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图表说话》教学设计说明.
《用图表说话》教学设计说明
育才初级中学 金凡
关于教学目标
信息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学会一些信息科技的使用方法,还要学会利用信息科技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学生只有感受到信息科技对生活有帮助才能增加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所以利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是信息科技课程重点要求达到的目标。本堂课就是基于这项课程目标而精心设计的,强调的是学以致用的能力。本堂课中,学生在掌握图表制作操作技巧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利用图表来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使用好图表,图表类型的选择是关键。所以,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不同的图表类型所表达的不同的主题意图;而教学难点是确定所需要表达的主题,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
关于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初中信息科技》第四章电子表格4.3.4图形表示中讲到“将数据表示成图表的形式,往往会更直观”。在参考附录1中f1.4.5的例子又较详细的介绍了图表制作的具体操作方法。但我们往往忽视了教材中提到的一句很重要的话:“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正因为这个视而不见,使得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仅仅教授图表制作的技巧问题,却忽略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于是,我打算在本堂课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制作图表,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图表。所以,我设计让学生通过闯关游戏进行自学、互学来掌握图表的制作技能,然后再通过讨论的方式得出不同的主题需要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最后通过小组PK的方式进行“看图说话”。整个过程看似精彩也很完整,但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时间。短短的40分钟,为了将自己的教学手段一一展现,我竟然贪心地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掌握如此多的知识。到底是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标还是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手段呢?经过深刻的反思,我进行了大幅度地修改,结合多飞教材,将整个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单元的学习,总计三课时。本课是第三课时。在第一课时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专题调查小组,通过不同的信息收集途径获取信息,制作一张或多张表格(教师提供参考主题,如:上海绿化建设情况及人均绿化面积的变化、学校用水用电情况等,学生也可以自己确定主题)。在第二课时里,学生通过闯关游戏,通过小组内的互帮互助完成图表制作技巧的学习。本课时中,将着重解决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真正实现用图表说话的目的。
整堂课的设计,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学生不再是根据老师事先给定的表格和主题进行图表的设计,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自己制作的表格进行设计,同时对图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将出题的权力下放给各个小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在自评中添加“特色分”一项,让学生在自我肯定中找到学习的自信,激发学习的动力。
4、教师既不是课堂的讲课者,也不是学生学习的观望者。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个别指导、设计评价指标、指导学生评价等一系列行动,来引领学生学习。同时,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里学生能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展示信息技术无比强大的功能,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无穷的魅力。所以,我直接利用Excel制作课件;利用Excel自身的函数处理功能实现学生成绩的汇总;利用Excel的批注功能,加入文字提示;我还利用了Excel中的文本框让学生输入主题;在小组竞赛中,我利用Excel的VBA编程功能,实现小组的随机抽签和笑脸图标的显示隐藏。这一系列的设计为的是让学生不要将自己的眼界仅仅停留在图表的设计上,而要感受到Excel的强大功能,激发他们继续自主学习的愿望。
关于教学策略
因为本课着重要解决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真正实现用图表说话的目的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其实也就是要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所以,本课采用学用结合的教学策略。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科技是融知识性、机能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每一个公民学会使用或高效使用,是信息科技课程所必需承载的基本功能,所以,在教学中实施“学与用”的结合相当重要。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
为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生就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认真设计每一个问题,从引入的课题到如何确定图表制作的第一步,再到各种图表类型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发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踏着问题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2、合作学习法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学以致用的尝试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遇到困难。但是,每一个小组所设计的表格和主题不同,图表的设计自然也不同。教师很难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做到一一指导,而且效果也未必就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组内优质学生的作用,即弥补了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也实现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个人责任感的好方法。
3、竞赛激励法
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也为了提供一个平台,让各小组能有机会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我设计了某一小组出题,其他小组抢答的竞赛机制。通过这样的竞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比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作总结性的讲解要更加吸引学生。
3、评价导向法
