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优质课教案

时间:2019-05-13 01:3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数学优质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数学优质课教案》。

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优质课教案

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复习课教案

小寨小学 阿怀梅

一、复习内容: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复习目标 :

1、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

2、能准确找出数量关系。

3、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三、复习重点 :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系。

四、复习难点 :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五、复习过程 :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我们已经对分数乘法进行了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些简单的分数应用题进行复习。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4/5,吃了多少千克?

如果想求出吃了多少千克,要分哪几步去思考?怎样分析这道题?(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2)找出数量关系。(3)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1)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5。()(2)甲的6/7相当于乙。()(3)乙的5/9与甲相等。()

(4)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1/8。()

2、填空题

(1)、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1/8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2)、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1/2,小明的邮票是小新2/3的。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看作单位“1”,列式是()。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看作单位“1”,列式是()。

3、应用题

(1)、一堆煤12吨,又运来它的1/6,现在共有煤多少吨?

(2)、李庄共有小麦地320公亩,水稻地比小麦地多1/5,这个庄的水稻地比小麦地多多少公亩?有水稻地多少公亩?

(3)、修一条公路,长1000米,甲队已经修了这条路的2/5,剩下的由乙队修,乙队修多少米?

(4)、教师公寓有三居室180套,二居室的套数是三居室的1/3,一居室的套数是二居室的 3/4。教师公寓有一居室多少套?

指生板演,集体订正,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

(四)、自主评价,完善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说一说自己哪些方面表现的比较好,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优质课教案及反思

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抽屉原理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 :课件 笔筒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老师说开始,请3个身手敏捷的同学上来,谁愿来?

游戏要求:老师说开始以后,请你吗3个都要坐在凳子上,每各人必须都坐下,好吗?(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背对3名学生)

2、、准备-------开始。都坐下了吗?

3、我没有看到他们坐的情况,但是我可以肯定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个的凳子上至少坐2个同学。”我说对了吗?道理是什么?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同学们想知道这个原理的名字吗?想知道它有哪些知识吗?我们共同来研究和学习吧!

二、尝试学习

1、出示例1 有4枝铅笔,3个文具盒,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1)请同学们分组试着放放看,并请每个小组做好记录,待会儿到前面来汇报一下。

(2)学生汇报(演示),教师板书放法:(4,0,0)(3,1,0)(2,2,0)(2,1,1)

2、交流:3个人坐2把椅子,不管怎么坐总有1把椅子至少坐()位同学,那么4支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不管怎么放你会发现什么?

3、汇报总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重点强调“总有、至少”,让学生弄清其含义。

4、继续做实验,探寻数学规律。①布置实验要求

我们把笔放进4个文具盒里,可以怎样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你又发现了什么?并做好记录,进行集中汇报演示。

②学生动手实验。教师重点做好巡回指导。③学生汇报。

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出自己发现的结论—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文具盒至少放进2支铅笔。

5、尝试猜想验证

①提出问题:咱们先不做实验,请你试猜一猜—6支铅笔放进5个文具盒里又会出现什么结果?

②实验验证

要求:比比看哪个小组能用最简单、快捷的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③实验汇报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分的。

6、反馈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什么规律没有?

归纳得出:只要放的铅笔数比文具盒的盒数多1,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三、尝试练习:

1、如果把100支铅笔放到99个文具盒中,又会出现什么结果?

2、考考你们,5个苹果放入4个抽屉,至少有2个苹果要放入同一个抽屉里,为什么? 3、8只鸽子飞回3个鸽笼,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个鸽笼,为什么?

四、总结归纳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

《抽屉原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它的教学就是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本堂课注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课堂实践,感受颇深,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几下几点可取之处:

一、游戏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开始利用“五人坐四凳”的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发现无论怎么坐都有一张凳子上坐两人,引导学生去思考,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翅膀,给学生造成了“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欲望,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注重自主探究,培养问题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猜想、验证、推理、应用的过程。

1、采用列举法,让学生把4枝笔放入3个笔筒中的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理解最简单的“抽屉原理”即“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时,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笔”。

2、在教学中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发现,把铅笔尽量多的“平均分”给各个笔筒,看每个笔筒能分到多少枝铅笔,剩下的笔不管放到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比平均分得的枝数多1枝,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数学规律来表示。

3、大量例举之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抽屉问题”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观察、表达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抽屉原理。

三、注重“说理”活动,培养学生逻辑能力

在这节课中,由于我提供的数据比较小,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抽屉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通过学生归纳总结的规律:到底是“商+余数”还是“商+1”,引发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并通过讨论和说理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能力。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的难点突破处,也就是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发现,学生很难分清谁是物体谁是抽屉。教学知识不光是让学生按照公式来套用公式,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所以在让学生充分说理的基础上,明确把什么当作“抽屉数”,把什么当作“物体数”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把教育教学看作一门艺术,那么我就是那个孜孜不倦追求艺术的人,虽然前进的路上会有坎坷,会有荆棘,但是有了我的努力,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收获硕果。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下册优质课教案

一、情景导入

口答算式与结果,根据哪个公式来列式的?

