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2

时间:2019-05-13 01:4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2》。

第一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2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崇左市大新县桃城第一小学 黄美荣

摘要: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实有效,不停留在表面形式,关键在于教学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性和探索性,组织方法是否恰当,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动、成效.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环节:自主探索发现——组内相互交流质疑,探究论证达成组内共识——组间交流质疑,进一步探究论证达成共识——整合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使整个课堂失去实效性。这里,我就如何把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正确合理用于教学粗浅地说说我的几点思考。

一、选好适宜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小组活动只是为了形式而合作,许多没有合作必要的问题去让学生合作学习,摆空架子,缺乏实效。合作学习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它的使用范围有其局限性,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方式,而适用于我们的教学活动。它的使用受到学习内容的限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不是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而是根据学习的内容、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抓住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研讨。那在什么情况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最为正确合理呢?本人认为当学生学习直观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迁移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规律性明显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相似的知识;开放性较强的教学问题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比较适宜。所以在选好适宜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准确且实效性强德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关键。

二、优化组合,强化合作

1、合理组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组织

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4——6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组建好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

2、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

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这“领头雁”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小组选出自制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后,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把权利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

3、培养学生掌握社交技能

导致合作交流学习小组解体或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交流,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也不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例如:将组内成员明确分工,运用“手势”发挥管理作用,同时使学生参与管理过程,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自己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敢于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何“提建议”;如何说服别人,评价他人等等。好的社交技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创设问题情境,当好引导者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设。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小组合作推导公式前,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合作建议:

(1)想与三角形有关的那些图形。

(2)用多种方法验证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3)思考公式推导过程对我们的启发。

这样把合作交流的步骤交代清楚,小组学习就能有条不紊地展开。提出合作交流建议或指导的目的是引导启发,提示合作的流程,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优化师生关系,当好合作者

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的角色又变为一个合作者,要使小组合作真正有成效,教师除适时的组织、引导外,还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平等的,建设性地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要建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帮助别人,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但不盲从。要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要适时变换角色,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让学生树立“我与大家”,“我与集体”的观念。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是实施合作交流学习的关键。老师应注重在学生中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敢于承认自身不足和虚心向他人请教的良好风尚,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别差异,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在合作交流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特别对那些平时不善言谈、不合群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老师可有意识地把焦点引向这些弱势群体,这样一来,小组合作交流的中心就自然地转向弱势群体,从耐增强了这些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合作乐趣,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五、合作交流,培养协作意识

合作交流学习,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交往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吸收营养,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桌上众多的学具中找出长方体,然后分组讨论,“观察这些长方体,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长方体的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等……教师对他们的发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这样的学习探索中,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时时处处迸发着智慧的火花。另外,在数学合作交流学习的课堂上通过充分的合作与交流,营造了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六、以学生为主体,当好指导者

教师要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变换角色,这是新课标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在指导合作小组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与应用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指导者,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和概括发现的结论,提供学生应用新知识的情境等。如何使讨论不流于形式,这就首先要求教师从设计教案的一开始起,就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对于教师来讲,灌输是一种最省力,也是最能让自己感觉到已经尽了责任的办法,但是显然没有考虑学生接受的效果。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就不仅仅把学生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既要对学生的“群体”给予研究,又要对“这个群体与它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研究,既要对“在群体中的个体积极性的发挥”给予重视,又要对“在个体积极性的推动下群体创造精神的发展趋向”给予充分的预测。要真正给学生以信任,体会他们的学习过程,摸索他们的认知规律,尊重他们的人格,分担他们的忧虑,接纳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喜悦,努力使课堂成为主动学习、充满探究精神的乐园。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其三,教师应该给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和时间,使他们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时,要积极引导每位组员站在小组的立场上,每个人发言代表着一个小组的成就,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当遇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可即时做出妥善处理,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交流合作与探索。

