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参考教案1
《赤壁》参考教案1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齐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
对:黑出:来
对:去出:
/ 6 美
对:丑出:是
对:非出:蓝天
对:白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四
附:晚唐杜牧《赤壁》诗主题新探。
摘 要:一般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从假设失败的角度,反衬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而本文认为,一般的文学评论在评价杜牧这首《赤壁》诗时,并没有把它放在晚唐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去看,而是把它与所处的时代割裂开来去单独地分析、理解。这样得出的主题未免浮光掠影,舍本逐末。如果我们把它放在那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晚唐时代,就能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就能了解诗人此时此刻对待抗敌战争的情绪是怎样的低落,不是欢快而是忧愁,整首诗的基调不是昂扬向上而是哀伤低沉的。诗人的情感世界不仅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关,而且也与其自身的遭遇有关。本文主要从杜牧所处的那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晚唐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坎坷身世,结合本诗表层下隐含的另一层主题来探讨此诗。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
/ 6 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以别于“老杜”(杜甫)。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中晚唐时期,唐帝国国势渐微,士大夫往往好追忆往事,议论得失,借古讽今,因此咏史、吊古的诗歌特别盛行。这首《赤壁》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诗人从赤壁古战场江边的沉沙中获得一把断戟,这是一把没有完全腐朽的兵器。经过一番磨洗之后,认出它是几百年前赤壁战役的遗物,因而引起怀古幽情,不禁追忆起三国时的那次重大战役和主要人物。这两首诗的前两句,是假托还是事实,很难确定。也许诗人真的在赤壁古战场获得这样一把断戟。此事无关大体,可以不必硬做索隐。
诗的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诗人抒发的议论。诗人并不是直接地去做史论,而是抓住在赤壁之战中起关键作用的“东风”来写,运用了“东风”“铜雀(台)”这样形象性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对这件重大历史事件的看法: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兵压境。当时,曹军有二十余万雄兵,号称八十万,而孙刘联军不过二万,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曹军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势如破竹。如果没有东风给周瑜的方便,如果幸运之神没有降临吴国,那么,国破家亡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二乔就要被曹操掳走,囚禁在铜雀台里了。二乔,即大乔和小乔,是东吴著名的两个美女。大乔是孙权哥哥孙策的妻子,小乔是东吴都督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曹操建此台以纳姬妾歌伎,乃晚年行乐之处。
一般认为,这两句诗是从假设失败的角度,反衬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其实不然。本人认为,晚唐诗人杜牧在捡到三国时赤壁战场的一把断戟后,并没有立刻联想到吴蜀联军同仇敌忾、抵御外敌上,而是认为如果没有幸运之神的降临,东吴国破家亡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主题,还有另一层隐含更深的主题将在本篇末论及。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也认为:“牧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
/ 6 杜牧这首诗,形象生动,音律婉转优美,然而气魄不足。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论道:“诗重蕴藉,然要有气魄。无气魄,绝非真蕴藉。”诗人面对这一把沾满刀光血影的断戟,胸中早已没有盛唐李白那种“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豪壮的英雄气概,没有了那种血与火的壮美。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期,唐帝国的安全面临两大威胁,一是藩镇割据,一是西部吐蕃和西北部回鹘的大肆入侵。杜牧《感怀诗一首》中写道:“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这里写到: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起,到唐文宗大和元年(827)止,前后共七十三年,为什么朝庭一直含羞忍耻地听任藩镇跋扈?英勇无敌的大将军均已死去,朝中再也没有这样的大将可以去削平叛乱了。而现在的庸将们一批批出征,如同儿戏。唐代的历朝天子只能每天长吁短叹,忧虑的是究竟把军事大权托付给谁呢?从这首《感怀诗一首》可以看出,藩镇之祸经历了七十多年,朝庭大多采取姑息政策,听任藩镇与中央对抗,以至造成人民的深重灾难。诗人此时黯然神伤,只能“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如果保持沉默,自己会感到耻辱;可是自己对朝庭呼吁,又没有人响应支持。诗人就处于这样一个无奈无助的彷徨的境地。
从《赤壁》最后两句诗,我们可以品味出,在国家衰亡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晚唐的诗人是那么的失落、无奈和无助。他们早已丧失了中唐、初唐时的那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充满热血、朝气、激昂慷慨的大唐气象和拔剑起舞的民族气魄。这就是时代影响了诗坛,时代影响了诗人。
《孟子·万章(下)》中谈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认为,在“颂其诗、读其书”之前,应该先论世,方可以知人;知人,才可以理解他的作品,作出准确的评价。一般的文学评论在评价杜牧这首《赤壁》诗时,并没有把它放在晚唐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去看,而是把它与所处的时代割裂开来去单独地分析、理解。这样得出的主题未免浮光掠影,舍本逐末。如果我们把它放在那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晚唐
/ 6 时代,就能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了解诗人此时此刻对待抗敌战争的情绪是怎样的低落,不是欢快而是忧愁,整首诗的基调不是昂扬向上而是哀伤低沉的。
诗人的情感世界不仅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关,而且也与其自身的遭遇有关。杜牧出身于豪门世族,祖父杜佑曾做过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杜牧十岁时祖父去世,家道日渐中落。他经历了从宪宗至宣宗六朝,当时,正处于牛李党争激烈的时期。因他“刚直有奇节”(《新唐书》本传),“疏旷不拘细行”(见《唐才子传》卷六)。不愿趋炎附势,因此两派都不重用,一生郁郁不得志,未能施展才华抱负。杜牧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方州县府生活度过的,激烈的牛李党争在他的政治生活中投下了阴影。
从杜牧生平简介可知,他仕途坎坷,失意不幸,怀才不遇,屡遭排挤,心情抑郁有时不免寄情声色,放浪形骸,人生态度由积极转向消极。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晚唐赵嘏的《代人赠杜牧侍御》也可佐证,又如厌世颓伤的诗句:“满怀多少是恩酬,未见功名已白头”《冬日题智勺寺北楼》。这种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史论类型的诗歌。诗人的情感世界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在史论中有时乐观自信,充满希望,如“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有时却很悲观哀伤,如《赤壁》这首诗。当然这种哀伤是很深沉的,不仔细体会很难品味得出。