尽管不是项目活动的学习,本课还是决定在单元学习中尝试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 学生还可以添加评价标准,对自己进行肯定式的评价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对组员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各小组出题和答题的情况,利用笑脸图标对小组进行评价
学生在自评互评中需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同学,懂得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努力体现自己的诚信意识。同时,通过自评互评还可以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做出调整和改进。
教师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可以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进行及时反思、改进和优化。
最后,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学生为了能得到组员的肯定,将会更加努力的参与学习和交流讨论。各小组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将会更加团结合作。
关于教学设想 由于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减少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使得教学目标的达成成为可能。然而,由于学生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很有可能学生会忽略主题的确定,而直接进入图表的设计制作。所以,在“选择图表”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反复强调主题的重要性:主题决定了图表类型,没有确立主题,就做图表是盲目的、无效的。同时,在“学以致用”环节,教师要通过巡视,再次提醒学生先确定主题,再设计图表,同时要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汇总,或个别指导或集体分析。考虑到各班学生在图表制作方面掌握的程度不同,在“学以致用”环节所需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要保证“小组竞赛”环节的时间,因为这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它既实现了知识的巩固,又真实地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各组展示成果、互相竞争搭建了舞台。
第二篇:教学设计说明(本站推荐)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及相切时切线具有的性质,并为以后的切线长定理奠定基础。相切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重要的一种,切线的证明与性质尤为重要,对陕西近几年中考题的分析来看,2008——2010第23都是对圆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判定及性质等内容结合三角形进行考察,分值8分,其中第1问都是切线的判定,分值4分。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在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初中几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它是几何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工具。
基于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并能初步解决相关的证明题与计算题。
2.通过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
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圆的切线常用辅助线添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切线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教学重点:
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切线的判定定理
第三篇:教学设计说明
教 案 说 明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3)能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角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 一般”的数学思想.●情感与态度:
(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诊断分析
1.在学习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平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
2.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运用全等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再证明一次,而没有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简化证明过程,因此,在本节课通过例题及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四、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注意通过折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获得用折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
2.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满足所有七年级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又注意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比较优秀),因此,本节课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馈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议练中学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3.本节课在教法上选用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这是基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实践背景,适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了四个活动:①动手活动:通过动手度量、折纸等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②表述活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应用活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拓展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行探索.
4.教材中只给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文字语言叙述,并没有给出符号语言的表述,由于我校的学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学习时,已经接触了符号语言的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说理,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且对性质进行了说理,同时在对性质说理以及例1的解答中,教师都给出了规范的说理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为后面学习证明
(一)、(二)、(三)打下基础.5.评价方式
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指导老师点评
任何数学老师都想上一堂优秀的数学课,优秀的数学老师想自己上的每一堂课都是优秀的,我们都想成为智慧型的数学老师。我们高兴的看到,郭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一、学生的发现
