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14.纺织面料》word教案

时间:2019-05-13 01:5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14.纺织面料》word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14.纺织面料》word教案》。

第一篇: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14.纺织面料》word教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纺织面料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纺织面料的名称、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织布的历史和过程。2.具有探究纺织面料的兴趣和初步独立研究纺织面料性质的能力。3.具有认真细致、与人合作的良好态度。4.初步学会用棉线(或毛线)织一块布料。

二、教学重点:知道几种常见纺织面料的名称、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织布的历史和过程。

三、教具准备

(1)各种各样的面料:棉布、丝绸、麻布、毛纺布、人造棉、人造丝、锦纶、涤纶、腈纶等

(2)钩码、放大镜、镊子、火柴、砂纸、水、滴管、织布机、线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身上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你见过哪些纺织面料? 3.这些不同的纺织面料,是用哪些原料生产出来的? 4.讲解:

(1)用棉花可以织成棉布是什么样的?

(2)用蚕丝可以织成丝绸么样的?

(3)用亚麻可以织成亚麻布。观察亚麻布是什么样的?

(4)用羊毛可以织成毛料。观察毛料是什么样子的?

(5)人们将农副产品的废料,如甘蔗渣、芦苇等经过处理后,得到人造纤维。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是这样生产出来的。观察人造棉。

(6)把石油、天然气进行处理,喷成丝,可以得到合成纤维,制成锦纶、涤纶、腈纶。涤纶俗称的确良,观察的确良。

(二)探究不同纺织面料的特点

1.不同的纺织面料,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从不同的布料中各取出一根细线,观察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 2.用砝码试一试,它们的承受力一样吗?哪根线结实?哪根线不结实? 3.把细线用火烧一烧,能闻到什么气味?烧过后,变成什么样子? 4.用不同的布料分别用砂纸磨一磨,哪一种布料耐磨? 5.把相同多的水,滴在不同的面料上,哪一种布料吸水性强? 6.你还想研究布料的什么特点呢?透气性?保暖性?舒适性?

(三)探究布是怎样织成的 把布拆开,观察它们的织法一样吗?(1)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2)像织毛衣一样,用一根线织成。(3)没有线的无纺布。

第二课时

(一)学织一块布:用经纬线法织一块布。(根据实际情况而定)1.把经线绕在经线架上。

2.将经线每隔一根插人推板齿的小孔内。

3.提起推板,使插入齿内的经线高于其他经线,梭子从左向右穿。4.放下推板,使插入齿内的经线低于其他经线,梭子从右向左穿。5.用推板将已织好的纬线梳紧。

6.换用其他颜色的线或者依旧用刚才的线,依照3、4、5步骤继续重复下去、直至织好一块布。

7.大家把织好的布展示出来。了解布的发展历史

(二)讲述:

1.古代,人们用来做衣服的材料是丝和麻,用丝织成的叫“帛”,用麻织成的叫“布”。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桑蚕和生产丝绸的国家。在汉、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把精美的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各国。

3.元代江南的棉花种植业发展起来了,黄道婆从海南黎族那里学得纺织技术,回乡后改革纺织工具,织出又细又匀的布来。

4.现代,人们开始生产能杀菌的、能变色的、能保温的、能耐火的各种新型面料。5.人们还利用大豆、牛奶等制作面料。

(三)小结: 我们研究了关于纺织面料的科学,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你还想研究布料的哪些问题? 作业:上网查有关纺织面料的资料。

第二篇: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17.月球》word教案

月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月相变化,初步了解月球的运动情况。

2.初步具有根据实验现象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初步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意识及持之以恒地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精神和毅力。教学过程

一、是指导学生观察月球是什么样的。这部分包括两层内容:

(1)在夜晚(或白天),我们看见的月球(月相)是什么样的;通过用感官——眼睛进行最直接的观察,就能得到以下认识: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形状是会变化的,并且变化是逐渐地发生的;月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白色,上面有一些灰色的地方,好像这些地方是不会移动的;有时能看见月球,但有时天气很好,我们也看不到月球;有时白天也能看见月球等。

(2)通过用仪器和实地考察,宇宙中的月球是什么样的,例如它是什么形状的,究竞有多大,离我们有多远等。本课教材中安排了四组图片,前三组图片的目的是让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即先观察月球整体的面貌,再发现局部的地形。第一组图是在不借助工具的条件下,我们观察到的月亮情景。插图共有三张,分别是满月、上弦月和下弦月。如果学生仔细观察,会发现上弦月和下弦月如果能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满月,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问题,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第二组图片是在借助工具的条件下,我们观察到的月球上的情景。插图分别是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照片。学生可能把自己看到的月球与图中的月球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并提出质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根据学生的情况,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探究“我们只能看见月球的一面,而看不见另一面。为什么?”第三组图片展现的是通过航天探测器或实地考察时,获得的月球表面的情况和环形山的特写照片。目的是使学生对月球有更清楚的了解。第四组图片的目的是把抽象的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用示意图直观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想像和理解。

二、是组织学生认识“月球和地球有什么不同”。

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地球的基础上,用地球与月球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想像能力。比如形状和大小、最高和最低气温、有没有水或动植物、是否适合人类生存等等。在这里根据需要可安排学生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为讨论做准备。

