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分配政策下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时间:2019-05-13 10:4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股利分配政策下的个人所得税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股利分配政策下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第一篇:股利分配政策下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股票股利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利用“可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也叫送股)。二是利用“资本公积金”或“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简称转增股。送股属于利润分配行为,但转增股本不属于利润分配行为。严格地讲,只有送股才是股票股利,转增股不是股票股利,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公布股利分配方案的同时也宣布了转增方案,转增股对公司的股价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往往把它视为公司的送股。

目前各国对股票股利的规定有所不同。如在美国,按照美国联邦税法规定,纳税人取得股票股利属于不予计列的收入项目,免予纳税。同时联邦税法列示了六种意外情况,即如果在发放股票股利中,改变了股东对公司所拥有的权益,增加了任一股东对公司利润或资产的权益份额,诸如可转换股份的转换比例的改变,或者某种股票的赎回价格的改变,那么都会导致应税分配,这种股票股利就不是免税的。[3]在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在国税发[1994]069号文件《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十一条明确表示: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另外,在1996年,中国证监会在《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若干问题的通知》中要求,公司必须将以利润派送红股和以公积金转为股本予以明确区分。为此,国家税务总局于1997年12月26日发布《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重申和解释:一是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二是股份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红股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

由于发放股票股利时股东并没有收到现金,而且股东所持有的财富也没有增加,因而对于股票股利,理论上讲是不应该征税的。在国外,如美国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在股东收到股票股利时对股东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只有当股东转让股票时,政府才会向其资本利得征税。这种所得税规定下,上市公司采用股票股利的股利政策可以推迟股东纳税时间,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但我国对股份制公司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规定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股东转让股票所获的资本利得暂不征税。由于股票股利的性质与现金股利不同,所以对股票股利征税这一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股票股利发放时就予以征税的规定下,上市公司发放股票股利没有任何税收上的好处,而且这种规定下,所得税差异理论失去理论前提,这样“一鸟在手”理论提出的投资者更偏好现金的说法很可能使得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利政策发生冲突。所以在我国的所得税环境下,股票股利政策对投资者的税后股利,相比较现金股利而言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3.股票回购

股票回购是指公司出资购回本公司的股票,代替向剩余股东支付股利。对于出售股票的股东来说,公司回购股票这一行为可以理解为一次性地收到股利,所以股票回购可以看作是现金股利的一种替代方式。

股东在回购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拥有出售或不出售的选择权。满意公司招标价格或协商价格的股东就会放弃股权获得资本收益。而流通股数的减少也会使得剩余股票股价上涨,剩余股东同样可以获得资本收益。在我国,现金股利按照2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纳税,而对资本利得暂不征税。股东从回购股票得到的现金只有在回购价格超出股东购买股票时的价格时才需纳税,并且以较低的优惠税率纳税。所以股票回购往往可以使出售股权的股东减少税赋或避税。

公司可以通过回购股票减少权益资本,从而调整资本结构。权益资本的减少增大了债务资本的比例,使得财务杠杆增大,对公司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节税的效应。但由于股票回购的目的很可能是出于避税考虑,所以各国对股票回购都较为关注。在美国,联邦税务署也意识到股东不断地进行回购以缴纳较其它股利分配方式少得多的税收,因此如果公司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逃避股利税收,很可能招致联邦税务署的惩罚,受到惩罚性税收。[4]我国《公司法》对股票回购行为作了十分严格的限制。《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除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以及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四种情况以外,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因此我国公司在选择此方法的时候还是受到很大限制的。

三、结论

股利作为上市公司对其股东的报酬,作为对股东的回报方式,直接影响着股东从本企业获得财富的多少。因此企业在选择股利政策时,在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所得税因素,选择当期最优的股利分配政策。另外,由于各国的税收规定不同,所以没有哪种固定的股利政策易于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应根据具体的税收环境选择适当的方法,权衡各方的利益关系,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http://wenku.baidu.com/view/01f0dd124431b90d6c85c7eb.html

第二篇:浅谈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吉林财经大学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2012-201

3(二)

浅谈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小宝就是我888学号

二 ○ 一 三 年 六 月

浅谈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摘要: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适度的股利政策不仅对投资者有吸引力,同时也能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文章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了优化上市公司,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股利政策 股利分配 现状 对策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财务决策的核心内容和敏感问题之一,一度成为西方财务实践中的“股利之谜"。股利政策一方面反映了公司内部融资的程度,影响着公司的财务结构和投融资活动;另一方面反应了股东投资的直接回报,影响着股东的投资热情,因而成为金融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稳定的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着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增强和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而且稳定的股利政策有利于投资者形成对未来可分得的股利的一个基本预期,方便投资者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公司进行投资。经学者们的实证研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股利政策基本比较稳定,而发展中国家的股利政策波动性和随意性较大。可以这么说,稳定的股利政策是成熟资本市场的标志之一。我国资本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十余年来尽管取得飞速发展,但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历史的资本市场,自然呈现出一些缺陷与不足。尤其是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不稳定性更是印证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证监会的监督和市场的引导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由不规范逐步走向相对规范,由随意的行为走向具有一定理性的行为,具体特征表现为股利分配由高比例送配转向派现、由不愿意分红向不得不分红转变。但是,在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还很严重。

1、股利分配率低,不分配现象普遍

股利的获取本应是投资者高投入、高风险的必然回报,但通过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分析,可发现“暂不分配”的情况经常出现。据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提供的统计资料,自1992年以来,沪市中从未进行过现金分配的上市公司达到220家,而其中竟有67家公司甚至从未进行过利润分配;这两个数字分别占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20%和6%左右,并且没有任何不分配股利的充分理由。本来,过多的持有现金将会增加企业的持有成本,违背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从理论上讲,税后利润留存企业对投资者并无损失,因为如果企业税后利润高,股价相应也高;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来说,股票市场波动较大,并且市盈率

较高,投资风险相当大,采取不分配政策限制了短期投资资本的流动,也剥夺了投资者获取资本收益的权利。以“五粮液”公司的股利政策为例,该公司2000年每股收益高达1.6元,各项财务指标在深、沪两市位居前列,但仍采取不分配的政策。尽管中小投资者提出异议,试图改变分配预案,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奏效。该案例说明了一些公司对投资人利益的漠视,也反映了中小投资者的弱势地位。