数学家乔治·伯利亚:“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省,也最容易了解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里的发现就是在教师设定的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由学生去发现、去再创造。郭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工具(两个全等的30°的三角板)设置的拼图活动出发,从学生拼出的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好地呈现了探索问题的情景,又为后边的学习新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做好了铺垫,起到了很好地承上启下作用,学生遵循着老师设置的问题,通过测量、折纸等活动去发现去探索,随着七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已基本形成,郭老师的情景和问题串的设置真是匠心独运。
二、知识的产生
发现结论是定理的初级阶段,如何让定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可迁移的印记呢?郭老师通过“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表演的机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引导学生用普通数学语言、几何语言、符号语言进行表述和转换,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产生其实就是数学语言的产生,三种数学语言的互化形成数学知识内化,在这个环节表现的生生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知识就是在这样的交流,试错中完成的,什么叫水到渠成,由此可见一斑。
三、知识的运用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其实就是这个定理(基本模式)在较为复杂的图形中的识别与分离(例题1)、组合与补全(例题2),几何定理的运用就是基本图形的识别与补全,例题的选择是为了学生形成能力、能够迁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郭老师在这两个例题的设置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的深厚功底,这里的精彩是看不见的,但思维的链条在学生头脑中已成雏形,我们从反馈练习的顺利完成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
四、方法的拓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形成知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知识是形成方法的载体,知识的灵魂是方法,学生从前五个环节中学到了知识,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从操作中发现,在特殊中探索),但这种方法需要老师有意识地深化、延伸,探索线段轴对称性以及对称轴上一点到两端距离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设置看似简单,其实把握捉了本节的精华“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方法的模仿发展到思维过程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质量。
数学课从本质上讲是简洁的:设置什么情景,怎样操作检验,讨论什么问题,明确什么结论,形成什么知识和方法。本节从操作中探索,探索中操作,在探索中深化,在操作中明辨,从操作开始到操作中拓展,把握住了核心,使数学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了学生的发展上——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追求的优秀的数学课,也是每一节数学课都是优秀的标准。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陈英
第四篇: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郊游》是二年级四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唱歌课,1课时完成。这是一首台湾儿歌,2/4拍,五声宫调式。由带再现的三部分构成。
一、三部分完全相同,显得朝气蓬勃;第二乐句因演唱景色变得柔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情绪上显得抒情一些,全曲表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春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内容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紧密联系,为学生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1=C 2|4
12|3-|32|1-|13|21|2-|2-|12|3-|32|1-|13|22|1-|1-||
1、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描绘春天(如:背古诗、唱歌、说成语)师:快乐的音乐40分又开始了,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先轻松一下。我听说咱们班有很多同学都是小诗人呢,让我们以春天为主题,用我们美妙的语言来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谁先来试试?
2、谈话揭题
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在这么美丽的春天里,同学们都想做些什么呢?(生:郊游)师:今天孔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郊游!(板书课题)形象的游戏,锻炼学生气息的集中性.PPT图片展示
(我运用精美卡通图画、鲜艳的背景、可爱的字体,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给学生以新颖、形象、生动直观的感受春天的美景,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唤起学生想去郊游的兴趣。)(播放背景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动起来)
师:在郊游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经过一座音乐桥,桥的对岸景色非常美丽,同学们想不想去对岸看一看呢? 生:愿意。
师:好,但是这座音乐桥上排列许多可爱的音符,只要走对这些音符,我们就能顺利的通过这座音乐桥就能欣赏到美丽景色。(出示节奏卡片)
师:去郊游的过程中不但要经过一座音乐桥,还要跨过一条音乐河,这里流淌着非常动听的旋律,我们在一起感受下。在感受过程中,同学们仔细的想一想,用怎样的声音才能跨过这座音乐河。(出示旋律卡片)
(通过故事情境、游戏训练,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将新授的部分节奏的训练,旋律的训练做了一个有效的渗透,我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用于音乐课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们的关注,从而解决歌曲中的难点。)(1)教师范唱歌曲
师: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在这美丽的地方,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吧!(2)出示歌篇
师:老师刚才发现有好多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地跟着老师唱出来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吧!①按节奏读歌词
②再次读歌词,教师弹旋律伴奏 ③小声地演唱 ④歌曲处理
A、第一、第三乐句:歌曲演唱情感坚定有力,声音要有弹性。师:刚才同学们一路随着音乐,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来到了风景如画的目的地,那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演唱歌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呢?
