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滇池课程教案
How to show our DianChi to others 1.Background information:(1)Students: 26 University students(sophomore)(2)Lesson duration: 80 minutes(3)Title of the lesson: Unit13 Travel “Getting there is half the fun.”
2.Teach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1)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one’s travel experience.(2)To express one’s idea in English fluently.(3)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some travel places.(4)Learn to be good listeners and brave to ask questions in English.(5)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eamwork.(6)To enlarge the students vocabulary about travel.3.Teaching contents:(1)Vocabulary of travel:(2)Listening practice(3)Sentence structure: to express one’s travel experience Last year we went to…… The weather was……..Our tour guide was…… The road was………….4.Teaching aids: tapes
blackboard chalk PPT pictures video 5.Type of lesson: Vocabulary
speaking
listening
6.Teaching procedure: Step1.Review(15mins)(1)Pair work.The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do you like to travel? Why?” and “Where have you traveled within this country? Outside of this country? Where do you like to travel? Why?”(2)Show students some scenic spots in our country.Step2.Warm-up(vocabulary part)(15mins)(1)Go through the vocabulary first.(2)Give students 3minute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3)Play the audio one time and let them check their answers are right or wrong.(4)We will do it together and let students translate the sentence into Chinese.(5)Let students ask me the sentence or phrase they don’t understand.Step3.Listening task(15mins)(1)Show the picture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guess what happened in the picture.(2)Play the audio first time and try to get the main point and check their guesses are right or wrong.(3)Play the audio once again.This time try to find more detail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the book.(4)Check the answer one by one.Step4.Group work activity(15mins)(1)Divide students into four groups.(2)To lis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vel.Words and phrases in a limited time.(3)Every group will choose a reporter to present their group idea in front of class Step5.Show time(20mins)(1)Show students some interesting picture about scenic spots.(2)Show a short video, just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Step6.homework。
第二篇:滇池保护教案
2012学年下学期
滇池保护教案
王艳凤
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2.提问:
(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
(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
(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
(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些一个星期的环保日记。
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参加一次植树劳动。小实验:
取两只同样大小的水槽放入同样多的水,再分别放养几条鱼,其中一只水槽里再放入水草,水槽里的水不要换掉。几天内观察鱼的生活情况,并做好纪录。根据纪录写出实验报告。
大家一起做环保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老师自由发挥)。
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远远不止是工厂的黑烟与汽车的尾气,还有很多。活动前叫大家去调查过。下面请同学们说说。
生:工厂向江河排放废水。
生:人们向江河投放垃圾。生:……
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
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现象,说说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1、先说水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生:小时候我们能在门前的河里游泳,后来被建工厂的人堵塞了。村里的生活污水流进河里,有很多的小虫子在游来游去,不能游泳了,而且还有一股臭味,非常难闻。
生:我们以前常在家门前的小河钓鱼,现在鱼少了,而且还会钓到一些头小尾大的怪鱼。
生:今年初在粤东一带海面出现的赤潮,科学家也说是海水受污染所造成的。
师:这都是水源被污染的现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喝水中毒的事。可见水源污染不是小事。
2、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也会危害我们人类,请举例说明砍伐树木造成的危害。
生:我们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所讲的就是黄河决堤,使得两岸人们叫苦不迭,这除了自然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为的砍伐树木,开垦草地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使河床升高,黄河成悬河,洪水来时易决口。
生:还有今年长江、松花江的水灾,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上游大量砍伐树木,使雨水得不到积蓄,大量流入江中,使得洪水泛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生:还有森林里的动物越来越少,比如大熊猫和老虎,有些动物甚至绝迹了。
师:由此看来,间接的环境破坏,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我们的生存。
四、联系身边事实,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所了解的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
五、师: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害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十分关心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怎样保护环境?你能想出一些建议吗? 要求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六、以后我们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呢?