2、在股利形式上轻现金股利,现金回报率低

我国上市企业集团现金分红非常少。一方面,派现公司占上市企业集团的比例很低,大比例派现的公司就更少了,近年来尽管我国好多企业改变了过去铁公鸡一毛不拔的做法,开始对投资者派现,但绝大多数公司的分红都是象征性的,派现额如蜻蜓点水,少得可怜,每股现金分红不大于0.1元的比例呈现增多的趋势,派现主要是为了保住其配股资格,达到圈钱的目的;另一方面,上市企业集团的现金回报率极低,2000年平均含税现金回报率为1.462,远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有的公司甚至周密算计,使派现额正好够投资者缴纳现金股利和红股的个人所得税,投资者被愚弄,实际投资收益为零。

3、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缺乏透明度

我国上市集团企业的股利政策波动大,缺乏连续性,表现为:没有股价目标,盲目攀比,欲使股价人为地维持高位;股利支付率时高时低,股利形式时而现金时而股票股利时而暂不分配,毫无规律可言,致使股价大幅波动,助长了股市投机性;盲目迎合市场需要,从众行为突出。市场喜好送股则送股,市场喜好公积金转增则转增股。从西方经验可以看出企业应尽力维持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增强股票的预见性,使股东队伍保持稳定,然而我国大多数上市企业集团的股利分配短期性严重,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没有长远的打算,股东很难从现行的股利政策预知未来股利如何变化。

4、再筹资成为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的标准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注意到上市公司利用股利分配政策进行“圈钱”活动,规定上市公司要获得配股资格,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超过10%。然而,这一规定竟成了某些净资产数额较高的公司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标准。为了达到增发、配股的目的,这些公司采取了发放现金股利以降低净资产额,从而使净资产收益率能连续三年达到10%的对策。此时,发放现金股利并非是给投资者回报,实际上是公司为实现增发、配股而制定的股利政策标准。

5、股利政策偏向管理层

正常情况下,公司高管薪酬增长速度不应超过公司的利润增长率,应当略低于或等于公司的利润增长率,否则就可能出现管理层利益取代了股东利益的不正常的现象。

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措施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不稳定已经成为我国与国外成熟市场的最大差别之一。这一问题能否得较好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证券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上市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1、建立、健全会计委派制度

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是上市公司不规范的股利分配行为的基础。有利润不分、股利分配缺乏连续性,使我们有理由怀疑其利润的真实、可靠性。朱镕基曾经大声疾呼会计界“不做假帐”,说明一些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喜的是,财政部从1997年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了会计委派制的试点工作。

目前实施的会计委派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建立单一账户,实行集中核算”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例子是浙江省金华市机关会计核算中心的做法。第二种是“建立会计楼”的模式,即对委派到各单位的会计实行集中办公,分别开展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对委派的会计人员定期轮换。第三种是直接向受派单位派员工作和进行监督。虽然在实施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但褒多抑少,这说明其制其行合乎绝大多数人企盼财务清明、会计真实的良好愿望,符合国家提倡反腐倡廉,加大会计监督力度的要求。

会计是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的直接操作者,从制度上规范会计的行为,建立、健全会计委派制度是较好的解决方案。使会计人员不从属于某一公司,而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服务于全社会,将有效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有利于杜绝公司虚假行为和非理性的股利政策。建立、健全会计委派制度是让上市公司正确利用股利政策的前提;如果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上市公司是否分配股利,就完全是其市场运作的结果,此时投资人研究股利分配政策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2、审计单位的经济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彻底分离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严格而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基础之上的。审计对会计的行为、上市公司行为具有监督作用,它不仅能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而且能使公司在财务处理上更加理性,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近年来,由于管理层的重视,上市公司的年报被要求必须通过审计,而审计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也越来越具有可靠性,这对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无疑是有利的。但是,由于审计公司的切身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密切相关,使审计的公正性受到限制。目前的审计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使上市公司的行为更具有欺骗性。因此,只有审计人员的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彻底分离,才能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更加真

实可靠。真实的会计报表将使上市公司合理运用股利分配政策,使投资人和公司取得双赢结果。

3、提高投资者的素质。

为提高投资者素质,相关机构应加强对投资者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不断转变投资理念,重视股利政策,成为真正的投资者。此外,由于机构投资者一般具有专业管理的优势,发展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开放型投资基金,减少中小散户投资者比例,是提高投资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如果投资者关注企业经营业绩和股利分配政策,上市公司必然会重视对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制订切实可行比较稳定的股利政策。只有这样,我国证券市场才能减少投机气氛,逐步走向成熟。

4、建立、健全退市制度,抑制市场过度投机

新的退市机制的配套实施仍存在一些缺陷,如股东告上市公司民事赔偿的渠道尚未完全建立。如果公司因经营不善导致连续亏损而退市,应当是投资人承担风险;但如果是因为公司被大股东掏空、涉及欺诈上市和利润造假,这些公司的退市损失就不该由无辜的中小股东承担。倘若证券民事赔偿机制迟迟不露面,由中小投资者对问题公司的退市承担风险,未必符合“三公”原则。目前,在法律尚不能够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不能对违规公司进行有效处罚的情况下,实施连续3年半亏损即退市的制度,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无疑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的退市制度,一方面使上市公司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将促使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发生根本变化。目前,中国的退市制度有名无实,上市公司若利用不规范的股利政策甚至因造假而退市,对其而言只是失去了“圈钱”的机会,而其损失则由无辜的中小股东承担。另外,“借壳上市”成了一些ST公司的救命草,退了市的公司经过一番“重组”又粉墨登场。

5、加强证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一方面可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切断其与机构联手做假的机会,从而使上市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失去谋取暴利的手段;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投资损失,让公司管理者明白,善待投资者就是善待自己;让所有投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去竞争是一个市场成熟的标志,也是我国证券市场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秦钟灵.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稳定性 2010(29)

2、苑德军.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全景网络,2001.3、曹平冈.财务报表分析[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4、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篇: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的有关法律法规(截止2009年8月9日)多提留的股利政策

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

第一百六十七条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股票股利

2.1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在国税发[1994]089号文件《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

十一、关于派发红股的征税问题

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十八、关于利息、股息、红利的扣缴义务人问题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实行源泉扣缴的征收方式,其扣缴义务人应是直接向纳税义务人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单位。

2.2 2008年10月9日施行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57号《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全文如下: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全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57号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已经2008年10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240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0月9日起施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

二○○八年十月九日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实现投资者投资回报的重要形式,对于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现就有关事项决定如下:

一、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第一百五十五条增加一款,作为

第二款:“注释:公司应当在章程中明确现金分红政策,利润分配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在《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一)项增加规定:“上市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

三、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五)项“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修改为:“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

