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是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是一种大的教学策略框架。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在采用这一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课程的精神个性仍然要展示出来。一些有效的传统教学原则仍然要坚持,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思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等。结合时代要求,适合当代中学生心理特点,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学原则,如:主体性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主性原则(力争做到教学相长)、合作性原则(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组织者,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体,所有学习参与者自由发表见解。)、开放性原则(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探究性原则(创设挑战性问题、探究性情景)、活动性原则(在活动中接受知识,解决问题)等等。
应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体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1.使学生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使学生经历新方法的形成过程,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过程,通过信息共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使学生经历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5.提供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资源,使学生亲身经历自主学习过程; 6.教师与学生互为教学活动主体,使课堂环境人际关系民主和谐。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就是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与新授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中,导入新课。课堂教学的导入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引人入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二是为学习新知做好必要的过渡和铺垫,引发学生的思考。
本环节可参考《同步学习》的“自主感悟”环节提供的素材。
需要注意的是:
(1)所创设的情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起到以旧引新、承前启后的作用。(2)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能超过3——5分钟。(3)所运用的教学手段要少而精,注重实效。
2、自主学习,组内探究。
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通过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经过阅读(结合学案阅读课本或观看老师提供的多媒体材料)——独立思考——小组研讨的过程,运用举例子、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获取知识,得出结论,理解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设计学案时,首先要注意学案问题的设计。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课的问题设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识记性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能够 判断、叙述、再现或再认,其主要形式是“是什么”、“是不是”、“对不对”。’(2)理解性提问。通过提问使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对有关知识进行解释、说明、推理或转换,其主要形式是“为什么”。
(3)运用性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初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其主要形式是“用„„说明„„”,“应该怎样”。
(4)创造性提问(实质为发散性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观察分析具体问题,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和观点对同一问题、提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的方法,并且鼓励学生提出富有创意的见解,其主要形式是“除了这种„„还有别的吗”,“有哪些„„”。
以上四种形式的提问是由低到高的,第四种思维效益最高,最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力避前两种形式的提问过多过经常,使学生养成回答问题照书念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设计学案时,还要注意:无论是问题的设计还是材料的选取,必须努力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切忌照本宣科,简单解读教材。
●●小组讨论的组织:一般建议以6——8人为一小组,且小组要相对 固定,还要考虑学生搭配,如学生的学习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小组长的组 织讨论能力、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
讨论的过程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讨论所用的时间,所采取的方式以及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2)预测讨论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及应对措施。(3)鼓励并尊重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指导和调控,组织好不同见解之间的辩论。(4)做好简短的归纳小结,同时对学生参与的态度,发言的质量做出积极性的评价。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组织好必要的讨论,提供必要的信息、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等。
本环节可使用《同步学习》的“探究过程”这一环节。
3、分组展示,集体探讨。
关于分组展示,是在上一环节“自主学习,组内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根据教材“项目”下的“层次”在展示前将探究任务分给各个学习小组自主探究。这一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如一个项目的内容很少或层次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则不适合分解成小任务给各组。
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自主感悟和本小组内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通过全班的展示和交流,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在运用所学新内容试着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4、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这实际就是贯彻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课本上的理论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生活,即生活——理论——生活。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把“学”和“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这个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学生弄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
(2)要精心设计和选择所要联系的具体问题,要有典型性,不可过多。(3)要注意让学生总结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依据、方法和思路。
5、归纳小结,巩固深化。
这一环节就是启发引导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自己的学习收获作简要的归纳总结,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内容,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要求。
这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小结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统摄全课的功能,为本节课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小结绝不是把所学习的内容简单机械地重复一遍,而应该是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升华,观点的进一步强化,能力的进一步培养,行为的进一步引导。进行课堂小结应师生相互配合,以学生活动为主,方法和形式应多种多样。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通过归纳总结,盘点收获,要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总结收获应谈真情实感,切戒说大话、空话。
第二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给中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表现如下:第一,学生在读音方面感觉困难很大,难以读准单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还用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第二,在拼写方面,学生没有意识到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有着一定的规律。
在记忆单词的时候,没有通过读音和字母的关系来记忆单词,常常是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组合。第三,在记忆单词的意义的时候,过分注意该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学生完全靠死记硬背掌握单词。在初中一年级时,由于内容较少,词汇简单,学生尚能应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词汇的记忆已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于是,逐渐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于放弃这门学科。
如何进行词汇教学呢?