三、是指导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活动:一是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月相;二是一个连线游戏。月相观测对于小学生来说周期相对较长,所以要提示学生在观察前应先考虑好观察计划,包括制订步骤、选择时间和考虑安全措施。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天气不好,不能进行观测的情况,还应注意培养和鼓励学生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的科学精神。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时,要指导和督促学生每天观察和记录。如果遇到天气不好,也要实事求是地记录。另外,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情况,可以启发学生运用推测的方法,补充记录末看到的月相。考虑到学生要坚持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课文设计了用连线的方法表示月相变化过程的活动,这既是对第一个活动的弥补措施,又是引导学生对月相变化现象进行总结的一个条理化过程。在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时,学生可能会发现月球位置的变化。对于位置变化可安排学生在同一日期的不同时刻和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四、教学建议

1、教学准备

(1)有关月球表面、环形山、各种月相的图片或音像资料。(2)有关人类登月事件的图片或资料。

2、教与学过程

(1)根据教学进度,要提前安排学生先观察和记录月相,还可安排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和图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动作应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并尽量避免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把结论告诉学生。应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猜想,作多种假设或预测,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证据,得出问题的结论。(3)学生对月球进行目视观测,主要是选择夜晚进行。但有时在早晨、下午或傍晚也能看见月球。白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内进行观察。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观察时,要让学生记下观察地点、日期和时间,然后画出月相。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月球进行一个月时间的定点观察就够了。通过这种观察,要求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能做出清楚、明确的描述或说明。这种观察可能会引起一些学生长期研究月相的兴趣,从而在课外自主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如果发现有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特别予以关注和鼓励。

(4)探究月球总是向我们展示它的同一面时,可以指导学生在宽敞的地方模拟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运动(月球自‘转一周与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完全相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假如地球的自转与绕日公转的时间也是相同的,那么地球将遭受怎样的命运?(它的一半将停留在永无止境的寒冷黑夜中,而另一半则将永远受到太阳的炙烤O)(5)探究月相变化的成因,是按照“事实——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思路编写的。在教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表现月相的变化。例如:可以让学生手拿一个皮球(或其他球体),将球的一面对着自己。然后,在灯光(或手电筒的光)的照射下,让球围绕自己转动。这个实验可以使球显示出不同的月相景象。另外探究时,也可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几个与月相成因有关的问题,如月相变化是不是月球本身的形状在改变,月相变化是不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等等。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探索月相的成因,并得出关于月相成因的结论。

(6)如果教学有时间,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到月球旅行,需要带上哪些物品?在月球上,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

(7)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织一次关于月球研究新成果的发布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天文科学研究的新发展和新信息。同时也可以使教材及时补充新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

(1)简单地描述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

(2)根据一幅月相的照片,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以后的半个月里,这个月相会是怎样变化的。

(3)做一个说明月相变化原因的实验,并进行解释。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教案《纺织材料》(模版)

《纺织材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

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品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

(一)分组材料:棉布、尼龙、烧杯、托盘、打火机、演示材料:纺织材料视频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与上一课同为常见材料的次级研究主题。与前一课一样,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从学生的已有概念入手导入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古人穿什么,然后交流现代人穿什么,结合文字介绍,讲述纺织材料的发展史。由于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纺织材料来进行探究,所以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各种纺织材料和关于纺织材料的信息,教师也可以收集一些纺织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大家共同观察、交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主要还是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实验了了解一些纺织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前面我们了解了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材料纸。但许多地方用纸作材料是不可行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生活中另一种不可缺少的材料,我们穿的衣服都是由它们织成的。它就是:纺织材料。(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纺织材料。

(1)、讲述:人类最早用兽皮和树叶裹体,后来逐渐掌握了纺织麻、棉、蚕丝等天然纤维的技术。到了近代,人工合成纤维技术的发展,又给纺织材料增添了许多新的成员。(2)、提问:书中这些都是常见的用纺织材料做成的衣服,同学们仔细观察观察,看一看,总共有几块布料?

(3)、讲述:这些布料都是由常见的纺织材料织成的。不同的材料织成的布可以做成不同的衣物,比如:有棉布衣物、羊毛衣、尼龙伞、丝绸衬衫和领带等。

(4)、讲述:同学把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认一认上面的标记,你知道这些衣物是由什么纺织材料织成的吗?