四、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第三十七条修改为:“上市公司应披露本次利润分

配预案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对于本报告期内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司,应详细说明未分红的原因、未用于分红的资金留存公司的用途。公司还应披露现金分红政策在本报告期的执行情况。同时应当以列表方式明确披露公司前三年现金分红的数额、与净利润的比率。”

五、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第三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公司应当披露以前期间拟定、在报告期实施的利润分配方案、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或发行新股方案的执行情况。同时,披露现金分红政策的执行情况,并说明董事会是否制定现金分红预案。”

六、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2007年修订)》第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四条:“公司应当说明本报告期内现金分红政策的执行情况。”

七、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督促上市公司按照本决定修改公司章程、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

八、本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施行。《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上字(1996)7号)同时废止。股票回购

3.1 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法》规定: 第一百四十三条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公司因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的原因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依照前款规定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属于第(一)项情形的,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属于第(二)项、第(四)项情形的,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

公司依照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收购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所收购的股份应当在一年内转让给职工。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3.2 2008年10月9日起施行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2008]39号全文如下: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39 号

为适应资本市场发展实践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行为,我会制定了《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现予公告,自2008年10月9日起施行。

证 监 会

二〇〇八年十月九日

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

为适应资本市场发展实践的需要,现对《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中有关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行为补充规定如下:

一、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以下简称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应当由董事会依法作出决议,并提交股东大会批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应当在充分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就回购股份事宜发表独立意见。

二、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3日,将董事会公告回购股份决议的前一个交易日及召开股东大会的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前10名股东的名称及持股数量、比例,在证券交易所网站予以公布。

三、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回购股份作出的决议,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回购股份的价格区间;

(二)拟回购股份的种类、数量和比例;

(三)拟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以及资金来源;

(四)回购股份的期限;

(五)决议的有效期;

(六)对董事会办理本次回购股份事宜的具体授权;

(七)其他相关事项。

四、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对回购股份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五、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作出回购股份决议后的次日公告该决议,依法通知债权人,并将相关材料报送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备案,同时公告回购报告书。

六、上市公司应当在下列情形履行报告、公告义务:

(一)上市公司应当在首次回购股份事实发生的次日予以公告;

(二)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每增加1%的,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予以公告;

(三)上市公司在回购期间应当在定期报告中公告回购进展情况,包括已回购股份的数量和比例、购买的最高价和最低价、支付的总金额;

(四)回购期届满或者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的,上市公司应当停止回购行为,并在3日内公告回购股份情况以及公司股份变动报告,包括已回购股份总额、购买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以及支付的总金额等内容。

七、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价格不得为公司股票当日交易涨幅限制的价格。

八、上市公司不得在以下交易时间进行股份回购的委托:

(一)开盘集合竞价;

(二)收盘前半小时内;

(三)股票价格无涨跌幅限制。

九、上市公司在下列期间不得回购股份:

(一)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或业绩快报公告前10个交易日内;

(二)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者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

(三)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期间不得发行股份募集资金。

十一、证券交易所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相关业务规则,加强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信息披露和债权人合法权益程序保障的合规性监管,对回购股份交易实行实时监察,防范内幕交易以及其他不公平交易行为的发生。

十二、本补充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施行。《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证监发[2005]51号)中有关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规定同时废止。

第四篇:友软件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分析

用友软件现金股利政策分析

一、用友软件介绍

用友软件成立于1988年,是亚太地区大型的企业管理软件、企业互联网服务和企业金融服务提供商,是中国大型的ERP、CRM、人力资源管理、商业分析、内审、小微企业管理软件和财政、汽车、烟草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用友i-UAP平台是中国大型企业和组织应用广泛的企业互联网开放平台,畅捷通平台支持千万级小微企业公有云服务。用友在金融、医疗卫生、电信、能源等行业应用以及企业协同、企业通信、企业支付、P2P、培训教育、管理咨询等服务领域快速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等先进互联网技术,用友通过企业应用软件、企业互联网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国和全球企业及组织的互联网化。截至2014年,中国及亚太地区超过220万家企业与公共组织通过使用用友企业应用软件、企业互联网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实现精细管理、敏捷经营、商业创新。其中,中国500强企业超过60%是用友的客户。

二、用友软件上市情况

2001年5月18日,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于上交所上市,当日股价突破每股100元,募集资金8亿多元。上市后的用友,有了更强的实力,能够更快、更多、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用友软件非公开发行的股份为7500股,性质为非流通股,公司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1.118元,即非流通股成本;网上公开定价发行股份为2500万股,发行价格为36.68元,为流通股成本。以下用友软件股权结构:

三、用友软件控股股东介绍

王文京在上市时通过北京用友科技、北京用友企管、上海用友科技、南京益倍、山东优富实际控制了上市公司用友软件(600588)55.2%的表决权,为其控股股东,用友软件的股利分配政策实际是控股股东意志的体现,07年后控股股东股权情况如下图,王文京拥有的股份有55.2%下降到44.17%,考虑到非流通股股东参加股东大会的比例较少,其仍然保持控股股东地位,对企业拥有完全决策权。

四、用友软件现金股利政策特点及分析

用友软件在2001年-2014年间每年都进行了股利分配,在01-14年间有10年实施了转赠股份加现金股利相股利分配的方式,有4年实施了纯现金股利的政策。用友软件在2001-2014年总体保持了非常高的股利分配率,除2008年外,每年的现金股利分配率都在50%以上,其现金股利政策特点是高派现。上市之初的2001年即制定了每10股派发6元现金的鼓励政策,而当年的每股收益为0.7元,股利分配率高达85.71%,在2005年甚至执行了超额派发的现金股利政策,05年每股收益0.57元,每股派发现金0.66元,股利分配率达到了115.79。用友软件的01-07的现金股利派发力度要高于08-14年。

五、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

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分派给股东的股利,是股利分派最常见的方式。企业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刺激投资者的信心。现金股利侧重于反映近期利益,对于看重近期利益的股东很有吸引力。股票股利,是指公司用无偿增发新股的方式支付股利,因其既可以不减少公司的现金,又可使股东分享利润,还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股票股利侧重于反映长远利益,对看重公司的潜在发展能力,而不太计较即期分红多少的股东更具有吸引力。从会计处理上看,被投资方宣告现金股利时,投资方的处理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被投资方的处理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实际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方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被投资方的处理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被投资方宣告股票股利时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均不做任何处理,实际发放股票股利时投资方作股数的备查登记即可,被投资方的处理

