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将进酒》教案 评课研讨 自我反思

时间:2019-05-13 01:1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将进酒》教案 评课研讨 自我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将进酒》教案 评课研讨 自我反思》。

第一篇:语文教学:《将进酒》教案 评课研讨 自我反思

语文教学:《将进酒》教案+评课研讨+自我反思

《将进酒》教案+评课研讨+自我反思

于磊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二)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三)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二、教学重点

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

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设想

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章理解的难度不大。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语: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实他还有一个雅称——“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怀李白》就这样写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酒仙”李白的写酒名篇《将进酒》。

(一)介绍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二)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将,读qiāng。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单元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本诗便是读,在此,我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1、①听范读,读准字音: 将进酒(qiāng)

金樽(zūn)

馔玉(zhuàn)

恣欢谑(zì)(xuè)沽酒(gū)将出(jiāng)

②听范读,读准句读和重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学生质疑,师生一起疏通疑难诗句。

课本注释补充:

古今异义词:人生得意须尽欢

得意:此处是指有兴致的时候,与今义不同。

词类活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悲:为动用法,为……而悲

文言句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于天上来”。

陈王昔时宴平乐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宴于平乐”。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激荡的思想情感。

三种主要情感:

①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②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③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①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

②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③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 ④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四)具体鉴赏,解决问题、难点。

1、诗歌开头两句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兴、反衬

第一句写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势不可当,一去不回;第二句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朝”“暮”间的事。作者以河水的一去不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用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作者用排比性的长句开头,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虽然悲感之极,但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

2、诗歌从哪一句开始点酒入题?作者的情感

有何变化?

明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句中虽没有用一“酒”字,但诗人用“金樽”“对月”这样的形象语言,更把饮酒行乐诗意化了。诗中的李白“悲感”但并不“悲观”,他认为人生只要能开怀畅饮,便无所遗憾,情绪由“悲伤”转为“乐观”。

3、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高度自信的豪迈诗句?

明确:说“必有用”,可见“此材”未被用。但李白从没有真正悲观消沉过,心中始终燃烧着建功立业的希望和热情。在《行路难》的最后也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才是真正的李白,从貌似消沉中透露出的是坚定向上的信念,渴望用世的乐观精神。

“有用”且“必”,何等自信,何等乐观,肯定人生,肯定自我,这既是李白愈挫愈奋的性格写照,更是其人生价值的宣言与呐喊,成为全诗中最精彩夺目的诗句,传诵千古,影响深远,已化为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4、如何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明确:这两句诗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是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黑暗现象在诗人心灵中的折光反应。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欢作乐,不以国事以重,社会腐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所以才说“钟鼓馔玉不足贵”,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方式进行反抗,因而又写了“但愿长醉不愿醒”。

5、如何理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明确:“圣贤”不单指孔子、孟子,也包括所有怀才不遇的贤能之士;“饮者”不是一般的酒徒,而是“圣贤” 中逃避于酒乡的人。这些人有抱负却不能实现,用经天纬地的才能却不被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并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这两句诗也是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揭露。

6、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明确: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到兄、侄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故用为例。

7、李白本是在元丹丘家作客,而他却高踞一席,反客为主,颐指气使,怪责主人少钱缺酒,缺乏“千金散尽”的豪气,提议“典裘当马”换取美酒,一醉方休;而且“呼儿”“与尔”口气甚大,狂放无礼,让人简直搞不清谁是“主人”,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李白本性狂放洒脱,加之“他乡遇故知”的兴奋和已酩酊大醉,以至“忘形至尔汝”。最主要的是诗人与朋友的关系非同一般,非“尔汝相称”的豪迈知交不能如此。

8、分析诗歌艺术特色:

(1)感情上的大起大落

怀才不遇的愤懑

傲岸不屈的豪气

人生易逝的悲叹

及时行乐的狂放

(2)夸张的写法

①凭借数字夸张: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

现愁的深广。

②感觉的夸张:用“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

源头之高;用“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

(五)、课外引伸、拓展

1.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正如他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并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就不能真正消解他的忧愁,但是酒可以暂时麻痹痛苦的灵魂,寻得暂时的内心平衡。而李白的喝酒也不像一般的凡夫俗子的喝法:“菜来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也,两壶也?”而是整只的牛羊,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宁愿舍弃一切,也要换得美酒。在夸张的语言背后,是痛饮豪迈的李白,所以时人称李白为“酒中仙”。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胸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2.你能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吗?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九、小结