首先,词汇教学也一定要贯彻“听说领先”的原则,按照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初中年级,特别是一年级,一定要贯彻“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因此,词汇教学也一定要首先是“听”。即教师在教单词时,先让学生听,让学生去“辨音”,教师所展示的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每个词是由几个音素、几个音节构成,重音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从听的意义上掌握词汇。同时,又能为学生学好语音、语调打好基础,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听能,为以后更好地接收英语的输入做准备。
其次,在听的基础上加强读音规则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inventedellingability)。这是因为,英语属于拼音文字,虽然字母的名称音和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不同,但是,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们在词汇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听英语单词分辨出单词的读音之后,再进行读音规则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把单词拼写出来。这就解决了学生掌握词汇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拼写单词。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应该从最简单的拼读抓起,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归类和比较,使学生掌握单词中字母及组合的读音规律,能够听词能写,见词会读。
(一)在学习字母表时就结合字母音和在其单词中相同读音进行拼读训练。学习字母A时,可列出laketakename,让学生拼读。
(二)学生在读完一个单词之后,可将辅音变换进行替换练习,如将lake中的“l”替换成b,c,d,f,g,h,j,m,n,p,r,s,t,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三)采用类推方式。如学生已学过car,在学习farm,lark,hard这些词时,先让学生复习car,然后让学生尝试读farm,lark,hard这些词。
(四)让学生归类。在学习到一定阶段,可让学生对同一字母或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读音进行归类。如字母“A”在单词中不同的读音可分类如下:
1、读/a:/音:askbananabasketclafathergla2、读/附图{图}/音:aleatbackbadblackcancarrycatcatchdadfactoryfamily3、读/ei/音:agebabycakeerasergamelatemakenameplanesametabletake4、读/附图{图}/音:aboutAmericaawaybreakfastcanCanadaChinaEnglandEnglishmanhavehas(以上词汇选自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一册)
(五)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就有意先读一些词汇,或读课文,让学生先不要去看书,跟老师读这些词,然后再让学生拼写,和学生讨论如何去拼写,看这些词是由哪些字母组成的。特别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需要反复进行训练。对于一些没有规律的单词构成,进行比较,以促进记忆。老师还可以先写出单词或句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拼读知识试着去读出这些单词或句子。
(六)拼读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前所述,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拼读能力,从最基础开始,循序渐进,掌握有规律的单词读音,比较无规律的单词读音,从而达到记忆词汇,培养读写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年级,每个学期课本中所出现的词汇,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单词拼读难易程度、读音和字母组合进行归类:
1、我们把词汇根据其拼读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一类、二类、三类。
第一类是最容易拼读的词汇:aandaskatbackbagbedbigblackboxbusbutbycakecancarcatcladaddesk这些词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听,然后试着去拼写。
第二类是规律性的由字母组合构成的词汇:carstarallwalkwhichwhothatthisslowknowplaygay这
些词汇就需要教师加以归类和总结,告诉学生一般发音规律,以及例外的读音情况。如ow字母组合读/ou/音,但在cow中读/au/音。
第三类的词汇就是一些无规律的词汇:halfoneuncle在这些词汇中,个别字母的读音须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2、根据读音来分类(如把有/ei/的单词归类):aageAustraliaawaybabycakedayeighteighteeneightyerasergamegradegreatheylatemakenameOKplaneplaysamesaystaytabletaketheytodaywayweekday通
过这种方式的分类,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字母与读音的关系,他们自己就会认识到,a,ai,ay通常在单词中读/ei/音。
3、按照字母组合进行分类(如把字母组合al归类):allballfootballhalfsmallwall通过该项分类,使学生认识到同一字母组合不同的读音;并且认识到在一般情况读什么音,有时候读什么音。