借:利润分配-转做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贷:股本

根据现有的研究市场普遍欢迎股票股利,原因如下:

1.可以调整股票价格,使其保持在最佳价格范围。过高的股票价格,将失去对小规模投资者的吸引力,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从而降低股票的流动性。2.我国现行税法对股票股利暂不征税,而对现金股利则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减少现金股利,增加股票股利,流通股股东就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把股票股利变现,获取更大的实际收益。

3.在股价下降不大的情况下,流通股股东股东可以出售公司所送的股票获取现金收入而保持原有的股份数不变,这使得股东有获得意外收入的幻觉,对公司产生更满意的情绪。

六、短期市场对用友软件高派现的反应

上图为2001-2013年股利宣告日前后5天窗口气内的AR和CAR数据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4年间,股利宣告日股票超额收益率(AR)都在-10%左右。除了2001年和2003年,其余年份的窗口气累计超额收益率都是负的,特别在2008年达到了-100%之多。由此可以看出,市场对于用友软件的高派现政策作出了明显的负面反应,由于流通股东的投资收益主要通过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实现,股利政策对流通股股东的影响较大。

七、用友软件高现金派发驱动因素

2001年用友软件推出每股派发0.6元股利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于非流通股股东1.118元的成本来说,投资收益率达到了53.67%,而对于非流通股股东的36.68元成本来说,投资收益率仅为1.63%。而在2002年推出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375元的方案之后,非流通股股东已然通过分红全额的收回了初始投资,而流通股股东的投资收益率仅为2.66%。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从左边的表格中可以更直观的看出,在2002年非流通股股东已经全额的收回了投资成本,而上市之初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用友软件股票的流通股股东在2014年现金股利派发后还未收回投资成本。由于非流通股股东无法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股票来获得投资收益,分红是其获得投资回报的唯一方式,这是控股股东钟情于高现金派发的最直驱动。

八、谁动了谁的奶酪?

用友软件的高现金派发政策在市场上巨大的争议,而持有流通股的绝大数中小股东认为高额的现金派发政策是控股股东利用其拥有的决策权为自己牟取了巨大的私立,损害的公司的健康发展,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这正是我们要关注和讨论的。

九、用友软件财务分析 资产结构

用友软件具有典型的软件行业资产结构,货币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非常高,总体保持了良好的水平,拥有足够的现金来支持股利分配政策,并且不会因为该政策承担更多的财务费用,不过从图中可以看出01-07年,08-14年的货币资金占比、资产负债率有明显的差距,这说明用友软件的财务战略发生了变化。

盈利能力分析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用友软件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企业并没有因为高额的现金派发而影响到正常的经营活动。

用友软件流动性

用友软件自上市以来没有采取定向增发的行为来补充流通性,在此前提下用友软件的流动性总体非常好,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01-2014年都保持了良好的水平,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也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且足够支持企业当年的现金股利。用友软件的流动性整体维持了较高了水平,但分水岭也是2007-2008年,这也好企业的资产结构情况相匹配。

总结

根据用友软件的财务情况,我们有理由认为其高现金派发在回馈股东的同时并没有影响到企业的健康成长。下图的用友软件市场占有率也可以证明这点。

十、用友软件市场现状

用友软件是中国最大的财务软件供应商,连续 20 年保持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最大的ERP 软件供应商,连续 9 年保持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营业收入超过市场第二、第三位的总和。

中国最大的EAM 软件供应商(资产管理软件),连续 6 年保持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最大CRM 软件供应商(客户关系管理软件),2014 年销售排名第一。中国最大HRM 软件供应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2014 年销售排名第一。

十一、用友软件财务战略

根据对用友软件的财务分析,我们发现用友软件在投资于、融资上过于谨慎,财务战略明显有保守倾向,我们认为是过高的现金股利促使企业选择了这样的财务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管理层对现金滥用的可能性,降低了企业投资失败的可能性,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用友软件的保守财务战略对企业产生了积极作用,企业保持了健康的发展势头,营业能力、成长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直处于本行业的龙头地位。

十二、案例分析结论

1.多数年份,市场对于用友软件的高现金股利政策持反对意见,且上市以来没有过定向增发行为,高派现行为并非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2.用友软件的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多有大幅上涨,且现金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高,企业的流动性良好,并不需要大量的融资来实现该政策,企业有足够的理由实施高派发的现金股利政策。

3.从短期看,用友软件的股权高度集中,且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收益率差距过高,高派现政策更像是控股股东为了其私人利益而实施,但考虑到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的贡献存在同样差距,收益差距也存在合理性。

4.从长期看,在没有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情况下,用友软件通过逐年的高派现政策,将企业经营的成果合理的分配给了所有股东,对于2001年以36.68元购入流通股且一直未出售其股票的股东而言,截至2014年除权日,股票成本仅为1.3475元,而同时期股价保持在50元以上,其长期投资收益也高达350%+。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用友软件的高派现政策考虑到了所有股东的利益,体现了价值投资的意义,是A股市场上一个反投机行为的良好样本,可以作为上市公司的典范。

第五篇:股利分配文献综述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股利分配文献综述

摘要:在公司财务政策中,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利益关系的焦点,且直接影响到公司股东的切身利益。为此,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存在较多分歧,被形象的称为“股利之谜”。本文从股利政策的分配动机、影响因素和信号传递作用三个角度出发,分别对国外和国内的股利分配文献进行了总体回顾和探讨,总结了国外和国内股利研究的各种思想,并指出了目前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股利分配提供了理论指导,开启了多种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股利政策;分配动机;影响因素;信号传递作用;指导意义

I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Literature Review of Dividends Abstract:In the company's financial policy, dividend policy is the focus of interest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directly affects the vital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To this end, scholar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carried out extensive research,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erences, and it’s called “dividend puzzle”.This paper is started from the three factors :distribution motivation of dividend policy, factors and the role of signaling transmission ,and it’s the overall literature review and discussion of dividends on foreign and domestic literature.I summarize the studies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dividends ideas, and point out the problems of dividend distribution.this paper offers guidelines for further research to dividend distribution, opening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ideas, and providing some guidance.Key words:Dividend Policy;Motivation of Distributing;Factors;Role of signaling transmission;The value of guidance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目录

(一)分配动机.............................................................IV 1.国外分配动机的研究...........................................................IV(2)传递公司利好动机.......................................................V(3)迎合股东理论...........................................................V 2.国内分配动机的研究............................................................V(1)利益掠夺...............................................................V(2)迎合大股东需要........................................................VI