师:请大家起立、踏步走,有力地演唱第一句,好吗? B、第二乐句:感受旋律的轻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师:这一回大家演唱进步多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风吹到我们的脸上,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C、第二乐句:
师:那同学们在演唱第二句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 师:好,让我们用轻柔温暖的声音来演唱第二句吧。
(完整地演唱歌曲欣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速度及情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可是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从而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丰富知识,增强技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作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1、教师出示:废旧物品(易拉罐、塑料瓶、方便筷子等)。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在这美丽的郊外发现了什么? 师:这一定是来这里玩的人留下的,大家说这样的行为好不好? 师: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不仅我们要爱护环境,还要告诉身边的人要爱护环境。我们可以把废旧物品利用起来,使它们变废为宝,这样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能不能使我们手中的废旧物品变成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呢?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打击乐器。
3、分组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制作了这么多的打击乐器,现在就用我们手中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吧。(通过学生动手制作简易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并再次感受歌曲节拍的强弱。)
板书设计
郊 游
四二拍的含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强弱规律:强 弱。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2、检查学生是否有感情的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3、学生是否都能够积极参加歌曲的表演。
4、对歌曲节奏及歌词的理解既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制成表格性质来评价学生,对表现好的学生或者是小组可以有小小的奖励或者是表扬。
教学反思: 在《郊游》的设计与教学中,我利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总体来说课堂气氛比较浓厚,同时我在课堂上多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同时让那些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加强业务学习。
第五篇:教学设计说明初稿[模版]
《类比推理》教学设计说明
河北邢台外国语学校王鑫
新课标教材 人教A版《数学2-2》(选修)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类比推理》为新课标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虽然本节是新增内容,教学时间也不长(1-2课时),但由于它贴近实际生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地位不可小视.在近几年各省新课标高考试题中,本节内容屡屡出现,而且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呈现,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推理不是数学独有的,它广泛地存在于科学发展的过程、生产生活的实践之中,所以在授课时我旁征博引,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科学发展史上的、其他科学中涉及的推理,力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架起数学与科学、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形成严谨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本节课是归纳推理基础上对合情推理学习的继续,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并认识到合情推理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对于类比,学生其实并不陌生,它出现在各个章节中,但实际上,学生对它的认识是模糊的。通过本节课的系统学习,学生会了解什么是类比、如何进行类比,会感受到数学的创造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图:
本节的重点内容是通过结合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及作用并掌握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学生通过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经历类比推理概念的获得过程,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及作用,能利用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2、过程与方法:
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是寻找事物之间的共同或相似性质,类比的性质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质与推测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就越相关,从而类比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养成从小开始认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质的联系的良好个性品质,善于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识.(2)认识数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完善正确的数学意识.其中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及作用,能利用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是重点目标,也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教学要求之一.目标解析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有一种好奇的心态、探究的心理。因此,紧紧地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利用学生身边的问题“ ”,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观察、讨论等活动中,逐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基于对学生已有数学水平的分析,在本节新学内容时,有以下几点是初学者不易理解或掌握的:
1.用类比进行推理,作出猜想.这部分中大多数问题是给出具有类似特征的两类对象,由学生根据一类事物的已知特征推测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要弄清楚怎样类比首先应该会明确指出这两类对象具有哪些类似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举到的类比推理的例子和教师给出的小练习,都应注重从两个方面先分析:(1)问题中两类对象分别是什么;(2)他们有哪些类似特征.通过寻找两类对象的相似性,将两类不同的对象联系起来,从这种相似性出发,从概念、结构、维度、方法等角度出发,由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推测另一类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本节课主要以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类比为载体,因此也特别注意从它们研究的对象出发,建立平面内点、直线、平面图形与空间元素的对应关系.2.确定合适的类比对象
进行类比推理时,合理的确定类比对象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使类比成为“乱比”.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要求较高,本节课通过对三角形的特征,尤其是图形蕴含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和体会寻找类比对象的方法.教学难点:用类比进行推理,做出猜想.四、教学特点与预期效果分析
1.教学特点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如下教法和学法:
“问题串”为主,“讲授式”为辅的教学模式
在最初定夺本节课教学模式时比较为难,一方面,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实践证明这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提高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然而另一方面,本节的理论应用难度较大,而且涉及到很多数学的内容,凭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难以完成自主探究.因此,还得需要教师讲,教师的“讲授”成为了无奈的选择.不过好在《课程标准》中,不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只要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能利用类比推理进行简单推理.因此,最终定下来的教学模式是“‘问题串’为主,‘讲授式’为辅”的模式.在过程设计方面我很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的紧凑性和完整性,所选的例练习题具有典型性,环节之间注意递进性,使得整节课能够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另一个是注重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在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过程中,我都设计了不同的实例,让学生感觉知识的亲切感和实效性,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如在概念的形成,思维拓展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类比推理的全过程,我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之间完成讨论和研究,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事实证明学生确实在讨论研究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拓展和深化。总之在整个设计中,我作为教师是情境的创造者,过程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在课堂中,尽量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预期效果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类比推理的含义,并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能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认识数学的文化价值.养成开始认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质的联系的良好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