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古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交流材料
抓管理 树榜样
努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根据会议要求,今天我有幸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并与各位领导、同仁共同探讨交流深感荣幸。借此机会我代表秦古镇卫生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将我院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情况向各位领导、同仁做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秦古镇全镇总面积9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2011年财政总收入180万元,人均纯收入3800元。我院占地总面积8000平方米,2011年完成业务收入387万元。
1、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门诊设有公共卫生科、内、外、妇、儿、口腔科、急诊科、国医堂、检验科、放射科、B超心电图、TCD室等临床、医技科室。
住院部设病床42张,以外科、内儿科为基础,可开展剖宫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切除及胃、胆、肠、骨科等多种手术和内外科的急诊急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多种疑难杂症的住院治疗。
2、专业技术人员及医疗设备情况
全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5人,其中中级职称13人,助理级
22人,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22人。拥有美国GE-180型B超机、200mA双球管X光机、日本心电图机、BC-2000血液分析仪、德国Bayer尿液分析仪、电动康复床、重症监护仪、全自动洗胃机、频谱仪、重症新生儿抢救床等先进诊疗设备。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情况。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了力量。为确保合作医疗工作在我院持续、健康开展,我们严格按照合作医疗政策和相关规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减轻参合农民的医疗负担,避免了基金的不合理支出,解决了农民看病就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我院严格遵守物价政策及收费标准,把提供优质服务、控制医药费用等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2、建立了公示制度,将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合作医疗补偿等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为规范新农合管理,我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考核方案,实行院长负总责,分管院长具体抓。卫生院设置了合管科,成立了新农合工作管理领导小组,住院病人病案检查小组、医疗费用审核小组、实行严格入院指征,由院合管科审查签字,制定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就诊制度、诊疗制度、新农合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制度、住院补偿报销每月院所公示制度、参合医疗就诊流程、住院指征审核制度等。在新农合管理
上层层把关,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形成人人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新农合医疗工作中我们狠抓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将医疗工作发展定位在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上。通过采取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全院诊疗技术等措施,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实现小病治疗不出村,大病病治疗不出乡镇的医疗服务目标。
3、严格执行合作医疗外伤调查制度
卫生院与相关科室签定目标责任书,实行层层把关,院合管科专职审核员到患者受伤现场调查,并由村委会开出外伤证明,院合管科工作人员深入病房查看病例并与首诊医生了解情况,掌握第一信息。针对为数众多的外伤患者,我院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事前宣传、事中干预,事后及时调查,确保了外伤补偿的真实性。
4、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
(1)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县委、县政府统一要求,我院从2010年12月26日起正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次年8月1日起村卫生室也执行了基本药物制度。我院按484种基本药物目录,实行网上集中采购,并实行零差价销售。为此卫生院成立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基本药物制度。
(2)我院实行药品零差价后,门诊人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群众满意度也随之上升,门诊及住院费用下降、老百姓看病药费下降的两升两降效果明显。患者潜在的医疗服务需求被
拉动,少数大病拖、小病扛的患者更加积极主动的到医院就医。同时因费用的降低,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也愿意将治疗方式由住院改变为方便、快捷的门诊治疗。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患者较大程度的减少了医疗费用支出,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5、认真推行门诊、住院病人即时补偿报销制度。为了使患者能够享受到即时、便捷的补偿服务,我院安排专人负责新农合门诊、住院结算即时补偿报销工作。由新农合办公室财务人员负责审核报销。同时申请安装了新农合医疗补偿管理系统,扎实开展新农合即时补偿工作。参合农民从住院治疗到补偿报销审核、验证、审批、补偿手续全部在新农合办公室完成,实行即时补偿一站式服务扎实落实新农合门诊、住院补偿制度。
6.继续广泛宣传新农合医疗政策给患者带来的好处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保证合作医疗工作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我院始终把继续宣传新农合政策,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合作医疗补偿带来的实惠,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把全镇群众参合的积极性作为工作重点。一是主动把全镇新农合补偿报销情况向镇党委、镇政府领导汇报;镇、村层层召开动员大会,使各级村干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了比较全面的思想认识。二是专门举办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人员、村干部、卫生院新农合经办人员、村卫生室人员培训班,从推行新型合作医疗的意义、政策、方案、具体操作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参训人员155人次。三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放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单5000余份,粉刷宣传标语18条,制作宣