(二)股利分配影响因素............................................................VII 1.国外研究股利分配影响因素的文献..............................................VII 2.国内研究股利分配影响因素的文献..............................................VII

(三)不同股利分配政策的信号传递效应...............................................IX 1.国外.........................................................................IX 2.国内.........................................................................IX

(四)其他研究......................................................................X

(五)小结.......................................................................X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股利分配文献综述

股利分配政策作为公司的三大财务决策之一,主要是指公司期末如何分配其收益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分配收益的问题。作为社会公众和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话题,其国内外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早在1961年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Miller and Modigliani)就提出了股利无关论定理(简称MM定理),作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的基础。他们认为,在完全的资本市场条件(MM的基本假设)下,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的价值增加与否完全由其投资决策。由于MM理论的假设过于严格,从此更多的学者基于放宽其假设条件来加以分析。

在1976年,Jensen and Meckling)在前述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该理论指出,股东为避免自身利益损失,要监督和约 束管理者的行为,势必导致代理成本的发生。但股东越保守,代理成本就越高,对债权人就越有利,对股东就越不利。因此,股东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平衡利弊得失。在1984年Easterbrook)指出股利发放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股东可以通过保持一个稳定不变的股利支付水平,以避免权益资本的累积,同时,又促使企业向外部筹资。这就迫使管理者必须全力以赴经营企业,才能以优良的业绩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结果,股东可以通过调节企业的负债比例来降低代理成本,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公司在发放股利的同时又对外筹资的现象。此后又有许多学者提出顾客效应理论,一鸟在手理论等,这些理论角度各异,彼此又无法说服,迄今未达成共识,以至于在1976年费雪· 布莱克将之称为“股利之迷”(dividend puzzle)。

这篇文献综述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文献来解释股利的分配动机;第二部分:分析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研究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投资者的影响。

(一)分配动机

1.国外分配动机的研究(1)降低代理成本动机

詹森、迈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和伊斯特布鲁克(Easterbroo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指出股利发放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这符合国外股权的控制情况。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比较成熟,股权结构经过长期的演进,呈现出高度分散化的现状,任何一个股东都无法控制公司的经营方向和管理者的行为,管理层并不总是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去管理公司,他们可能从事一些使自己收益的活动,诸如无视股东权益而进行的并购。换言之,如果公司内部资金过多,就会导致管理层的过度投资,从而损害股东的利益,股东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可以向公司派送人员,但这会增加监督成本。公司在经营期间会产生剩余现金流,如何能防止管理者私吞公司利益,减少可以支配的自由现金流,同时又可以最大化股东的财富,学者们继而提出了股利发放政策。

Rozeff(1982)依据有效契约理论研究认为,股利的支付一方面能降低代理成本,但另一方面会增加企业外部融资的交易成本,因此股利发放率的确定是在这两种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使总成本最小。LaPorta(2000)等人从法学视角发展了股利代理理论,建立了结果模型和替代模型。结果模型认为,现金股利是股东权益法律保护体系的结果,股东可以利用其享有的法律权利迫使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从而限制管理者挥霍公司利润以牟取私利。替代模型认为,现金股利是股东权益法律保护的一种替代品。在股东权益法律保护较差的国家,股东只能根据公司的信誉来决定是否向其投资。在股东权益法律保护不好的情况下,公司就会发放高额现金股利来维护其融资的声望,以便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取得广大股东的信任,这有类似信号传递理论的作用。

(2)传递公司利好动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所有市场参与者不可能拥有相同信息,而管理者比投资者拥有更多关于企业经营前景的内部信息,并可通过一定途径向外界传递其掌握的内部信息。与财务报表利润相比,现金股利是一种可信度较高的信号。1985年Miller和Rock建立的净股利信号传递模型表明,管理者通过股利分配向投资者传递有关企业当前收益的信号,投资者可根据收到的信号判断企业的当前收益,并预测其未来盈利状况,进而评估企业的市场价值。(3)迎合股东理论

2004年 , Baker和Wurgler在 JOF和 JFE上接连发表两篇文章 , 从理论上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catering theory), 并进行了经验验证。迎合理论放宽了 MM理论中 “市场有效性 ”的假设 , 从股利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管理者和投资者的行为。他们认为当投资者愿意为支付股利的公司股票付出 “股利溢价 ”时 , 管理者倾向于支付股利。反之,当“股利溢价”为负的时候 ,管理者将不愿支付股利。对支付股利的公司而言,管理者明显地识别并迎合了投资者需求的变化,股利与股票价值高度相关,只是在不同时间方向不同。

2.国内分配动机的研究

在我国,情况就比较复杂,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时期,大部分企业都是从国有控股开始转型,而且转型不够彻底,造成了我国目前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而且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大部分为非流通股,股权改制后称为禁售股,其股份无法流通,大股东为获取自身利益,采用各种手段来挖掘公司财富,如关联交易,隧道行为等。虽然我国情况特殊,但上市公司也要分配股利,其动机与国外有相同之处吗?我国学者也一直研究股利分配的动机,借鉴国外研究的方法。陈信元、陈冬华、时旭(2003)发现佛山照明大份额现金股利的分配并不受投资者的欢迎,被解读为坏消息,Lee and Xing(2006)发现我国政府主导公司现金股利的减少对投资者是好消息,但这和标准的代理理论预测正好相反。肖珉(2005)针对现金股利的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两种理论观点进行实证检验,她的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不是出于减少冗余现金的需 要,不符合国外能减低代理成本和传递信号的动机。至于是否为迎合股东偏好的动机,我国学者王曼舒、齐寅峰(2005)最近的研究却表明 ,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并没有迎合投资者的偏好。

经过上面的分析,似乎国外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动机都不符合我国的情况,那我国股利分配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又是如何影响上市公司股利的分配政策呢?(1)利益掠夺

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这个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环境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股权结构呈现出特有的布局。大股东控制公司的经营,经理人员也是由大股东制定,所谓的代理成本就会很低,他们经常串通欺负和侵占小股东的利益,小股东在无奈情况下选择“用脚投票”,更加助长了大股东的嚣张行为。

吕长江,周县华(2005)从公司治理结构分析,系统研究 2001 年管理层出台新政策后公司的股利分配动机。结果表明,降低代理成本假说和利益侵占假说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把公司分为两种类型:集团控股公司和政府控股公司,并认为集团控股公司适合降低代理成本假说;而对于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政府控制公司,利益侵占假说解释其股利分配动机更为恰当。张文龙,李峰,郭泽光(2009)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差异的新视角,利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对现金股利的控制和掠夺效应进行了分析,股权分置制度下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冲突导致了一种特殊的代理成本,高额的现金股利是控股股东的掠夺手段。

