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站前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培训计划
站前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宣传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各级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宣传社区切实履行社区管理和社区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保障社区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区公共财产安全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提高社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二)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提高社区居民的预防、避险、自救、互助和减灾等能力。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灾前教育以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为重点,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灾中教育以自救、互救知识为重点,普及基本防护手段和防护措施,告知社区居民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如何迅速作出反应,如何开展自救、互救;灾后教育以经历过突发事件的公众为重点,抚平心理创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三)以典型案例为样本,增强社区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介绍应对社区内常见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剖析公众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临危不乱、灵活运用自救、互救知识配合政府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的正确做法,总结分析案例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增强师生“思危有备,有备无患”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结合普法、依法治校宣传活动,宣传普及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二、主要内容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针对社区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并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我社区将进行深入宣传。我们通过社区广播、板报、条幅、宣传栏、专题报告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使广大居民了解公共安全知识,掌握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二)进行应急典型案例的专题宣传。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成功应急案例,播放典型应急案例的录象资料,组织一场生动的“站前社区应急管理科普宣传专题报告会”。
(三)加强应急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为了增前我社区居民及社区干部的公共安全和风险意识,提高安全管理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结合我社区实际,为加强居民对应急管理知识的学习,并组织一场的“站前社区应急管理知识竞赛”,以促进大家的学习热情。
三、组织实施
(一)计划组织社区居民,重点是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参观沈河区消防中队,了解消防中队日常工作和各种消防装备,并接受家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火灾应急自救知识的培训。
(二)计划组织社区居民参加一场应急管理科普知识的培训大会。组织举办“站前社区应急管理科普宣传专题报告会”,邀请专业人士为站前社区居民讲课;播放一些安全、消防方面的警示片;并向居民放发安全宣传单。
(三)加大安全宣传的投入,在社区中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制作安全方面的宣传板5块;在社区宣传栏中摆放应急知识宣传挂图十个;悬挂安全宣传条幅2个。
(四)充分利用广播向居民宣传日常安全知识,根据不同时期与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
(五)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站前社区青少年举办一次“站前社区应急管理知识竞赛”
(六)在社区中心广场或者主要街路组织一次“站前社区应急管理科普宣传”,免费咨询和资料赠送活动,充分体现站前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服务大关人民的宗旨。
第二篇:2014年应急救援培训计划(本站推荐)
2014年应急救援培训计划
为了进一步增强职工安全意思,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消除和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以及本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演习计划》等有关规定特制订本计划。
1、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避险培训机制,及时、有序、高效、妥善的处置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使职工掌握应急避险知识,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我矿安全稳定。
2、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统一领导。在矿领导班子统一领导下,由安全培训科组织实施,利用每月9日晚上19:00—21:00集中全员进行培训。