要求学生讨论后汇报。
七、教师总结。
空气与人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都有环保意识。知道净化空气人人有责。
2、人人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学校,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教学准备:
两只较大的塑料袋,一只装有助动车尾气,一只装有普通空气的塑料袋。
三、教学过程:
1、师讲述空气对我们的作用:人要生存,就要呼吸空气,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空气就会死亡。可见,空气与人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和重要。但是,不是什么样的空气都有人所需要的人所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人如果吸进被污染的空气就会感到不适,甚至生病,严重的还会死亡。如助动车尾气,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被助动车尾气污染的空气,那么,我们人体血液中的含铅量等有毒有害物质将明显增加,会导致积累性中毒。很明显,被污染的空气对人类有直接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分为气体状态污染物和固体颗粒状态污染物。
2、让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呢?四人小组讨论。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首先要弄清当前空气污染的原因在哪里?
3、学生反馈:空气污染主要有两个原因: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难以抗拒,但人为污染是可以防治的。
4、教师给学生做一个实验:用两只较大的塑料袋,将一只塑料袋灌进助动车尾气,将另一只塑料袋灌进普通空气,然后同时将两只小动物分别放进两只塑料袋封口,10分钟后启封塑料袋,看一看两只塑料袋中的小动物有什么变化?
5、老师可以针对这个实验谈谈助动车尾气的危害有哪些?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致癌,也有的说儿童吸入后导致血铅升高。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导致贫血。铅对儿童的行为、智能、心理、听觉、语言、注意力等,均有不良影响。
6、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小学生怎样为净化空气做贡献呢?
7、教师小结: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人类一定会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呼吸到洁净的空气的。
8、实践活动:调查学生家中用助动车的有多少?
生命与绿色同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今世界环境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2、知道全世界和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时候,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一)发展和恶化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能源问题和温室效应。
2、热带雨林所遇到的问题。
3、物种消失的阴影。
4、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
二、全球的绿色行动。
1、斯德哥尔摩会议——人类保护环境德里程碑。了解雷彻尔卡逊这个人。
斯德哥尔摩会议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以及会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
2、一个全新德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了解斯德哥尔摩会议后世界环境变化。
三、中国德绿色行动
1、《环境保护法》颁布,(绿色德保证)《环境保护法》颁布德背景(1)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2)设立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境管理。
(3)加强环境保护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德环境保护意识。
2、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 环境科学德产生。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过程。生态农业。
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作为新世纪德
生命之源――水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面临的共同话题,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观念,并乐意宣传,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二、力图体现的教学特色:
A、生活性 B、实践性 C、活动性D、探究性 E、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
1、八只苹果,八把小刀。
2、每个小组分若干硬纸片。
3、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普遍现象。
4、设计一些节水措施。
5、制作CAI课件。
三、学生活动安排:
小组合作学习6×7(42人)
四、课时安排:一教时
五、教学步骤:
一、课前谈话,调节氛围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
1、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谈谈淡水对生活的重要性。
2、了解地球上的淡水与海水的组成比例,初步认识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
3、播放录像。
4、学生谈谈观看后的体会。
5、教师小节过渡,导入“游戏”。
三、切苹果,体验水资源的严重缺乏
1、师导言:把切苹果当成是我们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那么人类资源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多少呢?
2、游戏:
第一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一半左右吗?为什么?(不是!)第二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四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三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八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四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十六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五次切苹果,教师切下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然后沉重得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1/16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相当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口可以利用的总的淡水资源!
3、学生谈谈做了这个游戏之后的体验。
4、问题: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
5、认识中国面临的严重缺水问题。
四、集体讨论:水污染如何防治?
五、小记者调查行动学生汇报,通过调查的生活中浪费用水的现象,谈谈认识。
六、在停水的日子里
1、导言: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停水的日子,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2、生汇报: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真实体验,体会停水带来的种种不便。
3、师小节过渡。
七、制定节水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自己家庭实际出发想办法)
2、制定并汇报节水措施
八、总结延伸
1、总结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方法
2、设计广告语,宣传防治水污染
3、演示广告语
九、实践活动:
1、取一个苹果(其他水果、蔬菜也可以),称出重量。然后,把它切开,放在太阳底下晒几天,再称重量。你发现了什么?减少的主要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用试管(或透明下班杯)采集纯净水、自来水、小河浜水和大江河水(比如红旗塘、芦墟塘、嘉善塘、三店塘、茜泾塘、幸福河、伍子塘、和尚塘等)各一试管。①看水的颜色;②闻水的气味;③把试管放入试管架,观察沉淀物的多少。比较哪种水质最好,哪种水质最差?(需在教师带领下采集水样,注意安全。)
3、阅读阅读材料一、二、三、四、五。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2、知道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质,必须做到的几方面。
二、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现有的土地资源,引起学生的重视。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局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增长,建设占用,自然和人为破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最近几十年减少了一半,目前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面对这越来越紧张的土地资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二、了解土壤的污染源。
1、在你生活着的周边环境里,土地受到了哪些污染?
