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搭配优质课教案--人教版三下(小编推荐)
数学广角———搭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页
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2、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体验分类、分步计数及数形结合的方法;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够有序地进行搭配,用适当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具准备:课件、衣服、裤子图片,数字卡片(师)。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好,今天咱们班来了很多老师听课,我想要把班上的每位同学都给各位老师介绍一下,怎样介绍才能不重复也不漏掉任何人?你们能给我提个建议吗?
我明白了,也就是建议我介绍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就能不重复也不漏掉了是吗?谢谢大家!
那接下来同学们就带着这样的生活经验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吧,让各位老师在课堂里慢慢认识咱们好不好?
一、导入 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高兴吗?老师也非常期待节日的到来,正在发愁到时候穿什么衣服,你们愿意帮帮我吗?
二、探究新知
1、明白题意,做出猜测
①那咱们先看看我的衣柜里都有哪些衣服?(长袖、短袖、长裙、长裤、短裙)咱们平时穿衣服可以怎样搭配呢?
也就是说一件上装搭配一件下装。②如果你是我,你会选哪套衣服?
③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搭配方法,那这里一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得内容,一起读课题:搭配(板书)
2、摆一摆,形象观察得出结论
①有人已经想出来了是吗?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只在脑子里想,想不清楚呀!那有什么办法帮助我们思考吗?(摆一摆、打草稿、连线……)
课前我给每个同桌都准备了一套学具,同学们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草稿本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
②展示:
摆一摆
选摆不清楚的,有遗漏的
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呢?(按顺序摆)
你能改正吗?或者谁来帮帮忙?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摆?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有顺序,但一个是先固定下装,一个是先固定上装)
同学们觉得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都用摆一摆的方法方不方便? 写汉字
画图连线(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列算式(将能快速写出来的让学生写在黑板上,不能快速写出来的拍下来传上去)
③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的方法,都做到了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同学们能总结一下,大家都是怎样做到有顺序的呢?
(先固定上装,写出下装,或者先固定下装,写出上装)④比较一下,刚刚展示出来的这些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哪一个最简便?表示得最明白?)
三、巩固运用
1、饮料配点心
①为了感谢大家帮我搭配衣服,我为大家准备了饮料和点心。瞧,都有些什么?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②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画图连一连、摆一摆)那我们选择你最喜欢最快的方式赶紧解决这个问题
③找同学在黑板上直接连线,说明想法说明一种方法是先固定饮料,一种先固定点心
④不管选择什么方法,都要做到什么呢?(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⑤有的同学可能不喜欢这些饮料,老师再增加一种饮料,橙汁,想想看,有没有增加不同的搭配方法?增加了几种呢?你能表示出来吗?
2、拉纸条游戏。吃了东西,咱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个玩具,能拉动的纸条能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在框里面的数是….组成的两位数就是…,这样组成的是?这样组成的是?一共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呢?先猜一猜?请在本子上写出你的方法看你猜得对不对。
3、点心也吃了,游戏也玩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公园看看好不好。你看到了哪些地点?从正门到猴山可以怎么走?有几条路?从猴山到游乐园可以怎么走?这么多路?怎么区分啊?对,编上号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进行编号呢?
那从正门出发经过猴山到达游乐场一共有几种线路可以选呢?先猜一猜?(请同学们在本子上表示出来)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愉快吗?你们在这节课种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有关搭配的几个问题。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有顺序,有序思考。
五、板书设计:
搭配
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第二篇:2014沪教版数学三下《数学广场——搭配》word教案.doc
数学广场——搭配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上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4页的内容。本部分内容既是对二年级所学的“列表枚举”中有序思维与全面思考的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三年级上学期小复习所涉及的路线搭配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教材围绕“搭配”这个主题,选用了搭配服装、搭配午餐等生活事件,由易到难,重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充分读懂教材的前提下,我将教材中“配衣服”“配菜”两个素材,进行了整合改编,创设了“儿童节活动计划”这一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问、推理、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理解搭配的方法,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本节课分为四部分。在情境中引入——在活动中探究——在实践中应用——在总结中提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借助画图、连线等方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组合搭配。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经历探索生活中简单事物搭配规律的过程,提高合理有序思考的能力,养成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借助画图等方法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难点:借助画图等方法有序地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乘法等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在教学中,我切实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了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本节课,通过创设“六一儿童节活动安排”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感知搭配经历,体验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准备用具:服装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有预设的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上课前袁老师先给我们每位小朋友发一张练习纸。发好请反过来压在书下面(随意分发)
2.有小朋友有些着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你们能给老师一个办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吗?
