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探悉(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0:3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探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探悉》。

第一篇: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探悉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初探

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小组于2003年10月发布的200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增长仍然偏快。结合今年前两个季度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考察,在人民币新增贷款中,一季度为8082亿元,同比多增4758亿元;二季度为9728亿元,同比多增4752亿元。“非典”之后,人民银行加强了对货币信贷总量的调控,从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贷款多增长态势开始减缓,当季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6905亿元,比二季度少增2823亿元,但仍比去年同期多增1664亿元。

而在这样一个金融机构贷款量快速增长的时期,不良贷款余额仍然下降缓慢,不良贷款损失额仍在增加。如何加强贷款管理,尤其是对我国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是金融机构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一、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属于个人银行业务的一种,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借贷给个人或家庭使用和消费,在约定时间内收回并按一定的利率计取利息的信贷业务。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较快,各级银行机构遍布全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构成了我国庞大的银行体系,成为我国金融业务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社会医疗养老、保险等制度的日益成熟,以原始积累的方式进行消费的传统观念正逐步被信贷消费理念所取代,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接受消费信贷服务,进行信贷消费。

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至今,业务范围得到了较快的扩大。这些贷款业务主要建立在稳定合法的个人经济收入与良好的个人社会信用基础之上,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含二手楼宇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留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业务。有的金融机构还开展了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业务。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贷款增加2459亿元,同比多增1070亿元。现阶段我国个人信贷消费结构上,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占了相当比重,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521亿元,同比多增478亿元;汽车贷款增加483亿元,同比多增203亿元,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消费信贷快速增长,分别占到了消费贷款增量的61.85%和19.64%。

二、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个人消费贷款蓬勃发展的同时,信用问题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中表现得比较突出。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55亿元。另外,相比于欧美的一些金融业发达的国家而言,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起步较晚,尤其针对大额的房贷、车贷,银行在贷前信贷管理、贷中信贷执行、贷后风险监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1.缺乏科学权威的个人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利于信贷授信额度的确定,不利于贷前风险控制。具体体现在:(1)贷款申请者向银行出具的收入证明文件普遍缺乏真实性且不易查评。尤其是在私营企业中,贷款申请者往往开立偏高的收入证明以获取贷款。信贷业务人员多是依赖申请者所在行业以及其行政级别,凭经验和常识初步判断其证明的可信程度,但是行业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以及实际收入中还包含着相当部分的非货币收入和“灰色收入”,收入证明并不能百分之百的说明申请者的还款能力。居民收入的不透明也使得查评难度较大。日后若因借款者还款能力有限甚至丧失还款能力而使得银行出现坏账、死账,将加剧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影响银行资金回笼,影响银行资金流的稳定。(2)个人资产无专业评估,个人资信无专业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有抵质押品专业评估机构,没有专业的个人资信状况评估和调查机构。个人或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个人税前资产收益、个人有无其他行负债等个人资产资信评估的精确数据和材料处于缺乏状态。在银行对借款人的资信评分表的个人资产相关数据中,资信总分有时有10分的浮动空间,授信额度也就可能因其上浮而提高。

2.个人消费信贷手续烦琐,收费标准不一,不利于个人消费信贷顺利开展。具体体现在:(1)40 抵质押品评估费等收取标准不一。有的银行按笔数收取,有的银行按标价百分比收取。即使是采用一种方法收费,银行间收费差异也较大,有的存在100元的差距。在某些地区,贷款所需交纳的保险费也不同程度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利于公平竞争和信贷市场稳定。(2)银行和保险公司“一对一”的“联姻”形式使消费者无法自由选择保险公司,消费者持有某一家保险公司的保单也无法自由选择质押贷款行。这种现象不仅给消费者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时带来不便,也使银行很容易丧失潜在客户。

3.个人资信档案缺乏科学有效管理,不利于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监控。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而在我国,金融系统尚缺乏科学完备的个人资信档案管理方案,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比较大。具体体现在:(1)金融机构内部的个人资信档案缺乏有效数据,消费信贷个人资料缺乏及时更新。目前个人资信档案中包括身份证和户籍证明等大多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具备经济担保能力。在中长期贷款较多的房贷中,户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可能更换,加大了银行信用风险控制难度。今年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914亿元,约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11%。从中可以看到银行承担着相当大的个人信贷风险,一旦信用风险转化成事故,银行将承担相当大的经济损失。(2)缺乏个人信用档案信息共享机制。2000年7月,上海市率先建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而至今也只有大连、广州等地区也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制度,个人征信制度发展缓慢。大量可以开放的数据由于缺乏国家统一的有关征信体系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而封闭在行业主管部门手中,征信数据缺乏并且得不到同业间的及时沟通和有效整合,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和社会信用机制能较好地约束个人信用活动,贷款申请者多头开户和恶意骗贷便有空可钻。

三、对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几点建议

1.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和调查机构。美国消费信贷报告机构的存在使得贷款人能以合理的投入获得真实的申请人信用资料。贷款人可以通过专门搜集和保管申请人信用资料的商业性信贷报告部门获得申请人信用资料。在我国可以在条件较好的城市为试点,逐步建立信贷报告机构,既减轻银行系统的调查负担,又保证调查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另外可以引入国外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的“5C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即: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品(Collateral)和行业背景(Condition of business),结合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我国应用的个人资信评估模型,以更好的反映个人资信水平。今年9月1日起实行的个人结算账户和储蓄账户分开制度,将个人的信用情况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来,无疑为信用体系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2.制定相关贷款优惠政策与申请者资信挂钩的办法,并规范收费标准。对于资信较好的客户,银行可以赋予申请者更多的贷款优惠条件。例如赋予其更多的还款方式选择权,无形中降低了申请者的贷款成本,并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了申请者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报中一条重要措施即“银行向中低收入的家庭发放的贷款,对第一次贷款者提供优惠”,要明确地体现在利率优惠或其他贷款期限优惠、资费优惠上来,使政策得到落实。

对于一般的收费标准,要在同行间严格规定统一的标准并严格执行。同时明确保险费收费原则,加大保险费收费透明度,合理收费,不一味追求高保费收入,注重保费与保险责任金的比例,分清银行和保险公司各自承担的责任界限。以抵质押保险为主,避免如今年江苏地区一度出现的保险公司与银行间不合理的让利现象,减轻提前还贷出现时保险公司的退保压力,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从卡业务入手,搜集整理个人客户的信用资料。在中国信用体制还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随着卡业务的快速成长,可以考虑从各种银行卡业务,特别是信用卡业务入手,来跟踪消费者取款或消费记录,以电子化生成日常交易的各类数据信息增补客户资料,作为客户信息资源逐步建立起客户资料数据库。再结合客户开户时录入的基本资料,建立全面反映客户资信情况以及客户还款能力的数据库。同时考虑对于现存账户采取无限期保留,对于已关闭或已付清账户继续保留若干年的措施,以备查询。

4.重视个人信贷资料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建设,完善法律环境。科技上要完善基础数据库的接口技术,加快数据平台建设,以扩大征信试点,互联互通,尽快实现数据共享系统的建设和全国主要城市征信体系的建设。同时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体系法律法规,在明确信息披露规则的同时保护商业秘密和消费者个人隐私,促进个人征信体系发展;保护债权人金融资产权益,明确信贷消费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将消费者信贷中的违约行为与其他项日常交易行为挂钩,在社会范围内强化信贷消费者的责任意识。

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是个人和家庭用于满足个人需求(房产抵押贷款例外)的信贷,与企业信贷相反。消费信贷是商业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贷。主要用于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家具、家电、汽车等)、房屋和各种劳务。

消费信贷有两种基本类型:封闭式信贷和开放式信贷。封闭式信贷指在一段时间内以相同金额分数次偿还债务的方式。开放式信贷是循环发放的贷款,部分付款根据定期邮寄的帐单缴付。

封闭式信贷:

●抵押贷款

●汽车贷款

●分期付款贷款(分期付款销售合同、分期现金支付信贷和一次性信贷)

开放式信贷:

●旅游与娱乐卡

●透支保护

●百货商店发行的卡和银行卡(有银联、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

消费信贷的形式主要有:①赊销。零售商向消费者提供的短期信贷,即用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西方国家对此多采用信用卡的方式,定期结算清偿。②分期付款。消费者在购买高档消费品时,只支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分期加息支付其余货款。如果消费者不能按时偿还所欠款项,其所购商品将被收回,并不再退回已付款项。③消费贷款。银行通过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以及信用卡、支票保证卡等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贷款。消费信贷又可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前者是对消费品的购买者直接发放贷款;后者则是以分期付款单作抵押,对销售消费品的商业企业发放贷款,或由银行同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的商业企业签订合同,用现金的形式把货款付给商业企业。