2、学生举例说明。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
4、这些污染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的呢?(1)四人小组讨论。
(2)总结: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水体污染型、固废污染型。
三、了解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1、自学课文,思考: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每种原因所引起的后果怎样?
2、反馈。
(1)农业污染:在农业方面,什么污染最严重? 对我们人类有那些危害呢?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这种污染?(2)按以上方法学习剩余的五种污染。
四、联系实际。
1、面对如此严重的土地污染,我们应怎么做呢?
2、学生各自讨论。
3、说说每个人不同的想法。
4、你觉得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造成了土地的污染?
五、小结。
让我们行动起来,和侵占、破坏土地的行为作斗争,共建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六、实践活动。
1、去当地土地管理部门了解本镇人均耕地占有情况、土地污染情况及其对策。
2、组织学生开展你丢我捡活动,劝阻你周围的人不要随手丢弃一次性塑料制品。
只有一个地球
一、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2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由题入手、指导读题:
在课前1分钟问答时,同学们一连串说出了20多位世界名人,虽然我们与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而且生活的年代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且我们这样的家“只有一个。”(板书课题)听要求读题:
1、强调题目中表示事物的词语。怎么读?
2、强调表示事物数量的词语。怎么读?
3、强调表示事物数量极其有限的词语,怎么读?
是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那么面对养育了千千万万人类子孙,而且养育了无数伟人,名人的母亲,你想向她说些什么呢?(问候、感激、赞美)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找出中心句,由生质疑: 文中作者是怎样赞美地球的,宇航员目睹地球时又发出怎样的感叹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默读、出声读、同桌读、找伙伴读……)把有关语句划一划。
作者:“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时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指导读)宇航员:“我们这个地球台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你能针对这句话提出什么问题吗?看谁提得最有价值我们就带着你提的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1、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又为什么说它太容易破碎了?
2、课文是怎样说明地球的可爱及其太容易破碎了的呢?
好,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三、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参与指导。
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现在同学们就在小组内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和学习方法,共同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好?
生:展开组内探究、学习,先将有关语句划出来,谈一谈、讲一讲,体会一下。
四、汇报展现,评议共进,点拨升华。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地球可爱。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出示投影)晶莹透亮:是光亮透明的意思,一般都用来形容美玉宝石、珍珠。
纱衣:本身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很美妙。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地球如同一位身披水蓝色纱衣的仙女,又如晶莹剔透的宝石一样光彩照人,美丽极了。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是拟人的写法,说明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就像儿女与母亲一般;又比喻成摇篮,摇篮是婴儿睡觉时最舒服的地方。说明地球孕育了万物,可见她是多么和蔼可亲啊,就像是我们婴儿时睡过的摇篮,就像是生我们的母亲,所以这句话也体现了地球的可爱之处。
师:引导:事物之间有共同之处才可作比喻、比拟,想一想地球和摇篮,和母亲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个比喻恰当吗?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看一看读得是不是更好,谁来试试。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我们就像他那样读一读。不好在哪儿,能不能试着读一读。
师:接着汇报。
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无私:没有私心,一心为别人着想。慷慨:是毫不吝惜,非常大方的意思。
前文已经提到地球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甚至要经过几百万年,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的,但地球还毫不吝惜地向人类提供着资源。这可以看出地球的可爱。
生: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生: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主要条件,给人类做贡献的,所以可爱。
师:地球母亲如此美丽可爱。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她的容颜,用心灵去感受她的和蔼可亲。(放资料片)师:容易破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像一叶扁舟。
是啊,我们的母亲在茫茫宇宙中就像一条小船,很弱小,资源有限,所以容易破碎。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占万分之一。人口不断膨胀,地球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越来越小,所以容易遭到破坏。