“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李白生活在盛唐,但就在“开元之治”如日中天之际,唐玄宗就已开始失去励精图治之心,封建统治阶级渐渐脱下开明的外衣,朝廷广开才路的诏令也越来越变成一纸空文。不过在“安史之乱”前,阴影还潜伏在光明下面。因此,他一方面对唐王朝产生了怀疑和失望;一方面又对它还抱有很大幻想。一方面感到青春易逝,功业未成,而自悲自叹。

十、布置作业

1.背诵李白《将进酒》

2.就《将进酒》的艺术手法写一篇赏析性小作,题目自定。

十一、板书设计

将 进 酒

李白

感知思想内容:矛盾苦闷

解读艺术手法:比兴夸张

领悟创作风格:浪漫主义

【评课研讨】

教师通过范读建设了一种积极的诗歌诵读氛围。老师具备较好的诵读能力,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诵读普通话标准、感情充沛、表现力强,读出了李白诗歌的那种豪迈、飘逸的感觉,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好的审美境界中。教师采用启发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教态老练、奔放,自然,有感染力,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讲解清朗,层次分明,富有感情。基本功扎实,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收放自如,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

指导朗读非常到位,由诵读指导引出对内容的分析,很有层次感,由浅入深,由内容理解到主题,诵读贯穿始终。在学生启发式教学上,有一定的讲究,寓学法指导于教学之中,形成开放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双边活动较好。能在学生原有基础上,强调提高。

教学设计巧妙,从饮酒场面展开,貌似论“酒”,实则抒“愁”。水到渠成,主旨自如得到体现。

板书过于简单没能起到提纲挈领的功能,应该逐步出现核心,重点。讨论过程中有些放的过开,收拢时有所欠缺,整体朗读还可以加强,个别提问的人应更多一些,时间把握欠精准。

《将进酒》自我反思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得有失,其中一些重要的思路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之后的教学。

一、整体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对诗歌与散文的教学:要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朗诵教学,是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漫长的语文教学的历史中,朗诵教学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诵读是诗歌教学的灵魂。

在观摩了很多诗歌教学之后,我认为,在初专阶段的学生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朗读只是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尤其是朗读不但是技法,更是受限于个人音质等条件。一个学生可能在心里已经理解到了应该怎样来朗读,但是他无法读出。所以我选择以读为基本线索,重在对诗歌的理性思考。

要注意班级风气也影响着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去。如果班级里有几个喜欢诵读的学生,我要鼓励他们,将他们树立为榜样让其他同学来学习。如果整个班级都不习惯于诵读这种教学方式,则会给诵读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在有同学发出笑声的时候,我要以更加投入、认真的状态去感染学生,将全班带入一个严肃活泼的状态中。

二、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李白被誉为“诗仙”,其实他还有一个雅称——“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怀李白》就这样写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酒仙”李白的写酒名篇《将进酒》。介绍作者和解题。

说明:《将进酒》是鲜明表现诗人个性的劝酒诗,导入时将诗和酒联系起来,既关照了全诗内容,又感受了诗人饮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伤,忧而不愁的开阔、旷达,对李白的个性风格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单元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本诗便是读,在此,我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说明:朗读诗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新教材也非常重视诵读和背诵,朗读录音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又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将进酒》中的“将”是什么意思,从内容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

说明:学生根据注解和预习提示首先明确这是一首劝酒诗,这样才能照应导入,也让学生有整体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从注解、预习提示、课后习题、补充知识等筛选有用的符合要求的信息。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激荡的思想情感。

(四)具体鉴赏,解决问题、难点。

1、诗歌开头两句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诗歌从哪一句开始点酒入题?作者的情感

有何变化?

3、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高度自信的豪迈诗句?