三、在词汇教学中,要避免过分强调记忆词义,特别要避免强调记忆其所对应的汉语意义。这是因为,要掌握一个词,并不仅仅是要掌握其意义。词义只是一个方面。除了意义之外,还应该掌握该词的读音,拼写,词性,搭配等。我们在学习汉语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经历:学习一个字或一个词,也不可能把该字或词的几个方面同时全部掌握,往往是听明白了,但不知道怎么写;或者是会写,但不会读;或者是会读会写,但不知意义。随着多听多见,并且通过使用,才得以完全掌握。总之,我们学习语言,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在学习词汇时,应该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不能一下子把读音,拼写,词性,意义,句法功能等等全部掌握。因此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也不能过分强调词义的记忆,特别是相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以避免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定势,认为只要知道词义,就掌握了单词。一旦学生在听或阅读时,遇见一些词而不知汉语意义时,便无所适从,并从心理上产生过度焦虑情绪,从而影响了学生如学习母语那样掌握词汇的正常过程。
在初中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帮助学生避免用汉语词汇的意义来记忆英语单词的词义是可能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初中一年级的主要词汇大多接近生活。下面是初中一年级课本所出现的有关词汇的统计表:词汇总量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其它词388***现在我们就以词汇量占总词汇量最多的名词和动词为例加以说明。名词中,大多数的词(约94%)是表示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的词(只有下面的词表示抽象的意义:agebreakfastclosecolordifferencedutyexercisefamilygoodnehomelunchsecret);动词中,只有下列词是比较抽象的行为的词:cancouldexcusefindforgetguehelplovemustpleasestudythankwantworrywould;其它词如askjumpwatchgo等都是一些表示具体行为的词(约79%)。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物、情景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词汇的教学而没有必要过分地死记硬背所对应的汉语意义。
英语的词汇教学有很多方法,但我们认为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在低年级,应该坚持听说领先原则;加强读音规则教学,培养学生的拼写能力;通过实物、情景教学的方式讲解词义,帮助学生摆脱在记忆词义时,对汉语意义的过分依赖,使他们把英语单词和其所指的事物、情景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这样,学生就能够从英语单词的语音、拼写、意义等几个方面积极地吸收词汇,从而达到掌握词汇的目的。
第三篇: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中学语文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现状是学生看到作文就头疼,不愿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根据学生学情现状,作文教学要讲究一些策略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总是被感兴趣的事物紧紧吸引并给予高度的注意。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一看到文题就愁眉苦脸。对于这些对写作怀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最主要的是要激发其写作兴趣。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生动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先用课文中的范文引路,让学生学会写作方法,然后教师可以采用生生表演、师生表演、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觉得有趣味。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现场表演,然后让学生根据表演写改写或续写课文;②根据学生争胜好奇的特点,开展快速写作竞赛、佳作交流、自编小报、向报刊推荐好文章等活动,使学生品尝到写作的快乐;③根据学生喜爱表扬的特点,凡是写得出色的文章,都要实行高分鼓励,特别是后进生的文章,哪怕有一处闪光的地方,都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及时指出并加以表扬,使之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如源泉,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源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家尚需体验生活,更何况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阅历甚浅的中学生呢?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实实在在的素材。要求学生每天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听别人的讲话,看电视新闻、广播,并学会随时记录且写下感受。还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指导,采取校外采访、考察、搜集资料等方式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记日记、写周记的习惯,通过平时的锻炼和积累提高写作的水平。
三、多背名篇佳作
“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这句俗语告诉我们:只要熟读多记、常背,便会自见成效。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要求学生经常熟背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课本、课外书籍中新鲜有力、生动活泼的词句、精彩篇章;其次