生:虽然地球无私,但是,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枯竭:就是用尽、没了。
不加节制:没有计划,随意开采。这句话也说明了地球容易破碎。因为如果人们没有计划,随意开采有限的资源,总有一天资源会用尽、用光。
生: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摄影出示:能不能根据你对这部分课文的理解,试着把空补充完整,形成一段通顺的话。“我”是人类生活离不开的淡水,我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倾倒垃圾和排放工业废水,不但使我不能再生,还造成水的污染,鱼儿死亡,人类中毒等一系列生态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师:放资料片,让学生感受一下什么是一系列生态灾难。
师:同学们,当你了解到我们的母亲地球,遭受儿女的万般蹂躏践踏后,还如此慷慨无私,默默为我们奉献的时候,你是否更加感受到她的可爱和容易破碎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师:看到我们可爱的母亲如此容易遭到破坏,而且是我们人类中的一些不孝子孙造成的,怎能不叫人痛心,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保护地球。
师板书:精心保护。
(出示投影)文章最后一段话:“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师:快速浏览这段话,共几句,可以分为几层?
生:4句话,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告诫人类。第二层:是呼吁人类。师:哪些同学愿意告诫?
起立。让我们一起来告诫和呼吁。哪些同学愿意呼吁?
五、延伸课外,感悟:实践:
同学们喜欢(实话实说)节目吗?好现在我就现场插播实话实说节目,我就是主持人崔永元派来的。袁老师,同学们就是特邀嘉宾,学过《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可以是一幅对联,一句诗,一个格言、警句,或是一个感叹……
六、作业设计1以个人名义给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写一封倡议书。
2利用你搜集到的资料,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建立一个研究性学习文件夹。3搞一次“小行动保护大地球”的一分钟演讲。
七、板书设计:
太可爱了只有一个地球精心保护太易碎了
汽车尾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汽车尾气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汽车尾气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汽车为期的危害。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光盘。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根据统计:每1000辆汽车每天会产生3500千克的废气。淮安市现有21万辆汽车,每天要排放废气多少千克?每月多少?每年多少?各合多少吨?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735000千克735吨月22050000千克22050吨年264600000千克2646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汽车产生的废气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气,那么全国呢?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尾气排放现状。“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汽车尾气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2)、联系实际:(做一做)
1、课本中的实验。用白纸检测摩托车尾气的污染。
2、讨论:马路上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都到哪儿去了呢?(3)、了解危害:(读一读)小资料(4)、观看录象:(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气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市正在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能接受吗?”
(5)、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a、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b、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6)、活动拓展:(说一说)“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7)、课堂总结。
五、课后延伸:根据课文提示,调查十字路口,司机在等待绿灯时关掉引擎了吗?填好表格。下节课交流、讨论。
垃圾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该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日180000千克180吨月5400000千克5400吨年65700000千克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某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观看录象:(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交流建议:(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纸碟、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
四.联系实际:(说一说)“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试一试)[机动]“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第三篇: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足球校本课程计划
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足球校本课程计划
1、足球课程的设置
我在一年级开设足球课程,每周一节,主要进行足球知识的介绍,足球常识的交流其中穿插各类足球游戏和进行足球技能训练。
2、课程内容的安排和活动设想
上课时间:每周五下午3:40~5:20地点:学校足球场
(1)在足球游戏活动中渗透足球的基本技术训练:
熟悉球性;直线带球;曲线带球;踢球训练;传球技术训练;头部、胸部、大腿接球技术训练;射门训练和掷界外球。
(2)在各类活动中穿插战术知识:一脚出球;“一对一”带球过人;“二过一”战术训练;反方向传球战术训练;防守战术和盯人战术训练;射门战术训练;掷界外球技术战术训练;角球的战术训练。
