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及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51页例2,练习十一第3、4题。教材分析:
1、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以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课时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境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2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将图片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解决问题。会运用倍的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概括、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及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能将情景图中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能运用倍的知识将问题转化成图形正确解决。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倍的关系
看一看、数一数,说说上下两行小棒图的倍数关系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课件出示第51页情境图,(去掉图下方的问题)观察图。
1、阅读与理解。
同学们在干什么呢?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擦桌椅的12人,扫地的有4人)
你能提一个用我们昨天学过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吗?(板书问题)我们一起把这个问题完整的读一读。
2、分析与解答。
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跟小组同学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第一种:画示意图。先画出某种图形表示擦桌椅的12人,然后用相同的图形画出扫地的4人,每4个图形圈成一组,可以把12人圈成3组,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第二种:列算式计算。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
几个
4、用除法计算:12÷4=3。
3、回顾与反思。
师生共同检验:扫地的4人,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子的人数,解答正确。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4、归纳与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知道问题的条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出结果。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三、知识运用
1、我会提出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飞机:48元,布娃娃:8元
2、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图片:梨4个,苹果8个,菠萝16个。(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几倍?(2)菠萝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3)菠萝的个数是梨的几倍?
3、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梨子4个;苹果8个;菠萝16个。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几倍?
(2)菠萝的个数是梨的几倍?
(3)菠萝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4、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读题,找准问题中对应数量,自己用画图或列算式解决。
观察下图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你会提出除法问题并解答吗? 如: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5、看图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红红有6个苹果,笑笑有2个苹果。红红和笑笑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红红的苹果数比笑笑的多几个?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提高练习
学校联欢会表演节目,唱歌的有64人,跳舞的有6人,表演魔术的有2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和表演魔术的几倍?
四、课题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算。擦桌椅的12人,扫地的有4人。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
12÷4=3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第二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3篇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
一、教学内容: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五册(四省市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9。
二、教学目的:
懂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文字题。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练习。
1.出示图。
师:用我们学过的倍的知识说明图意。
生:黄花有2朵,红花有3个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生:还可以说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多少朵?用2×3=6(朵)
2.出示
师:蓝珠子和白珠子各有几个,看仔细。[师再操作计数器成右图]
师:把2个蓝珠子看成一份,6个白珠子可以怎样说?
生:6个白珠子可以分成这样的3份。
生:也就是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师:为什么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生:因为6里面有3个2,所以说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师:这一点很重要,谁再来说一次。[生重复说]
3.书面练习:课本第12页练习五第1题。
批改讲评后,将这题在投影仪上改编成:
○○○○○○○○○
○○
师:现在把上边和下边的皮球各拿走一个,又怎样说?
生:把下边的2个皮球看成一份,上边的8个皮球可以分成这样的4份,8里面有4个2,所以上边皮球是下边的4倍。
师:刚才上边皮球数是下边的3倍,现在都拿走了一个,怎么反而是4倍?
生:现在把2个皮球看作一份,8里面有4个2,所以是4倍。
师:[把题改编成上边12个皮球,下边4个皮球]又怎样说呢?
生:上边的皮球数是下边的3倍,因为12里面有3个4。
(二)教学例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关于倍的知识的一个新内容。
例9 有8只小鸡,2只小鸭,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
师:[指名读题]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边出示图]
师:例题是关于倍的知识的一个新内容,新在哪里?