七、以学生为本,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因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如可根据小组的表现评出“集体智慧奖”、“组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等,也可根据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主出“最佳表现奖”、“合作标兵奖”……,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合作交流学习”步入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总之,“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和当前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因此,只有充分地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合作与交流学习”才能体现出实效性。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新课程标准》 2、2、《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邓肖

3、《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2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尊桥小学林孝盛

随着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悄然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课堂教学中 “注重形式,缺乏实效”的现象,现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做以下总结。

一、建立有序的规则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闹的场面。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是“忙而无序”。有的小组几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那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只是心不在焉地听着;有的小组成员相互推辞,谁也不愿先发言;有的小组干脆借机闲聊、说笑。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活动的规则。针对上述问题,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总结出以下较为有效的做法:

(1)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做到积极动脑思考,努力发表自己的见解;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听清别人说话的意思,学会尊重别人;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2)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除了组长,还要有记录员和汇报员。各班的小组长都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主要职责是对本组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认真有序地开展交流讨论、合作

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则进行归纳总结后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二、选择恰当的时机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或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都是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所以我做了以下尝试:

(1)在课题导入时开展合作学习

由于各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有差异,因此对物质的特性认识就有不同,所采取的分辨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大家在一起讨论后就可以集思广益、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2)在出现疑难问题时进行合作

在教学过程遇到一些是而非是的问题,这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学共同评判,最后统一答案。虽然这样可能是多花了点时间,但会突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经过辩论得出的答案学生记忆会更深刻。如在教学“船从河里开到海里”这一典型题目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3)答案不唯一或开放时要组织合作学习。

对一些开放性问题,各小组成员各抒已见,目的是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探究中,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认识更清楚、更全面。

三、要有足够的小组活动时间

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如果出示问题后未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开始合作学习,而且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这时学生还未进入主题,所以小组活动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在后来的实践中,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感觉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

四、评价和奖励方式多样化

小组汇报员在代表小组站起来发言时,往往是“我认为……”、“我觉得……”,似乎不是代表小组意见,而仅仅是个人看法。教师的评价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容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今后在评价时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的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精神、物质上的多样化的奖励。“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2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案例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milk-shake?”

一、设计思想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最大的功能应该是交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学会学生“学语言,用语言”是最终目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提高与进步。

通过合作学习,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合作学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流于形式,华而不实”,“着眼问题,淡化过程”,“表热实冷,合作淡然”,“能者独尊,弱者失趣”等等诸多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也引发了许多老师对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怀疑。在这一背景下,我用小组合作这一方式上了一堂卓有成效的课。教学内容是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Section A 1a-2c.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此套教材集合了美式英语的特点也融入了中国的教学理念,着重于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份和语篇输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本单元的话题为谈论制作某种事物的流程。围绕“遵循说明去制作东西”使学生学会遵循说明去制作东西的过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符合,易于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制作的兴趣和冲动。本节课的Section A1a-2c主要是听读说和基础语言运用,为目标句型提供分步示例和指导性练习。

1.设计理念:本节课结合教材的实际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了调整、替换、删掉和补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外语氛围。利用课件,增加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且提高课堂密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进行讨论与运用,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升华。

2.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大山深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英语知识面非常狭窄,缺少与外界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特别是用英语表达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利用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当“模范”,在新课传授时起到“示范”及“引领”作用。当然,个别学生可能反应不积极,这有待于老师的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全体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2)使学生能用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简单的对话;

(3)使学生能充分运用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询问和描述制作某种事物的过程,并能灵活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

2.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

(2)交际法: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作为交际工具来学,做到学用统一。我在课堂教学中会创造交际活动情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交流中与同学合作交流。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为基础,采用individual work和group work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实践及展示自我,发展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技能。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渠道,让学生与学生一起合作学习,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进而调整改进学习目标与学习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不同种类的食物,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帮助他们树

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在操练语言、归纳总结和共同完成话题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团体协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

(1)重点词汇:blender , yogurt , turn on , cut up , peel , pour , put into , ingredient , cinnamon , teaspoon , amount ,watermelon, cut up, pour into.(2)重点句型:

How do you make a milk shake?