是名人名家的古诗、散文、诗歌;再次是名人名言、思想火花、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提高了学生语文素质,丰富了学生写作语言,写起文章来也就运用自如,意到笔随。
四、扩大阅读范围
古人认为,要写好文章,“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可见,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是多读书。要想学好语文、写好作文,仅仅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多读课外读物,开阔视野。由于初中学生都只有十三四岁,阅读鉴赏能力有限,所以除根据教材要求,在假期适当安排阅读初中语文大纲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教师也可以适当推荐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课外读物。让学生经常接受新信息,不断丰富自己;让学生多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品,使他们感到可望可及,不断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五、授之以渔 进行具体的作文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为了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把握一篇文章的整体与局部、视角与内容、结构与语言、材料与立意等诸多因素,写出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指导学生审题,即拿到文题后,仔细审验题目,考虑写作重点,或写成什么样的文章为宜,力争排除“跑题”现象。
其次是立意,关键是“高不高”,“意”是文章的中心和灵魂。古人云“意在笔先”。指导学生在审定题向之后,去考虑文章写成之后给读者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教益。
再则是指导“选材”,指导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选取最典型的、最有时代感、最有表现力的材料,强化文章中心。
古人云:“文有序”,这个序就是文章的结构。好的文章不仅中心突出,材料典型,而且结构上也有令人叫绝之处,因此我指导学生在审准题,立完意,选好材后,去巧构思,去精心设计文章的结构,使其清楚,完整,严谨,有特色。
除以上外,还要着重指导学生在语言锤炼上下功夫,发扬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或生动形象,或幽默风趣,或严谨缜密,以便掌握最新最美的文字,写出最新最美的文章。
六、作文分类训练 批讲灵活多样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可以把作文分为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缩写、扩写、续写、读后感、观后感、看图作文、材料作文、想象作文等12种类型,然后根据教学课程安排,有计划地进行分类训练。每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都严格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真到写成功为止。
此外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作文质量,还必须紧紧抓住“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这两个重要环节。作文批改既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又是作文讲评的基础;作文讲评既是作文指导的加深,又是作文批改的巩固。因此,这两个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文批讲主要可以采用学生修改作文(或自改,或互改),师生共同评讲作文的方法。每次完成作文后,首先要求学生按照“四读”“四看”的基本要求去进行作文修改。一读作文,看有无错别字,错标点、病句及句与句、段与段是否连贯;二读作文,看中心意思是否明确;三读作文,看选材是否妥当;四读作文,看布局谋篇是否得当。其次,要求学生根据“读”“看”写下眉批,总评,并评分。同时在学生修改,写简评时,教师必须巡回指导,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请2-4名修改有个性的同学交流修改情况,其它学生以4人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本组成员修改情况。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修改和交流讨论的情况做简要的评析。课后,将学生作文通览一遍,检查本次训练是否达到既定目标,然后,向全班学生推荐优秀作文3-5篇,优秀评改3-5篇,供大家借鉴。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属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只要在这个环节上指导得法,抓紧抓细,就会像毫末之苗终成合抱之木一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亦会明显提高。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改后的数学教材中,代数与几何内容并存。不管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始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几何基本功;
三、抓住契机,渗透思想教育。
关键词:兴趣 基本功 思想教育
在我上初中时,老师常说:“几何、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究竟好教难教、好学难学,本人就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同仁们交流。新课改后的数学教材,代数与几何内容并存。不管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始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老师理论多高,课讲得多好,学生如果无兴趣,就等于白白浪费大家很多的宝贵时间。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呢?