消费信贷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生产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消费者有限的购买力与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对开拓销售市场,促进生产和流通有积极作用。但是,消费者对未来购买力的超前预支,往往会造成一时的虚假需求,掩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投资品种与投资工具的选择

目前理财需求越来越强烈,个性化的理财投资规划需求突出,金融投资工具的发展,其他投资品种也层出不穷,运用怎样的投资工具来达到理财目标?这是个问题。本人根据常规观察,大致罗列了数种个人投资工具及方式,可以作为设计个人投资理财规划时的参考:

1.股市:目前国内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1400多只股票可供投资者选择。目前上证指数正处于5000点左右上下震荡。

2.期货:国内期货市场包括金属、农产品、能源类期货投资工具,具有套值保值的功能,对于参与者来说,具有套利性、投机性;金融期货合约有股票指数合约、利率期货合约、外汇期货合约等,目前国内推出股指期货指日可待,其他的金融期货产品还在研发阶段。

3.基金:基金近年来在国内成为金融投资商品的明星,现在国内基金公司大小几十家,拥有数百只不同类型的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最为红火,这跟大牛市有关;基金分股票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投资基金:一是要确定赢利目标、二是要控制好实在的风险、三是要适度投资或者投机、四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入市。

4.外汇宝交易:各个银行都开设外汇宝交易,通过世界各国货币汇率之间的波动,投资者可以获取货币数量的增加,最终达到外币投资增值的效果。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升值的趋势难以改变,但大幅度快速升值的可能性也较小;同时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与国内经济的巨大影响,有关人民币汇率的衍生工具也在国家管理层考虑之中。

5.贵金属交易:包括黄金与白银等,国际上有现货黄金投资,国内银行有纸黄金或者实物黄金投资交易。黄金主要由地域政治冲突、供销变化、货币汇率、能源等等因素决定。

6.艺术品收藏:内容广泛,门类齐全,古今中外,五花八门。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与历史的一切,主要分瓷器、玉石、金属物品、钱币、邮品书画等等。

7.彩票:国内有福利彩票与体育彩票,随着博彩业的发展,彩票作为一种投机性强的品种,其投资的功能也将逐步显示出来。比如足球彩票在意大利很受欢迎,几乎人人购买。但彩票毕竟投资性、博弈性太强,不宜大资金介入。

8.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是通过购买企业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投资于企业,购买的非流通股票一但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就可以在短期获得暴利;股权投资当然也可以通过分得企业收益或股利取得投资效益;还可以通过控制被投资单位的产品供给等环节取得间接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被投资单位不能上市或者经营不善那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9.债券投资:在现在的金融市场上,债券的分类越来越细致,但一般有国库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可转换债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为其他金融工具,如股票。

10.投资保险:购买投资性保险,不失为个人投资一种有益选择,比如万能寿险具有包括投资在内的“全能性”的功能。

11现货交易:现货交易在金融商品中属新鲜事物,参与经营的商品包括农产品、金属、建材,遵循:“三公”原则进行交易。

12.结构性存款:无论如何,投资者应该保持一定数量的存款。

13.个人委托理财:如银行存款委托贷款,许多银行都有办理。

14.信托投资:个人投资者一般介入的是资金信托。

15.期权投资:作为未来某特定时间用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一定熟练每个的商品的权利,具有投资的选择权。

16.房地产投资:包括商铺、住宅、写字楼、建筑附属设施,还有土地使用权等的投资。

17.盆景、高档兰花消费投资:也称为绿色股票。

18.其他另类投资:如炒配额、炒煤、炒网吧证、炒棉花、连锁品牌经营等。

理财投资的绘画蓝图,要从这些投资品种或者工具的选择开始。

第二篇:个人信贷业务

一、背景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银行业发展的经营环境在未来也将面临着重大变化。最近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出台,对下一个五年乃至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有了一个框架性描述,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点:刺激消费、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这三点和个人信贷三大主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刺激消费与个人消费贷款、产业升级与个人经营贷款、城市化和房贷。因此,在未来可预计的时间内,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也必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图1:“十二五”规划和个人信贷

从国际经验来看,个人贷款在全部银行贷款中的比重是一个上升趋势(见图2和图3)。利率市场化下,传统高资本消耗的工商企业贷款难以为继,银行纷纷转向个人贷款业务,因为个人贷款具有市场空间大、议价能力强、交叉销售能力强和资本消耗较少等多方面优点。从银行业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银行业也必将经历一轮发展模式的转变。

图2:美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

图2:日本商业银行信贷结构

三、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方向

在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银行发展壮大中大有可为,并将取代工商业贷款成为银行主要利润的来源。因此,未来个贷业务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抗经济周期性、交叉销售性。我们也将从上述三个角度探讨房贷、消费贷、经营贷等个贷产品。

(一)顺应经济发展趋势

最优金融理论告诉我们金融制度内生于经济结构。通过前面对我国未来经济走势的分析,我们认为个贷业务也应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房贷业务而言,在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化”因素和人口红利引发的刚性需求推动下,仍是个贷业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房贷业务会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并在全部个人贷款中比重会下降;消费贷款,也受上述两大因素影响在个贷中的比重会持续上升。以汽车消费为例,中国在2009年人均汽车保有量只相当于1990年的韩国,1968年的日本及1950年的美国,车贷市场的潜力也十分巨大。

个人经营性贷款同样潜力巨大

据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中小企业已经突破1000万户,个体工商户3400 万户,并且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每年以10%-12%的速度在增长。即使目前领先的民生银行,其商贷通客户也只有11万。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需求量很大,但80%以上的融资是通过民间借贷来实现的,通过银行融资的部分尚不足20%,银行可以挖掘的余地相当大。

(二)抗经济周期性

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稳健,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方向也必须稳健,业务抗周期性是稳健经营的一个重要表现。经济出现波动是必然的,如何在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中使个贷业务在快速发展同时保持稳健的增长一直是个难题。我认为必须根据经济周期变化协同各项个贷业务,并寻求一个最佳比例,使个贷在总体上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具体的,房贷受经济周期影响最大,消费贷款次之,经营性贷款影响最小,因此,在经济处于下降趋势时,应大力降低房贷比重,调高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比重;在经济处于上升趋势时,应适当调高房贷比重。平衡的业务组合可以分散收入不稳定的风险,如果集中侧重某一业务,其风险可想而知。

(三)交叉销售性

充分发挥个贷业务的“管道”作用,提高个贷业务之间、或与其他零售业务,甚至对公业务之间的交叉销售。国际银行的趋势表明,利用基本账户进行交叉销售将为零售业务的深入提供支持,如富国银行在2010年向每户家庭卖5.70个产品。而招商银行个贷客户在所有统计的9个产品中平均只持有2个产品,如果剔除存款(98%个贷客户在招行有存款),剩下的8种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中个贷客户平均只持有1个,因此可挖掘的潜力十分巨大。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个贷客户和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在保证个人贷款正常还款同时通过交叉销售力争提高客户的综合贡献度。例如房贷和优质经营贷业务客户由于具有稳定的现金流是目前商业银行保险产品力争交叉销售的对象。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货币和以货币为载体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

个人信贷业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A,个人信贷是现代经济体系健康运转不可少的经济行为

B、个人信贷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C,个人信贷是挖掘消费潜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四个方面,一是个人信贷业务可以为个人客户提供资金周转的便利,解决其暂时的资金短缺和应付紧急事件的资金需求,二借款人通过信贷融资,可以提前获得对高档生活用品和奢侈品的消费,改善生活品质,三是为个人的生产经营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这主要是指向个人客户发放的用于经营资金周转的信贷业务,可以帮助个人主体实现创业经营和财富增长,四是个人信贷是个人客户理财的重要内容之一,个人客户可以根据自身拥有财产的状况和现金流情况,合理安排利用个人信贷资金进行消费或其他支出,个人信贷既是消费升级、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也是银行调整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增强资产流动性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客观需求。D。个人信贷业务存在的弊端,一项面向个人客户的信贷资金发放行为,是一种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金融产品,必然存在风险防范的漏洞,从而为犯罪分子利用现在手段进行金融诈骗套取非法资金提供了新的机会,二是个人信贷对扩大市场需求、刺激经济方面的作用如果发挥过度,则有可能会引起经济体系的泡沫化增长,引发通货膨胀,起到反面作用

个人信贷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个人客户发放信贷资金,满足其资金需求,个人客户在约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信贷行为