4、培训领导机构成员
矿领导应急避险知识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刘正海副组长:刘福平、罗义春
成员:胡刚强、侯长华、赵能明、李运池、胡昌勇、李开中、胡小勇、王凡伟、吴思洪、李朝江、周兴平
5、安全培训科执行培训的具体事宜。培训领导成员协
调全矿的培训工作。安全培训科轮流对全矿职工进行岗位应知应会、自救互救、安全防护等应急避险安全教育,以增强灾难发生时职工的逃生几率。此外,应急演练的参战单位要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每周都要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相关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知识、本岗位职责,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6、安全培训科2014公司安全培训计划编制各类专业应急人员、企业员工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7、培训中心专兼职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认真准备,认真备课,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綦江区藻渡煤矿有限公司
2014.3.20
第三篇:应急救援计划
一、应急演练目的
1、评估该企业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行动检查表中的缺陷和不足;
2、评估该企业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其协调问题;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评估应急培训效果、分析培训需求;同时,作为一种培训手段,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二、演练适用范围、总体思想和原则
本方案针对动用该企业内部应急力量进行全面演练进行情景设计,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策划,遵守“保护生命、安全第一、预防在先”的方针和“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科学计划、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周密组织、统一指挥、分步实施、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三、演练策划组
组
长:***
副组长:***
***
成员:***
***
***
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单位;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与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和调整计划;检查和指导演练准备与实施,解决演练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协调各类演练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组织演练总结与追踪。
四、应急演练参与人员
按照应急演练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将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分为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这五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都应佩带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
1、演习人员
按该企业应急预案规定所有内部应急组织和人员
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保护公众安全健康;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与其他应急响应人员协同应对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
2、控制组
组长:***
成员:***
***
***(分别派驻指挥中心、事故岗位、消防队桥头)
其承担的任务包括:确保应急演练目标得到充分演示;确保演练活动对于演习人员具有一定的挑战
性;保证演习进度、解答演习人员疑问和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演练过程的安全。
3、评价组
组长:***
成员:***
***
***(分别派驻指挥中心、事故岗位、消防队桥头)
其承担的任务:观察演练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其观察结果;在不干扰演练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4、模拟人员
场外应急组织模拟人员:***
模拟伤员:***
模拟应急响应效果人员:***(模拟泄漏)
***(释放烟雾)
模拟被撤离和疏散人员:若干
5、观摩人员
邀请市、区安监局、化医安环部前来观看。
五、应急演练时间:2011年*月*日*:00-**:**时
地点:某化工企业
六、应急演练目标、评价准则及评价方法
根据演练范围和目的,确定展示以下演习目标(表1)
表1 应急演练目标
序号
目
标
展示内容
目
标
要
求
应急动员
展示通知应急组织,动员应急响应人员的能力
责任方采取系列举措,向应急响应人员发出警报,通知或动员有关应急响应人员各就各位;及时启动应急指挥中心和其他应急支持设施,使相关应急设施从正常运转状态进入紧急运转状态
指挥和控制
展示指挥、协调和控制应急响应活动的能力
责任方具备应急过程中控制所有响应行动的能力。事故现场指挥人员和应急组织、行动小组负责人都应按应急预案要求,建立事故指挥体系,展示指挥和控制应急响应行动的能力
事态评估
展示获取事故信息,识别事故原因和致害物,判断事故影响范围及其潜在危险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应具备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积极收集、获取事故信息,评估、调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场危险性以及危险品泄漏等有关情况的能力;具备根据所获信息,判断事故影响范围,以及对公众和环境的中长期危害的能力;具备确定进一步调查所需资源的能力;具备及时通知场外应急组织的能力
资源管理