从唐敬宗和唐文宗开始,唐帝国出现了明显的衰败倾覆之势,陷入了一场无法挽救的危机之中。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于斯之时,阍寺专权,胁君于内”“藩镇阻兵,陵慢于外”“赋敛日急,骨肉纵横于原野,杼轴空竭于里闾”。(见《唐纪》六十)在晚唐那个时代,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大唐帝国日薄西山。这个时代的阴影笼罩在诗人心灵上,始终挥之不去,盛唐气象的幻想与日薄西山的凄凉现实,使他更加沉溺于深沉的无法排遣的忧伤之中。即使是繁华的秦淮河,在诗人眼中也只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色凄冷而迷茫,诗人心中一片孤寂冷清。面对这样一把断戟,联想到以往那些在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诗人也只能发出怀古伤今的无奈和哀怨的感叹:如果没有类似“赤壁东风”这样幸
/ 6 运之神的降临,大唐帝国崩溃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回天无力呀!正所谓“中原鹿不由人”。
悲观也罢,哀怨也罢,忧愤也罢,颓废也罢,缺乏理想的色彩也罢,这就是一个晚唐诗人在他作品中蕴涵很深的在表层下隐含的指陈时局的另一层主题。
/ 6
第二篇:后赤壁1
《后赤壁赋》 计划 课时
教学 目标 3
教学
一、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学重点 难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二、走近作者,说说你对苏轼的认识。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等到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好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至岭南惠州,再贬至海南儋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
三、写作背景介绍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四、温故知新,熟悉课文。
1、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由此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明确:该文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有这些景观联想到曾经在赤壁出现过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文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些美景。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
2、听录音欣赏课文
五、朗读并分析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结合注释串译第一段
重点字词提示:步:出发
既:已经
尽:全部
顾①:环顾
已而:过了一会儿
顾②:可是
诸:之于
3、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描写夜游黄泥坂的时间及同行者为游赤壁做准备。
4、“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六、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课文,结合《第二教材》进一步理解课文。
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篇:《赤壁》教案
教学目标:
《赤壁》教案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赤壁之战的视频片段引入课题——《赤壁》
二、解题并简介作者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即东坡赤壁。诗人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三、朗读古诗《赤壁》。
听音频朗诵,老师强调生字戟(读音:jǐ))的读音,学生朗诵。
四、词义和诗句的翻译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地名,在今湖北省。【折戟】指折断的戟。
【销】锈蚀。
【将】拿起。
【
前朝】以前的时代。
【周郎】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 【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三国时吴国的美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喻。
【参考译文】折断的铁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辨认出是六百年前三国时代赤壁之战的遗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方便,春色幽深的铜雀台早就锁着二乔了。
五、分析古诗:
1.前两句是写兴感之由。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
2.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诗人他认为周瑜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偶然的东风,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3.诗人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的?这样写有何用意?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人熟读兵法,但却这样写,恐怕正是自负知兵,而自己的建议又不能得到朝廷的赏识,便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心情。
这首诗的亮点:
1.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a.题咏历史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
b、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2.杜牧的这首怀古咏史诗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
借慨叹周瑜因有东风之便取得成功,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心情。
七、小结:
这首咏史吊古诗。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八、作业
1.《赤壁》的诗人是
代的作者由咏史而生发的感慨是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诗,诗中的兴由之物是。
第四篇:赤壁教案
一、导入:
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了一统天下,曹操南下击败刘表、刘备,占据了“荆、襄”之地,又乘胜企图以80万大军渡过长江,夺取江南东吴的地盘。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决战。当时曹军号称80万大军,东吴周瑜率军3万,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争以曹军大败而告终。“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一段时间内无力南下,奠定了魏、吴、蜀 “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东吴怎么会以少胜多,击败曹军的呢?这就是本文要讲述的故事。
二、揭示题目,了解战争概况。
1、读课题,面对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1)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2)为什么会发生赤壁之战?