1.发现几何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兴趣,消除畏惧感。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几何图形的组合,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让学生感受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现实生活的设计中,使学生产生创作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不断创新,维持长久的数学学习兴趣。
2.改好作业是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多半教师都在批改作业时,一味追求“错”、“对”,对错的进行更正,对的打上“√”。其实不然,每位教师批改的作业,究竟学生认真阅读没有,没有阅读就没有效果。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弱点,都想看到成功之处,所以批改作业时,应该区分学生平时成绩。如:优等生做对该作业,用真心、诚心的话加以表扬,如“OK”“Very good”;错了,则用“请认真检查,一定能找出原因”来加以勉励。中等生做对了,批上“真聪明”、“凭你的努力,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若错了,批上“再努力些,一定会成功”。学困生做对了,批上“进步真大”、“你父母一定高兴”等评语;错了,批上“我能帮你吗”、“相信你一定会成功”„„这样,每位学生都喜欢看作业本,这会没有效果吗?
3.作业减负也能激发学生兴趣。实际上,教育部、教学专家都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强调。若学生作业过多,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在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数学作业过多,一上数学课就烦,产生厌学情绪。当然,一旦没有课外作业,学生会很高兴,要让学生相信,只要上课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能完成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的几何基本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七年级数学要开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画图能力以及符号的转换能力和推理能力,为今后几何的学习打好基础。鉴于以上要求,要根据教材的起点“线、角”,及时加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第五篇: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
儋州市长坡中学王雄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老师在训练时从文体、立意、谋篇到谴词造句面面俱到,且字数一般不得少于600字。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一篇作文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其次,由于一次作文花费的时间多,而语文又不能仅上写作课,写作的次数很有限,每学期仅六至八次作文,训练重点又不突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难以提高。还有,每次作文要求面面俱到,学生很难取得成功。长此以往,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的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又怎能写出好作文呢?
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就必须重新认识“作文”这一概念。作文能力是由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长期实践、反复练习。所以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大可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具体说作文不必强调文体,也不一定强调成篇。作文,作为学校语文课的一种训练,他与数、理、化的作业一样,只是一种练习。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不宜用文学批评的“标准”去硬套,也不必去用文章应有的格局去衡量。作文,相当于音乐课的视唱练习,相当于美术课的速写、素描,你能说视唱练习等有什么完整的格局、有一定的套式吗?但是,通过这些练习,将来,学生就自会唱歌,自会画画。作为练习的作文,同样如此。
作文不强调成篇,从内容上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思想上的片刻闪光,都可以形成文字;对于某一现象、某一事件的看法,也可以通过三言两语做个记录。而一强调“成篇”,就会过多地去考虑结构问题,考虑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这不但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在表达上,往往会限制了畅所欲言,而更多地留下的是“作”的痕迹。作文不强调成篇,从形式上说,多做一些分解的训练。有利于基本功的扎实加强,这好比一名跳高运动员,为了跳得高一些,能老在横杆面前跳吗?总要在身体的耐久力、柔韧性、速度、灵敏性等各个方面有计划地去训练。作文,同样有许多“要素”。如何观察,如何积累,如何进行联想、想像,如何进行分析、综合,如何选材、组材,如何使用语言等等,也是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才可能落实。如果老是要求成篇,那就等于要求跳高运动员老是去跳一样,成绩恐怕难以提高。
小型的、分解的训练。比如,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每次突出一个重点,进行一些训练、循序渐进、盘旋上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才有可能像数理化通过练习作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像音乐、美术课通过练唱、素描等掌握唱歌、绘画的技能技巧,获得扎实的提高。
采取化整为零的训练方法,通常以片段的形式出现,且不必拘泥于字数的多少,学生往往乐意接受,而且花费时间不多,容易坚持。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的说话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都会逐渐提高,写作能力自然也会随之提高,作文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那就让我们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采取如下的策略:
策略一: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文是学生个性的释放,是学生
个体精神劳动的结晶,学生在作文教学在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他们拥有作文的主动权也是天经地义的,剥夺这种主动权是违背教学规律的。我们提倡自由为文,就是给学生作文“松感绑”,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让他们畅所欲言。