展示动员和管理应急响应行动所需资源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根据事故评估结果,识别应急资源需求的能力,以及动员和整合内外部应急资源的能力
通讯
展示与所有应急响应地点、应急组织和应急响应人员有效通讯交流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建立可靠的主通讯系统和备用通讯系统,以使与有关岗位的关键人员保持联系
应急设施
展示应急设施、装备及其他应急支持资料的准备情况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足够应急设施,且应急设施内装备和应急支持资料的准备与管理状况能满足支持应急响应活动的需要
警报与紧急公告
展示向公众发出警报和宣传保护措施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按照应急预案中的规定,迅速完成向一定区域内公众发布应急防护措施命令和信息的能力
应急响应人员安全
展示监测、控制应急响应人员面临的危险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保护应急响应人员安全和健康的能力,主要强调应急区域划分、个体保护装备配备、事态评估机制与通讯活动的管理
警戒与治安
展示维护警戒区域秩序,控制交通流量,控制疏散区和安置区交通出入口的组织能力和资源
要求责任方具备维护治安、管制疏散区域交通道口的能力,强调交通控制点设置、执法人员配
备和路障清理等活动的管理
紧急医疗服务
展示有关现场急救处置、转运伤员的工作程序,交通工具、设施和服务人员的准备情况,以及医护人员、医疗设施的准备情况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将伤病人员运往医疗机构的能力和为伤病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
泄漏物控制
展示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危险品溢漏,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泄漏物进行围堵、收容、清洗的能力
消防与抢险
展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及时扑灭火源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组织扑灭火源,有效控制事故的能力
撤离与疏散
展示撤离、疏散程序以及服务人员的准备情况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安排疏散路线、交通工具、目的地的能力以及对疏散人员交通控制、引导、自身防护措施、治安、避免恐慌情绪的能力并对人群疏散进行跟踪、记录
为了达到确定演练是否达到目标要求,检验各应急组织指挥人员及应急响应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的目的,必须在演练覆盖区域的关键地点和各参演应急组织的关键岗位上,派驻公正的评价人员,全面、正确地评价演练效果。评价人员的作用主要是观察演练的进程,记录演习人员采取的每一项关键行动及其实施时间,访谈演习人员,要求参演应急组织提供文字材料,评价参演应急组织和演习人员的表现并反馈演习发现。按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影响程度将演习发现划分为3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
七、演练现场规则
为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应急演练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演习过程中所有消息或沟通必须以“这是一次演习”作为开头或结束语,事先不通知开始日期的演习必须有足够的安全监督措施,以便保证演习人员和可能受其影响的人员都知道这是一次模拟紧急事件;
2、参与演习的所有人员不得采取降低保证本人或公众安全条件的行动,不得进入禁止进入的区域,不得接触不必要的危险,也不使他人遭受危险;
3、演习过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拟条件错当成真的,特别是在可能使用模拟的方法来提高演习真实程度以那些地方,如使用烟雾发生器、虚构伤亡事故和灭火地段等,当计划这种模拟行动时,事先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设施安全运行的所有问题;
4、演习不应要求承受极端的气候条件或污染水平,不应为了演习需要的技巧而污染大气或造成类似危险;
5、参演的应急响应设施、人员不得预先启动、集结,所有演习人员在演习事件促使其做出响应行动前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6、除演习方案或情景设计中列出的可模拟行动及控制人员的指令外,演习人员应将演习事件或信息当作真实事件或信息做出响应,应将模拟的危险条件当作真实情况采取应急行动;
7、所有演习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服从执法人员的指令;
8、控制人员应仅向演习人员提供与其所承担功能有关并由其负责发布的信息,演习人员必须通过现有紧急信息获取渠道了解必要的信息,演习过程中传递的所有信息都必须具有明显标志;
9、演习过程中不应妨碍发现真正的紧急情况,应同时制订发现真正紧急事件时可立即终止、取消演习的程序,迅速、明确地通知所有响应人员从演习到真正应急的转变;
10、演习人员没有启动演习方案中的关键行动时,控制人员可发布控制消息,指导演习人员采取相应行动,也可提供现场培训活动,帮助演习人员完成关键行动。
八、应急演练前的准备
1、演练前1-2天,用广播通知全厂职工及企业周边群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企业已于2004年5月向周边群众发放了1000份《长风地区化学事故紧急疏散须知》卡片);
2、策划组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让其熟悉企业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和评价标准;
3、培训所有参演人员,熟悉并遵守演练现场规则;
4、采购部门准备好模拟演练响应效果的物品和器材;
5、演练前,策划人员将通讯录发放给控制人员和评价人员;
6、评价组准备好摄像器材,以便进行拍摄图片及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
九、应急演练事故情景说明
2011年*月*日*:**时,*车间*岗位正在进行光气接收作业,突然光气贮槽A01进口阀门前阀兰与管道焊接处发生泄漏,泄漏未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升级扩散。因现场大量腐蚀性烟雾造成电气短路导致全厂停电并引起该岗位易燃化学品贮槽A0n起火,消防队迅速出动,从应急取水口取水灭火。假定当时气象条件:气温30℃,多云,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速2.1米/秒。