生:题目告诉了小鸡的只数,还告诉了小鸭的只数,要求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
生:它要求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不是求小鸡有多少只。
师:对呀!题目告诉了两个数,一个是小鸡的只数,另一个是小鸭的只数,要求的是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要解答这题应该怎样想?同座同学讨论,再阅读课本11页例题下面的“这样想”。
[生先讨论后阅读课本]
师:怎样想,请汇报。
生:小鸡有8只,小鸭有2只,8里有几个2,小鸡只数就是小鸭的几倍。
[将例题图演示成2只小鸭看作一份,8只小鸡有这样的4份,添上集合圈,并再指名一学生汇报]
师:这题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8÷2=4(倍)8里有几个2就是几倍,用除法算。
师:这个4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所以在算式中“倍”一般可以不写。[把得数上的“倍”字擦去]
师:再看一题[课本第13页练习五第2题,要求列算式并且解答]学生解答后批改,并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三)归纳小结。
师:刚才讨论并且解答的两道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点?解题时怎样想和解法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告诉了我们两个数,都要我们算他们的倍数关系。
生:求两样东西的倍数,就是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算。
师:今天我们学的新内容是:知道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解答的方法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组织练习。
1.课本第12页,练习十五第3、4题。
2.(出示一盒)
师:盒内放了好些纸蝴蝶,要求一种颜色的蝴蝶数是另一种颜色蝴蝶的几倍?这题我们让小明来解答。[出示皱着眉头的小明头像图]小明为什么皱起眉头?他有什么困难?
生:因为不知道盒子里有哪几种颜色的蝴蝶?
生:而且也不知道每种颜色的蝴蝶有多少只?
师:说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要知道哪两样物品数,求倍数。
生:要知道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
[师打开盒盖]
生:还是不能解答,因为不知道求谁是谁的几倍?
师:这又说明了这类题还必须弄清楚什么?
生:要弄清楚求谁是谁的几倍。
师:讨论得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必须知道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还必须知道求谁是谁的几倍,也就是谁和谁比,这是很重要的。
3.全班练习:课本第12页练习五第5题。
批改讲评。
师:第一题一个数都是15,为什么第1小题得数是5倍,第2小题得数是3倍?
生:第1小题求15是3的几倍,第2小题求15是5的几倍,两次15和谁比是不一样的。
4.线段图:
师:根据线段图,谁能提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让全班小朋友解答。
生:白兔的只数是猴的几倍?[全班学生在簿本上列式并口答]
生:黑兔的只数是猴的几倍?[同上]
生: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几倍?
生:这题不好算的,15除以9有余数。
师:这道题我们现在不会算,以后再学下去就能算了。
生:我说兔子的只数是猴的几倍?
师:想得好,兔子的只数是猴的几倍怎样算?
生:9+15=24(只),再拿24÷3=8,兔子的只数是猴的8倍。
师:灰兔也来了,[在线段图上补一条线段表示灰兔的只数, ]灰兔有几只?
[很多学生举手]
生:9×2=18只,灰兔有18只。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生:学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算。
生:要弄清楚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
生:还要弄清楚求谁是谁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我认为应该是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若用教师为主的说教方法进行学生肯定是很难理解的`,我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的形式去逐步发现并理解这一点。
我先让学生摆小棒“第一行摆2根,第二行摆3个2根”,摆好问:“谁能用一句话来表示第二行小棒根数与第一行的关系?”“第二行比第一行多。”“第一行比第二行少。”“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3倍。”……对学生们的说法我都给予肯定,我选择了第三种说法并板书,接着问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因为有3个2根。”我在上面板书的那句话左边继续板书:第二行有3个2根。然后第二次让学生摆小棒:第一行摆3根,第二行摆12根。接着问:你摆完后想到什么?“第二行里有3个4。”“第二行里有4个3。”“第二行里有6个2。” ……“为了与第一行的根数3发生联系我们该选择哪种说法?”学生们异口同声说了第二种,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表示第二行与第一行的关系吗?”“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4倍。”学生说出后我继续板书出来。
通过两次摆棒学生已初步理解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最后进行实际的应用——例5的教学,例5的教学我让学生先尝试练后自学课本的方式进行,全班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并揭题。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回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且深刻感悟呢?在课堂中我采用了让大部分的学生说的方法来感悟,但在课堂中也发现了学生不能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几里面有几个几”没有深刻理解与掌握。那如何来使学生不仅会说,而且理解其中的意思呢,我觉得可能动手操作,经历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有深刻的感悟,才能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真正含义。
练习中虽然显现了层次性与思维性,但我觉得对练习的利用还不够到位,如果可以根据一个或者两个练习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包含在里面,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如何对练习进行有效反馈也是我课后所思考的,是应该教师挑选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还是让学生自己上台来讲?怎样的形式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呢?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中可以把这两种方式都尝试一下,然后根据效果来进行选择。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4
本课主要教学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本课时主要做到了:
一、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多渠道促进学生内化对“倍”概念的理解。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欣赏图片说一句话“谁是谁的几倍”,接着让学生根据“倍”的知识灵活、开放地摆小棒,使学生牢固建立起“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内化对“倍”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中,我充分提供给学生活动和发展的空间,让他们亲身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过程,并要求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如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本节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注意改进:比如应强调:“倍”不是单位名称,它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商的后面不要写“倍”字,应关注一些细节,使学生答题更加规范严谨。再如:在比较“求10、15、30分别是5的几倍”时,可引导学生发现:现阶段的解决问题,一般是“求一个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这样能避免学生提出“求一个较小数是大数的几倍”的错误问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5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去建立“倍”的概念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都是围绕着圈一圈、画一画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通过画圈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出谁是谁的几倍问题。在认识几倍的问题上,我是这样让学生去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1、是两个数量在比较;2、是用其中一个量作标准,另一个量包含几个它就是它的几倍。通过这样操作活动和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不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还懂得了如何去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充分展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乐中学,玩中学”的良好局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过,在这节课中还是有点遗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时机,出现了讲解不到位的现象,如“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量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量”的环节中讲解得太快,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效果不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6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通过对该课的教学我反思如下:
1、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新知。
这节课,主要通过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提炼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明确:在两数已知的情况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应该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并记住这一题型的结构和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提供知识基础与支柱。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摆飞机图,突破这一知识点,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2、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数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用数学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能根据图片提供的大量信息,选择一些有用的数据,提出相关的问题,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同时,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根据具体的题意,按要求提问、并解答。
3、注重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听课中,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并且爱说话,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注意坐姿,写字姿势。反复提醒学生专心听讲,不但要听老师的话语,最主要的还要听回答问题的同学的发言,因此,我时不时的让学生重复别人发言中的要点以及问题,比如,学生对除法的读法,往往爱丢“除以”的“以”,这样不但引起回答错误同学的重视,更主要的是引起全班同学的重视。
4、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合作中,往往缺乏时效性,因此,合作前,我注意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并及时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5、在课堂上对个别学困生指导不够,这些学生思维不活跃,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板书过多使用彩色粉笔,导致后面学生看不清楚。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而“解决问题”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通过这样的教学情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练习课活跃起来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新闻,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教学的`题材,信手拈来,即新鲜又有亲切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情境掌握数量关系。
问题解决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强调学习设置到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情境中,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并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培养使用数学的意识、探索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它旨在使学生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过程的体验,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8
我执教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有幸得到了周莓老师的点评和指导,收获颇多。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重点是理解“倍”(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难点是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
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在新课教学前加上简单的复习。教学中,复习已学过“倍”的内容,为接下去的新课教学作下铺垫。
2、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15是5的几倍”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造和谐活跃的气氛。
首先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解放孩子,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在这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应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老师摆一把小伞是1个4,学生摆两把小伞是2个4,8里面有2个4,也就是8是4的2倍,揭示倍的含义。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从摆到说,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形中理解倍的含义,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2、在做一做一题中,还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体现第一行是4个4,第二行是一个4,所以第一行是第二行的4倍,使图形变得更加直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专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在周老师的指导下,争取更大的进步。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9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的掌握了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微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是让孩子们完成两个学习目标:一是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即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知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二是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它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倍的概念是通过两个量的比较而产生的,用其中的一个数作单位,看另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这样的单位,后者就是前者的几倍。有关“倍”的知识,上学期学生有所了解,也建立了有关倍的初步认识。但是,上学期是根据倍数关系,求几个几是多少,而本节课的任务是根据倍数关系以及除法知识,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考过程。
所以在课程设计中,首先是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回忆起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倍的知识;再次就是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充分的经历及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最后就是在练习中巩固新的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倍”的含义及它的计算方法。通过本节课,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在本节课中我的数学语言不是很标准。指导语不是很到位,出现了让学生不理解的语言。比如出现算式“15÷5=3”之后我问学生: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我应该让学生观察飞机图,然后再回到算式上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次在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上不恰当,有时会忽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再次,在处理练习题的时候速度过快,没有发挥课后习题的检测作用。
通过这次讲课,使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各方面的不足,在讲课时总是放不开,害怕学生出错。“只有学生出错了,才能更好的发挥老师的作用”。所以今后要多关注学生,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将这些错误在课堂中解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0