足球知识课: 第一板块——足球基础知识;第二板块——足球比赛; 第三板块——球队;第四板块——足球明星
3、应达到的目标:
(1)学生发展的空间得到扩展。我们开展的各类足球活动强调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学生可以在相关的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如性格活泼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参加拉拉队;能歌善舞的孩子争做“足球宝贝”;“足球小记者团” “足球宣传员” 给了善于观察,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施展拳脚的机会;还有“足球裁判”“文明观众”“小球星”等,孩子们在不同的领域找到
了自己的乐园。
(2)学生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足球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完全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校本课程就如同是把课程放在了开放式的货架上了,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这样满足了各种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发展。
(3)学生发展的个性得到张扬。在各类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特长得到了锻炼。
(4)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足球活动营造了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逐渐领悟到了足球精神的含意,并以此来对照自我,不断提出发展要求。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课程评价:
a.知识与技能:认识足球,了解足球的起源、发展及作用;走进足球场,了解最基本的足球动作;会观看足球,具有积累足球信息的初步意识,从而关心足球运动。
b.方法与过程:做场外文明观众,观察、感知足球(赛),会画足球;初步体验身体对足球的控制。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校内足球明星和代表队,了解他们的战绩,增强荣誉感,培养自信心。
施昌雄
2013-3-20
第四篇: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
池 污
染
调
研
报
告
姓名:
班级:教育技术学1班学号:201117040152 指导老师:顾波 时间:2013年4月
引言
滇池是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泊,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
水岭地带,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
而流之,源近流短,无大江大河水注入滇池。滇池流域面积为2920
平方公里,是昆明人口最密集、人为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分布有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呈贡、晋宁、篙明7个县区的40
个乡(镇),2005年流域总人口332万人。流域内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云
南省的四分之一,占全市的83%。流域内主要有二十九条河流呈向心
状注入滇池,包括盘龙江、大观河、东大河、船房河、乌龙河等。
滇池位于昆明城市扩大的下游,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人口不断增加,污染物产生量增大,沿湖土地又过度开发,湖
滨生态带基本消失,三百多万人居住在滇池流域,每天用水量80万
吨以上,一年有毒有害的工业污水,2亿立方的生活污水注入滇池,万顷农田施用的农药残留从广泛的面源最终汇入滇池,导致九十年代
滇池严重富营养化,全湖水质劣v类,水体的使用功能受到严重限制。
滇池污染是昆明近几十年发展中的最大损失,滇池污染损害了昆明的人居环境,破坏了春城的美好形象,降低了昆明的城市竞争力。治
理好滇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为此,调查小组决定对这一课题进行调查,以期找到解决滇池污染的最佳方
案。
一、调查内容、目的、方式
(1)调查内容
调查滇池附近居民环境意识,滇池面源污染的状况。
(2)目的使我们更加直接、全面的了解滇池污染现状以及周边居民环意识,为进一步开展滇池保护的宣传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调查方式
当地居民是与滇池最为接近的人群,也是影响滇池面源污染程度的重要人群。在本次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实地考察以及面对面访问当地居民的方式。并做好记录。
二、调查结果
(1)据调查显示。滇池已经全湖富营养化,污染严重。具体表现为:水体表面漂浮大量垃圾;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蓝藻等的蔓生。
(2)调查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宣传,滇池流域农村居民已经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并且对滇池治理工作表示支持,有较强的参与热情。
三、结果分析
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
(1)自然因素
① 滇池在自然成长过程中,已进入衰老期,湖盆缩小、变浅,湖泊的自净能力较低。滇池周边没有大江大河注入,属于半封闭性湖泊,加之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质状况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理想状况下,滇池水平均每四年才能置换一次。
② 滇池位于昆明城市的下游,盆地最低凹地带,除降雨补给水源外,其余补给水源均是城市生活污水经入湖河道注入滇池。
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加,污染物产生量也随之加大,沿湖土地又过度开发,湖滨生态带基本消失,导致九十年代滇池严重富营养化,全湖水质劣ⅴ类,水体的使用功能受到严重限制。滇池流域又是贫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滇池本身是一个半封闭的宽浅型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加剧了滇池水体的恶化。
(2)人为因素
① 每个市民不但是滇池治理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滇池污染的责任者。现在我市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生活污水约150-200升,产生垃圾约1-2公斤,是滇池的主要污染物。生活污水中包含有粪便污水、洗涤污水和废弃食物,这些生活污水包括高锰酸盐、氨氮、总磷等含量,并经过入湖河道流入滇池。据统计仅以粪便计算,每人每天排出的粪便中含氮18.6克、磷1.74克,可以污染10吨水体。