个人信贷产品成本分析:A,贷款发放成本,包括从市场营销、客户咨询、客户前来申请到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款文件准备和贷款结算的全部费用。B。账户维持和清算成本,个人信贷账户维持和清算成本包括所有与收款有关的费用。C,贷款坏账率,指一定时期个人信贷贷款坏账损失在贷款总额中所占比重。与它们所承担的风险,提供的贷款种类和操作管理方法不同有关,D,资金成本,是个人信贷成本中最重要,也是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成本,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利率,人工费用及其他固定费用等

个人信贷产品价格分析,个人信贷贷款利率是贷款价格的重要组成本分,除此之外还包括贷款的费用结构,这些费用主要有贷款启动费、循环账户的年费、交易费、贷款逾期的罚息等等,A、法律因素B。经济因素C、内部因素D、定价目标

国内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展望

1.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制约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外部因素:个人征信体系缺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配套市场体系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管理中的问题:个人信贷风险防范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纵向管理链条过长,横向分工不明确。信息技术在个人信贷业务管理中的应用不够

2.国内个人信贷市场空间逐步扩大,个人信贷业务将在经济运行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个人信贷业务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使得其得到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力支持 个人信贷业务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内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重要业务:首先,个人信贷业务将成为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其次,个人信贷是个人银行业务必不可少的产品体系,再次,个人信贷正在逐步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资金运用渠道 市场需求仍有较大空间,潜力将不断释放 客户群范围扩大,客户需求更趋多样化 市场参与者趋于多样化

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环境将日趋成熟,为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商业银行对个人信贷业务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3.发展个人信贷业务的措施建议

良好市场环境的形成与完善:加快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为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和有效的市场信用环境。完善担保抵押制度,为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化解提供有效的途径。形成良性的同业市场竞争机制,共同抵制失信行为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形成科学的个人信贷业务管理体系:1.建立科学的个人客户信用评价标准2.规范流程操作,合理职能分工,形成对个人信贷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3.实施个人信贷业务的集约化经营4.加大个人信贷业务管理的科技投入,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5.培养建立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为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6.规范管理个人信贷业务合作机构,保证个人信贷业务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7.合理规范评估抵押物、办理抵押担保的相关程序 工商银行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市场份额一直稳居国内同行业首位。近年来,工行陆续推出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质押贷款等多种产品在内的“幸福贷款”系列个人信贷产品,以“幸福贷款,贷来幸福”为服务宗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同时,工商银行通过搭建先进的科技平台,推进个人信贷业务的科技化进程,实现了全系统、全品种、全流程的计算机操作与管理。依托技术领先、运行高效的个人信贷台账管理系统,建立了“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业务监管模式,实行了前后台分离,在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改进客户服务的同时,实现了个人信贷业务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到2006年底我国个人贷款占贷款总额和GDP的比重仅为10.69%和11.5%,由此可见个人信贷在我国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望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成为我国银行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的重要动力

http://陈科博客

个人金融信贷市场在中国起步较晚,曾经的内资银行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个人信贷机构,但是他们多数从事政策性信贷而没有从百姓需求和市场实际需求出发,导致中国的个人信贷产品单一化、同质化严重。

2008年中国开放了外资法人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和准许了民营信贷公司等,对整体的个人信贷市场加入的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同时也促使市场更加繁荣。我们可以将2008年看成中国个人信贷元年。

2008年以前,中国只有10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55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在从事个人信贷业务,而业务多是房屋信贷、汽车信贷、助学信贷、助业信贷和留学信贷等大同小异的信贷项目,没有任何一家银行真正的开放无指定个人信贷贷款服务。百姓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如果去银行做个人贷款只能从其划定的目录中进行选择,而要是想申请到个人信用贷款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了,由于内资银行在业务认识、知识、管理和风险控制上都缺乏经验,导致个人信用贷款的门槛较高,即便是满足申请条件的,最终要批下来也不是很容易。曾经甚至一度被戏称为“鸡肋”业务。

2008年以后,花旗银行、渣打银行陆续推出了国际标准化的个人无指定信用贷款服务,同时也启发并激励了内资银行跟进,目前市场上有超过10多家银行开放了这项业务。而更具市场化的就是一些民营的信贷中介公司的成立也促使整个市场繁荣了起来并形成了真正的市场需求化运作。百姓可以去申请到一个固定额度的个人信用贷款,而这笔贷款作何而用银行是不管的,只要贷款人按期缴纳本金和利息即可。

目前中国开展无指定个人信用贷款业务的银行有: 渣打银行“现贷派” 花旗银行“幸福时贷” 宁波银行“白领通” 南京银行“信易贷” 浦发银行 “万用金” 广发银行“财智金” 光大银行 交通银行 江苏银行 工商银行 深发银行

在中国的“鸡肋”业务也是发动国家主要的“拳头”业务

其实从以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为例,有资料显示,美国的花旗银行其个人信贷占贷款总额的60%以上,英国的马克莱银行、汇丰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个人金融服务也占其全部收益的60%~90%。而这其中又以个人信用贷款为主要部分。对比国内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在整个个人业务中占比极低的状况,可见这项业务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外资银行找到了开启中国中高端客户的“金钥匙”

时当内资银行将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当作“鸡肋”并从紧的货币政策又总体紧缩贷款之时,外资凭借领先的理念、良好的管理和高效的风险控制能力适时的推出了符合中国目前百姓需求的个人信用贷款业务,这使得外资银行的品牌和服务快速获得了认知也取得了打开中国金融市场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2008年个人信用贷款行业

一、外资启动:

超过3家本地外资法人银行开设个人信用贷款业务,从而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发展。

二、内资跟进:

当内资银行察觉到市场机会的存在并了解的外资的运作模式后快速反映并逐步跟进市场。

三、民营加入:

国家在开放民营信贷公司牌照之后,深圳、江浙、山西等地陆续涌现出多家民营信贷机构并充分的加入市场掠夺内资银行客户。

四、信贷C to C模式搅局: 当上面三种机构相互竞争之时,一些民间的互联网公司也用基于互联网的模式进行信贷业务,他们的存在更加催化市场的活跃。

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特征

涂永红 王宇 布鲁斯.L.雷诺德/文

特征1:增长速度快,规模不断扩张

截至2003年末,中国消费信贷余额已从1998年的172亿元增加至15732.6亿元(见图1),5年间规模增长了90倍,年平均增速达到112%。1998年消费信贷的增长速度高达326%,随着贷款余额的增长,消费信贷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2003年下降到47.5%。

在这样的高速增长支撑下,消费信贷在银行信贷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见图2)。其中,个人消费信贷发展最早的中国建设银行这一比重最高,为17.1%,而消费信贷余额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这一比重为12.2%。目前,消费信贷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各家银行纷纷将消费信贷业务从原来的信贷业务中独立出来,设立了零售业务部、个人金融部、住房信贷部、银行卡中心等,专门从事和管理各类消费信贷。

特征2:品种丰富,结构体系日趋完善

中国消费信贷初步形成了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体、汽车消费贷款、综合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等多种贷款品种组成的贷款业务体系。中国消费信贷结构的主要特点为:

(1)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信贷占绝对比例。

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显示,2003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1779.74亿元,同比增长了42.46%,是1998年的27.64倍。这6年间,个人住房贷款占消费信贷的比重平均超过75%。由于住房贷款的期限较长,更主要的是个人还款意识普遍高于企业,所以个人住房贷款的坏账率非常低,只有0.5%。

因此,个人住房贷款成为消费信贷中最受重视、同时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产品。2003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总计12.358亿元,其中,住房贷款9.780亿元,占整个消费贷款余额的79.14%。

(2)汽车消费信贷成为仅次于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信贷品种。

目前,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汽车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中国加入WTO后,在汽车价格下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的推进下,汽车消费大幅度攀升,而且贷款购车比例达20%以上,有力地激活了汽车消费市场。2001年,全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为436亿元,到2002年末,已上升到了945亿元。2003年春夏之交肆虐的SARS,极大地刺激了汽车消费信贷,该年末,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超过1800亿元,几乎比上年增加了1倍。

(3)信用卡消费信贷金额较小,但是发展势头良好。

银行卡消费信贷功能一直未被中国大多数人接受。例如:银行卡总发卡量从1994年的842.61万张增长到2002年的49651.95万张,同期,总交易额从5204.86亿元增加到115601.85亿元;发卡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6.45%,交易额年均增速高达47.34%。但是与发卡量的快速增长相比,银行卡消费金额却非常小,2002年其消费金额只占总交易额的1.62%,作为消费额一部分的消费透支额所占比例更小。在中国的银行卡中,主要被作为电子货币,行使转账、存取现金功能的借记卡占绝对优势,2003年第3季度末,在总共发行的6.14亿张银行卡中,借记卡有5.8813亿张,占银行卡总数的95.8%,而具有消费信贷功能的信用卡(即贷记卡)仅有0.2587亿张,只占4.2%。