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首先引入去动物园这一教学环节,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兴趣,是可以想象的也是一些小朋友遇见过的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在小朋友们大脑中出现情景。对于他们来说,去动物园看动物是件很高兴的事情,于是学生很快就被我带如教学情境中,吸引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专心一件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点接着又以生活中的情境再次带学生进入练习巩固阶段,让学生在数学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1
这节课有两个例题:例2是通过摆小棒的情境让学生先直观地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感受与除法的联系。然后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可以用除法解决该类问题,并且能够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看第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第二个数,进而理解该类问题的实质。例3是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倍”的认识和除法的认识基础上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将这两个知识点充分地沟通,使学生顺利地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通过复习导入。采用练习的形式,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2、由于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感受“倍”,变静为动,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义,初步掌握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3,有效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2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数量关系。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策略,画图或摆学具,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沟通实际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使学生发现算法。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倍”的认识和除法的认识基础上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将这两个知识点充分地沟通,使学生顺利地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通过复习导入。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的形式,让男生女生三人一组到前面站排,男生是女生的2倍。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2、由于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动手到黑板前贴小猴让学生感受“倍”,变静为动,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义,初步掌握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进一步体会感受“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3,有效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练习中安排一道选择题,一道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道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通过比较不同,使学生加深对两种类型题的理解。
教学结束后我反思本节课的不足: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一个图形用4根小棒,两个图形用8根小棒,三个图形用12根小棒。摆两个图形就是用2个4根是2倍,摆三个图形就是3个4根是3倍。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应在操作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提升。在今后的备课中要很好的理解教材,准确把握、运用教材,多注重让学生说说算理。
(2)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语言不严密,教师应及时纠正。
(3)学生动笔解决问题量还不够,课堂上还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我执教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有幸得到了周莓老师的点评和指导,收获颇多。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重点是理解“倍”(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难点是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
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在新课教学前加上简单的复习。教学中,复习已学过“倍”的内容,为接下去的新课教学作下铺垫。
2、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15是5的几倍”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造和谐活跃的气氛。
首先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解放孩子,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在这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应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老师摆一把小伞是1个4,学生摆两把小伞是2个4,8里面有2个4,也就是8是4的2倍,揭示倍的含义。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从摆到说,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形中理解倍的含义,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2、在做一做一题中,还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体现第一行是4个4,第二行是一个4,所以第一行是第二行的4倍,使图形变得更加直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专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在周老师的指导下,争取更大的进步。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2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的掌握了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微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是让孩子们完成两个学习目标:一是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即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知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二是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它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倍的概念是通过两个量的比较而产生的,用其中的一个数作单位,看另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这样的单位,后者就是前者的几倍。有关“倍”的知识,上学期学生有所了解,也建立了有关倍的初步认识。但是,上学期是根据倍数关系,求几个几是多少,而本节课的任务是根据倍数关系以及除法知识,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考过程。所以在课程设计中,首先是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回忆起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倍的知识;再次就是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充分的经历及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最后就是在练习中巩固新的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倍”的含义及它的计算方法。通过本节课,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在本节课中我的数学语言不是很标准。指导语不是很到位,出现了让学生不理解的语言。比如出现算式“15÷5=3”之后我问学生: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我应该让学生观察飞机图,然后再回到算式上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次在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上不恰当,有时会忽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再次,在处理练习题的时候速度过快,没有发挥课后习题的检测作用。