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

How much milk do we need? Peel the bananas.Cut up the bananas, Put the bananas and the yogurt in the blender.Pour the milk in the blender, Turn on the blender;Drink the milk shake.五、教学难点

(1)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的培养;

(2)学会使用“how many” 和“how much” 分别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量提问;

(3)如何描述制作食物过程。

六、教学准备

(1)由教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对食物的制作有清楚、正确的了解,同时重整教材,结合部分学生收集到的图片以及利用光盘资源制作课件;能让学生确切地使用“first , next , then”等副词。发出指令,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某种食物的制作过程,并把他用英语写下来,最后各组派代表描述制作过程。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任意地加入一组,必要时提供帮助。

(2)小组长:根据教师的要求,负责本组的讨论,由记录员记录,并把讨论的结果及时向老师汇报,看各成员是否都加入了讨论。

(3)小组:一起讨论老师布置的任务。制作banana milk shake的过程,务必做到每个组员都有机会说,并让成绩较好的同学把说的内容记下,而后各组员熟悉内容,准备回答老师的提问。最后,打乱制作的过程,挑战其他小组,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first , next , then”等副词最先把句子串联起来。

(4)学困生:由于后进生在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当他能够基本上表达出制作的一个或两个过程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鼓励他,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进而产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七、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up and lead in(8mins)

(1).The teacher introduces some delicious foods

T: Do you like these foods?

S: I like…

(2).Give the students a clear flash of the process that is described in this by using the pictures in the unit.T: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

S: First, peel three bananas.Next,…

设计意图:首先教师先以食物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先制作某种食物的flash 动画,借助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逐步的导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学制作食物的表达过程。

Step 2.Groupwork(10 mins)

(1)Ask student to 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foods they know, ask them to share the foods making process to their partners.Ask some pair students to make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Make into some small group.(2)Ask the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conversations like the sample conversation.(3)Ask students to make the similar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partners using the helpful phrases.设计意图:教师请几个好的同学作榜样示范。给学生介绍一些食物制作过程,让大多数学生有一个从观察、聆听、模仿再到自主表述的准备过程,减少学生内心的焦虑,促使他们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

Step3 Guide(3mins)

Ask the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conversations like the sample conversation and discuss with their partners to revise.As they talk, the teacher moves around the room monitoring their work.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合作练习。

Step 4 Enhance(3mins)

(1)Ask one or two students to say the list of instructions to the class without looking at the book.(2)Point to the picture and ask students what they are doing.Revise to describe the process.(3)Check and correct

设计意图:通过抽查,训练学生独立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同时改正其错误。Step 5 Describe a process(8mins)

(1)Have a student of each grope to read the recipe to the class.(2)Ask all students to check their performances and improve.(3)Ask another student of each grope to express their recipe after their revise.设计意图: 通过对各个组合作完成的表达过程进行表现,并指出其不足,再做全面改进。形成各组成果。

Step 6 Summary and evaluation(7 mins)

T: Now let’s check our performances we have made.Can you find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Try to get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xpressions.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评价表的使用,旨在让学生学会与同伴相互合作,通过合作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找出不足并提高。

Step7 Homework(1min)

1.Finish the survey after class and write the results.2.Write a recipe.设计意图: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深化和补充。以作业的形式,将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外,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了视频教学,合作教学,还有图片讨论菜谱形式,让学生得到视觉和听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其学习欲望,自然引入课文的主题。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设立了小组目标,学生的努力就不再是以个人为单位了,每个人都为了小组的共同利益而全力以赴。在合作学习中往往是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不仅每个组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各组员之间还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也能有所进步。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合作性活动为载体,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锻炼合作技能的目的。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学会互相尊重和理解,学会沟通,学会互相分享,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四篇:农村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探究