十、演练程序(表2)
表2 演练程序
时间
项 目
演练内容
**:00
开始
策划组长宣布应急演练开始
**:01
泄漏发生
假设*车间*岗位正在向光气贮槽A01进行光气接收作业,突然发生光气泄漏
**:01
发现与初期处理
现场临时指挥者(事故第一时间内,现场最高行政职务者)组织当班人员配戴好防毒面具,通知在现场作业的外单位人员立即撤离现场,立即停止相关的光气生产操作。组织人员查找泄漏点,将系统压力消除
当班人员向现场临时指挥者报告:泄漏点位于光气贮槽A01进口阀门前阀兰与管道焊接处
**:02
报警
现场临时指挥者向厂调度中心、车间领导报告:*岗位在光气接收过程中,贮槽A01进口阀门前阀兰与管道焊接处出现光气泄漏。并通知相邻岗位作好个人防护
**:03
接警与动员
厂调度中心接警后,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
通知:**岗位立即启动喷氨装置,向*岗位厂房喷氨,注意喷氨量
总排风站加大喷氨处理尾气,并启动备用风机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迅速到应急指挥中心(预案规定为调度中心)
通知相邻岗位(岗位1、2、3、4)作好停车准备
**:05
事故车间领导及管理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投入抢险。事故车间负责人制定具体处置措施
**:07
应急指挥部全体成员到达应急指挥中心。事故车间负责人向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并提出堵漏、抢险的具体措施
**:09
总指挥命令各职能部门按其职责和分工各就各位,立即开展救援工作,相关应急设施从正常运转状态进入紧急运转状态
**:12
应急救援组到达事故现场实施抢险
**:14
队伍到位实施救援
医疗救护人员到达消防队桥头准备现场急救
应急救援车辆(包括应急车、厂办小车、供运处车辆)到达消防队待命
技安处调配氧气、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及药盒到事故现场备用
保卫处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并按要求设置多级警戒线,进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维持现场秩序
政工稳定组广播值班员到达位,播放音乐待命
通讯系统出现故障,固定电话全部无信号,迅速启动移动电话通讯。通讯组人员进行应急抢修
环保处尘毒监测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光气扩散区域进行光气浓度和风向、风速监测,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测试结果
**:16
事态评估
应急救援组长向指挥部报告:泄漏无法堵住,并有液态光气流出,现场碱液即将用完
环保处尘毒监测人员向指挥中心报告:光气浓度严重超标,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速2.1米/秒
总指挥命令:后勤保障组立即组织向事故岗位运碱
岗位1、2、3、4立即在采取紧急措施和安全性停车后,撤离
**:18
紧急撤离
事故现场腐蚀性烟雾太浓,视线距离不足0.5米,副总指挥命令应急救援人员暂撤出厂房
在保卫处人员协助下,岗位1、2、3、4人员撤离到消防队桥头,政工稳定组清点人数,向指挥部报告:缺少岗位1职工A
**:23
搜救
指挥部命令一名保卫处和一名医疗救护人员立即乘应急车搜救
**:25
紧急医疗服务
在岗位1发现职工A已中毒,经现场紧急处理后,转运至职工医院作进一步处置
政工稳定组组织撤离人员到急救站进行预防性医学处理
**:26
事故扩大
事故现场出现电火光,全厂停电,易燃化学品贮槽A0n起火
应急救援人员用现场灭火设施灭火,火势逐步扩大
**:27
事态评估
副总指挥命令消防车立即出动,投入灭火抢救
向总指挥报告事故现场情况
总指挥命令预启动全体(社区)应急预案
**:28
消防车出动
**:29
消防与抢险
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全厂生产系统作安全性处置后,非抢险人员根据所处位置,分别撤离至消防队桥头和生活区
**:30
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队长制定具体处置方案,在应急取水口取水灭火
能计处切断事故岗位电源,启动保安电
**:30
紧急公告
广播值班人员通知全厂职工家属及附近居民作好撤离准备
**:30
求援
应急联络组向长寿区应急指挥中心请求:预启动全体(社区)应急预案
**:35
紧急撤离
政工稳定组组织清点撤离人员(保卫处协助),稳定撤离人员情绪
**:35
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组向指挥中心报告完成后勤生活保障准备
**:36
事态得到控制
火势得到控制
**:40
事故岗位厂房内烟雾逐渐减少,管道中光气全部吹回贮槽
**:45
火灾被扑灭,无人员伤亡
**:45
现场恢复
固定电话系统故障排除
现场继续进行清理,污水排至废水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
应急抢险人员及设施洗消,人员清点,医疗服务人员对应急抢险人员进行预防性医学处理
恢复正常供电系统
**:55
应急结束
总指挥发布命令:应急状态结束,解除警报
**:58
演练结束
评价人员访谈演练参与人员,评价组向策划组提交书面评价报告
策划组长宣布演练结束,召开总结会
十一、应急演练总结与追踪
在演练结束2周内,策划组根据评价人员演练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以及演习人员和总结会中获得的信息编写演练总结报告。策划组应对演练发现进行充分研究,确定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纠正方法、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演练中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施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
附:名词术语
1、演习人员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做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人员。
2、控制人员是指根据演练方案及演练计划的要求,引导演习人员按响应程序行动,并不断给出情况或消息,供参演的指挥人员进行判断、提出对策的人员。
3、模拟人员是指在演习过程中扮演替代正常情况或紧急情况下应与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所相互作用的机构或服务部门的人员,或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的人员。