4、如何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5、如何理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6、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7、李白本是在元丹丘家作客,而他却高踞一席,反客为主,颐指气使,怪责主人少钱缺酒,缺乏“千金散尽”的豪气,提议“典裘当马”换取美酒,一醉方休;而且“呼儿”“与尔”口气甚大,狂放无礼,让人简直搞不清谁是“主人”,这说明了什么??

8、分析诗歌艺术特色:

(1)感情上的大起大落

怀才不遇的愤懑

傲岸不屈的豪气

人生易逝的悲叹

及时行乐的狂放

(2)夸张的写法

①凭借数字夸张: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

现愁的深广。

②感觉的夸张:用“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

源头之高;用“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

(五)课外引伸、拓展

1.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2.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学进度的推进上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仅仅是大小讨论所能体现的。在教学重点的设置,教学进度的推进这几方面也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通过预习,每人都提出自己的疑难。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贪图教学进度的快速,而是依靠学生的讨论来推进,并没有严格地划分各个部分的时间,从而使讨论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

今后要更加注重板书的设计。这节的板书设计不是很好,没有做到清晰、直观。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在这方面注重设计。注重课堂氛围的渲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是下一步学习改进的重点。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支点。

第二篇:《将进酒》评课

看《将进酒》课堂实录的几点感想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洪珂

今天看了一堂《将进酒》课堂实录,内心澎湃不已。一是让我坚定立场。

我们职高语文到底何去何从?以何种“面目”问世是最恰当的?一直解读是我心头的一个疑?前些天的的培训,任富强教师提出抛弃大语文的观点,同时他认为教师自身的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以此引领学生进行的思维火花的碰撞是课堂的本质,无需过多关注提问技巧、情景创设等课堂技巧。就如人本质漂亮不需要修饰,教师对文本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解读便是本质的美。那时我便觉有醍醐灌顶之感,真是说得极是。我们确实常存在,没认真研究文本就急着先想课堂技巧,想着哪里可以创新,以何吸引学生的眼球,而忽视了对最本质的东西――文本的解读。我以为这是一种浮躁的思想行为。可是我们有又这样的一说:水壶煮饺子。最主要的是职高的主流是求新求异,热热闹闹,理由是学生基础太差,我们的深刻解读学生无法领会。正如一同行在培训中提出“现在的职高语文一律成了女主播女导演”,话虽说得有些偏激,却也一语切中我们存在的弊端。如果说任老师的话让我醒悟可我还处在纠结状态,那么今天的这《将进酒》堂实录是让我坚定地站在任老师的立场上。

二是让我的眼睛得以证实。早时就听老一辈评一堂课无需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说一教授一堂课中就只把《雷雨》诵读的一遍,而学生沉浸其中,学生有收获有感触这便是一堂好课。我们教师用你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足矣,就如演讲赛中听到令人振奋、激动的演讲,无需非要互动啊,用你的能力感染学生并为学生树立一个高标,足矣。可是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还没接触一堂就围绕诵读的课。《将进酒》证实了这一点。这堂课就是在反复的诵读中进行,可以说少有互动、少有课堂技巧,但是让我们感动不已的就是授课教师自身的诵读水平!

除了为自己的想法找到依据的激动同时,对本堂课也一些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诵读课堂中除了自身语文魅力外在诵读指导中愚见指导透上有所遗憾。例如在七字句节奏的划分,以及轻重缓急的处理、虚实音处理处理的依据、何种情感以何种方式抒发的点拨。以致于本堂课偏于让学生收获了强烈的听觉审美和情感熏陶,学生感悟了美,而对学生向教师靠近提升自身的诵读水平只停留在感受上缺少实际操作技能提升。

第三篇:研讨课教学反思

课例研讨课程The Violence of Nature教学反思

本次课例研讨课结束后,我作为研讨课授课教师,和各位听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且收益匪浅。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初中学生非常不同,学生不再像初中生一样能够毫无顾忌的回答问题,那么就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