不过,2003年SARS出现后,基于安全考虑,人们更愿使用快速、清洁的银行卡,许多人开始利用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功能,信用卡业务出现了较快增长,全年贷记卡发行量约为480万张,同比增加了325万张,增幅达209%,卡均交易额约为7400元人民币,远远高于借记卡。

(4)助学贷款份额较小,发展缓慢。

1999年至2001年,已累计发放了国家助学贷款14.4亿元,共计扶持了37.9万名学生就学读书。助学贷款余额已达32亿元(其中国家助学贷款为13亿元、一般助学贷款余额为19亿元)。截至2004年2月末,助学贷款余额为71.8451亿元(其中国家助学贷款52.0614亿元)。

特征3: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较大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消费信贷政策的规定,中国金融机构发放的住房贷款主要限于该机构所在地,因此,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造成消费信贷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全国性商业银行都明确表示,其消费信贷的发展重点应集中在沿海、沿江等发达地区。截至2000年11月底,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福建5省(市)消费信贷余额合计为1921亿元,占全部消费信贷余额比重的61%,其它省市仅仅占39%。在消费信贷品种方面,地区差异也很大,西部有些地区至今还没有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相当多的学生得不到助学贷款。

-各金融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

无论是消费信贷规模还是发展速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处于领先地位,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总规模中的比例很小。

截止到2002年底,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合计为8886亿元,占全部消费信贷余额之比为85.6%,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所占比例只有14.4%。截至2003年11月,中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已达到1800亿元,其中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总份额的81%,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份额只占19%。中国银行的消费信贷市场份额增幅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首,全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939.43亿元,新增消费信贷余额同比增长36%。

-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多为空白

中国有8亿多农民,消费信贷在农村的广阔发展空间是显而易见的,某市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有70%的农民对消费信贷有迫切需求。但是,目前消费信贷还是主要集中在城市,对中国部分县的调查表明,消费贷款总量中,县城中的消费贷款占90%强,而农村中的消费贷款不足10%。

数据来源:

程建胜、刘向耘 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增长 2003.7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调查报告

粟勤,汽车信贷市场的问题与出路 汽车工业研究 2004.4

《2004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三大趋势》 载中国银联网站

2003年3季度《中国银联季度产业发展态势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中国消费信贷发展报告 2002.3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

第三篇: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与风险控制

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与风险控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特别是国家为鼓励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和措施,从而为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个人信贷消费需求突然爆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是,由于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家银行对此又没有成功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在风险防范与控制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这就为我们快速发展个人信贷业务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正确分析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把握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控制的关系,将是我们银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的成因

从近两年银行业开办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情况看,当前,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从而构成了个人信贷业务潜在的风险。

(一)外部原因

1、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失信现象严重。一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人没有养成信用观念,只管借,不管还;二是一些人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办法,以个人信用代替企业信用,赖债、躲债、恶性逃废债务的现象较为普遍。三是社会上一些企业和个人逃废银行债务成功的示范效应以及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非法信用活动,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诱

使一些人铤而走险积极效仿,进而严重阻碍了人们信用观念的建立和增强。

2、立法工作滞后,没有一套完整性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4日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允许和鼓励各中资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但至今还没有制定出一部完整性的《消费信贷法》。就是在已出台的《担保法》内,对个人消费信贷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而有关消费信贷的品种、方式、方法等操作细则,也同样无章可循。此外,各家银行的规定也缺乏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再者,个人破产制度及破产后个人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没有建立起来。

3、信息资源不对称容易形成风险盲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社会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或机制,如谁评估、谁出具资信证明等。个人的重大事项也没有实行对外公告的规定,银行对借款人过去的信息及今后的变动情况无法及时掌握。这样,就使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容易形成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二是由于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信息相互封闭,使同一借款人可以在多家银行贷款,而银行又无法掌握借款人的资信情况,造成多头信用风险。

4、社会配套制度不完善,没有真正起到补偿和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先后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这些都为我们开展个人信贷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这些改革大都处于雏形,社会功能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补偿和保障体系,借款人如出现情况,还款困难,那么,银行就不能得到有效补偿和保障,从而形成新的信贷风险。

(二)内部原因

1、规章制度不系统、不配套、不衔接。如有的银行开办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要求房地产开发商作担保,期房作抵押,而期房属于在建工程,其所有权属于施工单位,如何实现抵押权的问题,有关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而除了房子抵押外,银行又没有其他补救措施。这样如果开发商失约,工程竣工后不能及时拨款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就可拒绝交出房权,那么,银行贷款到期后,就难以收回,就是诉讼于法律,也无能为力。

2、管理不到位,信息系统滞后。一是管理政出多门。我国开办的个人信贷业务品种较多,如个人住房贷款、小额质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装修贷款、个人耐用品综合消费贷款等。对这些贷款本应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而现在却由多个部门管理与经营,且操作程序不同,口径不一致,这样,人为地拉大了管理半径,而链条越多,风险就越大。再者,总的信贷规模和风险也没有一个总的控制部门。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部门既搞经营又搞审批,如房贷部,既是一个经营部门,又是一个审批部门。审贷不分离,不仅不能体现信贷的相互制约或风险控制原则,还容易出现道德风险。二是信息系统管理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信贷业务不同公司贷款业务,每发生一笔,都能及时录入反映;个人信贷业务是汇总录入,只能了解整体情况,不能看到每个人或每一户贷款情况,由此,就使后台人员对一些重复贷款很难及时发现。另一方面系统内不能及时发现风险。个人信贷

业务自成体系独成系统。在这个系统内,看不出各户贷款情况,即贷款给谁、贷了多少、多长时间、初次贷款还是重复贷款等都不知晓,不能直接发现风险或识别风险。还有,现在银行内部对个人信贷业务风险识别信号的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由于后台看不到前台信息,也就无法去识别风险。

3、手续繁琐、程序多。个人信贷业务面对的是千家万户,便捷、安全、高效办理有关手续是首要工作。而目前,在个人信贷业务上却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还存在着办理业务手续多、程序复杂、时间长等现象。如办一笔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间长的需要3个多月,其间要经过20多个环节,手续之繁,难度之大,令许多客户望而生叹,不得不放弃借款的念头,从而影响了业务的发展。

二、措施和建议

综上所述,影响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主要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发展下去,就会形成新一轮的信贷风险,使我们再次步入“泥潭”,不能自拔。尤其是在我国入世之后,同业竞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更应给予极大关注。就外部原因而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如加大立法力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这里,笔者就银行内部如何促进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以及如何加强管理、防范风险,谈一些认识。

1、要尽快完善和建立健全各项金融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要让业务跟着制度走,就是说,制度在先,业务在后。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多考虑业务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这样,就会避免业务刚开办,弊病一大堆等现象的发生。目前,就我国而言,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一部《消费信贷法》,统一政策,统一规范操作程序,这样,就使各家银行对个人信贷业务有一个统一的依据,便于整个业务的开展。

2、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规范经营。这里所讲的统一,是说对个人信贷业务要有一个统揽部门,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笔者认为,就当前而言,成立个人贷款中心不失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一方面即可以解决个人贷款品种的分散管理问题,减少风险点,又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贷分离,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全行优秀信贷人员,集中精力干好工作,彻底改变点多、分散、风险隐患大的现象,促进个人信贷业务快速发展。

3、加强后台控制,使后台真正发挥识别风险和防范风险的作用。一是建立统一的规范信息系统,把个人信贷业务纳入全行整体风险控制范围之内,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二是提高信贷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而且,要与会计信息系统对接,定期核对信息质量,以达到相互控制风险的目的。

4、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目前,要着力改善立法环境,尽快建立起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为个人信贷业务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就现在而言,有的银行对个人信贷业务工作,实际上是靠信贷人员主观判断贷与不贷,由于信贷人员对借款人的情况不清楚,往往容易造成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建立起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关于这一点,金融界已形成共识,而从上海“个人征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实践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既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有效措施。

第四篇:农村发展资金互助社理论探悉

农村发展资金互助社理论探悉

张连虎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理论依据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具有类似或关联生产的农民共同发起,拥有和管理,为了获取便利的融资服务或经济利益,按照资本入股、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的互助金融组织。在社员范围内开展借贷业务。合作金融是指社会经济中的个人或企业,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获取使得的融资或经济利益,按照自愿入股、民主管理、平等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主要为入股提供服务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不难看出,从市场定位来看,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