4、评价人员是指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
5、观摩人员是指来自相关单位或邻近社区,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
6、应急演练目标是指检查演练效果,评价应急组织、人员应急准备状态和能力的指标。
7、通讯录是指根据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制定的记录关键演习人员通信联络方式及其所在位置等信息的文件
8、演练现场规则是指为确保演练安全而制定的,对有关演练和演练控制、参与人员职责、实际紧急事件、法规符合性、演练结束程序等事项的规定或要求。
8、演习评价是指观察和记录演习活动、比较演习人员表现与演习目标要求,并提出演习发现的过程。
10、演习发现是指通过评价过程,发现应急救援体系、应急预案、应急执行程序或应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1、不足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不足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最有可能导致不足项的应急预案编制要素包括:职责分配、应急资源、警报、通报方法与程序、通讯、事态评估、公众教育与公共信息、保护措施、应急人员安全和紧急医疗服务等。
12、整改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整改项应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两种情况下,整改项可列为不足项:一是某个应急组织中存在两个以上整改项,共同作用可影响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能力的;二是某个应急组织在多次演练过程中,反复出现前次演练发现的整改项问题的。
13、改进项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改善的问题。改进项不同于不足项和整改项,它还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必一定要求予以纠正
第四篇: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计划
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
培训、演练计划
各科室:
时值“世界旅游组织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大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在我市召开,为切实保障旅游节期间重要宾客及相关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让每个医疗保障工作小组人员都知道应急方案,增强应变能力,做到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亡,经医院研究决定集中进行应急救援人员,应急响应的培训教育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望各医疗保障应急小组人员积极参加、认真学习。2013年7月30日前进行至少2次预案培训、演练。具体安排如下:
培训时间:2013年7月16日
培训地点:急诊科
参加人员:医疗保障应急小组成员
师资:柴守华夏玮
培训内容:掌握急性心梗、高血压脑出血、头部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等应急救援知识和处置事故的技能;
演练时间:2013年7月中旬
演练地点:急诊科
参加人员:医疗保障应急小组成员
师资:柴守华夏玮肖勇武
演练内容:(1)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2)撤离步骤
(3)各医疗保障应急小组配合情况
(4)人员应变能力
敦煌市医院医务科
二0一三年七月十五日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体系:
总 指 挥:瞿水忠
副总指挥:王勇
综 合 办:
生 产 办:
运行车间:
物 资 部:
技 术 部:
中心化验室:
保 安 队:
赵桂娴 王勇 高军 郭凡龙 杨振娟 常衍秋 代景祥
第五篇: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计划
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计划
各部门:
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一旦发生化学品事故,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慌乱,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灾害。因此,为加强我公司各部门职工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能力,让每一个职工都知道应急方案,提高广大职工对付突发性灾害的应变能力,做到遇灾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增强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亡,经公司研究决定,总经理批准,决定集中进行应急救援人员,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教育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望各部门人员积极参加、认真学习。2009年进行至少1次预案培训、演练。具体安排如下:
培训时间:2009年6月15日
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参加人员: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公司员工
师资:牛洪伟
培训内容:掌握必要的应急救援知识和处置shigu 的技能;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和安全标签;掌握基本的防护和处置知识等;
演练时间:2009年下半年
演练地点:公司仓库
参加人员: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公司员工
师资:牛洪伟
演练内容:(1)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2)撤离步骤
(3)各部门配合情况
(4)人员应变能力
综合办公室
二00九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