农村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探究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在农村初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作为主要任务。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想达到这一点就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农村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毋庸置疑,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良好的教学优势,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最终教学效果却并不如意。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处于形式状态,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实现真正的小组合作。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程,给学生留出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不充足,进而影响合作学习效果。再次,教师没有严格掌控课堂纪律,无法达到良好的讨论效果[1]。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教学素质和学生控制能力有直接关系。教师不具备掌控课堂的能力,没有为学生留出合理的讨论时间,便会使小组合作学习失去教学优势。

二、农村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大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度

要想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就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有一定促进作用。良好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是从当前情况看,农村初中的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无疑不利于学生后期的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意识到合作学习对学生起到的积极作用,将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位置,对学生进行引导,为他们留出探讨时间,掌控课堂纪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2.针对学生性格和学习特点,合理安排小组

为了使小组的安排更加合理,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沟通,或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并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分组。换个角度说,良好的合作是为竞争打基础,保证竞争的公平性,进而使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共同提升。因此,在小组的分组方面教师应保证各组之间的实力水平均衡,为小组活动奠定基础。只有使竞争具有公平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进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想使学生平衡分配,首先教师应了解每名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做到以人为本,并根据学生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2]。另外,为了便于对小组的管理,将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划分,包括组长、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等,如此一来就更容易对其进行管理。

3.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

新课改中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激励和选拔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也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发展潜能的培养;评价角度也应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针对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开发学生潜力。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适合当代学生发展需要,也顺应了新课改中的要求。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起到实际教学效果,可为每个小组设定分数,首先,根据小组内学生的测试分数进行成绩高低排列,并适当加分;其次,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包括小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评价)进行评分,适当加分;最后,根据小组成员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数扣减,如有一人未完成作业则扣除1分[3]。总之,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各种素材进行分数加减,使学生产生为荣誉而战的意识,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4.鼓励竞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慢慢理解、渗透。传统的教学只注重教学成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无疑不利于学生发展[4]。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真谛,这样才真正实现了教学的意义。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便可帮助学生实现这一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使学生通过合作竞争丰富自身的知识。比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对文章展开探讨,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孔乙己是自作自受,也有的学生认为当代社会造就了孔乙己,更多的是社??的责任。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从多方面衡量,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探讨,让学生分别陈述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符合当代学生需要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使小组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杏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7):63-64.[2]顾良军.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5):21.[3]周晓青.开展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6(94):33.[4]陈小娥.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8):00244.【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WW2016_471】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蔡旗中学)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杨雪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这种方式既能发掘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合作的精神。因此,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以建设学习小组为立足点,采用引导小组“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既盘活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促进管理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小组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称为“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合作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水涨船高”: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了提高,反过来又促进帮助者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整体提升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1、内在动机激发论

学习动机是借助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互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学习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机制。这种“利益共同体”可以通过合作性的目标结构、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轮换、责任到人与集体奖励等方式实现。

2、交往需要满足论

需要满足论的倡导者(如格拉塞等人)认为,怎样才会学有成效、学业达标呢?首先得有学习的意愿。问题是学习意愿从哪里来?交往需要满足论者认为,学习的意愿来自于基本需要的满足。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到学校里来,只是背着一只大口袋来填装知识食粮的。学生到学校里来学习和生活,都在寻找种种方式满足自己与人交往与合作、友谊、自尊(影响别人的力量)等需要。可以说,这些需要的满足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喜爱程度、努力程度和达标程度。只有创设良好的条件满足而不是千方百计压制学生的上述需求,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帮助他们取只得学业成功。许多学生正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认可、接纳,也不能表现出对别人的影响力,才转向课外活动、校外小团体等,以寻求满足自己需要的机会。因此,在合作小组中开展互助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与合作,彼此尊重,共享成功的快乐,这是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有效途径。

3、认知发展促进论

认知发展促进论的倡导者(如维果茨基、皮亚杰等)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茨基曾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4、知识建构学习论

“知识建构论认为:“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个人主体的活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主体交往。从根本上讲,人的知识是社会生活中不同主体之间建构的产物”。因此,建构性学习方式是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相关的。“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是指个人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与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