通过这次讲课,使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各方面的不足,在讲课时总是放不开,害怕学生出错。“只有学生出错了,才能更好的发挥老师的作用”。所以今后要多关注学生,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将这些错误在课堂中解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3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而“解决问题”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通过这样的教学情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练习课活跃起来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新闻,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教学的题材,信手拈来,即新鲜又有亲切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情境掌握数量关系。
问题解决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强调学习设置到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情境中,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并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培养使用数学的意识、探索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它旨在使学生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过程的体验,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4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数量关系。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策略,画图或摆学具,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沟通实际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使学生发现算法。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5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首先引入去动物园这一教学环节,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兴趣,是可以想象的也是一些小朋友遇见过的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在小朋友们大脑中出现情景。对于他们来说,去动物园看动物是件很高兴的事情,于是学生很快就被我带如教学情境中,吸引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专心一件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点接着又以生活中的情境再次带学生进入练习巩固阶段,让学生在数学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6本课主要教学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本课时主要做到了:
一、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多渠道促进学生内化对“倍”概念的理解。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欣赏图片说一句话“谁是谁的几倍”,接着让学生根据“倍”的知识灵活、开放地摆小棒,使学生牢固建立起“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内化对“倍”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中,我充分提供给学生活动和发展的空间,让他们亲身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过程,并要求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如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本节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注意改进:比如应强调:“倍”不是单位名称,它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商的后面不要写“倍”字,应关注一些细节,使学生答题更加规范严谨。再如:在比较“求10、15、30分别是5的几倍”时,可引导学生发现:现阶段的解决问题,一般是“求一个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这样能避免学生提出“求一个较小数是大数的几倍”的错误问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倍”的认识和除法的认识基础上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将这两个知识点充分地沟通,使学生顺利地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通过复习导入。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的形式,让男生女生三人一组到前面站排,男生是女生的2倍。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2、由于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动手到黑板前贴小猴让学生感受“倍”,变静为动,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义,初步掌握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进一步体会感受“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3,有效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练习中安排一道选择题,一道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道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通过比较不同,使学生加深对两种类型题的理解。
教学结束后我反思本节课的不足: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一个图形用4根小棒,两个图形用8根小棒,三个图形用12根小棒。摆两个图形就是用2个4根是2倍,摆三个图形就是3个4根是3倍。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应在操作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提升。在今后的备课中要很好的理解教材,准确把握、运用教材,多注重让学生说说算理。
(2)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语言不严密,教师应及时纠正。
(3)学生动笔解决问题量还不够,课堂上还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8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去建立“倍”的概念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都是围绕着圈一圈、画一画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通过画圈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出谁是谁的几倍问题。在认识几倍的问题上,我是这样让学生去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1、是两个数量在比较;2、是用其中一个量作标准,另一个量包含几个它就是它的几倍。通过这样操作活动和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不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还懂得了如何去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充分展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乐中学,玩中学”的良好局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过,在这节课中还是有点遗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时机,出现了讲解不到位的现象,如“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量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量”的环节中讲解得太快,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效果不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9一、教学内容: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五册(四省市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9。
二、教学目的:
懂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文字题。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练习。
1.出示图。
师:用我们学过的倍的知识说明图意。
生:黄花有2朵,红花有3个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生:还可以说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多少朵?用2×3=6(朵)
2.出示
师:蓝珠子和白珠子各有几个,看仔细。[师再操作计数器成右图]
师:把2个蓝珠子看成一份,6个白珠子可以怎样说?
生:6个白珠子可以分成这样的3份。
生:也就是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师:为什么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生:因为6里面有3个2,所以说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师:这一点很重要,谁再来说一次。[生重复说]
3.书面练习:课本第12页练习五第1题。
批改讲评后,将这题在投影仪上改编成:
○○○○○○○○○
○○
师:现在把上边和下边的皮球各拿走一个,又怎样说?
生:把下边的2个皮球看成一份,上边的8个皮球可以分成这样的4份,8里面有4个2,所以上边皮球是下边的4倍。
师:刚才上边皮球数是下边的3倍,现在都拿走了一个,怎么反而是4倍?
生:现在把2个皮球看作一份,8里面有4个2,所以是4倍。
师:[把题改编成上边12个皮球,下边4个皮球]又怎样说呢?