在本次课上,我将班级40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这样有助于同学间的竞争学习,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与学生更加亲密的接触而不是将自己和学生隔离开来,我特地准备了激光翻页笔,运用高科技的辅助作用,让我能够从讲台上的电脑前解放,能够走到同学们中间和同学们互动。另外,经过这么多年的英语学习,我发现单纯的单词记忆很难在同学们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力图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的进行新词汇的记忆。本节课的最后,我引用了维克多·雨果的一句名言:“ Nature is not only a kind mother, but also a ruthless butcher”,目的既引起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又紧扣主题,还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名言警句,让学生们记住这句话,以备不时之需。虽然我在课程的准备上下了一番功夫,但是还是因为经验不足,使很多缺点暴露了出来:

首先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课前准备不充足。在即将开始上课的时候,才发现班级的电脑中没有安装视频播放器,可是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临时进行安装了,致使整个课程设计发生了临时的改变。课前准备不足还表现在上课材料的准备不充足,如果我能够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就多准备一些材料,那么即使出现了上述无法播放视频的情况,仍然不会手忙脚乱的寻找习题填补空缺的时间。其次,无论在何种教学环境下,板书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我因为之前的慌乱却漏掉了这一环节,甚至连题目都没有写,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虽然最后用一些内容最板书做了处理,但是还是暴露了经验不足的缺点。

再次,现在的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一直在强调课程小结的重要性,本次课例研讨课,我虽然在课程的最后设计了一句点题的话,但是并没有对本次所讲内容进行小结,也没有和同学交流所学到的内容,对于重点词、词组、句型的强调也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在和各位听课老师的交流中,有前辈反映,在大家齐读课文的时候,有学生并没有开口,也就是说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关注到每个同学的动向,这样并不能保证学生们的全员上课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是十分重要的。

总结起来,本次课例研讨课的不足之处颇多,亮点略少,但是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在各位前辈的帮助指导下,我一定会慢慢克服身上的缺点,成为一名关注学生听课状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以及能够确保上课质量的英语教师。我也希望我的这次研讨课能够给各位前辈们带来一些启发,让二十八中学的英语课成为老师爱讲,学生爱上,又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示范课程。

第四篇:《将进酒》教学反思

《将进酒》教学反思

马艳

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涵丰富,历久弥新。然而,现代中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对诗歌难以产生亲近之感,这不得不让语文老师费尽心思。那么诗歌教学究竟该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从自己上的《将进酒》中得到了一点启示。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所以历来为朗诵名家所钟爱。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为何不从比较朗读入手,让学生在朗读中悟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再用自己的朗读去表现对诗歌的理解。于是,我从众多的朗读录音中选择了濮存晰的朗诵,自己也反复练习朗诵技巧。

首先,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然后我配乐朗诵,让学生自己感受朗读与朗诵的区别。找出关键在于作品情感的把握,继而引发学生去探究诗歌的情感变化。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诵指导,逐句进行示范和练习。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开始跟着我朗颂。最后,由一位学生示范朗诵,再全体齐诵。学生们用浑厚的几乎完美的声音读完全诗,且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那种摇头晃脑的感觉仿佛李白再世。面对学生们跃跃欲试的表情,我激动不已,我想这首诗我已毋须多言,因为学生们已经深深体会到李白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想象已越过课堂回到了几千年前的颖阳山居。

整堂课,我没有过多地介绍李白,也没有完全停留在诗句解析上,我从朗读切入又用欣赏朗诵表演视频朗读收尾,运用对比朗读、学生自读、学生模仿朗读及全班齐读等方式来支撑课堂,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这是美妙的声音在点燃学生们的激情是古典诗歌的绝美韵律把他们带入了真实而又动情的诗歌情境中。由此,我领悟到,朗读能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效果。恰当使用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由多元感受到逐渐领悟到最后不断内化成为一种语感。

当然,如果我能在传授朗读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那教学效果肯定要更好一些。我想这堂课所做的努力还是不够的,今后我会在朗读教学方面继续摸索下去,寻找让学生读出个性、读出自我的良好方法。

第五篇:《将进酒》教学反思

《将进酒》教学反思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本次有效教学展示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这篇千古名篇。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得有失,其中一些重要的思路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之后的教学。