谈话:一个直径是100毫米的圆,它的周长是多少?我们会用到那个公式?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一个长为3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口答:求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d=4cm c= s= • C=πd

=3.14×

4=12.56(cm)

• S=πr²

=3.14×2×

2=12.56(cm)

二、互动新授

出示教材P11例2分析圆柱体的侧面积 总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__长方_____形 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又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看图总结: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根据题意可得:

• • • S侧=ch =3.14×11×15

=518.1 根据给出的数据求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C=31.4cm

h=15cm

• S侧=ch

=31.4×15

出示P12例3分析圆柱体进行分析。(把下面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两个底面分别是多大的圆?)

总结:圆柱体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作圆柱的表面积。、小组合作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 ①S侧=ch

=3.14×2×2

=12.56(cm²)②S底=πr²

=3.14×1²

=3.14(cm²)③S表= S侧+2S底

=12.56+3.14×=12.56+6.28

=18.84(cm²)

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作圆柱的表面积。即: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易错提醒:

以P12练一练2为例。圆柱体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很多同学总是计算一个底面,如课件所示。

纠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学以致用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宽等于圆柱的高。()

2、给大厅的圆柱刷油漆,刷油漆的部分面积是圆柱的侧面积。

()

3、圆柱形通风管的表面积等于它的侧面积。()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它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

以P13练习二第四题为例:

圆柱形队鼓的侧面由铝皮围成,上下底面围的是羊皮。做一个这样的队鼓,至少需要铝皮多少平方分米?羊皮呢? ①铝皮: S侧=ch

=3.14×6×2.6

=3.14×15.6

=48.984(dm²)②羊皮: 2S底=πr²×=3.14×3²×2

=3.14×18

=56.52(cm²)以P13练习二第五题为例:

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直径是0.6米,高是1米。做一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 ①S侧=ch

=3.14×2×

1=6.28(m²)②S底=πr²

=3.14×0.3²

=0.2826(m²)③S表= S侧+2S底

=6.28+0.2826×2

=6.8452

≈6.85(m²)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2.生活中的圆柱体表面都是一个侧面加两个底面吗?哪些不是?又该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呢? 畅谈体会。

3、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第四篇:数学优质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

《种子排队(7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数学活动中如果仅给孩子以语言讲解,而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强加给孩子,孩子学的很枯燥,久而久之会对数学活动失去兴趣。俄国数学家欧拉说得好“数学这门学科需要的是观察,也需要实验。”这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可以运用操作法来学习数学,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即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这种在动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学知识才是最牢固,最不会忘记的知识。

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现在正值秋收季节,“种子”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是熟悉的。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种子排队。活动目标:

1、巩固数量,能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赤豆若干)记录表。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看看口袋里有什么?(蚕豆、黄豆、赤豆)。

2、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

二、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现在老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记录纸)

2、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三排全排完了,数一数,每排有几颗种子,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3、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4、交流: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5、红豆有几颗?(七颗)黄豆有几颗?(七颗)蚕豆呢?(七颗)它们都是七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6、讨论:为什么都是七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7、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观察纸板。

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思考。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用不同的种子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A:一样,B、不一样)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交流: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小结:大小不一的种子,数量相同,排列长短不一样。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数量不同。

2、想一想,我们到后面墙边,老师用的步子多,还是你们小朋友用的步子多?是吗?呆会我们一起去试一试。

第五篇:优质课教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圆的面积》是一节公式推导与计算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型”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和圆的初步认识以及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第二学段中,空间与图形部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下学期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作了铺垫。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所以本节内容是整册教材的一个难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会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经历计算曲线图形的面积,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与以往不同,所以学生在这一课中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学生在经历了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公式之后,对公式的推导有了一定的能力,再加上他们已经是六年级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所以,我对学生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还是有信心的.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经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能力目标:在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渗透极限思想。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并取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化曲为直,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教学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极限思想的渗透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首先,出示 “草坪中间的树上栓着小斑马”这一学生喜爱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复习圆的周长公式和圆周长的一半怎样表示。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边演示边提出“栓着的小斑马把脚下能吃掉的草都吃完了,你能算算它吃草的面积是多少吗”,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并在此指出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重要性。