4.小结:一组组、一行行就会有顺序,所以我们要(有序思考)
5.揭题:今天我们就用有序思考的方法来学习两类事物的搭配。(出示板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看到搭配,你想到什么?(预设)生:衣服、路线、饮食、颜色„„.师:我们小朋友想到这么多搭配,老师刚好有几个搭配有关的问题要请教大家,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师:儿童节快到了,学校要组织学生去舞蹈比赛,让袁老师负责安排舞蹈队小朋友的服装、饮食、行程及奖品。
(一)服装搭配 1.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师:袁老师设计了这样几件衣服款式,要选出其中最漂亮的一套。出示:红上衣、黄上衣、绿上衣 白裙子、蓝裙子 师:一套是指什么?
师:你们猜一猜,一共有几种搭配?
师:到底有多少种搭配呢?请你认为的搭配方案记录在活动一上。2.交流讨论,强调“有序”
师:谁愿意上来交流?把你搭配的方案大声说一下。
还有其它不同的搭配吗?来交流一下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他这种方法好?好在哪里?
师:你们选选看,哪套衣服搭配起来最漂亮?
师:谢谢同学们,袁老师决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选定这套衣服。
3.小结:刚才我们用3件上衣与两条裙子搭配,共有6种搭配。板书(3 2 6)
(二)午餐搭配
1.呈现情境问题:解决了服装问题,接下来袁老师要思考他们的午餐问题,食堂阿姨给出当天食堂的菜单,你们请看。有炸鸡腿、大排、红烧茄子、咖喱土豆、炒青菜、炒豆角
食堂阿姨说:每人只能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请同学们猜一猜共有几种搭配? 2.探索多样记录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搭配方案记录下来,有困难吗? 师:你准备用哪种记录方法?
师:有同学完成了,同桌先交流一下,推荐一个最好的同学上来交流。师:还有什么方法吗?请你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3小结:我们可以用炸鸡腿分别搭配4种素菜,用大排去配4种素菜,一共8种搭配。板书(2 4 8)4.延伸,渗透计算方法
师:如果增加1种素菜,现在有几种搭配?(10)师:增加了哪两种?
师:如果食堂再增加1种素菜,共有几种搭配? 增加了哪几种搭配?
师:如果食堂再增加1种荤菜1种素菜,现在有几种荤菜?几种素菜?现在有几种搭配?增加了哪几种搭配?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2乘3等于6„„..这两种食物可以相乘
师:也就是说两件上衣与三条裙子有6中搭配,两件上衣与四条裙子有8张搭配。补充板书
(三)路线搭配
1.引出情景问题
袁老师当天要先带他们去到活动中心比赛,再到儿童乐园玩。你在这个图上发现了什么?(路线)
从学校到活动中心有三条路线,从活动中心到儿童乐园有四条路线,他们从学校到儿童乐园共有几条线路可走?(12)2.抽象符号策略
师:哪12条?请同学说说看?
预设 生:不好说清楚,给路取个名字?A、B、C与1.2.3.4 师:嗯。这样说起来就简单多了。师:把路线分别写在活动三上面。
师:除了用字母和数学代替以画图的方法,还有其它方法吗? 预设:生:连线,我先用1与1、2、3、4搭配,后用B„
3.小结: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学过的字母或数字来代表一些事物
三、思维拓展、解决问题
1.“密码锁”中的数学知识。
师:袁老师还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节日礼物—密码本:密码只由两个数组成,袁老师把1把其中一本密码弄乱了,现在打不开,你能帮袁老师想办法吗?这个密码可能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你们能独立写出所有可能的密码吗? 2.学生汇报。出示有遗漏小组的答案。
师:我们来看看这一小组漏掉密码呢?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遗漏呢?