1、开放写作空间。目前,学生生活中常出现“三大三小”的现象:“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外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这也是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开发课程资源,尽可能多地采用多种手段,组织各种各样的意语文学习活动、综合活动,开放学生的生活,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为学生自主作文提供广阔的空间。比如,在每一节课的开课之前,可利用短短的几分钟,进行即兴演讲、成语接龙等活动;在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等;在课外可以引导学生种花种草、养鱼、外出旅游、做一天当家人等活动。有时甚至可将课堂移到教室之外,放在花园里,让学生边做边学、边玩边学,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作文时不再觉得无话可说,无文可作。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从中搜寻、筛选和提取自己所需要的、关键性的语言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积累,以便写作时能主动运用。
2、让学生自主命题、自主选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习作要做到说真话、写真情,发挥创造性,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开阔思路,自由表达。”为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少写命题作文、多写半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想象作文、即兴作文、接力作文等。以便于扩大学生的命题和选材范围,放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作文时能随时把自己亲眼看到的、自己亲身做过的、自己感受最深的、自己觉得新鲜的、自己想写的…写下来。比如写《 的早晨》这半命题作文时,由于学生有了生活积累,写作前又特意留心观察的话,所写的内容就不同:城市的早晨、乡村的早晨、美丽的早晨、开学第一天的早晨……。文章会写各有千秋。写以“风筝”为话题的作文时,因教师只给话题而未命题,又因学生的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所选的内容也不同:《扎风筝》、《放风筝》、《风筝飞起来了》、《万事开头难》等。总之,让学生自主命题、自主选材,可以使学生放胆习作。学生写出的文章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个性,避免了以往“千人一面、千口一词、千篇一律”的现象。同时又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策略二: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前,作文是学生写,老师批改,老师讲评。其实这一传统的批改,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反馈慢。学生将自己精心构思、认真写作的文章交给老师,学生多么希望立即知道老师对它的评价,特别是肯定性的评价。而教师批改作文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希望逐渐减弱,最终消失。二是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批改是单向的信息传递,缺乏敲击学生心弦的力量,分数高些的,又重新燃起了兴趣的火花,再去看老师的批语及文中圈点的地方;分数低的,将作文往书包里一塞,不愿意看。即使是老师在讲评,由于老师唱的是“独脚戏”,被表扬的学生有了兴趣,而更多的学生则漠不关心,写作水平差的学生,害怕当反面典型,更是惴惴不安。因此,当
一个学生写一篇习作,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个成就。教师在批改、讲评时,应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使学生信心大增,敢于写作、乐于写作。这正如心理学指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就,也会激起继续奋斗的志趣”。根据以上所述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应把过去那种“作文批改由教师包办”变为“教师批改、学生自改和互改相结合”,从而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改和互改作文,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了写作的水平。这正如大文豪鲁迅曾经说:“自己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当然,指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并非单纯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其意义还在于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自能改文的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时,首先要向学生讲清批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要向学生讲清批改的要求。第三引导学生学会批改文章,掌握批改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能修改习作和自我评价的年能力。
策略三:加强随笔化作文训练。一提到作文,老师都为“怎么教”而犯愁,学生也会为“写什么”而苦恼。近来,我们进行随笔化作文实验,让同学们写在平时,可以随时写,不管在课堂间、阅读课上、自习时间、语文课堂还是周末、假期,灵感闪现之时,情感涌动之际,均可以挥笔作文。随笔的写作也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可以随地写,阅览室、电视机前甚至床头餐桌都是写作的场所。我们倡导教师和学生建立随笔本进行练笔积累,无须写在专门的作文本上,日记本、读书笔记本、随笔本均成笔耕的田园。“”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拘一格,散文、小说诗歌、童话等,只要适合自己,自己喜欢都可写。形式多样,笔调各异,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不受字数的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教学流程如下:或日记或随笔或阅读笔记,作到每日一记,所做、所记、所观、所闻、所感、所想,尽收笔下;写作课可进行随笔读评交流;做专题写作指导;修改、加工、润色;作品誊抄入集。坚持读写并重,以读促写,以量变促质变,厚积而薄发。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就能做到提笔能写,下笔成文,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文。
总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易事,要靠我们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将作文教学改革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