5、教学交往属性论

“教学过程的本质由两种根本关系决定;交往关系(主体——主体)和认识关系(主体——客体)。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 然而长期来,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仅停留在前者,忽视了探究教学的交往属性。随着对学生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的重视,这种局面才得以初步改观。目前,人们日益达成以下共识:教学是一个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系统,是教师(或教师集体)同学生(或学生集体)彼此之间或各自发生交往的过程。只有在交往中,我们才能谈得上培养人,诸如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规范乃至发展个性等。交往不只是手段、途径,交往还是教学存在的本身。“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教学交往不仅有直接的交往,也有间接的交往。直接交往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接触,而间接交往主要是学生自学。要使教学交往尽可能充分和完整,应该尽量多地采用直接交往,尤其是学生小组内的直接交往。同理,教学交往不仅要重视师生交往,更要着眼于生生交往。课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保证交往结构的完整性提供一系列机制与现实途径。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如何组建小组?

新生入学后,经过一段磨合期,班主任对全体学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校组织一项面向全体新生的学习能力测试,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 每组6人,组员从A、B、C三层两两选出

• 依照每组6人的原则,班主任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再从B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且不与组内A层学生的优势学科冲突),C层学生比照以上方法分组。

• 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除了保证每组内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带动全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外,还要考虑分配一名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组内日常管理)。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活泼型学生与内敛型学生结合,以增强小组的活力。

(二)、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

分组后,组内要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常务组长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还要负责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学习组长则负责督促全组同学的学习。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选定由学生自荐、小组同学选举产生。小组长要定期述职和接受组员评议,工作不出色的,会被及时更换。小组组建的原则

1、均衡

这是指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使各小组的力量保持均等,大体相当。各组都应有大体同等数量的A层、B层生和C层生。各个学习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也应尽量做到均衡分布。均衡配置有利于每个小组都能进行充分的讨论,利于学生互相帮助和深入交流,并据此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同时也有利于各小组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赛。

2、尽量尊重学生意愿

在保证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教师在分组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同时注意不把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编在同一小组,以免激发其逆反心理,影响小组学习及开展其他活动;C层生宜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小组,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适时调整

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4、选择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是小组学习的核心,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注意小组长的基本条件和产生方式两个问题。学习小组长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首先,他应当是本组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再次,愿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应尽量避免由教师指定。在选举前,教师可以公布组长候选人的标准。只有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产生的小组长,才容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5、教室布置有利于小组学习

在小组学习的情况下,6人的学习小组组合对坐,对面是“学习对子”,临近是“帮扶对子”,6人组成一个紧密的讨论小组,有利于合作学习、交流。在教室周围设立展示牌。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1、预习:将“导学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红线”

“导学案”下发后,组内各成员要独立完成预习。对预习中一些不懂的、模糊的知识点用双色笔中的红色笔标记出来,然后组内AA、BB、CC三层对应进行一对一的讨论,解决该层次能力范围内能够处理的问题,然后将疑难问题向上层级组员请教,普遍性问题组内集体讨论解决。若有问题,组内讨论后无法解决,则由学习组长代表小组向其他组请教(主要是向该学科拔尖的学生寻求帮助),然后对组内成员讲解。对班级内普遍感到疑惑的问题,则由学习组长反映给学科班长(即课代表),学科班长汇总后与任课教师沟通,由任课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如小组长培训、集中讲解等)

2、课堂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

在课堂上,小组讲座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分配任务给各小组。接到展示任务的小组积极做好准备,由学习组长指定组内一名组员进行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以B层学生为主)。

没有展示任务的小组则根据课堂情况自主学习,如进行组内小展示,或者认真倾听、准备点评;已掌握本节学习内容时,可以关注展示内容或演练展示内容,准备点评,在还没有掌握好本节内容的情况下,则继续学习。小组展示过程的要求是:全面、完整,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黑板展示要整洁、规范。有一题多解的情况,鼓励其他组申请同时展示。如果某一小组无法完成展示任务,则让出其展示机会,其他小乡进行补充展示