传标牌20块,黑板报宣传12期,在全镇上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大力宣传典型农户补偿受益情况,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持续发展。
7、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各科室岗位责任
为防止非参合人员冒名顶替,医务人员弄虚作假,全院与各科室签订了服务协议,明确责任,进一步规范了参合患者的就诊秩序和诊疗环境,从而进一步强化新农合管理,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
8、加强管理,措施到位
为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全院从源头抓起,加大监管力度,新农合管理领导小组对参合患者的就诊过程进行全面跟踪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核对身份,检查病程记录、医嘱、用药是否合理,病历书写是否及时、真实、规范,是否坚持入出院标准;坚持验证就医、验证报销;坚决杜绝冒名顶替、大处方、替代药、变通报销、挂床住院等违规现象。真正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为规范镇村医疗机构的行为,确保新型合作医疗健康发展,统一使用合作医疗复式专用处方、专用票据、表册及统计报表,并对运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考核。
9、积极开展参合农民公共卫生保健服务工作
2011年4月以来,我院对全镇15个村参加新农合的4135名居民进行了免费体检,并全部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对全镇1265名妇女进行了宫颈癌免费普查并建立了宫颈癌普查档案。由于农村群众健康意识较差,相当一些人忽视医疗保健工作,小病
不及时治疗,大病住院无形中增加了经济负担。我们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对新农合公共卫生保健工作进行宣传,对新农合病人在门诊补偿报销时开展健康咨询活动,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健康医疗的保健意识。
10、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公示制度的落实 卫生院门前、门诊大厅、各村卫生室设置了新农合补偿公示栏,对新农合收费项目、报销范围及补偿比例等进行公示。同时,对全镇享受新农合补偿的参合农民的姓名、村名、所住医院、补偿金额、日期等补偿内容列入公示范围,接受全镇群众监督。
(1)全镇2011年参合人数24432人,收缴合作医疗资金1465290元。至12月底新农合卫生院门诊刷卡3607人次,医疗费用175947.69元,报销费用37442.03。
(2)至12月底实际住院939人次,总费用 782613.27元,住院实际补偿407762.79。补偿率为52.10%。
全年我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确保了新农合资金的不流失,维护了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参合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由于新农合工作措施得当,管理到位,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我院就诊病人明显增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院新型农村医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患者从中得到了实惠,但离上级主管部门和老百姓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今后我院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先进医院的经验,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秦古镇卫生院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第二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自查自纠报告
三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
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根据黔东南州卫生局《关于对全州16个县市新农合资金管理进行交叉检查的通知》(黔东南州卫发【2012】58号)和三穗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对新农合基金开展自查自纠的紧急通知》(穗卫通【2012】48号)文件要求,我院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我院2011年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展开自查自纠,现将我新农合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贯彻落实自查自纠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农合自查自纠工作,经院务会研究决定,成立**镇卫生院新农合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其具体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对我院2011年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包括病历书写、各种辅助检查、新农合药品目录使用等)进行检查。
二、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管理
我院严格按照三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三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办法>的通知》(穗合管委发【2011】1号)及《三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实施方案的决定》等文件及会议精神,严格执行门诊按照50%的减免和住院按照85%的补偿,对入院就医患者实行严格审核后,按规定的比例给予报销,进行报销直通车。
1、加强门诊统筹的日常监管
严格按比例报销,门诊50%报销,并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并严格按照一般病种不得超过3天用药量,慢性病种不得超7天量的规定执行。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公示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维护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我院每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加大了参合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加大宣传力度。把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好、抓实,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增强农民自愿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群众的就医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1、合作医疗收费系统不健全,我们有些项目根据相关文件是可以收取的,在我们乡镇合作医疗收费系统上没有这些项目,但是又是病人发生的治疗及检查,所以就只有用相近的项目进行收取如:主治医师诊查费换为检查费收取2.00元/人.日、妇科兰氧治疗68.00元换为妇科特殊治疗3次,18.00元/次、头皮静脉穿刺、护理卫生材料费今天未收取。
2、我院新购进了彩色B超,根据检查部位收取了 还有个别医生处方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3、有个别医生病历书写不规范、不及时;