在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长期不对称的非均衡状态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存在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可以简单概括为:手续简便、贷款时间灵活、融资成本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市场细分来看,农村资金互助社适合我国农户信贷需求的目标市场。因此,农村资金互助社面对分散的小额贷款市场就有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优势,从而发挥了金融体系毛细血管作用,激活了整个农村金融体系。

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角度来说,农村资金互助社都将对农村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利于相当一部分农户资金需求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繁荣起到积极作用;第二,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资金回流农村机制的建立和形成,有效利用信息对称优势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实现商业银行面向农村市场的规模经营; 第三,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它的设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下,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一些创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探索和实践,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其中比较典型和成功的案例。本文中以吉林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以下简称百信互助社)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整体情况,但可以反映出其最基本的、大致的共同性质。

百信互助社是我国最早创立的,并且是第一家经银监会批准正式运行的农村资金互助社。2007年3月9日,东北黑土地上诞生了我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由32位农民作为发起人,注册资金10.18万元,吸收第一笔存款1000元。从那一刻起,真正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社区互助性银行机构诞生。两年后,百信互助社以弱小的身躯披荆斩棘,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资金规模来看,百信互助社资金总额两年内增长了近三倍,增长主要来源是拆入资金和存款。百信互助社创立的第一年中取得了较为快速成长,无论在社员数量还是资金总额方面,同期对比增长200%以上。从经营状况来看,百信互助社在经历前期筹备之后,贷款笔数和累计贷款额均取得快速增长,资金周转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年间百信互助社不良贷款额为0元,可以说明百信互助社在风险控制方面做得很好,保证了资金健康运转。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作模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在社员收入水平方面,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目标社员为中低收入水平农户。中低收入水平农户由于受到条件限制,较难提供有效担保,其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大多被排除在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之外;第二,在资金需求特征方面,农户资金需求呈现出规模小、周期短的特征。百信互助社平均单笔贷款额约为4000元,说明大多数农户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其财务盈亏与累计贷款的比例远低于商业银行平均利率水平,据此判断平均每笔贷款周期较短,说明大部分农户贷款均属短期借贷行为;第三,在利润来源方面,农村资金互助社属于微利行业,盈利并非经营的首要目的。从百信互助社财务盈亏来看,几千元的利润对比资金总规模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社员资金需求问题,经济效益始终是放在第二位的。

总体来说,百信互助社在创立初期取得了快速发展,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但是由于受到资金规模小、融资渠道有限、缺乏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原因制约,百信互助社在发展中同样面临较多困境,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金短缺,融资渠道有限。融资困难是阻碍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最大障碍。从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虽然在运行中一切顺利,风险较小,基本上没有不良贷款,但是贷出款额远远超过了吸收存款,出现了资金缺乏的状况。如果资金得不到有效补充,资金互助社就没有能力放出更多贷款,不能很好地为农户服务,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将面临重大考验。

其次,社会公信力较低,未能被社会广泛认可。因为虽然国家已经承认了资金互助社的合法地位,但是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它,资金互助社还未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更多的人现在仍然处于观望状态。人们对资金互助社的认可程度影响着其发展,如果人们不认可资金互助社,都不敢存钱,而只想着贷款,那么资金互助社就会出现资金缺乏状况,进而限制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

再次,社员受教育程度偏低,不利于规范化运作。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总体来说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是高中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小学文化程度。虽然资金互助社规模比较小,应对市场比较灵活,但是仍然不可避免风险的出现。资金互助社是农民自己管理,而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们了解的金融知识不多,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几点尝试

第一,通过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来发展和壮大农村资金互助社。随着农民资金需求不断扩大,农村资金互助社自身资本金根本不足以满足农民需求,对外融资成为资金互助社的必然选择,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增加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

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其他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的最终结果是双赢,这也是两者之间建立稳定长期合作关系的必要前提。商业化运作的金融机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在营业网点设置、存款吸纳、贷款发放、信用风险等负债来源和资产选择方面,要把成本和收益作为决策依据,做出最优行为选择。资金互助社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具有贴近农户、信息对称的天然优势,是金融机构末梢的一种有效补充。它可以凭借信用解决缺少抵押物的贷款风险,并且保证了农民资本、产业利润和金融利润不外流。

因此,既解决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短缺问题,又解决了其他农村金融组织与农户交易成本过高问题。

第二,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空间。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自身努力是实现良好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资金互助社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金融基础知识水平,扩大知识面,学习内控制度并熟悉业务操作,完善风险管理措施。必要时可以通过引进人才来解决农村资金互助社业务人才匮乏的问题。通过学习规范化的流程操作有效控制经营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如果仅仅实现资金互助,所产生的利润很难维持这个组织的生产,也无法有效控制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因此,走向综合性的合作组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建立起“专业协作、分散经营、金融互助、集中采购、集中销售”的农民合作组织。

第三,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通过政府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有利宣导,提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会公信力,从而得到社会广泛的认知和认可。

提高人们对资金互助社的认识,首先需要政府对资金互助社的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人们才会相信资金互助社的地位和作用。同样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宣传和呼吁,让全社会的人都了解资金互助社。只有这样资金互助社的社会公信力才能得到提高,社会公信力提高了,就会得到企业、银行的青睐,进而会吸引企业、银行的资金支持。

国家对资金互助社的资助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国家可以为其输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其茁壮成长。国家的资金支持,不仅可以帮助互助社发展壮大,而且可以通过互助社解决农民融资的困难,为国家解决一个难题,从而更好地实现全民共同致富这一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朋.农村资金互助社解决农民资金需求的重要方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0,(06).

[2]朱晓静.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问题及建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9,(03).

[3]廖继伟.新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0,(07).

第五篇:企业文化构建探悉

企业文化构建探析

——以蒙牛企业文化为例

当我们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全球化的时候,当我们的生活圈子越来越越国际化的时候,当海尔、蒙牛等企业越来越为我们所熟悉的时候,“企业文化”这个词便随着这些信息进入我们的视野,那么究竟什么是这越来越被企业乃至于社会所关注的“企业文化”呢?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及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据统计,国内外有关企业文化的定义大约有180多种,每个管理学家都有企业文化的定义。通过这些专家的分析,企业文化都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由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普遍享用并且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对于企业文化现象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类:价值观点、企业环境、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于是,在魏杰著《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从这几方面总结出企业文化的定义: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

笔者更加支持这样一种简洁但涵盖了企业文化现象内涵的企业文化定义。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和特质

因为像“基因”一样是组成企业的最小单位,企业文化有着它的“历史性”和“人本性”。在最初的一个小小的作坊开始,“企业文化”就已经存在于这个作坊的每一个砖瓦里,只是那时还没有系统的“企业文化”这一说法,但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作坊所有的生产运作一定会遵循它自己特有的原则和思想来进行的。而到现在的企业来说,从一直推崇的“海尔企业文化手册”等经济类书籍的出炉,企业文化更是伴随着一路的历史时间演化出来。企业文化在形成之初,没有带着文化的目的,他是企业决策者在长期的生产工作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经过设计、制定、执行并推广的能代表公司共同利益的一系列行之有效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也必须经历排斥、斗争、沟通、提炼、完善、浓缩、强化这一系列过程,以领导者率先垂范的艰苦产物。它有一个从简单、试行、深化、成熟的演化过程。绝对不是心血来潮,随便应付某件事情的一时冲动,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得越来越完整的。

“人本性”就比较好理解了。企业文化关注的中心,在于对企业中人的因素的管理与激发,虽然如此做的终极目标在于企业价值的顺利实现,但这并不妨碍企业以开发人的潜能为切入点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张力。当衣、食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人们需要满足交流的需要、给予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等等。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历时最长的时间与空间都是用于职业生涯的,所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需求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在企业文化这个层面达到了完美的契合。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着力于以文化因素去挖掘企业的潜力,尊重和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企业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历史阶段、发展程度,以及本身固有的文化积淀都不相同。成功是不能复制的,企业文化也同样不能拷贝。把别人成功的企业文化照搬照抄教条行事,或者如赵括谈兵一样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奉为金科玉律,试图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最终只会害了企业。这就验证了企业文化“选择假说”。同样也告诉我们企业文化的“复杂性”。因为不能照搬成功企业的文化,而是要自己去选择,去创造适合自己产业的企业文化走势,所以势必会给企业文化添上复杂的色彩。