② 少数单位和个人只图眼前利益,环保意识淡漠,置法律法规于不顾,没有建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偷排、乱排污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部分餐饮业不建或简单设置必要的排污处理设备,油污直排城市排水管网,给城市排水安全和滇池污染带来危害。
③ 昆明污水产生量为74.7 万立方/ 日,现有的8 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48.3 万立方, 还有近1/3 的污水得不到处理直接排入了
滇池;污水处理厂不足, 以及现有污水处理厂出力不够, 加之城镇下水管道建设陈旧落后,雨水和污水不能实现分流,使未经净化的污水排入了滇池, 加剧了滇池的污染。
四、解决方法
(1)控制城市规模。要充分考虑滇池对昆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在滇池流域外发展次级城市和小城镇,实施网络化城市建设构想,以减轻滇池流域内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控制污染源。滇池沿岸工厂排出的工业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是污染滇池的主要源头之一, 必须采取措施, 将滇池沿岸凡有排污的工厂分期分批全部搬迁,或者建设污水处理厂把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3)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要对污染滇池的行为加强监督,宣传要实事求是,以正面宣传为主,注意舆论导向,鼓舞人民群众对治理、保护滇池的信心。通过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手段,使广大市民了解滇池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关心和支持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保护滇池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行动。
五、展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社
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滇池污染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全社会应该动员起来携手保护我们的母亲湖。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经过政府部门的领导以及大家的共同努力,滇池的明天是美好的!
第五篇:关于滇池的导游词[范文模版]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滇池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滇池的导游词(一)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滇池由构造陷落而成,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滇池湖水在西南海口泄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
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过去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就在盘龙江上建松华坝,开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湖涝灾,解除洪涝灾害,并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内产鲤、鲫、金钱鱼等。
滇池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三种说法。一是从地理形态上看,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也有的认为是彝族die(甸)即大坝子。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查,《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记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楚将庄蹻进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
关于滇池的导游词(二)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欢迎您的到来!在这里您会观赏到天然的秀水青山,您会领略到真正的民族风情。在这里,古老和时尚交融同存,昨天和今天相互交织,您会被最真实、最原生态的云南感动,被这里的山山水水感染,您一定会深深喜欢上这个地方的。以下请允许我向你们介绍波光潋滟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区西南面,是个烟波浩渺风姿秀逸的高原湖泊。它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湖面海拔高度为1886米,湖面南北长39公里,东西间最大宽度为13.5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约为200公里,湖面积约为318平方公里,湖水最大深度为8米,平均深度为5.5米,蓄水量约为15.7亿立方米。在云南所有湖泊中,它的面积最大,在全国众多淡水湖泊中,位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之后居第六位。滇池四面群山连绵,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又名长虫山),南有白鹤山,这些连绵起伏的山峦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在长约十百公里的湖岸线上,分布着昆明、呈贡、晋城、昆阳、海口等大小城镇以及大观楼、海埂、西山、观音山、白鱼口、郑和公园、牛恋乡、石寨山滇王墓、盘龙寺、柳林、官渡金塔等风景名胜。滇池属长江水系湖泊,沿岸有20多条河流注入滇池,其中最大的为盘龙江,其他还有金汁河、白沙河、宝象河等大小河流。滇池水出海口流出后经螳螂川、普渡河北注金沙江,奔腾东流,最终归入大海。
滇池水域,群山环抱,河流纵横,良田万顷,人称“高原江南”。在池的周围,有渔村和风帆点缀的观音山风景区;有花光树影的白鱼口空谷园;有绵亘数里,水净沙明的海埂湖滨浴场和秀美隽逸的大观楼公园等等,都是十分惬意的游览之地,特别是在绿波荡漾的彼岸,巍峨雄壮的西山之巅,水浮云掩。那湖泊的秀丽与大海般玄境便呈现在你的眼前。滇池既有湖泊的秀丽,亦有大海的气魄。