生:上边的皮球数是下边的3倍,因为12里面有3个4。
(二)教学例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关于倍的知识的一个新内容。
例9 有8只小鸡,2只小鸭,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
师:[指名读题]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边出示图]
师:例题是关于倍的知识的一个新内容,新在哪里?
生:题目告诉了小鸡的只数,还告诉了小鸭的只数,要求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
生:它要求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不是求小鸡有多少只。
师:对呀!题目告诉了两个数,一个是小鸡的只数,另一个是小鸭的只数,要求的是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要解答这题应该怎样想?同座同学讨论,再阅读课本11页例题下面的“这样想”。
[生先讨论后阅读课本]
师:怎样想,请汇报。
生:小鸡有8只,小鸭有2只,8里有几个2,小鸡只数就是小鸭的几倍。
[将例题图演示成2只小鸭看作一份,8只小鸡有这样的4份,添上集合圈,并再指名一学生汇报]
师:这题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8÷2=4(倍)8里有几个2就是几倍,用除法算。
师:这个4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所以在算式中“倍”一般可以不写。[把得数上的“倍”字擦去]
师:再看一题[课本第13页练习五第2题,要求列算式并且解答]学生解答后批改,并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三)归纳小结。
师:刚才讨论并且解答的两道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点?解题时怎样想和解法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告诉了我们两个数,都要我们算他们的倍数关系。
生:求两样东西的倍数,就是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算。
师:今天我们学的新内容是:知道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解答的方法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组织练习。
1.课本第12页,练习十五第3、4题。
2.(出示一盒)
师:盒内放了好些纸蝴蝶,要求一种颜色的蝴蝶数是另一种颜色蝴蝶的几倍?这题我们让小明来解答。[出示皱着眉头的小明头像图]小明为什么皱起眉头?他有什么困难?
生:因为不知道盒子里有哪几种颜色的蝴蝶?
生:而且也不知道每种颜色的蝴蝶有多少只?
师:说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要知道哪两样物品数,求倍数。
生:要知道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
[师打开盒盖]
生:还是不能解答,因为不知道求谁是谁的几倍?
师:这又说明了这类题还必须弄清楚什么?
生:要弄清楚求谁是谁的几倍。
师:讨论得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必须知道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还必须知道求谁是谁的几倍,也就是谁和谁比,这是很重要的。
3.全班练习:课本第12页练习五第5题。
批改讲评。
师:第一题一个数都是15,为什么第1小题得数是5倍,第2小题得数是3倍?
生:第1小题求15是3的几倍,第2小题求15是5的几倍,两次15和谁比是不一样的。
4.线段图:
师:根据线段图,谁能提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让全班小朋友解答。
生:白兔的只数是猴的几倍?[全班学生在簿本上列式并口答]
生:黑兔的只数是猴的几倍?[同上]
生: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几倍?
生:这题不好算的,15除以9有余数。
师:这道题我们现在不会算,以后再学下去就能算了。
生:我说兔子的只数是猴的几倍?
师:想得好,兔子的只数是猴的几倍怎样算?
生:9+15=24(只),再拿24÷3=8,兔子的只数是猴的8倍。
师:灰兔也来了,[在线段图上补一条线段表示灰兔的只数,]灰兔有几只?