(三)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的意义

为什么这么复杂的企业文化仍然被那么多企业家所追随呢?因为他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迈向成功必要的阶梯。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决策者的上层建筑。没有科学而着执着的精神去实施。盲目、刻意、断章取义的去追求,只能事与愿违。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价值所在,全身心的去筑建它,打造它,才能逐步形成自己健康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保持持续发展,永远充满生机。而在这方面,蒙牛企业无疑是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

二、蒙牛企业文化

“酸酸甜甜就是我”,在这样一句俏皮的广告语已经老少皆知的时候,蒙牛风暴已经袭击了我们的生活。面对蒙牛企业的成长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奇迹。这个“奇迹”的轨迹是:3年时间,蒙牛乳业从行业排名千名之外到跻身四强,并成功打造出一个中国驰名商标。1999年,蒙牛乳业成立当年便实现销售收入4365万元;2000年,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 2002年,蒙牛的三期工程竣工,销售收入突破20个亿元;2003年更是达到51亿元。当我们一一列举蒙牛的这样发展时,恐怕最让人关注的是它的企业文化事业了。

(一)蒙牛企业发展过程及其现今的品牌效应

蒙牛的出生,恐怕是最让世人所关注的问题。它的产生不得不说是源于伊利这个现在最激烈的对手。当牛根生带着苦战几年的战友和经验从伊利走出来,建立自己的蒙牛的时候,奇迹便开始形成了。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蒙牛文化文本,起源于1999年创业时的员工胸牌。当时每个人的胸牌背后有一段话,是卡耐基的“人生12条忠告”,这是我看到的蒙牛文化的最早元素。而被大家所熟识的蒙牛企业文化手册,在最早期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些古往今来、名师大家的语录集锦。然而,企业文化不仅要面对企业内部,同时还要面对外界一切挑战的声音。当企业文化不成体系的时候,它所具备的指导、实践作用就会弱化。这一点牛根生早就意识到了。创业的初级阶段一过,牛根生就在2002年下半年把整合企业文化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当时,牛根生在北京住院检查身体,不能外出也不接受探视,因此他们就利用了十天的时间,在一个相当封闭的环境下共同完成了蒙牛企业文化文本的基本框架。2002年蒙牛企业文化手册完成后,2003年开始做宣贯,在蒙牛企业内部搞大培训、大竞赛,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蒙牛发展得很快,处在高速成长期,所以蒙牛会根据每一年所遇到的新的情况、变化和问题,去不断地修订蒙牛企业文化。到目前为止,蒙牛的企业文化每年都要出一个版本。于是2004年蒙牛企业文化手册又开始回炉再造,内容量挺大的,同时也把这么多年来牛根生的管理文章做了系统的编排。2005年又开始新一轮的企业文化宣导。

与此同时,在2003年开始蒙牛成立了企业商学院,其最核心的职能就是实施企业内训,配合企业文化的宣贯执行,牛根生亲自担任商学院的院长。2003年蒙牛商学院花了一年的时间搭建商学院的运作体系,培养蒙牛内部的讲师,并在蒙牛内部进行几十场企业文化专题培训。2004年蒙牛商学院开始实现自主运作。2005年,牛根生个人出资做了一个和谐家庭特训营的临时项目,它主要针对股票上市交易之后,很多蒙牛的高管人员中出现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为了防止他们自我膨胀,牛根生用这种方式去提前打预防针。

以上大致概括了蒙牛企业从开始到如今的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为到达如今受人尊敬的地位,蒙牛经过了很曲折但是很必要的路程。这个过程也反映了之前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的历史性和复杂性。正因为蒙牛把握住了企业文化的这些特质,才可以看到他们如今的前景。我想,从随处可见的蒙牛各类奶制品,从他们庞大的明星代言队伍,从他们名声大噪的蒙牛企业文化手册……都可以看见“蒙牛”已经是我们一个重量级的品牌,他们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完全可以让整个中国带来旋风!

(二)蒙牛企业文化得到世界认可的原因

而这个“奇迹”之风也刮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国外专家也认可蒙牛的企业文化。蒙牛抓住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大胆采用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这些是很多打企业都无法正真重视的因素。除此之外,更让专家们另眼看待的是蒙牛并不是死板的沿用国外已成熟的企业文化管理,而是经过多年的经验,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并且不断根据市场需要而更新,使得蒙牛能形成了自己如此完整成熟的文化管理体系,我想,得到世界认可的除了是蒙牛现存的企业文化管理系统,更多的是它的坚持不懈追求开辟自己企业文化道路的精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蒙牛企业文化精髓——与自己叫劲。

1、蒙牛企业文化精髓——与自己叫劲

也许会想怎么鼎鼎有名的蒙牛企业的企业文化精髓竟然是这么简单通俗的五个字:于自己较劲?也许在大众人眼里,蒙牛一直是在与伊利企业进行行业内的竞争淘汰的比赛,所以会以为蒙牛是在与伊利较劲,与别人较劲。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所想的那样,是与伊利的较劲激发了蒙牛的发展,而是蒙牛自身的较劲带来了它们现如今的成功。整个发展过程中,蒙牛企业文化中并没有因为要超越竞争对手而调整自己的经营理念,相反地,蒙牛文化的发展总是在蒙牛企业自己的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计划地进行修正完善。2002年初次完成到如今已经不断更新扩充后的《蒙牛企业文化手册》,在一路的重新编制出版中,一直起到核心带动作用的是蒙牛企业的自身发展,要适应不同阶段蒙牛的需求,就得不断提升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而这一过程中,伊利也在发展,很多同种行业的品牌也在崛起,可是蒙牛没有为这些企业所影响,仍旧走自己的路,原因只在于蒙牛的精髓是“与自己较劲”,不是“与别人较劲”。与自己较劲”与“与别人较劲”,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前者的着眼点是提升自己,后者的着眼点是遏制对手。一个好的品牌,不是他消灭对手的结果,而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谁为消费者创造了更有价值的产品,消费者就会选择谁。因此,无论出现什么问题,不许怨天尤人,一切原因从自己身上找!如果你脸上挨了一巴掌,不要忙着声讨打脸的手,先要检讨挨打的脸。“与自己较劲”能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与自己较劲”能更长远地看待未来,“与自己较劲”能更成熟地获得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式。蒙牛文化正是凭着这股“与自己较劲”的倔劲,才能从短短几年的自身建设中迅速发现自己的优劣势,扬长补短,建立起了自己的市场。假设它是一味以着遏制伊利的发展而发展,即使真的让蒙牛获得这场竞争中的胜利,那么蒙牛现在只能是打败伊利的替代者,而不是如今在世界上都大有名声的特色企业。于此相反的是在竞争队友极为频繁的非理性攻击面前,蒙牛始终以大局为重,一方面化干戈为玉帛,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这也是最大的“与自己较劲”。治国在深入观察后曾经下过一个结论:只要蒙牛对竞争队友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两个企业就都死定了!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战争消灭战争。但那是惨重代价下的妥协、高度破坏下的和平、两败俱伤下的自顾。

2、蒙牛企业的三大---造大品牌 讲大道德 顾大利益

得到世界认可的原因除了是上面所说的“与自己较劲”的精髓,还又蒙牛企业的三大理念——造大品牌、讲大道德、顾大利益。蒙牛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把自己定位成“百年蒙牛”,就在寻找“长寿基因”。寻找的结果,觉得所有长命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仅运筹企业,而且运筹事业,运筹社会。也就是说,“功夫在诗外”。所以,我们提出三个“大”:造大品牌,讲大道德,顾大利益。

(1)造大品牌——就是建设好内蒙古这个大品牌。“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根据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拥有量居全国第一,牛奶增速也居全国第一的实际,蒙牛提出了把呼和浩特建设成“中国乳都”的主张。“中国乳都”并不只是意味着呼和浩特这一个城市乳制品市场的占领,而是将它作为中国乳制品的首都,然后向外推广,建立蒙牛网络。这是多大的一个品牌。同时这也意味着蒙牛企业的大投资,大风险。在如今消费观念愈来愈强烈的社会上,对于同样行业的企业,做出大的品牌就能更多地占领市场,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但大品牌的打造耗资多,风险大,对于真正发展年数不多的蒙牛来说,一开始就能以大品牌的目标发展,不能不赞叹蒙牛管理层次的大气和魄力。但是对于现在的蒙牛的状况来说,造大品牌的路线正是抓住了时机,非常适合它的发展思想。也正因为“蒙牛”是这样一个大品牌,它获得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的青睐和信赖。