(3)赤壁之战描写的是谁与谁之间的战争?(板书:周瑜、曹操)(4)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用什么计策?(5)结果怎样?
(这些问题可由学生当场释疑)
2、现在,请大家把刚才几个意思连起来,用几句话说说赤壁之战的故事梗概。
三、讲读第1段第一层次(开头——权即遣肃行)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试译,教师纠正、补充,然后师生共同研讨问题。
1、是谁最先提出联刘抗曹的?他是怎样分析形势的? 明确:是孙权的谋士鲁肃。
他首先分析荆州的地位:“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要求学生解释:险固——险要坚固;士民——老百姓;殷富——丰厚富足。)“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解释:有——占有;资——资本、凭借。)这段话既分析了荆州之重要,又符合孙权南面称孤的心意。鲁肃此话,从侧面揭示了赤壁之战的起因和性质,成为全文提纲挈领之笔。
鲁肃接着分析了各派的情况:①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合作),军中诸将,各有彼此。(有的向着那边,有的向着这边。)②刘备与操有仇恨,寄寓于刘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这种形势,当然对孙权有利。
2、鲁肃根据这种情况又提出了哪些对付的办法? 明确:两种可能、两种准备。
一种可能是如果刘备与刘表同心,则宜“抚安”(抚慰拉拢);
另一种可能是刘备与刘表“违离”(矛盾、背离),则宜别图之(想办法),以济(成就)大事(指南面称孤之事)。
3、上面的两种可能、两种准备,是从战略着眼,若从眼前来看,鲁肃又认为应采取什么行动呢?
明确:鲁肃主动要求:①奉命吊表二子(慰问居丧的人),并慰问军中掌权的人;
②说服刘备抚表众,共治曹操。
4、鲁肃劝说孙权采取这些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与刘备、刘表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曹操,这样做的结果是“天下可定也”。“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一“恐”一“即”,可见这一行动的急切性和达到目的必然性。
三、讲读第1段第二层次(到夏口——樊口)。
指名朗读第1段第二层次,并要求学生试译,教师点拨,疏通文意,然后研讨问题。
2、在孙权派出鲁肃时,局势发生了哪些扣人心弦的变化? 明确:①操已向荆州; ②琮(刘表第二子)已降操;
③备南走(逃跑)。所以,鲁肃尽管晨夜兼道(加速度赶路),也难以赶在曹操之先,可见形势严重。
3、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鲁肃怎样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 明确:
①宣权旨(传达君命),致殷勤(恳切慰问)之意,以诚打动刘备;
②宣传孙权的“聪明仁惠”(聪繁明智、仁爱慈惠),敬贤礼(动词)士,江表(江南。表,外;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江南为表,故称“江表”。这是一个古代文化常识,学生应记住。)英豪,咸(都)归(使动)附(依附)之。上面讲的是孙权的品德和政策及所得的“人和”条件。接着又从地利和实力方面来说明:“已据六郡(地广),兵精粮多”(实力雄厚)。
③说明吴巨是平庸的人,且地点偏远,不宜依靠。
从三方面来看,刘备何去何从已经十分清楚,故结果必定是“备甚悦”。
4、既然“备甚悦”,为什么鲁肃还要与诸葛亮拉关系?
明确:因为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决策人物,对刘备有左右作用。故鲁肃又以“我,子瑜(诸葛亮的哥哥)友也”来使诸葛亮放心。故结果必然是“备用肃计”。(在这里提到诸葛亮,为下文他的出场伏笔。)
5、第1段第二层小结:这一层写鲁肃会见刘备,初步奠定联合抗曹的基础。鲁肃 献计
鲁肃说孙权
鲁肃会刘备
荆州的地位:各派的情况 对付的办法:应取的行动 劝备与孙权联合 与亮定邦交
齐心抗曹
备用肃计
第五篇:赤壁教案
《赤壁》教案
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读上述要求,可以看出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诵读。要求准确、有感情地诵读。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划分朗读停顿。
积累。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默写。
感悟。理解诗词的写作手法,理解诗词的中所抒发的感情。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简答题、赏析题。又双
运用。能在现实的语言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结合显示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让考生恰当运用古诗句。
欣赏、审美 鉴赏诗词意境、语言、情感方面美之所在。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品析题。总结上述所说,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默写,一是赏析。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3.熟读并背诵诗歌。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
1、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
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写本诗时,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2、赤壁之战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三、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四、细读品味:
1、开头从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有什么作用? 借一件古物——折戟,来引起对前朝人和事的慨叹。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试分析。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这两句是议论,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含蓄深刻。
富含哲理:①偶然的历史机遇会改变历史。
②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3、前后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五、教师小结(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赤壁
赤壁之战:兴感之由(借物)——议论感慨(咏叹)——借古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