课堂展示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更不是“预演”,展示是一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检验其掌握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展示,还能通过对学生表现欲、展示欲的激发,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教师们备课时会经常预设:学生学会了没有?内心怎么想?情感态度怎么样?在此,教师很好地实现了一次学情调查。

3、点评:主要由A层学生负责完成

展示后的点评工作主要由A层学生负责完成。点评的学生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判定,然后讲解其思路,在点评的过程中同步作出总结和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补充不完善的环节或是其他解法,然后征询其他小组或任课教师的意见,完成点评工作。

六、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主要学习形式,因而学校特别重视学习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1、小组长培训 对小组长的培训分3个方面:一个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每周在固定时间,班主任都要与学习组长、常务组长进行交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动态、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及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等,与大家商讨解决的办法,帮助每一名同学进步,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三是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随时召集学科组长及学习班长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在完成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后,教师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

2、小组凝聚力的培育

小组凝聚力是通过小组成员对学习能力提高的期望,不甘示弱的团队意识、家庭式的亲情关系、个人能力展示的欲望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的。

在小组巩固、建设中,在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团队意识、展示欲望等几个方面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使小组学习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小组的目标意识培养

教师用这样的问题“为难”学生:你们小组的集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你们小组成员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

通过这些提醒,教师督促学生形成强烈的目标意识。在这种目标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计划性,由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作好引导与督察,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目标,另一方面也要督促学生实现目标,不断取得突破,提升自身能力。

七、小组的管理与评价工作

1、小组管理 在管理方面,一方面要建立起依托小组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一方面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校组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考核的开工是实话小组捆绑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迫使小组看成是一个小班,那么一间教室就成了N个小班,高效课堂就等同于小班化教学。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各“小班”的学习质量,在小组学习中发挥着牵引和桥梁作用。小组捆绑考核目的是将管理分配到各个小组,由各个小组长进行一次督促,这样既扩大了督促面,又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小组建设和管理的精神核心。学校要注重建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刻苦努力、团结合作的团结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人人为班级的争先意识;建设好奖惩平台和交流平台;建设好班级自治管理组织,完善管理体系,严格管理。以班级文化为主导,激励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2、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工作分为课堂上的常态评价和课外的常态评价。

课堂上的常态评价,即教师按课堂流程,安排好小组的合作学习工作后,对下以环节进行评价:预习整理环节,对教学目标的认识、解读,对目标知识的理解状况,参与课堂展示活动的准备状况,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及帮扶状况,课后针对学习目标的整理巩固状况等。课上常态评价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一节课自始至终都在积极地参与、思考和交流,不是知难而退,而是迎难而上。一节课结束后,由学科班长结合课堂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各组内的学习组长结合课堂表现给组员打分,并在班内指定的位置公布成绩。各组的综合得分及组内的成员得分情况,一周汇总一次,在各个班级外面的展示板上集中排序公布,以激励各小组不断竞争、不断进取。

课外的常态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课堂外其他方面的发展。学校要求,课外小组活动与课堂一样开展合作,并且始终要围绕课堂展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行为规范。课外常态评价涉及自我管理的效度评价,参与有益活动主动程度的评价,组织活动的能力的评价,关心集体、他人及文明礼貌程度的评价,课堂外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能力的评价等。

总之,小组学习不仅要成为支撑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支点,而且成为高效课堂模式的助推器。

下载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自从今学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课堂的教学模式后,我在这一学期的实践过程中,感觉到有成功的喜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就这一教学模式谈几点意见一、开......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

    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体会 本学期我校实行课改,讲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课堂中来。经过一学期的实践与观摩,我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有令人......

    小组合作学习稿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与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 小学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

    小组合作学习

    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好小组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将班内学生分小组管理,这种方法已被广泛使用。事实也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课改逐渐成熟的时候,小组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地......

    小组合作学习

    小议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困生搭建发展的平台 摘要:合作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纪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年代中期至年代中期取得实......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