总之,通过此次自查自纠工作,虽然我院目前尚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但通过本次自查自纠,我们会针对我们存在的不足,予以整改,同时进一步加大新农合工作的督查力度、审核力度,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安全,促进我乡新农合工作健康发展。
二0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第三篇:卫生院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自查报告
卫生院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自查报告
2008-07-01 08:20:09| 分类: 卫生相关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代表最广大农民利益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将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大病更难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在市、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各项标准,努力为广大参保农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
务。
一、建立健全了合作医疗管理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县卫生局的安排,我院及时成立了合作医疗办公室,由院长具体负责,办公室由二名同志组成,职能明确,职责落实,以保证合作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进行。建立健全了我院的合作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对医护人员、有关的财务人员进行了合作医疗有关政策规定的学习和宣传,使有关人员能够正确理解执行上级各项决议、文件、合作医疗实施办法以及其它相关规定,能够随时积极配合合作医疗机构的检查。
二、严格执行入院、出院标准及有关规定
我院将“合作医疗住院病种住院目录”印发至各临床科室,要求各位临床医师严格按照住院收治标准收治病人,对于病种目录之外又确需住院治疗的病人,应及时通知院合作医疗办公室按照规定办理报批手续。这一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首诊医师负责制,各科室及各临床医师决不允许推诿危重病病人。加入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后,我们严格按照规定,决不会将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参保人收入住院,不得冒名住院或挂名住院。同时也决不能对参保人分解住院或对不应该出院的病人诱导、强制出院,根据病情需要,病人确需转诊时,应按照相关条件,填写转诊书,手续完备,严格控制转诊率在2%以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努力确保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在95%以上,并控制因同一疾病二次住院在15天以上。
三、药品、特殊诊疗、服务设施的管理
严格执行合作医疗的药品、诊疗项目以及服务设施使用范围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物价部门的物价政策,确保向参保人员提供的药品中无假药、劣药;对于报销范围内的同类药品有若干选择时,在质量标准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疗效好、价格低的品种。门诊病人取药时按照急性疾病3天量,慢性疾病7天量的原则给药。严格掌握各类特殊诊疗及药品使用的适应症和指征,决不诱导或强制病人接受特殊项目或使用自费药品。实际使用的诊疗项目或药品应与记录相符,决不能将合作医疗支付范围外的项目变通记录为全额支付的项目。出院带药应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并记录在病历中。
四、医疗费用与结算
严格执行河南省物价部门颁布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按标准收费,并按有关结算规定进行结算。决不超范围、变通、重复、分解收费。各类收费项目的记录应与实际相符,保存原始单据以备复查和检查。凡自费项目需单独收费,并做好特殊标记。及时准确填写各类医疗费用结算的合作医疗统计表。
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优质服务
成为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后,我们将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为参保人员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确保让病人满意,同时力争将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降到最低限度。为确保广大参保人员的利益,我们绝不将合作医疗参保人员的人均住院日和人均床日费指标分解到各科室,不得缩短人均住院日,减少床日费用而克扣病人,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按照医疗护理基本操作规程和规范进行医疗活动,避免严重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六、相关医疗文书管理规范
建立健全合作医疗文书、资料管理制度,单独管理以便查找,保管期限在两年以上。医疗文书书写应按照卫生部关于医疗文书书写的有关规定执行。要求真实、完整、有序、易于查找、核实。不得伪造、涂改医疗文书、不得拆散分装病历。医疗资料统一在病案室分别管理,以备查找、检查。总之,为确保广大参保农民享受较好的基本医疗服务,我院将按照《南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暂行规定》和《南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做好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对内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圆满完成参保农民的医疗服务工作。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细则
一:新农合补肋对象:
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符合划生育政策的住院分娩孕产妇。
二:住院分娩新农合补助标准:
(一):平产按单病种定额补偿(基本服务项目范围内):县内县级医院每例补助550元,乡镇中心卫生院每例补助300元,县外医院每例补助300元。
(二):剖宫产按单病种定额补偿(基本服务项目范围内):县内县级医院每例补助1000元,乡镇中心卫生院每例补助700元,县外医院每例补助600元。
(三):不管平产或剖宫产财政定额补助300元。
(四):病理产科: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和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须赴上级医院抢救治疗并办理了转诊转院手续的,仍按新农合原来规定的有关补偿标准进行补助。
三:住院分娩新农合补助程序:
(一):在县内定点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凭县住院分娩管理办公室统一印发的<<双峰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经费凭证>>的第四联到所在定点医院新农合补偿兑付窗口办理补助手续, 还需提供的其他补偿兑付资料按新农合补助的要求不变。
(二)在县外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回所属乡镇卫生院办理补偿兑付手续, 未达到本地补助标准的, 据实给予补助, 超过标准的,平产分娩每例由财 需提供的补偿兑付资料按原来的要求不变。
第五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
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