(要像刚才那个小朋友那样说的,先确定十位上的一个数字,然后与个位上的每一个数字进行搭配,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
四、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1.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袁老师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谢谢你们,袁老师想和每位小朋友握一下手表示感谢,你们说袁老师要握手多少次? 2.师:大家说得不错,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
3.师:这节课,你们帮了袁老师的忙,还学到这么有趣的数学知识,可见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勤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就能探索数学中更多的奥秘。
五、板书
搭 配 有序思考 ————不重复、不遗漏
2×3=6 2×4=8 2×5=10 3×4=12
第三篇:三下数学广角搭配
数学广角--搭配
(二)简单的排列----陈秀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猜年龄的小游戏,我先来猜猜你们的年龄,10岁/11岁,猜对了么?接下来换你们来猜老师的年龄,30.35.26?看来大家猜不出老师的年龄,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能很快地猜出你们的年龄么?因为你们是三年级的学生,不是10岁就是11岁。这样吧,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老师的年龄是有2和5组成的,现在你们再来猜一猜。25岁,真了不起。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就玩到这儿,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小精灵一起到数学广角里玩一玩,但是想要进入数学广角需要同学们打开两扇大门,第一扇大门的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猜一猜哪一个是密码呢?21,恭喜这位同学顺利帮助同学们进入了第一扇大门,但是他们却被第二扇大门挡住了,我们来看,怎样才能破解这道大门的密码呢?用1.2.3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请已经有想法的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在练习纸上写出来,让别人看了一目了然。还没想好的小朋友也不要急,请你也动笔试一试。请一个小朋友来说,我来摆。密码是这六个数字里面的一个,到底是哪一个呢?请小朋友们来猜,32,恭喜猜对密码的同学们。感谢你们帮助他们顺利地进入了数学广角。
二、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一个铅笔盒,铅笔盒里装的是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奖品,但是我却不小心忘记了后两位密码,谁要是能打开铅笔盒上的密码,里面的奖品就送给谁?
课件出示提示卡:后两位密码是由0,1,3,5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接下来,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合作,一人摆,一人记,在摆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 问题1.怎样摆才能保证摆的数字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问题2.一共可以摆几个两位数?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把摆的东西(乱摆摆对的,用固定十位法摆的)投影在屏幕上,请一个学生说一说:先把1固定在十位,然后排上个位的数0.3.5;再把3固定在十位,然后排上个位的数0.1.5;接着再在十位上摆5,然后在个位上摆0.1.3。
师:看完他摆的过程,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位不能为0? 生:因为0放在开头就不是两位数了
师:谁理解他的摆法,能再来说一说。老师还拍了一个小朋友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他摆的对么?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师:你们更喜欢哪一种摆法,为什么?
师小结:真棒,像这样按规律,有序排列,就能不重复不遗漏(板书)地写出所有数字,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固定十位法。
师:有没有其他小朋友有不同的方法,请同学来说一说可以怎样摆? 师:那么密码到底是哪一个呢?谁想来试一试?(13.31.15.51.35.53.10.30.50)53,真了不起,里面的小奖品就送给你。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小练习练练手,你们有信心么? 1.用0.2.4.6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2.用2、5、7、9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
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师:唐僧师徒4人坐在椅子上,如果唐僧的位置不变,其他人可以任意换位置,一共有多少种坐法?