(5)、学生分组进行,通过纺织材料的标志来识别不同的纺织材料。

(6)、教师总结:棉、尼龙、羊毛、涤纶、聚脂……,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2、研究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

A、讲述:尼龙和棉布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两种纺织材料的不同。B、比较结实程度实验。

(1)实验过程:从布料中抽出纤维;用放大镜观察;再拉一拉。(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C、比较气味实验。

(1)、将棉布和尼龙分别烧一烧,然后用手扇着闻一闻。(2)、提问:两者的气味有什么不同?(3)、分组汇报实验结果。(4)、教师总结。D、比较吸水性实验。

(1)裁剪同样大小、质量近似的尼龙、棉布各一块;(2)把它们同时沉入水中;

(3)一段时间后(3分钟),比较一下看哪种布料吸的水多?(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5)、想一想:你还有其他检验尼龙和棉布的吸水性的方法吗? E、教师做最后的总结。

(三)、拓展应用:

1、讲述:我们的祖国幅圆辽阔,北方和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如果我们从厦门去东北游玩的话,需要带很多的衣服,出门旅游很不方便。现在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为未来的衣服设计设计,你希望将来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本组的讨论方案。

4、教师总结:同学的设计都很不错,希望你们的设计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发挥作用。

5、课后搜集有关新型纺织材料的知识。

第四篇: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昼夜交替》word教案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共有的家园

21.昼夜交替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技能:了解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2.科学能力:

(1)初步学会演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2)通过研究 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2.难点:学生比较、分析对比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现象。

三、教具、学具准备:小地球仪(2个每个贴上标志)、蜡烛(2个)、地球自转的光盘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学生看书上第20页图)谈话:观察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

学生会发现两幅图的不同之处是一个是白天,一个是黑夜。谈话:白天和黑夜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太阳在围绕地球转动;另一种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这两种观点在教学中学生都有可能提出来,也可能只提出一种解释。根据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二)探究研讨 1.分组实验:

谈话:昼夜的形成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通过模拟实验,看会有什么发现。(板书:昼夜)

教师引导学生用蜡烛表示太阳,地球仪表示地球。在地球仪上的北京位置做一个标记。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2.汇报观察结果:

谈话: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汇报。

谈话:你怎样解释这些现象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明显地分为明暗两半球,明亮的部分向着太阳,那里是白天;黑暗的部分背着“太阳”,那里是黑夜。当“地球”转动时,同一个地方会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板书:地球自转 交替)教师播放地球自转的光盘资料。

(三)巩固反馈

1.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2.思考问题:

(1)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2)如果没有昼夜的交替,会发生什么现象?(3)为什么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推测关于地球的一些问题。

五、板书设计:

6.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

六、随堂检测:

1.昼夜交替是()形成的。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小时。2.由于地球(),所以人们就会看到每天太阳东升西落。3.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围绕着地轴转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做()。

4.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小时的睡眠。每年的()月()日为“睡眠日”。5.地球是个()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向着太阳的那面是(),背着太阳的那面是()。

第五篇: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果实的结构》word教案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植物的花和果实

11.果实的结构

教学目的:

1.知道果实的结构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果实有肉果和干果两类。

2.培养观察能力和揭破果实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果实结构的能力和分类能力。

3.增进学生研究植物果实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果实的结构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教学难点:区分个别肉果。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果实。

教师准备:苹果、柿子椒、花生、豆荚、马铃薯、萝卜、小刀、垫板、小盒、图片、核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果实,谁说说都有什么果实?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果实?

它们的结构怎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果实的结构。

学生自由谈

(二)新授

一、认识果实

1.指导学生通过解剖认识苹果和柿子椒的共同特征

1)出示:苹果和柿子椒 谈话:苹果和柿子椒的外形各不相同,要想了解它们的共同特征,我们还是应该从它们的内部结构找一找。那我们就需要把它们切开,科学上叫做解剖。怎样解剖呢?

教师演示:横切、纵切的方法

提出要求:

(1)注意安全

(2)切好后,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横切、纵切苹果和柿子椒

汇报: 小结:苹果和柿子椒的内部都有种子和果皮,那么,其他果实有没有这种特征呢?我们还要继续观察几种果实。

二、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干果的共同特征

(方法同上)

三、指导学生认识果实的结构

1.学生交流:果实的结构怎样?

2.汇报。

3.小结:由此可以推想,所有的果实都有种子和果皮,这是果实的共同特征。

四、指导学生给果实分类 谈话:我们二年级的时候,把果实按颜色、形状等进行了分类,今天我们再看看,果实还可以按什么分类?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果实有的干燥,有的水多。小结:像苹果这样成熟后肥厚多汁的果实叫做肉果。像花生这样干瘪少汁的果实叫做干果。作业

观察你身边的果实,并说出他们是什么样的果实?

板书:

11.果实的结构

果皮

干果 构成分类 种子

肉果

下载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14.纺织面料》word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14.纺织面料》word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首师大小学科学三上《科学在我们身边》word教案 (范文大全)

    (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 第1课 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

    科学五上太阳和影子教案(合集五篇)

    1、太 阳 和 影 子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上《鱼》word教案

    鱼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池塘中的常见鱼类,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典型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 3、能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推测,提出探究活......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上《20.天坛里的声科学》word教案

    20.天坛里的声科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天坛建筑中的声科学知识;会做回声的实验。 2.初步具有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及讲述调查结果的表达能力。 3.对天坛里的声科学具有探究兴趣,......

    五上教案

    练习4(语文与生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要求能把句子成语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能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说出错误的理由。 2.完成相关的习题。 教学重难点: 1.对于一些较容易用错的......

    五上教案

    《窃读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

    五上科学练习课文档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练习课(1)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一、科学概念: 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

    五科学总结(上)(精选5篇)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班级:五(2)班 教师:常 开 贤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