一、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医疗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自愿参保”为原则。虽然人均10元的缴费标准不会给农民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但是健康的青壮年人群患大病风险较小,参与积极性较低,风险较大的高危人群则倾向于参加,这样逆向选择极容易导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入不敷出。在政府投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缴费标准将是维持新农合基金运转的唯一选择,但是费率的提高必定使农民的参合率下降,导致新农合基金最终崩溃。同时,“只报销大病”容易诱发农民将“小病当成大病医”的道德风险,造成医疗支出的急速上升。此外,和大病相比,对农民健康威胁更为普遍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1998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表明,农村约有37.7%的病人发病后并未及时就医,很多农民的大病都是由于耽误对小病的治疗而形成的。只负责大病统筹而疏于对小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必定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医疗保障状况。
二、相同的人均缴费标准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有失公平。在新农合开展初期,制定统一的缴费标准是操作起来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收入较高的农户往往愿意参合,因为在大多数地区,只需缴纳10元就可获得部分“大病”医疗保障,回报率较高。而对于很多人均纯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农民群体,10元参合费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缴纳后不能马上见到实效,因而参与积极性较低。结果就是——富裕的农民获得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而贫困的农民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保障,这显然违背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初衷。
三、农民自愿参合的积极性不高。农民自愿参与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行的基础和根本保证。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试点地区农民的参合率大都达到70%以上,但是这些试点一般都
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较强,而且当地政府为了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加强了宣传投入力度,有些地方为了高参合率甚至出现在强制参合的现象。然而现实情况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对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普遍较差。以欠发达的江西赣州为例,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参合农户是在干部到家中说服后才交的,20%的农户只是盲目地“别人交,我也交”。在已参合的农户中,70%的人不了解参合知识,绝大多数农户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和意义一知半解,普遍对缴纳的10元参加的新农合抱有较高期望值,希望能马上得到回报,然而现实状况(大病统筹)又使农户积极性受挫,参合率自然不高。
四、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由于农民对新农合了解甚少,自愿参保积极性很低,为了保证较高的参合率,很多工作人员不得不挨家挨户进行宣传、说服工作,大部分的参合额都是工作人员一个一个谈出来的。再加上农村地区农民居住非常分散,交通不便,更增加了筹资成本。另外,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也是导致高筹资成本的重要原因。赣州市的调查显示,只有30%的工作人员主动学习合作医疗知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宣传讲解工作,办事效率自然就低。据了解,60%的农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不满意,进一步挫败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五、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行的新农合基金管理模式主要有独立管理模式、银行(信用社)管理模式和保险公司参与模式三种。大部分试点地区采取的是“小而全”的独立管理模式,即各地区建立一套完整独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并配合一整套软、硬件措施。这样做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它造成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不能兼容的局面,成为各级地方财政的沉重包袱。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种浪费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部分地区采用了在银行(信用社)设置基金帐户,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虽然这样充分利用了银行庞大的业务网络,在收入和支出两个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但是银行(信用社)的介入只是部分的,介入层次也很低,并不能真正提高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少部分地区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中引入了保险公司。虽然保险业参与有利于控制新农合的运行风险,有利于节约政府成本,但是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医疗机构的管控力度偏弱,对医疗费用上涨的控制还不够,而且引入保险公司又增加了保险公司与政府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户的协调难度。
六、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有机地结合。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政府统筹协调,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卫生、财政部门配合,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的医疗费用按一定标准给予适当补助,以缓解其因病致病的一种制度。虽然医疗救助和新农合都是为了共同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问题,但二者各有一套独立的筹资渠道、主管部门和工作对象。医疗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预算、福利彩票的销售和社会捐助等,新农合资金则是由中央、地方和农户个人各负担1/3。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依靠各地民政部门建立的管理机构,而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则依赖于政府指导建立的单独的组织协调机构和经办、监管机构。总之,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在农村地区是完全割裂运行的,二者在机构设立、人员配备上存在大量的重叠,导致财政支出的巨大浪费。