四、课堂小结
师小结:只有做到了有序搭配,不重复和不遗漏,才能又快又准确的找出所有结果。
板书:
简单的排列
按顺序 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反思:在本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上,在新课之前,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猜年龄游戏,让学生从简单的游戏中,初步体验两个数字的排练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好奇心,为后面的新课打下基础,我采用的是复习导入法,让学生回顾一下以前的知识,为新课做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再设计练习的时候,由易到难,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
第四篇:人教三下《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提测评──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1、2。
三、导学达标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⑴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⑵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2、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⑴ 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⑵ 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3、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 “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⑵ “为什么争吵”: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前提测评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2、3。
三、导学达标
1、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⑵ 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⑶ 学生自读1~4自然段。
⑷ 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 理解“嫉妒”一词。
③ 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⑸ 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 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 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 “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 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 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 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 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⑹ 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 自读9~13自然段。
② 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 指读9~13自然段。
④ 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 分角色朗读。
⑺ 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⑻ 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2、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三、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 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⑵()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讲 兄弟俩争论不休
问 同学们各抒己见
听 赞许
【参考资料】
亚米契斯(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曾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后汇集为《军营生活》出版。他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
第五篇:人教三下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备课和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课时安排:
9课时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难点:学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例1图(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2、独立完成练习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四3~4。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1)300×10=3000
(2)300×3=900
300×30=9000 60×10=600
60×30=1800 教后记:
通过教学学生经历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很快算出得数。
课题:口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四的相关练习)课型: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50×10
70×20
40×40
500×70
600×80 12×300
240×2
130×2
90×3
11×30 选择一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3、听算练习: 40×10
30×20
30×50
300×10
300×80 22×40
330×2
120×3
30×6
10×50
4、估算: 42×11
68×10
32×47
45×17
26×18
36×21 四人小组互相说说是怎样估算的?有多少种估算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1、养一张蚕需要桑叶约600千克,可产茧约50千克。
(1)小明家养了4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2)张村共养4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并弄明白两个问题的不同。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果园里有28行橘子树,每行32棵。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果树?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还是准确的值?该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
三、综合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5、6题,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得最好。
2、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练习十四第9题)
3、合作完成练习十四第10、12题。集体讲评。
四、学习总结: 生生互相谈收获。
板书设计: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P59及练习十四第4、6—12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教学重、难点: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教学方法:探讨交流
讲解演示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69、22、74、87、99、18
2、下列竖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18×4
53×7
89×5 22×8
37×3
71×6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言:同学们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那么你们知道多媒体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呢?
哪个同学知道?愿意来说一说吗?
2、出示P59例2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室里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三、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教学例2.“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1)
小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2)
指名汇报。师小结整理如下:
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一:22≈20 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3)
小结:同学们太棒了,能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可见,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呢?同时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
(4)
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巩固新知
1、第59页做一做。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③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2、第61页第7题:投影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课本上。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③投影展示学生的试题,说说你的估算方法,集体讲评。
3、第61页第8题:
(1)
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
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2)
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3)
请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4、第62页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②请优胜组派代表介绍经验。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第62 页第10—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一:22≈20 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学生能选用自己喜欢的估算方法估算。
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重难点: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探讨讲解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 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⑴24+24+24+ „„ +24=288 ⑵12+12+12+„„ +12=288 ⑶24×2×6=288 ⑷24×3×4=288 ⑸12×6×4=288 ⑹12×8×3=288 ⑺20×12+4×12=288 „„„
4、方法归类
连加,连乘,拆数
5、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学生讨论
拆数使用比较广泛,因为每个两位数都可以拆成两数的和。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中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 24 ×12 ×12 48„„2×24的积 48„„2×24的积 24 „„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 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推广应用
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 23×13 41×21 23×31
板书设计:笔算乘法(不进位)24 ×12 ×12 48„„2×24的积 48„„2×24的积
„„10×24的积
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教会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教学效果良好。
第五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口算练习: 60×20
80×20
60×40
300×70
30×80 12×40
330×2
240×2
60×3
33×30
3、笔算:
练习十五第2题: 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21×32 请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每题都做。讲评。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4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三、综合练习:
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
四、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第六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
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探讨讲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板书设计:笔算乘法(进位)
19×19=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大部分学生学会了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生要注意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第七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课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20
60×20
80×40
400×70
12×30 12×40
44×20
230×2
70×3
11×400
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 23×31
33×31
43×12
11×25 23×34
54×13
39×27
17×28(1)学生笔算。
(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
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综合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
四、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 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 23×31
33×31
43×12
11×25 23×34
54×13
39×27
17×28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课时8: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
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
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学生讨论,汇报
二、归纳知识
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七 1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笔算练习
注意方法和书写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分52秒
教学反思:
通过整理和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