(2)讲大道德——就是讲正气,把企业塑造成一个道德高尚的集体。蒙牛讲“经营人心”,但只准向下经营,不准向上经营,例如拜年,只准上级给下级拜年,不准下级给上级拜年。同时反对在经营之外搞任何形式的“钱财大循环”,婚丧嫁娶,过生日迁新居,请客可以,但一律不准收受礼金、礼品。要求人人确立一个座右铭。熟悉企业文化的人几乎在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核心上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以人为本”。人是整个企业的根本,获得了“人心”,也就是获得了企业的根本。在世界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在产品过剩的时代,一个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员工的人心向背变得越来越重要,消费者的人心向背越来越重要。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向背,决定成败。在蒙牛,最基本的规矩就是上礼下。挣钱多的请挣钱少的吃饭,职位高的送职位低的礼物,当官的向当兵的拜年……虽然是暂时的散财,却感动了员工,从此领导具有了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具有了人格魅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员工更有激情与干劲。难道这是管理者吃亏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正是经营着这些员工的心灵,蒙牛才获得了巨大的了凝聚力,不管在如何严峻的经济冲击中,蒙牛仍能一起支撑着走过来,一直走向现在的辉煌。我想身在蒙牛的员工也因此而自豪。

(3)顾大利益——就是在战略决策中,将股东、银行、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五满意”作为企业立身之本,这在蒙牛被概括成五句话:“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通过这五句话教育每个人,在利益面前要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在大利益格局中,居核心位置的是消费者的利益,这是实现所有其他利益的源头活水。所以,蒙牛强调对消费者实实在在讲诚信。例如,为了保证草原牛奶的原汁原味,1999年在建厂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蒙牛率先建起了国内第一个奶车洗浴车间,虽然每年为此多支出几百万元,但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蒙牛企业的这一思想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长远的战略眼光。一个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地发展,就应该看到长远的利益,而不是眼前的好处。然而只有将自己有关的一切战略伙伴一切消费者团结起来以后才能获得长远的利益。所以蒙牛的五满意政策正是基于获得长远利益提出的。

3、蒙牛企业的突破性产权制度——“老牛专项基金”

而让世界都感到新鲜并认可的蒙牛企业文化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它的突破性产权制度——“老牛专项基金”。老牛专项基金”采取一种全新的制度设计:股份所有权归“老牛专项基金”(牛根生的家人、家族不能继承),表决权归现任或继任蒙牛董事长,收益权归“老牛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这既不同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传统制度,也不同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制度,而是开辟了股权设置上的“第三种制度”——所有权、表决权、收益权“三权分设”的创新模式。经济全球化,同台竞争的是装备到牙齿的国际军团,规模不如别人,底子不如别人,历史不如别人,凭什么赶?靠什么超?要想后来居上,只有凭创新,靠突破。既要拼硬件,更要发动“软件革命”:在管理上创新,在文化上创新,在制度上创新……通过创新赢得国际竞争力。成立“老牛专项基金”,就是蒙牛在产权制度上寻求突破的一种尝试。“老牛专项基金”的用途,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面向员工(杰出者、特困者、重症者),面向消费者(重大建议者、感天动地者、杰出贡献者),面向中国乳业。老牛基金这样一种新颖的慈善机构的成立让所有人震惊,除了让蒙牛的声誉一夜传遍大江南北,这样一种新颖的慈善机构更是赢得了广大员工和消费者的欢呼。这样一个善良的企业,怎么能不获得大家的认可?在普通人眼里,为牛根生的贡献而惊叹,在专家眼里,更为蒙牛这个老牛基金突破性地产权制度而感叹。要拥有多大的魄力和眼光,才能创造这一个突破?但是这一风险举动,偏偏给蒙牛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员工的积极性,消费者的信赖,还有世界的认可。能说蒙牛企业失去了什么嘛?没有,这一举动正是向世界展现了蒙牛企业的人本性和正确战略。

(三)、总结蒙牛“三步走”的品牌战略

牛根生创立企业时便给自己立了一则座右铭:小胜凭智,大胜靠德。2004年,他把蒙牛文化概括为一体两面:“牛”文化,“德”字根。由此我们知道了蒙牛企业品牌战略的第一步——大胜靠德:愿每一个中国人身心健康。

1、大胜靠德

蒙牛文化的主根是“德”,其有三大“支根”:“经营人心”,“与自己较劲”,“种自己的田”。“三大支根”同时也是“三大方法论”。

一:蒙牛创业纲领。通常人们创业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赔和赚,而蒙牛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赔和赚。1999年,创业伊始,他就宣布了蒙牛的“创业纲领”——以股东、银行、员工、伙伴、社会五方的利益为利益,建立大利益圈,形成“五赢格局”。简而言之,蒙牛存在的全部理由有两个:第一,中国消费者需要健康;第二,中国“三农问题”需要龙头企业。据此,蒙牛提出自己的使命,“百年蒙牛,强乳兴农”;明确自己的愿景,“愿每一个中国人身心健康”。这样一个愿景,除了提出了蒙牛的创业纲领,更让蒙牛企业的“德”发出光芒。而其中让人另眼看待的便是蒙牛企业的“诚信”。

二.诚信是一种战略资源。2002年4月,《蒙牛足迹》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诚信是一种战略资源》的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蒙牛的诚信观:第一,诚信是一种战略资源;第二,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商鞅在秦国变法,害怕人们不相信,在新的法律公布前,先在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然后公开悬赏:谁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背到北门,就给他10两金子。人们都很奇怪,没人敢搬。商鞅立刻把赏金由10两调到50两。有个人尝试着搬了,结果他果真得到50两金子。这就是“立木为信”的故事。为了让人们相信法律而策划这样一个“立木为信”的公关活动,可见商鞅做的是一种诚信广告。诚信可以策划,可见,诚信也可以是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有时候,企业与消费者发生矛盾时,企业拼命推卸责任并非明智之举,有时候吃点亏反而是最好的诚信广告。

蒙牛战略这第一步——大胜靠德,除了将蒙牛企业本身摆在了担任起了社会责任的重要位置,并且用这样一系列的诚信事件博得了大量消费者的信赖。在这样初始的时刻,便将自己的品牌放在了最搞的位置。

2、大智靠学

第二步——大智靠学:站到历史的峰顶上。99%的未来与历史相似,99%的直接经验与知识重叠——如果您承认这两个99%,那么就得承认第三个:99%的成功靠学习造就。只有站到历史的峰顶上,才能不放弃你99%的资源权。

一、蒙牛的“口号文化” “蒙牛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博”字:纵取今古,横征中西,萃百花蜜,摄千家魂;前人已有的,点睛之,前人没有的,创造之。

(1)无处不在的标牌——学习无处不在。走进蒙牛厂区,你可以看到上百个标语牌。这些标语取自“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牛根生曾经自豪地说:古今中外无所不取,而又互不矛盾,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凡到厂区参观的人,都试图掏出小本子记下自己感兴趣的条目。后来,蒙牛党群办公室对此进行了整理,并加以扩编,成为一本供企业内外学习交流的“绿皮书”。

(2)“管理是严肃的爱” ——学习在管理中。这句口号是牛根生最喜欢的。蒙牛毫不掩饰它从海尔那里认真移植过来的OEC管理模块。在蒙牛每一个部门外都有一张OEC考核榜,这张展示牌只有1平方米大小,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每事进行综合控制。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要进行考核,“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事完评价”标语牌就挂在考核榜的下方。参观蒙牛的人都有一个体会,就是蒙牛的管理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管理的影子无处不在。细心的人在蒙牛的每一块玻璃窗上都能找到一张小标签,标签上写明“责任人”和“直接领导”。不仅如此,小到一个花盆,大到机组设备,在蒙牛都有专人负责。在这一管理模式下,“人人有事,事事有人”。责权利紧密挂钩的,结果是企业管理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和企业运作的高度规范。

(3)“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系统地学习。在用人原则上,牛根生强调“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牛根生在离开伊利时有400多名属下跟随了他。可以说,他创业初期的人才是充裕的,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人才的开发和补充就明显不足了。2005年4月,牛根生成立了蒙牛商学院,聘请多位专家、教授和高级技术人员,让所有员工轮流参加培训学习,旨在为蒙牛培养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开学当天,商学院的教室里便贴上了“尊重人的品德,重视人的智慧,承认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人的素质”的标语。

二、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比“个人学习”更有利于形成共有的“企业哲学”。世界上的思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团队成员各学各的,就极容易出现我奏G大调、你奏e小调、他奏降b小调的纷乱局面;所谓“和而不同”,“和”在旋律而“不同”在乐器;只有坚持团队学习,才能思想共振、步调一致,从而奏出伟大和谐的音乐,并且让偏离者无处藏身。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所有企业的共同目标之一。从创立之日起,蒙牛便规定了一个每周“学习日”(2003年之后固定在星期二下午,2~3小时的集中学习),雷打不动,让“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实至名归。

