,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都是用加法解决,结果相同都是10.74元。
生2:前两种方法是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进行计算的,第三种方法是直接用小数进行计算的。
(5)师:有的同学借助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将新知识转化成已学知识,从而解决问题。有的同学是直接用小数进行竖式计算的。我们重点学习这种方法。谁能来具体说说小数加法该如何计算呢?
预设:
生: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6)教师: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预设:
生1:在学习一位小数加法时,就是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整数部分相同数位对齐,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的数要对齐。所以当两个两位小数相加时,百分位上的数也要对齐。
生2:6.45表示6个一,4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4.29表示4个一,2个十分之一,9个百分之一。当小数点对齐时,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先从百分位加起,5加9得到14个百分之一,百分位满十要向十分位进一,在百分位上写4;十分位上4加2加1得到7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7;最后个位上6加4得到10个一。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相加,所以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7)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预设:
生:喜欢第三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简单,并且所有小数加法都可以这样计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找到各方法间的内在联系与不同;同时借助笔算小数加法的经历,通过运用数学语言的交流,逐渐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体会到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数减法
出示:《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元?
(1)教师:关于小数加法,同学都会计算了。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独立解决。
预设:
小数点对齐。从百分位减起,5减9不够减,就从十分位退一当十再减,15-9=6,得到6个百分之一,在百分位上写6;十分位上4退1是3,3-2=1,得到1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1;最后个位上6-4=2,得到2个一,在个位上写2。
(2)教师: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和小数加法相同,竖式计算时都要将小数点对齐;
生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3)教师: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吗?
预设:
生1: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即每一位都是在求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差。
生2: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设计意图:将小数加法的笔算经验和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减法中,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3.比较内化,突出算理
快速口算:5+20.5+0.20.05+0.02+
5-20.5-0.20.05-0.02-
你有什么想法?
生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
无论是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还是分数加减法,本质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加减,计算时,必须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小数减法与小数加法的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对比,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巩固练习。
(1)口算:
练习十七第1题。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98+0.5612.53+4.676.07+4.89
5.64-1.787.2-0.815.62-7.46
强调:在计算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划掉。
(3)下面是小明的体重统计图。
(1)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5.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列竖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问题:如果小数部分的数位不同,怎么进行计算呢?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试一试。
(三)课时作业
1.计算并验算。
3.64+0.4821.56+6.747.85+9.19
41.2-15.68.24-3.5611.65-7.39
答案:4.1228.317.04
25.64.684.26
解析:【考查目标1】正确列出竖式计算并验算,注意计算的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2.小丽家两个月的电话费和上网费如下表,把表填完整。
答案:略。
解析:认真观察表格,分别计算出4月、5月两种费用的总数和每项费用两个月的总数。
3.解决问题。
(1)杯里的水有多少千克?
答案:0.95-0.35=0.6(kg)
解析:【考查目标3】认真观察,第一幅图中空杯子的质量是0.35千克,装水后的质量是0.95千克,用0.95千克减去0.35千克就是杯子的质量。
(2)妈妈买了一瓶蜂蜜,连瓶共重2.5千克,用去一半蜂蜜后连瓶共重1.5千克,吃了多少千克?蜂蜜的瓶子重多少千克?
答案:2.5-1.5=1(千克)2.5-1×2=0.5(千克)
解析:【考查目标3】认真分析题意,先算出减少的质量就是一半蜂蜜的质量,再算出一整瓶蜂蜜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蜂蜜的质量就是瓶子的质量。
第三篇:小数除法例1教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教学设计
圈头学校
李亚楠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4页例1及导学案上习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教学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竖式计算:268÷4、252÷6、345÷15。
2.说一说:268÷4这道题是怎样计算的?(教师适时板书)
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整数除法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除法,唤醒学生对整数除法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的回忆,为新知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读理解
1.出示例1,引导理解题意。
(1)题目中已知条件是什么?(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 km。)
(2)题目中问题是什么?(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2.尝试列式,分析数量关系。
(1)要求“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或PPT课件演示:22.4÷4。)
(2)引导思考:为什么用“22.4÷4”?(路程÷时间=速度)3.自主思考算法。
(1)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换算。(2)列竖式计算
①提出问题:我们已经会计算整数除法,那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呢?