同时有学者袁天荣,苏红亮(2004)认为上市公司一般都不倾向于现金股利分配,其分配的目的很可能迎合证监会的需要,因为2000年底中国证监会在再融资政策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申请配股或增发时必须满足近三年现金分红的条件,因此有些上市公司不仅分配现金股利,甚至超能力分配,其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再融资的需要。但占控股地位的非流通股股东利用不断地高派现来快速收回其投资 , 将高价配股与增发形成的溢价转化为投资回报,也实现了利益侵占的动机。但高额分配现金股利绝不是利益侵占的唯一手段,贺建刚,孙铮,李增泉(2010)从五粮液案例入手,分析了控股股东的行为,他们认为是我国资本市场上法律风险缺失, 信息披露不透明, 尤其是公司治理水平低下,公司采用各种手段向大股东不断的输送利益,其关联交易屡禁不止,现金股利分配反而几乎没有,大大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掠夺了大部分公司利益。(2)迎合大股东需要

2004年美国学者 Baker和 Wurgler就从行为公司财务角度出发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 , 该理论认为公司支付股利的主要原因在于 , 管理者为了提高股价理性地迎合了股东对股利不断变化的偏好。我国学者也从迎合角度考察股利分配的动机。原红旗(2001)认为 ,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存在通过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肖珉(2005)针对现金股利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两种理论观点进行实证检验 , 也认同现金股利与大股东套取现金的企图有关。

阎大颖(2004)从控股股东的价值取向为研究角度,对1999年-2002年我国 A 股一般行业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倾向与公司股权结构的流通性和集中度具有显著的内在联系,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特有的封闭性与超垄断性等一系列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性弊端,使公司派发红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非流通大股东对公众小股东的利益侵害,控股股东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了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黄娟娟,沈艺峰(2007)从中国的治理背景下出发认为Baker和 Wurgler提出的股利迎合理论忽略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在股权高度集中的上市公司里 , 管理者制订股利政策主要是为了迎合大股东的需求 , 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股利偏好往往被忽视。两位学者针对中国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与流通股股东的偏好是相背离的;而且证明公司的股权越集中 , 不但支付股利的可能性越大、支付现金股利的可能性也越大,并且可能支付的金额也越多;从各年总体上看,公司的股权越集中 ,股利支付意愿和现金股利意愿也越加明显。可见 ,我国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没有考虑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 而仅仅考虑如何迎合大股东的需要。经过上述文献的回顾,可知我国分配股利主要是由控股股东决定的,证监会的要求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否还有其他影响的因素,比如公司治理和独立董事等,这个股利之谜还是需要再经探讨的。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二)股利分配影响因素

1.国外研究股利分配影响因素的文献

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最早是由西方财务学者采用实证研究或问卷调查的方法开始进行研究。Higgins(1972)以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和执行剩余股利政策为前提,建立了股利发放模型,认为股利是利润和投资的函数,不同时期的股利差异归因于利润和投资需求的不同,投资需求越大,股利支付率越低。Fama(1974)的研究结论与他正好相反,认为股利政策和投资政策是相互独立的,研究结论支持股利无关论。Graham(1985)对企业实务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股利、投资和筹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确实存在着独立的股利政策,但在筹资受到限制的条 件下,股利和投资政策是不独立的,必须考虑筹资决策。在这个基础上,以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FHP,1988)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融资约束和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建立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他们采用股利支付率作为衡量指标来测定企业融资约束,当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大,就越依靠内部的现金流,因此股利支付率就比较低;反之股利支付率就比较高。

但是后来学者 Bhattacharya(1979)指出,股利传递公司价值信息的作用有限,特别是在公司受到暂时的融资约束时,公司通常不会改变股利支付率,所以采用股利支付率作为代理变量缺乏客观性。同时Crutchley和Hansen(1989)又从更多公司的角度来考虑股利政策,他们认为会受到公司特 性的影响,其中公司特性包括盈余变动性、公司多角化损失、公司规模、发行成本、广告和研究发展费用五个因素。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利发放与公司规模大小、盈余变动均呈正相关关系。

La Portal等(2000)又从现金股利作为一种减少自由现金流问题的手段,从而现金股利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一视角,来解释由于不同法律环境对投资保护程度差异所导致的现金股利发放水平差异的,认为不同国家的法律环境不同,从而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不同,进而影响到股利的发放水平。一国若法律制度越健全,投资者的利益就越受到保护,从而股利发放水平就比较高。但这不能拿我国作为样本,我国地貌广大,各省法治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研究的话也须研究我国的各个省区的法治水平对股利的影响。

2.国内研究股利分配影响因素的文献

国外的研究如此之多,我国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早在1998年刘星、李豫湘(1998)在调查8家上市公司的基础上,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的30家上市公司,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影响现金股利支付率的主要因素是法人股比例、每股净资产、市盈率、行业平均股利支付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而影响股票股利支付率的主要因素是法人股比例、国有股比例、每股盈利、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速动比率和每股净资产。接着吕长江和王克敏(1999)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鼓励政策的特点,利用改进的林特模型,以1997年和1998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受到公司规模、股东权益、盈利能力、流动能力、代理成本、国有及法人控股程度及负债率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公司的股票股利支付额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相互影响。公司的规模、股东权益比例和流动性越高,股利支付水平就越高;国有股及法人股控股比例越大,内部人控制程度就越强,股利支付水平就越低;国有股及法人股控股比例越低,公司的自我发展和成长性越强,股票股利支付额越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就越低;业绩不佳的公司,倾向于采取长期负债的方式支付股票股利以满足股东的要求。

原红旗(2001)以沪深A股1994年至1997年四年的股利方案为样本,分进行横截面分析,结果显示:非流通股比率和现金股利绝对额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负债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条件,是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相对影响,而不是绝对影响;每股货币资金的影响随年份而不同。两年后东北财经大学的刘淑莲,胡燕红(2003)从上市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的角度分析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因素 ,特别关注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采用2000年底的299家上市公司,重点分析现金流量对股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决策当期的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在与现金流量指标的关系上 ,现金分红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关系相对较密切,但股权自由现金流指标的解释性很差,这可能与上市公司对该指标了解不多 , 很少将此与现金分红相联系有关。同时认为现金分红与非流通比例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唐国琼、邹虹(2005)选取每股收益、货币资金、企业负债比率、企业流通股比例、企业非流通股比例、企业规模、企业权益净利率等因素作为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法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孙亚云(2006)选取盈利能力经营业绩、每股经营性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率、股本规模、成长性等因素,通过二元回归逻辑模型分析研究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因素。