大智靠学,让蒙牛企业培养了自己强烈的学习氛围,也为自己建立了拥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庞大科学队伍。试想,一个拥有着各种知识凝结体的团体,如何能不在社会竞争中一次又一次取得胜利?这样一个品牌战略让蒙牛品牌站在了非常知性的地位,并得到行业中专业的认可,持久地站在了历史的顶峰。

3、大牌靠创

第三步——大牌靠创

大与强是什么关系呢?有把两者割裂开来的观点认为,在战略抉择中,强优先于大;也有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观点认为,大是强的必要条件,无大则无强。蒙牛企业将自己定位在大品牌的打造上,无疑意味着它们要做乳制品的强者。之前我们在蒙牛企业的“造大品牌”中所提到的“中国乳都”,是蒙牛的豪情壮志,同时体现了蒙牛即将创造奇迹的精神。大品牌的创造并不是投入大笔资金,投入大量宣传就可以解决的事情。长远的目光,宣传与时机地有机结合,最重要的是有创造的理念。“蒙牛”这个品牌从生产过程到上市出售从来都是大手笔,以“大腕”的身份出现,这一过程每一步都走给世界人看,他们的“大牌”的创造由全社会在鉴定。

三、蒙牛的企业文化带来了蒙牛企业的发展

那么,经过长期研究与总结出来的这些企业文化到底给蒙牛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说,蒙牛这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也正是带动了蒙牛发展的原动力。

(一)、诚信对消费者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对着镜子笑,它就会对你笑,对着镜子哭,它就会对着你哭。在我看来,消费者与生产者无疑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诚信对着消费者,消费者才会对你的品牌忠诚。之前已经介绍过蒙牛企业的“诚信”的原则。现在提起“蒙牛”的产品,我想几乎很少有消费者会怀疑它的质量与服务,于是蒙牛在消费者眼里是一个高质量的象征,一种安全饮食的代表。因此“蒙牛”才作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大品牌存活在消费者的心里,蒙牛企业才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迅速发展。

当代企业文化本质上是竞争文化,企业道德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竞争的特征,反映竞争的要求。而要使企业道德有竞争力,就必须首先讲诚信。没有诚信的企业将不具有任何竞争力。现在人们大谈“品牌是竞争力”,那么品牌是什么?品牌的本质是厂商的一种信用,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自古以来,经商无不信奉“诚信”二字,“人无信不立”,任何企业或者品牌不管其他方面做的怎么好,一旦失去诚信,就必败无疑。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二)、“以人为本”得到了职工的拥戴。

蒙牛企业的“经营人心”理念正是反映出了它们“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核心。人是最大的生产力。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未来的竞争,最后都会聚焦到“人心”(方寸)之争上。千古圣贤总结治乱之道,王道、霸道、无道,归根到底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犹如磁铁之于群针,有磁则向,无磁则背。2002年,两位客人到伊利去办事,离开时大为感慨:牛根生已经离开4年了,同车的两位伊利人依然一口一个“我们牛总”。如果说,在伊利是“余音绕梁”,那么,在蒙牛则是“万佛朝宗”。在蒙牛,牛根生就是“正义的化身”。员工有可能对干部产生怨恨,却没有可能对公司发生背叛,即便他们抱怨的时候,我们也会听到这样一个附加句:“牛总肯定不知道。” 可见,蒙牛企业在“经营人心”上花了多大的精力,然而拥有在不论多大的矛盾之下都不会背叛自己的职员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抓住了所有职员的心,相当于抓住了企业的基础。

(三)、共同发展的理念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在“老牛基金”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蒙牛已经成为世界认可的品牌。“中国乳都”、“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等等都反映了蒙牛共同发展的理念。将企业的发展责任与国家人民的里因联系起来时,蒙牛企业在国家中提升了地位。

通常人们创业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赔和赚,而蒙牛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赔和赚。成立的第一天,蒙牛就确立了自己的创业纲领:“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这样一个与战略伙伴的共同发展为蒙牛得到了战略伙伴的长期合作。

首家捐资1200万元抗击“非典”,向人民教师捐赠价值3000多万元的产品送健康;向赤峰地震灾区捐助价值30多万元的牛奶;向锡林郭勒盟地震灾区捐助价值30多万元的牛奶;寒门学子没钱上大学,蒙牛送去3万元;每年春节,公司领导都要在周边旗县访贫问苦,送米,送钱,送温暖……这一系列的慈善活动更是为蒙牛企业安装一颗感恩的心,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这种与国家、战略伙伴以及社会人民共同发展的理念赢得了蒙牛最光辉的招牌。

四、蒙牛企业文化对其他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启示

通过探讨蒙牛企业文化,让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企业文化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所以,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增加对本企业忠诚的客户群体,提高他们对本企业的信赖度,因此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说,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样,一个企业想要获得最大凝聚力去争取最大竞争力,就应该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建设,肯花力气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

(二)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正如不同人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一个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应该按照自己不同的企业特质来建设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设想,如果牛根生在建设蒙牛的时候,仍是完全照搬伊利的企业文化,那么蒙牛是无法走到如今的这一步的。在之前也曾轰动一时的《海尔企业文化手册》,这是一起多么成功的案例,可是仔细研究《蒙牛企业文化手册》,里面所蕴含的企业战略大部分具体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它们都突出了一个思想:它们的企业文化是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并完善起来的,是它们最特色的精华。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可以学习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思想,但并不能生搬硬套它们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并坚持走下去,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应该用最创造自己的路的思想为主导去进行。

(三)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这也是我从蒙牛企业文化中感触最深的一点。任何企业都需要人来操作,从最基层的操作工人到高层管理者,都是人心在组成一系列的生产运作过程。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严格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它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知识生产力指企业利用其知识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管理方式,是建立企业中人与其他要素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所以,我认为任何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之前,都应该形成这样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

(四)诚信为上的企业态度。

“诚信”是做人应有的态度,也应该是一个企业的态度。蒙牛企业的对内部职员的诚信,对消费者的诚信,对社会的诚信,赢得了职员的凝聚力,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好评,这样“蒙牛”品牌才得以创造他们的奇迹。在中国古代,上至贤明君主,下至平民百姓,留下许多诚实守信的故事,曾子就以信教子的故事被传为美谈。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变法家,为了树立威信,商鞅在变法前下令在秦国都城南门外立一根3丈长的木杆,当众许下诺言并兑现,商鞅新法也因此很快在秦国推广了。当然,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惨痛教训。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商之道也。”而今人云:“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从中可知,从古到今,诚信乃立身处世,从政经商之通理。没有诚信的社会,终究会止步不前,没有诚信的企业可能逞一时之快,却不能长久,犹如没有土壤滋养的鲜花迟早会凋零。因此,诚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我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应摆在前面的是诚信为上的企业态度。

通过以上对蒙牛企业文化的探讨研究,让我们了解了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正确掌握企业文化的走向,能促进一个企业的迅速成长,能为一个企业成功与否奠定基础。所以,任何企业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让企业文化为自己的企业打造出世界品牌!

下载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探悉(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探悉(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信贷业务个人工作总结

    我叫**,今年35岁,毕业于江西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注册会计师专业,2010年10月参加工作在石市支行任柜台操作,2011年11月起任台源支行花滩分理处会计,2016年2月起任台源支行客户经理助......

    浅析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

    浅析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 [摘要] 大约从20年前开始,我国的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镇居民的消费热情也在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的深入而逐渐的上涨。在商业银......

    个人客户信贷业务调查报告

    个人客户信贷业务调查报告模板×××个人经营贷款调查报告模板 客户×××,拟采取××担保方式,向我行申请个人经营贷款××万元,期限为××个月,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还款方式......

    银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发展情况汇报专题

    银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发展情况汇报 x银监分局: 根据你局《关于召开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部门经理联席会议的通知》的要求,现将我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

    农业银行信贷业务60年发展综述

    农业银行信贷业务60年发展综述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06-30 60年一甲子,在人类历史上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对于农业银行而言,确是深刻见证其自身长足发展的难......

    信贷业务团队建设及发展思路初稿

    优化团队框架 提高团队协作 规划营销思路 实现年度目标 2016年是我行关键的一年,据目前一季度信贷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很难实现年度目标。个人认为目前我行信贷团队及发展主要......

    银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发展情况汇报

    银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发展情况汇报 x银监分局: 根据你局《关于召开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部门经理联席会议的通知》的要求,现将我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至......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困境分析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困境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而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来自于我国的农......