一、教学设想及过程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体裁,历来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语文中也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诗歌教学的实际操作层面,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教法。大多人特别重视朗读这一方式。

但是在观摩了很多诗歌教学之后,我认为,在中学阶段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朗读只是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尤其是朗读不但是技法,更是受限于个人音质等条件。一个学生可能在心里已经理解到了应该怎样来朗读,但是他无法读出。所以我选择以读为基本线索,重在对诗歌的理性思考。

所以,我把学习目标定位为把握诗歌感情,理解诗人形象。

二、教学反思

(一)可以肯定的几点

1、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学进度的推进上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仅仅是大小讨论所能体现的。在教学重点的设置,教学进度的推进这几方面也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通过预习,每人都提出自己的疑难。

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贪图教学进度的快速,而是依靠学生的讨论来推进,并没有严格地划分各个部分的时间,从而使讨论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

2、教师的主导和提升作用不能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丧失 教师的主导体现在哪里呢?

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切入点的选择和总结提升上。

《将进酒》可以讲的内容比较多。我选择以“读《将进酒》,你读出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这个问题为切入点,一开始就让学生对诗人形象有所感知。

在总结提升阶段,学生最需要老师的指导。一些问题和认识确实是学生深入不到的地方,这时适合地跑出自己的认识,我认为这不是自己唱戏自己看,而是在有效地拓展深化。在总结自己所认识的李白时,我展示了自己的认识,写了如下一段为文字。

《孤独的斗士》李白似乎一直都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掌握着时光行进、人生荣辱的“命运”,尽管一再遭到戏弄,但他总是能笑对人生,以昂扬的面貌藐视那个捉弄自己的“命运”,在这里他是胜利者。一个是那个内心时时渴望建功立业的自我,尽管他借酒浇愁,但结果只能“愁更愁”。在这两个敌人的夹击下,李白,没有沉沦,“谪仙人”的他注定无法回到天上,逍遥自在,于是他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人世间做一个孤独的斗士。

(二)需要改进的几点

1、注重时间的把握

这节的时间掌控不是很好,有些环节因为时间关系,进行的过于匆忙,导致学生的发言没有尽兴。

2、教师的情绪不够激扬

本诗是一首豪气十足的诗歌,我在课堂上的情绪有些平淡,没有体现本诗的特点。

我想,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支点

周颖

下载语文教学:《将进酒》教案 评课研讨 自我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将进酒》教案 评课研讨 自我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将进酒》微课教案

    《将进酒》李白 微型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2)背诵全诗。教学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教学方法:师生讨论法......

    语文教案及评课

    《藤野先生》教案 课题:藤野先生 年级:八年级 课型:第二课时 班级: 授课人:黄颗 授课时间:2006.9.11 科目:语文 学习目标:1.找出文中写藤野外貌特征的语句,学习抓特征描写人物的写法。......

    程翔示范课《将进酒》评课

    程翔示范课《将进酒》评课 诗歌朗读——语言的美育 “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它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是一种声情结合的技巧。在诗歌的教学中常常运用到朗读法来进......

    评课和教学反思

    评课与教学反思 通过观看我的教学视频,我发现自己从开始讲课到后面录视频,有很大的进步,知道在课堂上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教学,以前认为老师很容易,很轻松。但接触试讲过后,我......

    教学反思 评课

    一堂有效的科学课,要想高效,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科学处理,也离不开对学生的学习现状的把握程度。教学思路是否合理和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把教材知识讲解的是否严密、全面,而是指教......

    语文教学评课稿

    评课是在课堂教学领域内,根据现代教学理论,运用现场观察的手段,收集课堂教学过程的事实性材料,对能够认识和进行评价判断的教师、学生行为及这些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

    语文教学评课稿

    《观潮》评课稿 双溪中学 吴丹 《观潮》一课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听了喻丽老师上的这篇课文,受益匪浅。特......

    小班化教学研讨课反思

    小班化教育学校区域五校联盟的开展,让我有幸前往**小学参与小班化教育教学研讨课。这是我第一次走出校门,在很多同行面前借班上课,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体验。这次我选的是三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