七、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基本上都实现了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但是由于医疗设备条件差,医务人员素质低,并不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以安徽省16个“新农合”试点县为例,尽管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可比乡外就医多报销20%的医疗费用,但由于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太低,60%的农户不得不选择在费用更高的县及县以上的大医院就医。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限入了“缺人才——发展缓慢——经营困难——更缺人才”的恶性循环。据四川省卫生厅统计,四川全省乡镇卫生院中无专业学历的医务人员占40%,本科、专科学历的人员仅占9.8%,乡村医生中大专学历为1%,无专业学历的为72.5%,农村医疗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新农合”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
八、农村医疗机构服务监管不完善。目前,新农合医疗费用报销基本上限于公立卫生系统,并选择定点医疗单位时也没有引入竞争机构,这就保护了落后的公立卫生机构,不利于医疗机构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有调查显示,很多医院被新农合选为定点医疗单位后,次均住院费和门诊费用上涨较快,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问题比较突出,农民从报销中得到的实惠被不断上升的医疗费用抵销了,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医患双方共同欺骗新农合组织,骗取医疗补助的现象。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
一、加强农民的思想宣传工作。通过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办事效率,转变粗放型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意识到这种制度既不是政府的一项恩惠,也不是农民的一项负担,而是在政府的帮助、主导下的一项农民互助共济保障制度。
二、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设备,改善医疗环境,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三、探索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要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农民个人筹资方式;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资金的拨付机制,规范和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拨付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相应提高筹资标准,探索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四、形成科学规范的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制度的核心,目前要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逐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试点中,许多地方采取了住院统筹加家庭账户的统筹补偿方案。有些地方增加了健康体检,门诊大额补偿,慢性病、地方病和住院分娩补偿等,扩大了受益面;有些地方利用医疗救助和基金结余进行二次补偿,提高了受益水平。还有许多地方探索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从机制上探索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提高受益水平。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也直接关系到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做出一些调整。统筹补偿方案要与基金的规模相适应,提高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不能超出基金的承受能力,也不能因为盲目担心基金透支,未经科学测算,人为地缩小受益面,降低受益水平。要科学研究、合理确定基金的结余比例,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既要避免结余过多,也要切实防止基金透支,在此基础上调整统筹补偿方案,逐步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
五、加强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和经办能力建设。随着新农合的全面推进,基金规模越来越大,监管任务越来越重,财政部、卫生部要研究制订财务会计制度,各地区要不断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审核报付作为基金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要不断予以改进,切实做到方便参合农民。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先付费后到新农合经办机构报销的地方,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由医疗机构垫付费用,医疗机构定期到新农合经办机构兑付的办法。这种办法既方便参合农民,也便于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还有利于精简经办机构的人员。同时,要积极推行计算机网络即时审核报付办法,提高审核报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监管。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有效开展农村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基本诊疗和药品目录以及收费项目和价格,严格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采取单病种定额付费、按人头预付、医药费用清单制、加强结算审核和补偿报销情况公示等,有效监管收费行为,切实控制医药费用。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零售价格和进药渠道。
七、整合相关资源,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次,要着力整合相关制度、政策和社会
资源,协同推进新农合制度发展,实行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结合。2003—2006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8.5亿元支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农民无力参合和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一些地方开展的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红十字会开展的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又进一步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还有许多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比如计划生育,扶贫开发,“降消”项目,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和地方病等方面的防治政策,都可以通过部门协调,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