②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思维活动,参与小组交流,给予适当指导。)5.教师引导,交流不同算法。(1)算法一
把22.4 km改写成22400 m,再来计算。
交流想法,谈感受:这样虽然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呢?(麻烦)(2)算法二
列竖式计算小数除法
①指导学生列出除法竖式。(教师板书)
②引导学生计算,并适时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教师用小纸片遮挡住被除数的小数部分,并适时板书。)
③引导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十分位的算理,并适时提问: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教师揭去遮挡的小纸片,并适时板书。)
④引导学生完成计算,并适时提问: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是多少?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教师适时板书。)
6、归纳计算方法。
①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二)及时巩固,形成计算能力。
1、完成第24页“做一做”。
2、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例1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通过例1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要理解商的小数点如何定位。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问题,感受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必要性。在解决计算问题时,教师先放手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再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释竖式计算过程,结合数的含义,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
(三)回顾梳理,总结升华
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1、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设计意图本环节放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计算体会,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进一步归纳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除法打下扎实的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四)课后练习
1、基本练习(导学案中的达标检测)
2、拓展练习(课本26页练习六第六题)
三、板书设计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第四篇:小数乘法例9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例9》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16页例9,练习四第6第7题。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2、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段计算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假设调整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出租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交通工具,哪位同学知道出租车是怎样收费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解决出租车的收费问题。
六、阅读与理解
结合情境,获取信息。(课件出示例9)
同学们,从情境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理解:
1、3千米以内7元。
2、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
3、行驶里程6.3千米。
七、分析与解答
1、自学课本例9,了解课本中介绍的两种方法。
2、合作交流
①方法一:按照收费标准,乘车费用应该分成几部分来计算?(学生讨论得出应该分成两部分来计算,即3 km以内应付的钱数和超出3 km应付的钱数)
②方法二:如果全部里程都按每千米1.5元来计算的话,比正常收费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明确收费变少的原因)
3、方法展示
方法一:出租车的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和()3km以内的车费=()超出部分的路程=()超出部分路程的车费=()×()一共要付的钱数=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讲解。
7+1.5×(7-3)
=7+1.5×
4=7+6 =13(元)
方法二:把7千米都按每千米1.5元计算。
7千米应付费:列式为()前3千米付费:列式为()3千米以内应付()元,现在只付了(),少付了()元。所以:一共付的钱数=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讲解。都按每千米1.5元计算:1.5×7=10.5(元)前3 km少算:7-1.5×3=2.5(元)应付:10.5+2.5=13(元)教师小结:方法一为分段计算法,方法二为假设调整法。
八、巩固与提升
如果出租车行驶8.5千米,和9.2千米分别要付多少钱呢?自己独立完成。
九、回顾与反思
1、(1)我们刚才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分段计费
(2)这些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小结:方法一:分段计算
总费用=范围内部分费用 + 超出部分费用
方法二:先假设再调整
总费用= 假设 +(-)调整
2、组织学生按照收费标准填写“回顾与反思”中的表格,并交流汇报。
小结: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而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有的问题不止一种解法,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十、实践与应用
1、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
(1)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2)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五(1)班35名师生照合影。每人一张照片,一共需付多少钱?
十一、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十二、布置作业
教材18页8题。
十三、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例9 方法一 一共要付的钱数=3 km以内应付的钱数+超出3 km应付的钱数 方法二 一共要付的钱数=全部按1.5元计算的钱数+前3 km少算的钱数
7+4×1.5 1.5×7=10.5(元)=7+6 7-1.5×3=2.5(元)=13(元)10.5+2.5=13(元)
答:他应付13元。
第五篇:小数乘法例9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例9》教学设计
五数组:王冠龙 学习内容:课本16页例9,练习四6—9题
学习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2、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段计算的方法。学习难点:理解假设调整的方法。学习过程:
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出租车是同在常用的交通工具,谁知道出租车是怎样收费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出租车的收费问题。板书课本,出示教学目标。
二、阅读与理解:
结合情境,获取信息。(课件出示例9)
同学们,从情境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理解:
1、3千米以内7元。
2、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
3、行驶里程6.3千米。
三、分析与解答:
1、自学课本例9,了解书中介绍的两种方法。
2、合作交流
①方法一:按照收费标准,王叔叔的乘车费用应该分成几部分来计算?(学生讨论得出应该分成两部分来计算,即3 km以内应付的钱数和超出3 km应付的钱数)②方法二:如果全部里程都按每千米1.5元来计算的话,比正常收费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收费变少的原因)
3、方法展示:
方法一:出租车的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和()3km以内的车费=()超出部分路程=()超出部分路程车费=()×()
一共付的钱数=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讲解。
7+1.5×(7-3)
=7+1.5×
4=7+6 =13(元)
方法二:把7千米都按每千米1.5元计算。7千米应付费:列式为()前3千米付费:列式为()3千米以内应付()元,现在只付了(),少付了()元。所以:一共付的钱数=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讲解。
都按每千米1.5元计算:1.5×7=10.5(元)
前3 km少算:7-1.5×3=2.5(元)
应付:10.5+2.5=13(元)
教师小结:方法一为分段计算法,方法二为假设调整法。
四、巩固与提升
如果行驶8.4千米,和9.8千米分别要付多少钱呢?自己独立完成。
五、回顾与反思:
1、(1)我们刚才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分段计费
(2)这些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小结:方法一:分段计算
总费用= 范围内部分费用 + 超出部分费用
方法二:先假设再调整
总费用= 假设 +(-)调整
2、组织学生按照收费标准填写“回顾与反思”中的表格,并交流汇报。
小结: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而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有的问题不止一种解法,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实践与应用
1、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
(1)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2)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3 km以内收费8元,3 km以上每增加1 km收费2.4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每乘车一次收燃油附加费1元。王老师乘出租车行了8 km,他应付多少钱?
七、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八、布置作业
教材18页7、8题。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例9 方法一 一共要付的钱数=3 km以内应付的钱数+超出3 km应付的钱数 方法二 一共要付的钱数=全部按1.5元计算的钱数+前3 km少算的钱数
7+4×1.5 1.5×7=10.5(元)=7+6 7-1.5×3=2.5(元)=13(元)10.5+2.5=13(元)
答:他应付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