经过上面的研究,都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分析,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创新点。因此学者更换了视角,开始从控股股东的利益出发,来重新审视股利的影响因素,又取得了更新的研究。王化成,李春玲和卢闯(2007)从最终控制人的概念出发,以控股股东的经济性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以及集团控制性质作为控股股东的特征变量,来研究 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以2002-2003年作为研究区间,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具有集团控制性质的上市公司其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均显著低于没有集团控制性质的上市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高,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则越低;国家控股上市公司的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显著低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这对我们研究我国的公司状况还是有很大的研究意义的。

雷光勇和刘慧龙(2007)又从中国市场化进程差异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市场化进程在不同产权类型最终控制人的公司中对其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差异来分析。本文利用樊纲、王小鲁(2004)提供的中国2000-2002年各省的市场化指数,首次检验了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最终控制人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的差异,这是一创新亮点。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每股货币资金、每股累计未分配利润、股本规模、股权结构、及行业等因素的影响之后,市场化程度越高,样本公司总体上每股倾向于发放更多现金股利;并且市场化程度的这种影响,在由非国有产权控制的公司中更为明显。高雷和张杰(2008)以深市和沪市已经披露的2008年半年报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依据,对其现金股利派发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运用因子分析,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会受到股本规模、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成长性、流动性、盈利能力、股东权益和市场前景的影响,其中,非流通股比例和每股货币资金会对现金股利派发产生负面影响,其他因素会对现金股利派发产生正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每股收益。但是这篇文章只对半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可能会影响结论,本文在采用影响股利的因素中,选择的影响因素与以前学者的研究因素大同小异。

进过学者的不断探讨,张纯和吕伟(2009)在金融研究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信息环境,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的文章,他们以分析师为代表的信息中介作为研究视角,来分析对股利的影响。作者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使企业更加依靠内部的资金使用,进而影响到股利的分配。而以分析师为代表的信息中介由于有专门的信息收集途径和专业分析能力,他们可以不断关注企业,以低成本来加大对公司信息的挖掘,使得这种不对称减少,因此会影响到股利的分配。文章运用2004-2007年的证券市场上的经验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更多的分析师跟踪改善了企业的外部环境,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对内部现金的依赖,提高了股利发放水平。作者跳出了传统的公司治理对股利的影响,从外部因素入手,从而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三)不同股利分配政策的信号传递效应

米勒与莫迪格利安尼(Miller and Modigliani , 1961)的经典研究已经指出 ,在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 ,公司的市场价值由最优投资值决定 ,与红利政策无关,该理论奠定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基础。但是这种理想状态的理论模型与现实情况不一致 ,因为在观察到的众多红利现象中 ,红利公告对公司价值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因此 ,后来的学者放宽了完全资本市场的假设,从各种角度来研究股利发放对市场的影响。在研究中,不少学者着力于不同的股利政策有什么不同的信号传递作用,投资者更偏好哪种股利分配。1.国外

巴恰塔亚(Bhat tacharya , 1979)、米勒与罗克(Miller and Rock , 1985)和约翰和威廉姆斯(John andWilliams , 1985)等的研究提供了对公司红利分配政策研究的基础模型 ,其模型奠定了以后红利实证研究的基础。库玛(Kumar , 1988)、约翰和朗(John and Lang , 1991)等的研究提供了进行股利分配研究的理论模型。Skinner考察了是否发放现金股利与盈余持续性的关系。他以盈余持续性作为盈余质量的代理变量研究了股利政策与盈余质量的关系, 结果发现, 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所报告的盈余在未来期间更为持续, 而且这一效果对大额股利支付率的公司、大型公司以及支付大额股利支付率的大公司更为明显,说明红利发放要比其他股利发放更为有效。

2.国内

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层出不穷。;陈晓、陈小悦和倪凡(1998)在信号传递理论背景下研究了199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的首次红利分配政策。他们认为市场对首次红利公告的反应在[-2 , + 3] 这一区间,并发现与纯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相比,现金股利不受市场欢迎。但他们选取红利公告样本时并没有考虑到与除息日的相隔天数 ,因而没有排除除息日的波及效应。最后 ,以上研究还仅限于讨论公司红利政策对市场股票价格的影响 ,没有全面考察它与股票交易量波动之间的联系。陈浪南和姚正春(2000)研究企业不同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作用。本文在控制其余变量的基础上 ,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上海股票市场的数据对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 ,现金股利不能成为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 ,而股票股利(红股)确实具有比较明显的信号传递作用,这种现象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研究差别很大。他们认为这可能与中国证券市场处于弱势有效有关,再加上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寄希望于资本利得得到改善 ,使现金股利在市场遭到忽视 ,并没起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的那种信号传递机制。俞乔和程滢(2001)以1992-2000年共9年的时间跨度作为研究样本,用深圳股市与上海股市创建后所有上市公司发放红利(包括派现、送股及混合股利)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纯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及混合股利(即现金和股票股利)等三种红利分配形式对股价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 ,无论是首利公告还是一般的分红公告,公告日当天及公告日后一天的股价都出现了显著的超额收益。在具体的分红方案中 ,他们发现市场对送股或混合股利的分红政策有较强的正向反应 ,而对单纯现金红利则极不敏感。他们的研究结果虽然经过了异常交易量检验和干扰排斥性检验,比前面的文献更进一步,但其结论却是一致的,表明了中国市场仍不健全,投资者也更偏好股票股利以及组合,他们带来的资本利得比现金红利更得到认可。孔小文和于笑坤(2003)同样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股利宣告的市场反应及股利信息内涵两个方面分析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他们以2001年1月-6月半年数据作为样本,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股利信息内涵的研究结果来看 ,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对未来盈利的预期没有差别 ,无法根据公司发放的股利类型来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发放政策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没有通过不同的股利政策来传递关于公司前景的信息。这与前面的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研究结论不同,文章只采用了半年数据作为样本,是否会影响到结论的不同,可信度受到质疑,仍需要值得探讨。