[很多学生举手]
生:9×2=18只,灰兔有18只。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生:学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算。
生:要弄清楚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
生:还要弄清楚求谁是谁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0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且深刻感悟呢?在课堂中我采用了让大部分的学生说的方法来感悟,但在课堂中也发现了学生不能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几里面有几个几”没有深刻理解与掌握。那如何来使学生不仅会说,而且理解其中的意思呢,我觉得可能动手操作,经历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有深刻的感悟,才能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真正含义。
练习中虽然显现了层次性与思维性,但我觉得对练习的利用还不够到位,如果可以根据一个或者两个练习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包含在里面,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如何对练习进行有效反馈也是我课后所思考的,是应该教师挑选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还是让学生自己上台来讲?怎样的形式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呢?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中可以把这两种方式都尝试一下,然后根据效果来进行选择。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我认为应该是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若用教师为主的说教方法进行学生肯定是很难理解的,我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的形式去逐步发现并理解这一点。
我先让学生摆小棒“第一行摆2根,第二行摆3个2根”,摆好问:“谁能用一句话来表示第二行小棒根数与第一行的关系?”“第二行比第一行多。”“第一行比第二行少。”“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3倍。”……对学生们的说法我都给予肯定,我选择了第三种说法并板书,接着问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因为有3个2根。”我在上面板书的那句话左边继续板书:第二行有3个2根。然后第二次让学生摆小棒:第一行摆3根,第二行摆12根。接着问:你摆完后想到什么?“第二行里有3个4。”“第二行里有4个3。”“第二行里有6个2。” ……“为了与第一行的根数3发生联系我们该选择哪种说法?”学生们异口同声说了第二种,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表示第二行与第一行的关系吗?”“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4倍。”学生说出后我继续板书出来。
通过两次摆棒学生已初步理解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最后进行实际的应用——例5的教学,例5的教学我让学生先尝试练后自学课本的方式进行,全班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并揭题。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回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2这节课有两个例题:例2是通过摆小棒的情境让学生先直观地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感受与除法的联系。然后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可以用除法解决该类问题,并且能够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看第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第二个数,进而理解该类问题的实质。例3是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倍”的认识和除法的认识基础上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将这两个知识点充分地沟通,使学生顺利地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通过复习导入。采用练习的形式,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2、由于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感受“倍”,变静为动,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义,初步掌握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3,有效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13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通过对该课的教学我反思如下:
1.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新知。
这节课,主要通过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提炼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明确:在两数已知的情况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应该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并记住这一题型的结构和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提供知识基础与支柱。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摆飞机图,突破这一知识点,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2.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数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用数学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能根据图片提供的大量信息,选择一些有用的数据,提出相关的问题,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同时,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根据具体的题意,按要求提问、并解答。
3、注重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听课中,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并且爱说话,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注意坐姿,写字姿势。反复提醒学生专心听讲,不但要听老师的话语,最主要的还要听回答问题的同学的发言,因此,我时不时的让学生重复别人发言中的要点以及问题,比如,学生对除法的读法,往往爱丢“除以”的“以”,这样不但引起回答错误同学的重视,更主要的是引起全班同学的重视。
4、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合作中,往往缺乏时效性,因此,合作前,我注意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并及时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5、在课堂上对个别学困生指导不够,这些学生思维不活跃,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板书过多使用彩色粉笔,导致后面学生看不清楚。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
第四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且深刻感悟呢?在课堂中我采用了让大部分的学生说的方法来感悟,但在课堂中也发现了学生不能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几里面有几个几”没有深刻理解与掌握。那如何来使学生不仅会说,而且理解其中的意思呢,我觉得可能动手操作,经历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有深刻的感悟,才能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真正含义。
练习中虽然显现了层次性与思维性,但我觉得对练习的利用还不够到位,如果可以根据一个或者两个练习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包含在里面,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如何对练习进行有效反馈也是我课后所思考的,是应该教师挑选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还是让学生自己上台来讲?怎样的形式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呢?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中可以把这两种方式都尝试一下,然后根据效果来进行选择。
第五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王秋梅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2、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
教具准备:课件,题篇 教学设计:
活动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就要来了,一群小动物正在小河边快乐地玩耍,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都有哪些小动物呢?
2、这些小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呢?拿出题篇,数一数,把数量填在相应的格子里。(学生动手点数,填空)
3、谁来说说他们分别有多少只?(一名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结果)
结果和他一样吗?(举手反馈)你们数得非常准确。
不一样的,可以重新数一下,然后把结果改正过来。
活动二:动手操作——体会倍数关系,构建模型
(一)第一次操作,初步建立模型
1、刚才我们数的小猴子有(3只)小鸭子有(6只)?请你在表格一里画一画,用符号表示出它们的数量。(学生动手画 教师语言激励 能选择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他们的数量)
画好了吗?我们一起看黑板,小猴子有(3只 教师在黑板上画)小鸭子有(6只 黑板上画)
2、观察一下他们的数量,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比多少 求和 口头解决)
还有不同的吗?