关于滇池名称的由来,从来说法各异。第一种是从滇池的地理形势看,据《华阳国志·南中志》之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从此文中,我们得知,滇者,颠也;第二种说法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滇池地处高原,故名;第三种则认为,“滇”是古代这一地区众多民族部落中最大的一个,楚将庄入滇后,变其服,从其俗,而后建立滇国,称滇王,因此滇池的名称也因这一部族的名称而来。滇池的名称由来尽管有种种说法,但却丝毫不影响它巨大的经济效用,千百年来它养育着这里的人民,灌溉着这里的土地。为人们提供舟楫之便,向人们提供丰富的水产品,现在又以它秀丽的风光,迷人的景色迎来许许多多旅游客人,确实不愧为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现在的滇池,已是全国首批批准建立的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也是唯一设在内陆省的国家级度假区。海埂公园紧靠滇池湖畔,整个公园沿滇池湖岸而建。垂柳绿荔枝、白浪沙滩,一派多姿多彩的南疆风光,是理想的天然游泳场。在公园眺望湖对面高山上的西山森林公园,更觉赏心悦目。若是想登上西山游玩,公园里的大坝码头上,有渔民驾驶的渔船可渡过水面到达西山脚下;也可到海埂民族村坐缆车上西山,从缆车上俯视滇池,千重波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滇池又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游客既可乘船环湖游览观赏湖光山色,又能上岸一览郑和故里、观音山等风景名胜。滇池四周,东西有金马、碧鸡二峰夹峙,南北有长虫、白鹤两山遥望,风光名胜较多。湖上烟波浩渺,景色迷人。每当春日樱花烂漫时节,绯红一片,如云似霞,景色更加绮丽迷人。
今天的滇池,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滇池这一生态美的象征,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将会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再次到来!
关于滇池的导游词(三)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具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为此前人有诗描写它的特点是: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海拔746米至4247米,面积15942平方公里,建成区98平方公里,直辖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个区和呈贡、晋宁、安宁、富民、嵩明、宜良、路南、禄劝八个县。人口3635212人,有汉、彝、回、白、苗、蒙古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12.6%,城区人口1611969人。
2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昆明地区活动。从公元13世纪起,昆明成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内地连接东南亚“古南方丝绸之路”以及四川-云南-越南的枢纽和通道。昆明是伟大航海家郑和、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护国运动、“一二一”等爱国民主运动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贡献。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形成了当今昆明“历史悠久、古迹多,风景秀丽、名胜多,人文荟萃、名流多,开发较早、交往多”的鲜明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地区先进行列。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卷烟、机电、生物资源、信息、商贸旅游等五大支柱产业。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特色突出,“斗南花卉”、“呈贡蔬菜”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工业形成了以机械、冶金、烟草加工等为主的体系,是云南省的工业基地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商贸、旅游、信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和促进作用。
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也是中国最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由于世博会的举办,提高了昆明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鲜花常年不断,素有“春城”之美誉。
昆明境内山川秀丽。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独特的自然条件,给昆明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其中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省市级重点文手保护单位66个,风景旅游区30处,旅游景点100多处,国家级旅游线路11条,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风情,规模宏大的民族村1座,温泉50余处,花卉品种400多种......昆明形成了以石林,滇池风景区为重点,沿安宁--石林公路的旅游景区为一线,带动昆明全市,辐射全省的集旅游,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体系。
昆明也是个多民族的省会城市,其民族风情引人入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风相映生辉,描绘出神奇迷离的画卷。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交通枢纽、通讯中心及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口岸。昆明机场是中国五大国际航空港之一,有飞往仰光、曼谷、新加坡等的6条国际航线、通往香港的一条地区航线及通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约40条航线,以及省内的7条航线。现有昆明至成都、昆明至贵阳、昆明至河口等12条铁路干支线,还有昆明至南宁,以及省内的广大铁路、昆玉铁路等。昆明的公路四通八达,有5000多公里的公路通往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确立了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发展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以滇池为中心,实施“环湖交通”、“环湖截污”、“环湖生态”、“环湖新城”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城乡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把昆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特色突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