一方面是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为后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做好知识铺垫。

(二)引导探究

第二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做到突破难点,我安排了启发猜想----操作体验----展示成果----导出公式----首尾呼应五大步进行:

<第一步:启发猜想>

在推导计算公式之前,我启发学生猜想:“我们怎样得出圆的面积呢?”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许能说出将圆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我想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我想把圆转化成三角形”、“我想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再求面积。

引导学生动手试一试,进入下一步教学。<第二步:操作体验>

我把圆分成8等份或16等份,课前沿半径剪好,装在信封里。我让同桌两个人为一组,发给每组一个信封和一个胶棒,让同桌两人合作动手拼一拼,并粘在纸上。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我把这一环节控制在10分钟左右。在学生拼的图形成形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在图形转化的前后,圆的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

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容易答出:形状变化了,面积没有变。估计大部分学生会拼成平行四边形,如果有拼成三角形或梯形的,我会建议他试试还能否拼成别的图形吗?比如平行四边形。”

在学生拼出平行四边形后,让他们思考:自己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的什么?高相当于圆的什么?

<第三步:展示成果> 找几个组的同学先后展示自己的成果,边展示边说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的什么,高相当于圆的什么。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对学生的正确回答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向学生提问:通过刚才的展示,你们认为分成8等份和16等份后拼成的图形,哪个更加接近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对自己动手得到的“化曲为直”有一个初步地感知。

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把这一个圆沿半径剪开,先分成8等份、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最后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平行四边形,它的底就越接近于线段。这一规律的发现,既向学生渗透了化曲为直思想,又渗透了极限思想。

<第四步:导出公式>

让学生试着推导圆的面积,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圆周长的一半乘以半径,再让学生代入圆周长的一半等于πr,从而得到圆的面积公式,化简后用字母表示为S=πr²。

<第五步:首尾呼应>

学生获得圆的面积公式后, 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你记住圆的面积公式了吗?学生抢答。接着出示三个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公式的理解吗?

2、如果题目给的不是半径,是直径,你该怎么求面积?

3、给的是圆的周长,你该怎么求面积?其中第三个问题可能会不容易说出,可以先思考再回答。

接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独立解决 “草坪中间的小斑马吃掉草的面积是多少?”从而达到对新知的巩固。

学生做题后,订正结果。在这里我设计了“小明做错此题”这一情景,让学生指出错误的地方,同时提醒大家这是易错的地方,要多注意。

(三)、分层训练

学生做练习,巩固新知。<第一层:基本性练习>

1、(1)半径为3分米;(2)直径为10米。求圆的面积。对于练习题(1)学生可能会比较容易做出来。但对于(2)可能有的同学会出现10÷2²×3.14,找做错的同学板书到黑板上,让他和大家一起发现并纠正错误,并提醒大家以后注意。

<第二层:实际应用练习>

用大屏幕出示鸟巢的夜景图,出示题目2:从空中看鸟巢是大致一个圆,它的直径约为300米,你能算出它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吗?

<第三层:综合性练习>

3、一块正方形草坪,边长10米.草坪中间的自动喷灌龙头的射程是5米。(1)这个龙头最多可喷灌多大面积的草坪?(2)喷灌后至少可剩下的面积有多大?

(四)、总结本课

(1)你有什么收获和疑惑,或还想知道什么?

(2)你觉得自己或自己小组,学得怎么样?填一下课堂学习评价表。目的是突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通过评价促发展。

下载六年级数学优质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数学优质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优质课教案

    初中数学优质课教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 章康平更新时间:2014-11-14 9:17:2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运用不......

    初中数学优质课教案

    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经历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推理能......

    数学《手拉手》优质课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手拉手》教学设计 瑞东小学 卢明珠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P48~49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匆匆》教案 寮步育贤小学 彭友军 教材分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汇总4篇)

    篇1: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活动目标:1、让幼儿熟练掌握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2、会按物体的数量匹配圆点。活动准备: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圆点卡、各种水果图片活动过程:一、过生......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6

    观察物体 张辉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2个简单物体组成的复......

    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推荐)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 海幕小学 梁先贵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54 页例题,及55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准确的语言......

    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教案

    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教案 授课日期:06年11月 日 执教教师:姚乾兴 工作单位:郊纳乡中心小学 授课年级:二年级 教材:新人教 课题:9的乘法口诀 9 的 乘 法 口 诀 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