学情预设:(1)、提出小鸭子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多少倍?
是多少倍呢?(2倍)你在图上圈一圈。
(2)、如提不出倍数问题,你再来观察这些数据,请你再圈一圈,比一比,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除了加法问题和减法问题,还有其他问题吗?)
(3)、学生不会提,不会圈,看黑板,看老师的手,在黑板上用手比划着圈的方法。
(4)、老师来提一个问题:小鸭子的只数是小猴的多少倍?
你在图上圈一圈。(教师巡视 收集正确圈法)
3、小鸭子的只数是小猴子的多少倍?谁还想到这个问题了?
你知道是多少倍吗?(2倍)(板书填空)
4、你怎么看出的是2倍。请你在刚才画的图上圈一圈。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出它是它的2倍。
(巡视圈画情况,展示不同圈画情况,交流哪种圈法让我们观察起来更方便)
这样圈让我们观察起来更方便,你也像他这样圈一圈,老师也来圈一下。(黑板上圈)
5、还有谁发现小鸭子的只数是小猴子的2倍了?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在哪呢?(黑板指)
教师(黑板手势)6只,3只,6里面有两个3,还可以说6是3的2倍(板书)
就像这样说,还有谁会说?(举手说)同桌之间,看着图,说一说。谁再来说一说,6怎么就是3的2倍呢?
(二)、第二次操作,再次体验建模过程
1、刚才我们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知道小鸭子的只数是小猴子的2倍,现在我们来看表格2,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多少倍呢?你先用图形画出他们的数量,然后再这样的方法(指黑板)圈一圈(快的到黑板上画)。汇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4倍(板书)。你怎么知道是4倍呢(8里面有4个2 还可以说8是2的4倍
板书)还有谁也是这样想的,你来说说怎么就是4倍呢?4在哪?
2、刚才我们是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的方式知道是4倍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8除以2等于4)8里面有4个2,8是2的4倍。就是8除以2等于4 结合这个题目说一说,8、2表示什么?4呢。表格一中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解决,你在表格一旁边列出算式。汇报列法(板书)6里面有2个3,就是6除以3等于2。
像这样求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还可以用除法解决,(三)第三次操作,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1、我们再来看看小鸭子的只数是松鼠只数的多少倍?你可以圈画也可以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了解决这个问题。(3倍 板书)汇报方法。(完善板书)你是怎样想的?3是哪来的(6里面有3个2)(用除法算的 6÷2=3 板书)
(四)第四次操作,体会“1”的特殊性
1、你能计算出小猴子的只数是孔雀的多少倍吗?在表格四旁边列算式算一算。(直接列式)(汇报 板书)3是哪来的?(3里面有3个1 如不好就再画一画 圈)
2、你还能提出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吗?(学生提问,口头列式计算)
3、你能提出谁是谁的4倍的问题吗?(学生提问,口头列式计算)(上面出现4倍问题,直接追问,还有哪两只小动物的数量也是4倍关系)活动三:课堂小结——回顾内容、整理方法
(指引看板书)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像这样的求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圈 画 算 除法)
活动四:质疑问难——提出问题引发新的思考
关于这节课,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或者你还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吗?
活动五:巩固练习——体会生活中的倍数关系
1、继续借助情境图
(1)调皮的小鸡啊,要和小松鼠比个子,(出示课件图)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松鼠的身高是小鸡的几倍?)口头解决问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
(2)小黄鸭和小白鸭正在进行游泳比赛呢(出示课件图)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小黄鸭游出的米数是小白鸭游出米数的多少倍?)口头解决问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
2、生活中的倍数关系
池塘里还有一些小螃蟹呢?你知道螃蟹有几条腿吗?(贴图螃蟹 8条)那么你能说说小螃蟹腿数是小鸭子腿数的多少倍吗?
(2)除了小动物的身体,在我们的身体上也存在着好多倍数关系,快来找一找。(汇报)
手指的数量是脚趾的1倍(10里面有1个10)
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关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