李卓和宋玉(2007)又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出发,以盈余持续性作为公司盈余质量和未来盈利能力的一个变量, 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未来期业绩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同时对于股利政策可能的影响也能有一个深人的了解。作者以2000-2004年作为基础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派发了股利的公司,其盈余持续性要强于未派发股利的公司。其中, 派发了现金股利包括纯现金股利和混合股利的公司在盈余整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上均表现出显著的持续性,而派发纯股票股利的公司只有在营业利润的持续性上显著强于未分配股利的公司。此外, 派发纯现金股利的公司还在净利润和营业利润的增长上表现出比未分配股利公司更强的持续性, 反映出良好的盈利增长能力, 而派发其它两类股利的公司也在营业利润的增长上表现出更强的持续性。他们的结论与前述文献都有不同,与国外的股利研究结论却相似,表明现金股利还是有信号传递作用的,比其他两类股利发放有更好的解释能力。

(四)其他研究

股利分配的研究方向还有很多,上述文献只是从三个大的发面进行划分进行了综述,同时还有其他文献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如有从家族企业与国企对比的角度分析股利的分配,有从管理者的持股比例来分析股利的影响,现列举一二。

邵娜和王前锋(2009)进行了行业划分,只从制造业行业分析了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认为发现资本结构与股利分派率呈负相关,而盈利能力与现金股利分配率呈显著正相关。股本结构、成长性、企业规模、现金流等对制造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不显著。其研究存在许多缺陷,其结论值得推敲。

陆正飞,王春飞和王鹏(2010)提出了激进股利政策,这与袁天荣和苏红亮(2004)所提的超能力派现有相似之处。他们已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母公司报表净利润的差异信息为研究角度,分析了公司采取激进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作者重新定义了激进股利政策的概念,认为公司只有依照合并报表净利润与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两者孰低的原则进行股利分配,才是稳健的鼓励政策;否则,便是激进的股利政策。其研究发现,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是激进股利政策的主要原因;董事会成员在鼓励政策选择时也存在自利性行为;受股利信号作用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合并-母公司净利润差异”与公司采取激进股利政策之间表现出U型关系;公司采取激进股利政策可能会导致其债务成本增加。此外,激进股利政策不受市场欢迎,其累计超额回报显著为负。

(五)小结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股利方面的文章,从股利的分配动机,股利的影响因素和不同股利分配之间的影响三个大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综述,虽有其缺陷,但为我们继续研究其股利提供了很多角度和思路,如何进一步分析和揭露股利之谜,还值得我们不断探讨。

参考文献: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1] Miller, Merton, Franco Modigliani.Dividend Policy, Growth 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Journal of Business, 1961(34): 411-433 [2] Jensen, Michael C., William H.Mecking.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305-360 [3] Easterbrook, Frank H.Two Agency-Cost Explanations of dividend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4(74): 650-659 [4] Baker, M.andWurgler, J.2004a.A Catering Theory of Dividends.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1L I X, No13: 1125~1165 [5] Higgins R C.The Corporate Dividend-Saving Decis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72,7(2):1527-1541 [6] Fama E F.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vidend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of Fir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1974, 64(3):304-318 [7] GrahamHP.Dividend Polic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olicies: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1985,12(4):531-542 [8] Fazzari,StevenM,RGlenn Hubbard,and Bruce C Petersen.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 investment[J].Brookings Paperon Economic Activity,1988(1):141-195 [9] Bhattacharya,Sudipto.Imperfect Information,Dividend Policy and the Bird in the Hand Fallacy.Bell Journal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1979(10):259-270 [10] La Porta,R.,Lopez-de-Silanes,F.,Shleifer,A.and Vishny,R.Agency Problems and Dividend Policies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Finance,2000(55):1-33 [11] Skinner D J.What do Dividends Tell Us about Earnings Quality.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Chicago Graduate School of Bussiness, 2005 [12] 毛付根.西方企业的股利政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5(1)[13]公司治理结构与股利分配动机——基于代理成本和利益侵占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5(3)

[14]张文龙,李峰,郭泽光.现金股利———控制还是掠夺?[J].管理世界,2009(3)[15] 袁天荣,苏红亮.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4(10)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16]贺建刚,孙铮,李增泉.难以抑制的控股股东行为:理论解释与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0(3)[17]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3)[18]王舒曼,齐寅峰.现金股利与投资者偏好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5(12)[19] 肖珉.自由现金流量,利益输送与现金股利.[J].经济科学,2005(2)[20] 阎大颖.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价值取向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4(6)[21] 黄娟娟,沈艺峰.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究竟迎合了谁的需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7(8)[22]刘星,李豫湘.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在股利政策相关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9).[23]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12).[24]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3)[25]刘淑莲,胡燕红.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3).[26] 唐国琼,邹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 2005(2)[27]孙亚云.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因素分析.[J].金融领域, 2006,(1)[28] 王化成,李春玲,卢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29] 雷光勇,刘慧龙.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现金股利行为—来自中国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7)[30] 高雷,张杰.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31] 张纯,吕伟.信息环境,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J].金融研究,2009(7)[32] 陈晓, 陈小悦, 倪凡.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 1998(5)[33]陈浪南,姚正春.我国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0(10)[34]俞乔, 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J].经济研究,2001(4)[35] 孔小文,于笑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6)[36] 李卓,宋玉.股利政策,盈余持续性与信号显示.[J].南开管理评论,2007(1)

西南财经大学第三届文献综述大赛

[37]邵娜,王前锋.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4)[38] 陆正飞,王春飞和王鹏.激进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J].金融研究,2010(6)

下载股利分配政策下的个人所得税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股利分配政策下的个人所得税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十二章股利分配五篇范文

    第十二章 股利分配 一、单选题 1.一般而言,适应于采用固定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的公司是()。 A.财务杠杆较高的公司B.盈利比较稳定的公司 C.盈利波动较大的公司D.盈利较高但投资......

    个人所得税分配方案

    个人所得税分配方案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假设在已知个人全年总收入的前提下, 同时为了达到使个人纳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税额, 又满足个人缴纳的税款最少的目标, 采用线性规......

    招商银行股利政策分析

    招商银行股利政策 分红方案(每10股) 公告日期 送股(股) 转增(股) 2011-06-03 0 2010-06-25 0 2009-06-29 3 2008-07-22 0 2007-06-28 0 0 0 0 0 0 进度 派息(税前)(元) 实施......

    浅析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2 摘 要 股利政策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股利政策方式、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做了论述。 关键词 股利政策 理......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探讨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

    公司金融-股利及并购政策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关系到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股东对投资回报的要求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适度的股利政策不仅对投资者有吸引力,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范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1999]58号 1999-04-0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近接一些地区请示,要求对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做出......

    个人所得税问题[合集]

    一、什么是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答: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税完税情况的证明,属于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的一种。除完税证明外,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